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AL方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
基因治疗对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预防策略
![基因治疗对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预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bb6d8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9.png)
基因治疗对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预防策略肿瘤复发和转移是肿瘤治疗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即使原发肿瘤被成功治疗或手术切除,仍有可能出现复发并转移到其他部位。
然而,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为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了新的策略。
基因治疗是通过改变或修复人体基因的方法,以治疗疾病。
在肿瘤治疗中,基因治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首先,基因治疗可以用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治疗是一种以增强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策略。
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肿瘤抗原基因导入免疫细胞中,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这样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消灭能力,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其次,基因治疗也可以通过靶向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精确地删除或修复与肿瘤复发和转移相关的基因。
例如,一些肿瘤具有过度活跃的增殖信号通路,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和转移。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抑制或修复这些异常基因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此外,基因治疗还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来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肿瘤细胞的逃逸凋亡常常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引入促凋亡基因来恢复肿瘤细胞的凋亡功能,从而阻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此外,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疗法的发展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编辑人体细胞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功能。
干细胞疗法可以提供具有特定基因改变的干细胞,这些改变可以使细胞更好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新的技术和策略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预防带来了更多希望。
然而,尽管基因治疗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预防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基因治疗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和安全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成本和治疗可行性也是影响基因治疗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c3d0e617e21af45b307a886.png)
显著 。据 相关 统 计 . 癌 行 根 治 性切 除 术后 的 5年 肝
总 生存 率 已能达 到 5 %左 右 E4 0 t1 - 。然 而 由于术 后 肿
定 程 度 的打 击 , 时处 在 代 偿 或 失代 偿 的状 态 。 有
瘤在肝 内外的高复发率和 高转率 ,肝癌 术后 5
年 复发 率 可高 达 3 %至 6 .%E . 而 5年 的无 瘤 8 1 5 - 一
的疗 效 ,发 现 两 组 受试 者 的术 后 平 均 存 活 时 间差
发。 但反对观点认为 T C A E可进一步抑制尚未完全
从 手 术 创 伤 中恢 复 的机 体 免 疫 功 能 , 从 而促 进 了 肿瘤 的复发 。目前 研 究 的焦 点集 中在 T C A E是 否 能
改善 肝 癌 患 者 无 瘤 生存 或 总体 生存 上 . 以及 是 否 有增 加 术 后 肝癌 转 移复 发 的可 能 。很 多 临床 研 究
复发 的风 险[-] 22。而国内相关 的回顾性研究却发 02
现 , 后 2月 内接 受 预 防性 T E治疗 有利 于 减 少 术 AC 术 后 1 内 的早 期 复发 率 .但 无 法 降低 术 后 1年 年
肝 癌 常 见 的 转 移 部 位 除 肝 内播 散 和 肺 转 移 外 , 腔 的种 植 , 腹 骨骼 、 巴结 、 淋 肾上 腺 甚 至 脑 转 移 也 不 少 见 。对 于 肝癌 单 发 或局 限的肝 外 转 移 患者 , 积 极地 手术 治疗 有 时仍 然 可 以提 高 生存 率 。 Z o hu 等 [] 道 了 3例 伴 有 单发 肺 转 移 的小 肝癌 复发 患 报 者 行 手 术切 除后 获 得 了长 期 生存 。甚 至有 报道 肝 癌 肾 上腺 转移 灶 并 侵 犯 下 腔 静脉 行 肾上 腺 切 除加
EAAL方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
![EAAL方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6c940ae009581b6ad9eb09.png)
EAAL方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发表者:毛一雷(访问人次:547)研究摘要:肝癌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控制,是肝癌治疗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细胞免疫治疗方法EAAL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以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18%,使复发的危险率减少41%。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EAAL配合手术、介入化疗和局部栓塞等常规肝癌治疗方法对复发和转移及病人生存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研究EAAL方法作用的可能机制,及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治疗可行性。
名词缩写:EAAL: 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 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CIK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TIL: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研究目的:1. 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试验EAAL方法作为免疫辅助治疗,对手术和其它常规治疗后病人复发和转移的抑制作用;2. 通过设计不同的EAAL使用疗程和使用频率,试验该方法延长病人生存期的效果;3. 在上述基础上,研究EAAL方法可能的作用机制;4. 通过引入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方法,研究更有效的肝癌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研究背景:大多数肝细胞肝癌,特别是伴发肝硬化和其它一些症状的情况下,预后往往都很差。
外科手术,包括肿瘤切除术或是肝移植,往往是肝癌治疗的唯一手段。
化疗和肿瘤栓塞术只能缓解症状,对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没有显著改善[1]。
因此,寻找肝癌手术后预防转移和复发的手段,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尽管大多数肝癌病人的预后不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应答至少在部分肝癌病人中,对疾病的进展乃至病人的存活至关重要。
1. T淋巴细胞:(1)CD8+ T细胞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杀伤作用:较早的研究表明,与大量无T淋巴细胞的样本相比,有T淋巴细胞浸润的小肝癌的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
EAAL
![EAAL](https://img.taocdn.com/s3/m/dbd78b0b581b6bd97f19ea45.png)
