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习题1
英语中感官动词的用法-学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英语中感官动词的用法一、感官动词1、感官动词(及物动词)有:see/notice/look at/watch/observe/listen to/hear/feel (Vt)/taste (Vt)/smell (Vt)2、连缀动词(含感官不及物动词):be/get/become/feel/look/sound/smell/taste/keep/stay/seem/appear/grow/turn/prove/remain/go /run二、具体用法:1、see,hear, smell, taste, feel,这五个动词均可作连系动词,后面接形容词作表语,说明主语所处的状态。
其意思分别为“看/听/闻/尝/摸起来.・・・・・%除look之外,其它几个动词的主语往往是物,而不是人。
例如:These flowers smell very sweet.这些花闻起来很香。
The tomatoes feel very soft.这些西红柿摸起来很软。
2、这些动词后面也可接介词like短语,like后面常用名词。
例如:Her idea sounds like fun.她的主意听起来很有趣。
3、这五个感官动词也可作实义动词,除look(当”看起来……”讲时)只能作不及物动词外, 其余四个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此时作为实义动词讲时其主语一般为人。
例如:She smelt the meat.她闻了闻那块肉。
I felt in my pocket for cigarettes.我用手在口袋里摸香烟。
4> taste, smell作不及物动词时,可用于"taste / smell + of+名词”结构,意为”有味道/气味”。
例如:The air in the room smells of earth.房间里的空气有股泥土味。
5、它们(sound除外)可以直接作名词,与have或take构成短语。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认识感官
【评析】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
教学过程(初备)
修改
学设计从眼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在学生对自己组内树叶描述时,教师要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给予引导,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石磨、迷你擀面杖、大米、电动粉碎机。
教师材料: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视频。
教学预设
个性化备课
活动一: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背景情况(见参考资料),便于学生理解。
三、延伸拓展
1.不仅人有感官,动物也有感官,你知道哪些动物有特别灵敏的感官?
2.播放视频,介绍动物的感官。
3.请同学补充其它动物具有灵敏感官的故事。
作业设计
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板书设计
4.认识感官
教学后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2课时)
(三)认识触觉
1.出示毛巾和硬纸板。谈话:用身体不同部位(比如手、脸、胳膊)分别碰触毛巾和硬纸板,,然后说一说你的
感觉。(学生回答:一个硬,一个软;一个光滑,一个粗糙)。
2.提问:你们是用身体哪个器官感知到的呢?
【评析】教材中用脚来感知物体的软硬,光滑与粗糙。但对于北方的孩子,9月末已经天气很凉了,不适合用这种方法。在选材中对比越强烈效果越好,但出于安全和材料方便选取的角度考虑,没有用薄铁板,而是选用毛巾和硬纸板。还有就是学生往往认为手是感觉器官,所以在课堂上让他们用身体不同部位接触实验材料,引导认识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感官系动词讲解与练习
模块语法聚焦一表示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1.表示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也可称为感官动词,主要有look (看起来), smell (闻起来), sound (听起来), taste (尝起来), feel (感觉/摸起来)。
2.感官动词属于连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构成系表结构,说明主语所处的状态。
例如:He looks tired.他看起来累了。
These flowers smell sweet.这些花闻起来香。
Her voice sounds beautiful.她的声音听起来优美。
The cake tastes delicious.蛋糕尝起来美味。
I felt guilty.我感到内疚。
3.感官动词后可接介词like, like后可接名词或v.ing形式。
例如:That boat looks like a duck.那条船看起来像一只鸭子。
It smells like being burnt.它闻起来像烧焦了一样。
4.含有感官动词的句子,其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要借助助动词完成。
例如:He looks worried. 他看起来忧愁。
→He doesn't look worried他看起来并不忧愁。
→Does he look worried?他看起来忧愁吗?实战演练Ⅰ. 单项选择()1. The cake ________ delicious. I can't wait to eat it.A.feels B.soundsC.becomes D.smells()2.Apples of this kind ________.A.tastes good B.tastes wellC.taste good D.taste well()3.[2015•潍坊]The new sweater I bought for my grandma ________ soft. She likes it very much.A.looks B.smellsC.tastes D.feels()4. —Oh, I'm hungry. Mum, can I have the hamburger on the plate?—No. It tastes________.A. terriblyB. terribleC. goodD. well()5.—The cake looks ________.—Yes, and it tastes even ________.A. well; goodB. nice; betterC. good; worseD. better; best()6.[2015•镇江]—ThreeD printing technology could be used to build a house in less than24 hours.—It ________ amazing. It's my first time to get to know the news.A.looks B.smells C.sounds D.tastes()7.Oh, it________so nice. What beautiful music it is!A.smells B.soundsC.tastes D.looks()8.—Dinner is ready. Help yourself!—Wow! It ________ delicious. You are really good at cooking.A.looks B.soundsC.tastes D.feels()9.—Let's go on a picnic this weekend, OK?