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药剂新增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药物制剂实验

实验一滴丸剂制备及质量控制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滴丸的制备方法与操作;

2. 熟悉影响滴丸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滴丸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互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型制剂。将药物制成滴丸后,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以便于应用。

基质是滴丸的赋形剂,与滴丸的成形、溶散时限及质量稳定性等有着密切联系。基质按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类、硬脂酸、甘油明胶等,其中,尤以PEG4000或PEG6000最为多用,其熔点低,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对药物的溶解性能良好,易溶于水和多数极性有机溶剂,在胃肠道内,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等,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也可与水溶性基质合用,以调节药物的溶出速率,增加药物的溶解量或有利于滴丸的成型。

冷却液的相对密度应轻于或重于基质,但二者不宜相差过大,以免小丸上浮或下沉过快。水溶性基质常用液状石蜡或液状石蜡与煤油的混合液,脂肪性基质常用水或乙醇作冷却液。

本实验以水溶性基质PEG4000,PEG6000为基质,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熔融法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滴丸,可明显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仪器及试剂

1. 原料:水杨酸,黄芩苷

2. 试剂: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乙醇,液体石蜡,乙醚

3. 仪器与设备:滴丸机,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直型冷凝管,电子天平,圆底烧瓶,烧杯,玻棒,崩解仪,滤纸等

四、实验内容

(一)水杨酸滴丸的制备

1. 处方

水杨酸0.5g

聚乙二醇4000 10g

聚乙二醇6000 15g

2. 制法

精密称取处方量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于85℃下混合加热熔化,精密称取处方量水杨酸,于避光条件下加入至上述熔融液,溶解混合后,用滴管向简易滴丸装置中滴加混合液,滴速约为50-70滴/分钟,滴制完成后,将冷却液倾出,并将成形的滴丸取出沥净,用50mL 乙醚清洗滴丸两次,去除表面液体石蜡,自然干燥后,即得。

(二)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1. 处方

黄芩苷2g

PVPK30 10g

PEG6000 60g

2. 制法

精密称取处方量黄芩苷与载体PVPK30,分别粉碎后置于蒸发皿中,加入适量乙醇溶解,于65 ℃水浴加热挥去溶剂,得干燥固体。将此固体分散体置于室温干燥器中干燥,称取处方量PEG6000与上述固体分散体于85℃条件下熔化混合,配制成滴丸熔融液,用滴管向简易滴丸装置中滴加混合液,滴速约为50-70滴/分钟,滴制完成后,将冷却液倾出,并将成形的滴丸取出沥净,用50mL乙醚清洗滴丸两次,去除表面液体石蜡,自然干燥后,即得。

(三)滴丸的质量评价

1. 重量差异检查

分别取所制滴丸20丸,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丸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丸的重量。每丸重量与平均丸重比较,按下表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丸,并不得有1丸超出限度1倍。

平均丸重重量差异限度

0.03g及0.03g以下±15%

0.03g以上至0.1g ±12%

0.1g以上至0.3g ±10%

0.3g以上±7.5%

2. 溶散时限检查

取制得的两种滴丸各6丸,选择适当孔径筛网的吊篮,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21项下崩解时限检査法片剂项下不加挡板情况进行检査,所制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通过筛网,如有细小颗粒状物未通过筛网,但已软化且无硬心者可按符合规定论。

五、结果与讨论

1. 水杨酸滴丸外观,平均丸重,丸重差异超限的滴丸数,溶散时限

2. 黄芩苷滴丸外观,平均丸重,丸重差异超限的滴丸数,溶散时限

丸重(g)丸1 丸2 ……丸20

水杨酸滴丸

黄芩苷滴丸

外观描述平均丸重丸重超限数量溶散时限水杨酸滴丸

黄芩苷滴丸

六、注意事项

1. 水杨酸易于氧化降解,需在避光条件下与基质混合。

2. 丸剂直径在2. 5mm以下的用孔径约0. 42mm的筛网;在2. 5〜

3. 5mm之间的用孔径约

1.0mm的筛网;在3.5mm以上的用孔径约

2.0mm的筛网

七、思考题

1. 滴丸剂有何特点,如何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疗用途选择滴丸的基质

2. 采用滴制法制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影响滴丸成型性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二包衣片制备及质量评价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包衣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2. 熟悉用锅包衣法制备薄膜衣片的技术;

3. 了解包衣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片剂表面上包一适宜材料的片剂称包衣片,用于包衣的片剂称素片或片芯。包衣片主要有两大类,即糖衣片和薄膜衣片。薄膜衣片又分为普通薄膜衣片、缓控释包衣片及肠溶衣片等。

包衣的目的有:(1)避光,防潮,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3)隔离配伍禁忌成分;(4)不同颜色的包衣,增加药物的识别能力,增加用药的安全性;(5)包衣后表面光洁,提高流动性;(6)提高美观度;(7)改变药物的释放的位置及速度,如胃溶、肠溶、缓控释等。

为了保证包衣片剂的完整和美观,尽量避免素片的棱角,要求表面光滑、硬度足够并崩解性能良好。在包衣的滚动过程中片剂容易磨损、掉渣、松片等,影响包衣片的光洁,或因包衣造成片剂崩解迟缓。

包衣的方法有滚转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及压制包衣法等。常用的高效包衣机和糖衣锅属于滚转包衣机。薄膜包衣时应注意:(1)热风交换率,(2)喷液输出量,(3)喷枪的雾化及喷枪距片床的距离,(4)素片翻滚速度。

薄膜衣材料分为水溶性包衣材料、醇溶性包衣材料。包衣材料主要成分有成膜材料、增塑剂、增溶剂、致孔剂等。醇溶性包衣具有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等缺点,近年来发展的水分散体包衣材料安全,应用前景广泛。

薄膜衣包衣工艺路线如下:

三、仪器与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