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明石化集团风雨二十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风雨二十年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冯风雨二十年
一串闪光的数字,记录着坐落于黄河岸边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近几年快速稳健发展的足迹: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利税1.4亿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利税2亿元;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0余亿元,利税2.5亿元;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余亿元,利税3.6亿元;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2.6亿元,利税5亿元。

凭此佳绩,今年9月,一举捧回“中国企业500强”桂冠!……
数字是枯燥的,但又是雄辩有力的。

它昭示人们,山东东明石化是一颗冉冉升起于鲁西南大地上的企业之星。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正在迎接它的20岁生日。

在干部职工漾着自豪的笑脸上,在罐塔耸峙、管道纵横而又洁美如画的厂区里,在记录企业创业艰难和辉煌业绩的历史档案中,惊奇于这个鲁西石化基地奇迹般发展壮大的人们,细细探寻着它飞速腾飞的轨迹。

心恒如铁,二十年发展“大接力”
提及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的快速发展原因,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李湘平,总是深情地提起企业前两任当家人杨永昌和马利亭:“没有他们一茬接一茬艰苦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东明石化决不会有今天!”
人们在钦佩李湘平的胸怀、品格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个客观的结论:东明石化今天的辉煌,正是杨永昌、马利亭、李湘平这些实干家们在迎
难而上求发展的赛场上,带领干部职工一棒又一棒“大接力”的结果。

雄伟的黄河水滚滚西来,但它千百年来赐给“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的,却似乎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洪灾和没有尽头的贫困,直到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东明还是全国200个最贫困的县份之一。

然而也正是在那一时期,为带领全县人民摆脱贫困而上下求索的县领导们,敏锐地抓住了中原油田(当时叫东濮油田)东明油区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征得省领导的支持,获准建设东明县炼油厂。

在对全县干部反复遴选之后,县委果断决定,由年轻有为的团干部杨永昌挂帅,冲刺这一开创东明县现代工业历史的工程。

建成一座年加工原油12万吨、总投资2500万元的炼油厂,对于当时两手攥空拳的杨永昌来说,简直要比登天还难。

建厂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工程需要庞大的专业技术和建安、监理队伍,设计图纸、机械设备等等……面前如横亘一条白浪如山的大河,无舟无楫如何渡过?似矗立
一座巉岩绝壁的险峰,无梯无阶如何攀越?艰难险阻考验着这一群企业者。

然而,杨永昌和他的企业团队,正是一班誓为人民挖穷根,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好汉。

“三年工期,两年建成!”杨永昌向县委立下军令状。

在一片碱滩上,他们搭起简易工棚,展开一场攻坚战。

压力面前,他们的干劲、毅力、智慧都发挥到极致,硬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了一条创业之路。

为解决资金难题,他们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以外,还四处求援,一方面以自己的真诚感动有关领导,一方面又开动脑筋,以“补偿贸易”的奇思妙想,终于争取到了800万元宝贵资金。

没有图纸,他们找到华东勘探设计院,连续17次上门恳求,终于得到对方“加班业余帮助设计”的承诺,并创造性采用人盯人服务、随设计随送审的办法,使原本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设计任务,只用了6个月就全部完成……随着一个个“奇迹”的出现,工厂建设终于拉开了大幕。

在基础工程施工的关键时刻,连旬接月的大雨使管沟开挖连连遭遇塌方,眼看工程受阻,紧急时刻,昼夜督战在工地的杨永昌,
高声动员在场干部职工:“发扬上甘岭精神,人在阵地在,有种的跟我下!”说罢,挽起裤腿,抹掉背心,扑通跳入过膝深的泥水中,在场人员紧紧跟随,大家冒雨排积水、堵塌方、撂淤泥,工地上群情激昂,奏出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天歌……
经过480个昼夜连续奋战,1988年11月15日,东明石油化工厂(在此期间省计委发文更名)12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不仅提前实现了省政府“3年建成”的要求,比当初杨永昌保证的两年工期还提前了8个月,创造了我国同规模装置建设周期的历史纪录!1989
年4月2日,全部设备一次开车成功;在同年5月11日举行的投产剪彩仪式上,副省长李春亭动情地称赞,东明石化的建成投产是个奇迹!
接着,杨永昌又乘胜进击,利用初期的积累上马了7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于1991年5月提前一年建成投产。

1989年常减压投产当年,即创利税1260万元,一跃而居菏泽地区工业之首;1991年催裂化装置投产后,不仅技术上填
补了全省空白,人均利税也跃居全省同行业之首;1992年,随着生产经营上一个个“不可能”成为现实,东明石化厂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跨入“全国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石油加工业”行列。

1994年,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已身兼东明县副县长的东明石化厂长兼党委书记杨永昌,因贡献卓著,被擢升上一级党政领导岗位。

