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本实验旨在增进学生对于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化学实验,主要包括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和酶促反应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主要涉及DNA的提取、PCR扩增和凝胶电泳检测等。

一、生物化学实验1. 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结构的基础。

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有机械破碎法、化学破碎法和生物学破碎法等。

本实验以细胞生物学破碎法为主要方法,即利用超声波或手工研磨等方法将细胞破碎。

其中,手工研磨可以选择石英砂或三氧化二铬等研磨介质。

破碎过程中需加入适量浓度等渗液和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和氧化。

2. 蛋白质的纯化蛋白质的纯化是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键。

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透析、亲和层析和电泳等方法。

本实验以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为主要方法。

其中,离子交换可利用正离子交换和负离子交换两种模式进行,考虑到蛋白质电荷状态的不同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同选择,从而使得目标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的区分度大大增加。

凝胶过滤则利用凝胶的孔径大小进行分离纯化。

3. 酶促反应的研究酶促反应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研究酶的特性、动力学以及酶对于特定底物和抑制剂的亲和性等。

本实验选择酶促细胞色素C氧化为模型反应。

反应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温度、pH、反应时间等,同时还需考虑反应体系中酶、底物和抑制剂的摩尔比例关系。

二、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1. DNA的提取DNA的提取是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高纯度和量。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有化学法、机械法、热平衡法和离心法等。

本实验以盐酸摇法为主要方法进行DNA的提取。

其中将细胞经过适当处理后加入盐酸和β-己糖苷酯,在恒温和摇动条件下分离得到DNA。

2. PCR扩增PCR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复合酶链反应。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根据教学计划,大多数高校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一般为36~54个学时,少数高校为72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庞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做法是每一个实验的头尾工作由教师代替完成,教师在实验前配制好实验所需的试剂,采集、培养、处理好实验材料,准备各种仪器设备,学生只是掐头去尾操作其中的一段;为了节省时间,课堂上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然后,按部就班,“照方抓药”,按照思维定势,不假思索就能顺利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抑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施展。

不仅如此,开设的大多是内容简单、彼此孤立的“静态”实验,各个实验间缺乏内在联系。

由于缺乏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不仅不动脑思考,而且根本不动手操作,缺乏主动性,丧失了通过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

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改革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1定性与定量实验相结合做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化学必须涵盖定性与定量实验才就是完备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就是运用物理、化学的手段,对生物活性分子展开“质”的分析,再通过概括和诠释、抽象化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赢得的各种信息展开思维加工,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以介绍生物大分子的存有形式。

定量实验就是以定性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活动,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共同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搜集准确的数据,然后展开统计分析。

定性和定量融合研究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大分子剥夺意义的基础上产生恰当的心智和精确的定位,重新认识生物分子运转、变化的本质规律,阐明其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包含对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等生命分子的研究,还包括物质新陈代谢与生物水解实验,实验方法囊括电解、酿造、Vergt、分光光度比色、各种层析技术(薄层、凝胶、色谱法、亲和层析)、色谱技术(气相、高效率液相色谱)、电泳、荧光、旋光法等。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生物化学实验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

它是通过对生物分子和化学反应的研究来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

为了正确地进行生物化学实验,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

1. 实验室安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此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定。

首先,必须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室鞋、实验室外套,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等。

其次,在实验前需要清洗实验设备并确保干净。

最后,必须知道急救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意外事故。

2. 实验计量实验计量是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部分。

需要使用准确的量杯和称量器来测量和称量化学试剂和样品。

在使用任何仪器或设备之前,请确保熟悉其操作方法,并遵循使用说明书。

在进行实验时,还应注意样品和试剂的保存和标记。

标记应包括试剂名称、浓度、保存日期和其他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

其中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对结果进行验证。

对于质量控制,需要进行正负对照实验。

此外,还需要确保实验从起始点到终点的每个步骤都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4. 实验技巧生物化学实验需要许多实验技巧。

其中一个重要技能是试剂的混合和加热。

在混合试剂时,需要缓慢地将试剂添加到反应体系中,并确保充分混合。

当需要加热反应体系时,应在试管中加入恰当的混合液和反应形式,并将试管放在加热架上。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技巧是使用吸管。