—That sounds________.A.great B.wellC.hardly D.terribly()10.I like to read English in the garden because the flowers in it smell ________. A.good B.wellC.bad D.badly()11.—Do you like swimming in winter?—Of course. The water ________ a bit cold at first, but then I am warm and full of energy. A.tastes B.feelsC.smells D.looks()12.Mum is making dinner. It ________ so nice!A.smells B.tastesC.feels D.sounds()13.Good medicine for health ________ bitter to the mouth.A.feel B.tastes C.feels D.taste()14.Some of my friends eat with their eyes. They prefer to order what ________ nice. A.feels B.smells C.looks D.tastes()15.—Do you know the song Gangnam Style?—Of course. It ________ interesting.A.tastes B.smells C.sounds D.feelsⅡ.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我的毛衣摸起来柔软。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感官》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感官》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互动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1. 感官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向学生介绍五种感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活动:设计一系列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每种感官的功能。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认识味觉,或者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来感受触觉。
3. 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闭眼辨声、蒙眼猜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感官功能的理解。
4.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感官进行观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将异物放入耳朵或鼻孔等。
5. 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奇妙,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感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
(二)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
理解感官的综合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运用了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对于感官的名称和具体功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触摸、体验等方式学习。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们对食品的感官体验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喜欢某种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以及它们的答案。
试题一:食物的味觉分类答案:食物的味觉可以分为五种基本味觉:咸、甜、酸、苦和鲜。
咸味来自钠离子的刺激,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酸味来自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苦味来自食物中的苦味化合物,而鲜味则是由谷氨酸等物质引起的。
试题二:食物的气味认知答案:人类的嗅觉可以分辨出数千种食物的气味。
气味通过与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结合,被转化成我们所感知的气味。
气味对我们的食欲和味觉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试题三:食物的外观对口感的影响答案:食物的外观对我们的口感和食欲产生影响。
颜色鲜艳、外观美观的食物会让我们觉得更有食欲,而外观不佳的食物可能会让我们产生厌恶感。
此外,食物的外观也会对我们对食物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水果是否成熟、肉类是否新鲜等。
试题四:食物的口感分类答案:食物的口感可以分为软硬、酥脆、润滑、爽口等不同特点。
不同的食物口感给我们带来的食用体验也不同,例如口感酥脆的食物常用于零食,口感爽口的食物则常用于夏季消暑。
试题五:食物温度对味觉的影响答案:食物的温度会对我们的味觉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食物会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味蕾,使食物的味道更为浓郁。
而温度较低的食物则会使我们的味觉相对减退。
试题六:食物的口味偏好的形成答案:食物的口味偏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个人的口味偏好受到遗传、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不同人对相同食物的口味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试题七:食物的口感优化答案:为了使食物的口感更好,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技巧。
例如,使用红烧、炒、蒸等烹饪方法可以使食物变得酥脆、软糯或润滑。
此外,香料的使用也可以为食物增添特定的味道和香气。
以上是关于食品感官的试题及答案。
通过了解食物的味觉分类、气味认知、外观对口感的影响、口感分类、温度对味觉的影响、口味偏好的形成以及口感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感官特点,从而更好地享受美食。
module1-感官动词讲解ppt课件
语法专项课件 (感官动词)
Miss Ma
1
Part
语法透析
考点大观 易错辨析 通关训练
2
语法透视
考点大观
感官动词
感官动词四注意: ➢感官动词表示感觉和知觉
视觉
Eye
look
嗅觉
Nose smell
听觉
Ear
sound
味觉 Mouth taste
触觉
Hand
Tom __lo_o_k_s_v_e_r_y__u_n_h_a_p_p_y____. 4. 别不好意思,试一试。
Don’t be shy, just __h_a_v_e__a_t_r_y_____.