他交出了东明石化创业路上漂亮的第一棒。

对于东明石化的第二任接棒人马利亭来说,前面的路却不是铺满鲜花的坦途。

虽然他有着近20年在乡镇和企业挂帅的经历,被县领导倚重为攻坚克难的重臣,但面对石化行业的困境,他还是难免不寒而栗:当时,全国石化行业正“风刀霜剑”,一些国有大企业纷纷亏损、限产,地方炼油企业更是大量憋罐停产,后来全国122家“地炼”企业被关停了40家。

原来红红火火的东明石化,一时陷入进退维谷的险境。

但是,马利亭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帅才,他心中沸腾着一股创业的激情,更有着愈挫愈勇的坚强信念。

为了东明石化的生存和壮大,他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战激流,冲险滩,左冲右杀,屡战屡胜。

全力以赴抓销售,千方百计争市场。

他组织强大的销售团队四处出击,以灵活的策略,周到的服务,真挚的情感,抢占周边市场及国内重点市场;并且创造性地把客户请进来,让人家看生产过程,看产品质量,看服务措施。

一番征战下来,东明石化生产销售竟呈现一枝独秀,市场进一步扩大,销售收入稳步增加。

马利亭在市场调查中审时度势,敏锐地把握市场机遇,迎难而上,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强筋健骨,带领集团领导班子果断决策,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用2200万元资金干了1亿元的事,相当于一个厂变成两个厂。

同时,他还决策上马了3.3万吨液体石腊装置,建起了4万吨气分和1万吨聚丙烯项目,开始了向化工方向发展的探索;为使企业降耗增效,配套建设了6000千瓦热电装置。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马利亭早早就判断出质量、安全、环保将是地方石
化企业的三道生命线,先后决定投巨资购买先进质检仪器,并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加强安全保障制度建设;他舍得花大投入用于治理水、气污染,使企业进一步实现了洁净化生产,年年被评为“全省环保先进单位”。

东明石化安然度过困境。

马利亭主政8年为东明石化生存发展所做的方方面面的贡献,石化职工至今能娓娓道来。

在严峻的形势下,这个后起的“地炼”企业不仅保住了,而且销售收入和利税指标,分别从1994年的2.58亿元,4000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7.5亿元和6900余万元。

2001年,年龄到届的马利亭安然而退。

此前他连续三届当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荣膺“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这是对一个奉献者的褒奖。

新一任接捧人李湘平,先后在前两届班子中任总会计师和分管财务副总,明察深思,养精蓄
锐,他已经做好了带领石化再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准备。

一路呼啸奔驰的东明石化列车,如今挂上“动车组”,又驰上了史无前例的快车道。

雄关飞渡,挥写发展大手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历史仿佛总爱给担当大任者一个下马威,2001年李湘平就任不久,东明石化的经营形势一下子坠入了谷底,企业处境真可谓内忧外患交并。

所谓外患,首先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范围不断扩大,其原油加工总量已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并展开一系列收购兼并。

其次,受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世界经济低迷,成品油市场疲软……
内忧方面,一是前几年不得已而上的一些项目,使企业负债率高达90%,高昂的贷款利息,使企业如牛负重;而为解决设备老化和平衡生产
而急待上马的项目资金,却筹措无门。

二是多年行政干预压进大量素质参差的人员,企业超员达80%,使得企业有时不得不靠借贷发工资……
内外、表里互为作用,使得东明石化由2000年的盈利2600余万元,一下子猛跌到2001年亏损2800余万元,陷入前所未有的险境。

面对像山一样压来的困难,李湘平激动的内心反而平静了。

他知道,东明石化的命运,1700多名职工及其家庭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这届班子的手上,他不能惊慌失措;在立志干大事创大业的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只有“奋进”,绝无“退缩”的字眼,铺下身子、豁出命去向前冲,企业就能跨越关隘,走向坦途。

李湘平以超乎常人的胆识气魄,采取两大战略举措力挽狂澜:一方面,在集团内展开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基础上,以斩关夺隘的气势,对企业干部人事、劳动分配、投资体制等进行改革,开凿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研讨把脉,自己和总经理袁
培林一起带领干部走出去考察调研,共同确定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据此迅速启动企业发展的“高速列车”。

经过专家的严密论证和广泛深入考察,加上集团内部上上下下的讨论,李湘平审时度势,确定了东明石化今后的发展战略:做大“油头”,发展化工,实现“油头化尾”、“油化并举”的新格局。

