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立法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1政策与立法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

全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用法律的权威来调整和规范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快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尽快通过立法的手段,完善公共图书馆业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权利保护,规范行业的服务标准,使其能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适应。

因此,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公共文化事业上的重要体现。

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立法层面,我国目前尚无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但已有部分法律法规涉及到公共图书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30多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建设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典型的如近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已经涉及了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方面。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政府政策层面,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

国务院各部门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了各类重大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推进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话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将涉及文化产业的有关内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鼓励类项目,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部则加大了对中央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投入,同时努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中国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探析

中国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探析
利, 保护 图书馆 代表 的公共 利益 , 国需制 定一 部 图书馆 法 。本 文将 就我 国 目前 图书馆 立 法现 状 及 图 书馆 法 的立 法环境 等 我
问题 进行探 析 。
关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909 (000 7.2 10 .522 1)40 1 0
出台 。然而 , 正是 在这 期 间, 界及 中 国的经济 文化 发生 了翻 天 世 播的 途 径增多 、 速度 加快 , 使得 人们 对于 知识 获取 的迅 捷度和 也 信息 量产 生 了更高 的要 求 。面对 全球 化 、 字化 等 的冲击 , 数 图书 馆 作 为实体 的知 识传播 和保存 媒介 , 虽然 因为 其无可 替代 的功 能
规 章 制度 的总 依据 。 ( ) 国图书馆 立 法的 历 史及 现状 二 我 的通知 》 教 育法》 五十 条等 其他 涉及 图书 馆 的立法规 范 。 些 、 第 这 法 规都 是对 图书馆 的某 一方面 职责 做 出的规定 , 乏 一部 图书 馆 缺
图书馆 法 的制 定对 各 国文化 事 业 的发展 起 到 了重要 作用 。
对 于什 么是 图书馆 法 , 图书 馆法 的 民事法 律地 位 , 调整 内容等 有 动 。; ” 涉及 图书馆 物质 保障 的法规 :国务院转 批文化 部关 于文化 《 着 纷纭 众说 。 在此不 加赘 述 , 笔者 同意 以下 关 于图 书馆法 含义 的 事业若 干经 济政策 意见 报告 的通知》 19 年 9 5日颁 布的 《 、9 6 月 国
欧洲 一些 国家为 了促进 图书馆 的公 共化 , 证 图书馆 事业 的健康 相 互关 系 的调整 , 一不 需要 新 的法律加 以规范 , 保 无 启动 图书馆 立
有序进 行 , 已经 开 始制 定和颁 布 图书馆 法 。从 1 5 就 9 0年英 国议 法 势在 必行 。 会 通过 世界 第一 部全 国性的 公共 图书馆 法《 共 图书馆法》 公 以后 , 目前 , 国 法律 法规 中涉 及到 图书馆 的有 二 十多 部, 我 主要 有

我国图书馆立法困难的主要问题研究

我国图书馆立法困难的主要问题研究
Ya io g ( uh uC l g irr, uh u Z ei g 3 4 0 ) nZhy n Q zo oeeLba Q zo , hj n , 2 00 l y a
Ab ta t T e man i u s o u o n r i r r i c l n d at g lg sain i h o c mmu i ' c g i o e r e o h s r c : h i s e f o r c u t l a d f u t i rf n e ilt s t e lw o s y b y i f y i o nt s o n t n d g e f t e y i l r r , h e a y tm fl r r a s b h n , r g n ai n o i e e ttp so b a is i d i o ,i — r p r d lg s t e t e r i a telg l s b y s e o b ay lg e i d fa me tt fdf r n y e fl r re , n a d t n l p e a e e il i h o i o i i l av y
馆 组织 条 例》 99年新 中 国成 立后 , 国未 曾出 台全 国 。14 我
性 的图 书馆 法 。_] 3 改革 开放 3 O年来 , 国图 书馆 界 , 中 对制
论准备不足 , 在立法架构 、 法律属性、 基本原则、 调整对 象 , 以及有关重大 问题上多种意见分歧严重。 为解 决这 些主要 问题 , 文章提 出了进一步加
强图书馆 立法理论研究 , 搞好自身建设 , 立法宣传 工作等新举措 。 做好
关键 词: 图书馆 立法
立 法 问题
立 法研 究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是指针对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

这些法律文件的实施对保障图书馆安全运营、提高服务质量、保护读者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作用与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为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制保障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中包含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文件规定了图书馆的起止时间、进出馆规定、借阅和归还规定等一系列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规定,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约束,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规范图书馆工作流程。

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了保障。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规定,图书馆必须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应当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读者培训,等等。