吸管用于转移液体,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以避免在试剂瓶中留下杂质。

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当实验结果被记录下来时,他们必须被精确计算,而没有失误。

此外,在实验结束后,需要仔细地分析结果,并解释每个结果。

6. 结论和讨论在数据分析之后,必须撰写结论和讨论。

结论应该简要总结实验结果,确保正确报告所得到的结果。

讨论应该深入讨论实验结果和结论,并提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步骤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步骤
1、主要仪器: (1)旋光仪 (2)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2、试剂:
⑴1%盐酸溶液 ⑵30%硫酸锌溶液。 ⑶15%亚铁氰化钾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处理 在电子天平上称取小麦粉2.5000g置于三角瓶中→加入
50ml 1%HCl混成浆状(不能有结块)→沸水浴中准确加热 15min→先加1ml 30% ZnSO4混匀→再加1ml 15%亚铁氰 化钾混匀→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混匀后过滤→弃去 最初15ml收集其余滤液。 2.旋光度测定
五、结果计算
β-淀粉酶活力=(α+β)淀粉酶总活力-α-淀 粉酶活力
六、附 注
❖ 1.样品提取液的定容体积和酶液稀释倍数可根据不同材 料酶活性的大小而定。
❖ 2.为了确保酶促反应时间的准确性,在进行保温这一步 骤时,可以将各试管每隔一定时间依次放入恒温水浴,准 确记录时间,到达5min时取出试管,立即加入3,5-二硝基 水杨酸以终止酶反应,以便尽量减小因各试管保温时间不 同而引起的误差。同时恒温水浴温度变化应不超过 ±0.5℃。
❖ 3.如果条件允许,各实验小组可采用不同材料,例如萌 发1d、2d、3d、4d的小麦种子,比较测定结果,以了解 萌发过程中这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七、思考题
❖ 1.为什么要将试管中的淀粉酶原液置70℃水浴中 保温15min?
❖ 2.为什么要将各试管中的淀粉酶原液和1%淀粉 溶液分别置于40℃水浴中保温?
实验四 淀粉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 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α-淀粉酶可机 作用于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 三糖、糊精等还原糖 , β-淀粉酶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进 行水解, 生 成 麦芽糖。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这些还原糖能使 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BI284
学时
(CreditHours)
48
学分
(Credits)
1.5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Basic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
1.《生物化学实验》,主编:丛峰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Biochemistry Experiment》, Handou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sity.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实验基础操作规范
2
实验
实验报告
1.了解实验室基本常识。
2.掌握生化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综合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4
实验
实验报告
1.了解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
2.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综合
不同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方法比较
4
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 学习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基础知识;
2. 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第一节基本要求一、内容提要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主要以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

实验项目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核酸、酶、维生素的测定,既有定性又有定量。

实验内容编排不求齐全,而力求原理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法可靠,操作具体详尽,重复性好,灵敏度高。

实验方法涉及传统的滴定法以及分光光度法、层析法和电泳等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本实验指导可供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生物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科研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在以惊人速度发展的生物科学中,生物化学是其中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它已成为发展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又是一门实验科学。

工业、农业、医药、食品、能源、环境科学等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都以生物化学理论为依据,以其实验技术为手段,生物化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许多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并且又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只有掌握扎实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算真正掌握好这门应用科学。

因此,我们组织编写这本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主要是配合基础生物化学教材,供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生物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实验多以植物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核酸、蛋白质和酶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方法涉及到分光光度法、层析、电泳等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在实验内容编排上,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实验教材由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实验部分列出的实验项目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核酸、酶、维生素的测定,有些项目包括几种不同方法,每一实验方法分为目的、原理、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注意事项、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本实验指导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我国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目前的水平和状况,内容不求全,而力求其可靠性和方法性。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马铃薯的成分分析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根据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六堂课上,根据介绍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对土豆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其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与VC含量,运用相应的数据统计方法,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铃薯进行初步的品质分析,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前言、洋山芋,属茄科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是全球第三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人工栽培历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年的秘年到5000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 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美国等。

