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_谁人曾与评说_清末民初_革命_与_改良_之利弊论_吴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争鸣
·158·
2011.02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清末民初“革命”与“改良”之利弊论
吴 科
(滨海县八滩中学 江苏·盐城 224000)
摘 要: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的,往往伴随着多种形式。
革命与改良,是相辅相成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合力。
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二者交叉地出现。
关键词: 辛亥革命 革命与改良 救亡图存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Revolution" and "Improv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eory
WU Ke
(Binhai County Eight Beach Middle School Jiangsu ·Y ancheng 224000)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the road ahead, new power not to a single form, often accompanied by a variety of forms, r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social progress together. They are mutually dependent, an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two crossover appearance.
Key words:The revolution of 1911; R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Save one's country so that it may survive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苍茫的老大中国似乎正处在一个思想的十字路口,特别是庚子事变后,中国已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是列强肆意践踏,内是政治机体的腐朽,
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场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如黑云压城。
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一种从深渊脱逃的欲望驱使各个阶层在寻找出路。
总的来看,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可供选择的救亡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康
梁为代表的改良路子,一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路子。
这两条救亡路子的激发与对立,实则都由清季阽危的国势所决定。
也正因为如此,革命与改良两大轰轰烈烈的运动笼罩了整个清末民初,而就其结果而论,革命党是成功者,清朝被推翻了;改良派是失败者,不仅理想未能实现,就连其所拥戴的偶像也被历史于“不经意间”遮蔽起来。
细细考究产生这一历史结果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在辛亥前的十年间,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早已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情绪:满清王朝在抵抗帝国主义中的无力表现让学生从反帝走向了反满,官兵矛盾、克扣军饷和物价的飞涨加深了军队的不满,赋税的日益增长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引发了农民、工人、
商人对帝国主义和与帝国主义并至的新政的不满。
如果说在辛亥年之前工、农、兵、学、商等阶层对现状的不满还没有波及到上流阶层的话,那么到了这一年的春天,政府又一次借外债修铁路的计划和满清“皇族内阁”的粉墨登场则彻底打破了改良派上流阶层对于清廷的幻想。
终于,各个阶层在反对举债这个爱国主义的大旗下走到了一起,一致将不满指向了满清朝廷,而反满革命便“名正言顺”地成为被人们寄予希望解决所有问题的新的灵丹妙药。
历史的尘埃虽已落定,但我仍固执地认为改良派的观点不会因其在现实中的失败(其实革命派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又何尝真正成功)而抹去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灿烂光辉。
让我们回过头来,还是从两派的论战说起吧。
其实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论战,上溯到1903年便已开始。
到了1906年4月28日,革命党与改良派各以《民报》和《新民业报》为阵地,展开了正式的大规模的论战。
4月28日这一
天,
《民报》第三期郑重其事地列出同《新民业报》之辩驳纲领12条,并声明“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辩驳”。
从此,两派论战真刀真枪地全面铺开,海内外20余家报刊也相继投入论战。
据当
时论战的史料分析显示,双方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在民族主义方面,革命派主张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并举,改良派则认为二者不相容;在政治革命方面,革命派主张共和,
改良派主张立宪;在社会革命方面,革命派提倡“民生主义”
,改良派则认为这只是“煽动流民”的宣传。
关于这三个方面的论战内容,我想具体谈谈我不成熟的一点看法。
民族革命方面,主张排满的革命派“认定满洲政府是我们
惟一的仇敌,排满是我们惟一的天职”
,为此,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于1906年竟用白话写了一首
《逐满歌》,历举满清残暴统治:“可怜我等汉家人,却被羊猪进屠门。
扬州屠城有十日,嘉定广州都杀毕。
福建又遇康亲王,淫掠良家象宿娼。
驻防鞑子更无赖,不用耕田和种菜……莫听康梁诳尔言,第一雔人在眼前,光绪皇
作者简介:吴科(1985.11—),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
百家争鸣
2011.02
·159·
帝名载湉。
”这首白话歌一时广为传诵,极大激发了人们的“排满”意识。
接着,汪东就历数清廷之“虐史”以证明其“惨酷”,并提出“以满临汉,如主于奴”,必须坚决推翻;而黄侃更在《专一之驱满主义》一文中说:“国土沦丧,历祀三百,地犹华域,人犹华胄,而政典宪章,悉为胡有。
猗嗟我民,处此晦盲否塞之世,所亟者固当在种类之兴衰,而不在政治之良恶”,强烈谴责了清王朝暴政。
细细推究此类排满言论,我们无法否认的是,由于特定的民族历史背景,使中华民族传统凝聚力的意识里,不可避免地包含了非常强烈的严格“血统”的“华夷之别”观念、强调汉文化至尊的“大汉族主义”、渲染民族复仇意识的“爱国精神”。
