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够用手对物体进行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孩子们会学会用手摸、看、拍打等方法观察物体。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物体样本:球、盒子、笔、苹果等;•班级黑板和白板;•讲台。
2. 教学重点•孩子们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进行比较和分类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第二步:新知学习(15分钟)1.展示不同的物体样本给学生;2.让学生依次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3.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异同,进行分类。
3.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各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4.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写下观察报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五、课后作业•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写下观察报告;•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案。
希望老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解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长短、高低等性质,帮助学生培养细致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进而认识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属性。
2.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性质。
3.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属性,进行比较和分类。
4.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分类能力与逻辑思维。
三、教学重点1.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2.比较物体的大小、颜色、属性等。
3.学会描述物体的特征。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观察物体展开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探究物体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描述这些形状的特点。
2.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大小排序能力,如大、小、长、短等。
3. 分类物体:帮助学生根据物体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与逻辑思维。
4. 观察物体的颜色、位置等属性:学习观察物体的颜色、位置等属性,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教师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总结。
4.启发探究:提供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自主观察与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六、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教师示范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讨论:通过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到的信息,促进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观察物体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游戏互动:设计各种观察物体的游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物体的能力、描述物体的准确性、思维逻辑性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处理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
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等。
四、教学流程预案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图形,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
琳琳
小刚
小强
2.下面的图分别是哪个叔叔拍到的?请你连一连。
王叔叔
张叔叔
王叔叔
张叔叔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2.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可以绕着这个
物体转动,还可以转动这个物体。
Hale Waihona Puke 我站在熊猫的后面, 看到熊猫的背部。
我站在熊猫的左侧 面看到熊猫的左侧 面,看不到熊猫头 上的蝴蝶结。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明 小亮 小丽 小红
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图都不一样?
小明 小亮 小丽 小红
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熊猫的。
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该 怎么办?
也可以我们围着 大熊猫转一转。
可以把熊猫 娃娃转一转。
注意
在被观测物体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前面 是朝向观测者的左侧的,右面观察到的 前面是朝向观测者的右侧的。
右侧 左侧
1 连一连。我看到汽车的侧面,
并且车头在右边。 我看到汽车的前面,并 且看到两个反光镜。
我看到汽车 的后斗。
我看到汽车的侧面, 并且车头在左边。
2 说一说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小亮和几个同学去动物 园看国宝大熊猫,可看 着看着他们吵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
1
小我亮站、在小熊猫红的、前小面明,和
小看丽到在熊四猫的个正位面置,观能察
熊看猫到。熊猫的脸和腿。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明
我站在熊猫右侧 面,看到熊猫的 右侧面头上有一 个蝴蝶结。
我从上面拍。
1.观察一下,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用线连起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设计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观察简单物体,讨论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形成规律。
5. 应用拓展: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2. 家长辅助,让学生在家中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八、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人教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方法6. 教学过程7. 作业布置8. 教学反思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通过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物体,他们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物体,用于学生分组观察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1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准确的几何图形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观察操作-交流讨论-实践巩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玩具、水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或水果,用于课堂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玩具、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从哪个角度看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图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人教版教案:《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观察物体》。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对物体的空间感知能力;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思考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手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
2. 讲解概念: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几何体为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意义、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从家里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画出他们的观察结果。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等视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观察。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物体,如通过触摸、倾听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观察物体》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教具:各种简单物体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简单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形状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观察物体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说出从每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观察物体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前往后观察、从后往前观察、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察等。
并提醒学生观察物体时要全面、细致。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简单的物体,如圆柱、球等。
组内成员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形状。
然后,组内交流讨论,总结观察结果。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等。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稍有难度的物体,如不规则的立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简单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下看到的形状。
2. 尝试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些复杂的物体,并画出从每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观察和讨论中来。
二年级上数学人教版观察物体易错点
一、观察物体的定义观察物体是指通过肉眼、显微镜等工具系统地、有目的地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大小、数量等性质,以求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性质和功能等。
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观察物体的方法1. 肉眼观察:通过直接观察物体的表面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主观判断。
2. 用显微镜观察: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来观察物体的微观结构,可以发现物体的细微变化。
3. 用其他辅助工具观察:如放大镜、测量尺、天平等,可以辅助观察物体的特征。
三、观察物体易错点1. 观察不细致: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是草草地看一眼,没有注意到物体的细微变化。
2. 观察不全面:有的学生只看到了物体的一部分,没有全面地观察物体。
3. 观察无系统:观察物体时,学生缺乏系统性,没有有序地观察物体的各个方面。
4. 观察结果不准确:观察不细致、观察不全面、观察无系统都会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准确。
四、如何改进观察方法1. 细心观察: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要用心地细心观察,找出物体的特征。
2. 全面观察:观察物体时,要全面地观察物体的各个方面,不能只看到一部分。
3. 系统观察:采用系统地方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有序地观察物体。
4. 多重检验:观察结果后,可以多次检验,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五、观察物体的意义观察物体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观察物体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条理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观察物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地观察物体,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六、总结观察物体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要细心、全面、系统地观察,多重检验,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七、观察物体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物体的训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观察练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技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 观察物体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探索新知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呢?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 因为她们是从不同的方
样?
