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 课件 PPT】骨骼系统核医学
合集下载
《骨骼核医学讲稿》PPT幻灯片PPT
![《骨骼核医学讲稿》PPT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9099301f69e3142329404.png)
急性骨髓炎 软组织蜂窝织炎 A、三相影象骨灶性摄取↑ A、血流相、血池相浓聚 延迟相轻度弥漫性↑ B、24HR内骨/软组织逐渐↑ B、24HR内骨/软组织逐渐 ↓
3、诊断血管性疾病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5、移植骨监测
血流灌注
静态相
血液系统
第一节、骨髓显像
一、原理、方法
1、放射性胶体〔99mTc-硫胶体,99mTc-植 酸盐〕 间接观察红骨髓 红骨髓中的血细胞生成细胞与网状内皮细胞 的分布一致
骨骼系统
第一节、骨显像〔骨静态显像〕
解剖与生理
☆全身骨骼由中轴骨〔颅骨、脊柱和胸廓等〕和四肢骨 〔上下肢、骨盆〕组成,两侧根本对称。 ☆骨的组成成份:骨组织、骨髓和骨膜。 ☆骨组织: A 、有机物〔骨胶原和粘蛋白〕 B、无机盐〔羟基磷灰石晶体、碱性磷酸钙晶体〕 C、水
一、原理: 〔骨组织聚集亲骨性显像剂途
缺乏: 〔1〕特异性有待提高; 〔2〕对较小病变的检出率较低; 〔3〕对溶骨性病变的检出率不高;
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核医学科SPECT
正 常 全 身 骨 显 像
正常骨显像-假象
肺性骨病
强直性脊椎炎
骨肉瘤全身骨转移并肝转移
前 列 腺 癌 患 者
24小时
2个月
6个月
9个月
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
三、临床应用 1、恶性淋巴瘤转移诊断 对疾病分期、手术范确定放疗布野和预后的 价值 2、恶性淋巴瘤诊断与分期
乳内淋巴结
左下肢淋巴水肿
左下肢淋巴管链扩 大迂曲,放射性淤积 于 左下肢膝关节下 软组织
复习要点
1、骨显像原理? 2、骨显像为什么能早期发现病灶? 3、超级影像 4、淋巴显像注射方法的特殊性
径〕 ★ ★
3、诊断血管性疾病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5、移植骨监测
血流灌注
静态相
血液系统
第一节、骨髓显像
一、原理、方法
1、放射性胶体〔99mTc-硫胶体,99mTc-植 酸盐〕 间接观察红骨髓 红骨髓中的血细胞生成细胞与网状内皮细胞 的分布一致
骨骼系统
第一节、骨显像〔骨静态显像〕
解剖与生理
☆全身骨骼由中轴骨〔颅骨、脊柱和胸廓等〕和四肢骨 〔上下肢、骨盆〕组成,两侧根本对称。 ☆骨的组成成份:骨组织、骨髓和骨膜。 ☆骨组织: A 、有机物〔骨胶原和粘蛋白〕 B、无机盐〔羟基磷灰石晶体、碱性磷酸钙晶体〕 C、水
一、原理: 〔骨组织聚集亲骨性显像剂途
缺乏: 〔1〕特异性有待提高; 〔2〕对较小病变的检出率较低; 〔3〕对溶骨性病变的检出率不高;
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核医学科SPECT
正 常 全 身 骨 显 像
正常骨显像-假象
肺性骨病
强直性脊椎炎
骨肉瘤全身骨转移并肝转移
前 列 腺 癌 患 者
24小时
2个月
6个月
9个月
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
三、临床应用 1、恶性淋巴瘤转移诊断 对疾病分期、手术范确定放疗布野和预后的 价值 2、恶性淋巴瘤诊断与分期
乳内淋巴结
左下肢淋巴水肿
左下肢淋巴管链扩 大迂曲,放射性淤积 于 左下肢膝关节下 软组织
复习要点
1、骨显像原理? 2、骨显像为什么能早期发现病灶? 3、超级影像 4、淋巴显像注射方法的特殊性
径〕 ★ ★
【核医学 课件 PPT】骨 骼 显 像
![【核医学 课件 PPT】骨 骼 显 像](https://img.taocdn.com/s3/m/fcf39292a5e9856a57126087.png)
第八章骨 骼 显 像
Skeletal imaging
骨的结构与组成 羟基磷(膦)灰石
第一节 骨关节显像原理与方法 一、原理磷(膦)酸盐类显像剂与骨骼羟基磷 灰石晶体结合 影响因素1.局部血流量
2.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程度 3.交感神经状态
2.显像剂 (1)99mTc标记的磷酸盐(P-O-P)(PYP) 膦酸盐(P-C-P)(MDP) (2)氟-18(18F)NaF (3)锶-85(85Sr)Srcl (4)铼-188/186(188/186Re)
融合图
18F-FDG 和99Tcm-MDP比较
断层显像 解剖定位 特异性 摄取组织 病理过程 成骨性破坏 溶骨性破环 骨外肿瘤 易漏诊部位 受治疗的影响
FDG 全部 困难 较高 肿瘤组织 早期骨髓受累 灵敏度较低 灵敏度较高 可见 颅骨和四肢 较明显
MDP 有时 容易 较低 成骨反应活跃区 已经发生成骨反应 灵敏度较高 灵敏度较低 大部分不能探及 小的溶骨性病变 有时(闪耀现象)
3.方法:
(1)动态显像 a.血流相:较大血管的灌注和通畅情况 b.血池相:反映软组织的血液分布 c.延迟相:反映骨骼的代谢活性
(2)静态显像 (3)全身骨显像 (4)骨断层显像与CT融合显像
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1.血流相:显像剂同时到达两侧分布 对称 2.血池相:反映软组织内的血运,及 所查骨骼有无充血显像 3.延迟相:全身骨骼影像
临床好转 摄取暂时增高 5)代谢性骨病 广泛增高
骨骼显像
影响因素 饮水情况 肾功能 显像剂的质量 污染、伪影
骨骼显像
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首选方法 较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 中轴骨、肋骨、骨盆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
Skeletal imaging
骨的结构与组成 羟基磷(膦)灰石
第一节 骨关节显像原理与方法 一、原理磷(膦)酸盐类显像剂与骨骼羟基磷 灰石晶体结合 影响因素1.局部血流量
2.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程度 3.交感神经状态
2.显像剂 (1)99mTc标记的磷酸盐(P-O-P)(PYP) 膦酸盐(P-C-P)(MDP) (2)氟-18(18F)NaF (3)锶-85(85Sr)Srcl (4)铼-188/186(188/186Re)
融合图
18F-FDG 和99Tcm-MDP比较
断层显像 解剖定位 特异性 摄取组织 病理过程 成骨性破坏 溶骨性破环 骨外肿瘤 易漏诊部位 受治疗的影响
FDG 全部 困难 较高 肿瘤组织 早期骨髓受累 灵敏度较低 灵敏度较高 可见 颅骨和四肢 较明显
MDP 有时 容易 较低 成骨反应活跃区 已经发生成骨反应 灵敏度较高 灵敏度较低 大部分不能探及 小的溶骨性病变 有时(闪耀现象)
3.方法:
(1)动态显像 a.血流相:较大血管的灌注和通畅情况 b.血池相:反映软组织的血液分布 c.延迟相:反映骨骼的代谢活性
(2)静态显像 (3)全身骨显像 (4)骨断层显像与CT融合显像
图像分析
正常图像 1.血流相:显像剂同时到达两侧分布 对称 2.血池相:反映软组织内的血运,及 所查骨骼有无充血显像 3.延迟相:全身骨骼影像
临床好转 摄取暂时增高 5)代谢性骨病 广泛增高
骨骼显像
影响因素 饮水情况 肾功能 显像剂的质量 污染、伪影
骨骼显像
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首选方法 较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 中轴骨、肋骨、骨盆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
核医学骨显像PPT课件
![核医学骨显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bb4d4a4a7302768e993991.png)
图像融合的目的
与CT等解剖学成像方法相比,核医学显像在良恶性 病变的鉴别、肿瘤的分期以及放射和化学治疗效果的监 测等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是,不能提供详 细的解剖定位信息仍然是妨碍核医学显像在临床广泛应
用的一个很大的缺憾。
图像融合就是不同图像之间的空间配准和叠加。
这些图像经过必要的变换处理,使它们的空间位置、空间 坐标达到匹配,叠加后获得互补信息。
名称 99m锝 (99mTc)
T1/2 6.02小时
32磷 (32P)
14.3天 113m铟 (113mIn)
1.6小时
51铬 (51Cr )
27天
125碘 (125I)
60天
18氟 (18F)
110min 67镓 (67Ga)
78小时
11
0% 4% 20%
76%
天然辐射 医疗照射 核爆 核电等
• 在各种放射诊疗中,X线诊疗、直线加速器放疗造成的人工辐射占90~95%,
2
核医学
核医学的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
发出的射线进行疾病诊断、治 疗或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3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放射分析 受体分析
4
放射性核素显像特点
放射核素 引入人体
参与人体 新陈代谢
特定脏器 组织中聚集
以图像形式显示 (功能性显像)
放射性活度 分布的外部测量
核素数量少
半衰期短
灵敏度高
16
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其他临床检查项目比较 核医学检查中脑、骨、心脏显像检查给药剂
量较大,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5.0 mSv,其 余有效剂量当量均较低。
