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旋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的是()A.滚动过程中的篮球B.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C.气球升空的运动D.钟表钟摆的摆动2、下列四个圆形图案中,分别以它们所在圆的圆心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后,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是()A.B.C.D.3、如图,△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85°到△OCD,已知∠A=110°,若∠D=40°,则∠α的度数是() A.30°B.45°C.55°D.60°4、如图,已知A(1,3),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OA′,则OA′的长度是()(3题图)(4题图)(5题图)A.B.3 C.2D.15、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45°,则∠AOD等于() A.55°B.45°C.40°D.35°6、点M(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7、如图,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 ) A.30°B.35° C.40°D.50°8、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B.C.1﹣D.1﹣(8题图)(9题图)(10题图)9、如图,已知△AOB是正三角形,OC⊥OB,OC=OB,将△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OA与OC重合,得到△OCD,则旋转的角度是()A.150°B.120°C.90°D.60°10、如图,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CFE,则四边形ADCF一定是(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二、填空题A′(5,b)是关于原点对称,则a+b =________.12、如图,在平面内将Rt△ABC绕着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EFC.若AB=,BC=1,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________.13、将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放置,直角顶点重合,则∠AOB+∠COD= ________________.(13题图)(14题图)(15题图)14、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若∠AOB=15°,则的度数是_________.15、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的位置, 若∠AOD=110°,则∠BOC=_______。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1.我们定义:如图1,在△ABC看,把AB点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B'C'边B'C'上的中线AD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特例感知:(1)在图2,图3中,△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 BC;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猜想论证:(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拓展应用(3)如图4,在四边形ABCD,∠C=90°,∠D=150°,BC=12,CD=23,DA=6.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P,使△PDC是△PAB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PAB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①12;②4;(2)AD=12BC,证明见解析;(3)存在,证明见解析,39.【解析】【分析】(1)①首先证明△ADB′是含有30°是直角三角形,可得AD=12AB′即可解决问题;②首先证明△BAC≌△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AD=12BC.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首先证明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AC≌△AB′M,即可解决问题;(3)存在.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连接DF交PC于O.想办法证明PA=PD,PB=PC,再证明∠APD+∠BPC=180°,即可;【详解】解:(1)①如图2中,∵△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AB′=AC′,∵DB′=DC′,∴AD⊥B′C′,∵∠BAC=60°,∠BAC+∠B′AC′=180°,∴∠B′AC′=120°,∴∠B′=∠C′=30°,∴AD=12AB′=12BC,故答案为12.②如图3中,∵∠BAC=90°,∠BAC+∠B′AC′=180°,∴∠B′AC′=∠BAC=90°,∵AB=AB′,AC=AC′,∴△BAC≌△B′AC′,∴BC=B′C′,∵B′D=DC′,∴AD=12B′C′=12BC=4,故答案为4.(2)结论:AD=12 BC.理由:如图1中,延长AD到M,使得AD=DM,连接E′M,C′M∵B′D=DC′,AD=DM,∴四边形AC′MB′是平行四边形,∴AC′=B′M=AC,∵∠BAC+∠B′AC′=180°,∠B′AC′+∠AB′M=180°,∴∠BAC=∠MB′A,∵AB=AB′,∴△BAC≌△AB′M,∴BC=AM,∴AD=1BC.2(3)存在.理由:如图4中,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M,作BE⊥AD于E,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E于P,交BC于F,连接PA、PD、PC,作△PCD的中线PN.连接DF交PC于O.∵∠ADC=150°,∴∠MDC=30°,在Rt△DCM中,∵3,∠DCM=90°,∠MDC=30°,∴CM=2,DM=4,∠M=60°,在Rt△BEM中,∵∠BEM=90°,BM=14,∠MBE=30°,∴EM=1BM=7,2∴DE=EM﹣DM=3,∵AD=6,∴AE=DE,∵BE⊥AD,∴PA=PD,PB=PC,在Rt△CDF中,∵3CF=6,∴tan∠3∴∠CDF=60°=∠CPF ,易证△FCP ≌△CFD ,∴CD=PF ,∵CD ∥PF ,∴四边形CDPF 是矩形,∴∠CDP=90°,∴∠ADP=∠ADC ﹣∠CDP=60°,∴△ADP 是等边三角形,∴∠ADP=60°,∵∠BPF=∠CPF=60°, ∴∠BPC=120°,∴∠APD+∠BPC=180°,∴△PDC 是△PAB 的“旋补三角形”,在Rt △PDN 中,∵∠PDN=90°,PD=AD=6,DN=3,∴PN=2222=(3)6DN PD ++=39.【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2.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OB 和COD 按图1所示放置,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 处,25AB =,17CD =.保持纸片AOB 不动,将纸片C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090)αα<<角度,如图2所示.()1利用图2证明AC BD =且AC BD ⊥;()2当BD 与CD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时,求AC 的长和α的正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7,725. 【解析】【分析】 (1)图形经过旋转以后明确没有变化的边长,证明AOC BOD ≅,得出AC=BD , 延长BD 交AC 于E ,证明∠AEB=90︒,从而得到BD AC ⊥.(2) 如图3中,设AC=x ,在Rt △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再根据sinα=sin ∠ABC=AC AB即可解决问题【详解】 ()1证明:如图2中,延长BD 交OA 于G ,交AC 于E .∵90AOB COD ∠=∠=,∴AOC DOB ∠=∠, 在AOC 和BOD 中,OA OB AOC BOD OC OD =⎧⎪∠=∠⎨⎪=⎩,∴AOC BOD ≅,∴AC BD =,CAO DBO ∠=∠,∵90DBO GOB ∠+∠=,∵OGB AGE ∠=∠,∴90CAO AGE ∠+∠=,∴90AEG ∠=,∴BD AC ⊥.()2解:如图3中,设AC x=,∵BD 、CD 在同一直线上,BD AC ⊥, ∴ABC 是直角三角形,∴222AC BC AB +=,∴222(17)25x x ++=,解得7x =,∵45ODC DBO α∠=∠+∠=,45ABC DBO ∠+∠=,∴ABC α∠=∠, ∴7sin sin 25AC ABC AB α=∠==.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是利用(1)的结论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0)、B (0,2),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C.(1)点C的坐标为(,);(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①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②当-1≤x≤4时,直接写出函数值y对应的取值范围;Z_X_X_K]③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点C除外),使△ABP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点C的坐标为(-3,1) .(2)①∵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3,1),∴.解得∴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②当-1≤x≤4时,≤y≤8;③过点C作CD⊥x轴,垂足为D,i) 当A为直角顶点时,延长CA至点,使,则△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90°,∴△≌△,∴AE=AD=2,=CD=1,∴可求得的坐标为(1,-1),经检验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ii)当B点为直角顶点时,过点B作直线L⊥BA,在直线L上分别取,得到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作⊥y轴,同理可证△≌△∴BF=OA=1,可得点的坐标为(2, 1),经检验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同理可得点的坐标为(-2, 3),经检验点不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综上: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1,-1),(2,1)两点,使得△和△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C点坐标;(2)①把C点代入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出y的取值范围;③分二种情况进行讨论.4.如图,△ABC和△DEC都是等腰三角形,点C为它们的公共直角顶点,连接AD、BE,F 为线段AD的中点,连接CF.(1)如图1,当D点在BC上时,BE与C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2,把△DE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问(1)中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把△DEC绕C点顺时针旋转一个钝角,其他条件不变,问(1)中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写出相应的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答案】(1)BE=2CF;(2)(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SAS”证明△ACD≌△BCE,可得AD=BE,又因为AD=2CF,从而BE=2CF;(2)由点F是AD中点,可得AD=2DF,从而AC= 2DF+CD,又由△ABC和△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BC=2DF+CE,所以BE= 2(DF+CE),CF= DF+CD,从而BE=2CF;(3)延长CF至G使FG=CF,即:CG=2CF,可证△CDF≌△GAF,再证明△BCE≌△ACG,从而BE=CG=2CF成立.解:(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CE,在△ACD和△BCE中,,∴△ACD≌△BCE,∴AD=BE,在Rt△ACD中,点F是AD中点,∴AD=2CF,∴BE=2CF,故答案为BE=2CF;(2)(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点F是AD中点,∴AD=2DF,∴AC=AD+CD=2DF+CD,∵△ABC和△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CE,∴BC=2DF+CE,∴BE=BC+CE=2DF+CE+CE=2(DF+CE),∵CF=DF+CD=DF+CD,∴BE=2CF;(3)(1)中的关系是仍然成立,理由:如图3,延长CF至G使FG=CF,即:CG=2CF,∵点F是AD中点,∴AF=DF,在△CDF和△GAF中,,∴△CDF≌△GAF,∴AG=CD=CE,∠CDF=∠GAF,∴∠CAG=∠CAD+∠GAF=∠CAD+∠ADC=180°﹣∠ACD,∵∠ACB=∠DCE=90°,∴∠BCE=360°﹣∠ACB﹣∠DCE﹣∠ACD=180°﹣∠ACD,∴∠CAG=∠BCE,连接BE,在△BCE和△ACG中,,∴△BCE≌△ACG,∴BE=CG=2CF,即:BE=2C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将Rt△EFG斜边EG的中点与点A重合,直角顶点F落在正方形的AB边上,Rt△EFG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AD边于P、Q两点,(点P与点F重合),如图1所示:(1)求证:EP2+GQ2=PQ2;(2)若将Rt△EFG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两直角边分别交AB、AD边于P、Q两点,如图2所示:判断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是否存在什么确定的相等关系?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将Rt△EFG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α(90°<α<180°),两直角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BA、AD两边延长线于P、Q两点,并判断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存在何种确定的相等关系?按题意完善图3,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用证明).【答案】(1)见解析;(2)PF2+FQ2=EP2+GQ2;(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F2+GQ2=PE2+FQ2.【解析】【分析】(1)过点E作EH∥FG,由此可证△EAH≌△GAQ,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H=QG,又PQ=PH,在Rt△EPH中,EP2+EH2=PH2,由此可以得到EP2+GQ2=PQ2;(2)过点E作EH∥FG,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Q、PH,由此可证△EAH≌△GAQ,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H=QG,又PH=PQ,在Rt△EPH中,EP2+EH2=PH2,即EP2+GQ2=PH2,在Rt△PFQ中,PF2+FQ2=PQ2,故PF2+FQ2=EP2+GQ2;(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E2+GQ2=PF2+FQ2,证明方法同上.【详解】(1)过点E作EH∥FG,连接AH、FH,如图所示:∵EA=AG,∠HEA=∠AGQ,∠HAE=∠GAD,∴△EAH≌△GAQ,∴EH=QG,HA=AQ,∵FA⊥AD,∴PQ=PH.