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真题集
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分类汇编,战争、协议文件汇总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国际关系史试题分类汇编(1618-2004)名词专题部分(共255题)战争:1.三十年战争、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3.北方大战、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5.七年战争、6.美国独立战争、7.克里米亚战争、8.普丹战争、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15.意土战争、16.两次巴尔干战争、17.第一次世界大战、18.奇怪战争、19.太平洋战争、20.苏德战争、21.第二次世界大战、22.朝鲜战争、23.中东六·五战争、24.第四次中东战争、25.两伊战争、26.海湾战争、27.波黑冲突、28.科索沃战争、29.伊拉克争。
文件: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2.《比利牛斯条约》、3.《乌得勒支和约》、4.《圣斯特法诺和约》、5.《安政条约》、6.《中俄伊犁条约》、7.《江华条约》、8.《普拉特修正案》、9.“至克鲁格电报”、10.《英日同盟条约》、11.《日韩合并条约》、12.《和平法令》、13.《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4.《凡尔赛和约》、15.《色佛尔条约》、16.《洛桑条约》、17.《九国公约》、18.《拉巴洛条约》、19.《贝尔福宣言》、20.《道威斯计划》、21.《杨格计划》、22.《洛迦诺公约》、23.《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4.《胡佛宣言》、25.《天羽声明》、26.《反共产国际协定》、27.《中立法案》、28.《慕尼黑协定》、29.《租借法案》、30.《钢铁盟约》、3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2..《大西洋宪章》、33.《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34.《苏日中立条约》、35.《联合国家宣。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内容简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际关系史》(第2版,刘德斌主编)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国际关系史权威教材之一。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精选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
历年真题的答案及解析由高分考生根据本科目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对常考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严格按照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2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试看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多元并存:前现代国际关系•第一章部落、城邦与微型国际体系•第二章帝国与区域性国际体系•第二编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缘起与演进•第三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兴起•第四章从维也纳体系到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整合•第三编西方与非西方:欧洲殖民体系的扩张•第五章欧洲殖民与非洲大陆的转变•第六章美洲的殖民体系与独立运动•第七章亚洲帝国的崩溃与对西方挑战的回应•第四编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分化•第八章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形成•第九章雅尔塔体系: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第十章多元力量的兴起与冷战的终结•第五编全球化时代:裂变中的国际关系•第十一章全球化的冲击•第十二章权力转移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塑。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合约》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但它在调和旧矛盾的同时,又造成新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
其意义深远:(1)确立了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2)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3)积极促进了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A.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B.合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的准则。
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条例D.合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其脱离神权束缚E.在西欧开始确定常驻外代表机关的制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缔结的,内容反映了这种实力的对比。
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帝国被迫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政治上分崩离析。
西班牙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部分得到实现,引起英、荷嫉恨,为英法交恶、法荷相仇埋下种子。
瑞典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最重要港口以及易北河和威悉河的入海口,增强了实力,成为北欧强国。
法瑞引起丹麦和北德各邦的敌视,战事不断。
奥地利向民族国家发展。
奥法分割下的意大利各邦不断掀起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革命浪潮。
俄国和东欧诸国也逐渐参与到欧洲的政治斗争中。
拿破仑的外交思想政策是他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抱负和野心。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考研题目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简答 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短论 论911事件的影响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 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德黑兰会议 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
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每题25分)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二、短论 (100分)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2、欧洲一体化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4、国际政治行为体5、民族主义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二、论述题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博客2、把关人3、公众4、意见领袖5、财经传播6、遣唐使7、文艺复兴8、和平崛起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回忆及参考答案

2023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846国关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库楚克开纳吉条约1774年7月21日俄国与土耳其在库楚克-开纳吉(Kuchuk-Kainarji或Kücük Kaynarca,在今保加利亚境内)缔结。
依约:土向俄赔款400万卢布;俄在克里米亚地区获得金布恩、叶尼卡尔和刻赤等地,并将其领土扩大到南布格河;允许俄国商船自由通过亚速海、黑海和黑海海峡,俄国并享受最惠国待遇;俄可在土各地建立领事馆,在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太区修建东正教教堂;克里米亚汗国宣布独立,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获自治并转入俄保护之下。
该约减轻了土对俄的威胁,加强了俄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的政治影响,创造了进一步在巴尔干和中亚扩张的条件。
2、福田主义福田主义是1977年8月东盟创立10周年之际,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表演说,首次以日本官方身份公开提出要与东盟进行积极合作。
