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布未来三年项目规划 将建15分钟生活圈

合集下载

沈阳市国土空间层级15分钟生活圈规划研究

沈阳市国土空间层级15分钟生活圈规划研究

26EXPERIENC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张 弛,生于1987年,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沈阳市国土空间层级15分钟生活圈规划研究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弛摘要:15分钟生活圈是未来社区的基础,目前国内在专项规划(含导则)层面较为普遍,但是在国土空间层级编制相关规划却是较为少见。

在国土空间层面确定目标、分类、分级、服务人口、规模、覆盖率以及控制要素等内容,对专项规划层面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确定相应的设计布置原则,起到刚性弹性相结合的作用。

本文通过沈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对国内先进城市上海、南京、广州相关规划进行研究,确定了沈阳市国土空间层级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内容。

关键词:沈阳市;国土空间;15分钟生活圈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026-0002一、指导思想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相关意见中强调:“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把“七有”的要求,让城市基本公共产品的服务普惠到行政管理的末梢,应抓住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组织,科学配置。

二、国内规划编制情况目前全国范围内,在国土空间层面上对“15分钟生活圈规划”进行研究并出台相关文件的有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其中只有上海既在国土空间层面,又在专项规划(含导则)层面编制相关规划。

本文以上海、南京、广州为例,进行分析对标。

三、相关要求2020年9月,由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中,对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健康、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提出了相关要求。

明确提出:完善社区生活圈,针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和社区功能复合化需求,重点提出医疗、康养、教育、文体、社区商业等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的布局要求,建设全年龄友好健康城市,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建设一个便利、舒适、宜居的城市,就需要注重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

所谓“15分钟生活圈”,是指居住区内所有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等都可以在15分钟内步行或骑行到达,从而实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实现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技术指南:1.交通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设施,包括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等,确保交通便利畅通,并且覆盖面广,为市民提供出行的便利。

2.道路建设与修复:保障道路的通行顺畅,加强道路维护与修复,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的效率。

3.公共空间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园、广场、休闲设施等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满意度。

4.公共设施建设: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社区,包括学校、医院、商店、超市、娱乐设施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减少出行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5.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6.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技术手段,例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公共设施等,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务。

7.社区建设与社交服务:加强社区的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社交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一个活力四溢的社区。

8.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总之,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程,需要政府、规划者和设计师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创新技术手段,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提升。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10日沈阳市城乡结合部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城乡结合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打造“整洁、有序、安全、智慧”的城乡环境为目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着力提升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质量,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原则。

规划引领,分类施策。

依据沈阳市振兴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实际,合理划分治理区域,实现“打造一批、达标一批、带动一片”。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参与规划决策,集中精力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改造效果符合群众意愿。

条抓块保,属地负责。

市级牵头,定任务、定标准、定目标、定政策;区政府组织实施,企业和市民共建,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工作格局。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科学谋划项目,合理确定改造方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结合地区。

规划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方案

规划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方案

规划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方案一、规划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规划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目标是在居民步行 15 分钟的范围内,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包括购物、餐饮、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休闲等方面,打造一个便捷、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习惯,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功能复合将多种生活服务功能融合在一个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3、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

4、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实现生活圈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生活圈范围划定以社区为基础,结合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点等因素,划定半径约为 800 1000 米的圆形或方形区域作为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

四、功能设施布局1、商业设施(1)便利店、超市:提供日常用品的购买。

(2)农贸市场: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供应。

2、餐饮服务(1)早餐店、快餐店:满足居民快捷就餐需求。

(2)特色餐厅: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

3、医疗健康(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

(2)药店:常用药品的销售。

4、教育资源(1)幼儿园、小学:方便儿童就近入学。

(2)培训机构:提供课外辅导和兴趣培养。

5、文化活动(1)图书馆、社区书屋: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6、体育休闲(1)小型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

