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审题和立意》作文讲评教学案
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f1c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6.png)
教案: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指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提高审题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立意的方法,提升作文质量。
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的重要性2. 作文立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写作经历,谈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 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二、讲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10分钟)1. 解释作文审题的定义和作用。
2. 强调审题对于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审题不清导致的作文问题。
三、讲解作文立意的方法(15分钟)1. 定义作文立意:立意是指确定作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介绍作文立意的方法:a. 从题目中提炼立意b. 从材料中挖掘立意c. 从生活中寻找立意d. 从情感出发确定立意四、实例分析与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的梦想”。
2. 引导学生运用审题方法,明确题目要求。
3. 让学生运用立意方法,提出自己的立意。
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立意,互相借鉴和启发。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提问: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审题和立意?3. 提醒学生平时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审题和立意的理解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在审题和立意方面的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32efb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6.png)
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选材和立意的能力,使他们的写作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的选材策略3. 记叙文的立意方法4. 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5. 课堂练习和讨论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选材策略和立意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练习选材和立意,互相交流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课堂练习作品的质量,包括选材、立意和表达等方面。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相关知识点和案例。
2. 范文:收集一批优秀记叙文范文,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学生的练习作品。
4. 课堂练习纸: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选材与立意的重要性。
2. 讲解选材策略:详细讲解记叙文选材的策略,包括选择有趣、有情感、有启发性的素材。
3. 讲解立意方法:介绍记叙文立意的方法,如以小见大、情感共鸣、引人深思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练习选材和立意,互相交流分享。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选材和立意的讨论。
2.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点评,强调选材和立意的重要性。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204b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3.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文《发现》的题目,明确写作方向和重点。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和意义。
2. 作文《发现》的题目分析。
3. 写作方向的确定和重点的把握。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发现》的题目,理解其含义和要求。
3. 讨论写作方向:让学生思考如何围绕题目展开写作,确定写作的重点。
4. 实例讲解: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作文样本,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审题立意和展开写作。
5.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一个题目,确定写作方向和重点,并进行短篇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审题立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文《发现》题目的分析和写作方向的确定。
3. 学生写作练习的质量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1.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用于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和方法。
2. 作文《发现》的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纸张。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难度:中等六、教学准备:1. 收集各类作文样本,特别是以“发现”为主题的优秀作文。
2. 准备教案和教学PPT,包括记叙文审题立意的理论知识、作文《发现》的题目分析框架、写作方向的指导等。
3. 准备反馈表或评价表,用于收集学生对教案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作文样本,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和技巧。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审题立意技巧。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2.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写作空间和时间。
3.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计算机等,以便展示PPT 和作文样本。
初三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三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c5d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8.png)
初三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下午的阳光像金色的糖浆,粘在窗户上,也粘在我的脸上。
老师在黑板上又写“初三作文认真审题立意”,我心里顿时变得跟这阳光一样,又甜又暖。
我记得以前写作文,闷着头写自己喜欢的事,什么东西奇思妙想都往里塞。
老师总是会说我跑题,像一只小兔子,四处乱跑。
现在老师说要审题立意,我很懵,像一只小鹿,走丢了。
但是,理解题意和立意真的很难吗?我的脑海里再次出现了一幅画,一只小鸟在枝头天空飞翔,它要想飞到更高的地方,必须先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树枝。
就像写作文一样,要先找到一个明确的主题,就像那棵树枝,才能让我的思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我很想指导其他同学也能找到合适的树枝,让他们的思想也像小鸟一样,飞向更远的天空。
