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产品开发组织变革解析
丰田产品开发组织变革解析
丰田产品开发组织变革解析一、1990年代丰体公司产品开发部门面临的五大难题数十年来,丰田在汽车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丰田在汽车行业很早就建立以单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通过矩阵式管理模式,丰田理顺了产品开发过程,有效地协调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活动,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每次开发一辆最好的汽车,并鼓励项目经理关注他们所开发项目的成败。
同时赋予项目经理在各种职能活动如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等多个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依靠这种当时先进的管理方式,丰田大大提升了新产品开发的效率。
通过实施项目管理方式,丰田取得了不凡的经营业绩。
一时间丰田的项目管理方式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学习的标杆。
进入1990年后,日本汽车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产品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实施积极的产品战略,不断的开发新产品,频繁推出新车型,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产量不断增长的设想。
同时,为了参与国际竞争,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日本企业在开发效率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正在消失。
因此,日本整个汽车行业急需进行变革,改革组织结构,提高组织运营管理效率。
1990年后,丰田的汽车产量增长也开始出现停滞,有几年还出现了滑坡,每款车型的利润也开始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迫切需要新的应对战略,新的组织形式,特别在成本管理方面更需采取有效措施。
丰田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在这种新环境中,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各个项目的管理过于独立,各个相关的项目之间需要更好的协调和平衡。
当时,丰田有16个设计职能型工程部,每个部门由单独的经理负责管理,同时开展的有15个项目(图1中只演示了9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名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来自公司的产品规划部,向总经理负责。
在项目数量较少的时候,项目经理可以应付自如。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增加,工程职能部门的增加,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项目经理面临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复杂,很多职能部门的经理们缺乏足够的时间管理众多项目的细节问题——大多数经理所需要管理的项目达15个之多,根本无法有效处理协调多个项目之间的界面和互相依赖性,而且工程师的专业视角也非常狭窄、对产品没有全局的“系统观”,影响产品最终无法合理整合,也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工程领域的管理人才。
丰田构建创新型产品开发体系
702019 No.2汽车行业新产品开发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对日美欧的汽车公司产品开发能力作了调查,日本厂商的产品开发能力远高于欧美厂商,其理由是良好的产品开发体系。
比如:日本厂商的开发周期约4年,而欧美厂商约5年。
日本厂商各项目的产品开发工时为170万h,而欧美平均为310万h。
日美汽车厂商开始认识到产品开发体系的重要性,不仅在产品上展开竞争,而且在产品开发体系上展开竞争。
美国厂商以日本厂商为标杆,通过虚心学习获得的成果,运用信息技术,使新开发开发系统形成了体系,逐步追赶上了日本。
早期实现这种产品开发体系的是克莱斯勒公司(现在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该公司在1994年销售的NEON车的开发项目中应用了创新型的产品开发体系。
该体系的特点是,“以团队为中心的开发组织机构”、“重视信息共享的沟通机构”、“通过3维CAD系统建立数模”、“建立供应商选择和长期协调关系”。
日本产品开发体系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产物,而克莱斯勒体系是运用信息技术使上下关系系统化的东西。
NEON车的开发周期是31个月,开发费是12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车辆的开发周期为62个月,1992年销售的LH车的开发周期为36个月,开发费为16亿美元,产品开发能力大幅提升。
NEON车的低价位和较短的开发周期威胁着日本厂商,他们重新修改产品构架,同时修改产品开发组织机构和流程,积极文/王建萍(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丰田构建创新型产品开发体系1990年,日本国内汽车需求低迷,同时又伴随着从老车型三厢车向RV车、紧凑型车转型的需求结构变化,各汽车公司针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和未来市场的发展,不断投入具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产品,以提升竞争力。
竞争的焦点是,如何高质量、短时间、少工时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此需要改革组织机构、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产品开发体系。
实践证明,改革成功的企业提升了产品的开发能力,进入21世纪后,业绩快速好转。
丰田汽车产品开发体系
丰田汽车产品开发体系《丰田产品开发体系》(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以下价值:强调了价值流图分析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找出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特有的浪费类型。
展示了丰田公司在精益原则的基础上为产品开发流程建立的应对策略和有效方法。
通过丰田公司和其北美竞争对手的实际对比,阐明并澄清了丰田产品开发的方法。
作者特别强调,《丰田产品开发体系》的读者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优化整个产品开发价值流上,而不是仅仅强调某一特定的技术或工具。
