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世说新语两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5、《世说新语》两则精选教课设计《咏雪》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古代聪慧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先人的智慧。
2.阅读简易文言文,累积常有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教课要点1.阅读简易文言文,累积常有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一、导入(播放刀朗的《 2002 年的第一场雪》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现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而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感觉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从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先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新课学习1.一读课文:听录音,依据文意断句,再朗诵。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内集(家庭聚会)子女(子侄辈,指年青一代)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快乐)差(差不多)拟(对比)未若(比不上)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同,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突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繁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快乐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老婆。
4.四读课文,商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创造了一种如何的家庭氛围?————和睦快乐轻松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谈谈还能够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好的诗句要存心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一致,“柳絮”一喻幸亏存心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心蕴。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意图?————这是一个有力的示意,表示他赏识道韫的才华。
5.五读课文能背诵:6.概括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有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想想议一议: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一样解说,你如何见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三、拓展思想:谈谈还能够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累积几句咏雪的名句。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篇一」一、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两则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课文。
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这两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
古文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浅显易懂的古文已有初步的感知和驾驭能力。
尤其是具有一定故事性、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短小文言文,学生更能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学有所获。
三、教学设想:教师宜从兴趣调动入手,进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字句的理解、基本知识的积累、人物形象的把握,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意志品质的引导、教育。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熟读成诵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中质疑、读后思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五、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学习古人智慧、守信的美德。
六、教学难点: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七、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针对这些,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1、情景导入法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3.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品德,感受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
4. 学习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智慧和品德。
3.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古代名人的画像或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古代名人的认识。
(2)教师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它记载了魏晋时期许多名人的言行轶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则故事,领略古人的智慧和风采。
2. 作者简介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要内容。
明确:《咏雪》讲述了谢太傅一家在寒雪日聚会,儿女们咏雪的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起出行,朋友迟到后还对子骂父,陈元方据理驳斥的故事。
②这两则故事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明确:《咏雪》中谢太傅一家充满文化氛围,谢道韫聪明机智,有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聪明勇敢,懂得礼义,陈太丘守信守时。
4.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1)分析人物形象。
①《咏雪》中谢太傅、谢朗、谢道韫分别是怎样的人?明确:谢太傅:重视家庭教育,善于引导子女,和蔼可亲。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世说新语》两则;(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了解《世说新语》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两则;(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两则;(2)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及意义;(3)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2)句子结构的分析;(3)对文中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及其生平,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地位和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两则,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等进行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
4. 讲解与演示: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对《世说新语》两则进行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世说新语》两则;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深入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物形象。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等基本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选文。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及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等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选文。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及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
(2)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朗读、翻译课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讲授法:对课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讲解分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选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其他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2. 文化探究:让学生了解古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比现代社会的变化。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
七上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
七上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七上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谈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
二、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四、教具学具准备1.制作投影解决字词。
2.学生准备抽取两则中一则表演课本剧。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读《咏雪》。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一)预习1.朗读课文3遍,,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就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
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三)作家作品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他出身在一个在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
叔父是宋武帝刘裕,父亲被封为长王,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生长在王室官宦的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
他爱好文学,著述很多。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两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世说新语》两则2. 主要知识点:(1)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3)分析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僻字词的理解。
(2)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世说新语》的更多信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也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精彩篇章,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两则。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和典故。
2. 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两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比较阅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论语》等古代文学作品,谈论对古典文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世说新语》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两则,了解文章内容,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世说新语》两则的主题和结构,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世说新语》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熟读《世说新语》两则,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收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背景资料,了解刘义庆及其作品。
3. 选取《世说新语》中的一个片段,进行翻译和解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世说新语》两则,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典故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 《管宁割席》一则中,重点分析管宁与华歆的品行差异,如割席而坐、专心致志等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当代学生的启示。
- 《陈元方候袁公》一则中,关注陈元方的聪明才智和应对策略,如如何巧妙地回应袁绍的质疑,以及这些策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 对古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辨识。
-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举例解释:
- 在分析《管宁割席》时,学生可能对“割席而坐”的意义理解不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上进行讲解。
- 对于《陈元方候袁公》中的人物对话,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陈元方的言外之意,教师应通过对比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世说新语》中的品行和智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两则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品行和智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两则》选自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言文。
《咏雪》描绘了谢道韫的才华和风度,以及古代士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陈太丘与朋友交往的故事,体现了友谊、诚信、宽容等价值观。