克兰、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2015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铃薯将成稻米、小麦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112005年月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上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此提议在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年为国际2008,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2010马铃薯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吨,188924183达到了亿万万吨。

中国马铃7500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内蒙古和东北地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约占全国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区。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薯种植基地。

一、实验过程及各自分析1.1实验一马铃薯的VC含量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黄瓜约2g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线,取滤液十毫升于三角瓶中,用已标定过得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出现桃红色,15秒不褪色,再吸收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生物化学实验3篇

生物化学实验3篇

生物化学实验第一篇:分离和纯化酶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酶的性质和机制,需要对酶进行分离和纯化。

一、酶的分离方法1.分离基于酶的物理性质的方法,包括沉淀法、沉降法、过滤法和电泳法等。

2.基于酶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包括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和扩散法等。

二、酶的纯化方法酶纯化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法消除干扰因素,获得特异性高和纯度高的酶。

酶纯化一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初步分离: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离方法(如沉淀法、凝胶过滤法或离子交换色谱法等),使酶从细胞或组织中分离出来。

2.活性测定:确定所分离出的物质是否为酶。

3.酶的纯化:经过不断的纯化步骤(如扩散法、凝胶层析法、电泳法、亲和层析法等),获得特异性高和纯度高的酶。

4.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对纯化后的酶进行结构与功能分析,探索其催化机理和调控机制。

三、酶的应用酶在生命科学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主要应用包括:1.生命科学领域:用于疾病诊断、药物设计、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代谢组学等研究。

2.工业生产领域: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纺织印染、制浆造纸、环境治理和能源生产等领域。

总之,酶的分离和纯化为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随着生命科学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酶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第二篇:酶催化反应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

酶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是: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速率,使底物转化成产物,最终释放出酶和产物。

具体而言,酶催化反应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底物之间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常通过酶和底物之间的亲和性实现。

2.转化过渡态形成:酶催化的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活化能)才能进行。

酶通过与底物结合,改变底物的构象,使底物转化成具有更高自由能的过渡态。

3.过渡态降解:在过渡态中,酶通过结构变化(催化中心的变化)降低了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促进了底物的转化,并释放出产物和酶。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基本原理1 有效数字计算(结合电子天平的应用等)加减法:进行数字加减时,最后结果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其尾数“四舍五入”。

如:0.124+1.2345+12.34=13.6979,应取13.70。

乘除法:进行数字乘除时,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而与小数点的位数无关,其尾数“四舍五入”。

如:1.23×0.12=0.1476,应取0.15。

2 误差分析误差为实验分析的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越小,测定值越准确,即准确度越高。

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 测定值- 真实值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真实值×100%一般用相对误差表示结果的准确度,但因真实值是并不知道的,因此实际工作中无法求出分析的准确度,只得用精确度来评价分析的结果。

3 偏差分析(结合“可溶性蛋白或赖氨酸实验”要求掌握)精确度表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的测定值相近的程度。

一般用偏差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确度。

偏差也有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偏差= 单次测定值- 算术平均值(不计正负号)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算术平均值×100%例如:分析某一材料糖含量,共重复测定5次,其结果分别为:16.1%,15.8%,16.3%,16.2%,15.6%,用来表示精确度的偏差可计算如下:分析结果算术平均值个别测定的绝对偏差(不计正负)16.1% 0.1%15.8% 0.2%16.3% 16.0% 0.3%16.2% 0.2%15.6% 0.4%平均绝对偏差=(0.1%+0.2%+0.3%+0.2%+0.4%)÷5 = 0.2%平均相对偏差= 0.2÷16.0×100% = 1.25%在实验中,有时只做两次平行测定,这时就应用下式表达结果的精确度: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平均值×100%4 实验结果的表述:实验结果可用列表法(“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常用)和作图法(综合实验用)表示。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一)引言概述:生物化学实验是在生物化学领域中进行的实验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代谢、生物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

正文:一、生物分子结构1. 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2. 分析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序列和空间结构。

3. 制备和纯化生物分子样品,如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4.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对生物分子进行改造。

