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子银行系统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兴力量。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启示。

一、影子银行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影子银行系统指的是一种相对于传统银行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群体,其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类交易活动。

与传统银行不同,影子银行系统通常不受监管限制,风险较高且较难被监测。

其特点包括:资金链条较长、杠杆率较高、市场信用传导迅速等。

二、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现状比较1. 规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美影子银行系统规模均居全球第一,但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规模较美国更大。

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规模估计达到了GDP的30%左右,而美国约为GDP的10%左右。

2. 组成:中美两国的影子银行系统的组成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资本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合作金融机构等是主要的影子银行机构;而在美国,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占据主导地位。

3. 风险:虽然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系统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类型和程度有所不同。

在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普遍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而在美国,主要风险集中在对冲基金和区域银行等领域。

三、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比较分析1. 监管政策:中美两国有关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存在差异。

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文件和指导意见,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督和风险防范;而美国则相对较早引入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

2. 杠杆率: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影子银行机构普遍采用高杠杆运作模式,而中国影子银行机构在近年来的监管政策下逐渐降低了杠杆率。

3. 政策导向: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而美国影子银行则更多地关注快速获取高额利润。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调研报告一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1.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与规模估计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的始作俑者是美国著名债券投资机构PIMCO的执行董事McCulley,他将其定义为“一整套被杠杆化的非银行投资管道、载体与结构”。

美联储经济学家Pozsar等人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通过诸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债务凭证(CDO)与回购协议(Repos)等证券化和担保融资技巧进行融资媒介的机构”。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是,为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主体与活动提供信用媒介的体系。

欧盟委员会认为,与影子银行有关的活动包括证券化、证券借贷与回购。

中国监管机构迄今为止并未就影子银行给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正式定义。

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采用巴曙松(2012)的最窄口径,即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

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这是目前讨论得最多最深入的两种形式;第二,这是过去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两种投融资形式;第三,这是中国影子银行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如表1所示,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资产规模约为7.1万亿元,而中国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约为7.5万亿元。

而根据惠誉估算,2012年底银行理财业务资产规模约为13万亿元。

根据官方数据,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为14.6万亿元,占到同年中国GDP的29%以及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1%。

根据市场数据,则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为20.5万亿元,占到同年中国GDP的40%以及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6%。

表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2.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国外影子银行的异同国外影子银行一般而言具有五个特征:第一,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第二,以证券化活动为核心;第三,具有较高的杠杆率;第四,主要依靠批发手段融资(例如通过发行ABCP);第五,购买影子银行产品的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二、影子银行的正面影响
影子银行投资者又满足了融资者的双重需求下应运而生。

一方面,银行融资是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途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设立时间、历史信用、业务规模、企业财力等多种因素,很难取得商业银行的大规模贷款。

在低成本的银行融资途径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民营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高成本的民间借贷市场;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产品在广大投资者心目中更具投资价值,因为类影子银行产品收益高而风险相对较低,这些产品也揭示了存款真实的市场价值。

在投资者、融资者的双向需求的刺激下,影子银行弥补了当前形势下我国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2023引言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形式,也逐渐在中国崛起。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从事与银行类似或与银行有联系的金融活动,但并不受到银行监管的机构或个人。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影子银行行业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 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点影子银行是指那些未受到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或个人,他们从事与银行类似或与银行有联系的金融活动。

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度融资杠杆:影子银行通常通过借贷和杠杆交易来获取利润,风险较高。

•较低的透明度:由于缺乏监管要求,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相对较少,投资者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影子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包括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理财产品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中国影子银行行业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监管部门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近30%,到2022年底已经达到了约20万亿元。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2.1 高收益吸引相比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较低,中国影子银行往往能够通过提供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吸引投资者。

这使得许多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影子银行的产品中,寻求更高的回报。

2.2 金融创新影子银行通常能够通过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例如,资产管理计划、理财产品等,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2.3 金融监管的漏洞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很多监管漏洞给了影子银行可乘之机。

影子银行的存在也是对传统金融监管的一种挑战。

然而,中国影子银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3.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挑战3.1 高度融资杠杆的风险中国影子银行的高度融资杠杆使得其风险相对较高。