(2)公园、绿地:提供休闲散步的场所。

7、金融服务银行网点或自助取款机,方便居民办理金融业务。

五、交通与停车规划1、优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确保居民出行安全、便捷,鼓励绿色出行。

2、公共交通站点设置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

3、停车场规划在商业集中区域设置适量的停车场,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六、社区服务与管理1、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政务服务、社区事务咨询等。

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探索

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探索

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探索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借鉴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的经验,鹤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其着重研究了新区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的服务内容、划分方法及布局规划,从而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引言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中之重,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建设稳定和谐社区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北京市推出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概念;2009年,北京市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市建设示范点;2010年共建成174个社区试点;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议》,要落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在其他一些城市也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如济南市2008年提出:“社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苏州沧浪区提出:“5.15为民服务圈”;上海曲阳街道提出:“5+15分钟生活圈”;沈阳2006年就已经提出了“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概念。

结合鹤壁市实际,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指导思想,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1 概念“15分钟生活服务圈”指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步行15分钟(半径为居民步行速度*1/4小时的区域范围)内就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享受到快捷的公益服务和基本的购物、餐饮、日常修理、金融服务、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生活服务。

让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享受“一条龙”式便民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实现“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

2 服务内容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与否,是建立在老百姓感知基础上的。

便捷的社区服务,是人们对社区生活幸福指数感知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

我们打造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可以满足的基本需求有:中学、小学、幼儿园、社区管理设施、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体育活动场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综合商场、农贸市场、住宿餐饮、中西药店、书店、便民店、其他小型商业设施、银行、邮电设施、公厕等。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于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活圈方案: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好处。

一、方案概述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基于城市规划和服务设施布局的一个创新方案。

通过在城市内合理布置各类服务设施和商业点,使人们在15分钟内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这个方案覆盖了出行、购物、教育、医疗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交通便捷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注重解决出行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将公共交通站点和停车场合理布置在各个街区的核心位置。

居民只需步行或骑行15分钟即可到达最近的公交站点或停车场,方便快捷地出行。

三、购物便利方案中的便民生活圈也注重提供便利的购物环境。

在每个生活圈内,我们规划了超市、便利店、湿货市场等各类商业设施,确保居民在15分钟内可以满足购物需求。

购物环境的改善不仅方便了居民,还促进了小区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资源教育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中,我们也考虑到了教育资源的布局。

在每个生活圈内,我们规划了儿童托幼机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小学、中学等各类教育设施。

居民无需长时间的上下班交通,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五、医疗服务方案中的便民生活圈也考虑到了医疗服务的需求。

我们将医院、药房和诊所等医疗设施合理布置在每个生活圈内,以确保在急需时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人们只需要在15分钟内便可到达医疗机构,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利性。

六、环境改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

由于居民不再需要长时间的通勤,减少了交通流量和尾气排放。

同时,合理布局的服务设施也可以减少城市拥堵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优化城市的空间利用。

七、社区共享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实施,有利于提升社区共享意识。

居民之间的距离较近,更容易形成邻里之间的社区关系。

同时,共享设施和资源的布置也可以促进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骄(jiāo)逞能(chěng)创意(yì)断章取义(zhāng)B.冠冕(guàn)恭惟(wéi)汹涌(xiōng)画龙点拨(huà)C.广袤(mào)涵养(hán)炊烟(cūi)精世奇才(jīng)D.应酬(yìng)端详(duān)墨守(mò)不省人世(sh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走进昆仑山口,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_______,群峰巉立,突兀高峻,直插云霄。

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_______。

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_______!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

石沟深壑,_______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

A.震撼清幽惊叹不已绝不B.震撼清冽惊叹不已绝无C.撼动清幽震惊不已绝无D.撼动清冽震惊不已绝不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动画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优秀的动画影片对青少年儿童具有重要的培育和引领作用。

②近年来,中国动画行业健康发展,从高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③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④如果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动画作品,那么观众一定会更加喜欢和支持我们的动画。