EAAL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治疗肿瘤技术简介Introduction of EAAL Therapy 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Mechanisms of Cancer Immunotherapy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 前提:–肿瘤细胞有别于正常细胞? 肿瘤抗原? 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肿瘤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 天然免疫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如何达到有效的免疫治疗效果? 有足够可以识别肿瘤抗原的杀伤性T细胞? 机体的免疫环境有利于上述细胞发挥抗肿瘤功能–Th1/Th2 – Treg ? 这些T细胞可以到达肿瘤组织局部– T 细胞归巢? 在肿瘤局部,这些T细胞可以发挥有效的杀伤功能–肿瘤基质及肿瘤组织微环境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Approches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肿瘤疫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免疫治疗Cellular Immunotherapy ? ? 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的生物治疗方法之一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非特异性※LAK细胞※CIK细胞※EAAL细胞–特异性※Provenge,树突状细胞※肿瘤特异性T细胞其它慢性病的细胞免疫治疗:※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慢性寄生虫感染※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AAL)的定义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CD3+ T淋巴细胞为主(95.91%±0.24% ),含少量NK细胞体外扩增活化肿瘤杀伤功能改进的LAK和CIK治疗:细胞培养效率和肿瘤杀伤能力显著增强EAAL是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的简称。
其定义是通过采取机体自身20-100ml静脉血,分离获得0.8-3 x 10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获得以CD3细胞为主的,包含CD8+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3+CD56+ NKT细胞、NK细胞,细胞数量在3 x 109以上的活化的混合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体外具有明确肿瘤杀伤功能。
什么是EAAL技术疗法
![什么是EAAL技术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362eca2cc58bd63186bd6b.png)
EAAL技术疗法
定义
EAAL,是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的英文 Expanding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的缩写, EAAL细胞技术是最新的治疗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 感染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之一。其技术是从患者自 体外周血(20-100毫升)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 体外刺激扩增培养,使在生理条件下具有杀伤肿瘤 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性效应的细胞亚群,主 要是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约70%)和自然 杀伤细胞(NK,约20%)得到大量扩增和活化,之 后经一次或多次回输给患者。作为细胞过继性免疫 治疗方法,可有效辅助恶性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 感染的治疗。
1. 感染发热期的患者(肿瘤热除外) 2. 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 3. 有严重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4. T细胞相关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
谢谢
EAAL细胞免疫疗法
效应
1. CD8+ 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 2. NK细胞比例上升; 3. 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 4. 分泌的IFN-γ细胞比例上升; 5. IFN-γ的分泌量上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疗效
1. 有效控制实体肿瘤复发和进展、延长患 者无瘤生存期; 2. 有效杀灭实体肿瘤细胞及体内散在的肿 瘤细胞,包括复发和转移的肿瘤; 3. 配合常规放化疗延长病人生存期,实现 无瘤、带瘤生存; 4. 提高放化疗耐受性,形成综合治疗的协 同性; 5. 显著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特点
1. 使用无血清淋巴细胞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保证 没有潜在的病源微生物感染; 2. 细胞扩增的高效性和高活性:扩增效率约为 200~1000倍; 3. 不需使用单采机,对患者免疫系统没有破坏作用; 4. 独特的细胞培养工艺,少量外周血即可满足多次 细胞回输的要求; 5. 可与化疗联合,完全满足多个化疗疗程对细胞治 疗次数和细胞治疗数目的要求,从而产生较好的协 同治疗肿瘤效果; 6. 可进行多次、高频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新策略
![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新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b8f1febfc4ffe473268abdc.png)
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新策略作者:樊嘉来源:《祝您健康》 2016年第12期【专家简价】樊嘉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兼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等职务。
老百姓都知道,肿瘤一旦复发转移,其凶险程度极大,随时可能夺人性命。
而造成肿瘤复发转移的病理机制却异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细胞本身的原因,也有身体内外环境的影响,这是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针对中国第一大癌“肝癌”,究竟该如何将复发转移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留心肝炎病毒感染史肝癌以其高死亡率,历来都被肿瘤业内称为是“癌症之王”。
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人超过了34.7 万。
而之所以肝癌死亡率高居不下,主要是因为早期肝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而当患者出现肝痛、乏力、食欲缺乏、消瘦等特征性临床症状时再去就诊,大多数已经是中晚期,80% 的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每年几乎都会有超过10% 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
目前临床上能遇到的早期肝癌,大多是通过集体体检或因患其他疾病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时被发现的;也有一小部分早期肝癌是因为了解自己属于肝癌高危人群,主动定期做检查而查出的,但遗憾的是,肝癌的早期确诊率相比整个肝癌人群,依然很低。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二对半检查”中除了表面抗体阳性是保护性抗体,其他四项指标出现阳性者都属于肝炎病毒感染者或者曾经感染者,应该引起高度警惕,要有防癌意识。
●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一旦确诊后,如何根据肝癌分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肝癌防控的关键所在。
临床上,通常把肝癌分为早、中、晚及终末期(BCLC分期)。
早期肝癌是指一个肿瘤、直径小于3 厘米,或不超过3 个肿瘤、最大径小于3 厘米;中期肝癌是指肿瘤大于3厘米以上、多个结节;晚期肝癌则是指肿瘤侵犯血管或发生肝外转移;此外,早、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为Child-Pugh A-B 级、PST 评分为0-2 分。
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
![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3ec85e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e.png)
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超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08(0)23
【摘要】@@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上升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城市仅次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在肝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已得到公认[1].