而且也正是特定的民族历史背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识里,难以摆脱一种极强的封闭色彩:频繁的外族入侵,在强化了民族自立自强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强化了“非我族类,必存异心”的华夷对立观念;而始终保持的文化至尊地位,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长着“唯我为大”“唯我独尊”的自大封闭心态。
对于在政治革命问题上的分歧,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首先得承认,二者都是反对专制政治的,他们都主张“立宪”即实行政治民主,都以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国家为自己的最终政治目标。
不过,革命派要的是“民主立宪”,即想建立像美国、法国那样的没有皇帝的民主制度,当时叫“共和”制;而立宪派要的是类似英国、日本那样的“君主立宪”,即保留皇帝的“民主制度”。
他们的分歧点其实主要聚焦在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这一问题上,对此,康有为反对共和,主张“君主立宪”,并搬出公羊“三世说”的庸俗进化论观点,认为由“据乱世”,必经“升平世”,才能达到“太平世”。
认为中国“国民太多”,“民智不逮”,缺乏“共和国民”的资格,甚至连享受“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必须由政府先行十年的“开明专制”。
而革命派则认为,当今之世,不是中国“国民恶劣”,而是清朝“政府恶劣”,不是“明智未开”,而是“民智大开”,中国不但有资格当“共和国民”,而且有能力实行民主共和制,实行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进化之公理”。
其实,过去这一个世纪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理想型的政治大革命常会使人民遭受更大的苦痛,而只有缓慢渐进的稳重改革才符合时代的要求。
记得在1980年代以后,李泽厚就在私下里宣讲“戊戌变法可能成功,辛亥革命一定失败”,说明的正是这一历史经验。
任何历史车轮前进所遗留下的印记总是带着“破坏”的伤疤,但这一“破坏”又可以分为“有血的破坏”和“无血的破坏”,前者如法国的大革命,后者则如日本的明治维新。
老大中国譬如一偌大的躯体,虽然各部分都有不轻的毛病,但一味地想下猛药去攻克,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效果,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
至于社会革命方面,是否变革封建土地制度是其论战的要害之处。
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将“平均地权”列为政治纲领。
通过引证亨利·乔治的观点,孙中山强调:“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不磨之论”;地主占有土地,不过是对社会所有物的劫夺和掠为己有。
他预计,革命成功后,中国的实业将得到发展,城市地价将急剧上涨。
这类地价的增涨,是社会进化之结果,决非地主所化心力,因而地主“坐守其成”,完全是“不劳而获”。
据上,孙中山主张必须“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公有。
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虽然孙中山喊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的口号,但就客观发展进程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暂时所要求的还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当时中国与其说苦于资本主义,不如说苦于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够。
所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当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他所提倡的民生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而是要用改良的办法预防其“祸害”而已。
尽管孙中山的主观想法“为国为民”,但单靠他的民生主义却永远无法实现其“防止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的现象”的理想,他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主观上的空想。
历史不容假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这场论战中终究是胜利了。
对于这场论战,《新民丛报》在1907年作出如下的结论:“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立宪党人则气为所慑,口为所钳。
”但是我们知道,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的,往往伴随着多种形式,革命与改良,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相辅相成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合力。
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斗争方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二者交叉地出现。
若把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变法维新派(“保皇派”)作为欧洲的改良主义进行批判,是走进了引喻失义“洋冠中戴”的理论误区(马洪林语)。
参考文献:
[1] 马洪林.康有为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近代史.2009(3).
[2] 张嘉友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 (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辛亥革命在两湖[M].改良与革命.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7.
责任编辑:琰 柽
(上接第150页)
门的日常工作中。
职业指导不是学院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连续性的、整体的和系统性的工程。
因此,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每位教职工各尽其责,打一场“人民战争”,方能推动职业指导工作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光哲,李泽伟主编.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5.
[2]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7(13~
16).
责任编辑:琰 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