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合集下载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电子课本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电子课本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人多地少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读图3-10,完成下列任务。

图3-10 印度、美国、中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8)(1)中国陆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2)印度人口众多,但陆地面积不足中国的1/3,为什么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2.读图3-11,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想一想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图3-11 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2008年)类型齐全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图3-12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中国现有耕地面积1.22亿公顷(2010年),耕地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也比较少。

中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仅为20.36% (2010年)。

中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

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1.说一说,你家乡有哪些土地类型?以哪一种类型为主?2.中国三个地势阶梯中,哪个阶梯上的土地类型复杂一些?请据图3-12加以说明。

3.说一说中国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

区域差异明显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图3-13 中国耕地分布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课件

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01
案例一:重庆市的土地流转改革
广东省通过实施“三旧改造”项 目,对老旧工业区、城中村等进 行改造升级,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促进城市更新发展。
04
02
重庆市通过土地流转改革,促进 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 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案例二:广东省的“三旧改造” 项目
土地资源污染问题
总结词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遭受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详细描述
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以及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影响农作物生长,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
危害。
土地资源退化问题
总结词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缺乏有效的 保护措施导致土地资源退化问题严重。
太仓市通过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提高 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资源保护的优秀实践
案例一:北京市的土地保护政 策
北京市通过严格的土地保护政 策,限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 耕地和生态用地,确保土地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二:浙江省的“千万亩造 地”行动
浙江省通过实施“千万亩造地 ”行动,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 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定义与分类
详细描述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城市用地 等。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总结词
分布与特点
详细描述
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 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和草原地区。中国的土地资源特点还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土地质量差异大等。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00:56:21
C
13
课堂小结
1.作用:
2.我国的基本国情: 3.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
耕地: 4.分布 林地: 草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
00:56:21
14
其他 21.6%
草地 32.6%
林地 16.6%
4
建设用地 15.7%
00:56:21
耕地 13.5%
中国土地资源构成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构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 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三、 区域差异
•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11
00:56:21
4.将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 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A.东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E.大兴安岭
00:56:21
(1)林地 (2)旱地 (3)水田 (4)草地 (5)沙漠
12
5.读图回答
旱地 区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 水田(土地利用类型) 域B表示_____ A 秦岭-淮河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 E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800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 B D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东北 林区,D 为 3、区域C为_____ 西南 林区. _____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 4、区域E为____( 青藏 高原。 山地 耕地主 5、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 平原。 要分布在____ 湿润、半湿润 地区, 6、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干旱、半干旱 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小敏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土地资源,热爱我们的家乡和祖国
教学重点
1.了解土地资源的简单分类,2.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三大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三大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等
课时设计
1/3
教学用具
PPT课件地图等
教学环节与流程
师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土地资源的用途
渗透土地的三种利用方式
甘肃省境内人们对于土地开发利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教学环节与流比
中印对比
设计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中国土地资源的组成特征
中国土地资源的组成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①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总量少于美国的原因?
(中国的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但山区面积比美国多,而且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所以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再加之人口远多于美国,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教师播放甘肃省境内人们对于土地开发利用并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图片:
耕地:皋兰禾尚头面条、兰州百合、张掖育种玉米
林地:兴隆山风景区、青白石苹果、条山蜜梨、安宁白凤桃
草地:甘南草原、甘南牦牛肉、燎原奶粉、蕨麻猪
教学环节与流程
师生活动设计
建设用地
难利用土地
土地资源的调查
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人多地少
建设用地:东岗立交桥、国芳百货、佛慈制药厂、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实际情况与我们理想的情况差距很大,是不是在构图的时候没有想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呢?
教学环节与流程
师生活动设计
分析中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归纳总结
提示:中国地形图
学生回答:受地形影响。平原面积大,山区面积大。
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又是怎样的呢?

湘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湘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湘教版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要紧特点;2.在地图上指出土地资源的要紧种类及分布;3.明白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差不多国策。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树立什么缘故要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观念2.明白我们在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1.“人多地少”是我国差不多国情;2.明白得什么缘故要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如何解决土地利用过程中显现的问题。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土地资源的水、光、热、土配合状况。

疑点:如何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如何。

教学安排:1课时。

方法和过程:应通过大量资料、图表运用对比分析加以阐述,学习中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提出研究问题、同一问题不同途径和方法,较好把握课本提供的分析方法和图表表达方式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复习提问〗1. 什么叫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 自然资源要紧类型有哪些?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海洋资源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和大伙儿一起学习、了解中国土地资源。

讲一讲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并问: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依旧非可再生资源?我国陆地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人口多,每人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差不多国情。

板书:人多地少通过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清下列内容:学生观看分析3-10。

①中国的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什么缘故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印度面积不到中国1/3,人口比中国略少,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回忆往常学习的内容,中国多山区,平原仅占12%;而美国平原占1/2以上,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人均土地资源约是中国的6倍;印度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耕地占一半,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1.5倍。