在Rt△EPH中,∵EP2+EH2=PH2,∴EP2+GQ2=PQ2;(2)过点E作EH∥FG,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PQ、PH,∵EA=AG,∠HEA=∠AGQ,∠HAE=∠GAD,∴△EAH≌△GAQ,∴EH=QG,HA=AQ,∵PA⊥AD,∴PQ=PH.在Rt△EPH中,∵EP2+EH2=PH2,∴EP2+GQ2=PH2.在Rt△PFQ中,∵PF2+FQ2=PQ2,∴PF2+FQ2=EP2+GQ2.(3)四条线段EP、PF、FQ、QG之间的关系为PF2+GQ2=PE2+FQ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线合一,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8,0),点B(0,6),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1)如图1,若α=90°,则AB= ,并求AA′的长;(2)如图2,若α=120°,求点O′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答案】(1)10,2;(2)(339);(3)123545,)【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①,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5,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BA′,∠ABA′=90°,则可判定△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AA′的长;(2)、作O′H⊥y轴于H,如图②,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O=BO′=3,∠OBO′=120°,则∠HBO′=60°,再在Rt△BHO′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BH和O′H的长,然后利用坐标的表示方法写出O′点的坐标;(3)、由旋转的性质得BP=BP′,则O′P+BP′=O′P+BP,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x轴于P点,如图②,易得O′P+BP=O′C,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O′P+BP的值最小,接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3,从而得到P(,0),则O′P′=OP=,作P′D⊥O′H于D,然后确定∠DP′O′=30°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P′D 和DO′的长,从而可得到P′点的坐标.试题解析:(1)、如图①,∵点A(4,0),点B(0,3),∴OA=4,OB=3,∴AB==5,∵△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A′BO′,∴BA=BA′,∠ABA′=90°,∴△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A′=BA=5;(2)、作O′H⊥y轴于H,如图②,∵△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BO=BO′=3,∠OBO′=120°,∴∠HBO′=60°,在Rt△BHO′中,∵∠BO′H=90°﹣∠HBO′=30°,∴BH=BO′=,O′H=BH=,∴OH=OB+BH=3+,∴O′点的坐标为();(3)∵△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点P的对应点为P′,∴BP=BP′,∴O′P+BP′=O′P+BP,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x轴于P点,如图②,则O′P+BP=O′P+PC=O′C,此时O′P+BP的值最小,∵点C与点B关于x轴对称,∴C(0,﹣3),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b,把O′(),C(0,﹣3)代入得,解得,∴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3,当y=0时,x﹣3=0,解得x=,则P(,0),∴OP=,∴O′P′=OP=,作P′D⊥O′H于D,∵∠BO′A=∠BOA=90°,∠BO′H=30°,∴∠DP′O′=30°,∴O′D=O′P′=,P′D=,∴DH=O′H﹣O′,∴P′点的坐标为(,).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7.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E,CD,点F,G,H分别为DE,BE,CD 中点.(1)当△ADE绕点A旋转时,如图1,则△FGH的形状为,说明理由;(2)在△ADE旋转的过程中,当B,D,E三点共线时,如图2,若AB=3,AD=2,求线段FH的长;(3)在△ADE旋转的过程中,若AB=a,AD=b(a>b>0),则△FGH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直接写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FGH是等边三角形;(261;(3)△FGH的周长最大值为32(a+b),最小值为32(a﹣b).【解析】试题分析:(1)结论:△FGH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FG=FH,再想办法证明∠GFH=60°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连接AF、EC.在Rt△AFE和Rt△AFB中,解直角三角形即可;(3)首先证明△GFH的周长=3GF=32BD,求出B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结论:△FGH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1中,连接BD、CE,延长BD交CE于M,设BM交FH于点O.∵△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BAD=∠CAE,∴△BAD≌△CAE,∴BD=CE,∠ADB=∠AEC,∵EG=GB,EF=FD,∴FG=12BD,GF∥BD,∵DF=EF,DH=HC,∴FH=12EC,FH∥EC,∴FG=FH,∵∠ADB+∠ADM=180°,∴∠AEC+∠ADM=180°,∴∠DMC+∠DAE=180°,∴∠DME=120°,∴∠BMC=60°∴∠GFH=∠BOH=∠BMC=60°,∴△GHF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2)如图2中,连接AF、EC.易知AF⊥DE,在Rt△AEF中,AE=2,EF=DF=1,∴AF2221-3,在Rt△ABF中,BF22AB AF-6,∴BD=CE=BF﹣DF61,∴FH=12EC=612.(3)存在.理由如下.由(1)可知,△GFH是等边三角形,GF=12BD,∴△GFH的周长=3GF=32BD,在△ABD中,AB=a,AD=b,∴BD的最小值为a﹣b,最大值为a+b,∴△FGH的周长最大值为3 2(a+b),最小值为32(a﹣b).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宽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顶点C在y轴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4,m)(5≤m≤7),反比例函数y=16x(x>0)的图象交边AB于点D.(1)用m的代数式表示BD的长;(2)设点P在该函数图象上,且它的横坐标为m,连结PB,PD①记矩形OABC面积与△PBD面积之差为S,求当m为何值时,S取到最大值;②将点D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E,当点E恰好落在x轴上时,求m的值.【答案】(1)BD=m﹣4(2)①m=7时,S取到最大值②m=5【解析】【分析】(1)先确定出点D横坐标为4,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点D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2)①先求出矩形OABC的面积和三角形PBD的面积得出S=﹣12(m﹣8)2+24,即可得出结论;②利用一线三直角判断出DG=PF,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四边形OABC是矩形,∴AB⊥x轴上,∵点B(4,m),∴点D的横坐标为4,∵点D在反比例函数y=16x上,∴D(4,4),∴BD=m﹣4;(2)①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4,m),∴S矩形OABC=4m,由(1)知,D(4,4),∴S△PBD=12(m﹣4)(m﹣4)=12(m﹣4)2,∴S=S矩形OABC﹣S△PBD=4m﹣12(m﹣4)2=﹣12(m﹣8)2+2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m=8,∵a<0,5≤m≤7,∴m=7时,S取到最大值;②如图2,过点P作PF⊥x轴于F,过点D作DG⊥FP交FP的延长线于G,∴∠DGP=∠PFE=90°,∴∠DPG+∠PDG=90°,由旋转知,PD=PE,∠DPE=90°,∴∠DPG+∠EPF=90°,∴∠PDG=∠EPF,∴△PDG≌△EPF(AAS),∴DG=PF,∵DG=AF=m﹣4,∴P(m,m﹣4),∵点P在反比例函数y=16x,∴m(m﹣4)=16,∴m=2+25或m=2﹣25(舍).【点睛】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9.如图1,点O是正方形ABCD两对角线的交点. 分别延长OD到点G,OC到点E,使OG=2OD,OE=2OC,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1)求证:DE⊥AG;(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角(0°< <360°)得到正方形,如图2.①在旋转过程中,当∠是直角时,求的度数;(注明:当直角边为斜边一半时,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为30度)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长的最大值和此时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答案】(1)DE⊥AG (2)①当∠为直角时,α=30°或150°.②315°【解析】分析:(1)延长ED交AG于点H,证明≌,根据等量代换证明结论;(2)根据题意和锐角正弦的概念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到,分两种情况求出的度数;(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OA和OF的长,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求出AF′长的最大值和此时的度数.详解:如图1,延长ED交AG于点H,点O是正方形ABCD两对角线的交点,,,在和中,,≌,,,,,即;在旋转过程中,成为直角有两种情况:Ⅰ由增大到过程中,当时,,在中,sin∠AGO=,,,,,即;Ⅱ由增大到过程中,当时,同理可求,.综上所述,当时,或.如图3,当旋转到A、O、在一条直线上时,的长最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此时.点睛: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形函数,旋转变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10.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射线BC上的动点,将A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连接DE.(1).如图,猜想ADE∆是_______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2).如图,猜想线段CA、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①当BD=___________时,30DEC∠=;(直接写出结果)②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DEC∆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等边三角形;(2)AC CD CE+=,证明见解析;(3)①BD为2或8时,30DEC∠=;②最小值为423+【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60AD AE DA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2)证明ABD 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结合图形计算即可;(3)①分点D在线段BC上和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②根据ABD ACE∆≅∆得到CE BD=,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详解】解:(1)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可知,,60AD AE DAE=∠=,ADE∴∆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2)AC CD CE+=,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知,60,DAE AD AE∠==,ABC∆是等边三角形60AB AC BC BAC∴∠︒==,=,60BAC DAE∴∠∠︒==,BAC DAC DAE DAC∴∠+∠∠+∠=,即BAD 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 ACE SAS∴∆∆≌()BD CE ∴=,CE BD CB CD CA CD ∴++===;(3)①BD 为2或8时,30DEC ∠=, 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3060DEC AED ∠︒∠︒=,=,90AEC ∴∠︒=, ABD ACE ∆∆≌,9060ADB AEC B ∴∠∠︒∠︒==,又=,30BAD ∴∠︒=,122BD AB ∴==,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3060DEC AED ∠︒∠︒=,=, 30AEC ∴∠︒=, ABD ACE ∆∆≌,3060ADB AEC B ∴∠∠︒∠︒==,又=,90BAD ∴∠︒=, 28BD AB ∴==,BD ∴为2或8时,30DEC ∠︒=;②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 ∆的周长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4+理由如下:ABD ACE ∆∆≌,CE BD ∴=,则DEC ∆的周长DE CE DC BD CD DE BC DE +++++===, 当CE 最小时,DEC ∆的周长最小, ADE ∆为等边三角形, DE AD ∴=,AD 的最小值为DEC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旋转变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90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和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五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AE CF =;②APE CPF ∠=∠;③BEP ∆≌AFP ∆;④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⑤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12ABC AEPF S S ∆=四边形.A .2B .3C .4D .52.如图,点A ,B ,C ,D ,O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 可以由△AOB 旋转得到,则合理的旋转方式为( )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B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35°3.在下列现象中:①时针转动,②电风扇叶片的转动,③转呼啦圈,④传送带上的电视机,其中是旋转的有(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等腰三角形D .正多边形5.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个.A.0B.1C.2D.36.6.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围成的,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的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点A为中心().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9.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0.