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时,影子银行很容易受到冲击,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传染。

3.2 透明度不足相较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的透明度较低。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1摘要由于金融管制,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迅速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监管政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管制监管影子银行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行使部分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运作机制的总和。

一、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1.中国影子银行的类型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有四类融资形式,一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二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三是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四是民间金融组织。

2.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近年来迅速扩张,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

2012年通过银行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包含银行理财产品4.2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12万亿,委托贷款6.5万亿。

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4.6万亿,小额贷款公司5330亿,典当公司和3000亿。

通过非金融机构提供的影子银行规模为私募基金5000亿,民间借贷4万亿。

据此估算,2012年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约为21.75万亿,占中国gdp的41.88%。

二、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兴起和扩张主要源于融资方、投资方和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

1.融资方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严格的金融控制尤其是利率管制导致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于是影子银行填补了金融市场空白。

银行以风险高,还款能力差为由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通过正规渠道得不到满足,民间借贷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同时在央行信贷额度管制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信贷资源难以通过传统银行在经济主体中形成均衡分配,一些重点调控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传统信贷受监管约束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因此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这是影子银行迅速扩张的重要动因。

中国影子银行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影子银行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影子银行研究现状及展望一、引言:A.背景和意义B.研究目标和意义C.论文结构二、中国影子银行的基本概念:A.影子银行定义B.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C.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区别与联系三、中国影子银行的研究现状:A.影子银行发展历程B.影子银行监管风险C.影子银行产品及业务四、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A.影子银行监管体制及监管措施B.政府监管的意义及限制C.监管与市场化的平衡五、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控制:A.风险管理基本理念B.影子银行风险因素C.互联网金融对影子银行的冲击六、未来展望:A.从国际经验看未来发展B.未来影子银行的特点C.未来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七、结论:A.主要研究成果B.论文不足之处与需要改进的方面C.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第一章:引言A. 背景和意义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中国银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影子银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影子银行并非传统的银行,而是由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组成的非正规部门,主要是为那些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客户提供资金流动和融资渠道。

这种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风险和利润并存。

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涉及金融安全问题,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影子银行不享有与传统银行同等的监管保障。

国家并没有对影子银行进行充分的监管,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影子银行越来越多地容纳着风险,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对影子银行深度关注的现状。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影子银行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发展历程,监管风险,产品及业务等,探究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供参考和建议,为中国银行家和监管机构提供应对问题的思路,以保持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B. 研究目标和意义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揭示中国影子银行的本质特征、发展状况及风险控制,全面展示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政府、银行、客户等相关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本文的意义在于:首先,加强对中国影子银行市场的了解,有助于防范经济风险,促进经济发展。

[影子,我国,银行]探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影子,我国,银行]探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引言影子银行一词受到关注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因为影子银行的出现导致了这场危机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该领域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及风险管理。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结果,由于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间较短,国内外对影子银行皆无确切的定义,并且对影子银行的研究也比较欠缺。

自从影子银行这个名词出现在公众视野,大家对它的看法就带有很大偏见,认为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希望阻止影子银行的发展。

因此,让公众普遍正确认识和认知影子银行以及探讨影子银行未来发展之路的研究就十分有必要。

中国的金融创新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研究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更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以及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影子银行的概念及现有业务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也无很好的提议。

因此,整理清楚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晚,金融创新也比较滞后,因此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是主要围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起来的,功能比较单一、规模小、杠杆率低,具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办107号文《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简称107号文)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简单来讲,影子银行在中国就是进行类银行的融资业务的信用中介。

(一)催生我国影子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传统银行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贷款需求。

《2024年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范文

《2024年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范文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入推进,影子银行系统作为一种非传统的金融形态,日益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特别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其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和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发展特点、影响及启示。

二、影子银行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影子银行系统,通常指那些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和结构进行信用中介活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活动。

其特点包括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以及结构复杂等。

三、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一)发展历程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在近十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形式包括信托、理财产品、P2P网络借贷等。

而美国影子银行系统则以资产证券化(ABS)、货币市场基金等为主。

(二)监管环境中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相对严格,但存在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现象。