X线检查仅有少数部位的摄片检查所受辐射剂 量略低于核医学检查,大多数检查均远远高于核 医学检查。
核医学全身骨显像骨显像PPT课件
![核医学全身骨显像骨显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45b029a8114431b90dd879.png)
竖脊肌附着部。约7%的骶棘肌在脊柱的附着部 可表现为垂直线样放射性增高。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
正
a
常
变
异
b
23
11/3/2019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11/3/2019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11/3/2019
7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显像方法
9
11/3/2019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10
11/3/2019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13
11/3/2019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
正
a
常
变
异
b
23
11/3/2019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11/3/2019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11/3/2019
7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显像方法
9
11/3/2019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10
11/3/2019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13
11/3/2019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骨骼系统课件
![骨骼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a919773c1ec5da50e270c1.png)
(1)血流相:静脉注射骨 显像剂后8~12秒可见 局部大血管显影,随后 软组织轮廓影逐渐出现, 两侧大血管和软组织显 像剂分布基本对称,显 影时间基本相同,骨骼 部位显像剂分布很少。 (2)血池相:软组织显影 更加清晰,显像剂分布 增多,基本均匀、对称, 大血管影继续显示,骨 骼显像剂分布稀疏,显 影不清。 (3)延迟相:同骨静态显 像
超级骨显像
超级骨显像
• 显像剂浓聚常局限于中轴 骨和肢带骨,自由肢骨很 少累及,显像剂分布为多 发浓聚灶。超级骨显像产 生的最可能机制为弥漫的 反应性骨形成。
• 5)闪烁现象:一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 骼转移病灶在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出 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 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则有明显好转,再经过 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剂浓聚又会 消退,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闪烁 现象是骨愈合和修复的表现,而不是转移 性骨病的结果。
骨显像临床应用及评价
• 1.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首选诊断方法, 比 X 线平片早 3-6 个月发现转移灶。各种恶 性肿瘤都可发生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 前列腺癌骨转移率最高。典型骨转移癌影 像特征是:多发、无规则的浓聚灶,有时 伴有缺损区(冷区)。
• 前 列 腺 癌 骨 转 移 术 后 好 转
• 2)多个点状病灶排列成线状,尤以肋骨 多见,多为创伤所致骨折影像。骶骨H 形显像剂浓聚区,为骶骨骨折的典型表 现。 • 3)局灶性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根据 不同的部位及病史,可见于骨转移、原 发性骨肿瘤或良性病变、骨创伤等。主 要发生在脊柱 ,再次为骨盆、肢体,颅 骨最少。