A.第①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培育”和“引领”调换位置。

B.“光辉灿烂”是并列短语,“中国精神”是主谓短语。

C.“如《愚公移山》《林海雪原》等。

”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沈政发[2010]31号【发布部门】沈阳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8.21【实施日期】2010.08.2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1990―2013年市政府规范性和政策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沈政发[2010]3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是我市应对城市化和推进建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市产业结构多元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支撑。

今后6年,是我市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关键时期,要以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为核心,依托远大集团、北方重工等重点企业,加强招商,积极推进园区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法库陶瓷、于洪家具、沈阳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共同发展的现代建筑产业空间格局。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规划》为指导,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做出新的贡献。

沈阳市人民政府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现代建筑产业是以满足现代建筑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现代建材产品制造加工业为主体,施工安装、装备制造以及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现代建筑产业,按照市委第105次常委会议和第33次市长办公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0年至2015年,远期目标展望到2020年。

重点规划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
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16
•【字号】沈政发〔2018〕37号
•【施行日期】2018.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的通知
沈政发〔2018〕3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16日。

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宜居服务设施、绿色空间、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宜居服务设施、绿色空间、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附表1:五类“15分钟生活圈”新区与旧区建设指引一览表
附表2:“15分钟生活圈”宜居服务设施建设内容一览表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续表2
注:1力口*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2.小学和初中可合并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和高中可合并设置完全中学;
3.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附表3:“15分钟生活圈”绿色空间建设内容一览表
注:1.加*的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4.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

附表4:“15分钟生活圈”公共安全建设内容一览表。

沈阳市综合枢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国家信息枢纽

沈阳市综合枢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国家信息枢纽

沈阳市综合枢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国家信息枢纽利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优势,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的信息优势,以沈阳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集聚的人口优势,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国际交通运输大通道,完善国家铁路运输网络建设,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提升公路网络化水平,打造快速通达、高效经济、智慧先进、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汇聚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打造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建设交通强市。

一、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提质扩容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加快推进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设,启用改造T2航站楼,开展T4航站楼前期研究,引入地铁2号线,预留城际铁路设站建设条件,构建“北客南货”道路集疏运网络,推动机场西出口路建设。

构建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巩固加强在俄罗斯远东、日韩、东南亚等主要市场的固有优势地位,拓展欧美地区通航点;优化国内航线,加大干线和支线机场衔接合作深度及广度,增加与国内各区域中心城市间航线数量,稳步提高国内二、三线城市覆盖率,逐步实现高频、直达。

推进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法库财湖通航机场、于洪全胜机场,新建康平苇塘机场,形成沈阳通航机场群;巩固提升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拓展通航产业、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航空会展等服务功能。

构建陆路快速交通网络体系。

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推进沈阳至白河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沈金铁路,预留中—朝—韩高铁通道,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启动秦沈二通道方案研究。

推进“公转铁”项目建设,优化铁路货运运输结构,重要节点配建铁路专用线,打通连接重要港区、重点园区、大型工矿企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建设沈阳国际陆港、宝马大东厂区、华润热电等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强化铁路场站、口岸与保税、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公路集散分拨、供应链服务、商贸物流、综合服务等功能。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设计一、规划目标构建一个以社区为基础,融合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习惯,以居民的便利和舒适为出发点,打造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2、多样性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和服务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居民的需求。

3、便捷性合理布局各类设施,确保居民在 15 分钟内能够便捷地到达。

4、可持续性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生活圈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布局1、商业设施(1)小型超市:提供日常食品、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用品。

(2)生鲜市场: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食材。

(3)便利店:24 小时营业,提供应急商品和便捷服务。

2、服务设施(1)社区医疗服务站:提供基本的医疗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

(2)理发店:满足居民的美发需求。

(3)洗衣店:提供衣物清洗和护理服务。

3、文化设施(1)社区图书馆:提供图书借阅和阅读空间。

(2)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文艺表演等。

4、休闲设施(1)公园绿地:供居民休闲散步、健身锻炼。

(2)儿童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玩耍的场所。

5、交通设施(1)优化公交线路,增加站点覆盖,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乘坐公共交通。