目录:序言致谢第一部分引言第1章新一轮产业革命1.1下一场战役:产品开发体系1.2优秀的产品开发:下一个主要核心竞争力1.3精益产品开发体系:将不同领域、部门以及供应商联系起来1.4为什么选中丰田?1.5向丰田学习第2章精益产品开发体系模型2.1社会技术学体系2.2流程子系统:精益产品开发体系原则1至原则42.3人员子系统:精益产品开发体系原则5至原则102.4工具及技术子系统:精益产品开发体系原则11至原则13第二部分流程子系统第3章确立由消费者定义的价值,把增值活动与浪费区别开来3.1北美汽车公司如何确立消费者定义的价值3.2丰田如何确立消费者定义的价值3.3案例:Lexus车身团队将误差容限减半3.4为什么这是第一原则第4章在产品开发过程前期充分研究可选方案4.1 设计工厂的前期重点投入:通过管理产品平台为独立项目开发建立关联4.2在现有产品平台上推出派生产品4.3先进技术计划4.4独立项目内部的前期重点投入:造型和工程可行性4.5多方案并行工程4.6丰田车身和结构工程——研讨4.7低层面活动的标准化使得问题解决更加快捷:一个实例4.8通用结构和可重复使用原则的应用4.9评估和确定整车层面目标4.10丰田生产工程:同步工程师的职责4.11同步工程师必须满足投资和变动成本目标4.12借助数字工具4.13研讨中的早期问题解决:案例分析4.14 Kozokeikaku(K4)整合4.15合适的人,合适的工作,合适的时间第5章建立均衡的产品开发过程流5.1“流”的力量5.2把产品开发看成一个流程5.3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七种浪费5.4真正的3M5.5障碍和流程管理:排队论的内涵5.6均衡流始于“模糊”的初始阶段:研讨和流5.7过程逻辑的角色5.8工作量均衡、周期计划与资源配置5.9产品开发的执行阶段5.10跨功能同步和功能内同步5.11创建柔性产能5.12制定详细规划以防止不均衡5.13功能组织层面的详细规划5.14错开发布,使其跨功能流动5.15在非传统制造业中创建过程流5.16在产品开发体系中拉动知识5.17把一切汇人“流”中第6章利用严格的标准化减少变异、创建灵活性与可预测的产出6.1标准化的三种类型6.2第一类:设计标准化和工程检查清单6.3第二类:流程标准化6.4第三大类:标准技能集/能力6.5结论第三部分人员子系统第7章建立自始至终领导项目开发的总工程师制度7.1总工程师制度背后的文化象征7.2两位总工程师的传奇:雷克萨斯和普锐斯7.3总工程师的领导力模式7.4北美汽车公司的产品开发经理:从总工程师到官僚7.5克莱斯勒的小组召集7.6丰田的总工程师体制:不向导致官僚主义的因素妥协第8章通过组织来平衡职能专长与跨功能整合8.1这是最佳的组织结构吗?8.2矩阵组织管理产品开发流程的优点和缺点8.3丰田原创的矩阵组织:将两种结构相结合的长期传统8.4克莱斯勒的平台团队结构:与车辆开发中心的对比8.5并行工程:作战室8.6同步工程:模块开发团队以及生产总工程师8.7组织——不断进化的流程第9章为所有工程师构造“尖塔”型的知识结构9.1选聘、培养并留住人才的理念9.2北美汽车公司的招聘与录用过程9.3丰田的员工发展9.4现地现物工程9.5精益产品开发体系必须培养人第10章产品开发体系中供应商的角色与使命10.1零件不仅仅是零件,供应商也不仅仅是供应商10.2合作伙伴:各有所得10.3外包政策的关键10.4对待供应商通情达理第11章公司内部学习和持续改善11.1定义知识和组织学习11.2丰田产品开发的学习网络11.3从经验中学习11.4视问题为机会11.5无知:最终的代价第12章建立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文化12.1如何架起精益企业的文化桥梁12.2工具并非解决方案12.3为顾客、社会和社区做出贡献12.4卓越的工程技术深植于文化中12.5学习的基因12.6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和横向管理:报(告)—联(系)—相(谈)式管理12.7正确的过程产生正确的结果12.8企业文化支持作业流程12.9领导者重建企业文化第四部分工具与技术子系统第13章调整技术以适应人与流程13.1 选择工具和技术的五个重要原则13.2 精益产品开发中的技术13.3 制造工程和工装制造的工具13.4 善用技术以强化开发过程第14章利用简单、可视化的沟通进行协调14.1 总工程师的概念书:形成一致性的文件14.2 跨功能的作战室14.3 整合的工具14.4 解决问题的工具:A314.5 丰田的沟通与整合第15章标准化和组织学习15.1 你的组织如何学习?15.2 北美汽车公司的知识数据库:车身开发价值流15.3 丰田的技术数据库15.4 沟通与评价的方法15.5 北美汽车公司的竞争者对标报告15.6 丰田的竞争产品拆解和分析表15.7 丰田的标准化工具:工程检查表、质量矩阵、制造图、标准化工艺流程图15.8 标准化与学习工具的角色第16章一个连贯的系统:化零为整16.1 子系统整合:人员、流程、工具和技术16.2 识别价值:提供消费者定义的价值16.3 推动价值流:消除浪费和变异16.4 建立拉动方式和“流”16.5 尽善尽美:内建学习和持续改善16.6 跨功能整合第17章消除产品开发价值流中的浪费17.1 产品开发价值流图分析17.2 PDVSM工作小组会17.3 学习将产品开发看成一个流程第18章开始文化转型:精益产品开发的核心18.1 培养一位内部变革推动者18.2 获得所需的知识18.3 确定可管理的工作流,将产品开发视为一个流程18.4 一体化的机制(“作战室”/设计审查)18.5 功能机构的参与18.6 从顾客出发18.7 掌握精益产品开发流程的现状18.8 推动真正的文化转变18.9 人员:精益产品开发体系的核心18.10 精益转型路线图<BR< P>丰田产品开发体系——整合企业人员、流程与技术的13项管理原则附录价值流图分析法在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应用:PeopleFlo制造公司案例摘录:第一部分引言第1章新一轮产业革命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在汽车制造业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它叙述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欧美的汽车工业已经被日本超越——不是一点点,而是被大大地超越——在许多绩效指标上,日本厂商都超过欧美同行2~10倍。
最新丰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与产品的工艺设计的分析
丰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与产品的工艺设计的分析第一部分:丰田公司简介丰田公司早期以制造纺织机械为主,创始人丰田喜一郎1933年在纺织机械制作所设立汽车部,从而开始了丰田汽车公司制造汽车的历史。
1935年,丰田AI型汽车试制成功,第二年即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
但在整个数30年代和4 0年代该公司发展缓慢,只是到了二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才加快了发展步伐。
它们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汽车在本世纪60年代末即大量涌入北美市场。
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
70年代是丰田汽车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期1976年仅四年时间,该公司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年产汽车达到200多万辆。
进入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的产销量仍然直线上升,到90年代初,它年产汽车已经超过了400万辆接近500万辆,击败福特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名列世界第二。
丰田汽车公司60、70年代是日本国内自我成长期,80年代之后,开始了它全面走向世界的国际战略。
它先后在,美国、英国以及东南亚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将汽车研究发展中心合建在当地,实施当地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的国际化战略。
丰田汽车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且十分注重研究顾客对汽车的需求。
因而在它的发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创出不同的名牌产品,而且以快速的产品换型击败美欧竞争对手。
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列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
丰田汽车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现任社长丰田章一郎。
年产汽车近500万辆,出口比例接近50%。