Next
语法透视
考点大观 易错辨析 通关训练
解析
Next
The vegetable soup_____ delicious. Can I have more? A. looks B. tastes C. sounds D. feels
【解析】本句话意为“这个蔬菜汤尝起来太美味 了,我能再来一碗吗?”。考察“系表结构”, 表示“尝”,所以答案选B。
The cookies smell delicious. The soup tastes too salty. The bed feels hard. The idea sounds quite good. All the children look happy. 上面用到的系动词smell, taste, feel, sound, look相当于汉语中的闻起来,尝 起来,摸上去,听上去,看起来的概念。
C. 完成句子: 1. 丝绸摸起来很柔软。 Silk ___________________. 2. 洋葱不好吃,气味太浓了。 The onion doesn’t taste good, it _________________. 3. 汤姆看起来不开心。 Tom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别不好意思,试一试。 Don’t be shy, just _______________.
食品感官
名词解释1 感官检验答案: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2 察觉阈值答案: 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它为察觉阈值或感觉阈值下限。
3 两点检验法答案: 两点检验法又称配对检验法。
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力向(A口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4 描述性检验答案: 描述性检验是评价员对产品的所有品质特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及描述评价。
通常是可依定性或定量而分为简单描述检验法和定量描述检验法。
5 简单的描述性检验法答案: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尽量完整地、准确地进行定性的描述,以评价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称简单的描述性检验法。
6 定量描述检验法答案: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的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
7 感觉答案: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
一种特征或属性即产生一种感觉。
二、填空题1 对某人的味觉敏感度进行测定时,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所对应是柠檬酸、蔗糖、盐酸奎宁、氯化钠四种味感物质。
2 感官评价中的四种活动指的是组织、测量、分析、结论。
3 感官评价常用的三类方法分别是: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试验。
4 基本感觉分为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
5 基本味觉分为甜、酸、苦、咸。
6 感官检验是建立在多种理论综合的基础上的,主要与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密不可分。
7 感官检验必须做好三方面的控制:品评室的控制、产品的控制、品评人员的控制:。
8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概率统计分析而获得客观的检测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
初中英语语法知识—动词的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Would you like to try some pizza?—Yes, please. It lovely and nice.A.sounds, sees B.looks, smells C.hears, turns D.sounds, watches 2.—Do you like watching cooking programs on TV?—No, I don’t , but my twin brother . He's very fond of cooking.A.does B.do C.is D.are 3.Colours can change our moods and make us happy or sad .A.feel B.to feelC.felt D.feeling4.—________ Mary________ fruit? —Of course.A.Is; like B.Does; likes C.Does; like D.Do; likes 5.The strawberries delicious. You can have a try.A.eat B.drink C.taste D.sound 6.Coffee is ready. How nice it ______! Would you like some?A.looks B.smells C.sounds D.feels7.Ted likes Art, his brother .A.but; isn't B.and; don't C.but; doesn't D.but ;don't 8.What kind of music ________ he ________?A.does; listen B.does; listen to C.is; listen D.is; listen to 9.—Let’s _________ the library this afternoon.—Sorry, I want _________ my grandfather.A.go to;to meet B.go to;meeting C.to go to;to meet10.I think the music is great , and it is worth________A.to listen B.to listen to C.listening D.listening to 11.This is a photo of my grandpa. He youngA.looks B.feels C.sounds D.hears12.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_by his sister. A.to cry; to cry B.cry; cryC.to cry; cry D.cry; to cry13.What a beautiful song! It ___________so sweet.A.feels B.sounds C.tastes D.smells 14.The air _______ fresh after the rain. And the sky is blue.A.feels B.tastes C.smells D.sounds 15.This my sister and those my brothers.A.is, is B.are, are C.is, are16.I don't have a Ping-Pong ball, _______ my brother _______.A.but; do B.and; does C.and;do D.but; does17.In fact (事实上), she ________ ________ many ________.A.doesn’t has; toies B.don’t has; toies C.doesn’t have; toys D.don’t have; toys 18.—Where__________ your friend __________from?—He comes from England.A.is; come B.do; come C.does; come D.are; be 19.—Let him __________us to learn English, OK? —Great!A.Helps B.to help C.help D.helping20.