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感悟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即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因此,从课前小组分工合作采集信息、查阅资料;课中情境设置、疑难探究、讨论辨驳;以至课后交流感悟、反思升华、见诸行动都始终突出一个特点,即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本探究设计旨在从学生已有的文化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教学要素:
(一)教学内容分析: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内容,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延伸与拓展。

它与前三个单元之间联系密切,是整个文化教材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学习者分析: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他们喜欢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在社会现实中已经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现象,又通过对全书的全面学习,对文化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缺乏更为系统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在情感价值观方面还没有真正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及所其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还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因而本探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于师生共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中共享真知、升华情感。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明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知道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充分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点,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通过探究,使学生提高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以及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诸环节的情境创设、活动体验与问题探究,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落实知识,升华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于探究活动中使师生共同感悟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价值,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励青年学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并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评价方案:
请同学们撰写一篇文章——《关于宝坻评剧艺术发展状况的调查》。

具体要求:
一、通过网络、宝坻有关报刊、宝坻电视节目、人物专访等方式对宝坻评剧艺术发展过程收集信息。

二、加工编排整理以上信息。

三、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宝坻评剧的发展提出意见或建议。

(五)板书设计: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关键——指导思想
目标——“四有”公民
是什么?重要特点——“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性质——社会主义
文化的力量
为什么?理论原因文化与经、政的相互关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
现实原因:大众需要、落后腐朽文化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键)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怎样做?实践优秀传统汲取世界长处创新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革
三、教学过程:(共4个环节)
环节一:时政导入,链接问题。

教师活动:
1、幻灯片展示: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今天,我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有喜有忧。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设置问题:面对复杂情形,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联系已学知识作出回答:要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过渡:
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通过探究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设计意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时政性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政符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中倡导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合作者,引在该引处,此环突出了教师的这一作用。

时政导入自然合理,链接问题水到渠成,简约实效。

环节二:群策群力,探究共享
(先学是什么,后学怎么做,因为是什么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学过,不过没有解读。

先学习是什么也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歌曲《光荣与梦想》
2、提出问题:
从视频歌曲中感悟到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1、自主思考探究。

2、生生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活动】:
1、教师评价:歌曲《光荣与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教师展示幻灯片:合作探究(一)
“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

2、组内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活动】:
1、教师评价、点拨
2、教师展示幻灯片:合作探究(二)
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大众文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

2、组内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活动】:
教师评价、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幻灯片展示:习题巩固
以上我们学习探究感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属于是什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承上启下)
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113页正文内容并总结答案(总结答案比较简单,教材上写的很明确,但是,有一点需要探究,有一点需要回顾)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幻灯片:合作探究(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思想应该是一元还是多元?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

2、组内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成果。

结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导思想应该是一元。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
知识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学生活动】:阅读背诵
幻灯片展示:习题巩固
环节三:理清脉络,强化整合。

【教师活动】:
1、让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图。

2、教师评价并纠正。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体系,从是什么、为什么及怎样做三个思维维度清晰再现知识)
【学生活动】:
1、学生自己构建。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的设计,到此为止,学生基本上共同完成了本课知识的自我学习,水到渠成,学会应该能够自己完成归纳总结,这是本课知识的升华。

环节四:提升觉悟,升华情感。

活动一:励志演讲: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
【教师活动】:
在讲完第四单元后,即可布置学生这一题目,撰写文章。

教师可从中选取文章视角独特敏锐又颇具演讲能力的一至二名同学做好演讲准备,展示完毕后教师给与评价。

【学生活动】:1、演讲展示。

2、学生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文化的热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明确90后一代所肩负的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责任。

活动二:发起倡议,传诵好书。

【教师活动】: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

【学生活动】:学生课下阅读并写出读后感,以便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一本好书传承一种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引领人们积极向上。

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园文化中存在不少“口袋书现象”,且不能正确对待,受其负面影响很重。

基于此,发出活动倡议,让好书伴我们前行。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提升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境界,努力做好“四有”新人。

四、教学反思:
本探究课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点拨者这一教育思想主旨。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在问题探究、问题辩论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节探究课通过系列环节的设置较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有待探讨的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如每堂课都采用这种形式,时间上有一定难度。

另外,学生的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事事求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宝坻四中王恩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