这些规定可以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3. 有助于保护读者权益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通过规定书籍保护、读者权益等一系列法律保障措施,保护读者合法权益,防止盗版、抄袭等侵权现象的发生。

通过取得许可证书、印章、合同等方式,规范合法的阅读行为,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化内涵,有效实现了读者的知识保障。

1. 规定不够详细、切实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措施的实施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有些法规比较笼统,在执行中存在多种解释和理解方式;有些法规规定数量较少,还有些内容相互冲突,使得实际启示效果不够明显。

这样势必造成工作执行过程时的难度。

2. 执行问题会对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有些图书馆管理者对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法规的详细研究和理解,致使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按照法规条文进行执行,例如书籍保护、服务质量等方面,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工作量加大、阅读体验不佳,这样势必会对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现状与内容规范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现状与内容规范

的版本法 和图书审查 限制 形式 。近代较 为完 整的图书馆法 规是 在 2 0世纪初 期清政府颁 布的《 京师及各省 图书馆通行 章程 》 章程 》 。《 规定 了图书馆 的宗 旨 、 机构 、 经费 、 藏书 和借
的成人与儿童提供 图书馆 服务 。 经费从房地产 中提取 。 法 该 案颁布 后修 订了三 次 , 第一次修 订 于 15 8 5年 , 第二 次修 订
图书馆法律体系。
1 . 2我 国 图书 馆 法 制 建 设 史 我 国最 古 老 的 图 书馆 立 法 可 追 溯 到 公 元 1 2 12年 制 定
国颁布 了世界上 第一部全 国性 的《 公共 图书馆 法》 。该法 案
规 定 每 5 0 0人 的 地 区设 一 图 书 馆 ,地 方 政 府 应 为 本 地 区 0
必须免 费为使用 图书馆 的公 民服务 。这是 英 国图书 馆法 的

新 中国成立 后 , 为指导和保障 图书馆 的建 设发展 , 国家
最 高行政机构及有关 部门多次颁布关 于图书馆事业 的行 政 法规 。如 15 9 0年 国务 院《 于禁止珍贵 文物 图书 出口暂行 关
大特点 。
美 国于 14 8 9年产生 了第一部州 图书馆法 ,到 1 9 8 0年 已有 2 9个州相继制定 了各类型 的州 图书馆法 。 9 6 1 5 年美 国
新 世 纪 图 书 馆
21 年第5 。一 00 期
图书馆事 业
我 国图书馆 法立 法现状 与内容规 范
魏 白莲 ( 南京大学信息管 理系)
【 要 】 论 文阐述 了国内外图书馆法制建设 史和我 国图书馆 法立法进程及现状 , 摘 并提 出了我 国《 共图书馆 法》 公 应该规 范的 内容 , 希望能对我 国《 公共 图书馆 法》 的立法有所帮助。

我国图书馆立法分析

我国图书馆立法分析

国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还要通过立法建 立统一的分类标准 和信息平台 , 以达到资源共享
的 目的。图书馆法还应规定图书馆有义务开展馆 际互借服务 , 并鼓励图书馆与不同系统 的图书馆 2 . 4图书馆经费的来源 通过立法明确 图书馆的经费来源 , 可以很大 程度上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美 国是通过立法来确保图书经费来源 的。 以 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图书馆经费拨给随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美国各州图书馆法对图书馆经费来源都有明确的 规定: 一是根据财产征收图书馆事业特别税 ; 二是

各地方人 口密度 , 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 协调好 图书馆 法与我 国的教育法 、 经济法等相关法 律的 关系建 立以一部国家性 图书馆基本法为核心 , 其 它相关法律法规 以及适应本地 区情况的地方性 图书馆法律法规为辅助的完整而 系统 的法律体 系。 2 . 2图书馆的管理机制 我 国图书馆分为公共图书馆 、 科研图书馆和 高校图书馆三大体系。各类型图书馆系统各行其 是, 自为政 , 各 并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有关 图书馆的 条例和文件。这些条例和文件均是根据本系统的 特点而制定的, 因此多属于行政性法规 , 缺乏系统 性、 协作陛, 难以从宏观的角度去调控整个图书馆 领域日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由文化部管辖, 虽然学 校内部设 置的图书馆隶属学校管理, 但在业务指 导七 仍然归属于文化部门。 因此, 公共图书馆不能 很好地为教育服务。造成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与 教育脱节。而高校图书馆和l.F -/  ̄i院所专属的图书 : 1 1 馆又不对 大众开放 , 使得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资源
学图书馆基准》以 及其它相关法律相结合, 整关系各有不同, 但各法之间仍相互交叉 、 相互渗 透、 互为补充, 在立法范畴上表现出法律规范的整