(2)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鼓励绿色出行。

四、设施选址1、以社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优先选择居民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

2、结合现有商业和服务设施,进行整合和优化,避免重复建设。

3、考虑不同功能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将生鲜市场与超市相邻设置,方便居民购物。

五、运营管理1、政府引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圈的建设和运营。

2、市场运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社区参与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居民参与生活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

4、智慧管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活圈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如在线预订、智能导航等。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1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1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1便民生活圈是指提供便捷、便利服务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繁忙的现代都市中,人们对时间的利用非常重视,因此,便民生活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生活体验。

一、交通便利为了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首要的条件就是交通便利。

在规划中,应考虑建设公共交通枢纽站点,如地铁、公交站点等,以确保居民在15分钟的范围内能够轻松到达目的地。

此外,应加强步行和骑行道路的建设,鼓励居民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

二、基础设施完善便民生活圈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医疗、教育、购物、娱乐等方面的设施。

医院、学校、超市等应当在15分钟的范围内充分覆盖,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生活圈内建设娱乐休闲场所,如公园、健身房等,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是便民生活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中心可以集合居民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如社区管理、快递收发、家政服务等。

同时,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设立便民咨询台,为居民提供生活上的咨询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智慧生活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中,智慧生活将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提供居民所需的各种服务。

例如,通过手机应用可以方便地预约医生、订购商品,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等。

这样,居民无需过多出门,即可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

五、社区活动和文化氛围社区活动和文化氛围对于便民生活圈的形成至关重要。

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社区义工活动、文艺演出、儿童游乐等,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丰富社区的文化氛围。

六、绿化建设便民生活圈需要注重绿化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区内应有花园、绿地,以及各种植被,为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此外,鼓励居民种植花草,促进社区的生态平衡,营造宜居的环境。

七、居民参与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便利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便民生活的追求,我们提出了一种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就该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交通便利作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的核心,交通便利是确保该方案顺利实施的基础。

我们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注重公共交通的布局,确保各个居住区域与商业区域、学校、医院等场所之间的交通便利。

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公交站点和自行车道,为居民提供多种出行方式选择,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二、综合商业区建设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中,综合商业区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该区域将集中各类商业设施,如超市、餐饮、娱乐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在商业区内设立公共广场或者休闲区域,提供给居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此外,商业区还应设立绿化和健身设施,以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社区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设施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在社区内建设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居民在短时间内就能享受到健康和教育服务。

在社区内还会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娱乐设施,为居民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此外,为了方便居民办理各项手续,还将设立政府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

四、公共空间布局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公共空间布局应注重环境美化和居民活动的舒适性。

在居住区域内增设公园、花坛和步行街等公共休闲区域,提供给居民放松身心的场所。

此外,为了增加社交交流,我们还将在社区内建设活动中心、社区广场等公共空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社区活动。

五、智能化便民服务为了进一步提升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质量,我们将引入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购买生活用品、预约医生或者教育服务,减少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我们还会建设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环境的质量。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我市计划推出一个创新的项目: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这个方案旨在在每个社区内建立一个综合性服务区,涵盖了餐饮、购物、医疗、娱乐等多个生活领域,方便居民在15分钟内完成日常生活所需。

1. 方案背景现代城市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很少有人有足够的时间去跑远一点的地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如购物、就医、休闲娱乐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2. 服务区规划我们计划在每个社区内划定一个适宜规模的区域,建立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区。

这个服务区将包括商店、超市、医疗中心、娱乐场所、餐馆等多种设施和场所,以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服务区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体验。

3. 商店和超市服务区中将有多家商店和超市,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品,如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

