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涵和价值。

2. 能够正确朗读国学经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 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经典散文《三字经》三、教学准备1. 三字经原文2. 三字经注解和解释材料3. 彩色图片或视频素材四、教学过程阶段一:导入(10分钟)1. 老师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一首国学经典诗歌?你们还记得它的内容吗?”2.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大胆朗读出《三字经》的一些句子。

阶段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引导幼儿用齐读的方式朗读出来。

2. 教师演唱《三字经》的旋律,同时展示配乐视频或图片素材,让幼儿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美感。

3. 引导幼儿认读经典词句,并解释其中的意义,让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

阶段三:诵读练习(25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三字经》的诵读练习册,让他们跟着录音或老师的示范诵读。

2. 分组进行小组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并给予奖励和表扬。

阶段四:情感交流(20分钟)1. 老师提问:“你们从《三字经》中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这首经典有什么感受?”2.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思考,促进情感交流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阶段五:扩展活动(20分钟)1. 给幼儿讲解《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制作《三字经》的绘本,每位幼儿可以在绘本上画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3. 进行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本作品,并解释他们的创作意图。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课下继续进行《三字经》的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

2. 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朗读《三字经》,增进亲子关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对《三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正确并流畅地朗读其中的词句。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经典诵读》中的选定篇目,理解其中的经典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选定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片段等,涵盖古代和现代经典。

2.2 教学安排:第1-2节课: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第3-6节课:分别深入讲解每一篇选定的经典诵读材料,进行逐句解读和语言点分析。

第7-9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的流畅度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经典诵读材料,辅以音频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韵律和语调。

分组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四、教学评估:4.1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的理解和朗读水平。

4.2 综合性评价:通过期末朗读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整体的诵读水平和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5.1 优点: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5.2 不足: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准确,需要更多的语音训练。

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缺乏兴趣,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5.3 改进措施:引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文学选材,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和兴趣。

通过这次《经典诵读》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引导。

未来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对中华经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经典诵读课例与教案

经典诵读课例与教案

经典诵读课例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经典诵读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2. 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经典诵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诵读。

2. 分析作品的语言、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

3. 教授并练习诵读技巧,如停顿、语气、情感把握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其他学生跟随。

2. 讲解法:分析作品特点,讲解诵读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诵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例: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分析:讲解作品的语言、意境、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4. 练习: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诵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强调诵读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兴趣表现。

2. 诵读技巧:评估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改进情况。

3. 理解与感悟:通过学生的发言和练习成果,评估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六、教学拓展1. 组织经典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在班级或校内进行经典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参观文化遗址: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古籍馆等文化遗址,加深对古典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3. 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如“经典诵读月”、“经典诵读周”等,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论语》等。

2. 诵读教材:推荐使用专业的诵读教材,如《中华经典诵读教程》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经典诵读资源,如视频、音频、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诵读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指导。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

初中经典诵读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了解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词: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使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古代散文:选取一些富有哲理和文采的古代散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魅力。

3. 古代小说: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感受古代小说的故事性和人物形象。

4. 古代戏剧:选取一些经典的戏剧片段,如《窦娥冤》、《长生殿》等,使学生了解古代戏剧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首先进行诵读,让学生感受经典的声音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法:教师对经典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经典诗词: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诗词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3. 教学经典散文: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散文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4. 教学经典小说: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5. 教学经典戏剧:教师首先进行诵读,然后对戏剧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诵读实践。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总结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诵读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等方面。

2. 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幼儿园华夏古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华夏古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华夏古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案例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而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幼儿园教学中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和观点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和方法。

1. 教学案例介绍在某幼儿园,老师们通过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引导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课堂上,老师们结合儿歌、动作,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 意义和作用分析国学经典诵读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对传统价值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孩子们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对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积极的影响。

3. 教学方法和建议在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注重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结合儿歌、动作、游戏等形式,使诵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来感悟国学经典的内涵,形成深刻的记忆和体验。

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学习语言、思维、情感和品德素养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案例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是十分重要且有益的。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

经典诵读教学是幼儿园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陶冶和思维品质。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从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和总结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准备工作1. 确定文本选择国学经典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芳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经典文本。

在选择时,要考虑内容的精简、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制定诵读计划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日常安排,制定合理的诵读计划,确定每周或每月诵读的具体内容和安排时间。