“福田主义”是日本重视东盟的开始,也标志着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正式形成。
自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后,美国有步骤地从东南亚地区收缩势力。
苏联乘虚南下,插手东南亚事务。
为了填补美国势力撤离形成的“真空”,维护自由主义制度,美国希望日本作为补充力量,加强经济援助和合作,在该地区发挥政治作用。
而东盟为了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也希望在经济大国日本进一步发挥经济方面的作用。
伴随着东南亚地区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是日本逐步认识到东盟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在地区事务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日本要尽快采取措施,消除70年代初期、特别是1974年东盟各国反日运动的后遗症,这成为日本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在东西对立的形势下,日美在东南亚政策上意见不尽一致,而日本与美欧贸易摩擦日渐加剧,为了摆脱这种相对孤立的处境,日本准备在东盟寻找出路;三是日本外务省欧美派倡导的“经济外交”处于转折时期,“亚洲派”势力逐步抬头。
国际关系史真题集

国际关系史历年真题1990 年国际关系史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七年战争地中海协定三国干涉还辽蒙特勒海峡公约中东“六·五”战争纳尔逊·曼德拉二、论述题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841 1841 1841 年《伦敦海峡公约》年《伦敦海峡公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1))欧洲共同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二、论述题1、试述、试述 1941 1941 1941 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1993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北方战争四国同盟(四国同盟(181518151815))柏林会议(柏林会议(187818781878))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19111911))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94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七年会议七年会议 1878 1878 1878 年柏林会议年柏林会议国联新东方政策三国干涉还辽二、论述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1995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 1814 1814 1814 )) 地中海协定地中海协定 东盟东盟 波斯尼亚危机波斯尼亚危机 中美上海公报中美上海公报 克林顿的“扩展战略”顿的“扩展战略”二、论述二、论述1、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2、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1996 年国际关系史1、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2、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1997 年国际关系史1、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2、30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1998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西姆拉会议西姆拉会议 三边委员会三边委员会 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 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里米亚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白里安白里安 --- --- --- 凯洛格公约凯洛格公约凯洛格公约 日美防卫合作指卫合作指 针(针( 1978 1978 1978 ))二、论述二、论述1、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2、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1999 年国际关系史一 、填空、填空1、欧洲列强在、欧洲列强在 1756--1763 1756--1763 1756--1763 年发生的战争又叫年发生的战争又叫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关系史 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一方以法为首,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战争几乎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
战争绵延三十年,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是在新教取得相对的情优势情况下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3.神圣同盟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赞同,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大部分欧洲国家参加了同盟。
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并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并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4.四国同盟1815,英、俄、奥、普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这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是针对法国,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统治,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条约规定: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任何一方如遭到法国攻击,各盟国将出兵6万人加以援助;缔约国为了本国的安定和繁荣,为了维护欧洲和平,定期召开会议;条约有效期为20年。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2003真题及答案

2003年国际关系专业基础(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中美八•一七公报》4、欧洲联盟5、《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6、均势7、软权力8、调停二、简答题1、简述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过程及意义?2、简析二战后亚洲国家先于非洲国家获得全面独立的原因?三、论述题1、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及影响?2、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国家主权在当代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答案:一、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
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钳制着大量西班牙军队。
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人民,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
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于4月22日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
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
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美国;美国为获得菲律宾向西班牙交付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
战争大大助长了美国的侵略气焰。
美国把加勒比海变成了“内湖”,在太平洋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基地。
此后,美国积极参与了列强对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角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
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主要内容有:。
国际关系史 简答题及论述题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二、简述题及论述题部分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
