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食物1.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

2.食物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主食和副食、熟食和生食。

3.我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让骨骼,肌肉生长的营养,需要能给身体提供能量的营养。

4.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6.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7.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8.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9.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10.脂肪的辨别方法: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11.淀粉的辨别方法:在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如果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12.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3.我们每天摄入的谷类:300-500克;油脂类25克。

14.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膳食搭配原则呢?答:①荤素搭配。

②粗细粮搭配。

③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15.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1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但却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17.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有营养。

18.与生的马铃薯对比,烧熟的马铃薯有什么变化?答:烧熟的马铃薯变软了,很容易被消化,吃起来味道更好了。

烧熟后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19.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答:熟鸡肉很容易被撕开;有鸡肉的香味;细菌都被杀死了。

20.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答:因为鸡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加热后,才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鸡肉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科学第三单元四年级知识点

科学第三单元四年级知识点

科学第三单元四年级知识点四年级的科学第三单元通常涵盖了多个主题,但这里我将提供一个可能包含的主题内容,例如“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以下是该单元可能包含的知识点:植物的生长和变化一、植物的组成部分1. 根:植物的根基,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2. 茎: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分。

3. 叶: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食物。

4. 花: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

5. 果实和种子:植物的后代,通过果实保护和传播。

二、植物生长的条件1. 光照:植物需要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2. 水分: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

3. 空气: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4. 温度: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

5. 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支持。

三、植物的生命周期1. 种子:植物生命周期的开始。

2. 发芽: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开始生长。

3. 成长:植物逐渐长大,发展出根、茎、叶。

4. 开花:植物成熟后开花,准备繁殖。

5. 结果:花朵授粉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6. 衰老和死亡:植物生命周期的结束。

四、植物的适应性1. 向光性:植物会向光源生长。

2. 向水性:植物的根会向水分丰富的地方生长。

3. 向地性: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以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五、植物的分类1. 草本植物:生命周期短,通常一年生或多年生。

2. 木本植物:生命周期长,有木质茎。

3. 蕨类植物:不开花,通过孢子繁殖。

4. 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结构简单。

六、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 食物来源:许多植物是人类的食物来源。

2. 药用价值:一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3. 环境美化: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提供氧气。

4. 生态平衡: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七、实践活动1. 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种植实验:亲手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条件和变化。

3. 植物分类:学习如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四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3、每天都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
4、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吃糖类食物
5、如果手指内有些蜕皮,需要多吃有维生素的食物
科学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一、我能填空:
1、 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脂肪、蛋白质、糖类、维 生素、矿物质和水。
2、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面包、桔子
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潮湿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日常生活中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晒件法、密封 包装法、腌制法等。
3、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 我们必须吃一粮食类—、
蔬果类、一肉蛋类―一等食物,同时还要吃—水产类—等食物。
4、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 要成分。
5、 观察食物包装袋,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 质期和保存条件 下0
二、我能判断:
(X ) 1、鱼肉营养是很丰富的,只要吃鱼吃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就足够了。
(V ) 2、要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15、
油脂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B
)。
A、维生素B、脂肪
C、蛋白质
D
、糖(淀粉)
16、
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
)。
A、维生素B、脂肪
C、蛋白质
D
、糖(淀粉)
17、
瘦肉中含有丰富的(A )
0
A、蛋白质B、脂肪C、
维生素
18、
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C )。
(X ) 3、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X ) 4、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一、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过程,从种子发芽,到植物茁壮成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开花结果等各个方面。

### 1. 种子发芽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它蕴含着新生命的奥秘。

当种子得到适当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它将发芽生根,然后顺势生长。

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植物后续生长发育的健康与否。

### 2. 根茎叶的生长植物的根、茎、叶在生长过程中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茎是植物的支撑器官,能够让植物挺立向上;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能够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这三者共同协作,使植物得以生长健壮。

## 二、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植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这些因素在影响植物生长的也是我们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 1. 光照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没有光合作用,植物就无法进行生长。