— 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Let's ________it half past nine.A.meet B.make C.do21.—I saw Betty go to Grandpa Zhang’s home just now.—Yes, she is often seen ________ the old man with his housework.A.help B.to help C.helps D.helped 22.Nothing ______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A.is B.are C.am D.Be23.Let’s_________ and play football.A.go B.to go C.going24.Peter has never seen such a big fish in his life, ________?A.has he B.has n’t he C.does he D.doesn't he 25.Amy and her best friend often________books together.A.read B.reads C.look D.looks【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句意:——你想尝尝披萨吗?——好的,请。
感官实验1--酒精气味及刺激感阈值测定
酒精气味及酒精刺激阈值测定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练习分辨样品的味道,通过对差别大小的判别测试感官灵敏度。
2.学会两点检验和人的敏感性检验的操作方法、原理、结果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通过闻不同浓度的同种样品,来评价品评人员嗅觉的灵敏度。
人的嗅觉比较复杂,亦很敏感。
同样的气味,因个人的嗅觉反应不同,故感受喜爱与厌恶的程度也不同。
同时嗅觉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对嗅觉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的嗅觉适应性特别强,即对一种气味较长时间的刺激很容易顺应。
2. 通过人的味觉比较两种样品是否存在差别,也可评价品评人员的味觉敏感性。
味觉神经在舌面上的分布不均匀。
舌的两侧边缘是普通酸味的敏感区,舌根对于苦味较为敏感,舌尖对于甜味和咸味较敏感,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在感官评价食品的品质时,应通过舌的全面品尝方可决定。
味觉与温度有关,在进行滋味检验时,最好使食品处在20~45℃之间。
在进行感官评价时,中间必须休息,每检验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三、实验材料与人员1.实验材料酒精气味阈值实验中有相同的13支试管,其上分别随机标有ZA,TC,AD,FE,ZG,TI,JJ,ZL,AN,WO,ZQ,ST,AU.按照此顺序,在13支试管中分别有浓度(10^(-4)ml/ml)为0.00(纯净水),0.40,0.70,1.00,1.30,1.70,2.10,2.50,3.00,3.50,4.00,4.50,5.00的酒精。
并用纱布塞紧试管口,将它们按照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到试管架上。
酒精刺激阈值测定实验中空白为纯净水,测试样是用相同的小烧杯盛浓度(10^(-1)ml/ml)分别为0.10,0.20,0.60,1.00,1.40,1.90,2.40,2.90,3.5,4.00的酒精。
并准备棉签及纸杯。
2.实验人员总人数:23人平均年龄:21岁性别:女生15个,男生8个。
地区:来自浙江省及上海的有21人,即占所有实验人员的91.3%来自外省(甘肃和安徽)的有2人,即占所有实验人员的8.7% BMI分布:过轻(<18.5)6人,即占所有实验人员的26.1%正常(18.5-24.99)16人,即占所有实验人员的69.6%过重(25-28)1人,即即占所有实验人员的4.3%四、实验步骤1.将已准备好的测试回答表发给所有实验人员,并告知他们写好自己的基础信息,阅读回答表上的提示语。
食品化学与分析习题及答案4-6章[1]
第四章名词解释:感官检验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食品化学分析指食品卫生分析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滴定分析法:用滴定剂滴定被测组分至定量反应完全为止,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及与被测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光吸收曲线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测量每一波长下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即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曲线。
这曲线描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能力,称吸收曲线分配系数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 / mL)比,称为分配系数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及其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问答题1、感官检验的意义是什么可对食品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可判断食品的质量及变化情况。
感官检验在食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食品的贮藏和保鲜、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折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通过测定液体中光线的折光度来测定一些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
3、旋光法的原理是什么旋光法: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旋光度和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感官动词和使役动词(1)
感官使役动词专练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官动词:(A)感官动词(及物动词)有:see / notice / look at / watch / observe / listen to / hear / feel(Vt) / taste(Vt) / smell(Vt) / touch(Vt)1.look, sound, smell, taste, feel,这五个动词均可作连系动词,后面接形容词作表语,说明主语所处的状态。
其意思分别为"看/ 听/ 闻/ 尝/ 摸起来……"。
除look之外,其它几个动词的主语往往是物,而不是人。
【feel的意思:感到,一般指一个人用手去摸布料,西红柿等东西的感觉】1.These flowers smell very sweet.这些花闻起来很香。
2.The tomatoes feel very soft.这些西红柿摸起来很软。
2.接介词like短语,like后面常用名词。
Her idea sounds like fun.她的主意听起来很有趣。
3. 这五个感官动词也可作实义动词,除look只能作不及物动词外,其余四个vi 和vt ,主语一般为人。
She smelt the meat.她闻了闻那块肉。
I felt in my pocket for cigarettes.我用手在口袋里摸香烟。
4.taste, smell作不及物动词时,可用于"taste / smell + of +名词"结构,意为"有……味道/ 气味"。
The air in the room smells of earth.房间里的空气有股泥土味。
5.它们(sound除外)可以直接作名词,与have或take构成短语。