主要内容是:(1)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2)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3)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4)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5)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6)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彼得一世的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
(1)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改革加速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落后状态,使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
(3)彼得一世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为北方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保证了法国瑞典等获胜国家获得大片领土。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国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3)确立了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
主要影响:(1)和会与和约本身建立了以国际会议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2)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法基本原则;(3)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规定;(4)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签汀的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把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和约对战俘、人类信仰等人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国际关系史试题

国际关系史试题猜想【考点说明】本专题内容历年来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本专题时间跨度大,而且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学习时要理清线索,认清国际关系的实质。
本专题的重点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冷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欧洲联盟等。
【例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解析】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该体系中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答案】A【易错点分析】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极易混淆。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经典试题】一、选择题1、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①德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解析】德国是战败国,是巴黎和会被瓜分的对象,中国作为弱国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所以含①④的选项可以排除。
2、右图中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规定有关()A.不许德国拥有空军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C.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D.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D【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尽管是战胜国,但《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引发了五四运动。
3、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侵犯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D【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二者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2002-2010

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4*5)1、东南亚国家联盟2、舒曼计划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9.11”事件二、简述题(3*10)1、简评“苏伊士运河事件”的后果。
2、布什的“世界新秩序”能否实现及理由。
3、简析“波黑冲突”的原因。
三、论述题(2*25)1、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2、新中国外交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真题一、简答题(20’*3)1、简述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2、简评苏联解体的后果3、简述欧盟的发展历程二、论述题(45’*2)1、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2、战后欧美关系的发展变化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真题一、简答题(15’*6)1、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基本内容2、“伏歇方案”和“空椅子事件”两次危机爆发的根源3、1989年《中苏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马歇尔计划”的影响5、戈尔巴乔夫关于苏联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6、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二、论述题(30’*2)1、尼克松主义的出台背景、内容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用史实说明20世纪80年代日本外交特点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战后国际关系史真题一、名词解释(6’*3)1、新东方政策2、宫泽主义3、《法德合作条约》4、77国集团5、里根主义二、简答题(15’*4)1、简述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政策2、简述中法建交的背景及意义3、东欧巨变给西欧带来了哪些影响4、简述当代德国统一的背景及其步骤三、论述题(30’*2)1、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困难与障碍2、二战后西欧联合进程及其动力2006年国际关系专业试题政治学研究院国际政治学基础1名词解释国家主权民主和平论理想主义国际政治行为体国际合作2简述题A简述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B简述国际关系理论中分析战争根源的几种观点C简述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权利与义务D简述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及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体现E..国际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的几种代表理论3论述题A为什摸说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的基本动因?结合国际政治的实践谈谈你的看法?B以某一具体国家为例,试述一国的国内因素是如何影响其对外行为的?战后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A布雷顿森林体系B贝尔富宣言C让.莫内D新大西洋主义E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二简答1英国三环外交战略构想2戴高乐重新执政时期法国外交政策的特点3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其影响4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三论述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关系"缓和"的背景.表现.实质及其影响.2.冷战时期中日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考研初试真题国际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小题,共25分)1、建构主义2、文明冲突论3、集体安全4、民族国家5、三个世界理论二、简述题(5小题,共75分)1、自由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代表性作品及主要观点。
暨南大学《805国际关系史》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1. 比较两次柏林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