【总页数】3页(P280-282)
【作者】李超樟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5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6
【相关文献】
1.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 [J], 周信达
2.肝癌术后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J], 武强;李强
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研究 [J], 陈示光;余文昌;张孔志;林海澜;周东;叶韵彬;郝明志;陈起忠;胡育斌
4.肝癌术后肝血管区域化疗与腹腔置管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J], 王广田;孙培春;庞志刚;牛跃平;刘超;芦跃峰;樊长坤
5.中药联合耳穴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J], 董书桂;孙波;刘伟然;孙映雪;王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AAL
![EAAL](https://img.taocdn.com/s3/m/ceff6765a45177232f60a2e4.png)
EAAL一、EAAL的定义EAAL,是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的英文Expanding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的缩写,EAAL细胞技术是治疗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之一。
其技术是从患者自体外周血(20-100毫升)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刺激扩增培养,使在生理条件下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性效应的细胞亚群,主要是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约70%)和自然杀伤细胞(NK,约20%)得到大量扩增和活化,之后经一次或多次回输给患者。
作为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可有效辅助恶性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感染的治疗。
二、EAAL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根据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EAAL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1) 患者回输EAAL细胞后可以导致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NK细胞比上升,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
这些杀伤性淋巴细胞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穿孔素等作用,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胞膜,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2) 回输EAAL细胞后,可促使机体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 回输EAAL细胞后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一、EAAL的定义EAAL,是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的英文Expanding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的缩写,EAAL细胞技术是治疗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之一。
其技术是从患者自体外周血(20-100毫升)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刺激扩增培养,使在生理条件下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性效应的细胞亚群,主要是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约70%)和自然杀伤细胞(NK,约20%)得到大量扩增和活化,之后经一次或多次回输给患者。
作为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可有效辅助恶性肿瘤和慢性传染性病毒感染的治疗。
肝癌肺癌如何预防复发转移
![肝癌肺癌如何预防复发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367f41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肝癌肺癌如何预防复发转移引言肝癌和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是其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治疗完成后,预防复发和转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肝癌和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预防方法,帮助患者在治疗后维持健康。
1. 规范治疗过程首先,要规范肝癌和肺癌的治疗过程。
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专业的医疗团队,确保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准确性。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跟踪随访在完成治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跟踪随访。
跟踪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跟踪随访的频率和时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至少在治疗后的前两年定期随访。
3. 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肝癌和肺癌的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饮食健康: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
•合理运动: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身体的免疫力。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肝癌和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肝癌和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适中的体重,减少肥胖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4. 使用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缓肝癌和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一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抗癌作用,可以作为肝癌和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对肝癌和肺癌的抵抗能力。
•靶向治疗:针对肝癌和肺癌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5. 心理支持及心理健康治疗后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对肝癌和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参加心理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6. 接种疫苗针对肝癌和肺癌相关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肝癌和肺癌的发生和复发。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与药物靶向治疗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与药物靶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52dbd8284868762caaed55a.png)
长, 在肝肿瘤 中药物分布明显增加 , 其它脏器毒性大大 降低。
Z u等 通过化学方法 将喜树碱 ( P 与多糖修 饰 的磁性 h C T)
纳 米 铁 颗 粒 结 合 , 现 在 这 种 条 件 下 , 米 颗 粒 与 蛋 白 质 非 发 纳
和抑 癌 基 因的 失 活 ( 0 3突 变 型 、 — a、 G R、 . t 如 5 H R s E F cMe、 m m 2 转化生长因子 an 2 H1K i P E d 一、 、m 3. 、 a 和 T N等 ) J 目 , 前研究证实这些因子均不 同程度参 与肝癌 的发生 、 展 、 发 复
肝胆外科杂志 2 1 0 0年 1 0月第 1 第 5期 8卷
J unlfHp t iayS re ,o,8 N . , c 2 1 o ra eao l r ugr Vl1 , o5 O t 00 o bi y .
