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劳动力需求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需求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需求

K
L1L2为由于工资 相对提高而引 起的资本对劳 动的替代
K2 K1
B
A
Q1
O
L2
L1
L
公 管 院 ·梁 海 慧
规 模 效 应
工资水平提高后,不仅意味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提高, 也意味厂商实际总成本的上升,从而要缩小生产规模,减 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规模效应
K
L1L3为由于生产 规模缩小导致的 对劳动力需求的 减少
LA / LA E= 100% WB / WB

交叉弹性为正,两种劳动力总替代 ——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交叉弹性为负,两种劳动力总互补 ——即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注意:两个群体可替代 ,其可能为总替代或总互补
公 管 院 ·梁 海 慧
三种技术进步
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条 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同比例上升 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在资本 与劳动的比率既定条件下,资本边际生产力的 增加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如果资本与 劳动的相对价格不变,资本装备率上升 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在资本 与劳动的比率既定条件下,劳动边际生产力的 增加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在这种情况 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不变,也需要 相对多地使用劳动
公 管 院 ·梁 海 慧
自身工资弹性的五种状态
W
E=1 E=0
W
E<1
E=
E>1
O
L
O
L
公 管 院 ·梁 海 慧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差异
CD / OC CD OA = AB / OA OC AB CD CE CD CE = = OC EF EF OC CL CE CL = = CE OC OC LE = EW

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劳动经济学课件)
规模工资率上升引起的生 产规模缩减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因 为工资率上升会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供 给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减少市场对产品的 需求,进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E CG
K2
A
K3
B
F X=X0
H X=X1
0
L2 L2
L
D
工资率上升使产量减少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是: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 二是:需求曲线的斜率 三是:由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等产量线移动的幅度
P
S1
S0
D
0
Q
工资率上升对产量的影响
替代效应:指在产出保持不变的 前提下,劳动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 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例如,当工 资率上升时,资本的价格相对来说就 要下降,从而影响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供需与调配制度

劳动力供需与调配制度

劳动力供需与调配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合理调配企业内劳动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的劳动力供需与调配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劳动力供需:指企业内不同部门、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员工的供应情况。

2.劳动力调配:指依据劳动力供需情况,合理布置、调整和优化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责。

3.用工计划:指企业依据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对全体员工的用工规划。

第二章劳动力供需情况分析与评估第四条劳动力需求的评估1.企业应依据生产经营计划和部门需求,定期进行劳动力需求评估。

2.劳动力需求评估应包含岗位数量、人员结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3.劳动力需求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人力资源部门,用于劳动力调配和用工计划的订立。

第五条劳动力供应的搜集与分析1.人力资源部门应利用招聘、内部调岗等方式搜集劳动力供应信息。

2.搜集到的劳动力供应信息应进行分析,包含员工技能、发展潜力、职业意愿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3.人力资源部门应将劳动力供应信息同劳动力需求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为劳动力调配供应依据。

第六条劳动力供需分析报告1.人力资源部门应依据劳动力需求评估和劳动力供应分析,编制劳动力供需分析报告。

2.劳动力供需分析报告应包含劳动力缺口情况、劳动力调配建议、人员培训需求等内容。

3.劳动力供需分析报告应及时提交给企业管理层,供其参考和决策。

第三章劳动力调配与合理安排第七条劳动力调配范围1.劳动力调配范围包含全体员工,不限于特定岗位。

2.劳动力调配可包含内部调岗、岗位优化、员工转岗、全员培训等方式。

第八条内部调岗1.内部调岗是指在企业内部不同岗位间进行的员工调配。

2.内部调岗应依据员工技能、适应本领和职业发展意愿进行合理布置。

3.内部调岗应经过员工本人同意,并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和协议。

第九条岗位优化1.企业应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评估和优化,包含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改进。

人力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人力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Leabharlann 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
内在逻辑。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
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点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企业支付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点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复考点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
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考点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在其他生产要素 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因此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Ø 工资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Ø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 Ø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地租、工资、利息,利润。 Ø 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时间标准: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小时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日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周工资制: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计件工资: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1016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B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C、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D、劳动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我国把男60岁,女55岁作为劳动年龄的上限;3.劳动力资源:指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

4.劳动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判断一国劳动力资源量的大小,不应只考虑它的数量,还应考虑劳动力人口所具有的平均素质。

劳动力资源还可有潜在和现实之分;5.劳动力资源不同于社会劳动力,社会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劳动力资源较广泛,而社会劳动力的范围较窄。

6.劳动力需求:指一个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7.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8.需求和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要是指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而需求是指购买者在现行价格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愿意的购买量。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1.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A、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B、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C、工资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F、社会保障制度;G、宏观经济状况;H、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

2.2000年在世界各国中,如果从高至低排列,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排第9位。