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D 中,AD=3,AB=5,4sin 5A =,将ABCD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090θθ︒<<︒后,点A 的对应是点'A ,联结'AC ,如果'A C BC ⊥,那么cos θ的值是______.12.已知两点P(1,1)、Q(1,-1),若点Q 固定,点P 绕点Q 旋转使线段PQ∥x 轴,则此时的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的坐标为(10),,以1OA 为直角边作12Rt OA A ∆,并使1260A OA ∠︒=,再以2OA 为直角边作23Rt OA A ∆,并使2360A OA ∠︒=,再以3OA 为直角边作34Rt OA A ∆,并使3460A OA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2019A 的坐标为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y =2x 2+2的图象绕坐标原点0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新曲线l.(1)如图①,已知点A(-1,a),B(b ,10)在函数y =2x 2+2的图象上,若A’、B’是A 、B 旋转后的对应点,连结OA’,OB’,则S △OA’B’=____.(2)如图②,曲线与直线322y =相交于点M 、N ,则S △OMN 为_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ABC=112°,将△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DBE (点A 与点D 对应),当A 、B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得∠DBC 的度数为_______.16.如图1是实验室中的一种摆动装置,BC 在地面上,支架ABC 是底边为BC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摆动臂AD 可绕点A 旋转,摆动臂DM 可绕点D 旋转,30AD = ,10DM =.(1)在旋转过程中,当A D M ,,为同一直角三角形的顶点时,AM 的长为______________.(2)若摆动臂AD 顺时针旋转90°,点D 的位置由ABC 外的点1D 转到其内的点2D 处,连结12D D ,如图2,此时2135AD C ∠=︒,260CD =,2BD 的长为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BAC=45°,AB=4cm ,将△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B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B=2,BC=3.6,∠B=60°,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19.已知正方形ABCD ,点P 是其内部一点.(1)如图1,点P 在边AD 的垂直平分线l 上,将DA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得到11DA P ∆,当点1P 落在DC 上时,恰好点1A 落在直线l 上,求ADP 的度数;(2)如图2,点P 在对角线AC 上,连接PB ,若将线段BP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1B P ,试问点1B 是否在直线CD 上,请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135APB ∠=︒,设PA a =,PD b =,PC c =,请写出a 、b 、c 这三条线段长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20.(1)问题发现如图①,△ABC 和△A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点B 在线段AE 上,点C 在线段AD 上,请直接写出线段BE 与线段CD 的数量关系: ;(2)操作探究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360),请判断线段BE 与线段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F 绕着点A 顺时旋转90°得到△ABE ,若AF =4,AB =7.(1)求DE 的长度;(2)指出BE 与DF 的关系如何?并说明由.22.如图,已知:如图点()4,0A ,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且5AB =,将线段BA 绕点A 沿顺时针旋转90,设点B 旋转后的对应点是点1B ,求点1B 的坐标.23.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 、B 、C 、M 、N 都在格点上.(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A′B′C′.(2)若网格中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25.(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点M和N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BM=CN,连接AM和BN,交于点P.猜想AM与BN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将图(1)中的△APB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º,得到△A′P′B,延长A′P′交AP 于点E,试判断四边形BPE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6.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中心对称图形,在图中用点O标出对称中心.27.已知:如图所示,△ABC为任意三角形,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DEC.(1)试猜想AE与BD有何关系?并且直接写出答案.(2)若△ABC的面积为4cm2,求四边形ABDE的面积;(3)请给△ABC 添加条件,使旋转得到的四边形ABDE 为矩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2.C3.A4.B5.B6.D7.B8.D9.C10.B11.72512.(-1,-1)或(3,-1)13.()201720172,23- 14.99415.44° 16.202或1010; 306.17.42【详解】 解: AC 与BA′相交于D ,如图,∵△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BC′,∴∠ABA′=45°,BA′BA=4,△ABC ≌△A′BC′,∴S △ABC =S △A′BC′,∵S 四边形AA′C′B =S △ABC +S 阴影部分=S △A′BC′+S △ABA′,∴S 阴影部分=S △ABA′,∵∠BAC=45°,∴△AD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B=90°,AD=222, ∴S △ABA′=12AD•BA′=12×2×2(cm 2), ∴S 阴影部分2cm 2.故答案为:42.18.1.6【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AB ,∵∠B=60°,∴△ABD 是等边三角形,∴BD=AB ,∵AB=2,BC=3.6,∴CD=BC-BD=3.6-2=1.6.故答案为1.6.19.(1)30;(2)点1B 在直线CD 上,理由见解析;(3)222320a b c -+= 连接1AA ,∵点1A 在边AD 的垂直平分线l 上,∴11AA DA =.又∵AD DA =,∴1AA D ∆是等边三角形,∴160ADA ∠=︒,∴1160PDP ADA ∠=∠=︒,∴19030ADP PDP ∠=︒-∠=︒.(2)点1B 在直线CD 上.证明如下:作PQ PB ⊥交CD 于点Q ,过点P 作//EF AD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 ∴90BPQ BEP PFQ ∠=∠=∠=︒,∴90EBP EPB PQF FPQ ∠+∠=∠+∠=,90EPB FPQ ∠+∠=∴=EBP FPQ ∠∠又∵P 在正方形对角线AC 上,∴∠EAP=∠APE=45°∴AE EP =,∵AE EB EP PE +=+,∴BE FP =,∴()BEP PFQ ASA ∆≅∆,∴1BP PQ B P ==.即将线段BP 绕点P 8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1B P ,点1B 在直线CD 上.(3)如图,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MD,由题意可知:∠APB=∠AAMD=135°,DM=BP,AP=AM=a ,∠PAM=90°∴∠AMP=45°∴∠PMD=90°∴在Rt△APM 中,22222PM AM AP a =+=在Rt△PMD 中,222PM DM PD +=∴2222DM b a =-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BNC,同理可证在Rt△PNC 中,22222PN PC NC c a =-=-在Rt△BPN 中,222PN BP BN =+ ∴2222==22PN c a BP - 所以可得:2222-2=2c a b a - 整理得:222320a b c -+=.20.(1)BE=CD ;(2)BE=CD ;证明见解析.【详解】解:(1)BE=CD ,理由如下;∵△ABC 和△A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 ∴AB=AC ,AE=AD ,∴AE ﹣AB=AD ﹣AC ,∴BE=CD ;故答案为:BE=CD .(2)∵△ABC 和△A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AB=AC ,AE=AD ,由旋转的性质得,∠BAE=∠CAD ,在△BAE 与△CAD 中,,∴△BAE ≌△CAD (SAS )∴BE=CD .21.(1)3;(2)BE =DF ,BE ⊥DF .【详解】解:(1)∵△ADF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AE =AF =4,AD =AB =7,∴DE =AD ﹣AE =7﹣4=3;(2)BE 、DF 的关系为:BE =DF ,BE ⊥DF .理由如下:∵△ADF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E ,∴△ABE ≌△ADF ,∴BE =DF ,∠ABE =∠ADF ,∵∠ADF +∠F =180°﹣90°=90°, ∴∠ABE +∠F =90°, ∴BE ⊥DF ,∴BE 、DF 的关系为:BE =DF ,BE ⊥DF .22.1B 点的坐标为()7,4.【详解】解:如图,作1B C x ⊥轴于C ,∵4OA =,5AB =,∴22543OB -=,∵线段BA 绕点A 沿逆时针旋转90得1A B ,∴1BA A B =,且190BA B ∠=,∴190BAO B AC ∠+∠=而90BAO ABO ∠+∠=,∴1ABO B AC ∠=∠,在ABO 和1B AC 中111AOB B CA ABO B AC AB B A ∠=∠⎧⎪∠=∠⎨⎪=⎩,∴1ABO B AC ≅,∴3AC OB ==,14B C OA ==,∴7OC OA AC =+=,∴1B 点的坐标为()7,4.23.(1)证明见解析;(2)DE=AD-BE试题解析:证明:(1)∵AD ⊥DE ,BE ⊥DE ,∴∠ADC =∠BEC =90°,∵∠ACB =90°,∴∠ACD +∠BCE =90°,∠DAC +∠ACD =90°,∴∠DAC =∠BCE ,在△ADC 和△CEB 中CDA BEC DAC ECB AC BC ∠∠⎧⎪∠∠⎨⎪⎩===,∴△ADC ≌△CEB (AAS ),∴AD=CE ,CD=BE ,∵DC+CE=DE ,∴AD+BE=DE .(2)DE=AD-BE ,理由:∵BE ⊥EC ,AD ⊥CE ,∴∠EBC+∠ECB=90°,∵∠ACB=90°,∴∠ECB+∠ACE=90°,∴∠ACD=∠EBC,在△ADC和△CEB中,ACD CBEADC BECAC BC∠∠⎧⎪∠∠⎨⎪⎩===,∴△ADC≌△CEB(AAS),∴AD=CE,CD=BE,∴DE=EC-CD=AD-BE.24.(1)见解析;(2)3.【详解】解:(1)如图,△A′B′C′为所作;(2)△ABC的面积=12×3×2=3.25.(1)AM⊥BN,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BPEP′是正方形,理由见解析.【详解】(1)AM⊥BN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M=∠BCN=90°∵BM=CN,∴△ABM≌△BCN∴∠BAM=∠CBN∴∠ABN+∠BAM=90°,∴∠APB=90°∴AM⊥BN.(2)四边形BPEP′是正方形.△A′P′B是△APB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º所得,∴BP= BP′,∠P′BP=90º.又由(1)结论可知∠APB=∠A′P′B=90°,∴∠BP′E=90°.所以四边形BPEP′是矩形.又因为BP= BP′,所以四边形BPEP′是正方形.26.图形1,图形3,图形4,图形5,图形8为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为图形中的点O.【详解】这些图形中:图形1,图形3,图形4,图形5,图形8为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为图形中的点O.27.(1)AE∥BD,且AE=BD.(2)16;(3)当∠ACB=60°时,四边形ABFE为矩形.【解析】试题分析:(1)易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四倍,据此即可求解;(3)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只要有条件:对角线相等即可得到四边形ABDE是矩形.试题解析:(1)AE∥BD,且AE=BD;(2)四边形ABDE的面积是:4×4=16;(3)AC=BC.理由是:∵AC=CD,BC=CE,∴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AC=BC,∴平行四边形ABDE是矩形.考点:1.旋转的性质;2.矩形的判定。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不能由右图旋转得到的是()A.B.C.D.2.如图,下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则点A′的坐标是()A.(﹣2,﹣1)B.(2,1)C.(﹣1,2)D.(2,﹣1)4.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点Q所在的象限为()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如图,图案由三个叶片组成,且其绕点O旋转120°后可以和自身重合,若三个叶片的总面积为12平方厘米,∠AOB=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平方厘米.A.2B.4C.6D.86.如图,在△ABC中,∠CAB=∠ACB=25°,将△ABC绕点A顺时针进行旋转,得到△AED.点C恰好在DE的延长线上,则∠EAC的度数为()A.75°B.90°C.105°D.120°7.如图,△DEF是△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ABC内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点M经过这种变换后得到点N,点N的坐标是()A.(﹣y,﹣x)B.(﹣x,﹣y)C.(﹣x,y)D.(x,﹣y)8.如图,在Rt△ABC中,∠C=90°,∠ABC=30°,AC=1cm,将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Rt△AB'C',使点C'落在AB边上,连接BB',则BB'的长度是()A.1cm B.2cm C.cm D.2cm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F分别在边CD,BC上,点G在CB的延长线上,DE=CF=BG.下列说法:①将△DCF沿某一直线平移可以得到△ABG;②将△ABG沿某一直线对称可以得到△ADE;③将△ADE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DC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0.如图,线段OA,OB分别从与x轴和y轴重合的位置出发,绕着原点O顺时针转动,已知OA每秒转动45°,OB的转动速度是每秒转动30°,则第2020秒时,OA与OB 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为()A.90°B.145°C.150°D.165°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1.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50°得△ADE,若∠BAC=20°,则∠BAE的度数是.12.如图,风车图案围绕着旋转中心至少旋转度,会和原图案重合.13.已知点P(a﹣3,2﹣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14.如图中阴影部分是由4个完全相同的的正方形拼接而成,若要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处添加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使它与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正方形应该添加在处(填写区域对应的序号).15.