39 8
原 发 性 肝 癌 复 发 转 移 与药 物 靶 向治 疗
杨
【 关键词 】 肝癌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757 . 3
的细 胞 毒 性 , 降低 药 物 的 毒 副作 用 。 纳米 粒 对 肝 癌 的靶 向 治
切除术后 仍死 于肿 瘤复发转 移。临床上 患者就 诊时 多属 中 晚期 , 手术切除率低 , 即使 行肝 癌根 治性切 除 的患者 术后 3
年复发转移 率也 为 4 % 一 0 , 复发 转移率 达 6 % ~ 0 5 % 5年 0
林 秦 建 民 ,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 号】 10- 6 (00 0- 8- 06 712 1)5 39 3 4 0 0
在其表面 。靶 向纳米粒 子将抗肝 癌药物选 择性地 运送 到肝
Asteady艾舒坦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
![Asteady艾舒坦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89a1e045e518964bcf847c49.png)
Asteady艾舒坦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的发生让人恐惧,癌症这么难治疗的原因,其主要是很高复发转移情况有关。
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制现在还不是很明确。
如何减少复发和转移也是现在的一个难度,现代实验研究发现,艾舒坦可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现在治疗上主要是手术的治疗,手术治疗后要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杀灭残存的癌细胞。
手术后需要配合放化疗的继续治疗。
这也是很多不明白已经是做了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怎么手术后还需要进行放化疗呢。
这是因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很高。
肿瘤发生的转移主要是通过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性转移等。
肿瘤发生转移的需要依靠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只要是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就可以降低转移的可能性。
艾舒坦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降低肿瘤发生转移的可能性。
肿瘤复发和转移和肿瘤组织链接蛋白有关。
JAM家族包括3个亚型,即JAM-1,JAM -2和JAM-3。
JAM是细胞间连接蛋白是内皮细胞之间连接复合物的重要成分,参与并介导同种细胞之间的粘附。
研究发现在正常组织多见于血管床与淋巴管丰富的部位。
因此,JAM 必然参与并介导癌细胞之间的黏附。
当细胞间连接被破坏时,JAM阳性表达必然减弱,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就会断开,导致肿瘤周边出现散在癌细胞,为癌症转移提供了先决条件。
艾舒坦可能作用于细胞生长周期使肿瘤细胞生长减缓甚至停止或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还可能由于肿瘤刚生长时还处于代谢较慢的时期,随着肿瘤生长血管与淋巴管初步建立,艾舒坦在抑制肿瘤生长中与血管和淋巴管的新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艾舒坦保护了淋巴管的完整性,阻止了肿瘤细胞对淋巴管的侵袭,减少了转移趋势。
因此,艾舒坦抗肿瘤既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还可以减少瘤细胞对淋巴管的侵袭从而降低肿瘤细胞转移机会,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
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制不是很明确,上述的也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转移的一些因素,艾舒坦在其中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肝癌术后复发预防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复发预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17393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a.png)
肝癌术后复发预防的研究进展陆东东【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00(020)001【摘要】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严重地影响了肝癌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对肝癌病危人群的定期体检和肝癌普查,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治率,提高肝癌切除率。
通过对肝癌切除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抗复发综合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现就此作一综述。
1 早期发现肝癌有一个相对较长(约1.5年)的隐匿,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此时发现瘤灶,采取积极的治疗,尤其是手术切除,可如其它恶性实体肿瘤切除根治一样,使之得以治愈。
早期小肝癌与大肝癌相比,根治切除率高,手术死亡率低,术后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更是明显提高。
然而,目前肝癌患者仍大多数为临床期,即出现肝癌症状和体征才来就诊,在亚临床期发现病灶者仅占一小部分。
【总页数】2页(P70-71)【作者】陆东东【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肝癌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复方蟾蝎胶囊联合干扰素预防小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J], 宋来成; 苗秀英; 张学武; 胡国启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及生存函数分析 [J], 郝春海;田立斌;何津3.TACE治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J], 伍隽华;谭慧敏;左超海;邝乃乐;余杰雄;陈云扬4.肝癌的中医病机和疗法及肝动脉栓塞化疗在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中的应用 [J], 陈培升5.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门静脉化疗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分析[J], 赵晨晨;杨方;王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复发的研究
![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复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a02ac4192e45361166f56b.png)
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复发的研究目的探讨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复发的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乙型肝癌病毒复制的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肝癌术后,采取相应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肝功能以及复发率。
结果经过治疗一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AST、ALT、TBIL和ALB分别为(71.42±3.51)U/L、(64.36±2.48)U/L、(51.15±2.11)μmol/L 和(38.85±2.46)g/L,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仅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肝癌术后,对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复发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nti-hepatitis B virus treatment after liver cancer operation in predicting the recurrence of liver cancer.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replicated by hepatitis B virus of liver cancer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oper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anti-virus after liver cancer operation,and the liver func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1-yea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1-year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AST,ALT,TBIL and AL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71.42±3.51)U/L,(64.36±2.48)U/L,(51.15±2.11)μmol/L and (38.85±2.46)g/L,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nly 5%,which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liver cancer operation,the anti-virus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 Liver cancer;Anti-hepatitis B virus;Treatment;Recurrence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且发现时间晚。