这样可以让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也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诵读感知。

3. 制作教具和教材教具和教材的制作是国学诵读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

教具可以是图片、卡片、小道具等,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教学前,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使用动作、声音或者谜语等方式,让孩子们对即将诵读的内容产生预期和期待。

2. 正式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和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领会。

要鼓励幼儿们大声诵读、跟读和朗读,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增强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互动交流在诵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共享的形式,促进幼儿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他们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也可以让幼儿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和感受。

三、总结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在诵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验或者问答等方式,对幼儿的诵读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孩子们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和兴趣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 教学反思和改进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包括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和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国学诵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幼儿的语言、情感和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

《经典诵读》——古代经典文献诵读与理解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经典诵读课程是古代经典文献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1.2 经典诵读课程通过让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献,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1.3 经典诵读课程强调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1.2 教学目的1.2.1 让学生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1.2.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1.2.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1.3 教学内容1.3.1 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1.3.2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1.3.3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二、知识点讲解2.1 经典文献的背景知识2.1.1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产生背景和历史背景。

2.1.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1.3 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分类和特点。

2.2 经典文献的内容分析2.2.1 分析古代经典文献的主题和结构。

2.2.2 探讨古代经典文献的文学特色和艺术表现。

2.2.3 理解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2.3 经典文献的阅读方法2.3.1 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3.2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策略和思考方法。

2.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内容3.1 经典文献的选择3.1.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献。

3.1.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经典文献。

3.1.3 考虑经典文献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3.2 经典文献的讲解3.2.1 介绍经典文献的背景和作者。

3.2.2 分析经典文献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2.3 探讨经典文献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3.3 经典文献的阅读活动3.3.1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的阅读。

3.3.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3.3.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掌握古代经典文献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精品多篇).doc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精品多篇).doc

所属学校:学校**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推荐表案例名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 案例类型:教学案例附件:执笔人: 申报日期: 推荐单位:20 年12月20**年 12 月 15日**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师:作者和故人离别的情义,你呢?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要分别之时那一段伤心的情义。

师:同学们,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 情),可是我有一事不明白,这两种诗中有“情”字吗?有吗?生:(三三两两回答)没有——!12所属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过程中所获奖项或教学设计执教者业务获奖情况。

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推荐表所属学校:案例名称:《定风波》诵读教案案例类型:教学案例执笔人:申报日期:推荐单位: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说明:1.案例类型分为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点评)、教学案例。

2.相关业务获奖指所属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过程中所获奖项或教学设计执教者业务获奖情况。

经典诵读--《志当存高远》教学案例3一、文本解读: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用家书来教诫子弟,自汉代以来就成为我国古代仕宦之家传承家风的一大传统。

诸葛亮是国人心目中的智者,他不仅给自己的儿子写信劝诫加强道德修养,还给外甥写信教诲做人的方法。

《志当存高远》就是他劝诫外甥的一封家书。

内容只有短短五十余字,但却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中告诉我们,尤其是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本文讲了三层意思:首先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

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接着提出了要求:要向榜样学习。

榜样就是那些先贤。

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的注入正能量。

最后谈到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要做到“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经典诵读的教学案例

经典诵读的教学案例

经典诵读的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八公桥一中:段周格[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开拓学习资源的意识,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思考,对文化的关注。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技能,实现“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目标的学习”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

3、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朝着社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活动准备]1、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类广告及有关广告文字资料(含书籍、图片、实物、影视资料)。

2、学生课前自选对象进行广告创作。

3、实物展示台、录音机、投影机、电脑多媒体、文字卡片。

[活动内容]一、导入。

从生活中的广告入题。

了解广告: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

二、展示。

展示各类广告和广告实物。

三、介绍。

介绍广告的知识:你想了解它的成长史吗?想知道它的未来吗?请听××同学来告诉大家。

四、欣赏。

自选角度(构思、设计、效果等),谈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则广告。

如:臭名远扬,香飘万里。

(一家臭豆腐店广告)口服心服。

(一家矿泉水广告)雨天更显潇洒。

(雨靴广告)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某理发店广告)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

(某电脑公司广告)抹去过去,改善现在,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容霜广告)小心驾驶,阁下无法复印。

(复印机店送货车广告)五、辩论。

召开“小小辩论会”。

以广告的作用、影响为中心。

正方的观点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

反方的观点是: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广告。

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与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各坐一边。