如图,△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B旋转得到△A'BC',且点C的对应点C'刚好落在AB上,连接AA'.则∠AA'C'=.16.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原点重合,另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0,),现将该三角板向右平移使点A与点O重合,得到△OCB',再△OC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B″将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7.(6分)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与△ABC成中心对称的格点三角形;(2)在图2中,画出一个与△ABC成轴对称且与△ABC有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3)在图3中,画出△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三角形.18.(6分)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1)写出点A,B的对应点;(2)求∠AOB'和∠A'OB的度数.19.(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B(1,2),C(5,3).(1)将△ABC平移,使得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2,4),在所给图的坐标系中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将△A1B1C1绕点C1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2C1,并直接写出A2,B2的坐标.20.(8分)如图甲,在Rt△ACB中,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1)将△AED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变换成图乙,此时∠A1DB 的度数是.(2)若AD=3,BD=4,求△ADE与△BDF的面积之和.21.(9分)将一副三角板如图①放置,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点D在AC上,CA ⊥BE,点A为垂足,∠BCA=30°,∠AED=45°.(1)如图①,∠ADE的度数为,∠ABC的度数为;(2)若将三角板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0°<α<90°).①如图②,当旋转角α等于45°时,试问DE∥BA吗?请说明理由;②如图③,当AD⊥BC于点F时,请求出旋转角α的度数.22.(10分)如图,将矩形ABCD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FECG,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E处,连结BG交CE于点H,连结BE.(1)求证:BE平分∠AEC;(2)取BC中点P,连结PH,求证:PH∥CG;(3)若BC=2AB=2,求BG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不能由右图平移得到的是选项C,C选项由右图通过翻折变换得到.故选:C.2.解:A、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3.解:点A(﹣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1).故选:D.4.解:如图,∵点P(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点Q所在的象限为第二象限.故选:B.5.解:∵三个叶片的总面积为12平方厘米,∴一个叶片的总面积为4平方厘米,∵∠AOB=120°,∴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一个叶片的总面积为4平方厘米,故选:B.6.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进行旋转,得到△AED,∴△ABC≌△AED,∴AD=AC,∠BAC=∠EAD=25°,∠ADE=∠ACB=25°,∴∠ADE=∠ACD=25°,∴∠DAC=180°﹣25°﹣25°=130°,∴∠EAC=∠DAC﹣∠DAE=130°﹣25°=105°,故选:C.7.解:如图,点M与点N关于原点对称,∴点N的坐标为(﹣x,﹣y),故选:B.8.解:∵在Rt△ABC中,∠C=90°,∠ABC=30°,AC=1cm,∴AC=AB,则AB=2AC=2cm.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C′=AC=AB,B′C′⊥AB,∴B′C′是△ABB′的中垂线,∴AB′=BB′.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B=AB′=BB′=2cm.故选:B.9.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CD,∠ABC=∠ADE=∠DCB=90°,又∵DE=CF,∴△ADE≌△DCF(SAS),同理可得:△ADE≌△ABG,△ABG≌△DCF,∴将△DCF沿某一直线平移可以得到△ABG,故①正确;将△ABG绕点A旋转可以得到△ADE,故②错误;将△ADE绕线段AD,C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旋转可以得到△DCF,故③正确;故选:C.10.解:设t秒第一次相遇.由题意:270+15t=45t,解得t=9,相遇后设m秒第二次相遇,则有45t﹣15t=360,解得t=12,以后每过12秒相遇一次,(2020﹣9)÷12=167…7,∴2020秒时,7×45°﹣7×15°=210°,此时OA与OB的夹角为150°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1.解:由题意可得,∠CAE=50°,∵∠BAC=20°,∴∠BAE=∠CAE﹣∠BAC=50°﹣20°=30°,故答案为:30°.12.解:∵360°÷6=60°,∴该图形绕中心至少旋转60度后能和原来的图案互相重合.故答案为:60.13.解:∵点P(a﹣3,2﹣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点P(a﹣3,2﹣a)在第二象限,,解得:a<2.∴故答案为:a<2.14.解:把正方形添加在②处,使它与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答案为:②.15.解:根据旋转可知:∠A′BC=∠ABC=30°,A′B=AB,∴∠BA′A=∠BAA′=(180°﹣30°)=75°,∵∠BA′C=∠BAC=60°,∴∠AA'C'=∠BA′A﹣∠BA′C=75°﹣60°=15°.故答案为:15°.16.解:如图,由题意B′(1,).∵△OCB′≌△OC′B″,∴OC=OC′=1,C′B″=CB′=,∴B″(,﹣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7.解:(1)如图所示,△DCE为所求作(2)如图所示,△ACD为所求作(3)如图所示△ECD为所求作18.解:(1)∵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点A的对应点A',点B的对应点B';(2)∵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AOA'=∠BOB'=45°,∴∠AOB'=30°,∠A'OB=60°.19.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所示,△A2B2C1即为所求的三角形,点A2的坐标为(﹣1,1),点B2的坐标为(1,﹣1).20.解:(1)将△AED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可变换成图乙,此时∠A1DB的度数是90°;故答案为D,90,90°;(2)由图及(1)知S△ADE+S△BDF=S△A1DB,根据图形的旋转性质可知∠A1DF=90°,∵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EDF=90°,DE=DF,∴∠ADE=∠A1DF,又∵∠ADE+∠FDB=90°∴∠A1DF+∠FDB=90°,即∠A1DB=90°,∴在Rt△A1DB中,A1D=AD=3,BD=4,S△ADB=A1D×BD=6∴△ADE与△BDF面积之和为6.21.解:(1)∠ADE的度数为45°,∠ABC的度数为60°,故答案为:45°,60°;(2)①当旋转角α等于45°时,∵CA⊥BE,即CA⊥BA,∴∠BAC=90°,又∠α=45°,∴∠BAD=∠BAC﹣∠α=45°,又∠ADE=45°∴∠BAD=∠ADE,∴DE∥BA;②当AD⊥BC于点F时,∴∠AFC=90°,∵∠C=30°,∴∠α=180°﹣∠AFC﹣∠C=180°﹣90°﹣30°=60°.22.解:(1)∵矩形ABCD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FECG,∴CB=CE,∴∠EBC=∠BEC,又∵AD∥BC,∴∠EBC=∠BEA,∴∠BEA=∠BEC,∴BE平分∠AEC;(2)如图1,过点B作CE的垂线BQ,∵BE平分∠AEC,BA⊥AE,BQ⊥CE,∴AB=BQ,∴CG=BQ,∵∠BQH=∠GCH=90°,BQ=AB=CG,∠BHQ=∠GHC,∴△BHQ≌△GHC(AAS),∴BH=GH,即点H是BG中点,又∵点P是BC中点,∴PH∥CG;(3)如图2,过点G作BC的垂线GM,∵BC=2AB=2,∴BQ=1,∴∠BCQ=30°,∵∠ECG=90°,∴∠GCM=6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图可以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可能旋转()。
A、30°B、60°C、90°D、150°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3,4)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A、(3,4)B、(-3,-4 )C、(3,-4)D、(4,-3)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绕点A旋转后得到△ADE,则下列旋转方式中,符合题意的是()A、顺时针旋转90°B、逆时针旋转90°C、顺时针旋转45°D、逆时针旋转45°4、如下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 ,连结AC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结BC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结DE , A、B的距离为()A、线段AC的长度B、线段BC的长度C、线段DE长度D、无法判断5、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旋转至矩形AB′C′D′位置,此时AC的中点恰好与D点重合,AB′交CD于点E.若AB=3,则△AEC的面积为()A、3B、1.5C、D、6、已知a<0,则点P(﹣a2,﹣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2016春•无锡校级月考)已知点A(1,x)和点B(y,2)关于原点对称,则一定有()A、x=﹣2,y=﹣1B、x=2,y=﹣1C、x=﹣2,y=1D、x=2,y=18、有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另一个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每次均旋转45°,第1次旋转后得到图①,第2次旋转后得到图②,…,则第10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图①~④中相同的是()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9、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以直角顶点C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到△A′B′C的位置,其中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且点B在斜边A′B′上,直角边CA′交AB于D,则旋转角等于()A、70°B、80°C、60°D、50°10、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2,1).如果将矩形0ABC绕点O旋转180°旋转后的图形为矩形OA1B1C1,那么点B1的坐标为()A、(2,1)B、(﹣2,1)C、(﹣2,﹣1)D、(2,﹣l)二、填空题(共8题;共25分)11、已知点P(﹣b,2)与点Q(3,2a)关于原点对称,则a=________ ,b=________ .1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上,△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OA=2,将△OAB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13、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矩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1=110°,则∠α=________ .14、如图,在△ABC中,∠BAC=35°,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50°,得到△AB′C′,则∠B′AC的度数是________.15、如图,在6×4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ABC中,∠BAC=33°,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对应得到△AB′C′,则∠B′AC的度数为________.18、有六张分别印有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矩形、正六边形图案的卡片(这些卡片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卡片的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35分)19、如下图所示,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20、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⑴画出△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的△A1B1C1;⑵如果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B的坐标为(-5,2),点C的坐标为(-2,2),求点A1的坐标;⑶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2C2,并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1,﹣4),B(3,﹣3),C (1,﹣1).(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1)将△ABC沿y轴方向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点A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22、如图,将其补全,使其成为中心对称图形.23、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如果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画图,并写出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及B点的对应点B′的坐标.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4、(2012•贺州)如图,△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建立如图坐标系.(1)请你作出△ABC关于点A成中心对称的△AB1C1(其中B的对称点是B1, C的对称点是C1),并写出点B1、C1的坐标.(2)依次连接BC1、C1B1、B1C.猜想四边形BC1B1C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B【考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解析】【解答】设每次旋转角度x°,则6x=360,解得x=60,∴每次旋转角度是60°,故选B.【分析】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根据所给出的图,6个角正好构成一个周角,且6个角都相等,即可得到结果.2、【答案】 C【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故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3,4)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3,-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熟记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1. ( 20XX?