5. 测定生物分子在生物系统中的定位和互作关系。

二、生物代谢1. 研究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如糖酵解、脂肪酸代谢等。

2. 测定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及速率。

3. 研究酶的活性、底物特异性及反应机制。

4. 探索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如信号转导通路等。

5.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代谢途径和产物的动力学变化。

三、生物反应1. 研究生物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2. 研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之间的关系。

3. 利用酶反应测定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含量。

4. 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5. 测定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生物分析技术1. 应用色谱技术对生物化学分子进行分离与分析。

2. 应用质谱技术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3. 应用光谱技术探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4. 应用电泳技术测定生物分子的大小、电荷和形态。

5.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五、生物化学实验安全与伦理1.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2. 尊重生物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权益,遵守伦理规范。

3. 危险试剂的储存、处理和废物处理。

4. 生物实验的风险评估与危害控制。

5.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实验对象和环境安全与健康。

总结:生物化学实验内容涵盖了生物分子结构、生物代谢、生物反应、生物分析技术以及实验安全与伦理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实验内容不仅促进了对生物化学领域的深入理解,还为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生物化学试验基础

生物化学试验基础

4 实验室规则
7)爱护实验器材,非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允许不得乱动。本次实验必 须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规程之前,不得冒然使用,更不可擅自 拆卸或将部件带出室外。实验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损坏或运转异常,应立即报告老 师。 8)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及吸烟!.对腐蚀性或易燃性试剂,操作时要格外小心。如酒 精、乙醚等低沸点有机溶剂,使用时应禁明火,远离火源,若需加热要用水浴加热 ,不可直接在火上加热。用吸量管吸取试剂时应使用吸球,严禁用嘴吸取。对于有 毒、腐蚀的试剂更应注意,应避免其直接接触人体及衣物。乙醚、丙酮等易燃试剂 应远离火源,以免发生意外。 9)注意实验室卫生、整洁。废弃液体应倒入水槽,放水冲走,有毒废弃物应放入废 物缸并及时作无害化处理,实验用过的棉花、废纸、沉淀废渣及其他废弃物品等均应 放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乱扔或丢进水槽。 10)每次实验课由学生轮流值日。值日生要负责打扫实验室的卫生,整理实验室。检 查水、电,关好门窗,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 吸收池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 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 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 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 最为常用。
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 ) 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 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2) 灵敏度高; (3 ) 选择性好; (4 ) 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5) 用途广泛。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利用 被测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来了解物 质的特性,这就是光谱法的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操作,旨在探索和研究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一、酶活性测定实验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酶活性测定实验通常使用底物和酶反应,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者底物消失量来评估酶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脱氢生成水和氧气的速率来评估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二、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实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参与体内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蛋白质定性实验通常使用染色剂或者化学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有色或者可见的沉淀或者出现其他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布鲁法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形成布鲁法蓝沉淀来定性蛋白质。

蛋白质定量实验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光谱法和比浊法等。

其中,比色法通常利用Bradford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通过测定紫色复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蛋白质的含量。

三、核酸提取与分析实验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参与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

核酸提取和分析实验是研究基因组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手段。

核酸提取通常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商用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得到的核酸可以用于后续的PCR扩增、酶切、测序等实验。

四、酶电泳实验酶电泳是通过电场作用下的蛋白质的迁移速率差异来分离和鉴定酶的一种方法。

它常用于研究酶的同工酶谱、判定酶的活性、分析酶催化作用等。

常用的酶电泳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SDS凝胶电泳等。

五、免疫检测实验免疫检测实验是通过体外检测抗原-抗体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和数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免疫检测实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西方印迹、免疫荧光等。

这些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

以上仅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部分内容,实际的生物化学实验还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代谢物分析等多个领域。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3篇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3篇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实验一:糖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糖类是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无论是在生物体内还是在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糖类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性质和分析方法。

实验一、糖类的定性实验材料: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碘液、硝酸银、硫酸、苯酚、NaOH、酚酞指示剂步骤:1.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各取一份,用水溶解。

2.取5ml的各种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再加入1ml NaOH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是否变色。

