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凉州贤孝的调查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凉州贤孝的调查认识
[内容摘要]: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因颂扬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故事,寓隐恶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而得名。
它广泛流行于武威城乡,在与武威毗邻的古浪、永昌等地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由于史料未有记载,对它最初形成的年代难有定说,老艺人们师徒相传,口传心授,大多认为它产生和形成于清朝年间。
从事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被当地人成为“瞎(hà)弦”。
大多情况下,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
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唱本十分丰富,多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一般分为“国书”和“家书”两大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凉州贤孝的听众基础正在逐渐失去,生存面临着困境,但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凉州贤孝调查认识
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
周围或站,或蹲,或坐,围满了听众。
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愤;人们的心被他深深地牵动着,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叹唏嘘,或自言自语——这幅场景描述的便是凉州贤孝。
在凉州的土地上,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地,无论农舍街巷还是茶坊酒肆,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卷。
在武威文化广场,每天都有很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围坐在一起,听这种几百年来流传在河西走廊的民间说唱,因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中间所经过的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五个地区所说方言不同,其曲调略有不同,但其所表现的说唱内容,却是基本相同。
作为一种植根于凉州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它以一种极为直白、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
一、介绍
1、存在地区
现存于甘肃武威、古浪、民勤、金昌、景泰等地,主要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
2、名称的由来
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主要是颂扬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故事为主,寓隐恶善、喻时劝世、因果报
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凉州贤孝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民间演唱,直白自然,原汁原味,无矫揉造作之感。
由于其创作方式和流传方式的局限,个别唱本中亦有一些迷信的、甚至淫秽的东西。
近些年,经过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扬弃,艺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历史文化名城凉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3、历史朔源
关于形成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至少可追溯到元末明初;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凉州东北乡,相传是由清朝年间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所创立。
由盲艺人们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一代代流传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
4、演唱艺人
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
为了寻找生活出路,一些盲孩子自幼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庄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hà)弦”。
他们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只有依靠“卖艺”来乞讨衣食,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由一位明眼人领路,走街串巷演唱谋生。
只要停在一处便演唱数日,在过去没有电视、收音机等先进娱乐设施的时候他们的演唱总能吸引许多听众。
5、演唱形式
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极为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
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也偶尔有之,如果另有一、二人吹笛、拉二胡或敲木鱼、碟子等伴奏击节,或有数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强气氛,谓之“接后音”。
6、学习的程序
过去瞎弦拜师傅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由中人作保,再领至师傅处,师傅一摸额二摸手三摸脚板,额宽手细脚板硬才能过关。
额宽者头大,头大则聪明;手细者有质感,弹三弦时上手很快;瞎子吃百家饭走千家门,脚板硬才能走南串北。
第二关考听力和悟性,师傅先唱一段,拜师者必须在单位时间内诵读熟背,尔后放声亮嗓,这在考较音质和音色。
学艺期间,师傅先将传统的曲目教会,最拿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相传,怕失了看家的本钱。
而个人创牌子,则要过师傅关,师傅传了前半段,后半段靠自悟,若能依前面的续接,且能感动听众,才能算出师。
家中出个瞎子,父母是最为揪心的,总怕以后没处吃饭,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延请高明的瞎弦师傅,为避免外界打扰,瞎弦学艺最残酷时要呆在地窖中,记熟曲目才能出窖。
二、内容
1、唱词
