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合集下载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1)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政策、预算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资金分配活动。

1、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文教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国防支出: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行政管理支出: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

2、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购买办公用品、支付工资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资金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

3、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以评估其可行性。

最低费用选择法:在多个达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选择费用最低的方案。

二、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其支出需要而筹集的资金。

1、税收税收的性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

主要税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2、公债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发行方式包括公募法、包销法等,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借新还旧等。

3、其他财政收入收费: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等。

国有资产收益: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息等。

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经济。

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减少失业,提高就业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的适度平衡。

2、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财政基本概念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财政工具进行调控的过程。

财政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等内容。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提供所需的资金,控制国家的经济运行,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和调节手段。

二、财政管理1.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保障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国家的利益,保障公共利益。

(2)效益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公平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差距。

(4)稳定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持经济稳定,调节经济波动。

2. 财政管理的具体手段(1)税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3)财政调控。

财政调控是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平衡。

三、财政体制1. 中央财政体制中央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核心,包括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1)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

中央政府具有全国范围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全国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门和其他中央部门组成,负责中央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2. 地方财政体制地方财政体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包括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财政体制。

(1)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

地方政府具有本辖区范围内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本地区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其他地方部门组成,负责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四、财政收入1. 税收(1)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是政府强制性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

(2)税种分类。

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3)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是政府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包括纳税申报、税收征收等环节。

财政概论知识点总结

财政概论知识点总结

财政概论知识点总结一、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之一,是指国家依法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债务、国有资产经营等手段,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活动。

简单来说,财政是国家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工具,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财政的作用1.经济调节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2.分配调节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社会收入进行合理调配,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3.资源配置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激励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激励,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5.管理作用: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对政府活动进行管理,保障政府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财政的基本原则1. 公共支出原则:公共支出应当坚持社会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公共收入原则:公共收入应当坚持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财政平衡原则:财政平衡是指国家的预算收支平衡,包括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平衡,以及财政预算的平衡。

4. 财政稳定原则:财政政策应当坚持稳定的原则,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和剧烈波动。

5. 效率原则:财政活动应当坚持效率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四、财政的基本方法1. 税收方法: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通过对国民经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

2. 债务方法:债务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支出来源之一,通过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财政支出的满足。

3. 国有资产经营方法:国有资产经营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支出来源之一,通过国有资产的经营和利润分配,实现财政支出的增加。

这些是财政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财政概论是财政学的基础,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基础知识。

财政学完整版

财政学完整版

第一章1.公共物品的概念:是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地散步到这个社区里。

2.特征: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想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先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第二章一、财政支出分类1、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如国防、外交科技、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2、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和净贷款三大类(1)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

其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收益或当期受益;(2)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其特点是,它的消费的结果将形成供一年以上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

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二是国债。

二、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的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职能。

购买性支出所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转移性支出则与购买性支出不同,它们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三、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重点)公共物品有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类。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财政学知识点总结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通过分析财政活动的规律和原理,旨在提供政府财政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定义、目标、原则、收入与支出、预算、税收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财政学的定义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活动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通过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学旨在为政府提供经济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财政学的目标财政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政府财政活动能够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并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政学一方面要关注财政收入的筹集,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以实现财政平衡和经济稳定。

三、财政学的原则1. 公共利益原则:财政活动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2. 收入平衡原则:政府在筹集财政收入时,要实现收入的平衡和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3. 支出优先原则:财政支出应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4. 财政自主原则:政府应具有财政自主权,能够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四、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资本收入等。

其中,税收收入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的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2.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公共服务支出和投资支出等。

其中,行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的日常运营和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支出用于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服务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支出用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五、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规划和控制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预算包括年度预算和中期预算。

年度预算是政府在每个财政年度内编制的具体收支计划,中期预算则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计收支情况进行规划。

六、税收税收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用于满足公共开支和提供公共服务。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等。

收入分配职能,则是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他人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好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的使用。

常见的公共物品有国防、治安、路灯等。

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

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资金。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政策目标等。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国债、收费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财政学知识

财政学知识

财政学知识点列表1、经济与财政的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2、财政学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答:(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1、唯物辩证法;2、实事求实、理论联系实际;3、科学发展观(二)吸收和借鉴西方财政学(三)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1、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2、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形成发展;3、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理论3、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 。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 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 5. 经济波动4、政府的经济作用答:P16 (图)5、政府干预手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1 .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 .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6、什么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需要、私人需要?及区别答:私人需要是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公共需要是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