这些商店和超市将为居民提供丰富的选择,并保证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

4. 医疗中心为了方便居民就医,我们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区内设置医疗中心。

这个中心将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紧急救治,解决居民在医疗方面的需求。

5. 娱乐设施除了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外,我们还将在服务区内设立一些娱乐场所,如电影院、游戏中心、图书馆等。

这些场所将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情,丰富生活。

6. 餐馆和饭店生活圈服务区内还将有多家餐馆和饭店供居民选择,提供丰富的菜品和餐饮服务。

无论是快餐还是正餐,居民都可以在这里方便地解决各类饮食需求。

7. 公共交通为了方便居民在服务区内出行,我们将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

在生活圈周边设立公交站点和小型借车站点,方便居民进行短程出行。

同时,还将优化公交线路的设计和调整,提高公交运行的效率和便利性。

8. 智能科技支持为了提高服务区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我们将引入智能科技,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

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7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沈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沈阳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沈阳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20.7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73.5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933.8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577.51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8.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协同哈尔滨、长春、大连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地区联系,强化沈阳都市圈内城市分工协作和功能联动,更好发挥对东北振兴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行动方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行动方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行动方案一、目标。

1. 在三年内,让居民从家里出发,步行不超过一刻钟(15分钟),就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这就像是给每个居民打造一个专属的“15分钟魔法生活圈”,在这个圈里,啥都有。

二、具体行动。

# (一)商业设施完善。

1. 小超市与便利店升级。

对现有的小超市和便利店进行盘点。

那些又小又旧,货物还不全的,就像给它们来个“变形金刚”式的改造。

增加商品种类,除了日常的柴米油盐,还得有一些特色的小零食、新鲜的水果。

而且要保证营业时间,最好是从早到晚,就像24小时便利店那样方便,哪怕是半夜突然想吃泡面,出门就能买到。

2. 菜市场改造。

菜市场可不能再是那种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的地方啦。

要把菜市场变得干净整洁,像超市一样有条理。

设置不同的区域,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每个区都亮堂堂的。

还要有公平秤,让大家不用担心缺斤少两。

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小餐饮摊位,比如卖早点的、做熟食的,这样居民买完菜就能顺便解决吃饭问题。

# (二)服务设施配套。

1. 社区医疗站优化。

社区医疗站要像居民的健康小卫士一样靠谱。

增加一些常见疾病的检测设备,像血压计、血糖仪这些都得有,而且要经常检查确保准确。

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也要好,不能让居民来看病还得看脸色。

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健康讲座,教大家怎么预防疾病,就像给居民上健康课一样。

2. 便民维修服务点设立。

在社区里找几个合适的地方,设立便民维修服务点。

不管是修自行车、修家电还是修鞋子,都能找到人。

这些维修师傅就像社区里的“万能工匠”,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

而且维修价格要合理,不能漫天要价,就像朋友之间互相帮忙一样实在。

# (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1. 口袋公园打造。

在社区里的闲置小角落,打造一个个像口袋一样小巧却精致的公园。

种上各种花草树木,摆上几张长椅。

居民可以在这里晒晒太阳、看看书,就像在自家的小花园里一样惬意。

还可以在公园里设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让大家在休闲的时候也能锻炼锻炼身体。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规划方案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规划方案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规划方案一、规划目标打造一个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环境友好的 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在购物、餐饮、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休闲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规划范围以居民小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半径约 1 公里的范围,涵盖周边的街道、社区和公共设施。

三、服务设施布局1、商业设施建设一个小型购物中心或商业步行街,引入超市、便利店、水果店、花店、药店等各类零售店铺,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

设立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提供新鲜、多样的食材,保障居民的饮食健康。

2、餐饮设施布局各类餐厅,包括中式快餐、西式餐厅、特色小吃店等,满足不同居民的口味需求。

开设咖啡店、茶馆等休闲餐饮场所,为居民提供社交和放松的空间。

3、医疗设施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保健服务。

设立药店,方便居民购买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

4、教育设施规划幼儿园和小学,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

设立社区图书馆或学习中心,提供图书借阅、学习辅导和培训课程等服务。

5、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演出和讲座。

打造社区公园或广场,设置文化宣传栏和雕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6、体育设施配备小型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和运动设施,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