广东)在以下交通标记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度,才能与自己重合.2. 一个等边三角形绕其旋转中心起码旋转(A. 30°B . 60°C . 120XXD . 180°【评论】本题考察旋转对称图形的观点: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类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 ,- 2) 对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A.(3,2)B.(-3,-2)C.(-3,2)D.(-3,-2)4.如图,正方形ABCD经过旋转获得正方形AB′C′D′,则旋转的角度为()A. 30 ° B.45 °C. 60°D. 90°5.在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和圆这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B6. ( 20XX?苏州)如图,△AOB为等腰三角形,极点 A 的坐标( 2,),底边OB在x轴上.将△AOB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必定角度后得△A′ O′ B′,点A 的对应点A′在x 轴上,则点 O′的坐标为()A.(,)B.(,)C.(,)D.(,4)∴O′D=4×=,7. ( 20XX·浙江金华)如图,将Rt △ ABC绕直角极点顺时针旋90°,获得△ A′B′C,连转结 AA′,若∠1=20XX则∠ B 的度数是【】A.70°B.65°C.60°D.55°在 Rt △ ABC中,∠ B=90° - ∠BAC=90°-25 ° =65°【评论】本题考察了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娴熟掌握旋转的性质是重点8.( 20XX?天津)如图,在△ ABC 中, AC=BC,点 D、 E 分别是边 AB、AC的中点,将△ ADE 绕点 E 旋转 180°得△ CFE,则四边形ADCF必定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梯形9.(南通中考)如 Rt△ABC中,∠ACB=90°,∠B=30°,AC=1,且 AC在直 l 上,将△ ABC点 A 旋到①,可获得点P1,此 AP1=2;将地点①的三角形点P1旋到地点②,可获得点P2,此 AP2=2+ 3 ;将地点②的三角形点P2旋到地点③,可获得点P3,此 AP3=3+ 3 ;⋯按此律旋,直到点P20XX止,AP20XX等于()A. 20XX+6713B. 20XX+6713C. 20XX+6713D. 20XX+671310.( 20XX?孝感)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 5, 3)在边 AB上,以 C为中心,把△ 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 D′的坐标是()A.( 2, 10) B .(﹣ 2, 0) C .( 2,10)或(﹣ 2, 0) D .( 10, 2)或(﹣ 2, 0)二.填空题11.(20XX?益阳)如图,将等边△绕极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 使边 AB 与 重合得△ ,ABCACACD的中点E 的对应点为,则∠的度数是.BC F EAF【答案】 6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由旋转的性质找到旋转角即可.12(. 20XX 年广东汕尾)如图,把△ 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获得△ A ′ B ′ C ,A ′ B ′交 AC 于点D .若∠ A ′ DC =90°,则∠A =.13. ( 20XX?铁岭)如图,在△ ABC 中, AB=2, BC=3.6,∠ B=60°,将△ ABC 绕点 A 按顺时针旋转必定角度获得△ ADE,当点 B 的对应点 D 恰巧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答案】 1.614.( 20XX?邵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 A(3,4),将 OA绕坐标原点 O 逆时针旋转90°至OA′,则点A′的坐标是.15.( 20XX?广东)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 45°获得△A′B′C′,若∠BAC=90°,AB=AC=,则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 B=AC三.解答题16. ( 20XX?毕节)在以下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个单位.在Rt △ ABC中,∠C=90°, AC=3, BC=4.(1)试在图中做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2)若点 B 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 C两点的坐标;(3)依据( 2)的坐标系作出与△ABC对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并标出B2、C2两点的坐标.17.( 20XX?扬州)如图,已知Rt△ABC中,∠ABC=90°,先把△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 DBE后,再把△ ABC沿射线平移至△ FEG, DF、 FG订交于点 H.(1)判断线段DE、FG的地点关系,并说明原因;(2)连结CG,求证:四边形CBEG是正方形.(2)依据旋转和平移的性质可得找出对应线段和角,而后再证明是矩形,后依据邻边相等可得四边形 CBEG是正方形.【解答】(1)解:FG⊥E D原因:【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娴熟掌握旋转和平移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重点。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旋转》单元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1.将下面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是( )A. B. C. D.2.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方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正三角形C. 等腰梯形D. 菱形3.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4.如图,把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C在x轴上,OA在y轴上,且OC=2,OA=4,把矩形OABC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B′C′,则B′的坐标为( )A. (2,4)B. (-2,4)C. (4,2)D. (2,-4)5.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点P2与点P1关于原点对称,则P2的坐标是( )A. (-5,-3)B. (1,-3)C. (-1,-3)D. (5,-3)6.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 上,则旋转角度为( )A. 30°B. 60°C. 90°D. 150°8.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DC=3,将△ADC按逆时针绕点A旋转到△AEF(A、B、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F,则CF的长为( )A. B. 5 C. 7 D.9.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 )A. (-a,-b)B. (-a,-b-1)C. (-a,-b+1)D. (-a,-b-2)10.如图,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那么∠BAB′的度数为( )A. 30°B. 35°C. 40°D. 50°二、填空题11.如图,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五角星可以由一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至少经过____次旋转而得到的,每一次旋转____度.12.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是由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则旋转的角度为__.13.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C=2cm.现在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连接BB′,则BB′的长度为_____.14.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110°,∠D=40°,则∠的度数是_______15.已知点P(a,-3)和Q(4,b)关于原点对称,则=_____.16.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17.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10,BD=9,则△AED的周长是______.18.如图所示,两个边长都为4cm的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OEFG,O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cm2.三、解答题19.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是CD上一点,F在CB的延长线上,且DE=BF.(1)求证:△ADE≌△ABF;(2)问:将△ADE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后与△ABF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1)画出与△ACD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2)找出与AC相等的线段;(3)探究:△ABC中AB与AC的和与中线AD之间有何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若AB=5,AC=3,求线段AD的长度范围.21.如图,P是矩形ABCD下方一点,将△PCD绕点P顺时针旋转60°后,恰好点D与点A重合,得到△PEA,连接EB,问:△ABE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2.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①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cm,DC=7cm.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②).(1)求∠OFE1的度数;(2)求线段AD1的长.23.在△AOB中,C,D分别是OA、OB边上的点,将△OCD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OC′D′.如图,若∠AOB=90°,OA=OB,C,D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1)AC′=BD′;(2)AC′⊥BD.24.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90°)和一直线MN,过点C作C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当点E与点A重合时(如图①),易证:AF+BF=2CE;当三角板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图②、图③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F、BF、CE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将下面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眼,眉毛,嘴5个关键处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形状即可选择答案.【详解】根据旋转的意义,图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即正立状态转为顺时针的横向状态,从而可确定为A 图.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2.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四种方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A. 等腰三角形B. 正三角形C. 等腰梯形D. 菱形【答案】D【解析】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3.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旋转对称图形是指: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旋转一个角度360°/n(n为大于1的正整数)后,与初始的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就叫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就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按照定义的要求旋转角度=360°/n.A选项中旋转的角度是0°,不成立;B项旋转角度是90°,则n=4,所以符合题目,故选B;C选项中,旋转不成立;D项旋转角度得出n不为整数,所以也不成立.考点: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要掌握图形变换的知识.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空间立体要求严格.4.如图,把矩形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C在x轴上,OA在y轴上,且OC=2,OA=4,把矩形OABC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OA′B′C′,则B′的坐标为( )A. (2,4)B. (-2,4)C. (4,2)D. (2,-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特点和旋转的性质来解决.【详解】如图,矩形的对边相等,B′C′=OA=4,A′B′=OC=2,∴点B′的坐标为(4,2)故选C.【点睛】需注意旋转前后线段的长度不变,第一象限内点的符号为(+,+).5.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点P2与点P1关于原点对称,则P2的坐标是( )A. (-5,-3)B. (1,-3)C. (-1,-3)D. (5,-3)【答案】C【解析】分析: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则,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故选C.考点: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2、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 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通过观察发现,当涂黑②时,所形成的图形关于点A中心对称.故选B.7.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 上,则旋转角度为( )A. 30°B. 60°C. 90°D. 15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60°,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A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A′=60°,然后根据旋转角的定义即可得旋转角为60°.故选B.考点:旋转的性质.【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8.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DC=3,将△ADC按逆时针绕点A旋转到△AEF(A、B、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F,则CF的长为( )A. B. 5 C. 7 D.【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ADC按逆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到△AEF,显然△ADC≌△AEF,则有∠EAF=∠DAC,AF=AC,那么∠EAF+∠EAC=∠DAC+∠EAC,即∠FAC=∠BAD=90°.