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1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2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非竞争性一没有市场提供者一只能由政府提供非排他性一免费搭车(没有人愿意支付费用)一只能由政府收税7、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财政的基本含义: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

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3、财政分配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导论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众需要的特征:总体性、共同性(非个人)、不对称性(不付代价或少量费用)。

3.财政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剩余产品的产生——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财政产生了。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问题:在新常态下,国家如何执行宏观调控职能?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2.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以及基本条件1.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3.市场失灵表现:4.@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偏好不合理、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6.公共产品含义及特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5.公共产品的分类:7.一是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二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三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四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免费搭车8.财政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资源使用效率的两个方面):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b.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27: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3.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问题:我国支出方式、变动、规模特殊性及原因1.财政支出分类中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如政务所需、投资所需)、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或服务)。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财政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政治(直接)条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2、基本课题:财政学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公共收入的内容(一)税收(二)价格或使用费(三)公债4、税收的特点(1)无偿性(2)强制性【核心】(3)固定性5、公共支出分类按支出效益的时间性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第二章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A=MRS某YB)生产效率: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MRTS某YA=MRTS某YB)产品组合效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MRT某Y)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o线。

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o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折线与45o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0,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1]差距悬殊第三章政府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导论一、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财政活动是财政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财政也就是理财的政治,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①古典财政学阶段:以《国富论》发表为标志。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大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阿道夫瓦格纳是古典财政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财政学的创建者。

②现代财政学阶段: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重要标志③当代财政学阶段:以约瑟夫《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表为标志。

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一个立场,就是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问题。

两个“度”,指的是集中度和集权度。

三大职能,指的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分别是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分别是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

六点原则。

三、如何学习财政学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②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合理成分③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的实际问题④密切关注财政理论研究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①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也是首要条件。

②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财政类型的演化①自然经济下的家计财政②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财政③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二、财政的基本含义内涵: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公共财政的内涵: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互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

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

②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强制性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一、私人物品: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提供公共物品财政分配目的:弥补市场缺陷分配主体: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分配对象:剩余产品二、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问题混合产品和外溢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偏好不合理分配不公平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领域几个方面:提供司法制度商品与服务行政管理调节经济运行管理金融市场调节收入分配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的困惑公关经济政策的失效政府行为职能作用失效政府与市场的分工:资源配置作用范围作用层次(宏观微观) 公共与效率准则的实现(政府致力于公平,市场于效率)三、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资源配置职能含义: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配,直接或间接引导资源流量、流向,从而引起资源最优分配的功能. 内容:涉及社会总资源的划分比例(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合理,则政府分配资源的份额也就比较合理)涉及政府内部资源配置(提高政府部门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财政投资结构)涉及非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运用间接方式如税收、补贴) 手段:支出和税收分配职能含义: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认分配状态的功能。

手段:制定公平的财富制度合理运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通过转移支付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对低收入者能够获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或进行补贴经济稳定含义:以财政政策为手段,以保持高就业率、合理程度的物价稳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功能。

手段:既定的预算杠杆影响总需求预算政策上的变化影响总需求财政制度的内在适应性影响总需求(收入和支出水平对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适应性)四、公共支出:1按用途分: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国债利息支出其他2按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商品或劳务流通资源配置,挤出效应,拉动效用)转移性支出(实质在国民收入分配基础上再次分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西方关于公增摸增长:1,瓦格纳:政府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公共收入增长引致3,马斯格雷夫:公支增长发展模型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支出结构:1,正确界定支出范围2,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保证国家实现基本职能需要确保社会实现公共性开支需要(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重视基础产业领域投资(工业社会公共建设基础,农业)支持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当资源量一定时,要完成某个项目在多种方案中,根据一定方法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后选择方案.费用最低选择法公共劳务定价法五、科教文卫支出性质:静: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不能对当年物质生产发挥作用动:具有部分生产性支出性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技术革新,生产率提高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所占比例会增高分析发展科教文卫管理:明确指出范围,完善财务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方式,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方式,多方式发展,筹集资金六、政府投资:政府为实现职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特点:微观上可以是不赢利和低利项目,资金来源无常,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项目,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原则:弥补市场失效原则,维持市场配置功能,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原则领域:(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1,社会公共性公益性领域2,基础性投资领域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所占比例不同原因: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影响基础产业:含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特点: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割性(公用物品)属于资本密集性产业,需大量资本投入,徐政府强烈支持政府农业投资:国情(扯),发展与农业紧密联系(扯),对中国长远发展有重要性,必须切实强化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把农业摆在宏观调控首位手段:财政的农业政策重点:支持风险大,对农业有保护性示范性的项目,不同政府级投资有所侧重七、社会保障类型:社会保障型,国家福利性,个人储蓄型,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金的筹集与支出:现收现付式,基金式,部分基金式财政补贴: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一定时期给予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无偿资金补助。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一.早期财政思想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