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通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
凉州贤孝只有以凉州方言演唱,才韵味十足,感人至深,如果换了别处方言,其艺术力量则大打折扣。
因为凉州方言有其非常独特的特点,极具有地方色彩,说话“an”、“ang”不分,有些土语的形象生动,巧妙质朴,真让人笑叹,难为他怎么能想出来!比如:谓某人靠不住,或不堪委以重任,说“那是麦草拐棍,拄起折哩,点起着哩。
”村邻里社,有人秉性好面子,爱呈强好讲排场,人们便不客气地说“瘦羯羊尾巴乍的高”。
机遇好,办事顺利,愿望得以实现,说:“磕睡遇了枕头了。
”也有那倒霉透顶的,你看他:“分头也擀了毡,车子也连了圈,金牙也上了锈,皮鞋也倒了后。
喝酒酒也臭,做饭锅也漏。
”真是“惶惶然,若丧家之
狗”。
因此,凉州贤孝是凉州本土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在演唱中间,艺人们为了活跃气氛或调动听众情感,有时还边与听众交流,边即兴创作,多合辙押韵,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2、音乐
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是我国古代凉州一带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是当地人民的文化的结晶。
凉州贤孝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即兴性很强,能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说白诵唱自由多变,节奏长短随意。
常用的曲调有:招徕观众、烘托气氛的光调过门;赋比起兴、预示情节的开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发展的光调;引向高潮、字字紧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悲音;悲愤欲绝、诙谐有越的花调等。
内容与曲调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丰富了凉州贤孝,使其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3、唱本
凉州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多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
在演唱中,根据听众的构成和季节特点,分“段子”和“大戏”两种。
“段子”的内容较少,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教说、劝诫内容,直抒胸臆,简洁明快。
如《劝妹子》、《小姑贤》、《目连生孝母》等,夹叙夹议,曲调也始终不变,一般是四句一段。
“大戏”则适合农闲季节演唱,内容多为野史演义,可唱数十小时至上百小时。
“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
“家书”的内容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妯娌友爱、婆媳和睦、妻贤子孝、尊贤敬老和恤残扶弱的动人事迹,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以演唱“二十四孝”[1]为主,如《白鹦哥盗桃》、《王祥卧冰》、《丁郎刻母》、《汗巾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国书”演唱各个朝代的忠勇义士,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例如《伍子胥过江》、《薛仁贵东征》、《杨家将》、《五女兴唐传》、《关云长单刀赴会》、《包公案》等等。
“国书”的篇幅巨大,内容很长,演唱形式分章分回,有时大的本子要唱几天才能够完成。
也有的反映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如《鞭杆记》、《打东北》、《打西北》、《解放武威》等。
对于这些内容,听众们其实早已熟稔,大凡都能哼上三两句,但因凉州贤孝的独特唱法,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一些群众文艺工作者专为盲艺人创作的新唱本,如《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解放以后艺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编写了许多歌唱新社会的贤孝有《雷锋》、《解放大西北》》、《盲艺人重见光明》、《王婆养鸡》等曲目。
4、其他
唱贤孝没有专门的场合,随意性很强,乡间在农家炕头,城市在闹市区。
过去若有子女不孝或有欺村压市行为,族长和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请来瞎弦,有针对性地唱,一场贤孝听下来,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
若有
不悔改者,瞎弦便将其恶行编了唱词,到处传唱,这一招颇有效,所以过去"三不惹"中,瞎弦是其中之一,其他两种人是文人和歌妓。
文人不惹是怕其手中的那支笔,当年陈世美做官时惹了文人,一曲《铡美案》,使陈氏人迄今想起来都有点憋气;歌妓轻歌曼舞,游于官宦财阀之间,哪日傍上一高官,招惹的人吃不了非得兜着;瞎弦自身凄凉,若惹了他,他将你编入曲目,浪迹四海传唱,使你臭名远扬。
所以唱贤孝的人进村进家,一般人家都或米或面馍给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通过凉州贤孝瞎弦们争取到了自己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实在来之不易。
凉州贤孝该唱则唱,该说则说,唱白杂揉,有的曲目唱白是固定的,有的则根据听众的情绪调整。
瞎弦的耳朵在随时捕捉着听众的反应,若有打呵欠或杂乱交谈者,瞎弦则立即改变所唱的内容,加重手劲的同时也加重唱词,这样的调正很快能端正听众的态度,所以贤孝能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不断揉杂或取其它民歌的成分或有意加工,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艺术特征
1.民间性
“凉州贤孝”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
这种口头创作与传播又总是与创作和传播的群体密不可分,传承这些内容的人民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艺人们,他们的语言通常都是生活中最通俗的语言,其中还可夹杂地方俚语。
这种创作的原形虽然也可能是小说或者传说等由文人创作的作品,被艺人们讲述出来的故事已经有了明显的民间特征和口语风格,并且经过代代传承,起初是一个人创作却经过无数人的传承加工,内容也向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
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的故事中,原记载:“汉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盒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可以看到原著中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可是随着民间的加工流传,故事不但增加许多细节,还增加了邻居不服上报官府,赃官不分是非屈打成招,后来被天帝责怪,而郭巨的儿子也高中状元。