关于图书馆立法问题研究

关于图书馆立法问题研究
图 书 馆 工 作 条 例 》 18 ;97年 ,国 家 教 委 对 试 行 条 例 修 订 并 改
书馆 事 业 的 内在 活 力 . 障 图书 馆 事业 高效 、 保 和谐 运 行 。 2 书馆 立法是 实现 我 国图书馆 事业发展 战略 目标 的需要 。 周 通 过 图 书馆 立 法 , 其 条 理 化 、 体 化 和 法 制 化 , 免 图 使 具 避 书馆 事业 大起 大 落 , 障 图 书 馆 为 社 会 经 济 、 保 文化 和科 技 等 发展 提 供 有效 的信 息资 源 和 技 术 支 持 . 其 它 宣传 媒 介 共 同 与 构成 社 会 精 神 文 明 和政 治 文 明 的承 载 体 . 现 图 书馆 事 业 的 实 发展 战 略 目标 。
重要 性 日渐 加 强 。 我 国 图 书馆 事 业 已经 走 过 了 5 年 的发 0多
展历 程 , 所取 得 的 成就 有 目共 睹 。目前 , 国 的 图书 馆事 业 正 我
朝信息化 、 字化 、 数 网络 化方 数 也取 得 了长 足 进 步 。 随着 我 国 图 书馆 事 业 的发 展 , 种 矛 盾 各 和 问 题 也 不 断 凸 显 出 来 . 是 长 期 以 来 . 国 还 没 有 制 定 一 但 我
是极 其 不 利 的 。 图 书馆 立 法 是 保 障 、 导 图 书 馆建 设 和 促 进 指 事业 发 展 的 必 由之 路 . 将 从 根 本 上 协 调 和 优 化 图书 馆 事 业 它 发展 的 内 外部 环境 . 我 国 图 书 馆 事业 走 出 困境 , 速 向前 使 快
发展 。
j 叭Ⅱ l : . 霄2
法研 学究
关 于 图 书 馆 立 法 问 题 研 究
吴景贵
( 武警部 队学院 图书馆, 河北 廊坊 0 50 ) 600