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同理在Rt△FA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CF.【详解】∵△ADC按逆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到△AEF,∴△ADC≌△AEF,∴∠EAF=∠DAC,AF=AC,∴∠EAF+∠EAC=∠DAC+∠EAC,∴∠FAC=∠BAD,又∵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ADC=90°,∴∠FAC=90°,又∵在Rt△ADC中,AC=,∴在Rt△FAC中,CF=.故选A.【点睛】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9.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 )A. (-a,-b)B. (-a,-b-1)C. (-a,-b+1)D. (-a,-b-2)【答案】D【解析】【分析】设点A的坐标是(x,y),根据旋转变换的对应点关于旋转中心对称,再根据中点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点A、A′关于点C对称,设点A的坐标是(x,y),则=0, =-1,解得x=-a,y=-b-2,∴点A的坐标是(-a,-b-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进行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点A、A′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那么∠BAB′的度数为( )A. 30°B. 35°C. 40°D. 50°【答案】C【解析】解:∵CC′∥AB,∠CAB=70°,∴∠C′CA=∠CAB=70°,又∵C、C′为对应点,点A为旋转中心,∴AC=AC′,即△ACC′为等腰三角形,∴∠BAB′=∠CAC′=180°-2∠C′CA=40°.故选C.二、填空题11.如图,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五角星可以由一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至少经过____次旋转而得到的,每一次旋转____度.【答案】四;72【解析】解:根据题意,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五角星可以由一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至少经过四次旋转而得到,每次旋转的度数为360°除以5,为72度.12.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是由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则旋转的角度为__.【答案】90°【解析】如图:∵△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OB=OD,∴旋转的角度是∠BOD的大小,∵∠BOD=90°,∴旋转的角度为90°13.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C=2cm.现在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连接BB′,则BB′的长度为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AA'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旋转角为60°,可得△BCB'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BB'=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B'的长.【详解】∵∠ACB=90°,∠ABC=30°,AC=2cm∴∠A=60°,AB=4,∵△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A'C=60°,A'B'=4,BC=B'C,∠ACA'=∠BCB'∵AC=A'C,∠A=60°∴△ACA'是等边三角形,∴∠ACA'=60°,AA'=2∴A'B=2,∠BCB'=60°,且BC=CB'∴△BCB'是等边三角形∴∠CBB'=60°∴∠A'BB'=90°∴BB'=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证△A'B'B是直角三角形.14.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110°,∠D=40°,则∠的度数是_______【答案】50°【解析】试题分析:由旋转的性质知:∠B=∠D=4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AOB=180°-110°-40°=30°,已知旋转角∠DOB=80°,则∠α=∠DOB-∠AOB=50°.故答案为: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同时还涉及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DOB 和∠AOB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点P(a,-3)和Q(4,b)关于原点对称,则=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解答.【详解】∵点P(a,-3)和Q(4,b)关于原点对称,∴a=-4,b=3,∴(a+b)2010=(-1)2010=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比较简单.16.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7,3)【解析】令x=0得y=2,则OB=2,令y=0得,x=1,则OA=1,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A=1,O′B′=2.则点B′(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特殊到一般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17.如图,在等边△ABC中,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10,BD=9,则△AED的周长是______.【答案】19.【解析】试题分析:∵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BDC≌△BAE∴BE=BD,∠DBE=60°,AE=CD∴△DBE是等边三角形∴DE=BD=9∴△AED的周长=DE+AD+AE=DE+AC=19考点:1、旋转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8.如图所示,两个边长都为4cm的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OEFG,O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cm2.【答案】4.【解析】【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在任意的三角形中,所以需构造三角形,设BC与OE相交于M,CD与OG相交于N,连接OC、OB,则易证△OCN≌△OB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OBC的面积.【详解】设BC与OE相交于M,CD与OG相交于N,连接OC、OB,∵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OEFG的边长均为4cm∴OB=OC=2cm在△OCN和△OBM中,OB=OC,∠OCN=∠OBM=45°,∠CON=∠BOM∴△OCN≌△OBM,∵O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OCB的高等于正方形边长的一半,∴S阴影=S△OBC=S正方形=4cm2.故答案为4.【点睛】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成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是CD上一点,F在CB的延长线上,且DE=BF.(1)求证:△ADE≌△AB F;(2)问:将△ADE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后与△ABF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答案】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D=∠ABC=90°,∴∠ABF=90°.∴∠D=∠ABF=90°.又∵DE=BF,AD=AB,∴△ADE≌△ABF(SAS).(2)将△ADE顺时针旋转90后与△ABF重合,旋转中心是点A.【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SAS定理,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2)将△ADE顺时针旋转后与△ABF重合,A不变,因而旋转中心是A,∠DAB是旋转角,是90度.20.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1)画出与△ACD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2)找出与AC相等的线段;(3)探究:△ABC中AB与AC的和与中线AD之间有何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若AB=5,AC=3,求线段AD的长度范围.【答案】(1)△A′BD即为所求(2)A′B=AC(3)AB+AC>2AD(4)1<AD<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成中心对称的定义,延长AD到A’,使A’D=AD,点C与点B关于点D对称,连接A’B即可,△A′BD即为所求;(2)根据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边相等,得A′B=AC;(3)由(2)得:AB+AC=AB+A′B,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A′B >AA’=2AD,即AB+AC>2AD;(4)由(3)得,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5-3<AA’=2AD<5+3,即2<2AD<8,所以1<AD<4.【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BD即为所求;(2)A′B=AC;(3)AB+AC>2AD,理由:由于△A′BD与△ACD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所以AD=A′D,AC=A′B,在△ABA′中,有AB+A′B>AA′,即AB+AC>AD+A′D,因此AB+AC>2AD;(4)由(3)可得,在△ABA′中,有AB-A′B<AA′<AB+A′B,即AB-AC<2AD<AB+AC,因此有2<2AD<8,所以1<AD<4.【方法点睛】本题目是一道以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为背景,展开研究,涉及到怎样作一个图形关于某个点的中心对称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难度较大.21.如图,P是矩形ABCD下方一点,将△PCD绕点P顺时针旋转60°后,恰好点D与点A重合,得到△PEA,连接EB,问:△ABE是什么特殊三角形?请说明理由.【答案】解:△AB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1分由旋转得△PAE≌△PDC∴CD=AE,PD=PA,∠1=∠2……………………3分∵∠DPA=60°∴△PDA是等边三角形…………4分∴∠3=∠PAD=60°.由矩形ABCD知,CD=AB,∠CDA=∠DAB=90°.∴∠1=∠4=∠2=30°………………………6分∴AE=CD=AB,∠EAB=∠2+∠4=60°,∴△ABE为等边三角形…………………………7分【解析】特殊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根据旋转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可知是等边三角形.22.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①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cm,DC=7cm.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②).(1)求∠OFE1的度数;(2)求线段AD1的长.【答案】(1)120°;(2)5.【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得出∠BCO=45°,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OC的度数;(2)根据OFE1=∠B+∠1,易得∠OFE1的度数,进而得出∠4=90°,在Rt△AD1O中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得AD1的长.【详解】(1)如图乙所示,∠BCO=60°-15°=45°,∠BOC=180°-45°-45°=90°;(2)如图乙所示,∵∠3=15°,∠E1=90°,∴∠1=∠2=75°,又∵∠B=45°,∴∠OFE1=∠B+∠1=45°+75°=120°;∴∠D1FO=60°,∵∠CD1E1=30°,∴∠4=90°,又∵AC=BC,∠A=45°即△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OB=AB=3cm,∵∠ACB=90°,∴CO=AB=×6=3(cm),又∵CD1=7(cm),∴OD1=CD1-OC=7-3=4(cm),在Rt△AD1O中,AD1=(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能熟练应用勾股定理,并且掌握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完全相等.23.在△AOB中,C,D分别是OA、OB边上的点,将△OCD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OC′D′.如图,若∠AOB=90°,OA=OB,C,D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1)AC′=BD′;(2)AC′⊥BD.【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出OC=OC′,OD=OD′,∠AOC′=∠BOD′,证出OC′=OD′,由SAS证明△AOC′≌△BOD′,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C′=∠OBD′,又由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EA=9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将△OCD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OC=,OD=,∠=∠.∵OA=OB,C、D为OA,OB的中点,∴OC=OD,∴.在△和△中,,∴△≌△,∴=.(2)延长交于E,交BO于F.∵△≌△,∴∠.又∠AFO=∠BFE,∠,∴∠.∴∠BEA=,∴⊥.【点睛】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90°)和一直线MN,过点C作C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当点E与点A重合时(如图①),易证:AF+BF=2CE;当三角板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图②、图③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F、BF、CE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答案】图2成立过点C作CD⊥BF,交FB的延长线于点D证出△AEC≌△BDC,∴CE=CD,AE=BD证出四边形CEFD是正方形,∴CE=EF=DF∴AF+BF=AE+EF+DF-BD,AF+BF=2CE图3不成立应为AF-BF=2CE【解析】【分析】过B作BH⊥CE与点H,易证△ACE≌△CB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AF+BF=2CE.【详解】图2,AF+BF=2CE仍成立,证明:过B作BH⊥CE于点H,∵∠BCH+∠ACE=90°,又∵在直角△ACE中,∠ACE+∠CAE=90°,∴∠CAE=∠BCH,又∵AC=BC,∠AEC=∠BHC=90°∴△ACE≌△CBH.∴CH=AE,BF=HE,CE=BH,∴AF+BF=AE+EF+BF=CH+EF+HE=CE+EF=2EC.图3中,过点C作CG⊥BF,交BF延长线于点G,∵AC=BC,可得∠AEC=∠CGB,∠ACE=∠BCG,∴△CBG≌△CAE,∴AE=BG,∵AF=AE+EF,∴AF=BG+CE=BF+FG+CE=2CE+BF,∴AF-BF=2CE.【点睛】正确作出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故选C.