第二部分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分析丰田的基本理念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在这里,“更好的产品”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提供给客户高品质的产品”;二是要以“满意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产品。
01丰田产品开发体系研讨-前言、译序、序言-黄海、张威
论述内容:下一求为驱动力的公司必须加速产品开发的过程,在客户需求 的时间将他们需要的产品及时送到市场上。典型汽车开发周期从80 年代的36~40个月到如今的平均24个月。
对业界领先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已经成为了强大的价格优势。
新车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开发中就算很少的次品或时间上的拖延, 都会使公司难以接受。
感受体会:
精益产品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涵括产品开发的各个过程(子流程), 有不同的工具或流程技术保证又好又快,如总工程师管理机制、多方 案并行工程、各种流程表格。 精益要从细节抓起,如技术专家之间的协调
~4~
Copyright © 2007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强大的产品开发体系是任何客户驱动企业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其 关键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越来越成为区分优势和劣势企业的战略因 素。
精益产品开发是客户驱动型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最大潜力,也是所 有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最佳工具
精益产品开发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和希望,需要公 司长远规划,决战千里之外
感受体会: 丰田的成功在于全过程的精益,不仅是精益生产
企业的精益,生产只是开始,更深层次要从生产的两端:产品开 发、销售服务抓起
~2~
Copyright © 2007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论述内容:精益产品开发的目的与定义
团结 高效 和谐
精益产品开发的目的 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工程变更、降低成本、有效利用各资源,顺利实 现从研发到投产,主要包括 精益地开发产品 改进产品开发流程,提高效率,提高一次合格开发的质量,缩 短设计周期,协调各部门,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精益的产品 设计支持精益制造的产品,并在制造和客服中获得最佳质量、 生产率和成本控制 利用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成本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精益。 不管是精益生产还是精益产品开发,本质都是要恰当地把人员、流程、 工具以及技术糅合在一起,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感受体会: 精益的要点:(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成本、(更多的)价值 精益的内涵:精益的产品、精益地开发(流程) 精益需要流程、体系保证
丰田精益产品开发体系-上传版
丰田精益产品开发体系
2019.10.20
目录
Contents
一 精益开发概论
二 认识浪费与效率
三 精益开发技术 · 流程
1、客户价值导向 2、多种可行性方案的研讨和选择 3、均衡的设计流程 4、设计标准化
四 精益开发技术 · 人员
5、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 6、建立组织结构,平衡功能部门内的技术专长与跨部门的整合 7、工程师的“知识体系”结构 8、将供应商整合到产品开发体系中 9、内部的学习和改进 10、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丰田产品开发绩效
评估数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设计冻结到投产时间(月) 开发成本在销售额中占比(%)
欧系 1 0 1 1 0 27 5.5
其他日系 0 1 1 0 0 20 5.1
美系 1 2 3 2 2 26 4.8
丰田 7 9 6 7 10 15 3.6
差别很大
在生产中一般采取先入先出(FIFO )的队列管理方式;开发中用需要应 用比先入先出更灵活的队列管理方式 ,以优化经济结果。
不确定性(可变性)是产 品开发价值的一部分, 完全消除差异是不可 能的
产品开发必须接受不确定性,并通过
必要的试错来验证它们,以增加价值。可
变性不能完全消除,需要在考虑
丰田生产管理得含义及架构
优势:准时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适用范围:准时化生产适用于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特别是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企业。
丰田生产管理的架构
准时化生产
定义:准时化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目标的生产方式,通过精确地计划和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准时、 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核心思想:准时化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费。通过精确地计划和协调生产过 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准时、高效、高质量的生产。
目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
方法:采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改进。
实施步骤:制定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改进并优化流程。
供应链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库存管理:通过实时库存监控和预测分析,降低库存成本
丰田生产管理的含义
丰田生产管理的定义
丰田生产管理是 一种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以降低 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为目标的生 产管理方法。
它强调生产过程 中的精益化、准 时化、自动化和 信息化,通过消 除浪费、提高生 产效率和质量来 降低成本。
丰田生产管理不 仅是一种生产管 理方法,更是一 种企业文化和思 维方式,它注重 持续改进和创新, 追求卓越和完美。
丰田生产管理在 汽车制造业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并逐渐扩展到其 他领域,成为全 球制造业的重要 参考和借鉴。
丰田汽车组织体系
丰田汽车组织体系
丰田汽车是一家享有盛誉的汽车制造公司,其成功离不开其高效的组织体系。
丰田汽车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丰田生产系统(TPS)
丰田汽车最为著名的组织体系就是丰田生产系统(TPS),该系统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少浪费。
丰田汽车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使得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