3.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4.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内容是什么A、两种假说的前提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灵敏的反应性,二级劳动力主要是中年妇女构成,其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灵敏的反应性。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完全无弹性)(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无弹性)(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弹性较大)(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完全无弹性)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

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1、生产技术的假设.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可变,前者在设计劳动力需求模型时必须,后者动态分析时必要。

2、组织目标的假设。

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

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3、市场环境的假设。

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供给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3.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4.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5.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6.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7.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相同,也需要相对多地使用劳动第二章劳动力供给8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9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10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11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12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13均衡——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即达到了均衡状态。

14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5U-V 分析——从失业与职业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16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1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1

4、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正常情况下 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 16岁以上人口中扣除: (1)无劳动能力者; (2)在押犯人。
5、经济活动人口
有工作者和正在寻找工作 者的总和。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 书P4页:是指参与生产各种产品和提供各 种服务等经济价值的活动的人口,即社 会劳动力。(不包括失业者)
2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量
• 边际产出 曲线一开始递增(总 产出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达到最高点,然后下降(总产出 曲线递减的速率上升 • 平均产出 曲线除了在较高的产 出水平上达到最大值以外与边际 产出曲线类似
可变资源 总产出 (Output) 数量 0 0 8 1 20 2 34 3 46 4 56 5 64 6 70 7 74 8 75 9 10 73 边际 产出 ----8 12 14 12 10 8 6 4 1 -2 平均 产出 ----8 10 11.3 11.5 11.2 10.7 10 9.3 8.3 7.3
2、劳动力是派生性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
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 “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共同性”,即企 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的 特点。
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
较。
三、劳动力需求的分类
(一)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 1、企业需求:是劳动力需求的主体 – 2、行业需求:企业劳动力需求总和 – 3、市场需求:所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 之和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表明投入 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设生产某种产品仅用两种投入--劳动 (L)和资本(K)。 在短期内,至少一种投入是固定的。 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

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

《劳动经济学》.pdf

《劳动经济学》.pdf

《劳动经济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C、劳动力成为商品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答案:C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B、色诺芬的《经济论》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D、柏拉图的《理想国》答案:A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B、斯密C、李嘉图D、萨伊答案:A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答案:A5、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B、劳动的人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答案:B6、劳动力是指()A、人的劳动能力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C、简单的生理劳动D、劳动答案:A7、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判定答案:B8、在1960年,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A、贝克尔B、舒尔茨C、马歇尔D、马克思答案:B9、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不包括()A、流动的过剩人口B、潜在的过剩人口C、停滞的过剩人口D、固定的过剩人口答案:D10、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动态均衡无法达到的条件是()A、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D、工资率的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小答案:A9、动态均衡分析是指在考察市场均衡时,变量的调整()A、没有抽象掉时间因素B、抽象掉了时间因素C、不需要花时间完成D、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造成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

第1章 劳动力需求ppt课件

第1章 劳动力需求ppt课件

W: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
2020/6/29
.
9
5、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VMP == MCL(边际劳动收益=边际劳动成
本) MPL×P == W (边际劳动收益=工资率) MPL== W/P 边际劳动产品曲线就是劳动力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曲线:工资既定时的劳动力需要量。 边际劳动收益==工资
2020/6/29
.
6
三、最优雇佣量决策过程
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边际劳动收益==边际劳动成本
1、边际劳动产量:资本保持不变情况下,增加一个 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
MPL: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ur
2、边际劳动产量递减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边际 劳动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
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
2020/6/29
.
5
第二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策
一、决策目标 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
最优劳动力雇佣量是多少? 二、假设前提
1、企业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投入:Q=F(K, L) 2、完全竞争市场:企业不能决定市场工资和产品价格。 3、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4、短期: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劳动力雇用量可调整。
2020/6/29
.
10
MPL W/P
边际劳动产 品曲线
边际劳动 成本曲线
劳动需 求曲线
2020/6/29
最优雇佣量
.
劳动力需求量
11
第三节 劳动需求弹性
一、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某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化1%而引起的就业量变 化的百分比。表示的是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 变化的敏感程度。

人力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人力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人力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是通过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资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料。

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4、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6、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效用最大化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动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8、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9、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10、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三、劳动力市场11、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12、通过居民户与企业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给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要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13、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

14、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

15、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16、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17、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19、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精选推荐

劳动经济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劳动力的特征: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二、在我国是按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的,把男到60岁、女到55岁作为劳动年龄的上限。

三、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是数量和其平均素质的乘积,丧失劳动能力的若不算劳动力资源。

包括:潜在的和现实的。

还可分为潜在劳动力资源和现实劳力资源。

在劳动适龄人口总体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精神病人等都不算劳动力资源。

劳动年龄以外的未成年人和退休老人,一般不属于劳动力资源。

达到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劳动的人,以及超过劳动年龄却仍在从事工作的人,也算作劳动力资源,如未成年人、重新被聘用的退休职工、农村中的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等都是劳动力资源。