3.将1ml的碘液加入每种糖溶液中,观察反应结果。

4.将1ml的硝酸银溶液加入每种糖溶液中,放置后观察反应结果。

结果分析:1.苯酚试剂可以检测出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经反应产物为红褐色。

2.加入碘液后,葡萄糖和淀粉溶液会呈现出蓝色复合物;果糖溶液则无反应;麦芽糖和蔗糖溶液则会出现棕色沉淀。

3.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蔗糖会产生白色沉淀,而麦芽糖和淀粉则无明显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定量实验材料: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硫酸、费林试剂步骤:1.将试样称取10mg,加入5ml的NaOH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后将pH值调节至7-8。

2.将所有试剂进行融合,称取0.1g的硫酸和0.5g的费林试剂,放入10ml的水中混合均匀。

3.加入数滴试样到试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沸腾2min,冷却后去除浮渣并将溶液转移到5ml容量瓶中。

4.在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并用2.5%NaOH溶液滴加,直至出现红色,记录加滴量。

结果分析:1.根据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和试样的含量,可以计算出糖类物质的浓度。

2.费林试剂可以与糖类发生反应,生成物质的深度颜色与糖的含量成正比。

实验三、酵母的发酵过程酵母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可以通过发酵过程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本实验旨在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过程,了解发酵原理和条件对发酵有何影响。

材料:酵母、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发酵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饱和的饱和的水解液、试剂瓶、称瓶步骤:1.称取3g酵母溶解在50ml水中。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和结构。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和结构,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的认识。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电泳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灯、移液器、吸管、烧杯、试管等。

2. 试剂:蛋白质、核酸、多糖样品,生理盐水,染色剂,缓冲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鉴定实验(1)观察蛋白质样品的外观,记录颜色、形态等特征。

(2)用生理盐水制备蛋白质溶液,记录浓度。

(3)观察蛋白质溶液的透明度,记录是否出现浑浊现象。

(4)将蛋白质溶液滴加到试管中,加入染色剂,观察颜色变化。

2. 核酸鉴定实验(1)观察核酸样品的外观,记录颜色、形态等特征。

(2)用生理盐水制备核酸溶液,记录浓度。

(3)观察核酸溶液的透明度,记录是否出现浑浊现象。

(4)将核酸溶液滴加到试管中,加入染色剂,观察颜色变化。

3. 多糖鉴定实验(1)观察多糖样品的外观,记录颜色、形态等特征。

(2)用生理盐水制备多糖溶液,记录浓度。

(3)观察多糖溶液的透明度,记录是否出现浑浊现象。

(4)将多糖溶液滴加到试管中,加入染色剂,观察颜色变化。

4. 蛋白质、核酸、多糖分离实验(1)将蛋白质、核酸、多糖样品分别加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缓冲液。

(2)用离心机进行离心,观察沉淀和上清液的颜色变化。

(3)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沉淀和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鉴定实验结果蛋白质样品呈现白色固体,加入染色剂后变为红色,说明蛋白质具有染色特性。

2. 核酸鉴定实验结果核酸样品呈现白色固体,加入染色剂后变为蓝色,说明核酸具有染色特性。

3. 多糖鉴定实验结果多糖样品呈现白色固体,加入染色剂后变为红色,说明多糖具有染色特性。

4. 蛋白质、核酸、多糖分离实验结果蛋白质、核酸、多糖在离心过程中分别沉淀和溶解,说明它们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11010 学时:32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是采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植物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实验科学。

它是植物生产类、环境资源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本课程讲授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着重进行实验技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并安排综合实验及综合实验报告写作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生化实验理论讲授(4学时)和实验操作(28学时)两部分,以实验操作为主。

实验理论讲授离心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和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操作安排多次基本实验、1-2次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

基本实验1人1组。

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4-8人1组,每人独立操作。

课程安排与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程同步,在第4学期进行。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理论学习、实验技术训练及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应用生物化学实验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前要求预习,检查预习报告。