2. 质量控制体系
丰田汽车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田汽车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实现了对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
3. 研发与设计体系
丰田汽车的研发与设计体系主要通过创新和不断学习,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丰田汽车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产品的人性化和舒适性。
4. 全球化管理体系
丰田汽车的全球化管理体系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丰田汽车建立了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以便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总之,丰田汽车的组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可以保证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全要素创新的丰田管理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基于全要素创新的丰田管理模式的分析及启示【摘要】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迅速摆脱困境,度过危机是企业家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现实严峻的今天,深入了解和研究丰田的全要素创新管理模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全要素创新管理模式丰田汽车公司经济危机制造业一、丰田的全要素创新管理模式分析1、战略创新在丰田的初创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和资金的积累,整个初创阶段公司发展缓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丰田公司曾一度面临破产,这个时候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重振旗鼓。
丰田制定了重建计划,几经投资,1959年建成了拥有当时最新设备的,日本第一个大批量生产小轿车的专业厂——元町工厂。
60年代丰田加快了发展步伐,多次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投资,1966—1970年设备投资总和达3114亿日元,先后建成了四个现代化轿车厂和汽车部件厂,同时,在美国的汽车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引进欧美技术,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根据日本民族的特点,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丰田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从70年到80年代初,是丰田的质量效益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丰田的战略目标定位在争夺日本国内第一。
1971—1978年,丰田接连进行了几次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总额达7304亿日元。
1972—1976年,仅仅四年时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平均年产汽车达200多万辆,在日本的11家大公司中,丰田公司的产量和销售总量连年稳居首位。
而其获取的利润总额,多年来在日本前50家大公司中,大多占据首位。
截至1977年6月份,纯利额达1167亿日元,创造了“日本企业决算史上的最好成绩”。
1978年6月起,丰田公司就已成为日本企业史上空前的“无债经营”企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意识到像以前那样在日本国内自我成长已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市场竞争的压力。
丰田开发体系
丰田开发体系
丰田汽车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丰田开发体系的支持。
丰田开发体系是丰田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套管理方法,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并增加客户满意度。
首先,丰田开发体系注重产品开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丰田设立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产品在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各个阶段都能够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其次,丰田开发体系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丰田公司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可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快速解决问题,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丰田开发体系还注重持续改进和学习。
丰田公司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产品开发中。
同时,丰田公司也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丰田开发体系的成功得益于其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执行。
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规划和安排,确保整个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丰田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任何版权和侵权争议的问题。
总体而言,丰田开发体系为丰田公司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管理,团队合作和沟通,持续改进和学习,丰田公司能够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丰田开启新一轮组织大变革
丰田开启新一轮组织大变革作者:高丹来源:《中外管理》2016年第04期当丰田拥有空前的1000万台年销量时,其决策层所想到的,却是全面的变革。
而方向,就是打破科层制,走向以产品为单位面向市场的独立运营,将丰田“做小”。
丰田三年必求变曾经创造和引领了人类工业文明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的丰田汽车,在看似尚无必要时,却坚决地开启了其内部组织架构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2016年1月18日,丰田汽车公司确定将按照车型分类,进行组织机构改革。
迄今为止,丰田始终是按照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为中心进行区域划分的。
在2013年4月,丰田刚刚将汽车事业分为四个商业板块(BU),分别是: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为“第一丰田”,中国、亚洲和南美等地区为“第二丰田”,高级车型“国际雷克萨斯”,以及零部件等相关的“单元中心”。
