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期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某,男,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独子。身高大约1.8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企业工人,高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二、求助者自诉
高考备战开始后,每次模拟考试或小测验前“不知怎的就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紧,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到后来,“感到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喉头堵塞”或“透不过气”马上要窒息之感,出现胸痛不适的躯体症状,有时甚至全身都有处于无以名状的难受中。“以后情况越来越严重,至今有3年多的时间”,“其中二次参加高考的经历更加重了紧程度”。“希望咨询师尽快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国家文凭考试马上一门接一门的来了,通不过就拿不到学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发现来访者主诉时,双腿不停的在颤抖,右手一直在反复系上衣最下面的一枚扣子。
父母主诉,孩子考试前的行为和情绪与平时差异很大,比如情绪波
动厉害,表现为不安、害怕,感到恐惧;做的动作让家人心烦意乱,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足等;而且还出现了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现象,脾气也变得急躁。
×从小随父母生活。由于历史原因,父亲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身命运的理想和志向成了泡影,便将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身上。父母对×百般溺爱、娇生惯养,从不让他做任何家务事,每天可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学习。他在父亲的灌输下形成的强烈的“出人头地”意识与其一般的智能,责任心和意志力不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高考前,教室黑板上每天变化的高考日期的倒计时和随时变化着的同学们的考试成绩一览表,加上父亲那企盼的目光,给×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食欲下降、恶心、心慌、心悸,惶惶不可终日。在7月7日的考场上,×突然感到心中一阵恐惧、慌乱,头脑变得一片空白。他压抑着紧情绪,结果越压抑就越紧、越恐惧、越慌乱。最终×落榜了。面对这巨大的打击,他长时间不能从失望、痛苦、无助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为了再次实现“出人头地”的梦想,×进入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复读。作为一名借读生,他忍受着白眼、冷言冷语、不公平的待遇。他变得少言寡语、郁闷不乐,更加惶恐不安。然而,高考失利给他带来的后遗症表现得越发明显——每逢考试前许多天,他便出现食欲下降、失眠、健忘、坐立不安、手脚冰凉等症状,无常学习、考试。
面对第二次高考,×由渴望变成恐惧,甚至想放弃第二次高考。在父母的劝说下,他最后还是参加了高考。但第一门考试时,考场出现了异常,气氛一时混乱,他心里的恐惧感一时间达到了极点,以至于第一门考试发挥欠佳,继而影响以下几门考试的成绩。这一次,他勉强考取了一所民办高校。
在×上大学的一年多时间里中,面对着一次次的考试,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便每每出现。同学们经常把×这种判若两人的表现作为笑谈的对象,×因此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紧。
四、心理测验结果:
1、《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48分,P:54,N:72。
2、《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粗分:54,标准分:68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三、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四、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答案
一、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躯体症状: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
情绪方面:情绪波动厉害、不安、害怕,感到恐惧
行为方面: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足
社会功能方面:无常学习、考试,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紧。
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焦虑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较为强烈,为自己的发展前途担忧,长期情绪不好;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极大痛苦。病程标准看,病程三年多。
三、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无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家庭教育(父母的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身上);负性生活事件(高考落榜);缺乏社会支持(同学的讥讽)。
3)认知原因:强烈的“出人头地”意识
四、拟订的咨询目标是: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降低来访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改变其对成才的错误认知。
第六期案例分析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某,女,20岁,中专二年级学生,未婚。
二、求助者自述:
该求助者有一妹(18岁)同年考入同一所学校,专业不同。自从与妹同时入学以来,日常生活几乎全部由其包揽,一日三餐亲自买给妹妹吃,无论妹妹是否愿意,必须当着其面吃下,即使已吃过也必须吃;妹妹时常出于无奈,借口支走姐姐后把剩余饭菜扔掉。患者有时因学习紧无暇顾及妹妹时,便异常不安和恐惧,唯恐有危险,夜不能寐,次日早晨必去探望,方能安心。患者称妹妹太小,不懂事,身体不好,必由自己照顾才行,妹妹自上学一年多以来,独自上街两三次,哪怕有同伴,姐姐知后也不放心,责怪妹妹不懂事,不能体谅其苦心等。患者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自感非常疲倦,不愿做,但又迫使自己不得不做,不然则焦虑不安,无常生活。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异常痛苦,学习成绩日渐下降,主动到我校咨询室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该求助者初中时曾与一男友感情甚好,其母恐影响学业,提出要么放弃学业与男友继续交往;要么与男友断交继续完成学业。为此,求助者曾拒绝吃饭,但迫于压力放弃了与男友交往。升入中专后思念男友,曾三次写信均无回音,便每周写一次信不寄出,如此近一年。后来思念淡化,心渐平静,但焦虑心情仍无所减。
自上学以来思母心切,每接母亲来信泪眼模糊,心里无法平静。回信时每次都泪痕于信上,经常睡眠不好,常梦见母亲病危,恶梦醒来时泪流满面。
求助者对母亲强行使其与男友分离,心存怨恨;理智又告诉母亲是对自己的爱与责任。升入中专后对生活不适应及专业兴趣的缺乏,学业困难带来新挫折,感到异常焦虑无以宣泄;强迫妹妹行事,认为是在合情合理的照顾妹妹,妹妹的不理解让求助者感到焦虑,无所适从,疲惫不堪。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并说明理由?
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四、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五、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