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翻译绪论》公开课【第1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翻译绪论》公开课(第1讲)连载

主讲教师:大连外国语学院刘利国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日语翻译》这门课程,日语翻译包括日译汉和汉译日两个层面,即将日语译成汉语或将汉语译成日语。

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学习翻译的概念、作用,翻译与翻译理论的关系,翻译的标准、原则以及翻译的过程,六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就来谈谈什么叫翻译,何谓翻译呢?有关这一点古今中外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我们来简单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英国学者巴斯奈特和美国学者勒菲弗尔在他们的合著中提出了一种著名的学说。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文

化建构。我国日语界、翻译界的前辈于雷先生认为,翻译就是将某种语言文字的形体构造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相应地摹制,而文学翻译则是将特定语言材料建筑的艺术宫殿,用一种语言材料重建。

王宁先生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翻译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尤其是涉及到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今天所提出的翻译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纯技术形式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从一种文化转化为另外一种文化的文化“转化”、“阐释”、“再现”。

王宏印先生指出翻译是创作的继续,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过程,是原文本的再造活动,原文本在译文本里得到再生和发展,在新的语境下被接受中得到延续和完成。

那么,日本学者又是如何界定翻译的呢?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在我国拥有大量的读者。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他认为,翻訳は最も深く本を読む方法。直译的话,翻译是一种最深入读书的方法,我们可以理解为翻译是一种深层阅读。

这段话所说的意思是:何为翻译的问题,想必有多种多样的解答,其中之一就是,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民族,为了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知识、技术、想法、感情以及信息等等运用母语来读懂外语的书籍和文章之方法。也就是说,翻译是为了学习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语言的角度讲,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但这种转换显然是要受到不同语言文字所处的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所以,翻译在深层次上又是文化的转换、交流甚至碰撞。翻译无非有两种倾向,要么倾向于源语文化,要么倾向于译语文化,但不论哪一种,其结果都是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二者又包容于二者的更广泛意义上的作品。故而,翻译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将一种文化符号转换为另一种文化符号的创作过程。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翻译及其作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它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的媒介手段,因此是人类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翻译对于人类文化、科学的发展曾经起过,现在也正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家或许知道,东汉至宋的佛经翻译,对我国的语言、文学和学术思想,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语言方面尤为显著。通过佛经翻译,吸收了许多梵语词汇,也利用汉语构词创造了许多词汇,如菩萨、刹那、姻缘、天堂、地狱等等。

明末清初的学术、科技翻译,介绍了西欧各国的科学、哲学等方面的著作,对我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翻译界的成就则更显而易见,翻译的书籍主要是马列主义著作和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如1920年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资本论在抗战前期已全部移除,鲁迅、瞿秋白等翻译界前辈,大量的介绍了东西方各国的优秀的革命文学,如《铁牛》《毁灭》《海燕之歌》等。大家知道,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因此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虽有相同之处,但很多地方是不同的。不仅如此,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等因素,这就更给翻译者的理解和表达带来了障碍。

例如:汉语的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议成日语为:ー石二烏,而日语的がでんいんすい,译成汉语则是:自私自利。这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尊重了译出语的文化习惯的典型代表。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需构想,但到真的疑义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闹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一个箱子的钥匙却没有。”所以说,正确认识翻译的艰巨性,对有志于翻译的初学者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翻译看成是简单的,学几天外语谁都能干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培养良好的译德,树立严谨的译风。

第三部分我想简单的提一提翻译与翻译理论的关系。翻译,是一项古老、重要与人类文化、思想交流密切相关的活动。在我国,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活动。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翻译理论也应运而生,从汉末用文字记载的翻译——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实践超卓的翻译家、理论家们,孜孜求索、锲而不舍总结出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

清代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对近代翻译理论影响深远。鲁迅和瞿秋白在1931年~1932年期间,关于翻译的通信,对翻译理论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鲁迅提出了自己结论性的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

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先生在1951年9月《高老头》的重译本序言中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先生1964年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目前,我国日语翻译、日语教育界,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不少人认为,只要能看懂外国文,会写外国文,就可以翻译,而无需什么理论,一些有相当翻译经验、出版过译作的人往往也对理论不感兴趣,认为翻译靠的是实践和经验,靠的是译者的天分,理论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重要是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没有正确认识。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转而指导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同样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实际上,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只是,所用的理论正确与否罢了。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在注重实践的同时,不忘对理论的总结与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大致了解了翻译的概念,翻译的作用,翻译与翻译理论的关系之后,我想谈一谈翻译的标准。毋庸置疑,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翻译的标准问题,因为,它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从事翻译工作的人都应该明确,什么是正确的翻译标准,并自觉的遵循它。在实践中,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达到和接近标准。在我国翻译史上,很早就产生了直译、意译的争论。

近代以来,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变得愈发激烈。清末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的译事三难之说,虽说是一家之言,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因为一方面他集汉唐易经论说之大家,另一方面又开近代翻译理论之先河。当然,以“信、达、雅”为标志的中心理论,百余年来也成为翻译界的争论焦点,这主要源于对“信达雅”的不同理解。三难说虽然说频遭挑战,有时甚至岌岌可危,但之所以屡推不倒解释只有一个,就是“信、达、雅”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翻译工作的主要特点,说出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当然,作为翻译标准“信、达、雅”也是有相当缺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考验了这条标准的得失。“雅”字首先遭到非议,“信”与“达”的辩证关系,由是得到阐发,进而确认以“信”为本,“达”、“雅”只有从属的意义,在正本确源之下,发掘绝对的“信”也只能是一种理想。从而得出“翻译只能得原文的近似”这样一个结语。为了补充“信、达、雅”的缺陷,调整旧标准,另创新尺度,有些翻译家和研究家提出不少不同的翻译标准。如“形似”“神似”“意似”“信、达化”“信、达惬”“信意、信达、信雅、达意传神、文采准确、简明通顺、准确通顺易懂”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