预测肝癌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预测肝癌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78f2afa45177232e60a21f.png)
预测肝癌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预测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预测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大于60岁、肿瘤分型、微血管侵犯和AFP是预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2年)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分型、微血管侵犯是预测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因素。
结论肿瘤分型和微血管侵犯可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
【关键词】肝癌手术复发Predictive fa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preoperative predi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147 patients underwent curative hepatic resection for HCC.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to identify preoperative predictors of early recurrence. Result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ge >60 years, the type of tumor, microvascular invasion and AFP wa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currence (less than 2 year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type of tumor and microvascular invasion ar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in identifying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nclusion The type of tumor and microvascular invasion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identifying early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crovascular invasion recurrence 肝癌切除和肝移植被公认为可能治愈肝癌的方法。
肝癌复发转移防治的研究进展
![肝癌复发转移防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8fe14c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5.png)
肝癌复发转移防治的研究进展
周信达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1999(7)3
【摘要】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据卫生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上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全球每年31万人.中国每年13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该癌死亡总数的42%.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
【总页数】2页(P260-261)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肿瘤转移;复发
【作者】周信达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2
【相关文献】
1.预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祁飞; 夏春燕
2.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研究进展 [J], 孟庆娥; 许尤琪; 蒋晨露; 师瑞瑞; 方
祯
3.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J], 刘柳;程秋骆;白长川;朱英
4.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J], 姚依勍;龚亚斌
5.肝癌干细胞与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J], 邱谢武;于聪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防止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如何防止肝癌的复发和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9fd7c665b84ae45c3b358ccf.png)
肝癌术后复发是近年来肝癌患者死亡率不断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究竟该如何防止肝癌术后复发呢?防止肝癌术后复发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1、肝癌术后继续巩固治疗:肝癌患者经过重大手术创伤,自身免疫功能急剧下降,不利于术后恢复,所以肝癌术后的患者更不可掉以轻心,手术切除后应及时进行巩固治疗,临床常采用中医中药进行全身调理,在改善肝癌术后临床症状及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目前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肝癌术后定期复查:肝癌术后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
1-2年内应每2-3个月复查一次,3年内应3-6个月复查一次,3年以上应半年复查一次,专家建议肝癌术后患者至少在5年内都要定期复查。
手术成功者AFP很快下降,复发后又会短期上升。
也可做B超检查,B超可查出直径2cm大小的肿块,80%~90%有敏感性,必要时可行动脉插管肝内造影,后者可显示出肿块直径约0.3cm的占位病变。
无论是肝内或肺部复发转移都应该再次手术,再次手术有30%~60%的成功率,3年生存率可达35%。
3、肝癌术后注重饮食调理:肝癌患者术后应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少吃或不吃腌制、熏烤以及霉变的食品;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常吃水果、新鲜蔬菜等。
此外,还要注意休息,生活规律。
4、肝癌术后心理护理:肝癌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样重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5、肝癌术后结合山东生物免疫治疗:山东生物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方法一起应用会有很强的互补作用。
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由此可以看出肝癌术后复发对肝癌预后的重要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积极治疗更是必可不少的,经大量临床资料证实生物免疫治疗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可取得满意疗效。
肝癌行肝移植术后防止肿瘤复发的策略
![肝癌行肝移植术后防止肿瘤复发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2a472e2998fcc22bcd10d8b.png)
研究中心结果显示 ,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在
1% 一 0 , 0 2 % 且大部分在移植术后一年 内复发 。国 内外多家移植中心表明,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
与 肿瘤 的大 小 密切 相 关 , oyi S研 究 显 示 , 癌 R aae 肝
直径 > 7c m与 5 7c — m移植后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 为 3 %与 5 %, 4 5 因此 , 肿瘤越大肝癌复发率越高 。 J
参 考 文献
1 沈 中阳 , 朱志 军 , 郑 2 李传云 , 刘 源, 赖 虹 , 再次 肝移植 临床分 析. 等. 中华 外科杂 威 , 肝 移植 术后胆 道并发 症 的处理 ( 等. 附
志 ,0 7,5 5- 1 . 2 0 4 ( )3 3 :
6 马 7
病理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 ,0 0 4 ( ) 28 2 1 ,8 4 :8 .
自 19 96年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的发布及应用 以来 , 移植 在 治疗肝 癌上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肝 5年 生存率在 6 8% …。由于术前外周 血潜 在肿瘤 0~ 0 细胞转移 , 中肿瘤 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 , 严重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 , 即使符合米兰标准得肝癌行
肝胆外科 杂志 2 1 年 1 0 1 0月第 1 9卷第 5期
]u  ̄ ea b ir ugr,o,9 N . ,c 2 1 o n lfH p t iaySre Vl1 , o 5 O t 0 1 o ol y .