相比之下,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更为完善,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法规。

(三)风险特点中美影子银行系统都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然而,由于监管差异,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更为规范和成熟。

四、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启示(一)完善监管体系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影子银行监管方面的优势。

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影子银行的监管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责任,填补监管空白,以降低金融风险。

(二)推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并重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应注重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并非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促进的。

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三)提高透明度与信息披露增强影子银行系统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应鼓励影子银行机构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披露业务运作、风险状况等信息。

五、结论通过对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影子银行发展、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共性。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路径分析作者:刘超来源:《商场现代化》2023年第21期摘要:影子银行是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的,与传统商业银行监管不同,影子银行受到的监管力度较小。

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业务对传统金融形成一定冲击,对金融体系稳定有一定负面影响。

影子银行在发展中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风险的传染性将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本文在对影子银行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运营案例,并进一步提出了影子银行发展路径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发展;监管近年来,影子银行发展较为迅速,在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引起了理论界与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因此,本文对影子银行展开论述。

一、影子银行的内涵1.影子银行的界定影子银行这一名词自产生以来,学术界的探讨与交流从未停止,但并未给出专业、清晰的定义。

当前针对影子银行的特征已达成共识:一是影子银行是随着金融创新而出现的缺乏一定监管的产物;二是影子银行不受传统银行业监管制度拘束;三是影子银行在特定情况下可充当传统银行,实行期限、信用、流动性转换功能;四是影子银行不受央行的存款保险保护。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巴塞尔协议Ⅲ》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

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2.影子银行的特点(1)产品结构复杂,证券化程度高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影子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品也不断创新,结构、形态越来越复杂。