并各选三名代表上台辩论。

顺序:正方1:反方1:正方2 :反方2:正方3:反方3:反方总结正方总结六、析艺。

学习广告语的表达艺术。

1、幽默艺术如:不打不相识。

(某打字店广告)只要青春不要痘。

(美容霜广告)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交通安全广告)这种大衣的唯一缺点是,将使你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内衣。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朗诵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双庙明德学校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

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指导思想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用这些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这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

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二、开发的背景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适合青少年看的电视、电影越来越多,不适合青少年听的歌曲、不适合青少年去的网吧,比比皆是。

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对孩子们的诱惑和刺激太大、太多了,甚至一些文化垃圾充塞着一些学生的头脑,使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心智茫然、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无目标、无礼法,更无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知道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是6—13岁,13岁为一生中记忆的最高峰。

为了守住教育这块阵地,把双庙明德学校办成一块文化净土,为了不让学生错过这个失不再来的黄金时期,我们按上级的要求开拓学生学习的另一个空间,即经典诵读活动。

要让学生与“书”交朋友,让“书”占领孩子的心灵。

在读书中明理,在读书中自省、自悟,吸取前人的智慧,完善自我,终生获益。

让富有明德小学的同学通过读、诵、背,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国学经典诵读》第一单元“儒家经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理解其含义。

2. 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3.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提高诵读能力。

难点:理解经典语句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论语》诵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韵味。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板书《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并对每个语句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同时,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将经典语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诵读和解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篇与《论语》相关的文章,进行示范性诵读和讲解。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节奏,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某一经典语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论语》经典语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七、作业设计1. 请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论语》经典语句。

2. 请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论语》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等其他国学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国学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共5则范文)

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共5则范文)

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共5则范文)第一篇: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共)《读李杜诗篇品唐诗古韵》活动案例王江泾镇实验学校陈祝君【设计意图】九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较多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对其诗作的风格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的对比阅读还没有展开,所了解的知识呈松散的状态。

所以有必要在九年级阶段对诗歌的风格进行归纳总结,并有效地穿插高中的内容,做好初高中衔接。

【活动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李白、杜甫的诗歌;2.通过个人诵读、小组诵读、集体诵读的品读李杜诗篇;3.通过对比诵读的方式了解李白诗的飘逸及杜甫诗的沉郁;4.领略古典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活动对象】九年级(6)班【活动准备】寻找初中教材中出现的李杜诗篇;寻找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朗诵的同学进行朗诵训练。

准备时间为两周。

【活动过程】(活动课开始前播放歌曲《读唐诗》,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入场。

)主持人开场白男主持人:一曲优美的《读唐诗》,让我们漫步在唐诗的画卷里。

女主持人:一曲优美的《读唐诗》,让我们沉醉在唐诗的意境中。

男主持人:中国是诗的国度,如果说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顶皇冠,那么唐诗便是那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女主持人:在唐诗的天空里,有一对双子星座,他们一个以飘逸见长,一个以沉郁著称。

他们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主持人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纵然时光已越千年,那些美言妙句依旧琅琅上口。

同学们,请以耳为媒,以心为应,共同聆听那历久弥新的李杜诗篇!【第一篇章】飘逸与沉郁自然皆天成男主持人:一个以“仙风道骨”自许。

女主持人:一个以“少陵野老”自称。

男主持人:一个“豪放飘逸”,尽显慷慨之气。

女主持人:一个“沉郁顿挫”,写尽民间疮痍。

男主持人:下面来聆听一首由九(6)班吴章峰同学带来的朗诵《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幼儿园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诵读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诵读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诵读教学案例共享1.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诵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诵读传统的经典文化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今天,我将和大家共享一些幼儿园经典诵读的教学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2.案例一:《三字经》诵读在一所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三字经》。

这是一部古代经典教材,内容简洁明了,涵盖了儒家思想中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在诵读过程中,老师通过分段讲解,让孩子们理解每句话背后的内涵。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诵读《三字经》,不仅是在学习文字和语言,更是在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

3.案例二:古诗诵读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幼儿园诵读教学中常见的内容。

在某幼儿园,老师通过讲解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的生活经历等,激发孩子们对古诗的兴趣。

