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现象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66

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现象探究 闫红燕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知行背离的现象却较为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社会因素外,最根本的是个体知、情、意的缺失。学校要想实现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的,必须遵循知行转化规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关键词:道德;知行背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066-2 知行统一是检验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准,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做好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同时更要做好道德行为的实践者。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多年的道德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但在实际生活中联系道德行为,则显示出一定的反差,道德行为明显滞后于道德认知。 一、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现象 知与行是道德生活中的两个基本环节,道德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将道德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并自觉外化为道德行为,而道德知行背离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状况,整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值得肯定的,但部分学生仍存在知行背离的现象,他们有道德知识但无道德品质,有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但无道德行为。比如,当大学生被问及图书馆应该遵守哪些规范时,他们会回答: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爱护图书,不要乱涂乱画、维护环境卫生,不准携带零食进馆、讲究文明礼貌等。再比如,当同学们被问及是否赞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等基础道德观念时,大家基本上都持赞同观点。但在实际生活中,上课迟到早退、同学间说话粗言乱语、公交上不给老人让座、食堂打饭乱插队、教室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个体原因分析 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现象的出现是有深刻原因的,既有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体内在的原因。要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出现的内在根源。 (一)个人道德认识模糊 “个人道德认识极为复杂多样,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有关道德的一切科学知识、个人经验和理论思辨;然而其核心无疑是对一个人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美德的人的认识”,由此可见,个体道德认知不仅包括个体对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把握、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是非观念的形成、道德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美德的人的认识”。 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自身没有正确把握道德规范,对道德内容的理解存在偏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将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将其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也就是说,大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但如果一个人有了清晰的道德认知,就必然会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吗? (二)个人道德情感缺失 个人道德情感,是让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每一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其中能够激发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感情就是道德情感。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把道德知识的讲授等于同道德教育本身,忽视了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道德需要,从而使他们虽然在理智上知道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但却在情感上排斥道德,将道德看作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对道德的服从也只是在外在约束下做出的被动选择,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举动。久而久之,大学生将形成一种道德冷漠感,漠视道德行为,拒绝履行道德义务,对其他人的道德行为及其动机产生怀疑和漠视。由此可见,道德情感的缺失是大学生知行背离的重要原因,情感的缺失将直接影响人的道德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某种道德情感,就必然会引起相应的道德行为吗? (三)个人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则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关键。“个人道德意志是一个人的伦理行为从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由此可见,个人道德意志的努力就是要克服伦理行为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这些困难包括:执行道德决定时遇到的复杂的环境、恶劣的条件、纷繁的诱惑以及个人的懒散性格、不良习惯等。 大学生虽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由于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在是非选择面前往往显得犹豫不决,在行动上畏缩不前,不能坚持正确的想法;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就是道德行为的持久性,大学生常常能够完成短期的道德目标,但由于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善始善终,往往在遇到困难和诱惑时会半途而废。 三、实现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内在方法 (一)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学习 道德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靠大量伦理知识的学

习以及实践经验总结的来的。学校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理智层面的教育,使他们明白善恶是非;自觉攻读伦理书籍,向道德榜样学习,获得理性道德知识;此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反思自己以及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是非观,获取感性道德知识,他们都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主要形式。

作者简介:闫红燕(1988-),女,山西晋城人,中央民族大学2011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1 08:24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30221.0824.036.htm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NO.6,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67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咨询的探讨

吕 丽

(石家庄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咨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6-0067-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大学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群体之一,所以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咨询,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 一、高校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利用心理咨询技术及所学心理知识,在与来访者交流的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高校心理咨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择业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利用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来教育他们,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高校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挫折引起的心理失调

由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

折,例如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失败和就业的压力等,如果他们不能够正确的对待这些问题,就会经受不住打击,最终出现心理失调的问题,有些心理压力过大的还会选择结束生命来达到解脱的目的。据调查得知,目前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有一部分人存在轻生的念头,这都是因为面对挫折导致心理失调。

(二)思维方式的偏颇引起的偏执人格

朱熹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道,必在读书。”也就是说,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先探究事理,而探究事理的方法,关键在于读书,由此可见,读书是“为学”的根本。我们通过读书,不仅要明确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同时还要懂得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学习与个人需要间的关系,进而树立成为一个有道德人的愿望。 (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立志

培养个人道德情感,使大学生树立想成为有道德的人的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是知行合一的内在动力。大学生通过学习以及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获得一种道德体验,当个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使个体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感受到自己尊严或价值得到实现的快乐,从而会产生立志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 大学生树立远大的道德志向,有助于引导其道德行为的产生。古人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因而,大学生在树立道德志向时,选择较高的道德志向能够增强大学生履行道德义务的责任感,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主动性,对大学生实现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鼓舞作用。 (三)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躬行

道德意志是保持我们良好道德品行的关键。坚定的道德意志,帮助我们克服不良动机,排除其他事物干扰和诱惑,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道德规范。而道德意志只有在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活动中反复锻炼才能形成。个体反复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活动的行为就是躬行。

大学生要通过躬行,反复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

中培养个人意志。当个人处于集体活动中,在他人的监督下和规范约束的条件下,自然会按照道德规范办事;当个人处于无人监督,独自进行实践活动时,仍能做到自觉约束自己,遵守道德规范,而这种方式是锻炼大学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方法;大学生要经常性的、持久地培养自己进行符合道德规范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的条件下,都能够自觉约束自己,使自己尽量接近道德理想中的人。

最后,大学生通过学习提升道德知识,立志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实际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从而使自己形成高尚品德,做到知行合一。当一项道德行为活动结束后,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即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对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从正面强化优良品德;对于不当的行为要及时地予以否定,进行自我批评,从负面强化,从而改过迁

善,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石共文.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02).

作者简介:吕丽(1977.3-),女,锡伯族,石家庄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