为扩大融资,影子银行需要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来获取资金,证券化融资高度复杂,提高证券化程度有益于影子银行的发展。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系讲 师 。
收 稿 日期 : 0 1 2 2 2 1 —1 — 7
全球金 融 危机后 .影子 银行 ” “ 的概念 日益为 人们
业银 行 的基 本 功能 . 却不 受监 管或 仅受 较少 监管 的特 征 . 无 法通 过 上 述定 义 , 准 确 地界 定 “ 子银 行 ” 更 去 影
我 国金 融市 场 的广度 和深 度均 有较 大程 度 的发展 . 但
机 构 ” 2 0 年 . 约联 邦储 备银 行 行 长盖特 纳认 为 08 纽
“ 平行 银 行 系统 ” aal a kn ytm1 ( r e b n igss p ll e 是 “ 过非 通
银 行 的融资 安 排 .利用 短 期 融 资 资金 购 买 大 量 高风 险 、 流 动性 的 长期 资产 的机 构 ” 0) 国际 货 币 低 。2 1 9年 基 金 组 织 f 称 “MF 1 《 球 金 融 稳 定 报 告 f0 8 简 I ”在 全 20
的存在 形式
所 熟 知 . 在 当前 的经 济 、 融 环境 中所 产 生 的 影 响 其 金
逐 渐 扩大 . 全球 应重 视 “ 影子 银行 ” 的发展 。 是, 但 中西
方 “ 子银行 ” 影 不尽 相 同 西 方 国家一 般为 “ 融 交易 金 型 影 子银行 ” 中国则主 要是 “ 接融 资 型影 子银 行 ” . 直
年 1中 。 为 “ 》 认 准银 行 ” “ 似 的 金 融 机 构 和金 融 活 为 相
资 本 市场 发 展仍 然 滞 后 . : 融 资 比例 偏 低 . 型 意 卣接 典 义 上 的 “ 子银 行 ”体 系还 没 有 成 熟 虽 然 2 0 — 影 06 21 0 0年 . 行贷 款 的份 额从 7 %下 降 到 5 %. 降 幅 银 9 6 下 度 达 到 3 % , 是 加 上 委 托 贷 款 、 托 贷 款 、 行 承 0 但 信 银 兑 汇票 等银行 业 务 .银行 仍然 是 主要 的融资 渠道 . 企 业债 和非 金 融企 业 股票 只 占 1 %.直接 融 资 规模 仍 2 然很 小 。 当前我 国一 些集 合投 资渠 道 . 如 私募 股权 例 基金 才 开始起 步 . 主要 作用是 把投 资人 的 资金 聚集 其 起来 对 非上市 交 易 的企 业 进行 股权 投资 . 杠杆 率 和 其 期 限错 配 的特 征并 不 明显 与此 同时 , 立 在对 冲 、 建 套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
21 0 2年 9月 第 3 7卷 第 5期
舞 嘲 薹
河 北大 学学 报 ( 学 社会科 学 版) 哲 J u n l f b i iest P i sp ya dS c l ce c) o r a o He e Unv ri y( hl o h n oi i e o aS n
S p. 2 2 e 01
VoI 3 NO 5 .7 .
绎蒲掌研究
誊 嚣
中国 影子 银 行 发展 及 监 管 问题 研 究
康 书 生 , 铁 峰 董
( 北 大学 经济学院 , 北 保定 河 河 0 10 ) 7 0 2
摘 要 : 子 银 行 体 系是 近 3 影 O年 来 欧 美金 融创 新 与监 管 巨大 变革 的结 果 。通 过 分 析 国外 影 子 银 行 的 发 展 与监 管 现 状 , 立 足 于我 国 金 融 并 市 场 发 展 的 实际 情 况 , 重 分 析 我 国 影 子银 行 体 系 的发 展 现 状 并提 出相 应 的监 管 政 策 建 议 。 着
表内融资是传统银行 将吸收 存款用 于发放 贷款 ( 1, 图 ) 而 表 外 融 资所 达 到 的 融 资 效 果 与 表 内 融 资 相 同 , 其 融 资 方 但
盖 、 易 规 模 等方 面均 已接 近 甚 至 超 过 传 统 银 行 。据 不 完 交 全 统计 ,0 7年美 国影 子 银 行 体 系 资 产 规 模 总 量 高 达 1 . 20 05
收 稿 日期 : 0 2 6—3 2 1 —0 0
作 者 简 介 : 书 生 (9 8一 , , 北 青 县 人 , 济 学 博 士 , 北 大 学 教 授 , 要研 究 方 向 : 融 理 论 与 制 度 康 15 )男 河 经 河 主 金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合理性研究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合理性研究
国家是差距 明显 。三是系统 内体系不完整。目前 , 在美 国等发达 国家影 子银行有一套相对完整 的从抵押贷款到证券化及创造衍
讲 ,影子银行是指能提供流动性 、期限配合 和提 高杠杆率等服
务, 从 而在不 同程度上替代了商业银行的某些核心功能。近几年
来, 我 国影 子 银 行 也 发 展 迅 速 , 这 也 同 样 引起一 步推动 了影子银行 的发展 。再者 , 当前商业
银行 多_ 已经 上市 ,有限负债和同业竞争引起银行主观风险承担 意愿 上升 , 利润追逐诱 导其转 向更有利可 图的产 品 , 哪怕将来承 受更多 的隐含风险 , 目前也在所不惜 。另外 , 随着金融政策的放 宽, 地方银行 迅猛 发展 , 加上银行业业 务单一趋 同 , 银行 问的竞 争 日益 白热化 。 这些 因素迫使银行纷纷进行所谓 的金融创新 、 开
此时 , 恰逢 2 0 1 0年起 , 我 国的货 币政 策进入 了一个逐步 的 量化收缩阶段 , 政府通过信贷额度管制来管理宏观经济环境 , 进 而迫使银行终 止了对大量需要提 供金融服 务客户的借贷业 务 ,
最终这些客户只能转向非常规 银行 寻求 帮助 ,这 是近 年来影子
尽管我国影子银行从规模上来说发展迅速 ,但是我 国影子 银行从发展层级上来 说大多是较 为简单 的资金再配置过程 。这
展迅猛 , 但 无 论 是理 论 界 还 是实 务 界 , 对 中国 影 子 银行 体 系 的形
影子银行 的发展从根本 上来说应是一种货币现象 , 近些年 , 全球金融市场货 币超发 ,美 国等发达 国家实行货 币供给的量化 宽松 , 我 国也 不例外 , 自2 0 0 5年 以来 , 我国货币供应量 中 M1的
注与讨论 ,有关的观点是褒贬不一 ,其中不 乏大量持 反对 观点 的, 而现 实是这几年我 国的影子银行一直在蓬勃发展 , 因而如何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融资规模高速扩张,融资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影子银行成了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了众人的强烈议论及监管的高度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管理工具,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信贷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