并通过分组朗诵、情境表演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案例三:传统故事诵读在另一所幼儿园,老师在诵读教学中注重传统故事的传承。

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念。

在诵读中,孩子们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字,更是在接触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5.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案例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当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深信幼儿园经典诵读在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语言和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文化诵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情感引导,引导孩子们对经典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要注重启发思维,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有所体会,有所领悟。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幼儿园传统文化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课堂中,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经典诵读教案五篇

经典诵读教案五篇

经典诵读教案五篇第一篇:经典诵读教案经典诵读教案教学意图: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

但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

《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教学设计: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

可由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读《论语》知儒家思想。

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学生自由谈所知道的孔子和《论语》,老师补充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

二、文本阅读,合作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中“名著导读--《论语》”内容,并圈点批注。

2、划出有关孔子的言论,并作简要分析(翻译)。

3、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及对后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创设氛围,探究梳理1、学生介绍合作研究成果,解读孔子的言论,尤其是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他同学补充。

2、归纳孔子在《论语》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

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

(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园阶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学经典的诵读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案例,以及我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观点和理解。

1. 教学案例分析在某幼儿园,老师们通过精心挑选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以及中国传统的儿童诗词,如《咏鹅》、《小燕子》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在每天早晨的集体活动时间,老师们引导幼儿们一起诵读经典,通过重复、模仿等方式,帮助幼儿们掌握经典的内容和韵律,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除了集体诵读,幼儿园还开展了传统节日活动,如中秋节、春节等,引导幼儿体验传统文化,像赏月、包粽子、画春联等活动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动。

这样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然而,我也意识到传统文化教学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眼中可能显得陈旧和远离生活,因此教育者需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能够开展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面的内容介绍了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教学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观点和理解。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2篇)

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案例(2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中华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经典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案例以小学四年级《弟子规》为例,探讨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弟子规》,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弟子规》,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弟子规》的封面,简要介绍《弟子规》的作者和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或名言。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弟子规》,注意字音、字形的正确。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弟子规》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和解释。

2. 小组内互相讨论,对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解释。

3. 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弟子规》中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解释。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弟子规》中的场景。

(五)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弟子规》中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朗读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弟子规》,语音、语调正确。

2. 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弟子规》中的内容,理解其基本意思。

3. 情感态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诵读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诵读课教案

【导读】一年级是小学的开端,语文教育是小学课程的重要核心之一。

经典诵读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年级语文教案中经典诵读课的具体教案,该教案主要基于人教版课程体系。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2、通过朗读实现对“《静夜思》”内容的了解和记忆;3、能够基本理解“《静夜思》”中描述的意象及情感;4、能够在了解“《静夜思》”后,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悟;5、培养学生的语言韵律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静夜思》”中的每一个字并准确、流利地朗读出来;2、学生在了解“《静夜思》”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通过语言表述呈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静夜思》”全文,通过朗诵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静夜思》”,教师可适当讲解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名句等。

2、主体环节(1) 阅读训练教师将课文“《静夜思》”分段给学生朗读。

通过分段朗读,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词汇,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强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朗读训练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将整篇课文分词并进行模仿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同时,教师也会特别强调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3) 情感训练为了更好地从课文中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教师将让学生尝试回想一些生活中曾有过的类似场景,并将这些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相比较,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巩固与拓展环节(1) 个人感悟学生在阅读课文并体验作者情感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创作训练学生逐渐理解并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和想法后,教师将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看《将相和好》。

教育教学中的诵读:教学案例《登飞来峰》

教育教学中的诵读:教学案例《登飞来峰》

教育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登飞来峰》经典教材和经典诵读,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经典教材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经典诵读则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份教学案例《登飞来峰》,探讨经典诵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背景教学班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登飞来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掌握《登飞来峰》的基本韵律、语调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朗诵。

3.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诵的语感和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课文介绍《登飞来峰》原名《临安春雪》。

全词分为三声,共24句,以古体诗体写成。

词作者辛弃疾在家乡浙江嘉兴时,赏雪登飞来峰,偶然看到寺壁题字:“向来萧鼓两相怨,梨花院落溶溶月。

”随即执笔,出了这首佳作。

2.讲解词汇和韵律教师可通过词汇讲解、以句子为单位的韵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并能够掌握词的基本韵律、语调和节奏。