2. 列举全球性问题并简述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试科目:国际关系史 B
共 1 页,第 1 页
2016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政治学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国际关系史 A
805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90 分)
1. 简述东亚封贡体系的内容。 2. 简述三十年战争的缘起、经过和影响。 3. 简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4. 简述“文明冲突”论的内容。 5. 简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活动及影响。 6. 简析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学科、专业名称:法学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公共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各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国际关系史 B
805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90 分)
1. 简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过程及意义。 2. 简述 19 世纪意大利的统一过程。 3. 简述《江华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 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5. 简述苏联为筹建集体安全体系所做的努力。 6. 简述冷战后拉美区域一体化的内容和进程。
考试科目: 国际关系史 B
共 1 页,第 1 页
考试科目:
共 页,第 页
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自命题试题
国际关系史配套题库-19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外交体系等)【圣才出品】

第二章19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外交体系等)一、概念题1.《提尔西特条约》答:《提尔西特条约》是指法俄于1807年7月7日签订的条约,是法国同参加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败国俄国和普鲁士在1807年7月7日和9日签订的和约。
和约条件对普鲁士极为苛刻,使普鲁士丧失很大一部分领土。
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于1806年7月建立莱茵联盟,欧洲列强更感受到法国的过分强大实力对自身安全的威胁,普鲁士向英俄寻求保护。
1806年10月普鲁士和英、俄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之后普法交战,法军大败普军,拿破仑乘胜进逼俄国,俄国怕抵不住拿破仑的入侵,便和法国秘密签订了这一条约。
7月9日,普鲁士也和法国签订了屈辱的《提尔西特条约》接受了领土变更和赔款的惩罚条件。
《提尔西特和约》的缔结宣告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根据该条约,普、俄也加入了法国后来建立“大陆封锁体系”。
2.《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答:(1)《肖蒙条约》《肖蒙条约》是指第六次反法同盟各国于1814年3月9日签订的,规定了对法作战的条件和对欧洲未来疆界与政权的安排的条约。
主要内容有:各国不得与法国单独媾和,将战争进行到底;详细规定了各国在对法作战中所提供的军队数额和英国为各国提供的补助金;保证在打败拿破仑后建立欧洲秩序。
该条约缓和了同盟各国内部的分歧与矛盾,加强和巩固了同盟对法作战的团结,同时也反映出列强恢复欧洲旧秩序的企图。
它的基本原则后来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了贯彻和确认。
(2)《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是指1814年5月30日,同盟国与波旁王朝签订的和平条约,这是维也纳会议前的一个重要条约。
在条约中,同盟各国的目的是让欧洲回到拿破仑以前的状态,因而没有对之采取报复和惩罚的措施。
该条约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法国的失败。
竭尽全力打败拿破仑的大陆各国也和法国一样衰弱,只有英国和俄国没有遭到严重削弱,它们逐渐掌握了欧洲的主导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历年真题1990 年国际关系史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七年战争地中海协定三国干涉还辽蒙特勒海峡公约中东“六·五”战争纳尔逊·曼德拉二、论述题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841 年《伦敦海峡公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意土战争(1911)欧洲共同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二、论述题1、试述 1941 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1993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北方战争四国同盟(1815)柏林会议(1878)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94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七年会议 1878 年柏林会议国联新东方政策三国干涉还辽二、论述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1995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维也纳会议( 1814 )地中海协定东盟波斯尼亚危机中美上海公报克林顿的“扩展战略”二、论述1、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2、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1996 年国际关系史1、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2、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1997 年国际关系史1、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2、30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1998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西姆拉会议三边委员会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白里安 --- 凯洛格公约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78 )二、论述1、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2、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1999 年国际关系史一、填空1、欧洲列强在 1756--1763 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2、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俄国宣布执行_________政策。
3、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缔结________和约,其中对俄国打击最严重的条款是_______.。
4、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争完成的。
5、再保险条约是_______ 、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年签定的。
6、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又称____________公约,是由______国和______国外交官发起的。
7、1928--1935 年发生的格兰查科战争又称_________战争,交战双方是______和______。
8、二战后初期,战胜国和_______签定和约_______。
9、二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包括____________。
10、卡特任期内较为流行的"三边主义"的三边是_______。
二、简答伦敦海峡条约(1841)广田三原则柏林危机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戈氏外交"新战略"。
三、论述1、综述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及影响。
2、综合分析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若干因素。
2000 年国际关系史一、填空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____根据____条约继承了西班牙王位。
2、英法协约具体分为三个小条约,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年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国协定的。
4、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提出了一个_______,两个_______。