浅议图书馆法制建设中的立法问题

浅议图书馆法制建设中的立法问题
图书 与档 案
I ■
浅议图书馆 法制建设 中的立法 问题
周小 文
( 西北政 法大学 图书馆 陕西 西安 7 06 ) 1 0 3 [ 摘 要 ] 深入 分析 图书 馆立法 的必要 性和 图书 馆立 法 的法律 基础 , 以此 提 出制 定科学 、有 效、完 善 、稳定 的 图书馆 法 需要 注 意 的若干 问题 。 并 [ 关键 词] 图书馆立法 立法 需求 立 法基础 中图分类号 :U 4 . T 22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 4 (0 0 0 2 0 O 10 — 1 X 2 1 ) 4 济 、文化发展 水平 的标 志之一 , 图书馆 的 法制 建设则直接 影响 到图书馆 的生存 和发展 。联合 国教科文组 织的文 件 中明 确指 出 :为 了提 供永久 性和不 断发展 的 国家图 书馆事 业, “ 全面 管理和 协 调只
有 靠 立 法 才 能 获 得 ” 。 1图书馆立 法是 圈书馆 事业发 展的 现实需要 1 1 图书馆事 业发展 需要图书馆 法 的宏 观调控 . 我 国现行 的图书 馆体制, 由于没 有统 一 的宏观调控 , 导致 图书馆 之间条 块 分割 , 自为政 。各类 的 图书 馆分 别 隶属 于 教育 部 、科技 部 、文化 部 等部 各 门, 自为政, 少联系, 各 缺 导致资源 重复 建设, 浪费现象 严重 , 整体 效益无 从发 挥 。图书 馆事 业 发 展不 平 衡 的现 象 日趋 严重 制定统一 的综合性 图书馆法, 建设 良好的法 律环境与 秩序, 规定 图书馆各 项业 务与 服务 的协调合 作制度 , 范并 调节不 同类型 、不 同系统 图书馆 之 间 规 的关系, 约束 图书馆管理 的随意性 和本位 主义, 制约相 关管理部 门之 间狭隘 的 管辖 权之争 , 打破 资源 共享 的瓶颈 与障碍, 过立法, 通 以其权 威性和 强制性, 促 进我 国图书馆体系 的调 整与重组, 彻底打破 旧体制, 立新体制, 建 实现 图书 馆之 间的统 一协 调、统 一管理, 立起全 国范 围的图书 馆大联 合, 现 资源 共建共 建 实 享, 从根本上规范 图书馆事业 的发展方 向, 指导和协调 图书馆 的建 设, 为建设 既 节约 型社会 做 出贡献 , 有效 地促 进图 书馆 事业 的快速 健康 发 展。 又 12 图书馆事 业发展 的经费 需要 图书 馆法来保 障 . 图书馆 的经 费是图书馆生存 与发展 的命 脉, 始终制约着 图书馆 的建立 与发 展 。经费 问题是我 国当前 图书馆 事业发展 中急需 依靠法 律进行 调整的 一个重 要问题 。图书馆事业 的发展应 与社会 经济发 展相适应 , 国改革开放 以来, 我 社 会经济迅 速发展, 图书 馆事业 也有所 发展, 但很 不平衡 。图书馆在 经费拨 款上 存在 很大随意性, 经济状况好 一些, 导干部重视 一些, 图书馆 的经 费拨付就 领 对 会 充足 一些, 图书馆 发展 也就迅 速一 些, 反之, 图书馆 发展 就落 后一些 。 通过图 书馆 立法, 将图书 馆的经 费按照政府 的财政 收入, 本地区 的人 口按 比例严格预 算 出来, 图书馆 的规模 、类型 、投 资多少, 什么样 的 图书馆, 对 建 都 以读者数 量、层 次为 依据, 这样, 国家或地 方政府对 图书馆 的拨款 就会有 预 算和监 督, 将所有 的预算 指标都核 定到 具体项 目。经 费一 旦拨付后 , 费 的使 经 用情况应 当向社会公开, 接受监督 , 这样, 图书馆事业 的发展在经 费上就能得 到 确 实保 障 。 另外, 通过法 律规定 , 图书馆可 采取多种 渠道和 方式筹措 经 费, 更好 地保障 图书馆 事业地 发展 。 13 图书馆 与国际接轨 , . 适应 国际化发 展的要 求需要 图书馆 法规 范 我 国 已经成 为 W 0成员 国, T 为此, 内立 法 必须要 与 国际惯 例 、国际公 国 约、国际法相衔 接。图书馆 立法 的过程 中, 必须认真 研究 与图书馆 相关 的国际 条约 、协 定、法律, 研究 如何吸 取相关 国际条约 的主 旨精神, 更好 地为 中国 图 书馆法所用 。图书馆法应 设置专 门的章 节, 对图书馆 的对外 交流 、 国际合作 以 及 由此 引发的各种法 律关 系和其产 生的权 利和义 务, 出可操 作性 的规范 。 做 协 调中国 图书馆与 国外 图书馆 、 国际组织 之间 的关系, 营造有 利于 图书馆对 外交 流 和发展 的法律环 境 。 2图书馆 立法 的法律 基础 2 1 图书馆立 法的 宪法 基础 . 宪法 是我 国的根本大 法, 国家法律 体系的根 基, 是 具有最高 的权威性 与法 律效 力, 制定其他 一切法律 的根基 。 是 图书馆法 在法律类 型 的归属上属 于专 门 法, 制定应 当以宪法 的相关 条款 为指 导框架和 基础 。 其 作为 图书馆立法 基础 的宪 法条款 可 以分 为二大类, 一是专 指条款, 即内容 明确涉及 图书馆 的条款 。 宪法第 二十 二条规定 : 国家发展 为人 民服务 、 为社会 主义服务 的文学 艺术事业 、新 闻广 播 电视 事业 、出版发 行事业 、图书馆 博物 馆文化馆和其他 文化事业, 开展群众 性文化活动 : 二是 间接 条款, 主要 指那些与 图书馆运行 发展密切 相关 的条款 。 宪法 第四十七 条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公 民有 进 行 科学研 究、文 学艺术创 作和其他 文化活 动的 自由。 国家对于从 事教 育、科 学、技术 、 学、艺术和其 他文化 事业 的公 民的有益于 人民 的创造性 工作, 文 给 以鼓励和帮 助 。另外 第二 、第五 、第十五 、第十 九、第 二十、第二 十三条 也 属 此类。 宪法 中关 于图书 馆事业 的专指 规定 , 明确 了国家对 发展 图书 馆事业 的重 视, 为我 国图书馆 事业提供 了总 的发展保 障 。要真 正落实宪 法条款 , 其具有 使 可操 作性, 就必须要 结合 图书馆 的具体应用 需求, 通过 制定专 门法, 细化 、 延展 宪法条 款的 内容 。 2 2 图书馆立 法的其 他法律基 础和政 策法规基 础 . 图书 馆立 法还必 须 参照 其他 有关 图书 馆的 法律 规定 。例如 , 刑 法》第 《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摘要】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是保障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结论部分对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展望进行了展望,并进行了总结。