我忽然觉得,审题立意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指引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我要认真学习老师教的审题立意方法,让我的翅膀变得更加强壮,飞到梦想的彼岸!我要让我的作文像一朵美丽的花朵,尽情开放的在广阔的田野里,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美丽。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e2e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4.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记叙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丹阳市吕城高级中学牛志平教学目标:,(记叙文的立意要正确。
,(记叙文的立意尽量深刻新颖。
教材分析:重点:目标,难点:目标,教具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高考写作记叙文的优势。
高分作文的几个主要特点:高分作文往往感情很真挚,作者观察和把握生活的能力强,表现出超常的内视和内省的能力;文章一般都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或深刻的人生和宇宙的至理;文章无魂如浪子,东游西荡,徒招人烦;选材重视自己生活,看似平淡,能写出独特人生体验,写出五光十色的绚烂,能震撼心灵;对同样贫泛的生活,不是让人觉得无味无趣,而是能有自己特别的或新颖的解读;能把同样意思的话说得很别致,语言表达富有意蕴,或很有张力;说故事不满足于清楚,总能生动而有波澜。
二、明确审题立意的重要意义“文以意为主”。
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
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
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没有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三、审题训练1、题目回放对于“发现”一词~《现代汉语小词典》这样解释:,1,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2,发觉。
纵观历史~历史的车轮在“发现”中前行~历史的书页在“发现”中翻动,放眼人生~人生的精彩离不开“发现”之花的装点~离不开“发现”之水的浇灌。
发现~是历史之河中永远跃动的一个音符~是人生之途中亮丽夺目的风景……发现~是我们生命中的关键词。
对于“发现”~你有何感悟与看法,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30e4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5.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的概念与重要性2. 分析作文《发现》的主题与立意3. 记叙文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讲解审题立意:解释审题立意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强调通过审题立意来表达主题和感悟人生。
3. 分析作文《发现》: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作文《发现》,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主题和立意,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件来表达主题。
4. 写作技巧讲解:讲解如何通过选择有趣的事件、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运用修辞手法等来提升记叙文的表达效果。
5. 实践练习: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审题立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文《发现》的主题和立意的分析能力。
3. 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作文《发现》样本。
2. 记叙文写作技巧的相关参考资料。
六、教学活动1. 作文评讲:《发现》作文的评讲,重点放在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彼此的作文,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3. 修改作文:学生根据评讲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记叙文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作文《发现》,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件来表达主题。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话题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 鼓励创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挥创造力,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话题作文:审题与立意》作文讲评课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话题作文:审题与立意》作文讲评课优质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d93b0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f.png)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话题作文:审题与立意》作文讲评课优质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审题的内涵、意义,明确审题的重要性;2、把握题意,明确写作中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说:“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
能者一箭中,不能者百箭不中。
”审题犹如射箭,审题正确了,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如审题错误,必然一错百错,全军覆没。
审题就是反复咀嚼提供的文字,字斟句酌,弄清题目的词句的意义和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确地把握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对作文的限制,整体地理解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和规定。
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二、学习指导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就可确定所给题目应写或适合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如以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的其中一项或两项以上为题目的(如《发生在双休日的故事》),或题目的开头或末尾带有“记”、“忆”、“访”、“传”、“事”、“记事”、“故事”、“见闻”、“漫步”、“游”等词的(如《美好的回忆》)一般要写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的(如《小草赞》《生活的赞歌》),宜写成抒情散文。
现在的作文命题往往淡化文体,所以有的题目适宜写多种文体,如《学会感恩》《理解》《责任》《选择》等。
对于没有明确文体限制的作文考题,同学们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把握、最易写好的文体来写。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抒情议论等都有明确的范围要求。
因此,要学会反复推敲,确切掌握。
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词语,弄清它的中心词、限制词特别是关键词,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重点。
如《我家的一件趣事》,“事”是中心词,“我家”、“一件”、“趣”是限制词,“趣”又是关键词。
关键词往往是选材和立意的重点。
所以在作文之前,要认真揣摩命题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内涵,抓住题眼(即关键词,有时也是作文的文眼),并围绕它框定选材范围,确定写作重心。
年中考作文复习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案
![年中考作文复习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c00d8a98271fe910ef9e2.png)
文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立意的一般要求:
准、深、新
三、结合具体案例探究:怎样使作文审题立意准确?
