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

坡头镇中学李凤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内容是《平行与垂直》。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我将从如下四个部分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已认识了点、线和角的基础上安排的,引导学生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正确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个概念,是学生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我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在这一节课中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这两个知识点,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究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合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技能目标:在观察、操作、概括等活动中,使学生经历探究平行线和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垂直的关系,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4、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建立平行与垂直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等活动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做到三点:(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我们的生活。(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而教师则适时给予点拨、鼓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上,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去唤起原有的生活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现象,进而过渡到数学概念的理解中来,使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从如下四个环节完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三)分层练习,应用拓展

(四)回顾总结,自我反思

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帮妈妈收拾碗筷时,一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请同学们发挥自己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你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它画下来吗?(请同学们把可能出现的图形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就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便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第二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尝试着画两条直线。(教师认真巡视学情)

学生先自已动手操作,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各种情况(把学出现的各种情况用投影展示出来)。

2、进行分类:

(1)学生尝试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所想象的两条直线画下来会有这么多种情况,你们能尝试着给根据相交与否进行分类吗?(先独立分,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分为两类: a:交叉的一类 b:不交叉的一类。

第二种,分为三类: a:交叉的一类 b:快要交叉的一类 c:不交叉的一类。

第三种,分为四类:a:交叉的一类 b:快要交叉的一类

c:不交叉一类 d: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师:你们所说的交叉是两条线碰到一块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3)教师引导学生分类:

a:分为三类的学生:其中一类是把“看似没有相交,但又快要相交的两条直线”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再结合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分别无限延长,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其实也是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刚才在分类时有的同学把已经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两类,因此分成了三类。

B:分成四类的同学把相交成直角的看成单独的一类了,其实这也是相交。

这样引导同学们在交流中达成分类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设计意图:这是在积极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辨析、求证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了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3、认识平行

(1)先出示一组平行线,

(2)师:看到这组直线,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想的?

(3)生:有的学生觉得两条直线相隔的距离是一样宽的,有的学生认为这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还有的学生说它们永远都不会相交。

(4)师:同学都说得对。(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进一步说明两条直线向两边无论怎样延伸都不可能相交,而且都是在同一个平面内。)

(5)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7)即时反馈练习:用课件出示不同方位的几组直线,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的想象、情感等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和“不相交”的概念。)

4、认识垂直

(1)出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级

(2)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你们发现了什么?

(3)生;我发现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我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一样大。

(4)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四个直角呢?学生说:“可以量一量。”(此时可以请一学生在展示,在投影下进行验证。)

(5)教师小结概念: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