但仅仅3年后,始终以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为目标的丰田,却要将自身变为以产品为基准,各产品各自负责组织、开发、生产和销售,从而致力于增强灵活性与竞争力。
该项改革将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
丰田认为,如果希望各板块按照最适合的商业模式,并寻求落实为迅速的执行力,那么将各板块套用同一种机制,就会过于臃肿。
因此在新型的组织机构改革中,丰田探讨了一种新型方案,按照汽车种类分为:“小型车”、“中型车”、“商用车”,和更高端的“雷克萨斯”。
变革目的,是使各机构有各自不同的权限,力图打造能够将现场的决策意图迅速贯彻实施的独具魅力的汽车制造方式。
为此,丰田目前引进了一种被称为“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的新方法。
在去年12月开始销售的新型普锐斯系列上,丰田开始重新审视汽车设计,首次采用了这种新方式。
该方式尝试将每个车的车型零部件通用化,并按此战略采取了相应的事业管理。
丰田将汽车分为几种车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辆底盘等一体开发的性能。
同时,针对使用相同底盘的不同车型上的开发调试、生产,也在同步推进。
丰田汽车——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
Page 3
三、矩阵型组织
是一种混合形式,是在常规的职能层级结 构之上“加载”了一种水平的项目管理结 构。项目与职能经理相对权力不同,分有 权力倾向于职能经理的职能矩阵,权力倾 向于项目经理的项目矩阵和传统矩阵安排 的平衡矩阵。
Page 4
丰田公司研发组织的变迁和发展
丰田公司1935年生产出 第一辆汽车,经过70多年 发展,稳居世界十大汽车 公司之列。他通过学习、 引进欧美技术和管理模式, 很快掌握了先进的汽车技 术和生产管理,并根据日 本民族的特点,创造著名 的丰田生产管理模式,并 不断完善提高。在这期间 丰田公司研发组织的发展 变迁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 段。
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
财管四班第四组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一、职能型组织
每个部门只负责一 种特定职能领域, 并执行需要这种专 门技能的所有任务。 常见的职能型组织 部门有工程、制造、 信息系统、财务、 市场等。
Page 2
二、项目型组织
指创建独立项目团 队,这些团队的经 营与母体组织的其 他单位分离,有自 己的技术人员与管 理人员,企业分配 给项目团队一定的 资源,然后授予项 目经理执行项目的 最大自由。
Page 8
几个难题:职能型工程部门太多,工程师的
专业非常狭窄;每位职能部门经理负责的新车 开发项目过多(15个),无暇顾及项目的工程 细节,也没有时间协调不同的项目;主任工程 师(须在12个分部的48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 工作日益繁杂,难以驾驭;年岁较小的主任工 程师很难得到年长的职能部门经理的全力配合; 无法有效协调研究和高级开发部和各新车开发 项目之间的关系。
Page 17
狱外帮手:假妻子、女律师、黑帮 老大的卧底、侄儿 敌对势力:阴险狠辣的副总统、训 练有素的两密探、嗜血的狱警队长、 严密的监狱、势力强大的特务系统、 无所不在的警察系统、充满暴力和敌 意的犯人、内部的告密者 结果:成功逃出监狱。
深度解读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5大精髓助力精益生产又好又快推行
深度解读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5大精髓助力精益生产又好又快推行一说到丰田,大家除了想到他的汽车制造之外,还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生产模式——精益生产方式(简称精益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更是让丰田公司成为了一家世界级企业。
一、“极简主义”的精益生产方式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在他们合著的《精益思想》中说“如果你不能迅速地把产品开发时间减半、订单时间减少75%、生产时间减少90%,那你一定是哪儿做错了。
”这种源自丰田生产方式管理方法,是一种节约型社会的精益生产方式,总目标是满足顾客需求、控制成本、提高商品质量、与时俱进。
它被世界各地许多著名的制造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教授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精益生产基础理论的形成。
精益生产更像是一种思想,目的是改善思维、是不断的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有两大特征;准时生产、全员积极参与改善。
正是因为这两大特征,才能“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获取越来越多的产出。
二、为什么你的精益生产都很“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际上众多的知名企业说“精益生产是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建立精益生产方式。
但是为什么常常有人感觉现在的工厂都在做精益生产,而大家对精益生产方式到底是什么却很模糊?这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不会与时俱进追求改革;•企业领导的精益生产知识不完善,作出错误管理决断;•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未能跟踪计划完成情况,未能及时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实施精益项目时,往往会出现上述问题。
但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能像丰田一样成熟精益生产呢?在这里就与各位企业家一起探讨一下,成功企业的精益生产是如何落地生根的:从上图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精益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等。
可以预计,如果现代企业仍然重复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不进行创新,未来将很难与精益企业竞争。
因此,企业只有探索精益之路,才能赢得竞争。
丰田组织管理模式
谢谢大家
丰田组织管理模式
一、生产管理模式
1、精益生产,改变世界的机器 2、减少一成浪费就是增加一倍销售额 3、JIT“三及时”管理方式 4、用眼睛看的管理工具 5、“一个流”无间断生产 6、生产均衡化 7、带有人字旁的自动化 8、标准化作业
二、产品研发管理模式
1、从“请消费者注意”到“请注意消费者”
2、只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 3、应用高科技进行产品开发
三、产品质量管理模式
1、优质产品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制 造出来的
2、视觉管理让问题无法逃脱。在视觉管理 的基础上,反复连续问5个“为什么”, 只有这样做了,才可能发现问题的根本 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经营改进模式
1、让“改善”成为习惯 2、没有问题就是问题 3、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4、组织机构的改进 5、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6、科学机制保证“持续改进”