Tasl n,0 0 1 ( u p 1 :14 rnp t2 0 ,3 Sp l ) S5 . I
计
勇, 何晓顺 , 朱晓峰 , 再次肝 移植 2 等. 2例 的指 征与疗 效分
4 o例次报道) 器 官移植 , 1 ,( ) 16 . 2 0 1 3 :6 . 0
如何防止肝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如何防止肝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5481103487c24028915fc316.png)
如何防止肝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肝癌复发转移是影响病人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之一,是当前肝癌研究的热点。
如何在肿瘤转移之前防测肝癌转移的发生和在临床微转移灶刚萌芽时,就能作出早期诊断。
同时寻找更有效的预防转移发生和治疗微小转移灶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
肝癌切除术后亚临床复发转移的发现途径及治疗原则与亚临床肝癌基本相似。
术后定期、长期随访极为重要。
通常术后2年内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主要包括AFP,B超,X线胸片,必要时做CT,MRI等。
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肝癌的化疗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通过规范、有效地化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杀灭肿瘤细胞,最大程度的减少肿瘤负荷。
但化疗同时随着剂量的不断加大其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加。
辅以中医治疗,一方面可以杀灭体内残留的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同时可以提高机体中医力,增加对化疗及放疗的依从性,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从这个意义上讲,肿瘤的手术、化疗、放疗和中医治疗都是肿瘤综合治疗整体的一部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如何防止肝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某,男,40岁。
患肝炎已2年,初诊为慢性肝炎。
于2005年春初检查甲胎火箭电泳为530,甲胎定性对流阳性、扩散阳性,血凝为1:1000,经某医院确诊为肝癌。
住院用化疗2个月,火箭电泳上升至14000,因而停用化疗,未行手术,欲求中医保守治疗。
初诊:2005年10月3日在张学俊主任处就诊。
张学俊医师主治医师,肝区微胀,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肝功能:胆红素3.0毫克,丙氨酸转氨酶。
此系早年肝受邪伤,初病在气,久延入络,络痹血瘀,与邪毒湿热互凝成癖,结于右胁之下。
治疗方案: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处方疗程:焦白术、当归、川厚朴等中药材4个疗程在上术4个疗程后,症状减少,火箭电泳下降到182,甲胎定性对流为(±),精神渐振,又服2个疗程,症状明显改善,火箭电泳正常,血凝转阴,B超检查未见明显团块。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综合防治策略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综合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acb80d28bd63186bcebbc23.png)
万方数据
J
Su唱Conce呻胁t 2008,voi.13,N0.4
们的研究显示.术前’rACE组与未行TACE组的肝 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因 此,TACE本身对改善小肝癌的生存率可能并非必 要,其真正意义是预防等待肝移植期间的肿瘤进 展,对较大的肿瘤可术后化疗的目的在 于杀灭术前及术中微转移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
口。预先结扎一侧门静脉分支或门静脉主干。术中静 脉注射MMC、5一FU或表阿霉素可能对于减少术后 复发有益,此外术中甲泼尼龙用量可减为500 三、术后预防 除肝移植术后常规处理外.需特别注意免疫抑 制剂的使用和术后抗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应用方 案为FK506或CsA、MMF、糖皮质激素(逐步减量, 尽早停药)。术后化疗可能具有抑制和清除体内可 能残存肿瘤细胞的作用。建议对超过米兰标准、有 血管侵犯或镜下癌栓病人均可使用化疗。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
率。CheDqu柙总结6项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肝移
植术后辅助化疗是必要的,能明确延长病人生存时 间。上海肝癌肝移植协作组研究表明。术中、术后辅 助化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率。Olthoff【蝴报道25 例围手术期化疗病人的术后l和3年生存率分别 为77.7%和46.0%.而未行化疗的病人则分别为 35.3%和5.8%。二者差异显著。目前肝癌化疗中最 常用的药物是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顺 铂(CDDP)和丝裂霉素(MMC)等。术前辅助治疗可不 必着重考虑肝脏毒性等,但术后辅助治疗中,由于移 植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故在选择药物和药 物剂量时要加以权衡。 二、RPM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作用 砌)M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免疫抑制 剂如CsA及FK506等神经钙调素抑制剂不同. 砒,M在体内外被证实具有抗肿瘤作用。目前许多移 植中心已逐步开始应用m)M作为移植术后维持免 疫抑制状态的主导药物。Knetem帅等I-9】报道40例 肝癌肝移植术后以RPM为基础免疫抑制。并最小 化应用神经钙调素抑制剂和激素。术后l和4年生 存率分别约90%和83%。我们对134例肝癌肝移植 病人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符合米兰 标准的病人。RPM方案组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 率与FK506方案组无显著差异。而对于超出米兰 标准的病人。Iu)M方案组的l和4年生存率分别 达90.5%和82.9%。无瘤生存率分别达90.5%和 76.8%,均显著高于FK506方案组嗍。但对整个上海 肝癌肝移植协作组l 078例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RPM方案并不改善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因此,fuPM 方案对肝癌肝移植的作用仍需要前瞻性临床随机 对照实验验证。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预防策略 一、术前预防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复 发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已列入移植等待名单的肝癌
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c69d1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a.png)
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摘要:肝癌术后确实会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影响了病人的疗效以及导致病人长期生存受到了影响,肝癌切除手术后临床复发转移的发现途径和治疗原则,基本上与肝癌相似,所以说术后要定期和长期地做随访。
近些年来在中医方面,中医药对于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有研究显示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对细胞增殖进行抑制,诱导细胞死亡,抑制其迁徙等作用,防止肝癌的复发,能够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期限。