从这些变化中不难看出,民间的艺术总是紧随着人们的生活发展,它们不仅仅反映现实,更体现人民对生活的愿望,价值观念等等。
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即唱词,也充满了民间特色。
比如《三子分财》选段《一个个抓成了人》中的唱词:“太阳(的)上来了照东坡,照了(的那个)东坡就照西坡(呀),东坡地里的太阳多,西坡地里的阴凉多,西坡地里的老人多……”。
这些语言的运用通俗诙谐,听上去就像平常农田地里、屋里院外的随意谈话。
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无疑拉近了演唱者与听众的距离,也增加了说唱本身的通俗性。
2.灵活性
民间说唱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歌词曲调都较随意,唱词长短不一,虽
然以七字句居多,也有十字句,说的部分更是由艺人自由发挥,可长可短。
七字句型为二、二、三结构,如:“天流日月草留根,人流子孙树留茎。
”[2]“列国手里说贤庶,第三孝里论古今。
”[3]十字句通常是三、三、四结构如;“你就说家里人盼你回还,老爹爹想念你眼己无光。
”[4]除了七字与十字句型,多数的贤孝唱词都是长短相间不大规则,但通常都符合说话讲述的语句长短。
为了便于记忆唱词也力求压韵,朗朗上口。
《鞭杆记》中的歌词:“齐大哥,齐大哥,只要你们干,我们就跟上了转。
只要你们不怕死,我们就豁上命来干”《杨小娃拉笆笆》的唱词:“一句话问住他,回转上来了个会说的王翠花。
”等等。
这样的唱在贤孝中随处可见,并且可以根据艺人的习惯增加减少字数。
可以说十个人就有十种版本,不但唱词不大相同,内容也可以在个人的理解下进行删节,至于中间插入的逗笑娱乐更是体现演唱者个人风格的重要环节。
凉州贤孝这种相对的自由性的形成,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独特的传承方式。
盲人不能依靠“看”来记忆,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听觉,有新的本子就要找明眼人念上多遍直到记住为止,他们教给别人的时候也是凭靠记忆转述,这个过程的误差显然比用书本传播大的多。
当然民间艺术的大多数传承方式都是不依靠文本的“口口相传”,民间曲艺和山歌都具有这种相对的自由性。
五、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在调查中,笔者感到凉州贤孝正在遭遇传统与现代、生存与发展、保存与变革等问题的冲击,可以看到一些凉州贤孝的现状及面临和遭遇的问题。
1、现状
凉州贤孝历史悠久,形式古朴。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高科技产品,电影、电视、VCD、DVD等正在冲击着凉州贤孝的地位,许多青年人对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没有了新鲜感,听众基础正在逐渐失去,演出也没有了适宜的场所,加之艺人队伍青黄不接,生存面临考验,这个古老曲艺形式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面临的困境
经济资源、传播媒体、国家政策以及日益更新的思想观念等等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的影响。
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和整理格外力不从心,造成了大量珍贵资料随着老一代艺人的逝世而消亡,凉州贤孝就是如此。
其次,现代传媒及音像技术的日臻完善对民间音乐的研究者、欣赏者、继承者以及民间音乐本身造成的影响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再次,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凉州贤孝能否长期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如果从思想上不重视,没有了学这门艺术的后人,它迟早会消失的。
六、去向
在分析了以上非音乐要素对凉州贤孝的影响之后,自然会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凉州贤孝应该去向哪里?这其实是对凉州贤孝保护、传承的思考。
关于传统音乐的流变、保护、传承一直争论颇多,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提出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士职责”,当然这就是对传统音乐受到外来文化的浸染以及经济生活的影响逐渐改变消亡的一种担忧,对民族音乐学家提出的呼吁,其实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态度,即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开发都不能以牺牲当地民间音乐文化传统为其代价,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去关注传统音乐生存、发展与开发。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民间音乐也一定会朝向适应这种变迁的方向发展,因此没有可以强求保留什么原有的形态,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
我认为,对于传统音乐的保护,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尽量完善地保留于此时的音乐面貌。
收集、整理、采录是必要的保存方式,至于这种音乐事项本身该去向哪里、如何去,都要“顺其自然”。
这种“顺其自然”也就意味着让每一种音乐都以顺应时代的方式出现,由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对它选择淘汰。
凉州贤孝从乞讨衣食的手段,变成一种舞台表演;也许在以后的时代里彻底消失,但不论什么结果都是在这个或那个时代的现实。
即使仅仅是演唱场合的改变也会导致它本身文化内涵的改变。
但无论怎样,应该都是正常的,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为失去“原型”而感到伤感。
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一切,都本无‘原型’。
一切,都可能在过程中‘漂变’。
”这句话理性地说明了音乐文化的变迁和继承中所存在的一个辩证问题。
正如论者所言:“音乐文化的漂变与否,是否原型,不过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理解,他们从来都不是音乐文化自身的观点。
随着时间的流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结束,任何一种文化都将新陈代谢,任何一个社会都在变迁,与那些时代、文化、社会有关的理解和观点也同样身不由己地更替。
音乐文化的变迁是相对的,而它的继承和永恒是绝对的。
注释:[1]元代郭居业编的一本宣扬孝道的书,书中辑录了从舜到黄庭坚等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2]选自《鹦哥盗桃》
[3]选自《郭巨埋儿》
[4]选自《柳笆记》
参考文献:1、魏育鲲,《凉州贤孝》,第二期,2005年7月
2、《西凉◎凉州贤孝》,第三期,2007年5月
3、颤音,《民间说唱---贤孝》,第六期,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