伴随着证券市场化手段日渐丰富、市场化技术日渐成熟,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

影子银行系统的出现是相对于传统银行系统而言的,影子银行系统通常是指那些具有中介功能但存在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组织实体和业务活动。

与传统银行一样,影子银行能够进行期限或者流动性转换,完成传统银行的基本功能,但相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影子银行的这种行为一旦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杠杆累积和信用转移风险,甚至引发监管套利和系统风险。

目前关于影子银行的认识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大部分研究主要着眼于美国影子银行的分析,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只是一些概念性描述。

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美国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种具有流动性、期限转换与信用风险等特征,它能够为银行体系之外活动主体提供信用媒介,引起系统性风险或者监管套利。

上述定义中关于银子银行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说明了影子银行的地位是位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其次指出了证券化等是银子银行的重要融资来源。

欧盟委员会将影子银行的活动主体分为以下五类:一是ABCP管道等实施流动性转换或期限转换的特别目的实体;二是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与存款具有相似特征的投资基金或产品;三是提供信贷或杠杆化的投资基金;四是财务公司或证券实体;五是保险与再保险金融机构。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影子银行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目的。

在首先定义了影子银行并介绍其演变过程,然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而对影子银行的影响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监管政策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影响。

在总结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态势,并讨论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后展望了中国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和影响,为监管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历程,特点,影响性分析,监管政策,发展态势,实体经济,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影子银行是指一种非正规、非规范的金融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借贷、融资等交易,存在于监管和监控之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影子银行在中国也逐渐兴起并壮大。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因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融资需求,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放贷者和借款者之间直接进行融资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衍生出的非正规金融活动逐渐形成了影子银行。

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

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体系稳定带来了挑战,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影子银行也为一些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进行深入分析,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分析引言影子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领域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经济金融风险的把控以及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规范金融秩序,提升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趋势及其风险研究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趋势及其风险研究

FINANCE & ECONOMY 金融经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趋势及其风险研究邹摘要: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生产的规模不断上升,带来了 巨大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催生 “中国式”影子银行进入金融市场视野并快速扩张,但同时也 暴露出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风险管理缺位、监管套利等隐 患问题,金融脆弱性显著增加。

因此,摸清影子银行的变化 形势及存在的风险问题,提高监管程度,有助于我国金融市 场和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监管一、近年国内影子银行的变化趋势(一) 影子银行的活动整体呈下滑趋势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服务空白,但由于其 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特殊地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挑战明显增多。

资管新规出台后,政府部门借强监管势头瞄 准影子银行可能引致的风险因素,实行更为灵活透明的管 理,使其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中有降,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据穆迪官方口径统计,与过去两年相比,2018年,广义影子银 行资产一路下滑,跌至4.3万亿元。

从融资工具看,2018年 全年核心影子银行资产余额收缩11% ,带动整体影子银行核 心业务下滑8万亿元,扭转了 2017年15%的增长。

2019 年,利用非标资产开展的表外融资活动的增量也小幅下降,1 -3月同比少增合计93亿元,而表内融资同比多增0.35万 亿元,表明影子银行活动的运行情况处于风险可控之内。

此 外,P2P借贷余额在2018年减少至0. 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 下降24%,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二)银行间关联与外溢风险有所下降近年来,随着“去杠杆”政策及资管新规的推进,银行间 外溢风险总体下降,尤其是对通道业务和多层次投资的监管 审査加剧,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主要是中小型 银行)之间的相互联系减少。

截至2018年底,商业银行对非 银行金融机构的净债权降至人民币7.4万亿元,较2017年 第一季度的峰值下降40%。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监管研究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监管研究

一、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含义影子银行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被广泛关注却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较晚、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金融产品类别相对有限,因此,关于我国是否存在影子银行仍没有达成共识。