四、社会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范围比较狭窄。

五、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杠子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是由市场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起的。

六、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需要的区别:劳动力需求不能等同于劳动力需要。

需要是指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需求是指购买者在现行价格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愿意的购买量。

需要和需求区别是否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七、劳动力需求的划分: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不是时间的划分,是功能的划分。

短期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

长期需求是指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

八、劳动力需求的假设:生产技术的假设、组织目标的假设、市场环境的假设、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九、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要素其他因素不变时: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因素之间可替代性增加产品的需求弹性增加其他生产因素的攻击弹性越大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1、要素替代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劳动力:1、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资源: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平均素质的乘积。

劳动力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1、劳动力需要是派生性需求。

2、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3、劳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假设。

2、组织目标的假设。

3、市场环境的假设。

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边际生产力递减速规律:在短期,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惟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

当把可变的劳动调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五种状态:1、弹性等于零,此时为完全无弹性需求。

2、弹性小于1,无弹性。

3、弹性等于1,为单位弹性。

4、弹性大于1,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

5、弹性无穷大。

称之为完全有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一的决定要素:1要素替代: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可替代性越大。

2、产品需求: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劳动力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工资的变动对就业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工资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1、希克斯技术进步。

2、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

3、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上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办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年龄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人口/与分子同范围人*100%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要点知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要点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梳理(*为重点,&为一般)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概念概念: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地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相对稀缺绝对稀缺支付能力手段的稀缺(相对)*2、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3、劳动力市场劳动经济学就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要素的特点:1、动力性2、自我选择性3、个体差异性4、非经济性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1、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年龄别/某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2、劳动力供给概念: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弹性(Es)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ES=(△S/S)/ (△W/W)ES=0,供给无弹性。

无论工资率怎样变动,劳动力供给固定不变;ES→∞,供给无限弹性。

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ES=1,单位供给弹性。

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ES>1,供给富有弹性。

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ES<1,供给缺乏弹性3、劳参率的生命周期与长期变动趁势:.15-19岁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4、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5、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学生-劳动经济学 (总复习2014)

学生-劳动经济学 (总复习2014)

第0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劳动2、劳动力或劳动能力3、劳动经济学二、填空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劳动资源的利用问题B.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C.劳动资源的产生问题D.劳动资源的稀缺问题2、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A.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B.劳动资源的相对稀缺性C.劳动资源的绝对稀缺性D.劳动资源的普遍稀缺性3、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功能,体现为()A.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B.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C.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D.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三、判断1、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5、实证方法: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

规范方法: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价值尺度:互惠原则。

()6、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学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四、简答1、劳动经济学研究特点是什么?2、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五、论述1、联系实际分析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性。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2.劳动力需求3.短期劳动力需求4.长期劳动力需求5.劳动力需求弹性二.单项选择1.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阶段。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A需求效应B派生效应C收入效应D规模效应3.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

A.希克斯技术进步B.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C.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D.要素密集型技术进步4.当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劳动与就业复习资料

劳动与就业复习资料

第一章劳动概述一、劳动:指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名词)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第三,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最后,劳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在劳动中也改变了人本身及其人类的社会状况。

(了解)二、劳动的分类:(多选)(1)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经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4)技术性劳动与非技术性劳动(劳动在技术上的复杂程度不同)注意后面两个的区别,容易考单选题三、劳动的特征:1.劳动的人类专属性、2.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3.劳动的创造性(简答)劳动方式: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一、劳动者行为与劳动行为的区别:(多选)(1)首先,劳动者行为不等于劳动行为(2)劳动者行为指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劳动行为和非劳动行为。

(3)劳动行为指劳动者改造自然、实现其物质能量转换的具体过程。

是劳动者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劳动者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

二、劳动行为具有系统性:包含动机系统、(包括需要,冬动机、目标三个因素)行动系统、(包括劳动计划、劳动准备、劳动实施、劳动行为)结果系统、(劳动结果、影响)制约系统(微观社会环境、宏观社会环境)(多选)三、劳动行为的类型:(简选)(1)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就是将完整的劳动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岗位,使不同的劳动者固定地承担不同岗位的劳动职位。