充足的阳光对植物生长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植物的种植来说,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 2.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植物体内的溶剂,同时也是植物进行养分传输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过量或者缺乏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 3.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喜欢温暖的气候,有些植物则适应寒冷的气候。

我们在栽培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适温范围,以便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4. 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对于植物的种植来说,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以便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汇总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下面四种物质分别为石灰石、铁矿石、水晶、土壤。

..5.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6.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

7.有关岩石的故事8.有关岩石的故事(补充)石头上有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石头上有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石头上有矿物,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石头上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9.土壤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10.关于岩石和土壤知识记录表11.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

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12.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很多东西,比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1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2.探究目标
(1)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会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

(3)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二、知识梳理
1.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2.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纹理、颗粒大小、软硬程度、表面光滑或粗糙、轻重等方面对常见的岩石进行观察。

3.在观察岩石软硬程度时,可以借助指甲、铜钥匙、小刀对岩石进行刻画来判断,岩石的软硬分四类,分别是软、较软、较硬、硬。

4.观察岩石颗粒时,可分颗粒细密、颗粒粗疏、颗粒粗大等不同颗粒。

5.观察岩石可以采用眼睛看、手摸、鼻子闻、耳朵听等方法,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手电筒等工具。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标本。

(2)探究问题: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标本有什么特征?
1 / 3。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知识点整理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下面四种物质分别为石灰石、铁矿石、水晶、土壤。

..5.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6.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

7.有关岩石的故事8.有关岩石的故事(补充)石头上有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石头上有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石头上有矿物,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石头上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9.土壤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10.关于岩石和土壤知识记录表11.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

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12.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很多东西,比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1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岩石的组成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岩石的组成
玻璃>蜡烛>丝绸>泥土。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观察步骤: ①把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拿到阳光直
射处,观察、描述它们表面对光的反射情况,并记 录。
②根据它们对光的反射的强弱情况,按从强到弱 排列起来。
丝绸的反 光呢?
玻璃反光 比金属弱, 比泥土强。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金属反光 最强!
观察记录: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花岗岩颗粒与石英、长石、云母比较表
矿物
矿物特点
花岗岩颗粒特点
矿物
矿物特点
科学 部花编岗版岩四颗年粒级特点下册
呈六角柱状,透明或半透明,略似圆 形的不规则颗粒,具有像玻璃或油脂 般的光泽
无色、透明、闪闪发 光 (或灰白色)
颜色淡(肉红、浅黄、灰白等),半透 浅红色或浅黄色的色
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这三种矿物进行比较,
3 辨别出这些颗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
哪些是云母。
观察目的: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通过观察、比较花岗岩颗粒与石英、长石、云母
三种矿物形态特征,认识花岗岩的组成成分。
观察步骤: 将花岗岩中的颗粒分别与石英、长石、云母这
三种矿物进行比较,再结合特点识别这三种颗粒分 别是什么。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硫黄主要用来制造硫酸,也常用在橡 胶、造纸、医药等方面。
石墨最软矿物,可制电极、铅笔芯、 防锈涂料、固体润滑剂等。
岩盐又称石盐,用于食用和防腐,制 取纯碱、烧碱、盐酸等。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方铅矿是重要的提炼铅、银等金属 的矿石。
石膏可用于点豆腐、医疗手术,制 作水泥、模型、塑像等。

2023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和教学计划)

2023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附问答题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问点梳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 1 课种子里孕育着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头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局部种子还有胚乳。

3.种子在确定条件下能萌发成的植物体。

4.观看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觉察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一样。

5.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构造。

6.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贮存或转运养分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局部,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7.虽然种子的外形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构造根本一样。

8.种子的哪一局部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局部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渐渐消逝。

9.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①外形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10.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有什么一样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一样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局部,是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局部所组成。

第 2 课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选择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预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 个洞,深度约 1 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潮湿,然后将它放在温顺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看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头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分的空气。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6、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他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7、脂肪的辨别方法(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8、淀粉的辨别方法(1).在淀粉糊中滴入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