May I have a taste of the mooncakes?我可以尝一口这月饼吗?taste有品位,味道的意思I don't like the taste of the garlic. 我不喜欢大蒜的味道。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1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第1章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绪论0-1 综述你所理解的传感器概念。
0-2 何谓结构型传感器?何谓物性型传感器?试述两者的应用特点。
0-3 一个可供实用的传感器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试用框图示出你所理解的传感器系统。
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或其它辅助器件)三部分组成。
组成框图如下:(1)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如波纹膜盒、光敏电阻等。
(2)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其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数量。
(3)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0-4 就传感器技术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综述你的见解。
答:(1)社会对传感器需求的新动向:社会需求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传感器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当前,人们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条件,研究和采用合适的外部电路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传感器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正在寻求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如:1)开发新型传感器,从原有的工作机理启发人们进一步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件,这是发展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和小型化传感器的重要途径;2)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固态功能材料——半导体、电介质、强磁体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传感器的智能化,“电五官”与“电脑”的结合,就是传感器的智能化;4)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0-5 简述自动检测系统组成。
答:自动检测系统由被检测量、敏感元件(测检元件)、电子测量(转换)电路、输出单元组成。
0-6 什么是传感器、自动检测技术?答:传感器是信息采集系统的首要部件,是实现现代化测量和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源头,其广义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狭义定义为: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将被测量(非电信号)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便于应用的电量的测量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组成。
《食品感官鉴评》 第一章
第一章食品感官鉴评的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类的感觉可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触觉、嗅觉和()。
2、感觉即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
3、视觉、()和()属于物理感觉,味觉、()属于化学感觉。
4、作适当用力的()或煽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
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人鼻腔,使空气易形成急驶的()。
气体分子较多地接触(),从而引起嗅觉的()效应。
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所谓的嗅技术(或闻)。
5、()呈味物质进入口腔后,在舌头肌肉运动作用下将呈味物质与味蕾相接触,然后呈味物质刺激味蕾中的(),这种刺激再以()的形式通过神经系统传至()经分析后产生味觉。
6、味觉的产生,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自己的理论。
目前得到公认有两种:分别是以()和()7、嗅关于觉产生的机理,很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理论来解释,主要包括()、()、()。
8、各种食品都有独自的适宜食用温度。
冰淇淋适宜的食用温度为(),咖啡和茶适宜食用温度则为()9、痛觉是由特殊的痛觉神经感受到()而产生的。
10、高于皮肤表面温度的刺激产生(),低于皮肤表面温度的刺激产生()。
1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
12、某些人特别喜欢吃辣椒时的“热辣”感觉,实际上除了辣同时还伴随着()13、嗅味物质往往是包含有氨、碳、氮、氧和硫的化合物。
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讲,辛辣物质大多含有的结构是(),花香味物质大多含有的结构是()、焦臭味含有的结构为()、水果味物质含有的结构为()、腐烂臭味含有的分子结构大多为()。
14、气味感觉随气味物质浓度降低而增强的特性称为()15、听觉与食品感官鉴评有一定的联系,()在决定食品质量和食品接受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1.两种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2.头各个部位感觉味道的灵敏度有差别,仅仅是由于舌表面的味蕾乳头分布不均匀()3.感觉疲劳产生时感觉的灵敏度会下降。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5《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活动二,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引导孩子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观察 到的信息画在记录单上。研讨板块包括两个问题。问题一:“我们观察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从看、听、闻、尝、触摸等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问题二“反复观察会得到更多信息吗”引导学生从多感官综合运用描述物体特征,体会综合使用感官能让我们获得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拓展板块引导学生感受到感觉器官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要注意保护它们。通过简单的口诀,了解用科学的方法保护感觉器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感觉器官的重要性,与健康生活联系起来。