但从是否承担正规金融功能来看,我国确实存在影子银行,比如民间借贷、委托贷款等。

本文将具有银行之实无银行之名、行使与传统银行类似功能、会在一定程度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定义为中国式影子银行。

除此之外,将有上述特点的非金融机构也归入其中。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系统构成从2010年开始,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开始呈现爆发式发展,根据社会科学院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影子银行业已有27万亿人民币的价值。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各类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将我国影子银行分类如下。

1.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为追求更高的利润回报、提高行业竞争力而发行的金融产品,属于表外业务,在通货膨胀持续上涨,银行存款实际负利率的今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观的投资渠道。

自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B 计划”后,银行界刮起一股开发理财产品的旋风,理财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中国社科院资料整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由2005年的598只到2013年的44492只,增长了近75倍,募集资金规模由2000亿元增长到288000亿元,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标志着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壮大,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成为其核心内容。

然而快速增长的背后,金融风险也逐渐凸显。

2.信托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的诞生。

信托的发展伴随着法律的一步步规范。

当前,商业银行为规避贷款管制等问题开始和信托投资机构合作。

截止2014年6月30日,我国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相关数据整理得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银信合作产品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巨大地增长,银信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农村观察.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摘要】"中国农村观察"本文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

在分析了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介绍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监管缺失导致的风险加剧,以及解决影子银行风险的对策、监管建议。

最后在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呼吁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中国农村观察, 影子银行, 风险分析, 监管研究, 影子银行的定义, 风险表现, 监管缺失, 风险对策, 监管建议, 总结分析, 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农村观察是指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影子银行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在监管范围之外或者监管不足的金融机构或行为,它们通过与传统银行的合作或者直接开展一些金融活动,从而满足一些传统银行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金融服务不足等因素,导致了影子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影子银行风险也日益凸显。

对我国农村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监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监管缺失导致的风险加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解决我国农村影子银行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中国农村观察的影子银行是农村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也因为监管缺失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对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监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子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有效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本文是中国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报告的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引用请注明出处。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3年4月22日
一、总论
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以证券化活动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杠杆率;主要依赖批发手段融资;影子银行产品购买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而当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为:由商业银行主导;影子银行产品一般不涉及证券化,仅有少数银信合作产品具有证券化特征;杠杆率较低;主要依赖零售渠道融资;影子银行产品购买者以零售客户为主体。

不过,中外影子银行也具有如下共同点:均具备期限转换与流动性转换功能;均流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均不享受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与央行贴现窗口支持。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自2010年起迅速扩张,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

如果采用最窄口径,即认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只包括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则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

前者占到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到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兴起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三方面的旺盛需求。

从影子银行融资方来看,源自宏观调控方向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房地产与地方投融资平台)与中小企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从影子银行产品投资方来看,源自金融抑制环境下居民部门的旺盛投资需求;从投融资中介来看,源自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贷存比、资本充足率与贷款限额等监管指标的行为。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合理性。

这一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金融创新,既扩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又缓解了金融抑制的程度,有助于提高储蓄投资转化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为各种类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宏观调控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冲击。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一是期限错配(资产期限结构长、负债期限结构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而流行的资金池—资产池理财业务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风险;二是信用违约风险,即作为影子银行基础资产的各种债权的实际回报率难
以覆盖影子银行产品承诺的回报率;三是造成人民币存款以及M2数据的频繁扰动,对央行将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做法提出了挑战;四是由于投资者并未充分认识到影子银行产品中包含的潜在风险,造成理财产品的定价未必充分反映了相应风险。

二、银行理财产品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

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信贷需求旺盛;二是中国居民财富增长迅速但投资渠道匮乏;三是对利率市场化的预期促进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比重。

目前看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

一方面,理财产品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

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理财产品发展的间接效果是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

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债券、同业拆借等利率敏感性资产,这些资产都已实现利率市场化,且多以SHIBOR 定价。

这意味着理财产品定价将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变动。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并非中国影子银行独有,但中国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与国外相比存在两点差异。

一是,在人民币表外理财产品的构造中缺乏诸如SPV之类的风险隔离机制,导致一旦基础资产出现问题,风险会很快蔓延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没有被重复抵押与多重销售,总体杠杆率较低。