(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9、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0、我的膳食营养原则:⑴荤素搭配⑵粗细粮搭配。

⑶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⑷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⑸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一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12、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2)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

⑶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13、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14、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环境里,他们能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是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3单元 食物

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3单元 食物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一、一天的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

2.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类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类食物(素食)。

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

3.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

二、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等营养。

2.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

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盐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

5. 我们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但一种食物可以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6. 脂肪的辨别方法: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擦或挤压后留下油渍,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7. 淀粉(糖类)的辨别方法:在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淀粉(糖类)。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三、营养要均衡1.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2.食物宝塔各层中的食物。

3. 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

四、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览欢迎来到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学习之旅!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探索身边奇妙的科学现象,我们将学习一些有趣且实用的知识点,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踏上这次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吧!首先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比如力、运动、重力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走路、跑步时都在与它们打交道。

接着我们会学习有关光和影的知识,你知道光是怎么传播的吗?我们如何看到物体的?通过学习你会明白阳光和影子的形成原理,还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验证这些知识。

然后我们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不同的声音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会明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也能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来体验声音的魅力。

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材料的基本性质,比如硬度、弹性等。

不同的材料有哪些特点?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会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这一单元的学习将充满趣味和惊喜,你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学习吧!1. 介绍科学第三单元的主题和重要性一提到科学第三单元的主题,那真是挺吸引人的!这个主题关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内容,当我们走在路上、观察周围环境时,会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这个单元就是要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秘密,想象一下我们是小小的科学家,探索着身边的世界,发现物质的神奇变化,这感觉真的很奇妙!不仅如此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超级实用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物质是怎么变化的,还可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不是感觉很棒呢?学好这一单元的内容真的很重要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和生活现象,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吧!2. 概述本文将详细总结本单元的关键知识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回顾一下《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吧!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单元都学了哪些有趣又有用的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1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类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按照吃的方式分可分为生吃、熟吃、生熟都可吃。

3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2)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淀粉属于糖类。

含有糖类的食物有:米饭、面粉、马铃薯等。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油、巧克力、花生等。

3)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4 食物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5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6 搭配膳食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7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8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

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腌制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9 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10 食物储存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储存方法举例减慢食物变质的原理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夹爪、香肠(肉质类食物)先将食物杀菌再真空包装以隔绝空气腌制肉、笋用盐渗透汲取出食物内部的水分盐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晒干竹笋、小青菜减少食物中的水分冷冻肉、鱼降低温度抑制霉菌繁殖结束语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2)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2)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0课周围的生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非生物。

如石头、沙子、水等。

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生物。

如:动物、植物、细菌等。

2、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三四多万种。

3、生物的四大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新陈代谢、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4、向日葵一直跟着太阳转说明它具有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

5、小鸡用下蛋的方法来繁衍而小猫用生小猫的方式来繁殖。

6、给树苗浇水树苗长出绿叶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7、现在有的机器人能够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可是由于它不能生长发育、不能繁殖后代、不能新陈代谢所以它仍然不属于生物。

第11课种茄子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

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卡、拍照等。

4、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有农家肥、化肥等。

5在播种之前我们要做松土、浇水、浸种这三项准备工作。

这样能够提高发芽率。

6、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时候要观察的项目有植物高度、花蕾数目、花的特点等同时还要注明观察的人员、观察的时间。

7、播种时大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1~2粒小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2~3粒同时注意不要种的太深。

8、间苗就是在每个坑里长出来的植物中选择一株最健壮的留下来将其他的都拔掉。

第12课植物的生长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

给植物适量地浇水、施肥让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会使植物长得更好。

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

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莴笋和萝卜。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是用根吸收的靠叶子把体内的水分蒸发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知识要点第1课一天的食物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1)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2)来源于植物的植物类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动物类食物;其他的分类方法还有:(3)熟吃的,生吃的,既可熟吃也可生吃的食物;(4)主食和副食;等等。