• 4)超级骨显像: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 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软组织分布很少, 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影常缺失,这种 影像称为“超级骨显像” 或“过度显像” 。 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为主)、 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多见)患者。
《核医学骨骼系统》ppt课件
![《核医学骨骼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83e4ac69eae009591bec7e.png)
• 前列腺癌是独一最先发生骨转移而非内脏转移的实体肿瘤,骨转移发生率达65%- 75%。
• 在初次确诊中, 就有10%~20%的患者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经常无任 何临床病症,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临床表现是骨骼疼痛, 一旦出现骨痛, 前列腺癌大 多数已开展到了晚期。而特异性骨转移又是前列腺癌主要的致死缘由。
4岁
9岁
14岁
常见伪像
注射点
• 男,58岁 • 肺癌
异常图像
1. 放射性异常浓聚
异常表现: 放射性异常
浓聚
2 放射性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缺损
前位
后位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病例
3 放射性浓聚+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浓聚 + 缺损
“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左:胸骨肿瘤 右:左股骨头坏死位
4 超级骨显像
前列腺癌 广泛骨转移 呈超级影像 经X线检查证明
异常表现: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闪烁景象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在经过治 疗后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 较治疗前更明显,而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的 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 剂浓聚又会衰退。
肿瘤骨转 移?OR骨 质疏松...
我全身 都疼
显像原理 骨显像剂 显像方法 图像分析 临床运用
骨骼系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 沈影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显像原理 •临床运用
一、骨 显 像 原 理
(1) 骨组织的化学成分
•水50 •有机物(骨胶原等) 12.4 •无机物(羟基磷灰石)21.85 •脂肪15.75
断层骨显像改善病变定位
• 在初次确诊中, 就有10%~20%的患者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经常无任 何临床病症,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临床表现是骨骼疼痛, 一旦出现骨痛, 前列腺癌大 多数已开展到了晚期。而特异性骨转移又是前列腺癌主要的致死缘由。
4岁
9岁
14岁
常见伪像
注射点
• 男,58岁 • 肺癌
异常图像
1. 放射性异常浓聚
异常表现: 放射性异常
浓聚
2 放射性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缺损
前位
后位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病例
3 放射性浓聚+缺损
异常表现:放射性浓聚 + 缺损
“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左:胸骨肿瘤 右:左股骨头坏死位
4 超级骨显像
前列腺癌 广泛骨转移 呈超级影像 经X线检查证明
异常表现: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闪烁景象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在经过治 疗后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 较治疗前更明显,而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的 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 剂浓聚又会衰退。
肿瘤骨转 移?OR骨 质疏松...