如:(1)向来:句中“向来”一词通常读作“xiàng lái”,表示祖辈世世相传,从来如此。

(2)萧鼓两相怨:通常要朗读三个字的“萧鼓两”才能体现出辛刻画冷冷清清、萧萧寂寂的后山雪林,这个词的语音应该是:“Xiāo gǔ liǎng xiāng yuàn”,韵律表现出悲愤交加、深深的怨恨之情。

(3)溶溶月:这里的“溶溶”读作“róng róng”,表示明月静静地躺在院落之中。

3.朗诵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词的同时,通过体位训练、音韵口型训练、情感表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和表现力。

4.阅读理解在学生对于这首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之后,还应该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加深学生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和感悟。

如:(1)课堂阅读:教师可提出针对特定内容的问题,直接引导学生思考。

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案例共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国学教育,其中名篇诵读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深度和广度。

一、案例共享1. 《三字经》诵读在某某幼儿园,老师们针对《三字经》进行了精心设计的诵读教学。

他们首先从简单的诵读开始,逐渐引入相关的故事、启示和背景知识,让幼儿在诵读中逐步领悟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通过情景再现和互动游戏,让幼儿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三字经》中的内容。

2. 《弟子规》诵读另一所幼儿园在诵读《弟子规》时,采取了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他们通过配合动画、游戏和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们在诵读中产生情感共鸣,并深刻领悟其中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观。

而且,老师们还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案例共享,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幼儿背诵古文,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在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中,融入了情感教育、启发思考和培养表达能力等多种元素,有利于幼儿全面、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也有利于他们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国学教育工作者,我深信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幼儿情感投入,并在诵读之外,注重讲解解释名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操。

只有如此,幼儿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追求。

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国学经典,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

希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能够重视国学教育,更好地运用名篇诵读教学,让幼儿在诵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真善美的美好品质。

四、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的实施在进行幼儿园国学名篇诵读教学时,需要考虑一些实际操作和具体措施,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汪伦教学设计
执教:邓雅静 21班麓谷中心小学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赠汪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做预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这位诗人的作品了,你们还记得是哪一首吗?(静夜思)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首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瞻仰这位大诗仙的风采: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喜欢喝酒,喜欢醉时写诗,后人尊称他为“诗仙”。

据统计,李白生平作诗一共1010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诗仙李白的生活,去看看诗人的一段传奇友谊是怎样得来的。

二、听范读,引入新文
首先,我们一起来用耳朵来感受一下诗人这篇作品。

三、复习生字、正音、读词
1.带拼音读(指名2-3位读)
2.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3.读词语(指名领读、小中大三声读)
四、初读诗句,找生词理解
1.自由读诗,将不理解的词语画记下来。

2.翻阅工具书,解决疑惑。

五、情感导入、理解诗句
桃花潭位于我国安徽省的泾县,汪伦就是泾县人,他为人忠厚,十分喜爱李白的诗句。

为了能见到李白,汪伦煞费苦心地想了一个办法请李白来家中做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发生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观看影片之前,请大家读读这个问题——汪伦为了见到李白用了什么办法?带着这个问题用心地观看影片。

汪伦为了见到李白用了什么办法?汪伦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见到李白呢?前面我们介绍汪伦时,说他十分喜爱李白的诗句,但当他看到李白的诗句里充满了伤心失落悲惨颓废的语句时,他的心情怎么样呢?(指名说)现在谁能说说看,汪伦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见到李白呢?——他请李白来家中做客,就是为了开导李白,鼓励李白振作起来。

(指名说)
全诗中,能表达汪伦这一番情谊的诗,是哪一句?(指名说)你能带着这番浓浓的情谊将这句话读读看吗?(指名3-4位读)
桃花潭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李白跟汪伦这对好朋友也
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船即将驶离岸边。

此时出现了一副怎样的情景,请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回答。

(指名回答)那谁又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看?(指名回答)
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汪伦的送别使人感动,不仅感动了李白,也感动了我们。

李白有感而发,将心中对汪伦的感激之情化为诗句,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读到的这首诗。

同学们,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打动在座每位同学跟老师的心,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将这份深过千尺的情谊传唱。

请一位同学领诵。

下面,配上音乐,让我们释放自己的情感,关上书,在脑海里回想送别的场景,有感情的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离别的时候,汪伦跟李白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然后举手来说说。

请两位同学来表扬一下这依依惜别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