5、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_和_______,它的生效时间是________。
6、欧共体国家与第三世界签定的第一个南北合作的协定是________.二、简答门罗宣言 1878 年柏林会议新欧洲巴黎宪章 PKO 法案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哈尔斯坦主义三、论述1、论述 30 年代德国扩军备战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遏制。
2、论述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内容、性质和影响2001 年国际关系史一、填空1、战后签定的五国和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2、1963 年签定的部分核实验条约在________签定,全称_________。
3、南斯拉夫解体后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4、巴尔干同盟是_______________四国。
5、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_______三国签定,针对_____________。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________年,由苏联_________同德国__________签定。
7、70 年代西欧国家对苏联的两个轮子是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
8、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
9、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签定的和约是___________。
10、1941 年通过的租借法,又称________,正式名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东方问题” 英法协定朝鲜战争上海五国机制多边核力量计划远东共和国三、问答1、结合二战结束前夕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结合中美三个公报及美国现在对台政策的有关内容,综合分析台湾这一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2002 年国际关系史一、填空1、七年战争从______到______年,战争主要内容是______2、提尔西特合约是______国和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
3、克里米亚战争签订了______条约,对俄国损害最大的一条是______4、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针对______国 5、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内容有______6、1943 年美英法三国政府首脑和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了______会议,制定了 1944 年在法国北部登陆的______计划。
7、中日关系四原则______8、英国的三环外交是______,其基础是______9、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___ _______ ________,分别是哪年10、缺二、名词解释伦敦海军会议柏林会议(1878)大西洋联盟体制尼克松主义上海合作组织缺一个三、大题1、一战后,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瓦解的过程,以及与二战爆发的联系。
2、911 事件的特点,及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简述中国的反恐立场。
2003 年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普法战争中俄联合公报(1992)特里亚农条约(1920)简答评布什的先发制人战略2004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5*10)贝尔福宣言热那亚会议远东共和国巴勒斯坦问题三八线马歇尔计划德洛尔计划与台湾关系法二、简答 4*101、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2、日美共同安全与合作条约的背景和后果3、马斯特理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4、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三、论述 30*21、分析二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结合十六大报告,分析我国“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及我国的新安全观。
2005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40 分)乌得勒支和约蒙巴顿方案灵活反应战略人道主义干涉二、简答(每题 20 分,共 40 分)1、30 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
三、论述(每题 35 分,共 70分)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2006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梅特涅日俄战争不结盟运动二、简答题1.简述一战后德国赔款对欧洲格局的影响2.比较19世纪英国的霸权与当今美国的霸权三、论述题1.两次“朝核危机”的原因及影响2.联合国在国际关系史中的作用及影响2007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924 日内瓦议定书天羽声明 NPD 颜色革命二、二、简答题1、20年危机概念影响2、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及影响三、论述题1、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构建过程对欧洲的影响2、GW 布什和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原因2008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10*4)枫丹白露敕令贝尔福宣言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 1985 广场协议二、简答(20*2)1、试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2、19 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关系走向对抗的原因三、论述(35*2)1、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为什么 1815 年维也纳和会维持了近百年的大体和平而1919 年的巴黎和会只是“20 年的休战”?2、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转型外交的背景、表现及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2009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圣斯特法诺和约麦克马洪线 IAEA 厨房辩论京都议定书二、简答题1、简述"欧洲协调"的成立与破裂2、简述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3、从日美角度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原因三、论述题1、冷战的结束是否是必然的,为什么?2、试述美国霸权确立的历史进程,并分析其未来走向2010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七年战争 XYZ事件二二六兵变柏林墙美印核协议二、简答题1、简述拿破仑战争及影响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中国主权的影响3、简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苏关系三、论述题1、19-20世纪德国崛起历史进程与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2011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7分×5=35分)1、《比利牛斯和约》时间、签订国家、内容两到三点、影响(重要的名词,各参考书中都有)2、撒丁王国地区、年代、领导人及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基本属于常识,将自己知道的写上去即可)3、李顿报告书时间、事件起因、报告书主要内容、意义(参见方连庆书)4、多米诺骨牌理论提出者、提出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属于常见名词范围,按自己原有知识作答即可)5、“保护的责任”提出者、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二、简答(15分×3=45分)1、文艺复兴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时间不在国关史研究的范围内,但要注意从国关史的角度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即人文精神。
而与人相对的,就是神,由此,联想到人权与教权之争,延伸到世俗王权与教权之争,那么思路大概就出来了。
再联想文艺复兴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作答)参考答题思路:1)文艺复兴引起人的思想意识觉醒,进而加强了对宗教的冲击,由此影响了罗马教廷和哈布斯堡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