3.在按餐别进行统计食物时,不能把一盘菜统计成一种食物,应该按成份即所用的原料来统计食物。

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5.各种营养特点及作用:6.脂肪的辨别方法:在白纸上挤压或者滑动食物,观察是否有油渍。

7.淀粉的辨别方法:在食物中滴碘酒,观察食物是否变蓝,如果变蓝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果要鉴别蛋白质怎么办?方法是烧一下,有焦臭味表明有蛋白质,有的人鉴别羊毛衫,就是烧一下,看有无臭味)8.9.第3课营养要均衡1.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 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3. 均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位置所含营养作用比重第1层谷类含淀粉质,少量维生素B及植物性蛋白质;全麦食物含纤维素。

供应热能,补充消耗,保持体温作为主食,自然总摄取量远高于其它类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0课周围的生物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我们称为非生物。

如石头、沙子、水等。

一类是有生命的,我们称为生物。

女口:动物、植物、细菌等。

2、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科学家们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三四红—万种。

3、生物的四大主要特征有: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能新陈代谢、能对周围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4、向日葵一直跟着太阳转,说明它具有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

5、小鸡用下蛋的方法来繁衍,而小猫用生小猫的方式来繁殖。

6给树苗浇水,树苗长出绿叶,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7、现在有的机器人能够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可是由于它不能生长发育、不 _ 能繁殖后代、不能新陈代谢,所以它仍然不属于生物。

第11课种茄子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途径和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种茄子主要包括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间苗等步骤。

3、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统计表、记录卡、拍照等。

4、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有农家肥、化肥等。

5在播种之前,我们要做松土、浇水、浸种这三项准备工作。

这样能够提高发芽
率。

6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时候,要观察的项目有植物高度、花蕾数目、花的特点等,同时还要注明观察的人员、观察的时「—
7、播种时,大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1~2粒,小粒的种子每个坑里放2~3粒,同时注意不要种的太深。

8、间苗就是在每个坑里长出来的植物中选择一株最健壮的留下来,将其他的都拔掉。

第12课植物的生长
1、茄子从播种到结果主要包括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

2、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不相同。

给植物适量地浇水、施肥,让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会使植物长得更好。

3、1999年,第一代508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收获了。

4、20世纪90年代,宇航员成功地在40厘米高的温室里种出了萬笋和萝卜。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是用根吸收的,靠叶子把体内的水分蒸发掉。

6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苹果树生长在北方」人掌生长在沙漠』生长在池塘第13课养小鸡
1、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报告等
2、小鸡在生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羽毛的颜色和形状、身长和体重、鸡粪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3、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坚持连续观察和仔细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4、小鸡喜欢吃小米,但是在喂小鸡之前应该把小米泡一泡。

5、制作小鸡生长情况记录图表,可以把小鸡不同时期的样子画下来或拍照下来。

第14课小动物的生长
1、我们可以采用文字描述、拍照、表格等方法来记录小鸡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

2、小鸡小时候喜欢吃小米,小鸡有时也吃沙粒,因为沙粒可以帮助小鸡消化食物。

3、展示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研究成果,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
的教训。

4、両出生的小鸡羽毛是又湿又软的,一周大后,羽毛是毛茸茸的,六周大后, 羽毛是一片片的。

5、小鸡的食性比较杂,它不仅吃菜叶、草叶等植物类食物,也吃小米、大米、小麦等粮食性食物。

第15课毛毛虫不见了
1、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有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蝴蝶把卵产在树叶上,卵孵化成幼虫,毛毛虫挂在树枝上成了蝶蛹,蝴蝶是成虫。

3、像蝶、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

4、蝌蚪是青蛙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成年的青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以昆虫为食物。

5、为了防止标本被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实验
制作蝴蝶标本的步骤: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并留有8mn长度。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再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

⑤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⑥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标本放进40C的烘箱内烘于或放在通风干燥处约两周,使其自行干燥。

第16课我在长大
1、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己在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比较自己的照片;比较自己的手印等办法来证明自己在不断的生长变化。

3、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衰老、死亡等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4、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可怕。

5、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学会更多的技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