基本实验每人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交实验报告。

以技术为主的基本实验完成后进行操作考核。

综合实验每组做4-8个样品(或处理),1人做1个样品(或处理),以组统计数据,每人撰写1份综合实验报告。

教学结束后,在教材的思考题范围内进行实验笔试。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实验成绩以预习5%,操作15%,实验报告40%,综合实验报告10%,实验笔试30%,进行综合评定。

实验课指导教师可以一次考核实验或多次检察现场评定预习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和综合实验报告成绩以批阅分数评定,实验笔试在期末进行全校统考。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教材采用《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程》(第2版),叶尚红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2。

六、适用专业植物生产类和环境资源类各专业。

在选择实验内容时可考虑与专业结合。

七、实验项目:(28学时)在下列实验中选做28学时,并开设2-3组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序号项目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人数1 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或植物DNA的提取和鉴定)3 验证型专业基础必选 12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3 验证型专业基础必选 13 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4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84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3 技能型专业基础必选15 种子粗脂肪测定(索氏残余法) 1-2 演示或技能型专业基础自选86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3 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自选 17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3 技能型专业基础必选 18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 3 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19 谷物蛋白含量的快速测定(双缩脲法)3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210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法)3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211 谷物赖氨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3技能及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212 分光光度技术及应用12 技能综合型专业基础(实验8、9、10、11组合)自选 113 不同谷物的蛋白质及赖氨酸含量比较6 综合研究型专业基础(实验9和11组合)必选2-414 不同蔬(野)菜硝酸盐含量比较 3 设计型专业基础(实验8的材料组合)必选4-8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讲授4学时)1、离心技术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 离心机的种类、用途,普通离心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普通离心机分离提取DNA或RNA。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科学,它通过实验方法来揭示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探索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过程,并理解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一: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催化各种化学反应。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来评估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率。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种常见的酶——过氧化氢酶,用其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来测定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会显著降低酶的催化效率。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生物体内酶的催化机制和调节酶活性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离心、层析和电泳等方法,对混合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与纯化。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不同蛋白质分离出来,并得到其纯化产物。

这一实验结果为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实验三:核酸的提取与分析核酸是生物体内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它在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和RNA中存在。

本实验通过提取和分析DNA和RNA,来研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显示,DNA和RNA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分子结构和碱基组成也不同。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酸碱平衡的调节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

本实验通过调节酸碱度和测定酸碱度对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体内存在一系列酸碱调节系统,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生物体内酶的催化机制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一系列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过程。

酶的活性测定实验揭示了酶的催化机制和调节因素;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为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核酸的提取与分析实验揭示了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酸碱平衡的调节实验研究了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基本原理1 有效数字计算(结合电子天平的应用等)加减法:进行数字加减时,最后结果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其尾数“四舍五入”。

如:0.124+1.2345+12.34=13.6979,应取13.70。

乘除法:进行数字乘除时,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而与小数点的位数无关,其尾数“四舍五入”。

如:1.23×0.12=0.1476,应取0.15。

2 误差分析误差为实验分析的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越小,测定值越准确,即准确度越高。

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 测定值- 真实值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真实值×100%一般用相对误差表示结果的准确度,但因真实值是并不知道的,因此实际工作中无法求出分析的准确度,只得用精确度来评价分析的结果。

3 偏差分析(结合“可溶性蛋白或赖氨酸实验”要求掌握)精确度表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的测定值相近的程度。

一般用偏差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确度。

偏差也有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偏差= 单次测定值- 算术平均值(不计正负号)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算术平均值×100%例如:分析某一材料糖含量,共重复测定5次,其结果分别为:16.1%,15.8%,16.3%,16.2%,15.6%,用来表示精确度的偏差可计算如下:分析结果算术平均值个别测定的绝对偏差(不计正负)16.1% 0.1%15.8% 0.2%16.3% 16.0% 0.3%16.2% 0.2%15.6% 0.4%平均绝对偏差=(0.1%+0.2%+0.3%+0.2%+0.4%)÷5 = 0.2%平均相对偏差= 0.2÷16.0×100% = 1.25%在实验中,有时只做两次平行测定,这时就应用下式表达结果的精确度: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平均值×100%4 实验结果的表述:实验结果可用列表法(“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常用)和作图法(综合实验用)表示。