文章指出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障公众知识文化需求、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法规不够完善、执法不严等。

针对问题,文章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完善法规、加强执法监管等。

展望未来,文章认为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图书馆法律制度也将不断完善和强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图书馆法律制度、我国、现状、作用、问题分析、改进、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是指在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导下,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的制度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存储和传播场所,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规范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

深入研究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的现状、作用和问题,分析图书馆法律制度存在的瓶颈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为此,本文拟对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作用与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普及知识、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学术研究等多重功能。

而图书馆的法律制度体系则是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转、规范管理、维护读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相关问题研究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立法【中图分类号】g258.2一、我国图书馆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一)我国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促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保障其拥有充足经费,虽然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馆均政府投入从2003的172. 6万元增加到401.7万元,财政投入也由 2000 年的13.93 亿元增长到 2010 年的58.37 亿元,但经费短缺依旧是制约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经费投入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目前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与国际标准存在巨大差距,2005 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年度经费总额占国家财政总额的比例一直维持在0.08% 左右的较低水平,而且呈总体下滑趋势。

2011 年,我国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 1 元,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较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 1.5册至2.5册的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2]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内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国家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大型图书馆上,中小型的县乡基层公共图书馆则尚未被列入发展计划中,致使这些基层的图书馆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甚至引发了“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费用)现象,多数公共图书馆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没买书或者很少买书的现象,这种服务的不均等违背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对普遍均等的表述:”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第二,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来,政府采购制度在公共图书馆界开始实行,由各级财政部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执行。

然而主管政府采购的部门,对图书馆的业务并不是很熟悉。

图书馆每年申请自主权时,需要向该部门作多番沟通解释。

而政府部门也有其难处,没有法律的的支持,他们也很难赋予图书馆这些自主权。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浅见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浅见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浅见[摘要]图书馆法立法的国际趋势,国内立法积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下的图书馆业发展是图书馆法立法的时代背景。

图书馆法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馆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法;立法;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图书馆界就呼吁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很快得到业界全面响应。

1993年文化部把“图书馆法”列入其立法计划。

2001年3月6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郭凤莲等34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图书馆管理法”的议案,同年4月,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和社会文化图书馆司联合在天津市召开“图书馆法”专家座谈会。

2009年3月全国人大将图书法立法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作为长期在基层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工作者,强烈期盼全国人大及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进程,以使我国第一部规范调整图书馆业法律关系的基本法早日面世。

一、充分认识图书馆法立法时代背景图书馆法的立法要放在全社会范围和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考量,唤起全社会图书馆法律意识。

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时代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图书馆法立法是国际趋势近现代以来,国际范围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和教育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知识和图书馆资源日益重视,推动了图书馆业和图书馆法制建设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图书馆事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已先后有60多个国家制定了250多部图书馆法。

1850年英国颁发第一部图书馆法。

1848年,美国产生了第一部州图书馆法,到1890年已有29个州相继制定各种类型的州图书馆法,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通过了《全国图书馆法——图书馆服务法》,随后,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联邦图书馆法:如《图书馆服务与建筑法》等。

日本于1899年颁布了《图书馆法——图书馆令》,1950年制定了《图书馆法》,1953制定了《学校图书馆法》。

国际范围各国图书馆法立法实践显示,通过立法才能定位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立法是形成健全统一并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进步的国家图书馆体系的必要条件。

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保障立法中的不足及完善

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保障立法中的不足及完善

・ 7・ 5
海、 内蒙 古 、 深圳 、 湖北 、 河南 、 江 、 浙 山东 等 地 。各 地 结 合 本省 市 发展 实 际情 况 分 别 从 图 书 馆设 置 、 书 图 馆设 施 、 馆藏 资 源 建 设 、 障 措 施 、 书馆 服务 及 读 保 图 者 的权利 与义 务 、 本地 出版 物 缴送 制 度 、 图书 馆 员 对 要求 、 惩等 内容 方 面加 以规定 。 奖 ( 在部 门规 章 中加 以规 定 四) 对 图书 馆 事 业 发 展 影 响 比 较 大 的 规 章 主 要 有

