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信息技术中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小学信息技术中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深化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必须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之一。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课堂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正是有效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的首要方法,因此,本文笔者就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某一个既定的教学思想以及信息技术的理论指导下,以课堂为媒介,在师生之间建立的一种具有探究性、启发性、活跃性的教学活动。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全面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大问题。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学科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就无法去进行良好的实践,而没有经过实质上的实践就不可能真正的学会信息技术。下面笔者就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有效提升的几点看法,如若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同行指教,共同交流。

一、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主导角色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让我们看到,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应

当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这些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我看到,虽然新课改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了,可有部分教师依旧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对课堂教学大包大揽,生怕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全面,其实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从眼下看好像学生学到了更多一些的知识,但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发现知识的产生规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倡的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模式,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协同者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某个常用计算机软件为例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使用过程,以常用计算机程序为例来讲解时,要注意把软件中存在的共性与关键性问题清晰准确地讲解出来,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软件的了解与运用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以主人翁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学习。另外,教师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积极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设置悬念,给学生的学习过程适当地留些空白,让学生能通过前期知识的储备来实践后期独立自主的学习探究,让他们能在自己实质性的实践中,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创造性,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提升。

二、以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趣味性来促进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游戏来进行

对计算机的简单讲解,比如,纸牌游戏就是一款最基础的游戏软件,通过教导学生如何来玩纸牌游戏,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计算机中蕴含的趣味性,从而喜欢上计算机。这种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不知不觉中学生使用电脑的技能就掌握在手了。另外,计算机可以查阅资料,当讲到此处时,可以带领学生来进行一遍百度搜索资料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搜索引擎。

三、以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小学生具有天生好动、好奇心又旺盛的个性特点,初见计算机可能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得课堂纪律难以有效维持,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规律课堂秩序,可以从两方面来实施合作式探究教学。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层次地组成合作性小组。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分层次就是要通过这些差异来将“志同道合”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恰当的合作小组,让他们通过对计算机的合作探讨,有效地增加计算机知识并且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立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来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在课时结束时,对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进度来评测小组成绩,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的评比,来不断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四、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自主探究能力要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出发

学生只有在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欲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必须借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巧妙地引入情境中,利用情境来感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动性。

2.要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探究

新课程的大纲中有提出,教学,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传授不仅利于学生目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有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学习。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学生被情境触动后,主动进入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应该设立明确的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只有充满对学习的欲望,同时又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优越感,让他们在轻松而无压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地学习知识。

3.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实践需求性极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操作的能力。通过自主的实践操作,可以有效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操作环节,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牢靠,构建的知识框架更扎实。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也

必须作为一项发展性的教学内容来实践。它不仅能够推进我们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还能充分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当下,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恩.《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2012,18(1).

2.魏成刚.《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探索》[j].2012(2).

3.周斌.《如何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自主探究环节》[j].201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