监管环境的变化将改变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结构。

在当前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下,理财产品大量配置于货币资金市场和债券市场。

尽管流动性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但盈利性并不理想。

预计未来商业银行会采取更多金融创新手段来规避金融监管,以将更多资金投放于高收益信贷类资产。

三、信托
中国信托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较大规模。

信托业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面对严格的监管和其信贷扩张冲动之间形成矛盾,这对信托业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表内外以及银行和非银之间的价格存在双轨制,为信托利用双轨红利进行套利提供了动机和可能性。

单一资金信托一直是中国信托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中国信托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以商业银行、地方投融资平台、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为主导,并通过银信合作、政信合作、私募基金合作等信托业务形式实现的一种金融中介方式,是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一种延伸。

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看,投向政府主导的基础产业、房地产与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当前中国信托业出现问题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爆发系统性危机的概率很小,但不仅无法
排除爆发流动性风险和大面积违约事件的可能,而且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特别是,银信合作是影子银行的重要形式,信托业风险会直接导致影子银行出现问题。

信托业风险源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信托产品以贷款信托等债务类信托产品为主,具有期限较短、收益率较高、产品信息不透明、风险分担不明确等特征;二是经济周期对信托产品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三是资产价格波动对信托资产价值或抵押价值产生影响;四是随着金融改革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信托业双轨制红利的冲击;五是监管部门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将对信托业合规运营形成压力。

四、城投债
城投债本身并非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城投债是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的重要基础资产。

城投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影子银行产品风险。

中国城投债募集资金基本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城镇化进程对基础设施融资的需求很大,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城投债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中国城投债市场尚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城投债属于准地方政府债,其信用就是地方政府信用。

与美国市政债相比,中国城投债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较小。

中期内中国GDP增速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依然有望处于全球较高水平,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具有偿还城投债的财政实力。

零违约记录和收益率错配是城投债的主要潜在风险。

美国市政债从1986年到2011年共有2366例违约,年均违约91例。

而中国城投债从1992开始发行至今,就连1例违约都没有出现。

表面的安全实际上降低了城投债市场的风险管理水平,容易催生道德风险。

大多数城投债所投资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不高,仅靠项目本身难以还本付息,需要政府补贴才能确保还本付息。

某些中西部地区未来有可能出现地方财政难以支付城投债本息的情况,从而发生局部风险。

五、政策建议
第一,监管当局应该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非传统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积极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同时通过加强监管与提高透明度等方式来防范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

第二,监管当局应强化对游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例如加强对影子银行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提高透明度,减少误导性的虚假信息,确保投资者对影子银行资金的具体投向、性质与风险有充分了解;将银行表外信贷项目显性化;对资金池—资产池中不同风险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分账管理与分类管理等。

第三,监管当局应该厘清影子银行体系参与各方的权责关系,明确风险暴露后的损失分担机制,打破刚性兑付的格局,允许影子银行产品出现违约。

第四,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大力发展信贷以及企业债券等资产的二级市场,鼓励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以提高影子银行基础资产的流动性,进而缓解影子银行产品的期限错配。

第五,针对可能出现的大面积信用违约事件,监管当局应当以危机管理的方式适当介入,但是应该避免形成长期干预机制。

具体而言,监管当局应当事先收集信息、做好预案,保证违约事件的有序发生,以及违约清算的快速、有效、公正的进行。

第六,监管当局应该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以降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激励,例如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分业监管格局已应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新趋势、将数量型调控方式转变为价格型调控方式等。

第七,监管当局应在防控风险的同时,引导信托公司探索和发展符合时代特征的信托新产品;引导信托公司摆脱目前的影子银行的角色,大力发展专业化、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信托资产管理服务;在信托计划由于其私募性质只能进行有限信息披露的时候,确保信托目标客户回归机构投资者和富裕阶层,而非普通公众。

第八,鉴于城投债是中国影子银行产品的重要基础资产,因此降低城投债风险有助于降低影子银行产品的相关风险。

具体建议包括:要求城投债发行主体所在省份的投资者持有一定比例的城投债,以防止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允许城投债出现违约;逐渐用地方政府债券来取代城投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