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2001.5-2003.3

项目负责人:靳东晓闵希莹

主要参加人:孙志涛曾浩孔彦鸿张莉关丹

合作单位:西昌建设局

古城保护

一、城市概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距成都574公里,市域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61.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为26.13万人。

西昌市位于安宁河中段的邛海之滨、安宁河畔。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境内绝大部分地域处于海拔1500米以上,形成了“八分山地二分坝,坝内八分土地二分水”的地貌形态。

西昌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立邛都郡以来,成为历代的郡、州、府、司等的治地,目前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用地规划图

二、规划构思

在规划中着重考虑了三个因素对总体布局的影响:

1.对自然灾害因素的考虑

西昌处于扬子江板块与康藏板块之间,新构造运动表现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国家地震局评定西昌地震烈度为九度。城区南部及东部虽有一系列优势发展条件,但工程地质较不稳定,本次规划对于建设用地的选择给予了特别关注。

2.关于城市发展职能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深化落实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我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商业卫星发射中心,西昌是举世瞩目的窗口城市,在规划中充分突出了航天博览基地与城市布局的关系。

此外,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如何发扬彝族传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问题的研究。

3.在规划中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明确提出建设邛海“亮海工程”及邛海口生态园、南山植物生态园、小庙生态园等项目。

用地评价图

三、空间布局

根据西昌的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本次规划延续了上版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强调了城西组团对于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中心组团发展方向主要向西、向北,控制向东发展,开辟西河、南安河之间桑坡一带为新的建设区域。

2.城市其它组团(含发展点)沿安宁河东岸,以市中区为中心,以雅攀高速公路、成昆铁路线为重要发展轴,着重向南北发展、适当向东西两翼发展。

3.用地选择充分利用中山山缘、浅丘等安宁河谷二级台地,尽可能少占高产农业用地。

最终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为“二组团六点哑铃放射状城市组群”,即中心组团(含长安、高枧、西郊)、城西组团(含火车站、小庙)呈哑铃状,安宁(含安宁、机场、西乡)、太和、马道、经久、川兴、海滨六个发展点呈放射状布局。其中,中心组团与城西组团合称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规划图

四、创新与特色

1.突出了规划布局与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易发生灾害的用地按照绿地、批发市场等加以控制。

2.突出了城市自然山水生态格局的保护,规划了邛海口生态园、南山植物生态园、小庙生态园以及中心、城西两个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

3.规划中明确了民族风情园与航天博览基地,加强了城市发展职能与空间布局间的关系。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建设着重在新城发展。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西昌市域规划总人口2005年为65万人,2020年为75万人。

规划中心城市规模:2005年为32万人、27.1平方公里;2010年为38万人、36.2平方公里;2020年为45万人、46.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3.6平方米。

城市性质:中国航天城,风景旅游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六、规划实施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昌市规划管理部门加大了对于邛海的保护力度,明确了城市向东发展与景区之间的界线;进一步编制了城市东部地区的控制性详规,深化落实了总体规划的若干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