受教育 机会 。 “ 教育者 享有 下列 权利 : ”受 参加 教 育教 学计划 安排 的各 种 活 动 , 用 教 育 教 学 设 施 、 备 、 使 设 图书 资料 。 “ 书馆 、 物 馆 、 技 馆 、 术 馆 、 化 ”图 博 科 美 文 馆 、 育馆 ( )等 社会 公 共 文化 体 育 设 施 , 体 场 以及 历 史 文化 古迹 和革 命 纪 念 馆 ( ) , 当对 教 师 、 生 地 应 学 实行优 待 , 受教 育者 接受教 育提 供便 利 。 为 ”
学校 图书馆领 域 , 而且 多 是政 府 和 部 门规 章 , 只有 北
权、 租借 权 以及 宪 法 、 育 法 、 费 者 权 益 保 护 法 等 教 消
相 协调 , 考 虑 有关 国 际公 约对 我 国图 书 馆立 法 的 应 影响。
三、 完善 我 国公 民图 书馆权 利保 障 立法 的建 议 ( ) 快立 法步伐 , 快 出台《 一 加 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K e o ds: i z n lb a y rg t yw r ct e i r r h s;lg sa in;s c rt i i e ilt o eu y i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障碍的根源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障碍的根源分析
意 义 上 的约 束 力 和 强 制 力 ,其 调 整 的 范 围也 有 相 当 的 局 限
图书馆专 门法规 . 两部地方性政 府规章 , 一部 国务院行政 部 门规章 , 它们 分别是 :9 6年 1 19 1月《 深圳经 济特 区公 共图书 馆管理条例》2 0 、0 0年 8 《 月 内蒙古 自治 区公共 图书馆管理 条例 》2 0 、0 1年 7月 《 湖北省公共 图书馆 条例》2 0 、0 2年 7月 《 北京市 图书馆 条例》 19 ;9 6年 1 月 《 1 上海 市公共 图书馆 管 理办法》 2 0 和 0 2年 9月《 河南省公共 图书馆管理办法》 教育 ;
部 18 9 7年 颁 布 、0 2年 2月 重 新 修 订 的 《 通 高 等 学 校 图 20 普
书馆 规 程 》 。
性 , 对我国建国初期 图书馆 事业 的建设 和发展起 了很大促 但
进 作 用 。但 是 这 些 文 件 对 图书 馆 事 业 经 费 的 来 源 , 类 型 图 各 书 馆 建 筑 标 准 . 类 型 图 书 馆 藏 书 的 收 藏 范 围 与 规 定 , 类 各 各
的 图 书馆 发 展 史 上 却 有 着 一 定 的历 史 意 义 。
书馆立法的研究热潮 。1 8 9 2年文化部颁 布了《 、 省 自治区 、 直
辖市图书馆工作 条例》 18 ;9 7年 国家教 委制定 了 《 通高等 普 学校 图书馆规程》 中国科学 院通过 了《 ; 中国科学 院图书情 报 工作 暂行 条例》 。这些具有一定权威性 的文件 、 法令 、 条例 的 陆续颁布实施 , 大大推动 了我 国当时图书馆事业 的建设 。 经过图书馆 界二 十多 年的不懈努 力 ,中国图书馆法治
型 图 书馆 领 导 和 专 业 人 员 的素 质 要 求 等 等 , 没 有 提 出 一 个 都

浅谈图书馆立法

浅谈图书馆立法

障 。图书馆 是公 益性单 位 , 其 生存 很大

展 。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 是图书馆依法
履 行 职 能所 承 担 的职 责和 法律 地 位 。 四是 公 益 性 和无 偿 性 原 则 。 图 书 馆
部 分归结 于经 费的保障 。我 国图书馆
经 费 因为没 有立 法保 障 , 普遍 存在 匮乏 甚 至严 重 匮乏现 象 , 严重 影 响 了服 务社
字化、 网络化方 向快 速发展 , 取得 了令人
瞩 目的 成 绩 。 同 时 , 由 于 我 国 目前 尚无

不 得同宪法相抵 触。 ” 宪法是我 国的根本
占国家 预算或地 方财政 的比例 ; 图书馆
大法 , 也 是 制 定 图 书 馆 法 的 依 据 和 准
则 。因此 , 图书馆 法必须 始终 以宪 法为
网 络化 。要 改 变 这 种状 况 , 必 须尽 快 推 行
的发展 , 已进 入 了现代化 、 信 息化 、 网络 化 的多 元化发 展阶段 , 人们对 文献 的需 求 也是 多元化 的 , 资 源共享 已成为 图书 馆事业 的发展趋势。
图书 馆 立 法 内容
馆 作为一个 集文化 、 教育 、 信息收集与传
的服 务窗 口、 服务标 准 、 自动化 管理等标
准与范围; 图书馆 的馆 际协 作 、 网络 建
部正式 的图书馆法来规 范和保障 图书
标准 , 严 格依 照宪 法所规 定 的基本 内容
及其所反 映的基 本精神进行制 定。这一 原 则是我 国图书馆立法必须遵 守的根本
原 则。
设、 资源共享 的统一 原则和规范 ; 图书馆 的义务与利用者的权益 。
法, 为立法提供 社会 支持力量 , 并籍 此影