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将感觉器官与观察方法联系在一起,各种观察活动都会提及各种感觉器官。所以学生对于感觉器官及其在观察方法上的作用的了解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对观察到的信息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词汇,如粗糙、光滑、颜色、大小、轻重等帮助学生准确描述。同时,一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 材中引导学生用绘画记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实用且学生喜欢。
5.透过皮肤不能摸到骨骼。
参Hale Waihona Puke 答案:1.B 2.D 3.D 4.C 5.A
1.√2.√3.×4.√5.×
七、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八、课堂反思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5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体的感觉器官,也知道了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物体不同的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感觉功能去观察教室和校园的事物,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出来,整体去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到每一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是独立的,但认识世界时,它们又不可分割,是综合性的。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更全面的认识。教材从四个方面安排了教学内容:聚焦板块通过几幅图片引出问题:各个感官发挥了什么作用?获得了什么信息?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内容。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习题部分1
一、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这一论断说明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4.“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A.经验论B.唯物论C.不可知论D.反映论(二)不定项选择题1.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选择、建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建构是指A.以对客体反映为基础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C.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D.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2.牛顿说:“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这表明A.认识来源于巨人B.认识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实践不是认识的惟一来源D.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3.“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说明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个论断揭示了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5.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感官练习题1
感官练习题1一、观察练习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进行主动选择和注意的过程。
观察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1.练习一:观察花朵选择一朵鲜花,仔细观察并记录下你所看到的细节:花瓣的颜色、形状、质地,花蕊的位置和形态等。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细节的敏感度,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2.练习二:观察光线变化找一个日光充足的房间,每隔一小时记录下房间内的光线变化情况:光线的亮度、颜色、方向等。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光线的敏感度,了解光线对环境的影响。
二、听觉练习听觉是我们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能力。
通过听觉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听力、音乐欣赏能力以及专注力。
1.练习一:音乐欣赏选择一首你喜欢的音乐,用耳机或扬声器播放。
闭上眼睛,专心聆听音乐,用心感受每个音符的起伏和变化。
可以尝试分辨乐器的声音、旋律的起伏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
2.练习二:周围声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周围的声音:鸟叫、风声、车声等。
尝试从混杂的声音中分辨出不同的元素,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
三、嗅觉练习嗅觉是我们通过鼻子感知气味的能力。
通过嗅觉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气味辨别能力和专注力。
1.练习一:气味辨别准备一些不同的气味物质,如咖啡豆、柠檬皮、香蕉皮等,将它们放在不透明的容器里。
闭上眼睛,在没有看到的情况下,用鼻子分辨出每个容器里的气味。
可以尝试描述气味的特征和区别。
2.练习二:嗅觉专注选择一个气味,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气味上,深呼吸几次,用心感受气味的强度、质地和变化。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气味的敏感度和专注力。
四、味觉练习味觉是我们通过舌头感知味道的能力。
通过味觉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味觉辨别能力和专注力。
1.练习一:味蕾敏感度尝试吃一些酸、甜、苦、咸等不同味道的食物,用舌头尽量分辨出每种味道的特征和区别。
可以尝试描述味道的强度、口感和余味。
2.练习二:餐饮专注在进餐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食物上。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感官体验程度练习题20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感官体验程度练习题20题【含答案解析】1.This picture is very beautiful. I can see it _____.A.goodB.wellC.niceD.fine答案解析:B。
“see”是动词,要用副词“well”来修饰。
“good”“nice”“fine”都是形容词,不能修饰动词“see”。
本题考查了感官动词“see”的程度副词修饰用法。
2.I can hear the birds singing _____.A.loudB.loudlyC.quietD.quietly答案解析:B。
“singing”是动词,要用副词“loudly”来修饰。
