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医学治病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早定义
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 经络学说 • 神经学说 • 德尔他反射学说 • 全息学说
经络学说
• 循行于耳廓中央的有三焦 胆 小肠等经脉 • 循行于耳廓周围的有三焦 胃 膀胱等经脉 • 加上阴经和奇经八脉等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综上《灵柩—口问》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经络学说
•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联肢节”的网络组织,众多经络通聚于耳构成
目 录
壹 耳医学发展 贰 耳穴治病原理 叁 老师 肆 案例
首先耳穴是起源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必须 牢牢谨记(我骄傲!) 因为法国人认为,耳穴是由法国Paul.Nogier 保罗.诺记尔在1956年发现的,其实耳穴不 是他们最早发现的,今天就为大家详解!
清代医学家张振鋆与其族弟张地山 他们著有《厘正按摩要术》一书,提出了 耳背分属五脏的理论,并且绘制了世界上 第一张耳穴图!
胚胎倒置学说
• 驰名世界的针灸名著《针灸大成》(杨继洲撰,1601年)中也有耳穴记载。 在《针灸大成-经外奇穴》中记载:”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 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详细记述了耳尖穴的部位、取穴法和主治, 这个耳穴的穴名和取穴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运用耳廓诊断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 古代医学已注意到通过观察耳朵的位置、大小、厚 薄、形态及颜色来诊断脏腑的机能,尤其是肾的情 况。
• 耳穴顾名思义就是耳朵上的穴位。 • 用耳朵上的穴位治疗疾病或者调理身体
的阴阳平衡(亚健康就是阴阳失衡)的 方法就叫“耳穴疗法”,较早的叫法是 “耳针疗法”,简称“耳针”。 而耳针中国古人称之为 “小针”、“微 针”或 “耳底神针”(这名字霸气!) • 耳针是祖国针灸的一个分支,即用针刺 耳朵上的穴位来治病。
耳穴来龙去脉之萌芽时期
• 从公元前到公元20世纪50年代,可以称之为耳穴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耳穴 发展缓慢,耳穴的数量仅10余个,应用耳穴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记载不系统, 零散记载于各医书中,但是这些文献记载证明了耳穴起源于中国,具有重大 的历史意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四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其中《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 关于“耳脉”的记载。
全息学说
• 20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发现了生物体从细胞到整体之间普遍存 在的中间结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生物体结构的全息胚胎学说,创立 了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学说揭示了生物体不同层次之间、部位和整体之间的 统一性
• 所谓全息就是全部信息的意思,人体全息指身体的某一个局部都是全身的缩 影,某一个阳性反应点(也叫疼痛点、敏感点)都对应着相应器官疾病信息。
民间流传
• 民间当猪、牛、羊发生瘟疫时,常用碎碗片或刀具划破耳廓放血治疗,或剪 耳尖治疗。可见耳尖消炎的厉害。
• 民间流传很多耳穴治病的方法:如针刺耳轮,治腮腺炎;手捏耳垂治感冒, 针刺耳道口出血治胃病,耳背静脉放血治湿疹。嘉兴民间,在1935年用移星 法(即以油灯芯灼灸耳尖)治疗角膜炎和结膜炎。浙江民间还有人用烧酒滴 耳治疗牙痛。等等。
各时期百花争放
• 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方》提到,”取耳中孔上横梁, 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这一记载说明耳中穴的部位相当于现 在的耳轮脚,并且对耳中穴位的功能和主治做了详细的描述。
• 另一个著作《千金翼方》中还记载了另一个穴位---阳维穴,书上说:艾耳后 筋上阳维穴可治耳风聋雷鸣,灸耳阳维五十壮,在耳后引耳令前弦弦筋上 是.“这就是阳维穴的位置、主治和施治方法。
脏腑 经络 耳穴
三者直接相通的关系 脏腑产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络传注运行于耳廓,使他发挥良性的 自动的 双向 性的调节功能 当邪气侵犯时,又通过经络作用反应在相关耳穴上,便出现了颜色 形态 皮屑 皮疹 血管 电阻 痛阀等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对耳穴进行刺激时,还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恢复功能, 达到防治疾病,美容保健的目的。
定一个探头,待测温计指针稳定后,双手或足膝等部位用冷、热或扎针进行 刺激 • 10-15秒内,耳廓上与受刺激部位的相应的区域皮温上升1—5.5℃,维持时间 不等,最长可达2小时以上,并有个体差异,耳廓上不相应的区域未见温度 升高 • 同样刺激耳郭某区点亦可在相应的躯体上出现皮温升高。
德尔他反射学说
神经学说
• 耳廓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脊神经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 • 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的分支 • 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
耳穴神经彩图
德尔他反射学说
• “德尔他反射学说”是美籍朝鲜人赵敏行(M.H.Cho)提出的。 • 是用胶布将电子测温计探头固定在耳廓的手、足、膝、腹等区点上,每次固
• 由于这一反射呈三角 • 颇似尼罗河下游的德尔他三角洲 • 故称为德尔他反应
钥匙与锁孔
• 德尔他反射实验中得出,躯体某部与其相应的耳穴间有犹如钥匙和锁孔一样 的关系。
• 根据这种关系:提出耳穴工作者不论做耳穴诊断及对穴位的定位一定要准确, 特别是在治疗上准确的刺激与疾病相关的耳穴才能产生效应
• 相应部位是耳穴治疗中的首选穴位
• 《黄帝内经-灵枢-世传 篇》记载:肾者主为 外,使之远听,视耳 好恶,以知其性。
•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 篇》记载:耳黑色小 理者肾小,粗理者肾 大,耳高者肾高,耳 后陷者肾下,耳坚者 肾坚,耳薄不坚者肾 脆。所以耳朵大,长, 厚就是长寿之相。
耳穴发展
• 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指出:”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 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此句话从耳朵的颜色可 以判断出人的健康状况,耳朵上如果出现黑色,褐色或者蝇屎状的颜 色,而且洗不掉,这些都是不吉之兆,一定要体检。
• 祖国现存最早中医著 作《黄帝内经》包含 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
• 其中在《灵枢-邪气脏 腑病形篇》提到:十 二经脉,三百六十五 络,其血气结走上于 面,而走空窍.......其别 气走于耳而为听。
• 《灵枢-口问篇》则提 纲挈领地指出:”耳 者,宗脉之所聚也! 意思就是耳朵是许多 经脉聚集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