用法律法规保障读者权利——以我国地方图书馆立法为对象的分析

用法律法规保障读者权利——以我国地方图书馆立法为对象的分析

2 0 1 4年第 2期
权利 , 并 将 其作 为独 立 内容 突显 出来 。例 如 , 《 北 京
市图书馆条例》 以“ 读者在图书馆享有下列权利” 为
标 目列 出 5项 读 者权 利 , 其 他 6个 地 方 的立 法 有 的 归纳为 5项 , 有 的 归 纳为 6项 。这 样 的条 文 结 构 安 排, 使得 读 者对 自己 应享 有 的权 利 一 目了然 。而 其 他 地方 的立 法 大 都 在 “ 读 者服务” 方 面 的 规 定 中分 散地提 及 相 应 的读 者 权 利 。例 如 , 《 上 海 市 公 共 图 书馆管 理办 法》 规定 , “ 除 国家 规 定 对某 些 书 刊资 料 停 止公 开借 阅外 , 公共 图书 馆不得 另立 标准 , 限 定书
l 序号
表1 我 国地方 图书馆立法一览表 法规和规章名称 颁布部 门 颁布 时 间 2 0 1 0
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需求 , 保
障人 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传承、 传播人类优秀文 化, 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根据宪 法, 制 定本 法 。 ” … 从 这 一段 文 字 表述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 保 障公 民利 用 图书 馆 的权 利— —读 者 权 利 —— 是 图书 馆 立 法 的 根 本 宗 旨。 也 就 是 说 , “ 如 何 保 障 读者 权利 ” 应该 成 为 图书馆 立 法 的根 本 宗 旨与 核 心 内容 。我 国尚未 制定 出 国家 级 的图 书馆 专 门法 , 但 已颁 布有 1 1 部 地方 图书馆立 法 , 包括 4部 地方 法规 和 7部地 方 行 政 规 章 。为 了及 时 反 映 最 新 立 法 情 况, 笔者 把正 在 征 求 意 见 中 的《 江 苏 省 公 共 图 书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13年第9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图书馆立法是提高图书馆社会认知度的法律保障措施,只有建立以图书馆法为基础的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形成图书馆专门法和相关法共同规范的机制,才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图书馆立法,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经过多少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图书馆学者及图书馆工作者应该为建立健全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做好前期准备,积极提出相关问题以供立法机关参考。

作为一个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我们期待着图书馆法的制定和实施,使长期以来存在的法律保障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现结合我们在长期从事公共图书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如何建立图书馆法提出个人见解,以供立法参考。

1我国图书馆立法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指出:“为了提供永久性和不断发展的国家图书馆事业,全面管理和协调只有立法才能获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

据文化部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884个,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馆藏资源、人员结构都得到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二是,公共图书馆数量、规模、结构和布局,图书馆的各项经费,工作人员的数量等得不到保障;三是,图书馆服务与利用者权益缺乏保障机制。

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没有有效的法律保障。

我们纵观世界一些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能够达到发展,公共图书馆法的建立是保障。

自1846年世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产生至今,图书馆立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断地进行修正或重新颁布图书馆法。

如英国颁布了一系列《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以及国家图书馆的《不列颠图书馆法》;美国各州也依次制定了《公共图书馆法》、全国性的《图书馆服务法》和《图书馆服务与建设法》以及图书馆相关的其他重要法令,立法大大加快了两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其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得到全面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导引、推进、规范和保障。

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有了图书馆法可以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信息保障,而且还可以达到推广教育、提升文化、支援教学研究和倡导终身学习的目的。

2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进程我国图书馆立法始1909年,那年清政府的学部拟出了《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并于1910年颁布,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法规。

“我国于1927年颁布了《图书馆条例》,于1939年,公布了《图书馆工作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业得到高度重视,图书馆立法也在探索中积累。

1956年,拟定《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草案)》,1981年再次拟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条例》由国务院发布实施。

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颁布施行,并在2002年进行修订。

1996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规程》颁布,并在2002年进行了修订。

1996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实施。

此后,很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制定了图书馆方面的法规或规章。

我国图书馆立法进程可以说亦长达30余年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法就列入文化部的立法计划,不少学者也提出了不少立法建议。