我全身 都疼
显像原理 骨显像剂 显像方法 图像分析 临床运用
骨骼系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 沈影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显像原理 •临床运用
一、骨 显 像 原 理
(1) 骨组织的化学成分
•水50 •有机物(骨胶原等) 12.4 •无机物(羟基磷灰石)21.85 •脂肪15.75
断层骨显像改善病变定位
《骨骼系统核医学》课件
![《骨骼系统核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bd5d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2.png)
核医学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损伤 的特点,能够提供高灵敏度、高特异 性的诊断信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辅 助诊断手段。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01
肿瘤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 剂进行肿瘤定位和诊断,以及利 用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
02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 脑血管疾病,如心肌缺血、脑梗 死等。
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要点二
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如骨髓 炎等。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如 脊柱侧弯等。
05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骨骼 系统核医学将更加精准地诊断骨 骼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
成本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成本 较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降低 费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 者。
法规和伦理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涉及到放射性物 质和核技术,需要遵守相关法规 和伦理规范,确保安全和合法性 。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
1 2 3
交叉融合
骨骼系统核医学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进行交叉融合 ,如骨科、神经科、肿瘤科等,形成更加全面和 系统的医学体系。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每个 阶段都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对骨骼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影响。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病变
总结词
了解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详细描述
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病 机制、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01
肿瘤诊断与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 剂进行肿瘤定位和诊断,以及利 用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
02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 脑血管疾病,如心肌缺血、脑梗 死等。
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要点二
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如骨髓 炎等。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如 脊柱侧弯等。
05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骨骼 系统核医学将更加精准地诊断骨 骼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
成本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成本 较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降低 费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 者。
法规和伦理问题
骨骼系统核医学涉及到放射性物 质和核技术,需要遵守相关法规 和伦理规范,确保安全和合法性 。
骨骼系统核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
1 2 3
交叉融合
骨骼系统核医学将与其他医学领域进行交叉融合 ,如骨科、神经科、肿瘤科等,形成更加全面和 系统的医学体系。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每个 阶段都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对骨骼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影响。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病变