第1章分光光度技术分光光度技术是光学(光谱)分析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物质的特征吸收光谱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项技术。

我们将重点介绍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一、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讨论的波长范围:200~400nm的紫外光区和400~760nm的可见光区。

人肉眼可见的光线称可见光,波长范围在400~760nm;200~400m为紫外光区,760~400000nm为红外光区。

2、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不同光源发射光谱不同。

对电灯来说,钨灯发射可见光源,氢灯发射紫外光源。

吸收光谱:被溶液吸收后的光谱。

(在分光镜上呈现暗带的光谱)。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溶液吸收,一部分光可反射、折射、吸收、透过,溶液的厚度愈大,光过越少。

3、吸收光谱中的透光度(T)与吸光度(A):吸收光谱类仪器的检测读数盘上都有两种数字,T或A(或 E 消光度)(1)透光度(T ):表示透过的光占入射光的比例(%表示)当一束光通过一杯样品溶液时,射光 = 反射光 + 折射光 + 吸收光 + 透过光当用空白(组成该样品溶液的溶剂)校正后,入射光 = 吸收光 + 透过光透光度(T)=样品透过光强度/空白透过光强度此时空白透过光强度是样品真正入射光强度。

(2)吸光度(A):是物质所吸收的光的一种度量,数值上等于透光度的倒数的对数(透光度的负对数),即 A = -lgT(3)朗伯-比尔定律:A = K C L,吸光度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

(K 为常数,同种物质K 相同,不同物质K 不同)如固定L(比色皿厚度),A 只与C 成正比。

朗伯-比尔定律使用条件:待测液是均匀稳定的稀溶液;入射光是严格的单色光。

4、分光光度法(比色法,P23):(1)定义:利用分光光度计产生的单色光照射待测溶液,通过检测吸光度,对溶液中存在的具有光吸收能力的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2)测定方式:用已知标准浓度和未知浓度的待测液进行比色分析,根据两者间的吸光度做比较求得待测液的浓度。

还需设置“空白”,以消除光的反射和折射。

(3)光源:通过钨灯或氢灯产生可见光或紫外光。

二、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方法1、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C)的标准溶液,以纯溶剂为空白,测定标准溶液的A值,以A值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回归方程法:得到的标准曲线数据可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求出标准曲线方程。

(见P27附。

具体应用,先确定x和y,再按公式计算)。

3、仪器直读浓度法:7200等分光光度计可直接读出浓度。

只需配出一个C标,校正仪器至已知浓度,将待测液推入光路,旋钮拨至C档,即可直接读出浓度。

4、列解联立方程法:对于多组分和二组分混合液可选择多个或两个波长(一般为各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测出吸光度(A),再按方程组计算。

(P124,实验29属于此类)三、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见P26)参考原则:•有紫外吸收的可选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如蛋白质、核酸、生物碱、硝酸盐等•无色的物质可通过显色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如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酶、糖类等•有色的物质可直接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如色素。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的一般操作(P27)1、配制标准溶液,制标准曲线2、样品准备和提取:称样→浸提(加热或研磨)→稀释至一定浓度→显色(紫外不必)3、测定:选择适当波长→选择适当比色皿→倒入待测液→调节仪器→读数→记录4、计算:根据公式,带入各数据计算结果。

思考题(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如何?应用在哪些方面?(2)结合实验,总结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简述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使用方法。

(4)名词:透光率,吸光度,吸收光谱,标准曲线第2章离心技术1、概念:1)离心:是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来分离具有不同沉降系数的物质的方法。

2)离心技术(centrifugal method)是利用离心机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悬浮液中的悬浮微粒快速沉降,而达到分离、浓缩或提纯等目的的一门技术。

应用:在生物科学,尤其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2、基本原理:物质颗粒在离心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主要有离心力、介质阻力和介质浮力等。