考点: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2.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6.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ABC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到△A'BC'的位置,则AA'的长为( )
D、因为点O是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D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OBC,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正六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 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a<0,则点P(﹣a2,﹣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在第_____象限.
12.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连接CD,则∠BDC的度数为_____度.
13.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AB=6,Rt△AB'C'可以看作是由Rt△ABC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则线段B'C的长为______.
数.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如图, 口ABCD中,AB⊥AC,AB=1,BC= ,对角线BD、AC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
(1)试说明 旋转过程中,AF与CE总保持相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旋转》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6.如图,在△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等于____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2,4),与原点的连线OA绕原点顺时针转90°,得到线段OB,连接线段AB,若直线y=kx-2与△OAB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
三、解答题
19.不同的“基本图形”的旋转可能具有相同的旋转效果.如图,点O是六个正三角形的公共顶点,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哪个“基本图形”以点O为旋转中心经过怎样旋转组合得到的?
20.如果把钟表的时针在任一时刻所在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那么时针旋转出一个平角及一个周角,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1.如图,△ABC绕点O旋转后,顶点A 对应点为A′,试确定旋转后的三角形.
( )
A.105°B.115°C.120°D.13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E=DF,∠EDF=30°,∴∠DEF= (180°﹣∠EDF)=75°,∴∠DEC=105°,∵∠C=45°,∴∠CDE=180°﹣45°﹣105°=30°,∴∠BDN=120°,故选C.
考点:旋转的性质.
10.如图,一段抛物线:y=﹣x(x﹣5)(0≤x≤5),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波浪线”,若点P(2018,m)在此“波浪线”上,则m的值为()
2.点A的坐标为(2,3),则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旋转》单元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2 分)1.…依次观察左边的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的第四个图形是( )A...B...C...D.2.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B...C...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点( )A...B...C...D.5.如图,在中,,,,由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与点、点与点是对应点,连接,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的长为( )A...B...C...D.6.已知点是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的值为( )A...B.-..C...D.±67.如图,已知与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BC=∠A'B'C..B.∠BOC=∠B'A'C.. C.AB=A'B..D.OA=OA'8.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上画有两条线段. 现在要再画一条,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 )A.2..B.3..C.4..D.5条9.观察下列四个图案,它们分别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其中旋转的角度最大的是( )A...B...C...D.10.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 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 )A.2..B.3..C.4..D.5种11.下列所给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图( )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12.如图,矩形的边,分别在坐标轴上,且点的坐标为,将矩形沿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矩形,再以点为旋转中心,把矩形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则点所经过的路线为″的长为( )A.1..B.1..C.4+5..D.4+13.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则点的坐标为( )A.(1, 2..B.(2, 1..C.(1, 1..D.(2, 2)14.下面、、、四个图形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旋转图案①得到( )A...B...C...D.二、填空题(共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8 分)15.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则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这个点叫________.16.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①请你画出这三个图形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②将原图和画出后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它有________条对称轴;它至少旋转__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点在第________象限.18.对于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 ,如果经过某种变换(如: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得到新图形上的对应点, ,保持,我们把这种对应点连线相等的变换称为“同步变换”. 对于三种变换:①平移、②旋转、③轴对称,其中一定是“同步变换”的有________(填序号).19.在图中,是由基本图案多边形旋转而成的,它的旋转角为________.20.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看点的坐标为,则点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21.如图所示,是一块边长为的正方形瓷砖,其中瓷砖的阴影部分是半径为的扇形. 请你用这种瓷砖拼出三种不同的图案. 使拼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把它们分别画在下面边长为的正方形中(要求用圆规画图).22.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个单位长度,作出关于原点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23.如图,已知, 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恰好在上,连接.(1) 与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线段与在位置上有何关系?为什么?24.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把绕点按顺时针旋转后得到,请画出这个三角形并写出点的坐标;以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得到,使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为,请在下面网格内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2 分)1.…依次观察左边的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的第四个图形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图形,由规律可循. 从左到右是顺时针方向可得到第四个图形是D.故选D.考点: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2.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得选项B正确.故选B.考点: 1.轴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图形.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B...C...D.【答案】D【解析】【分析】把△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就是把它上面的各个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 点A 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OA= ,正好旋转到y轴正半轴. 则A点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0, ).【详解】∵A的坐标是(-1,1),∴OA= ,且A1在y轴正半轴上,∴A1点的坐标是(0, ).【点睛】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答本题要能确定A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点A的对应点A1的位置,求出坐标.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点()A...B...C...D.【答案】A【解析】【分析】设A( ,1),过A作AB⊥x轴于B,于是得到AB=1,OB= ,根据边角关系得到∠AOB=30°,由于点( ,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60°,于是得到∠AOA′=60°,得到∠A′OB=30°,于是结论即可求出.【详解】设A( ,1),过A作AB⊥x轴于B,则AB=1,OB= ,∴tan∠AOB= == ,∴∠AOB=30°,∵点( ,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60°,∴∠AOA′=60°,∴∠A′OB=30°,∴点( ,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点是( ,-1),故选: A.【点睛】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换-旋转,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正确的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中,,,,由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与点、点与点是对应点,连接,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的长为()A...B...C...D.【答案】A【分析】先利用互余计算出∠BAC=30°,再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B=2BC=2,接着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B′=AB=2,B′C=BC=1,A′C=AC,∠A′=∠BAC=30°,∠A′B′C=∠B=60°,于是可判断△CAA′为等腰三角形,所以∠CAA′=∠A′=30°,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出∠B′CA=30°,可得B′A=B′C=1,然后利用AA′=AB′+A′B′进行计算.【详解】∵∠ACB=90°,∠B=60°,∴∠BAC=30°,∴AB=2BC=2×1=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B′=AB=2,B′C=BC=1,A′C=AC,∠A′=∠BAC=30°,∠A′B′C=∠B=60°,∴△CAA′为等腰三角形,∴∠CAA′=∠A′=30°,∵A.B′、A′在同一条直线上,∴∠A′B′C=∠B′AC+∠B′CA,∴∠B′CA=60°-30°=30°,∴B′A=B′C=1,∴AA′=AB′+A′B′=2+1=3.故选: A.【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6.已知点是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的值为()A...B.-..C...D.±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结合题意可得ab的值,代入a+b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有点A(a,-3)是点B(-2,b)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则a=-(-2)=2,b=-(-3)=3,则a+b=3+2=5.【点睛】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7.如图,已知与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BC=∠A'B'C..B.∠BOC=∠B'A'C.. C.AB=A'B..D.OA=OA'【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来求解即可.【详解】因为△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图形,所以可得∠ABC=∠A′B′C′,AB=A′B′,OA=OA',故选: B.【点睛】考查了中心对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中心对称的定义. 也可用三角形全等来求解.8.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上画有两条线段. 现在要再画一条,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 )A.2..B.3..C.4..D.5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 如图所示: 能满足条件的线段有4条.故选:C.考点: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9.观察下列四个图案,它们分别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其中旋转的角度最大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各旋转对称图形的最小旋转角度,再比较即可.【详解】A选项: 最小旋转角度= =120°;B.最小旋转角度= =90°;C.最小旋转角度= =72°;D.最小旋转角度= =60°;综上可得: 旋转的角度最大的是A.故选: A.【点睛】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中旋转角度的确定,求各图形的最小旋转角度时,关键要看各图形可以被平分成几部分,被平分成n部分,旋转的最小角度就是.10.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 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 )A.2..B.3..C.4..D.5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 如图所示: 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4种.故选:C.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以及旋转设计图案,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1.下列所给的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图()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旋转点就叫做中心对称点)求解.【详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是: ①②④是中心对称图形;而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 B.【点睛】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旋转点就叫做中心对称点.12.如图,矩形的边,分别在坐标轴上,且点的坐标为,将矩形沿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矩形,再以点为旋转中心,把矩形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则点所经过的路线为″的长为()A.1..B.1..C.4+5..D.4+【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平移变换和弧长公式计算.【详解】此题平移规律是(x+4,y),照此规律计算可知点B平移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把矩形O′A′B′C′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走过的路程是半径为5,圆心角是90度的弧长为,所以点B所经过的路线为B⇒B′⇒B″的长为4+.故选: D.【点睛】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弧长公式的运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 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3.