(分工形式): 1.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2.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3.按劳动者技术水平高低原则进行分工(2)劳动协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在行为上相互配合的行为方式(3)劳动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不相上下的劳动者或劳动群体为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发生的行为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
一、劳动力派生需求
二、劳动力需求曲线
其它因素不变条件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 的关系。
1、工资率提高的规模效应: 工资率提高→成本提高→ 产品价格提高→产品需 求和产量减少→雇佣量降低。
2、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 工资率提高→雇主用资本替代劳动→雇佣量减少。
2020/6/17
2020/6/17
.
2、劳动需求曲线弹性特点
(1)曲线缺乏弹性:e<1,陡峭 (2)曲线富有弹性:e>1,平坦 工资率上升后,工资报酬总量如何变化?
2020/6/17
.
曲线弹性差异
w e>1
e<1
O 2020/6/17
.
L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差异
12
弹性
10
单位弹性
8
6
4
无弹性
2
o
2020/6/17
2020/6/17
.
工人 数
L
产量 (箱/周)
Q
边际劳 动产量
MPL
0
0
1
100
2
180
3
240
4
280
5
2020/6/17
300
100 80 60 40 20
.
边际劳 动收益
VMP= MPL× P
1000 800 600 400 200
工资 边际 率 利润
W VMP— W
500 500 500 300 500 100 500 —100 500 —300
生产函数:Q==F(L,K)
技术系数:生产单位产品投入要素之间的比 例关系。
固定技术系数;
可变技术系数:劳动力和资本可以替代。
2、企业规模和产品需求量。
3、资本价格和产品价格。
2020/6/17
.
4、短期和长期: 短期:只能调整劳动力数量; 长期:可以调整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 5、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和就业最大化。 6、制度:规则、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以约束
a、技术 b、政府规定(游泳池救生员) c、时间因素:短期不可行的替代在长期就变
得可行(减少泳池数量扩大规模)长期比短 期劳动力需求更富弹性。
2020/6/17
.
3、其他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
若弹性大,意味着无需大幅度提高价格就可以 增加要素使用量。
工资率上升,设备替代劳动,若弹性小,设备 价格会大幅度上升,限制了企业用设备对劳 动力的替代。
W: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
2020/6/17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VMP == MCL(边际劳动收益=边际劳动成
本)
MPL×P == W (边际劳动收益=工资率) MPL== W/P 边际劳动产品曲线就是劳动力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曲线:工资既定时的劳动力需要量。
边际劳动收益==工资
3、边际劳动收益:边际劳动产量乘以产品价 格。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ur
VMP== MPL×P
P: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产品价格
4、边际劳动成本: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增加 一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
Marginal Cost of Labour
MCL==W
长期供给价格弹性大。
2020/6/17
.
4、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最初比例20%,工资率上升10%,总成本增加2% 最初比例80%,工资率上升10%,总成本增加8% 企业被迫更多地提高产品价格,就业量下降更大。
2020/6/17
.
● 企业比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企业之间产 品替代性大,导致其产品价格弹性大。行业之间 产品替代性较小,行业产品价格弹性小。
● 长期弹性大。长期可以开发生产替代品,增大价 格弹性。
2020/6/17
.
2、其它生产要素替代性
其他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越容易,劳动力需求 的弹性就越大。
替代程度的制约因素:
2020/6/17
.
MPL W/P
边际劳动产 品曲线
边际劳动 成本曲线
劳动需 求曲线
2020/6/17
最优雇佣量
.
劳动力需求量
第三节 劳动需求弹性
一、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某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化1%而引起的就业量变 化的百分比。表示的是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 变化的敏感程度。
e L/ L W /W
弹性大于还是小于零?
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
2020/6/17
.
第二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策
一、决策目标 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
最优劳动力雇佣量是多少? 二、假设前提
1、企业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投入:Q=F(K, L) 2、完全竞争市场:企业不能决定市场工资和产品价格。 3、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4、短期: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劳动力雇用量可调整。
2020/6/17
.
四、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研究的是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四个因素以 及这四个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 其它生产要素替代性 ●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 ● 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2020/6/17
.
1、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规模效应
工资上升导致产品成本和价格上升,若产品需求 价格弹性大,一定幅度价格上升导致的产量下降 就大,就业量减少就多。
.
3、劳动力需求曲线
工 资 率
O
2020/6/17
劳动力需求量
.
4、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
工 资 率
O
劳动力需求量
工资率不变,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 曲线平行移动。
(1)企业产品需求量增加,如何移动?
(2)资本价格下降,如何移动?
2020/6/17
.
三、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其他因素
1、技术
2020/6/17
.
三、最优雇佣量决策过程
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边际劳动收益==边际劳动成本
1、边际劳动产量:资本保持不变情况下,增加一个 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
MPL: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ur
2、边际劳动产量递减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边际 劳动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
10 20 30 40 50 60
.
二、劳动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某种劳动力K工资变化1%所引起的对另外一种 劳动力J需求变化的百分比。
EJ
K
%ΔEJ %ΔWK
2020/6/17
.
两种劳动力的关系
1、若E>0,总替代: 工资上升引起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2、E<0,总互补: 工资上升引起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是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青年工资下降,替代效应就会少用成年人; 规模效应会促使企业增加所有投入要素,包 括成年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