②学生运算中国人均草地、林地相关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草地0.30 世界0.50 (60℅)林地0.15 世界0.60 (25℅)③通过运算草地、林地占世界的百分数进一步说明我国的土地资源少。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市优质课教学案(带拓展练习带答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市优质课教学案(带拓展练习带答案)

教学目标:运用地图,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通过本节的学习,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3.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难点:通过本节的学习,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自学设计(学案)【预习新知】----我自信,我能行任务一:阅读教材68-69页“区域差异明显”及图3-13、3-14、3-15,完成1~2题。

1.空间分布_(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______和_________天然林地:我国和的山区(2)林地人工林和次生林:山区的林地_________和_____林地很少(3)草地:的的东部,的东部和南部(4)难利用的土地:、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上的高寒荒漠。

2、质量差别(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 90% 左右的_____和______ 。

(2)西北内陆:充足,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_____不足,以和为主。

(3)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____不足,土地生产力较归纳总结:由任务一可总结:①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 ,质量差别_______。

②耕地、草地的分布大致以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任务二:阅读教材70-71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完成下表。

因此我国把和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针对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在利用中的出现的问题,我们应怎样做?自学诊断:一.选择题(20分)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非季风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D.东北山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3.(2011泰安)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5.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6.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7.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牧牲畜数量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D.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8. 我国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是()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B.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和投入资金很大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D.土地的承载量已远远超过其持续发展的极限值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法用地,规划用地B. 占用基本农田,大力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C.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10.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A BC D E 二.综合题(30分)1.读图回答(24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大)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质量差别大)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
2
3
4
5
6
7
1.中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2.下列区域中,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的是( A.河西走廊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关闭
答案
1
2
3

5
6
7
5.中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
关闭
“人多地少”是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关闭
D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耕地
耕地面积日 益减少
林地
滥伐森林, 面积减少 草地退化, 草地的生产 力大幅度下 降
草地
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 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 加上管理不善
【例题】中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 D.滥伐森林 解析:中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 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A
)。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其目的主要 是( )。 A.保证运输的高安全性 B.节约土地资源 C.适应沿线地区河网密布的状况 D.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2.难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学习任务,准备好问题清单。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差异和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2.能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

3.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差异,和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教学难点】能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

三、教学策略土地资源是人类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

中国众多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所以,在学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类及其特点等基础知识之后,教材把土地资源作为第一个自然资源种类进行介绍。

为了便于区分各类土地资源,把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景观图入手,以增强其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

之后,运用数据资料同类对比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以利于学生顺理成章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特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进一步说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占我国土地资源比重和分布特点,进一步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其中,要特别强调农业用地的分布特点。

最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本节内容课时分配上为2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以1994年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发表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呼应第1课时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某校近日发起了“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买贺卡”等活动,其目的在于()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B.减少固体垃圾C.改变不良习惯D.节约开支2.“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因为我国()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D.人口多,人均耕地少3.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由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使林地面积迅速增大B.由于大规模的垦荒,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近几年我国土地面积没有变化D.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利用不合理等,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4.有关我国土地类型利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积极毁林垦荒,不断扩大耕地面积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C.在半干旱地区采取退耕还牧政策D.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答案:A;D;D;A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三、区域差异明显1.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差异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掌握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实例,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感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体会。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二、类型齐全
中国的土地资源
1.耕地分布
•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东北平原的耕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北方旱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南方水田
插秧
中国的土地资源
2.林地分布
• 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
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中国的土地资源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中国的土地资源
3.草地分布
• 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中国的土地资源
内蒙古草原
中国的土地资源
难利用土地——干旱荒漠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三、珍惜每一寸土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作业布置
中国的土地资源
• 《同步伴你学》P39-41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人均土地不足世界平均的 1/3
960万平方千米 14亿人口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 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 地形:山区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少。 气候:降水分布不均,耕地面积少。 为什么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学期第36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 12月1日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2)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2.智能的培养:初步学会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3.思想教育要求:使学生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1.记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种主要土地的分布。

教学难点: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内部差异和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

教具: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

教学设计:一、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节土地资源,在没讲新课之前,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

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2.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3.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学们读p90 6.8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设计说明本节课以学生读图和自主学习为主,首先从复习学过的数据导入,学生通过数据对比,真实地感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通过读图,学生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比例不合理的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各类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运用图表,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3.运用地图,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了解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中国的土地国策。

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图表,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2.运用地图,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难点:了解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中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模块五、学习任务四模块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学生5:草地的治理措施。