这两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韵味,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还需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化背景、人物事迹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应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培养对友谊、诚信等价值观的认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的含义;了解古代文化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诚信等价值观的内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的含义;了解古代文化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难点: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深入领悟。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查找资料,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的难点问题。
3.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古代士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对友谊、诚信等价值观的认同。
4.朗读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体会文章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文言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准备相关讲解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文言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两则》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整理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整理版)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小说集,收录了自汉末到刘宋时期名士贵族的言谈举止、逸闻趣事。
本课节选了其中的两则故事,一则以王导的言行为主,一则以陈元方的言行为主。
这两则故事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名士们的智慧和风采。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可能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名士的风采可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名士的言行举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古代名士的风采,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PPT,包含课文翻译、词汇解释、句式分析等内容。
2.准备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进行拓展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古代名士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然后,教师对课文进行翻译,解释生僻词汇,分析句式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1.鉴赏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让学生感受古人的品行和智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2.提升思维品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言行举止,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品质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首先,我觉得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类似情况,这个方法很有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回答稍显表面,可能是我问题设置得不够深入,以后在这方面需要多加改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故事情节的讲解,尽量让学生理解古人的品质和智慧。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存在困难,对一些生僻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分析当时社会风俗、人文精神等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故事寓意的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世说新语》中寓意深远的道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例如:如何引导学生从“管宁割席”中体会到尊重他人、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在“谢安讲故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谦虚、低调、勤学等品质?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
(2)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翻译、赏析等方式解读文言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的理解与朗读。
2. 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文言文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及背景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翻译、赏析等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世说新语》简介: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世说新语》两则:朗读并学习两则文言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重点字词解析:解析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
4. 句式分析:判断和翻译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5. 课堂练习:翻译和赏析文言文,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的学习。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文言文,教师指导理解文意,解答疑问。
3. 重点字词解析:教师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式分析:教师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学生跟随教师判断和翻译。
5. 课堂练习:学生翻译和赏析文言文,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熟读《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世说新语》二则
在本次教学《世说新语》二则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感觉效果并不如预期。可能是我提出的问题还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导致他们对这个问题没有产生足够的共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尽管我已经尽量简化了文言文的语法知识,但学生们在理解上仍然存在困难。尤其是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应该更加注重举例的贴切性,用更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汇、句式和人物形象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文中的人物智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情景,演示如何智慧地应对突发情况。
4.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表达机会。
5.加强课堂小结,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重点分析“期行”一词,理解古人重诺守信的价值观。
2.教学难点举例
-在文言文阅读中,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绝裾”一词,学生可能不熟悉,需要教师解释其含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对于人物形象把握,如陈元方的聪明才智,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剖析其性格特点,从而理解其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主题思想:深入探讨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诚信礼貌的重要性等,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 过程与方法: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体会古代智慧少年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世说新语》的学习。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本文讲述了谢安一家人的故事,体现了古代聪颖少年的智慧和美德。
3.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阅读课文,分析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骤”、“乃”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如“咏雪”的比喻、“柳絮”的描写等。
通过这些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智慧和美德。
4.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谢安为什么要问两个孩子他们是否有答案?”“元方和季方各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5. 课堂练习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智慧”的短文。
这一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古人的智慧与风骨。
3.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和文化修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古人的美德。
三、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将走进《世说新语》,领略其中的两则小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奇妙的文学之旅吧!(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集。
2.作品介绍《世说新语》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
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三)字音字形教学1.展示字词太傅(fù)俄(é)而雪骤(zhòu)差(chà)可拟(nǐ)无奕(yì)女王凝(níng)之2.朗读指导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字词,注意读音准确,声音洪亮。
教师进行正音。
(四)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出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
2.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3.全班交流各小组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优秀8篇课时篇一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课文翻译情况。
二、归纳总结1、让学生讨论,找出自已认为重要的字词,教师补充强调以下字词重点:内集、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差、拟)、未若、因。
2、古今异义(1)与儿女谈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3、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用也表判断)三、探究性学习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温馨、轻松、欢快等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结合课后练习四)(1)撒盐空中差可拟(雪的颜色和下落姿势和盐相近,简单直白,注重形状的相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风趣灵动,有春天的生机,富有诗意和意蕴,形神兼似)3、谢太傅对两个比喻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你认为他比较赞同哪一个?赞同兄女谢道韫,后文对其身份的补充,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其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气。
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五、课堂作业——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分析:这个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围围着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
《风筝》叙述的是兄弟童年时代的故事,《羚羊木雕》叙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漫步》写了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诗两首》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都是叙述古时少年儿童的故事。
该单元整体细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所选的五篇课文,努力专心灵捕获生命的灵感,捕获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强调诵读,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两篇文言短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语言文字相对浅显,且具有肯定故事性,同学理解起来可能会简单些。
因此,在以传统的朗读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对本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
3、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究竟有何评价?2、元方批判父友失信、无礼,最终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3、积累、把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自古少年出英雄,在中国的古代就消失过很多机灵、聪慧的少年,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都流传着。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哪些聪颖机灵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呢?(司马光,四岁会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孔融让梨、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今日我们再来熟悉两位聪慧的少年,他们就是谢道韫和陈元方,这两位人物的故事记录在《世说新语》,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
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
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