总结词
了解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详细描述
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病 机制、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骨骼系统显像(核医学)
![骨骼系统显像(核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8660d99f02768e9950e7385c.png)
SPECT/CT图 像融合显像
www,
四、图像分析
骨静态显像图像分析 骨动态显像图像分析 骨断层显像与融合显像分析
骨静态显像正常图像
全身骨骼显像清晰
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 上下分布均匀
疏质骨>密质骨。 扁 骨>长 骨 骨骺端>骨 干 大关节>小关节
双肾、膀胱显影
正 常 全 身 骨 骼 显 前位 像
肿瘤骨转移放射性“热 区”与“冷区”并存
A
B
C
D
A:X线平片-腰椎退行性变
B:MRI-L4、L5椎体信号改变 C:CT-L4椎体成骨性改变,L5椎体骨质破坏 D:骨显像-腰椎、骨盆、肩胛骨、颅骨、左股骨异常浓聚
见年
明。 显自 异觉 常双 ;腿 骨骨 显痛 像, 示多 多次 处
X
男 性 , 49 岁 , 鼻 咽 癌 放
值 ➢ 有利于发现原发病灶以外的骨转移病灶 ➢ 有助于手术或其他治疗后疗效的监测与随访 ➢ 骨三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
价值 ➢ 特异性不如X线、CT、MRI等
骨肉瘤
起源于骨间叶组织,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 样组织或骨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 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
女性,16岁
显像最佳时间 静脉注射后3-6h
1.骨静态显像方法
患者准备
❖ 鼓励病人多饮水; ❖ 检查前排空膀胱; ❖ 排尿时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及衣裤; ❖ 除去病人衣物上的金属物品; ❖ 病人取仰卧位,检查中要求病人保持固定体位。
骨静态显像
全身骨显像 (whole body bone static imaging) 全身骨骼前位和后位 影像 临床应用:全身骨骼 病灶的寻找及诊断
LOGO
核医学课件:骨骼系统
![核医学课件:骨骼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7ccf22951e79b896902266f.png)
➢影响显像剂在骨骼中聚积的因素:
❖局部血流量 ❖骨无机盐代谢与成骨活跃程度 ❖交感神经兴奋性
➢核医学应用最广的检查项目之一
❖具有灵敏度高 ❖早期发现病灶 ❖一揽全身成骨活性及局部
X线与骨显像诊断骨病比较
(为什么能早期发现病灶)
原理
X线 解剖(骨密度变化)
全身骨显像 功能(血供、骨盐代谢)
病变早期
➢良性:三时相均无异常 积聚。
右 侧 髂 骨 恶 性 肿 瘤
右 侧 股 骨 骨 肉 瘤
(三)急性骨髓炎
1. 24h内骨显像阳性,X片需1-2周 2. 影像特点: ❖骨三相均示放射性明显增加 ❖24h延迟显像示病灶/软组织比值增加 3.与蜂窝组织炎鉴别
(1) “超级影像” (2)“冷区” ❖病灶骨质呈溶骨性改变 ❖病灶局部血循环障碍 ❖局部放疗致梗死或缺血性坏死
前 列 腺 癌
4.病程和疗效追踪 ❖恶化和改善 ❖稳定 ❖“闪烁”现象
治
治
疗
疗前ຫໍສະໝຸດ 后骨骨显
显
像
像
治
治
疗
疗
前
后
骨
骨
显
显
像
像
与其它影像学方法比较
❖ WBS:骨组织重塑所引起的局部骨
代谢变化,可随病灶对治疗的反应
(-)
(+)
(1-7天)
进行期
(++)
(++)
(3-6个月)
静止期
(+)
(±)
(>6个月)
全身骨显像优点:早期、灵敏。 通常较X线提早3~6月发现病灶
二、显像剂及方法
膦酸盐:99mTc -MDP(亚甲基二膦酸盐)-最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代谢性骨病全身骨显像
肾性骨病
56/F 慢性肾功能不全 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
骨显像 骨影普遍增浓 颅盖骨、下颌骨和四肢长 骨明显增浓 肾影不清 双手小关节明显的放射性 增高
肾性骨病
56/F 58年患肾炎 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形 慢性肾功能不全
骨显像 骨影普遍增浓 颅盖骨、下颌骨和四肢长 骨明显肾影不清 双手小关节明显的放射性 增高
骨断层显像正常所见
CORONAL
断层骨显像优点(与平面比较)
1.增加图像对比度 2.改善病变定位 3.提高病变检出率 4.更准确诊断疾病
断层骨显像改善病变定位
A 后位平面像疑T12骨转移 B 断层像放射性浓聚累及椎弓根提示骨转移
J97P125
四、图 像 分 析
全身骨显像正常所见-成人
全身骨显像正常所见-儿童
2、不是转移性骨病
五、骨与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
➢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 ➢原发骨恶性肿瘤 ➢良性骨肿瘤 ➢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骨坏死的诊断 ➢骨创伤的诊断 ➢骨移植的监测 ➢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关节疾病的诊断
1、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
• 典型影像表现:多发、形态各异、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异常浓聚 • 好发部位:脊柱 肋骨 骨盆 • 常见原发肿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 优点:早期诊断(比X线早3~6个月)
1.2~3h沉积于骨骼中 2.经肾排泄
三、显 像 方 法