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教师点拨: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六、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掌握了土地资源的基本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各类土地资源,以及各类土地资源的占比不合理;通过读图掌握了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理解了耕地、林地、草地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八、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耕地:东部平原、盆地和丘陵
区域差异明显 草地:西部高原、山地
林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山区
珍惜每一寸土地
问题: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耕地减少 土地污染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课堂练习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土面积不大 B.山地多,平地少,平原面积小 C.人口基数大 D.我国东部降水量普遍偏低
西南林区
降水较多的季风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人工林和次生 林为主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西南林区
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
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 (东南丘陵、台湾山脉、
海南五指山)
02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 — 草地
探究3
5.歌词中描述了哪两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C )
A.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 C.耕地、草地 D.耕地、戈壁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大兴安岭
林地 草地 耕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气候: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非季风区
地形: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 山地,崎岖的丘陵、高原 高原、山地
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空间分布不平衡”
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自主阅读P70,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东 部
南方

风 区
北方
自然条件(热量、水分、光照)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要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发展旅游业; 种植耐旱植物; 发展沙产业等。
雪山
发展旅游业; 利用水资源; 开发动物资源等。
高寒荒漠
开发耐寒植物; 发展高寒畜牧业等。
石山
发展旅游业; 开发矿产资源等。
全国土地日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 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为纪念这一天,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 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 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
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 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 治理沙化、盐碱பைடு நூலகம்。
结合国情,以土地基本国策为依据,为我国土地的合理 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土地专家门诊”
“诊断”: 1.建设用地挤占 2.水土流失严重 3.风沙危害加剧 4.污染严重
“耕地”科 “处方”: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 保护;
4.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及利用示意图,回答 问题。
①__水__田____ ②___旱__地___ ③__林__地____ ④_草__地_____ (1)上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请写出每幅图代 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12.68%。请从我国地形特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我国平原面积小,山区面积大,适用于耕作的平地少。
我国耕地少,而荒 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 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 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可利用土地
可利用草地 34.48%
林地31.86%
工矿、交通、城
市用地和内陆水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林地的分布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问题的对策
布置
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25——26“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
后记
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备课时间
月日
授课时间
授课人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中国的土地资源(2)

中国的土地资源(2)

中国的土地资源(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重点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自主学习:1.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利用土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强土地的管理和保护,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5.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交流:6.7.阅读图3.9、3.10、3.11分析:①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

②它们分布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大致与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8.看图3.13,朗读其文字说明,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提纲:东西差异: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区。

土地耕地的南北差异:北方田,南方田。

资源举例土地资源遭破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利用基本国策: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寸土地全国土地日: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形平原
西北绿洲有水之地
干旱灌溉
西南河谷地带温暖有水
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2、林地西南横断山区
东南林区武夷山
人工林(次生林)
3、草地:内蒙古东部,青萌交平原东部南部
新、内蒙古
干旱荒漠
4、难以利用的土地:青藏高寒、荒漠
(三)阅读“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分析填写下表:
东部季风区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高原
自然条件
土地类型
(四)阅读P65实行如下思考:
1、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与世界人均耕地资源比重为多少?
2、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哪些?
3、保护耕地有哪些措施和途径?
4、你知道滥伐森林会造成什么后果吗?我们不砍伐森林行不行?如何做到既利用森林资源,也保护森林?
5、怎样才能保护好我国的草场资源?
教师活动
导学案
课题
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展示课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2、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流程
预习交流(5分钟)-----明确目标(2分钟)-----分组合作(15分钟)-----展示提升(1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重难点
重点: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难点: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预习检测
(一)P62至P6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图3-11读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地形区,西北、西南主要耕地区,并分析原因。
2、结合3-14分析地分布及特征。
3、结合图3-15分析草原的分布及成因。
4、结合P62-63分析对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于哪里及限制性的件是什么?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二、明确目标
通过疏理基础知识,学生明确重点知识,并确立重点知识重点训练的目标。
三、分组合作
组内交流,完成本组所承担的任务,并展示在黑板上。
(二)总结交流:
1、耕地东部三大平原、四川盆地
草地
超载放牧、弃牧开荒管理不善
划区轮放,做好防灾工作,提升草地生产力
七、课堂练习
1、在下列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连线。()
A、东北平原
①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草地
C、内蒙古高原东部
③水田
D、塔里木盆地
④旱地
E、横断山脉
⑤沙漠
2、填表比较下列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地区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地区差异
东部季风区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四、展示提升
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展示。
五、达标测评
独立完成,集体评析。
五)分别提问总结对症下药
类型
利用开发问题
保护措施
耕地
适用不合理、乱占耕地
切实保护耕地,提升水平适当开垦荒地,提升利用率
林地
利用不合理、滥伐森林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
北方
雨热同期,但热量较低,降水丰富
平原广阔
以旱地为主
南方
雨热同期,热量高,降水丰富
多丘陵、山地
以水田为主
西北内陆区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以盆地和山脉为主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青藏高原区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高原
土地生产力较低
教师活动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六、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以及对各个小组完成情况和参与度实行综合评价。
3、下表是土地利用构成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成饼状统计图:
土地利用类型ຫໍສະໝຸດ 耕地林地草地其他
所占比例(%)
14
17
41
28
教学后记:
一、成功之处:
二、不足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