例 1、(命题作文)请以“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一招:抓题眼: “也”这个副词,表明不可写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应 写课堂之外的经历、见闻、社会时事等,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二招:明限制: “一堂”、“语文课”,表明不能写成几堂,更不能写 成与语文毫无关系的内容。
例 2、(半命题作文)请以“__是金”为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 体不限,字数 600 左右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探寻、分析和综 合过程,掌握材料作文的选择与其他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比较过 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 增强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克服材料作文的 畏难情绪,提高写作兴趣。
②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思路缜密,联想恰当。
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2、多追问:如: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可欲扬先抑);让我感到幸运的人 或事是什么?(可用总分总的结构分段列举)
练习 2、请以“其实__就在我身边”为题, 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要求:①将题目 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 1、抓题眼:“其实”,“就”,强调之前没有发现它所蕴含的真情(如:
追问:你是谁?你的笑有何特点?为什么想看见你的笑? 五、演练:看谁的审题立意最准确?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684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9.png)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作文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2. 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立意作文。
3.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思想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个不同主题的作文题目。
2. 准备展示设备,如投影仪或白板。
3. 准备学生作文的范文或示例,以供讲解。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与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原因。
步骤二:审题的重要性(10分钟)1. 展示一个作文题目,并请学生一起阅读、分析题目,并讨论他们的理解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题目,才能写出有针对性的作文。
3.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等方法来准确理解题目。
步骤三:立意作文的策略(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作文的立意,即写作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2.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立意方法,如通过提问、列举优缺点、对比等方式来确定立意。
3. 展示一篇范文或示例,讲解其中的立意过程和策略,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步骤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作文的立意和写作思路。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审题和立意过程,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审题与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策略,思考如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审题和立意,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题目和范文进行练习。
2. 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审题和立意经验,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06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讲评教案)
![06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7fc6bddccda38376bafe5.png)
2.说说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主题)。
文章通过叙写中秋节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的事情,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或者是三代人之间的“相互”牵挂之情,这种情感有其普遍的朴素本质,也有其不同家庭的独特之处。立意应该是准确的,表现较为细腻。
3.指出本文内容或形式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给出改进意见。
记叙类文章的选材,应努力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之类的亲情圈里寻找突围的可能,积极自觉地开拓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更为丰富的人、事、情。上面的习作虽然仍以自己的外公作为对比,但已经在选材方面作了勇敢的突破。
2.如何更好地根据既定的题材表现命题或题目?
很多时候,我们的写作题材是既定的,例如我们只能写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表现“牵挂”的命题呢。这里有适不适合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事随便写来就能表现这个命题的,不能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简单等同于“牵挂”,必须要有一个筛选与甄别的过程。
爷爷淡淡地笑了笑,帮爸爸拿出车上的东西,领着我们进了家门。我搀着奶奶,抚摸着她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问道:“天冷,干嘛还出来等我们哪?”奶奶笑着说:“你爷爷不让打电话问,怕你爸开车分心,饭菜早就上桌了……”平淡的话语,却总让人觉得那么温馨,如同一股暖流在寒冷时静静地注入心田,让人难以忘怀。
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得整整齐齐的碗筷,我和爸爸妈妈只是呆呆地站着,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1)有无错别字;
(2)有无失范的标点符号;
(3)有无表达不当的词句。
矫正示例:
2.阅读下面的习作,说说本文的中心是什么,立意是否准确。
牵挂
初三时,我随老师到泗阳去参加英语口语比赛。那是十一月份,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我走时,却只穿了一件小外套。我以为只去一个下午,所以我让妈妈别带太多衣服。妈妈答应着,可还是塞了一包的东西,我纳闷着妈妈到底给我塞了什么,这么大包?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3篇)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cf16d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4.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作文得分。
二、教学重点1.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深入分析问题,确定作文立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立意与题目紧密联系。
2. 如何使作文立意具有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提问:你们在写作文时,是如何审题立意的?(二)新课讲解1.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a. 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b. 拓展思维:结合题目,展开联想,寻找写作素材。
c. 确定立意:从多个角度分析题目,选择最能体现自己观点的立意。
2. 作文立意的技巧:a. 深入挖掘:从题目中找出关键信息,挖掘内涵。
b. 突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观点,敢于创新。
c. 紧密联系:将立意与题目紧密结合,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审题立意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一道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审题立意。
2.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作文审题立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3. 收集学生作文,评价其立意是否新颖、深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2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审题能力。
2. 培养学生立意作文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f3d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f.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作文《发现》的主题、结构、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发现》的主题分析2. 作文《发现》的结构分析3. 作文《发现》的内容分析4.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指导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作文写作的过程,思考作文的主题、结构、内容之间的关系。
2. 主题分析:通过讨论作文《发现》的主题,让学生认识到主题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炼和表达主题。
3. 结构分析:分析作文《发现》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并学会运用结构技巧,使作文更加清晰、连贯。
4. 内容分析: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作文《发现》的亮点和不足,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使作文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5. 方法指导:介绍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6. 学生作文实践:根据审题立意的方法,让学生现场创作一篇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