开设瑜伽馆、健身房等运动场所,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7、养老设施建立养老院或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开展老年大学和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8、金融服务设施设立银行网点或 ATM 机,方便居民办理金融业务。

四、交通规划1、优化道路网络改善小区周边的道路状况,拓宽狭窄路段,增加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

打通断头路,形成互联互通的道路体系,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2、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站点,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乘坐公交车出行。

推广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鼓励居民绿色出行。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在繁忙的都市中,往往由于交通拥堵、行程时间过长等原因,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项创新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

1. 概述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旨在通过优化生活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互联互通,将重要的生活需求覆盖在15分钟范围之内,以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

该方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交通便利、日常购物和社区服务。

2. 交通便利为了缩短居民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交线路的密度,优化线路布局,确保每个居民区都能通过公交车快速到达附近的地铁站或主要商业中心。

-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供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以减少短途出行中的交通拥堵。

3. 日常购物为了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发展便利店和超市:在生活圈内布局便利店和超市,以满足居民的基本购物需求。

同时,我们也鼓励超市通过与在线购物平台合作,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

- 打造综合体商业中心:在生活圈的核心地带建设综合体商业中心,将各种商业、娱乐和休闲设施集中在一起,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4. 社区服务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建设社区医疗中心:在生活圈内建设医疗服务设施,提供初级医疗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 提供便民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快递、洗衣、维修等便民服务,减少他们的日常琐事。

5. 结语通过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居民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居民将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工作、购物和社交活动,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成本,享受高效、舒适的城市生活。

这将不仅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也将促进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辽宁省考计划招录7000人预计3月中旬发布公告
中公陪考团-名师免费助考答疑解惑
2015辽宁公务员笔试备考大全
201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讲座汇总
最新时事新闻关注辽宁公务员时事新闻热点
沈阳市将打造五条特色慢行街,包括以北市场为主的东北民俗慢行街、方城为主的清文化慢行街、中山路地区的欧风慢行街、西塔为主的朝鲜风情慢行街以及文化创意为主的铁西工业文化慢行街。

什么叫慢行街,连规划人员都认为这一概念很新。

虽然此前沈阳市进行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但是慢行交通系统更多针对城市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以及休闲绿道等,也就是出行时速不大于15公里的这些交通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也就是并不涉及主干道的机动车道时速。

但目前分析来看,沈阳市要打造的五条特色慢行街,限制交通时速尚不确定,更多是其在特色上自成规模,适合游人以慢节奏自处自在地逛,以推动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昨日,沈阳市公布了未来三年的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涉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重点民生领域,也就是说,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日常生活涉及到的各种公共事业在这个规划中都有所涉及。

【文体休闲】
文体活动“15分钟”生活圈
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和消费需求。

未来三年,规划投资1548665万元,实施7项文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储备重点项目74个。

基层文体设施覆盖建设工程。

建设2372个社区电子阅览室、872个社区书屋,为全市131个文体活动广场、1400处基层文化场所配备文化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文体活动“15分钟”生活圈。

建设市非遗博物馆、市科技宫
未来三年沈阳市将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

建设市青少年宫、市妇女会馆、盛京博物馆(市博物馆、美术馆)、市少儿图书馆、市艺术学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市科技宫等15处市级大型文化活动阵地。

实施和平区文化中心、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皇姑区文博大厦、大东区文化艺术中心、铁西区文化中心、于洪区文化艺术中心、苏家屯区文化艺术中心、沈北新区锡伯族民俗博物馆、辽中县图书馆、新民市潢南文化中心等14处区县(市)级大型文体工程。

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关键节点,形成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骨干网络。

故宫维修两陵监控系统改造
修缮张氏帅府西院红楼群,改造提升工业博物馆,扩建锡伯族家庙,推进一批民国、工业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展示项目。