根据这个发展战略制定的《东明石化中近期发展规划》一经职代会通过,李湘平立即带领干部职工甩开膀子,掀起一波又一波大发展的高潮。

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原料油和产品的运输瓶颈,东明石化于2002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年装卸能力6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接着又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设了专用线二期工程,铺设了从铁路专用线到厂区的10公里输油管线、租用了岚山港和黄岛港的原料油中转油库与码头。

至2007年,东明石化铁路年运输能力已达300万吨,并拥有了自己的3个专列、165节油罐车。

在基本实现做大“油头”目标的同时,“化尾”也日益粗壮。

近几年原料油和成品油的价格倒挂,有许多炼化企业亏损,而东明石化效益却连年攀升,“头”大“尾”壮,相互支撑,推动着东明石化的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大台阶,从2001年到2006年的,销售收入增加了近10倍,利税总额增加了25倍。

在2007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之前,已先后入围“山东省企业100强”、“中国化工企业1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

东明石化近几年“原子裂变”式的大发展,春雨生笋般地往外“长”项目,简直让人们看的目瞪口呆。

的确,东明石化的这一空前壮观的发展图景,让人们见识了李湘平把握市场的大视野、大远见,制定和实施发展决策的大胆略、大手笔。

这其中,既是他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决策能力的体现,又凝结着他全心全意为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赤子真情。

不可忽略的是,东明石化这几年的快速膨
胀,并非单纯的急功近利式的为发展而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在东明石化厂区,人们看不到一般石化企业常年不息的“天灯”,也几乎闻不到刺人鼻息的气味,更看不到汩汩外流的黑水。

在东明石化所获得的诸多荣誉中,“省级环境友好企业”和“省级花园式单位”两块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对东明石化科学发展的褒奖。

改革创新,开启发展动力源
东明石化如此快速的发展,如此的一次次冲破艰难险阻踏上坦途,它的内在动力在哪里?李湘平们用实践作出的回答是:用改革和创新,开发出企业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李湘平上任之初面临的困难中,人心涣散,机构臃肿,运转不灵令他最为忧心。

还有,长期“国企”身份传下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吃得一些职工没精打采,企业兴衰与己无关……
面对困境,李湘平大刀阔斧地推动了干部人
事、劳动分配、企业产权等几项重大改革。

2001年11月,李湘平首先开始对干部人事制度举起了“手术刀”。

紧接着,又对实行了10多年的分配制度动了大手术。

结合打破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李湘平借鉴以往成功经验,大胆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上任伊始,他就对新建的催化裂解项目实行了股份制。

2003年,李湘平又采取大动作,对当年要上马的几个大项目,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进行募股,股份制改革使广大职工成了企业直接的主人,从根本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同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企业开始走出资金困局。

在此基础上,集团又以高度的诚信与民营和国有银行展开合作,面向国内外大企业开展合作融资,终使资金渠道源源畅通。

从2002年到2006年,东明石化先后上马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0多亿元,基本没有遇到资金障碍。

李湘平的一系列改革把企业搞得活力迸发,
一派红火。

但也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

然而,县委县政府领导坚定地支持他,全厂干部职工包括利益暂时受损的同志最终理
解了他、拥护他。

企业几年来超常规发展的实践,更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持、最暖心的安慰。

2005年,东明石化荣膺“中国企业改革国家级示范单位”称号。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

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出身的李湘平,不仅深谙管理之道,而且善于管理创新。

在他的引领下,东明石化的各项管理,逐渐臻于科学规范。

李湘平进入东明石化之初,就以创新财务管理的大手笔,赢得全集团上下的刮目相看。

李湘平设计并推行了“三统一分”财务管理体制,即各分公司会计统一集中到集团财务科办公,集团统一开立资金账户,统一调度管理资金,各分公司分别记账核算。

此法一推,弊端顿消,监管有效,运转自如,企业效益大增。

李湘平主政以后,发挥自身专长,借鉴先进经验,把东明石化的各项管理推向更细致、更完
善、更科学的境地。

其主要方法一是数字管理,二是细节管理。

在东明石化,一切靠数字说话,一切靠数字掌控。

对各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靠数字,考核利润指标、节能降耗水平靠数字;对行政、后勤部门的任务包括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办公耗电、招待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和考核,也是靠数字。

任何环节、岗位,都没有软边子,难打马虎眼。

对人的管理也实行了数字化,对干部的各种职责都量化出具体数字,阶段考核、随时监督,个人的升迁去留,年薪和奖金的发放比例,都由完成指标数字来定夺,增加了客观公正性,避免了随意性,更利于引导干部职工求实、实干作风的养成。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这是东明石化办公楼电子屏幕上时时显现的一句话,也是干部职工的口头禅。

企业再大,事务再多,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

“发现问题看细节,解决问题抓细节”。

这是李湘平对干部职工的要求,东明石化的细节管理涵盖企业的方方面
面……
当今社会正迈进信息化时代,对外界信息反应极快的李湘平,这几年把数字化管理与信息自动化结合了起来,管理创新又绽新蕾。