7. 学生作文评改: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审题立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文《发现》的主题、结构、内容的表达水平。
3. 学生对作文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作文《发现》的样本。
2.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指导资料。
3. 学生作文实践的素材库。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发现》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记叙文审题立意方法的理解。
2. 分析优秀作文《发现》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3.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作文《发现》进行分析,从主题、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568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6.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对作文《发现》的评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作文《发现》的评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将审题立意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以作文《发现》为例,分析其审题立意的过程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审题立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通过练习,将审题立意应用于实际写作中的能力。
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以作文《发现》为例,分析其审题立意的过程和效果。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4. 练习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作文《发现》及其相关评论。
3. 练习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环境1. 教室:保持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2. 布置一道与记叙文审题立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1199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5.png)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一、立意。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文命题,准确把握作文题目的意图,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作文立意与审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文题目,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二、审题。
1. 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明确作文的命题意图,确定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作文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3. 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确保作文内容贴合题意。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审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和技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难点,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举例分析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明确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理论指导。
讲解审题的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作文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3.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作文题目,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
4. 练习与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审题的练习和训练,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作文审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审题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并按要求完成作文。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作文审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审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2547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f.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技巧和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与意义。
2. 作文《发现》的讲解与评析。
3. 学生写作实践与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2. 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题目进行写作。
3. 评析作文《发现》,讲解其写作技巧和亮点,让学生学习借鉴。
4.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5.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多思考、多写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审题立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写作实践中的表现,如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3. 学生对生活发现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作文《发现》原文及分析。
2. 相关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参考资料。
3. 学生写作实践的样本及评价标准。
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感悟能力。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发现》的心得和体会,共享写作经验。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对作文《发现》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八、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叙文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美好事物,用心发现和感悟生活。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记叙文审题立意方法,重新选题并写作一篇作文。
2. 作文要求:题目自拟,内容积极向上,能够体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感悟。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b29d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b.png)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评讲作文《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与方法。
2. 作文《发现》的讲解与分析。
3. 学生作文实践与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和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分析:《发现》这篇作文的主题、结构、情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写一篇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5. 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审题立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文的创意表达和写作水平。
3.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和发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作文《发现》的样本。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叙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如: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意义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具有深刻意义的记叙文素材。
4. 示例分析:以一篇学生的作文为例,现场讲解如何进行审题立意和构思。
5. 学生练习:让学生现场构思一篇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并简要阐述其立意。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审题立意中的关键问题。
2. 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心得。
3.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针对作文《发现》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以“发现”为主题的记叙文,要求立意新颖,富有创意。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巩固记忆。
九、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例子,掌握记叙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c29d7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0.png)