而且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有多途径以及多靶点等优势。
本次研究首先分析了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之后探讨了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研究;进展肝癌所说的是一种原发的肝细胞肝癌,它是一个全球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在我国发病率在整体人群中,大概也能够排到第四位。
男性的肝癌发病率是第三位,女性可能是第五位[1-2]。
进行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在术后的复发以及转移依然是当前临床中重要的问题,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1.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在肝癌手术切除之前,患者病灶部位可能就已经有微小的扩散和转移情况,只是术前检查没有发现,所以手术过程当中不能够将其进行切除,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细胞增多、肿瘤体积增加从而出现复发。
肝癌一般都会有基础性的肝脏疾病,伴随有严重的肝功能损伤,所以,一旦一个地方发生癌变,在其他的部位也可能会有癌细胞存在,在没有完全切除肝脏的情况下,术后就很有可能有原发部位以及其他部位的复发。
跟自身有关系:如果是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有些癌细胞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被消灭,也会留下幼年癌细胞,身体较弱时就会大量繁殖,才会引起复发现象。
细胞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非常强,算是通过放疗和化疗控制,会向身体周围器官侵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AL方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发表者:毛一雷(访问人次:547)研究摘要:肝癌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控制,是肝癌治疗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细胞免疫治疗方法EAAL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以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18%,使复发的危险率减少41%。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EAAL配合手术、介入化疗和局部栓塞等常规肝癌治疗方法对复发和转移及病人生存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研究EAAL方法作用的可能机制,及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治疗可行性。
名词缩写:EAAL: 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 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CIK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TIL: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研究目的:1. 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试验EAAL方法作为免疫辅助治疗,对手术和其它常规治疗后病人复发和转移的抑制作用;2. 通过设计不同的EAAL使用疗程和使用频率,试验该方法延长病人生存期的效果;3. 在上述基础上,研究EAAL方法可能的作用机制;4. 通过引入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方法,研究更有效的肝癌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研究背景:大多数肝细胞肝癌,特别是伴发肝硬化和其它一些症状的情况下,预后往往都很差。
外科手术,包括肿瘤切除术或是肝移植,往往是肝癌治疗的唯一手段。
化疗和肿瘤栓塞术只能缓解症状,对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没有显著改善[1]。
因此,寻找肝癌手术后预防转移和复发的手段,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尽管大多数肝癌病人的预后不好,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应答至少在部分肝癌病人中,对疾病的进展乃至病人的存活至关重要。
1. T淋巴细胞:(1) CD8+ T细胞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杀伤作用:较早的研究表明,与大量无T淋巴细胞的样本相比,有T淋巴细胞浸润的小肝癌的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
而且占优势的浸润淋巴细胞为CD8+的T淋巴细胞,而非CD4+的T淋巴细胞[2]。
随后,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特异性识别多种肿瘤相关抗原[3]、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4]、自体抗原(AFP[5]和SART-1[6])、病毒表位[7,8]的T细胞。
CD8+ T细胞的浸润与肝癌细胞的凋亡呈正相关[Eur J Surg Oncol. 2004 Feb;30(1):53-7. CD8+ lymphocyte infiltrat ion and apop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Ikeguchi M, Oi K, Hirooka Y, Kaib ara N.]我们自己的工作证明,肝癌组织浸润的CD8+ T细胞,在体外经过活化后,具有杀伤自身肝癌细胞的功能(未发表数据)。
(2) CD8+ 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杀伤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被发现普遍存在于包括肝癌[ ]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并被认为是肿瘤常规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直接原因[Cancer Cell Int. 2007; 7: 9. Role of stem cells in cancer therapy and cancer stem cells: a review Jayesh Sagar,Boussad Chaib, Kevin Sales, Marc Winslet, and Alexander Seifalian]。
而另一方面,肿瘤干细胞同样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并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如前列腺癌细胞表达的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 [ ]。
最新的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MM)的癌前病变MGUS常常表达胚胎干细胞参与自我更新的关键分子SOX2。
而识别该分子特异性T细胞的存在提示癌前病变的良好预后。
我们最近建立的一株干细胞样肝癌细胞系中,发现该株细胞表达大量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同时可被来源于同一病人自身的CD8+ T细胞特异性杀伤。
这提示我们通过利用免疫治疗杀伤肿瘤干细胞,可能达到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3)辅助性CD4+ T细胞对移植后肝癌的复发有抑制作用有文献表明,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的危险率与CD4:CD8的比例呈正相关,但此种CD4+ 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而不是表达CD25分子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9]。