“loud”是形容词,不能修饰动词。
“quiet”和“quietly”意思是安静的、安静地,不符合听到鸟儿唱歌的语境。
本题考查了感官动词“hear”的程度副词修饰用法。
3.The teacher's voice is very _____. We can hear her clearly.A.loudB.loudlyC.softD.softly答案解析:A。
“voice”是名词,要用形容词“loud”来修饰。
“loudly”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soft”和“softly”意思是轻柔的、轻柔地,不符合老师声音的语境。
本题考查了感官名词“voice”的形容词修饰用法。
4.I can see the blackboard _____. It's very clean.A.clearB.clearlyC.cleanD.cleanly答案解析:B。
“see”是动词,要用副词“clearly”来修饰。
“clear”“clean”是形容词,不能修饰动词。
“cleanly”意思是干净利落的,不符合看到黑板的语境。
本题考查了感官动词“see”的程度副词修饰用法。
5.The music in the classroom is very _____. We all like it.A.loudB.loudlyC.beautifulD.beautifully答案解析: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E.高频声波的最大行波振幅发生在蜗顶部附近的基底膜上
50.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 )
A. 头部和躯干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 B.正负角加速运动
C.身体旋转运动 D.直线均匀运动 E.角匀速运动
3. 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然在持续,其阈值逐渐升高称为( )
A. 疲劳 B. 抑制 C. 适应 D. 衰减传导 E. 延迟
5. 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换能作用 B.具有适宜刺激特点 C.对刺激产生适应现象 D.具有编码作用 E.受刺激时可直接产生动作电位
19. 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有( )
A. 维生素A B. B族维生素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20.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
A. 视蛋白合成障碍 B. 视紫红质合成过多 C. 视紫红质缺乏
D. 缺乏维生素E E. 视锥细胞功能障碍
A. 红色 B. 绿色 C. 白色 D. 蓝色 E. 黄色
25. 视野最小的是( )
A. 红色 B. 绿色 C. 白色 D. 蓝色 E. 黄色
27. 在暗适应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C.中央凹分布最密集 D.视网膜周边部,视锥细胞少
E.视网膜中央部,视锥细胞较多
34. 对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B.无颜色感觉
C.光敏度高 D.分辨力高
10. 对于近点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近点越近,表示眼的调节力越差 B. 近点越近,表示眼的调节力越好
C. 老视眼的近点较正常人远 D. 远视眼的近点较正常人远
E. 近视眼的近点较正常人近
11. 当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 )
A. 近视 B. 远视 C. 散光 D. 色盲 E. 老视
16. 前庭器官包括( )
A. 椭圆囊 B. 球囊 C. 耳蜗 D. 3个半规管 E. 柯蒂器
三、名词解释
3.近点 4.色盲 5.视力(视敏度)5.视野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DE 5.ABD 6. BE 7.ABCE 8.ABCE 9.ACD 10.ABCE 11.ABCDE 12.ACD 13.ABCE 14.ABCDE 15.ABCD 16.ABD 17.ABDE 18.AB
6. 眼的下列结构中,折光率可调节部位是( )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以上都是
7. 看清近物时主要调节活动是( )
A. 角膜曲率半径变大 B. 晶状体前后表面凸度增加 C. 眼球前后径增大 D. 瞳孔缩小 E. 辐辏反射
E. 辐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上
13. 当注视物由远移近时,眼的调节反应为( )
A. 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B.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眼球会聚
C.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D.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视轴散开
E.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缩小,眼球会聚
21. 老视眼的主要机理是( )
A. 类似于远视眼 B. 随年龄增长,睫状肌萎缩
C. 随年龄增长,角膜曲率降低 D.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降低
E. 视神经退化
22.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色盲是( )
A. 红色盲 B. 绿色盲 C. 蓝色盲 D. 全色盲 E. 红绿色盲
C. 眼的折光力过强也可产生 D. 成像于视网膜之前
E. 配戴适当的凹透镜可矫正
16. 眼的感光细胞是在( )
A. 角膜上 B. 晶状体内 C. 玻璃体内 D. 视网膜上
E. 视神经内
17.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
A. 延髓 B. 中脑 C. 小脑 D. 下丘脑 E. 大脑
18. 下列有关瞳孔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近物时瞳孔散大 B. 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C. 视远物时瞳孔缩小
D. 视近物时瞳孔不变 E. 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的
E. 眩晕、恶心和呼吸困难
二、多项选择题
1. 感受器的生理特性有( )
A. 需要一定的刺激强度 B. 需要适宜刺激 C. 可将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
D. 适应过程有快慢之分 E. 感受器能产生适应现象
4. 看近物时眼的调节活动包括( )
14. 远视眼的矫正是( )
A. 配戴适当的凹透镜 B. 配戴适宜的凸透镜 C. 配戴适宜的柱状镜
D. 配戴平透镜 E. 不需矫正
15. 关于近视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 B. 近点较正常人远
8. 当睫状肌收缩时可引起( )
A. 角膜曲度增大 B.瞳孔缩小 C.晶状体凸度增大 D.晶状体凸度减小
E. 玻璃体曲度减小
9. 视远物时,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的眼称为( )
A. 远视眼 B. 近视眼 C. 散光眼 D. 正视眼 E. 老视眼
C. 外耳-鼓膜-鼓室空气-蜗窗-内耳 D. 外耳-鼓膜-前庭窗-内耳
E. 颅骨-耳蜗内淋巴
37.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功能主要是( )
A. 感音换能作用 B. 维持身体平衡 C. 传导声波
D. 引起位置觉 E. 听觉和前庭反应
四、问答题
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 正常人眼看清6m以内近物时如何调节?
