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规范社区公章使用的调研报告

根据领导安排,我们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所属社区的公章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此次调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全面摸底。对社区盖章项目和社区社会组织逐一清理登记,了解社区公章使用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二是座谈走访。通过到社区走访群众及召集社区书记主任座谈等方式,对当前社区盖章的总体情况、原因分析、解决措施进行了收集梳理。调研结束时,调查组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一、当前社区盖章的总体情况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社区盖章主要体现在盖章太多、太杂,该盖的章在盖,不该盖的章应群众和单位要求也在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盖章项目多数量大。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心城区要求社区盖章、出证明的部门单位涉及30多个、110余项。其中经常盖章的有40多项,内容涵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房屋权属、居民婚姻关系和家庭成员情况、居民现实表现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性的盖章项目有50多项,主要涉及

到居民计划生育、申领救济救助、住院医疗、保险理赔等;偶尔盖章的有20多项,如当兵政审、随军家属孕情、学生社会实践等。城区每个社区每年为居民出具各种形式的证明都在1000份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社区的工作负担。

证明内容杂社区把握难。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在上述110多个项目中,不该由社区证明,或虽可证明但社区难以掌握和核实的事项,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一是要求社区出具本该由政府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如一、二代身份证是否为同一人,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只能由公安部门出具;居民婚姻状况,应由民政部门出具;房屋权属证明,应由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等。有关单位把这些证明一股脑推到社区,明显找错了责任主体。二是要求社区出具职能部门自身能够掌握的情况证明。如居民在申请经济适用房时,房产部门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无商品房、无福利房证明,但房屋买卖、福利分房最终都是在房产部门办的手续,显然房产部门掌握情况应该比社区更清楚。又如民政部门、工会组织每年为困难职工家属发放补贴时,要求社区出具其家庭生活困难的证明,这对社区来说也是强人所难,职工家属困不困难,工会和民政部门应该比社区清楚。三是要求社区证明一些难以掌握的情况。如老年人退休金核查每年要求社区出具老人健在的证明,但居住外地的老人社区很难核实;医院在居民医药票据遗失时,要求社区盖章证明情况属实,但社区对居民票

据是否遗失的情况并不了解;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要求社区出具其现实表现证明,商业保险、交通事故理赔时要求社区出具亲子关系证明等,这些情况社区都很难核实。

盖章责任风险大且群众意见多。社区公章使用远远超出了其居民自治组织的职能范畴,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担忧。据社区反映,社区最为难的是居民在办理抵押贷款、营业执照、房屋买卖、离婚官司时,有关部门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收入、房屋产权归属、居民家庭内部情况、婚姻状况等方面的证明,稍有不慎,社区就会陷入纠纷,甚至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一些部门、单位随意要求社区出具证明的现象,居民群众也很反感,明明凭有效证件就可以证明的事项,偏偏要求居民多跑一趟社区,碰上社区不了解情况不肯证明,又有一番解释争论,既增加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又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

二、社区盖章乱象原因剖析

社区“万能章”现象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信息系统不完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等直接原因,又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体制机制不顺等深层原因。

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不对等。从工作任务来看,随着城市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群体汇聚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

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综合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从工作方法上来看,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的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城市社区居民大多数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网格化管理推行以来,社区的主导作用和公共需求服务更加明显,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依赖性,从而使社区成为各种公共服务的汇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地,被推到了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万能章”现象,正是伴随着这些职能向社区转移和扩张而产生的,是其工作随意性、无序性的现实反映。

少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在社区一年出具的1000多份各种证明中,除少数属于居民自治和政府明文规定的赋权范畴外,绝大多数还是一些部门、单位在为群众办理各种证照、手续时,把社区盖章作为前置条件。这一方面说明职能部门权力下放、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有利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盈利性组织为减轻工作负担,将各项行政事务盖章、调查核实工作程序转嫁于基层社区承担。如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要求社区出具不扰民和周边居民同意的证明;法院在判案时,要求社区出具居民放弃继承权、夫妻长期分居的证明等。

社区服务与信息化管理不对称。由于社区任务繁重、责

任不明,件件工作好像都与社区相关,职能上的长期错位,致使社区工作人员很难很好地为盖章“把关”。其次,尽管民政、劳动、计生、公安等部门在社区都建有信息平台,但信息壁垒还没有打破,管理联动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目前社区平均有居民3000多户10000余人,且流动性大,依靠现行工作手段,社区难以掌握这些居民的所有情况。

盖章当事人的主观认定。现在很多居民并不十分理解社区工作,尤其到社区盖章开证明时,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主观认为社区就应该为自己盖章开证明,社区人员多询问两句,居民就会不耐烦或者不愿意回答。可是社区在不知晓、不核实清楚情况,是不能随意盖章的。为此,社区工作者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好解释工作,也难免出现不理解甚至谩骂威胁等不愉快事情发生。

三、关于社区公章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此次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参照借鉴外地经验,我们建议,通过以下三项措施来加以规范管理。

明确社区盖章的责任范畴。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社区现有盖章项目进行清理,对法律法规赋予或规定社区职责范围内,且社区有能力承担并为居民提供方便的盖章项目予以保留,其余取消,坚决剔除相关部门强加于社区的盖章事项,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对社区公章使用规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