1)离心力(F):定义:物质颗粒在离心场中受到一个远离旋转轴的力即为离心力。

表示:常用地球引力的倍数表示,“数字×g”(g为重力常数)。

例如25000×g,则表示相当于地球引力的25000倍(高速离心)。

实际应用中,特别是低速离心,常用每分钟转数v 表示(r·min-1或rpm)。

2)浮力密度:物质的质量减去在一定介质中所受的浮力即为浮力密度。

只有物体的密度大于介质密度的情况下,该物体才会发生沉降。

3)沉降阻力:物体在介质中沉降时,所受到的介质阻力。

沉降阻力取决于介质的粘度。

4)沉降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物质颗粒移动的距离。

它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与介质的摩擦系数(粘度)成反比。

3、离心机的分类(P10)可从转速、用途、离心形式、转子形式、使用温度等方面对离心机进行分类。

根据离心机转速不同,可分为三类:低速(普通)、高速和超速离心机。

(1)普通离心机:转速在8000 rpm或6000×g以下,一般性制备用(一般实验中用)。

(2)高速离心机:转速可达25000 rpm或89000×g,需要带有冷却离心腔的制冷设备,以控制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磨擦热。

(3)超速离心机:转速在30000 rpm以上,可产生高达500,000×g的离心力;可使亚细胞器、病毒分级分离,也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的相对分子量等。

由于转速极高,因此它除带有制冷设备外,还具备真空系统。

4、常用离心技术1)差速离心法:基于待测物质颗粒的大小、密度不相同,其沉降速度不一样而得到分离。

2)速率区带离心(沉降速度超速离心):样品中粒子(大分子)因大小和沉降速度不同,在梯度介质中呈分离的区带状沉降,(管中形成区带)。

同样的粒子处于同一区带(图1-1-4 )首先在离心管中灌装好预制的一种密度梯度介质液,在其上面小心铺上一层样品溶液(图1-1-4 ),离心期间,样品中各组分会按照各自的沉降速率沉降,被分离成一系列的样品组分区带,故称率区带离心。

3)等密度梯度离心(沉降平衡超速离心):样品中粒子(大分子)因浮力密度不同,粒子移至它本身相同密度的地方形成区带(管中形成区带)(图1-1-5)。

如果离心管中介质中的密度范围包括待分离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密度,离心过程中,各组分将逐渐移至与它本身密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区带。

速率区带法和等密度梯度法的区别:●开始介质有无梯度(前者有,后者无但在离心中自动生成);●介质不同(前者可用蔗糖、甘油等,后者常用碱金属的盐溶液)。

5、离心技术的应用1)物质的分离: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或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

2)测定沉降系数和分子量:超速离心6、离心操作的一般过程1)仪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2)离心准备:样品装入离心管,做好标记并进行平衡。

再按对称方向放到离心机中。

3)离心:关闭离心腔盖,调整旋钮或按钮至设定时间及转速(低速离心机逐渐增速)开始离心。

4)检测、分离已离心样品:取出离心管,用长吸管、移液器、注射针头等工具吸取所需的液体分离层,或直接倾去液体层,留下所需的固体层。

思考题(1)何为离心技术?它有什么用处?(2)简述离心机的分类。

(3)结合实验,说明普通离心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4)名词:离心力,沉降系数,沉降速度,差速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第3章层析技术定义:层析技术(层析法)是根据物质的理化性质而建立的分离、分析物质的方法。

(P15)⏹发现历史:层析法也称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将植物叶片提取的色素通过装填有CaCO3的柱子,各种色素以不同速率流动后形成不同的色带而被分开,由此得名为“色谱法”。

层析法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气相层析、高压液相层析、薄层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等。

层析法是生物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分析技术之一。

一、 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及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使各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发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 分配系数(K ):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种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两个相中的分配状况。

溶质在移动相中的浓度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K2、 分离原理(P15)(见图1-2-1 )3、 层析法分类1)按层析过程的机理(依据的理化性质)分类2)按两相的物态(固、液、气)分类3)按操作形式(支持物、装置等)分类(见P17,表1-2-1 层析法分类表)4、几种层析方法简介1) 分配层析(1)原理:利用混合物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液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分配系数小的溶质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的数量多,移动快;分配系数大的溶质在固定相分配的数量多,移动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