向观察大熊猫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 问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谢 谢 观 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基础练习 连一连。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基础练习
下面右边这三幅图分别是在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 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①)
( ③)
(②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基础练习 填一填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③
①
②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5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共10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课件
观察物体的目的:了解 物体的特征,掌握物体 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 打下基础
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 同的角度、距离、位置 等观察物体,全面了解 物体的特征
观察物体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物体的细节, 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 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整体 特征,避免片面理解
常见物体的观察方法
观察物体的形状:长 方形、正方形、圆形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观察物体》 PPT课件大纲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 点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与反 馈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 变化
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 力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等
观察物体的颜色:红 色、蓝色、绿色等
观察物体的大小:大、 中、小等
观察物体的位置:上、 下、左、右等
观察物体的数量:多、 少等
观察物体的材质:木 头、塑料、金属等
观察物体的用途:玩 具、工具、家具等
观察物体的应用实例
学习观察物体的运动,理解 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学习观察物体的组合,理解 物体的整体和部分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入故事:讲述一个关于观察物体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引导:提出与观察物体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实物展示: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与观察物体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讲授新课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 讲解概念:介绍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操作: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互动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件
方法。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练习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练习和巩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 握知识。
拓展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教学辅助工具
实物模型
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模型 ,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 ,增强对物体形状的感知 。
图形软件
利用图形软件进行动态演 示和模拟,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运 动规律。
习题集
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04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一个与观察物体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 态。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同视 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
增强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 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培养其应用意识。
02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包括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实物操作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物体,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 ,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物体的经验和感受。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意义。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观察物体的理解和应用。
启发式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通过观察玩具熊猫等实物,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还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形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注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同时,教材还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学生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判断看到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1.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判断看到的形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观察物体的经验,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热情较高,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包、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否一样。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物体,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呈现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物体。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五观察物体优秀教学案例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这个物体在哪个方向?”,“它和另一个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等。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你们在观察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的?”,“你们发现了吗?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角度观察时,我们的描述会有所不同。”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倾听。
2.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描述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你们在观察物体时,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观察物体(一)》
平坝县乐平镇大屯中心小学郑刚
一、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教材以学生观察熊猫玩具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
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践,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1.具体实物的观察
(1)观察、体验
师:每小组一只小猪储蓄罐,仔细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这只小猪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后面,有两条腿、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把你们看到的小猪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画从正面、右侧面、左侧面、背面的小猪图片,画完后组内交流欣赏,看看不同角度的小猪的形状。
有以下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得也很好。
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几幅图画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讨论片刻后交流。
生1: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画出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2: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进一步体验:每组学生围绕小猪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在活动中思维活跃,情感积极。
】
(2)观察、想象
①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
(学生想了片刻之后,开始动手画形。
其中有少数学生的想象是正确的。
)
②验证:然后拿起储蓄罐从下往上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看谁的想象最接近。
那几个想象正确的学生非常兴奋,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快乐。
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
学法指导:在观察之前,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它会是什么样子呢?然后再实际观察,验证自己的想象。
这样做,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厉害。
③练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课本67页: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b.每课一练49页第1题:下面6个杯子的形状,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知道吗?
c.观察两幢房子。
通过练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这些练习,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移位”,即假设自己在物体的哪一方,会看到哪个图形,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简单几何形体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把小猪放回盒子,然后观察储蓄罐的盒子,你发现这个盒子是什么立体图形?生:是长方体。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六个面。
师: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样看到两个面?学生观察活动,交流汇报:
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可以站在尖角的地方。
从8个尖角可以看到三个面。
生:最少能看到一个面,可以正对着一个面。
有6个位置可以看到一个面。
生:隔着一条边,就可以看到两个面。
有12个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
这样观察,渗透了长方体的8个顶点、12条棱的特点。
为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感知。
(二)想象:下图是一个从上往下看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体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举出:井沿、洗衣机、饮水机等等。
教师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其他物体,如砚台、各种产品、月饼、装有袋子的VCD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也不同。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七、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郑敏信教授也说过: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当第一张图片出示时,学生有的猜是白球,有的猜是月亮,有的猜是饭勺子,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我接着出示第二张图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信息,这时,有部分学生猜测可能是灯炮,有一半学生还拿不准。
当我出示第三张图片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是灯炮。
在这个图片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强烈地感受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创设遵循”短、平、快”的引入原则,精炼,用时少,效果好,导向明确。
(二)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储蓄罐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
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围绕储蓄罐一周,观察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观察,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装储蓄罐的长方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并提出数学问题:体盒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么看到两个面?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长
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比如,12条棱,8个顶点等知识点,但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
为了发展学生的窨观念,本课教学安排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一是让学生从正面、后面、侧面观察储蓄罐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然后拿起储蓄罐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二是在对简单形体的观察后,我出示一个外方内圆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根据已有有生活经验,联想它是什么物体从上往下看到的形状,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浮想联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