(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抑制CD8+ T细胞的作用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存在于肿瘤边缘位置及肿瘤浸润性调节性CD4+CD25+T细胞具有抑制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作用,成为肝癌细胞不受控制生长的原因之一[9,Hepatology. 2005 Apr;41 (4):722-30. Compromised lymphocytes infiltra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ro le of T-regulatory cells.Unitt E, Rushbrook SM, Marshall A, Davies S, Gibbs P, Morris LS, Coleman N, Alexander GJ.]。
此外,在肝癌病人的外周血中,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也明显增加,并于肿瘤局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
这些调节性T细胞在体外与非调节性T细胞共同培养时,抑制后者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Cancer Res. 2005 Mar 15;65(6):2457-64.Increased populations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p 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Ormandy LA, Hillemann T, Wedemeyer H, Manns MP, Greten TF, Korangy F.]。
2.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调节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因子。
细胞因子环境的平衡对获得保护性免疫(如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菌免疫)及避免病理性免疫(如自身免疫病)至关重要。
一般来讲,Th1 类细胞因子有利于抗肿瘤免疫,而Th2类细胞因子可能有抑制肿瘤免疫的作用。
Budhu A等人最近报道,肝癌的局部转移与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子为环境直接相关。
相比于不利于肝内静脉转移的微环境(MAM),趋于肝内静脉转移的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标签出人意料地高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 IL-5, IL-8和IL-10,而明显低表达Th1类细胞因子,包括IL-1A, IL-1B, IL-2, IFN-g和 TNF。
在利用细胞因子进行的肿瘤治疗试验中,有证据表明,在作为细胞因子配合疫苗使用时,Th1类细胞因子,包括IL-2,-7,-12,-18,IFN -g,TNF-a及部分Th2 类细胞因子,包括IL-4,-6,可诱导抗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在直接使用细胞因子进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IL-2 和IFN-a,-g应用得最为广泛。
而在评价抗肿瘤免疫中,T细胞在识别肿瘤细胞后分泌IFN-g的量成为评价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针对肝癌免疫应答的上述特性,适当的免疫治疗方法有可能通过杀伤肿瘤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的方式,达到控制肝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这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有识别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2)能够改善患者体内免疫环境和免疫微环境,使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能够发挥功能。
这包括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使T h1/Th2细胞因子水平向Th1平衡。
为此,我们拟采用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xpanded Autologou Activated Lymphocytes,EAAL)的方法,探索免疫治疗对肝癌复发和转移的预防性效果和对病人生存率、生存期的影响。
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通过离体扩增病人自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扩增并回输的过程,来满足上述条件,达到杀伤和/或控制肿瘤细胞的目的。
这种方法建立于T细胞活化分子白细胞介素2 (IL-2)的发现,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 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方法,LAK(Lymph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C IK (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和EAAL。
这些方法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培养前所使用的细胞、培养后所获得的细胞种类不同、培养效率和临床效果不同(表1)。
表1. 不同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的比较细胞免疫治疗名称TIL LAK CIK EAAL 起始细胞类型/数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BMC,3000-5000ML*PBMC,3000-5000ML*PBMC,20-100ML 产出细胞主要类型CD8+ T细胞NK细胞CD3+CD56+ T细胞(〉50%)CD8+ T细胞:63.0±24.6%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无相关报道无相关报道无相关文字报道,口头报告数据:20-50%1.7±1.1%扩增倍数无相关报道无相关报道1-10倍100-1000倍以上产出细胞特异性肿瘤特异非特异非特异ND临床试验有效性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消退肿瘤作用可达70%[ ]血液肿瘤血液肿瘤降低41% 肝癌术后复发危险率[ ]副作用白化病(自身免疫病)无相关报道无相关报道主要为自限性低热,未见II级以上副作用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D:未检测*使用单个核细胞采集机分离病人相当于此体积的PBM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Steven Rosenberg等开始在体内或体外利用IL-2刺激机体的T淋巴细胞,治疗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恶黑)和肾癌。
在早期的研究中,大剂量IL-2直接给予病人。
在对567名恶黑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中,21%的病人有临床效果12。
然而,大剂量IL-2的治疗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肾衰、严重的口炎和全身反应等。
2002年,Rosenberg等报道了一种新的细胞过继回输方法,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13。
他们在体外筛选出具经过EAAL方法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回输的细胞中CD4+CD25+ 抑制性T细胞的百分率仅约1.7±1.6%。
因此,细胞回输后不会增加免疫抑制性淋巴细胞,有利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及分泌Th1类细胞因子。
3. EAAL分泌的细胞因子以Th1类细胞因子为主:经过培养的EAAL细胞,在经过活化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为Th1类细胞因子,尤其是对肿瘤、病毒等具有杀伤功能的细胞因子IFN-γ和TNF-a(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