五、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只招合适的,不要最优秀的 2、“能力主义”和“成果主义” 3、为员工考虑一辈子的事 4、员工是企业的“轮子” 5、全球人事管理制度 6、提拔掌握丰田哲学的管理者
六、市场营销管理模式 管理有道,营销有方
七、战略规划管理模式供应商一起成长
八、决策管理模式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 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九、文化理念管理模式
1、低调、谦逊,做人不张扬。 2、务实、严谨,做事不折不扣 3、执着、坚持,追求尽善尽美 4、平等、尊重,主张全员参与
• 争做“五省五赢”理念 • 让客户:省时、省钱、省心、省事、省力 • 做的所有事情让客户、合作方、员工、公 司、社会五赢
2023年度丰田企业管理模式浅析
2023年度丰田企业管理模式浅析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丰田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管理模式在业内也备受瞩目。
2023年,丰田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哪些变化和进步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丰田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变化是从传统的创新型组织到全面创新型组织的转变。
传统的创新型组织是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上寻求领先的方式,而全面创新型组织则是在企业管理上不断推出创新的思想,以整合供应链,提高效率,统一质量标准的方式来实现跨部门的合作和创新。
丰田企业在传统的创新型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Kanban生产方式,细化了生产流程,增强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其次,丰田企业在人员管理上的变化也非常明显。
丰田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激情,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和训练,并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例如以“信任”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中国区总经理松本弘树将全部工作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以此来提升团队运转效率。
除此之外,丰田还创建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班长制度”,即晋升员工班长,建立组织内的谦虚和精神主义,激发员工的愿望和执行力。
此外,丰田在重视员工关注方面还有一项非常优秀的制度——“10 minutes chatting time”,这个制度是让全体员工在休息的时候和任意一个同事交流十分钟,有助于加强团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再次,丰田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丰田推出了定制化的车型,针对不同文化、不同市场的需要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比如在中国市场,丰田推出了更年轻、时尚的汽车,强化了用户对于产品的信任,从而提升销量。
最后,丰田企业在供应链上的改进也很明显。
丰田企业不断调整其供应链,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货运速度。
这种团队协同和供应链管理方式不仅提高生产力,实现了更好的跨区域和国际化运营,同时也减少了可控风险和总成本。
总之,丰田企业在2023年的管理模式的发展中,无论是在员工管理还是在生产流程上都做到了与时俱进的转化,这些新的措施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更加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让丰田企业在汽车产业中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日本企业变革管理案例
日本企业变革管理案例日本企业变革管理案例:丰田汽车2000年代初,日本汽车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的剧烈竞争。
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不得不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变革,以保持竞争力。
丰田汽车的变革管理始于2001年,当时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丰田生产系统(TPS)2020”的新战略。
该战略旨在通过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动创新来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目标。
首先,丰田汽车决定重塑其企业文化,以适应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公司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沟通,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培训和支持,以帮助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开放和容忍的企业文化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丰田汽车推出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升级生产线设备和工艺、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等。
公司采用了精益生产管理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致力于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
此外,丰田汽车还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共享信息和知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再次,丰田汽车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员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等。
丰田汽车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可信赖的汽车品牌,为此,公司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倾听客户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此外,丰田汽车还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废物和能源消耗、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等。
丰田汽车致力于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此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变革措施,丰田汽车在2000年代实现了快速增长和国际化。