3. 眼的折光系统一般有何异常?怎样矫正?
6. 试述声波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
8. 前庭器官各感受装置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A 5.E 6.C 7.B 8.C 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B 16.D 17.B 18.B 19.A 20.C 21.D 22.E 23.C 24.C 25.B 26.C 27.D 28.A 29.C 30.A 31.B 32.B 33.B 34.D 35.D 36.B 37.A 38.C 39.D 40.B 41.C 42.C 43.B 44.C 45.A 46.A 47.A 48.E 49.E 50.A 51.B 52.C
38. 中耳鼓室和外界环境维持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
A. 蜗窗 B. 前庭窗 C.咽鼓管 D.前庭阶 E.鼓阶
39. 中耳传导声波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鼓膜和咽鼓管 B. 鼓膜和鼓室 C. 鼓室和听小骨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称为( )
A. 感受器 B. 受体 C. 感觉器官 D. 效应器 E. 特殊器官
2. 感受细胞与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一起构成( )
A. 感觉器官 B. 感受器 C. 效应器 D. 特殊器官 E. 接受装置
23. 下列关于视野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视野是指头部固定不动,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B. 双眼固定注视前方时,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C.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时,单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D. 颞侧视野较小,鼻侧上方视野较大 E.黄色视野最小
24. 视野最大的是( )
A. 存在视杆和视锥两种感光细胞 B.两种感光细胞的感光色素相同
C.中央凹处视锥细胞分布密集 D.视锥细胞光敏感度差
E.视杆细胞分辨能力差
33.对视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颜色视觉形成有关 B.对光的敏感度高
D. 鼓膜和听小骨 E. 鼓室内骨性结构
44. 飞机升降时,嘱乘客作吞咽动作的意义在于( )
A. 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B. 调节蜗窗膜内外压力平衡
C. 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 D. 调节中耳与内耳间的压力平衡
E. 调节咽鼓管内压力的平衡
51. 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细胞位于( )
A. 螺旋器 B. 壶腹嵴 C. 囊斑 D. 基底膜 E. 椭圆囊
52. 前庭反应常表现为( )
A. 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 B. 高热和寒战
C. 眩晕、恶心、呕吐和皮肤苍白 D. 畏寒、呕吐和心跳减弱
A. 晶状体变凸 B. 双眼球会聚 C. 瞳孔散大 D. 瞳孔缩小
E. 副交感神Biblioteka 兴奋 5. 眼的折光异常包括( )
A. 近视 B. 远视 C. 老视 D. 散光 E. 以上都是
6. 可用凸透镜矫正的屈光不正是( )
E.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分
35. 听觉感受器位于( )
A. 鼓膜 B. 前庭窗 C. 蜗窗 D. 基底膜 E. 盖膜
36. 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为( )
A. 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 B. 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
A. 晶状体 B. 瞳孔 C. 视锥细胞 D. 视杆细胞 E. 视蛋白
28. 生理盲点位于中央凹的( )
A. 鼻侧 B. 颞侧 C. 中间 D. 上部 E. 下部
31. 关于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晶状体曲度减小 B. 晶状体前凸增大 C.瞳孔缩小
D. 瞳孔扩大 E. 角膜曲度增大
12. 正常人视远物时( )
A. 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B. 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C. 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上 D. 平行光线经眼的调节聚焦于视网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