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齐语》中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二.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

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

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财政学整理第⼀章关键概念1. 市场失灵(P2)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过程中产⽣的、市场⽆法⾃⾏纠正的缺陷。

即,市场在某些⽅⾯不能有效地满⾜⼈们的需要,并且市场本⾝在某些⽅⾯产⽣的不良后果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本⾝来纠正,市场在资源配置⽅⾯存在低效率的情况。

2. 公共物品(P2-3)公共物品与私⼈物品的均衡的图(公共物品个⼈需求曲线垂直相加,私⼈物品个⼈需求曲线⽔平相加公共物品是这样⼀种商品,它能够⽅便地向⼀部分消费者提供,但是⼀旦该商品向⼀部分消费者提供,就很难阻⽌其他⼈也消费它。

公共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由于偏好表达困难以及搭便车的存在公共物品⽆法有市场提供。

3. 外部效应(P4)书上P4 页的有关外部性的两个图也要记住。

外部效应是指个体的⾏为对他⼈或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现象。

外部效应分为两类: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因为有正的外部效应的⾏为⽆法回收全部成本,所以会减少这类⾏为,⽽有负的外部效应的⾏为会将成本强加到社会上,导致更多⼈从事这样的⾏为,市场⽆法调节。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p5)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观察不到另⼀⽅的重要特征发⽣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

道德风险:⼀⽅⽆法观察导致的另⼀⽅故意采取不谨慎⾏为。

5.⾃然垄断(P5)垄断市场中,⼚商由于利润最⼤化考虑,提⾼价格,压低产量,造成社会⽆谓损失,同时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6.收⼊分配不公(p5)劳动者按“能⼒和劳动分配”,资本拥有者“按资本分配”导致收⼊分配不公,市场⽆法调节。

7.经济不稳定(p6)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有滞后效率低下的情况,周期性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周期性⾦融危机,市场⽆法⾃我克服。

8. 财政的概念(P9)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对⼀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9. 资源配置职能(P13)指通过财政收⽀活动及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为政府提供经费和资⾦,从⽽引导资⾦流向,实现对社会有限的⼈⼒、物⼒、财⼒等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公共债务、预算管理等。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财政的概念和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引导资源流向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以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二、财政收入(一)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税率、税基和征管方式等都会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非税收入除了税收,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筹集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三、财政支出(一)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这类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安排。

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财政学重点知识(精华总结)

财政学重点知识(精华总结)

1.市场失灵的主要变现方面:垄断,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征服决策失误,寻租行为,征服提供信q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的越位和缺位4.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5.私人物品: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6.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7.财政:从实际工作来看,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的职能;从经济角度,财政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

8.财政职能:即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9.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1)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不同决定的。

(2)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由市场提供或者产生“免费搭车”现象,或者造成资源低效率利用情况。

(3)政府可以通过无偿征税筹集提供纯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资金,并在提供后由社会成员免费享用,从而避免了由市场提供所产生的上述问题。

10.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11.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12.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含义: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项目。

(2)最低成本法:针对政府提出的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最低作择优的标准(3)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财政的经济(投资类)支出。

最低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教育、卫生、文化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一.早期财政思想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

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齐语》中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二.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

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

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

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

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2】罗尔斯主义(短板效应):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1、信息完备:p42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

②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2,…X n,Y1)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4、市场失效:市场势力;市场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举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房地产业泡沫。

那一次的所谓“房地产开发建设热潮”,在南方的许多城市导致了严重的土地和房产投机买卖。

而那一次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在北海、海南留下了大批没有建成的“烂尾楼”,另一方面又给向房地产商贷款的银行造成了大量坏账,使在泡沫中购买房地产的个人和单位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穆斯格雷夫的经典分析,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三大职能。

5、基尼系数越大,反映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反映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越平均。

第四章1、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不同:首先,通过市场进行的选择中,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状况,采用货币选票选择自己需要的私人物品。

而集体选择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由投票人直接投票进行选择,或者由选民选出代表来决定公共物品和劳务的供给;其次,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选择遵循自愿的原则,而对公共物品的集体选择则难以实现集体选择参与者的一致同意,而常常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第三,在对私人物品的选择中,个人成本和效益的关系是直接对应的,而对公共物品的集体选择则不存在个人为公共物品支付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效益之间的直接对应;第四,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满足个人需要,而公共物品的供给则通过选民对选举结果的影响间接地实现。