公司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持续增加,丰田汽车成功地超越了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丰田汽车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强调企业文化的改变:丰田汽车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沟通,鼓励创新和改进。
企业文化的变革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 注重供应链的优化:丰田汽车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共享信息和知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丰田模式在技术型与服务型组织中的运用
丰田模式在技术型与服务型组织中的运用
丰田模式在技术型和服务型组织中都可以进行运用。
以下是丰田模式在这两种组织中的应用方式:
1. 技术型组织:在技术型组织中,丰田模式可以帮助提高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型组织通常需要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快速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并在制造过程中保持高质量和高效率。
丰田模式的关键原则包括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员工参与,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技术型组织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促进员工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
2. 服务型组织:在服务型组织中,丰田模式可以帮助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服务型组织通常需要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需要灵活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
丰田模式的关键原则包括尊重人、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和客户导向,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服务型组织提供一致的高质量服务,同时促进员工的参与感和客户满意度。
总的来说,丰田模式在技术型和服务型组织中的应用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田产品开发组织变革解析一、1990年代丰体公司产品开发部门面临的五大难题数十年来,丰田在汽车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丰田在汽车行业很早就建立以单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通过矩阵式管理模式,丰田理顺了产品开发过程,有效地协调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活动,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每次开发一辆最好的汽车,并鼓励项目经理关注他们所开发项目的成败。
同时赋予项目经理在各种职能活动如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等多个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依靠这种当时先进的管理方式,丰田大大提升了新产品开发的效率。
通过实施项目管理方式,丰田取得了不凡的经营业绩。
一时间丰田的项目管理方式成为众多汽车企业学习的标杆。
进入1990年后,日本汽车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产品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实施积极的产品战略,不断的开发新产品,频繁推出新车型,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产量不断增长的设想。
同时,为了参与国际竞争,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同时日本企业在开发效率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正在消失。
因此,日本整个汽车行业急需进行变革,改革组织结构,提高组织运营管理效率。
1990年后,丰田的汽车产量增长也开始出现停滞,有几年还出现了滑坡,每款车型的利润也开始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迫切需要新的应对战略,新的组织形式,特别在成本管理方面更需采取有效措施。
丰田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在这种新环境中,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各个项目的管理过于独立,各个相关的项目之间需要更好的协调和平衡。
当时,丰田有16个设计职能型工程部,每个部门由单独的经理负责管理,同时开展的有15个项目(图1中只演示了9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一名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来自公司的产品规划部,向总经理负责。
在项目数量较少的时候,项目经理可以应付自如。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增加,工程职能部门的增加,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项目经理面临的协调工作越来越复杂,很多职能部门的经理们缺乏足够的时间管理众多项目的细节问题——大多数经理所需要管理的项目达15个之多,根本无法有效处理协调多个项目之间的界面和互相依赖性,而且工程师的专业视角也非常狭窄、对产品没有全局的“系统观”,影响产品最终无法合理整合,也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工程领域的管理人才。
图1 1991丰田汽车公司产品开发组织结构总体来说,丰田的产品开发部门面临着五大难题。
这些问题使得项目内部不同职能之间整合出现困难,也给不同项目间的协调带来困难,这五大难题包括:1、职能型工程部门太多,工程师的专业过于狭窄。
2、每位职能部门经理负责的新车开发项目过多,无瑕顾及项目的工程细节,也没有时间协调不同的项目。
3、项目经理监督各工程部门的工作日益繁杂,难以驾驭。
4、矩阵式组织形式并没有形成项目间妥善协调的气氛。
5、管理当局无法有效的协调RAD集团(东富士技术中心的研究和高级开发集团)和各新车开发项目之间的关系。
二、五大难题的解决之道——矩阵式管理向产品开发中心转变为了彻底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丰田的总裁决定改革现有的产品开发组织结构,开始向开发中心形式转变。
公司拆分了所有的新产品开发部门,将其重组成三个独立的开发中心,如果图2所示。
项目是否合并到同一中心取决于产品平台设计的相似性。
第一中心负责后轮驱动的平台和汽车开发。
第二中心负责前轮驱动的平台和相关车型开发;第三中心负责功能性车和轻型卡车的平台和相关车型开发。
这种划分标准可以是使同一中心内各个项目之间尽可能实现技术共享,特别在新平台开发需要这么多资源的情况下,多条产品线共用平台设计会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中心为新成立的中心,整合了原有RAD集团研究人员,第四组中心的职责是为所有的汽车项目开发零部件和分总成。
图2 1992丰田汽车公司产品开发组织结构丰田的管理层希望实行开发中心的组织形式后,项目之间的协调和技术共享会有所改善,项目内部职能间的整合会有所好转。
零部件小组之间的协调,设计和工艺流程部门之间的协调会更融洽。