从1997年开始,制订中国图书馆法的草案列入文化部图书馆司的工作计划,同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陈珊妹等32位代表提出了建议订立图书馆法的第575号议案。

2001年后图书馆法成为全国人大的立法项目。

2001年4月文化部已经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草案。

2002年在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郭凤莲等34名代表提出关于制订图书馆管理法的第54号议案。

2009年2月出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法》列为第二类项目,属于研究起草、条件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

《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2008年11月正式启动。

在文化部召开的立法启动工作会议上,决定首先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全国的专家开展立法支撑研究,为法律条文的起草提供资料、事实、思路、方案准备。

会后,立法工作实质性开始。

到目前为止,已经走完的进程主要有:2009年2-7月,立法支撑研究第一阶段工作顺利完成。

7月中旬,支撑研究的初步成果提交文化部;同年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期间,《公共图书馆法》条文草案的“讨论稿”首次征求界内人士意见。

2010年3月,条文草案的“征求意见稿”由文化部办公厅发至相关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征求意见。

2010年7月,文化部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就条文草案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征求支撑研究专家组和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意见。

我们广大公共图书馆基层工作者期盼全国人大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快立法进程,以使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早日面世。

3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几点建议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来看,共八章四十八条,总体上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图书馆法,研究专家组和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结合我们在基层公共图书馆长期工作的实践,就几个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3.1明确法律地位使图书馆建设有法可依第一条(立法宗旨)提出: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宗旨提供了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法律保障,也就是要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公共图书馆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界定,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地位、性质、功能和价值;公共图书馆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将产生重要作用。

3.2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与财政收入增长第四条(政府规划及经费保障)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将公共图书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关于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一直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这个经费我国图书馆立法问题研究倪健(扬州市江都区图书馆,江苏扬州225200)【摘要】图书馆立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本文研究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进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图书馆立法作者简介:倪健(1969—),男,本科,馆员,扬州市江都区图书馆,馆长。

○图书与档案○237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9期(上接第216页)定因素稍微提前出现。

DNS 方法不需要“造型”,它只纯粹的涉及求解随时间变化的Navier-Stokes (N-S )方程的数值问题,虽然是对雷诺数相对小的情况。

LES 似乎是一种折衷的方法。

Panet al.(2007)采用配备有SST k-ε湍流模型的二维雷诺平均纳维尔-斯托克斯(RANS )代码进行数值计算[7]。

被给出的数值结果对于弹性安装的具有低质量阻尼的刚性圆柱体被强迫在自由流中横向振动的响应。

雷诺平均方法去除在漩涡脱落过程中的随机湍流,以便比较由RANS 代码获得的实验数据和数值结果可能会发现涡激振动响应的一些随机特征。

他们发现展向关联的损失和添加的较低值(其中m*是质量比和ζ是总的阻尼因数)的随机扰动与尾迹的三个维度的增量,流动力的时间序列的非常显著地随机扰动和圆柱体的响应有关系[8]。

4总结过去的十几年同时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方面,对于涡激振动的运动(动力学的分支)的理解有许多的进展,然而大部分是关于低雷诺数的状况。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涡激振动并不是添加在平均稳定运动上的一个小扰动,涡激振动是一种固有的非线性的,独立的或自动调节的,多自由度现象。

【参考文献】[1]Sarpkaya T.,2004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s[J].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19:389-447.[2]Williamson,C.H.K.1989Oblique and parallel modes of vortex shedding in the wake of a cylinder[M].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6,579-628.[3]Morsea,T.L.and Williamson,C.H.K.2006Bluff Body Wakes and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s[M].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22,877-884.[4]Sarpkaya,T.,1979Vortex induced oscillations:a selective review[M].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46,2:241-258.[5]Krenk,S.and Nielsen,S.R.K.1999Energy balanced double oscillator model for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N].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125,3:263-271.[6]Feng,C.-C.,1968The measurement of vortex induced effects in flow past sta -tionary and oscillating circular and d-section cylinders.Master ’s Thesis,Depart -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D].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Canada.[7]Pan,Z.Y.,Cui,W.C.and Miao,Q.M.,2007Numerical simulation of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a circular cylinder at low mass-damping using RANS code[N].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 23,23-37.[8]Morsea,T.L.,Govardhanb,R.N.and Williamsona,C.H.K.2008.The effect of end conditions on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f cylinders[J].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 doi:10.1016/j.jfluidstructs.2008.06.004.[责任编辑:王静]●(上接第218页)于了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培养和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