投票人对财政政策的偏好是完全可能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差异的存在对公共部门的分析具有根本的意义。

在直接民主制度下,根据不同的投票规则,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公共预算方案的决定2、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decision-making rule)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 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 即同意或者不反对(弃权)的情况下, 才能实施的一种决策规则。

3、对投票规则的评价:布坎南和塔洛克在《同意的计算》(1962)中,主张以成本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选择规则。

集体决策规则一旦确定将适用于集体决策的所有参与者,这种内在强制性使每位集体决策的参与者在选择集体决策规则时,面临外部成本和决策成本。

集体决策的外部成本指在决策规则的选择过程中因集体决策的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使其所需承担的成本。

当集体决策的结果与参与者的偏好一致时,外部成本为零;当集体决策的结果与参与者的偏好不一致时,存在外部成本,外部成本的大小随着不一致的程度的增大而增加。

当集体决策作出只需得到某一特定社会成员的同意,这意味着集体决策权被这一社会成员独揽,他会按照自己的偏好作出决策,这会使其余集体成员预期到他们可能面临最高的外部成本。

当集体决策作出需要得到所有的集体成员的同意,即集体决策按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制定,则每位集体成员的愿望都将在最终的集体选择结果中得到反映,任何参与者都不需要承担因他人的行动而带给自己的外部成本。

因此,在集体决策中,随着集体决策的作出所需人数的增加,参与者所面临的外部成本将按递减比例下降。

与外部成本相反,集体决策的决策成本会随着集体决策的作出所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当集体决策采取全体一致同意规则时,决策成本最高。

如果不可能达成一致同意,那么决策成本为无穷大,如果一个人说了算,那么决策成本为零。

当表决人数介于一个至全部之间,为达成集体决策,参与者之间的讨价还价的可能性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长。

4、尼斯坎南认为,官僚的目的不是公共利益,也不是机构效率,而是其个人效用。

5、财政幻觉指的是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使纳税人在作出财政选择时产生幻觉,或使他们认为所要缴纳的税收低于他们的负担,或使公共产品的受益者认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

第五章1.科斯1974 著名论文《经济学中的灯塔》2.公共产品的特性:(产品的不同类型)3.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这两种特征之一的产品或劳务分类:(1)具有竞争性但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2)具有排他性但具有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注意:(1)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

(2)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第六章1、行政管理支出包括:(1)行政管理费支出(2)武装警察部队支出(3)公检法司支出(4)外交外事支出第七章1、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2、社会保障制度首创于19世纪德国高速工业化时期。

3、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包括:社会保险:养老、医疗、伤残、失业保险等。

社会救济: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提供的物质帮助。

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对盲聋残哑和鳏寡孤独等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

4、社会保障模式:现收现付式和个人帐户式5、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6、在中国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和企业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7、补贴标准:(两种标准):希克斯(Hicks)标准: 补贴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

斯拉茨基(Slutsky)标准: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前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保持不变。

注:作图并分析p137总之,现金补贴能够比实物补贴更好地满足补贴受益者的特殊偏好,特别是当补贴受益者对政府提供补贴的商品的需求低于政府补贴的数量时,现金补贴优于实物补贴。

第十章1、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指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国家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的强制征收。

(2)非直接偿还性:指税收是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非直接偿还的征收。

(3)固定性: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的规定征税和缴税。

2、税制的三大基本要素:(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的缴纳者。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征税对象:又名课税对象,是税制的核心要素,是指课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

税制中,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在于征税对象不同。

(3)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体现税收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

包括: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3、税收原则:(1)古典税收原则:A.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a平等:亚当·斯密认为国民应尽可能按照各自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开支所需要的收入。

b确实:即课税要以较稳定、严肃的法律为依据形成确实的税基、税率、固定的纳税日期和纳税方法等,这些都必须明确告知纳税人。

c便利:各种纳税缴纳的日期及方法,应当最大限度的给予纳税人便利。

d最少费用:此原则又称为节约原则,是指在征税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与支出,目的是使税收征收成本最小化。

B.瓦格纳的税收四项九端原则a.财政政策原则又称财政收入原则。

即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组织财政收入,满足支出需要,所以收入的来源必须充分并有弹性两个具体原则财政充分原则、弹性原则。

b.国民经济原则即国家征税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避免危及税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