从2000年开始,李湘平就从他分管的财务管理行业开始了信息自动化建设。

就任集团老总后,他加快推进集团信息自动化建设,先后实现了办公信息自动化,建立了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系统一期、二期,将生产、经营、检测、物流、办公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全部实时采进中心数据库并悉数保存。

目前数字化网络系统已普及到各个部门的各个岗位。

特别是目前已将集团内部网络安全地并入互联网,集团领导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随时了解整个集团各个岗位上任何细节。

东明石化已经成为山东省数字信息化管理
示范单位和山东省现场管理样板企业。

为乘上这列与电光同速的信息化列车,企业投入了近亿元的资金。

但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变化,却是无法用金钱所能计算出来的。

和以聚力,让激情一起燃烧
李湘平心中明白,东明石化的主人不是他一个人,而是2000多位员工;东明石化要做大、做强,并永葆青春,必须团结千百人如一人,必须凝聚千百人的激情一起燃烧。

因此,李湘平在抓发展、抓改革、抓管理的同时,也和他的两个前任一样,高度重视职工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养成,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东明石化早在2001年就形成了自己新的企业精神:“尽职敬业、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开放超越。

”进而又提炼出了以“恒”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韧以突破,和以聚力,进以超越,衡以致恒。

”这就是凝聚职工的精神旗帜,就是塑造现代企业职工灵魂的精神规范。

东明石化的职工们知道,为了东明石化的生存发展,李湘平的时间表没有班上班下,没有节日假日,甚至也没有白天和黑夜,所有的就是工作、工作;他心里装着企业,装着职工,却愧对妻子,愧对孩子,愧对那含辛茹苦拉扯他、教养
他,而咽气时他却未能守在床前的老母亲;他更愧对自己,常年奔波,透支生命,时时承受着风险和压力,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有的只是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一身病,为了压制病痛,多榨取哪怕一丝拼争的气力,不得不大把大把地吃药……每想到此,职工们便会自觉地以他为标杆,化作工作动力。

在东明石化的劳动岗位上,每天都忙碌着许多勤劳奉献的身影。

以李湘平为首的董事会很注重为职工营造学习的环境,积极引导职工打破保守的桎梏,培养其开放进取的心态。

他还创造性地组织职工向艰苦岗位上的劳动者学习。

“一定要珍惜企业、珍惜岗位、珍惜自己!”这成了石化职工自己对自己的叮咛。

李湘平十分尊重和支持工会的工作,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和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企业的每个重大决策,都交给职代会充分讨论,然后由职代会表决通过,每一次重大改革举措都详细征求职工意见。

他注重从职工中树立方方面面的“标杆”,让这些“标杆”的主人翁精神熠熠生辉。

2005年评为的“十大劳模”之一的王建伟,凭着用五块砖绑在胳膊上练臂力、练准确度的执着刻苦,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首批享受省政府津贴的“高级蓝领”。

像王建伟这样的“标杆”员工,其周围都有一批紧紧追随的“粉丝”。

厂工会每年组织职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厂里还给可行的建议发奖励,职工们都十分踊跃地参加,不是为了拿份奖励,而是为了企业对职工的尊重。

职工们提出的各类合理化建议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其效果如涓涓细流,汇入推动东明石化快速健康发展的洪流。

进入“弱冠”之年,东明石化真可谓鸿运当头:
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进入全国企业第一方阵;
旗下恒昌化工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企业资本运营能力再度提升;
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竣工投产,迈出了向化工转型的坚实步伐;
10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开始论证建设,向煤化工发展的方向已经确立;
1000万吨/年日照-东明输油管线项目批准立项,大发展的蓝图即将成为现实。

经国家商务部批准,东明石化获得成品油批发资格,加上2006年获得的燃料油进出口权,东明石化在国际国内市场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李湘平又敲定了企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在“油化并举,油气互补,努力发展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战略指引下,立足炼油平台,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化工转型,实现持续和谐发展,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投资80亿元、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50亿元的“855”目标;大力实施年50万吨氯碱化工、年
100万吨煤化工、年1000万吨炼油的“511”工程……
自从李湘平担任董事长后,党和政府给了他许多崇高的荣誉。

除“全国劳动模范”外,他还先后被评为“中国企业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等,曾先后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

回望20年,李湘平心潮澎湃,他深知过去的成就和荣誉,都已成为历史,重要的是,下一个20年,东明石化人,再交一份怎样的答卷?
创业的激情,在他的心中,在千百个东明石化员工的心中,熊熊燃烧。

20岁,好年华。

东明石化,明天更璀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