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含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的含义与作用(2008-04-16 21:56:05)转载▼标签:医话中医中药医学健康谈天说地冬病夏治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诸多篇章都不断地强调“治未病”理念,多次论及“治未病”实践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也明确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这里的“治”,有调养、调摄之意;“未病”指尚未患病的机体,“治未病”就是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未病先防:指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
1.1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1.2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2 既病防变:指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地发展和恶化。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
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传至深处,终止其发展,传变.如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
3 瘥后防复:指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
疾病初愈,虽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愈,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整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期早日康复,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
“治未病”与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相吻合:第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针对机体、环境和社会致病因素的预防;第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亦称康复治疗,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
未病先防-传染性疾病控制在感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在发生前,遗传疾病控制在受孕前。已病早治-疾病发生后,重视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既病防变-重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从单纯重视疾病后期诊治到重视疾病的全过程。瘥后防复—强调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观念。
“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是传统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