《审题立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审题立意》课型新授课 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它课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这个单元,要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还要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研读《孔乙己》侧重于正面刻画人物的手法,以笑写悲的手法,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古代文人的残害以及作者对看客心理的揭露与批判。
读《变色龙》要分析体会作者对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格的批判,了解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了解讽刺手法的特点。
美读《溜索》先要知道笔记小说的特点,掌握对比映衬、环境烘托等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面对困难时的斗争精神。
自读《蒲柳人家》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概要,体会主要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和传统美德,了解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艺术风格。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小说,学习虚构故事,尝试创作小小说。
同时训练写作中的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结合初中生活完成成果展示。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对小说有所接触,他们能够做到对小说进行积极自主的阅读赏析,但他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只愿意看生动的故事情节而不愿意探究丰富的深刻内涵;只关注所喜爱的人物命运而不去做个性化的评析;只关注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而不去反思社会环境描写的巧妙作用。
因此,在深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正确品读小说内涵及生动丰富的语言等方面还需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学习目标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重难点1.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快速默读全文,圈出直接体现主人公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他心理的变化过程。
3.跳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可以体现人物心理的其他语句,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
4.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勾画相关语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5.仿照课文相关语段,进行景物描写的片段练习。
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一)导入1.审题立意非常重要。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bf668767f5acfa1c7cda1.png)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篇一:初中作文之审题教案】初中作文辅导(一)——审题(一)审题审清题意: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
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难忘的一件事》。
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
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中学趣事》。
2、地点范围。
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
如《农贸市场》。
3、对象范围。
如《我熟悉的人》、《我的益友》。
4、内容范围。
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如《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
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
如《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
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
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
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
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第三,确定体裁。
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二)写作步骤一、定好中心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
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心要集中。
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二个(或多个)中心。
3、中心要新颖。
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审题和立意》作文讲评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审题是作文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将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可以叫做“戴着镣铐跳舞”。
有限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并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大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高考作文中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导致被大量扣分,或者由于题目的限制而导致作文缺乏灵性。
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主要是立意。
好的立意,能给文章以灵魂,使文章活起来,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
立意讲究的是新颖和深刻。
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就会使读者生厌。
“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就会给人以教益。
能从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想就会深刻。
同时,立意要一以贯之,防止节外生枝蔓延开去;要和情结合起来,使文意更加鲜明。
但是目前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很多硬贴标签的现象。
本课就是想通过一篇具体作文的讲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作文中不至于出现思路闭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问题设计问题: 1、题目回顾
2、本次写作审题立意几种典型情况
3、审题立意的方法
4、本次写作中出现的两大问题
5、解决方法
6、学生习作评析
7、本班写作审题立意情况
8、总结
9、巩固练习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记叙文审题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能力目标:提高作文审题立意能力,重点掌握化实为虚的立意方法,避免乱贴标签的问题出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化实为虚的立意方法
教学难点:避免乱贴标签的问题出现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
所需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投影(展示学习网站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展示题目回顾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
2、展示本次写作中审题立意的几种典型情况
3、教师方法点津
重点掌握化实为虚的立意方法4、教师总结归纳两大问题,帮助分析原因
5、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解决乱贴标签的问题
6、印发事先教师筛选的学生习作三篇,分别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1、学生讨论分析文体--记叙文的
特点和关键词“踮起”的解读。
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当时的构思和
想法
体裁不同,写法各异。
审题的
第一步要审定这个题目应为
哪种体裁。
如果把记叙文写成
议论文,或者把议论文写成记
叙文,写得再好,也只是“下
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
将审清体裁放在首位。
在确定文章体裁的同时,要审
定要求的写作范围。
弄错或弄
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
因此,
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确切掌
握。
让学生明白要你写什么(抓住
文题的含义)
确定你要写什么(抓住关键
词)
思考你要怎么写(如何组织文
章)
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达到互
相交流的目的。
7、总结概括本次作文,然后进行迁移训练
题目: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出4个及4个以上不同的立意构思。
8、课后布置巩固练习。
请以“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让学生当堂课分析并修改
让学生自己找出作文中的病因并
提出改进办法
要求:请同学们写出该题的审题
立意构思。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自由发言。
教学本身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下开展。
这样放手让学
生去改,不但使学生的习作信
息及时得到反馈,而且充分体
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
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造能力是很有利的。
巩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堂课的指导只能是蜻蜓
点水,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教
学中要常常巩固审题立意的方法,学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