• 动态骨显像 • 静态骨显像 • 局部断层显像 •融合骨显像
•
(一)骨动态显像(bone
dynamic imaging)
通常又称为三相骨显像,它是在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于不同时间进行显 像,分别获得 血流相、血池相、及延 迟相图像。
(1)骨动态显像正常所见
MDP
羟
99mTc
基 磷
MDP
灰
石
羟
99mTc
基 磷
MDP
灰
石
Principle of Organ or tissue Imaging
(2)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1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骨折、肿瘤、骨梗死)
2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3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成骨病变)
二、显像剂
99mTc-MDP
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举例 2
• 男,80岁 • 全身骨痛
乳腺癌骨转移
举例 1
• 女,44岁 • 乳腺癌两年
举例 2
• 女,66岁 • 乳腺癌术后8年
食道癌骨转移
• 男 62岁 • 前列腺癌
病检结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
2、 原发骨恶性肿瘤
2、原发骨恶性肿瘤
• 一般不用于疾病诊断 • 了解有无骨转移,有助于病变分期 • 用于疗效观察
畸形性骨炎(Paget’s 病)
• 英格兰人和北欧国家的人常见 • 病毒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的局灶性骨代谢异常疾
病,早期多局限于一骨,随病程发展大多累及 多骨 • 病变部位 骨盆→腰椎和胸椎→骶骨→股骨→肩胛骨→颅 骨→肱骨
65/M,畸形性骨炎
50/F,诊断为畸形性骨炎
7、骨创伤的诊断
肋骨骨折 a:骨显像
骨静态显像正常所见-儿童
常见伪像
• 男,58岁 • 肺癌
异常图像
1. 放射性异常浓聚
2 放射性缺损
3 放射性浓聚+缺损
4 超级骨显像
前列腺癌 广泛骨转移 呈超级影像 经X线检查证实
5、闪烁现象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在经过治疗后 一段时间,出现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 明显,而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好转,再经过一段 时间后,骨骼病灶的显像剂浓聚又会消退。 提示:1、是骨愈合和修复
骨样骨瘤骨显像及X线图像
4、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举例 1
• 男,7岁 • 胫腓骨骨髓炎
慢
举例 2
性
骨
髓
炎
(
骨
髓
增
生
像
)
骨 髓 炎 蜂 窝 组 织 炎
急性骨髓炎患者比较(n=103,3~81岁)
项目 灵敏度(%) 特异性(%) 准确率(%)
骨显像 86
98
94
X线
25
96
78
5、骨坏死的诊断
(2)临床应用
•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2.骨髓炎
(二)骨静态显像 (bone static imaging)
全身骨显像(whole-body imaging)
全身骨显像是骨静态显像的一种方式。
局部骨显像
whole-body imaging
局部骨显像
局部骨显像
(三)骨 断 层 显 像
???
我全身 都疼
骨骼系统
•显像原理 •骨显像剂 •显像方法 •图像分析 •临床应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核医学科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显像原理 •临床应用
一、骨 显 像 原 理
(1) 骨组织的化学成分
•水 •有机物(骨胶原等) •无机物(羟基磷灰石)
MDP
羟
基
磷
灰 石
MDP
羟
基 磷
MDP
灰
石
99mTc
b: X线图像
胫骨上1/3应力性骨折局部骨显像
8、关节疾病的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骨显像
关节疾病的诊断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肺癌引起的肥大性骨关节病
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量的方法
➢单光子和单能X线吸收法 ➢双光子吸收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定量CT 测量法 ➢定量超声测量法
骨密度的表示方法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早期(放射性减少) 中期(炸面圈) 晚期(放射性增浓)
举例 1
• 男,46 • 风湿病应用激素治疗后出现双侧髋关节
疼痛,抬腿困难,跛行8月
右股骨头缺血坏死 “炸面圈”征
6、代谢性骨病
•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甲旁亢、肾性骨病、骨质疏松、Paget病
影像特征: 全身骨对称性增浓; 颅骨、下颌骨明显增浓 串珠样肋软骨影; 领带样胸骨影; 肾影不清
灵敏度高(特别对成骨性病变) 观察范围广 • 早期诊断骨转移的首选方法 • 缺点:特异性较差
肺癌骨转移
前列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
肺癌骨转移
举例 1
• 女,45 • 肺癌
举例 2
• 女,35岁 • 肺癌术后3年
举例 3
• 女,52岁 • 肺癌
前列腺癌骨转移
举例 1
男,55岁 前列腺癌术后一年
举例 1
• 男,17岁 • 右侧腿痛数月,伴有局部肿块
右股骨下段骨肉瘤
原发骨恶性肿瘤
骨肉瘤 治疗后随访
举例 2
• 男,30岁 • 右侧腿痛
举例 3
• 女,31岁 • 左大腿上段疼痛逐渐加重3月
左股骨上段软骨肉瘤
举例 4
右 股
骨
颈
巨
细
胞
瘤
3、良 性 骨 肿 瘤
(1) 骨 样 骨 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