改扩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整治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周边环境,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清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建设新乐遗址公园、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和石台子山城等4个
清文化保护展示项目:
实施故宫维修、两陵防雷及监控系统改造、清汗王宫遗址广场文物本体保护3个
棋盘山秀湖综合环境整治
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各种休闲旅游带和配套设施。

包括、浑河生态廊道休闲旅游带、辽河旅游带自行车路、白清寨都市休闲公园、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沈北新区旅游集散中心、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康平卧龙湖旅游集散中心、棋盘山秀湖综合环境整治、康平卧龙湖生态景观提升。

建设市体育博物馆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市水上运动学校水上训练基地、沈阳市水上运动学校游泳馆和田径馆项目、市体育博物馆项目等3个市本级体育设施项目;实施铁西区、大东区、皇姑区、康平县区域内11个体育设施建设项目。

【医疗卫生】
所有医院看病“一卡通”
完善城乡居民健康医疗电子档案,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传染病等健康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卫生业务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度。

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沈河区万莲社区、皇姑区三台子功能区、沈北新区道义等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铁西区长滩镇、于洪区大兴乡、辽中县乌伯牛镇等20个乡镇卫生院。

实施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改扩建、市传染病院艾滋病治疗中心等8个公共卫生防疫项目。

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医养结合项目、市妇婴医院病房楼新建项目及和平区、于洪区、辽中县等9个区级妇幼保健站建设项目。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
实施10个公共租赁房项目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覆盖面,形成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

未来三年,规划投资465697万元,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工程,储备重点项目10个。

实施雪莲雅居、地铁滨河新城、地铁惠生新城、克俭小区回购、赤山阳光园、望花丽景小区、地铁丽水新城三期、西雅嘉园、西雅美苑和于洪洪汇园等10个公共租赁房项目。

建设13所区级区域养老中心
建设13所功能完备、服务形式多样的区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30所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到2017年末,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

新建回龙岗公益骨灰祭祀堂
启动回龙岗公益性骨灰祭祀堂新建项目。

按照农村地区服务半径5公里、方圆100平方公里的布局规划,建设19处城乡公益性公墓。

到2017年末,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100%全覆盖。

建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
迁建市救助站,改造苏家屯区、辽中县、新民市和康平县等涉农区县(市)救助设施。

改造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

到2017年,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成,社会救助设施水平名列同类城市前列。

市东陵监狱整体搬迁新建
实施市公安局犬留置所新建、市公安局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建、市公安局档案馆新建、辽中县看守所翻建、辽中县拘留所新建、铁西区翟家派出所改扩建、康平县检察院技侦用房新建、市东陵监狱整体搬迁新建、市中级法院信息化升级改造等18个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部队武警消防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结合消防工作整体布局需求,新建砂山、五爱、东塔等9个消防站。

实施预备役红宝山训练基地建设和装备维修中心建设项目。

分三期建设武警沈阳市支队现代化农副业生产基地。

【教育】
大东于洪建素质教育基地
未来三年,实施4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字校园建设项目。

升级改造教育城域网,建设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多方位应用与支撑服务。

建成一批智慧学习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建设大东区素质教育基地、于洪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和法库县素质教育基地,实现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所素质教育基地的布局。

到2017年末,全市公办学前教育学位达到规范学位的45%以上。

按照省示范高中建设标准,实施沈河区27中学、大东区50中学、皇姑区21中学、苏家屯区176中学、于洪区于洪新城高中、沈北新区矿务局高中和辽中县第一高中等21所高中标准化建设。

【社会事业】
100所学校单位图书馆体育馆向居民开放
通过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改造开放100所学校(含中小学、高中、高校及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体育馆和操场,完善安全设施,对周边居民开放。

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

在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等区选择2-3个街道试点建设区域性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集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日间照料、残疾人康复等功能于一体,逐步解决基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块化、碎片化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