重组的主要内容包括:◼减少职能型工程部门◼减少每位职能经理负责的项目◼调整多项目中心负责人的职责范围◼设立开发中心产品规划部门◼项目经理管理相关项目时,实行层级式的组织形式1、减少职能型工程部门以前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繁多,随着汽车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开发过程也日益越复杂,项目经理在管理各个项目时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减少协调工作,丰田公司裁剪了设计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放宽每个职能型工程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还可以降低职能部门负责的项目数量,有利于职能部门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支持项目。
通过成立第四中心,即零部件和系统开发中心,丰田减少了牵涉某一具体新车开发项目(但不是零部件项目)的职能部门的数量。
在决定某些职能应该归属于具体的汽车项目还是将其纳入第四中心时,丰田主要考虑三个原则:(1)对于产品中需要专门定制的零部件,经理会将其列入特定项目的开发内容中。
(2)对于产品设计中需要和其它部件密切协调的零部件,经理们将这些零部件也列入项目开发内容;同时,他们也认为在不考虑具体项目的情况下,可以按模块的方式开发一些零部件,并简便地装配到产品设计中。
第四中心承担了这些零部件的开发任务,多个项目共享开发成果。
(3)对于需要前沿的新技术支持的零部件开发任务,通常需要一些技术专家的共同工作,开发时间会比较长,不一定符合通常的汽车开发项目的时间要求,经理们也它们列入第四中心的工作范围。
原有组织结构(1992)新的中心组织结构(1992年)图3-车身设计部门新旧组织结构对照2、减少每位职能部门经理负责的项目以往,职能经理负责项目太多,不堪重负,工作无法高效进行,现在职能经理只负责五条产品线,而且这些项目在技术上都有相通之处。
职能经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项目经理协调。
缩小职能经理的职责范围,每位职能经理专注于几项汽车技术后,多项目管理的很多方面,诸如资源分配,技术共享等,均能得到更有效的实施,职能部门的技术知识也会得到更有效的积累和发展。
3、调整多项目中心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在原来组织中,项目经理向产品开发中心的负责人汇报,产品开发中心负责人直接向产品规划部总经理汇报,职能工程部门经理向其他副总裁汇报,丰田不希望项目经理的上司直接管理项目的细节问题。
然而,在原来组织中,很难分清项目经理的上司和职能经理的上司两者权力孰大孰小—职权界限并不清晰。
重组后,组织形式以项目为中心,在开发中心的组织结构中,中心负责人拥有更多时间管理多个项目的具体技术细节,同时也可以扮演好两个角色:首先,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做好不同工程部门的整合工作,其次,中心负责人有责任做好中心内不同项目间的协调工作,还可以对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
由于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向同一上级汇报,这种组织形式减少了冲突和矛盾。
4、设立开发中心产品规划部门丰田曾经为它的整个产品开发组织单独设立了产品规划部,项目经理也属于这一独立的部门,产品规划部的大多数员工同时也直接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工作。
负责成本管理的员工安排到不同的项目,并向各自的项目经理汇报。
在新的组织结构中,在产品开发中心内也设立了产品规划部,集中管理少量密切相关的产品,可以认真考虑多项目之间的技术共享和资源分配。
为了在不同项目之间更高效的平衡资源和零部件之间的使用,有效降低成本,负责成本管理的员工向中心的规划部经理和中心负责人汇报。
5、项目经理师的层级组织形式公司为加强多项目管理,采取了项目经理的层级式结构。
例如,以前有两位项目经理分别负责自己的项目,现在还是两位项目经理,但是工作内容不一样了,一名同时负责A项目和B项目,侧重管理A项目,另一名项目经理负责B项目,并向负责A项目的项目经理汇报。
图4 多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层级式组织结构丰田公司的规划部经理认为:一名项目经理同时开发两个截然不同的产品,而且每个产品都要做的很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这两个项目共享同一个平台设计,还需要密切的协调。
因此,在确保产品特色与众不同的同时,必须恰当处理项目开发的整合。
项目经理的层级式组织是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一条捷径。
6、第四中心的职责第四中心着重开发汽车项目的零部件和分总成,并且引进了一种系统交叉项目的组织结构。
开发分总成需要多科学的技术,为了开发全新的零部件,丰田公司成立了项目小组,小组成员是具有不同技术背景的工程和学者。
公司临时性地把这些项目安排在第四中心的规划部,并由中心的负责人挑选和任命项目经理。
可以尽快突破开发新技术遇到的瓶颈,进而加强分总成的开发效率。
原来让某个汽车项目或者新产品开发项目独立承担诸如底盘、电子和新材料之类创新技术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丰田可以在第四中心组织来自这些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家成立项目小组,集中人力进行系统开发,可以大大降低开发的成本。
系统交叉项目的成功展现了第四中心的巨大价值,同时也指引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赋予了中心负责人新的角色。
图5-第四中心及其初始的组织结构三、改革的成效丰田改革开发中心组织形式后,产品开发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升。
多项目之间协调更加容易,技术共享更加及时和充分,产品开发成本明显降低,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也变得更加高效,还能保证各个产品拥有个性鲜明的特色,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结果:1、项目整合更加高效由于新组织结构中工程职能部门的数量减少了很多,职能经理和工程师负责设计的内容更广泛了,更容易看到汽车项目的全局,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必须处理的职能问题间的协调工作也会相应减少,沟通的复杂程度也降低了,项目的协调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进而让项目的整合工作变得更加顺利高效。
因为,协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整合的效用和效率。
2、项目决策和推进更加高效通过任命中心负责人这一新岗位,项目和产品的整体性也大大提高了——零部件之间吻合更精密,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虽然和以往的组织结构一样,项目经理对职能经理没有正式的管理权,但是中心负责人监控所有的产品开发项目,包括职能经理的工作情况,可以直接对不同的工程职能进行整合。
当项目经理遇到了强硬的职能经理商谈遇到难题时,项目经理可以将问题直接提交到开发中心管理层会议讨论,并争取中心负责人的支持,这一措施简化了项目的决策层级和决策效率,有利于项目顺利快捷的执行。
因此,项目经理以中心负责人为后援,反而获得了比以前组织更大的权力。
3、产品开发成本明显降低以前丰田以项目为单位,对开发成本和整个产品的成本进行预售和审核。
这些项目都由独立的工程师负责,大部分负责成本管理的员工的工作重点就是单个项目的成本情况,并向项目经理提交工作成果。
在新的组织形式中,除了单个项目有成本以外,各个中心的负责人还对所在中心所有的项目总成本设定目标,进行监控。
负责成本管理的员工属于规划部,向产品规划部经理和中心负责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