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则点的坐标为()A.(1, 2..B.(2, 1..C.(1, 1..D.(2, 2)【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2,5),B(-5,1),C(-2,1),∴AC=4,AC∥y轴,∵△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EC,∴∠DCE=∠ACB=90°,CD=AC=4,∴B,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D(2,1),故选: B.【点睛】考查了旋转变换以及扇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4.下面、、、四个图形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旋转图案①得到()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图形的相对位置不变,注意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分析选项.【详解】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可得: 图案①顺时针旋转90°得到B.故选B.【点睛】考查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 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 ①定点为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二、填空题(共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8 分)15.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则这两个图形成________,这个点叫________.【答案.. (1).中心对.. (2).对称中心【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则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对称中心. 故答案是: 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点睛】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16.如图,在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①请你画出这三个图形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②将原图和画出后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它有________条对称轴;它至少旋转__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答案】(1)详见解析,(2)4,90【解析】【分析】(1)将图形的各顶点与点O连线并延长相同长度找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得中心对称图形;(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对称轴,只要连接两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两条垂直平分线.【详解】(1)如图所示,共有4条对称轴;(2)4条对称轴,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90度.故答案为: 4,90.【点睛】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变换图形的方法,注意,做这类题时,掌握旋转与轴对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点在第________象限.【答案】四【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P(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m=2,n=-3,∴点P的坐标为(2,-3),∴点P在第四象限.故答案是: 四.【点睛】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18.对于平面图形上的任意两点, ,如果经过某种变换(如: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得到新图形上的对应点, ,保持,我们把这种对应点连线相等的变换称为“同步变换”. 对于三种变换:①平移、②旋转、③轴对称,其中一定是“同步变换”的有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依据“同步变换”的定义判断可得.【详解】平移的性质是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所有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都相等,故平移变换一定是“同步变换”;若将线段PQ绕点P旋转,则PP′=0,而QQ′≠0,故旋转变换不一定是“同步变换”;将相对于直线倾斜的线段PQ经过该直线的轴对称变换,所得PP′≠QQ′,故轴对称变换不一定是“同步变换”,故答案是: ①.【点睛】考查几何变换的类型,熟练掌握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在图中,是由基本图案多边形旋转而成的,它的旋转角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于图形是基本图案多边形ABCDE旋转而成的,根据图形可以得到旋转形成的图形是一个正六边形,由此即可确定旋转角的度数.【详解】∵图形是基本图案多边形ABCDE旋转而成的,而根据图形知道旋转形成的图形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的旋转角是: 60°.【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旋转角的定义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20.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看点的坐标为,则点坐标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OB′=OB=2,A′B′=AB=1,∠BOB′=90°,∠OB′A′=∠OBA=90°,然后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写出点A′坐标.【详解】∵A(2,1),∴AB=1,OB=2,∵△AO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OB′,∴OB′=OB=2,A′B′=AB=1,∠BOB′=90°,∠OB′A′=∠OBA=90°,∴点A′坐标为(-1,2).故答案是: (-1,2).【点睛】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 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三、解答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21.如图所示,是一块边长为的正方形瓷砖,其中瓷砖的阴影部分是半径为的扇形. 请你用这种瓷砖拼出三种不同的图案. 使拼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把它们分别画在下面边长为的正方形中(要求用圆规画图).【答案】见解析.【解析】图形(1)既轴对称(对称轴为正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为正方形的中心),根据小正方形的对称性,将小正方形换动不同方向,得出既轴对称图形又中心对称的图形.【详解】既轴对称图形又中心对称的图形如图所示. 答案不唯一.【点睛】考查了运用旋转,轴对称方法设计图案的问题. 关键是熟悉有关图形的对称性,利用中心对称性拼图.22.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个单位长度,作出关于原点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是: 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根据点的坐标就确定原图形的顶点的对应点,进而即可作出所求图形.【详解】解: 根据图形可知: , , ,各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是: , , ,然后连接点再依次连接可得所求图形.【点睛】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知识,要求学生会画图,会表示点的坐标. 关键是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是: 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根据点的坐标就可以画出对称图形.23.如图,已知, 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恰好在上,连接.(1) 与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线段与在位置上有何关系?为什么?【答案】(1)互补;(2) .【解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C=∠DAE=90°,然后表示出∠CAE,再根据∠BAE=∠BAC+∠CAE列式整理即可得解;(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D=∠CAE,AB=AD,AC=AE,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表示出∠B.∠ACE,然后求出∠BCE=90°,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解:与互补. 理由如下:由旋转的性质知: ,∴,∵,∴,因此与互补;线段. 理由如下:由旋转知: , , ,∴,,∴,∵,∴,∴,∴.【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把绕点按顺时针旋转后得到,请画出这个三角形并写出点的坐标;以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得到,使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为,请在下面网格内出.【答案】见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进而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 ,即为所求,点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点睛】考查了位似变换和旋转变换,解题关键是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旋转》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几何图形中,绕其对称中心点旋转任意角度后,所得到的图形都和原图形重合,这个图形是()A.正方形B.正六边形C.圆D.五角星2.如图,△ABC与△A′B′C′成中心对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ACBB.AB=A′B′C.AB∥A′B′,A′C′∥AC,BC∥B′C′D.=S△ACO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直角三角形4.点M(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5.下列四个图案中,既可以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形的形成过程,又可以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有()个.A.1B.2C.3D.46.如图,在这四个图案中都是某种衣物的洗涤说明,请指出不是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的()A.B.C.D.7.下列现象属于旋转的是()A.摩托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B.火箭冲向空中的时候C.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的复兴号D.幸运大转盘转动的过程8.如图,点A,B,C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你再确定格点D,使点A,B,C,D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个数是()A.3B.4C.5D.69.如图,将△AOB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A、B两点的坐标是()A.(2,﹣5)(2,5)B.(﹣2,5)(﹣5,2)C.(2,﹣5)(2,0)D.(﹣2,﹣5)(﹣5,2)10.如图所示的旋转对称图形中,旋转角为45°的是()A.B.C.D.二.填空题11.中心对称图形是.12.若|2a﹣1|+(b﹣3)2=0,则点A(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3.在横线里填上图形从甲到乙的变换关系:(1),(2),(3).1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对称.15.正九边形(填“是“或“否”)中心对称图形,其旋转角的大小是;正九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条对称轴.16.钟表的时针匀速旋转一周需12小时,它的旋转中心是,经过5小时,时针转了度.17.如图所示的图形绕点至少旋转度后能与自身重合.18.如图,在方格纸上有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请你说出第一个图形(在下方)是绕着点旋转度,再向移动单位,然后向移动单位到第二个图形位置.1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三角形ADF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三角形ABE,且AF =4,AB=7.则旋转中心是,旋转角是,旋转度数是,DE的长度是,BE与DF的位置关系是.20.观察图案的规律,画出第6个图案.三.解答题21.如图,说出这个图形的旋转中心,它绕旋转中心至少旋转多大角度才能与原来图形重合?22.如果点P(1﹣x,1﹣y)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M在第几象限?23.把下列图形中符合要求的图形的编号填入圈内.24.如图所示,画出五边形ABCDE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B'C'D'E′.25.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一点,且∠BPC=120°,试说明PB+PC=AP.26.如图所示,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一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泼在纸上,只能看到三角形ABC和线段BC的对应线段B′C′,请你帮该同学找到对称中心O,且补全三角形A′B′C′.27.把图中的小船向右平移,使得小船上的点A向右平移到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这个图形是圆.故选C .2.解:A 、根据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即可得到,故本选项正确;B 、成中心对称的两图形全等,对应线段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 、根据对称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即可证得对应线段平行,故本选项正确;D 、=S △ABO ≠S △ACO ,本选项错误.故选:D .3.解:A 、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4.解:点M (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B .5.解:图形1可以旋转180°得到,也可以经过轴对称,沿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图形2可以旋转90°得到,也可以经过轴对称,沿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图形3可以旋转180°得到,也可以经过轴对称,沿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图形4不可以旋转得到,只可以经过轴对称,沿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故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图案有3个.故选:C .6.解:根据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定义,分析可得:A 、B 是轴对称图形,D 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只有C 的图形三者都不符合, 故选:C .7.解:A 、摩托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不是旋转,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火箭冲向空中的时候不是旋转,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的复兴号不是旋转,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幸运大转盘转动的过程属于旋转,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8.解:如图所示:共3个点,故选:A.9.解:由图可知,点A(2,5),B(5,﹣2),点A、B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即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5),B(﹣5,2).故选:D.10.解:A、旋转角为180°,不符合题意;B、旋转角为72°,不符合题意;C、旋转角为60°,不符合题意;D、旋转角为45°,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1.解:中心对称图形是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图形.故答案为: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的图形.12.解:由题意得:2a﹣1=0,b﹣3=0,解得:a=,b=3,则点A(,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故答案为:(﹣,﹣3).13.解:由图可知,从甲到乙的变换关系是:(1)轴对称;(2)旋转;(3)平移.故答案为:轴对称;旋转;平移.14.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故答案为:中心.15.解:正九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其旋转角的大小是40°,80°,120°,160°,200°,240°,280°正九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9条对称轴.故答案为:不是;40°,80°,120°,160°,200°,240°,280°;9.16.解:钟表的时针匀速旋转一周需12小时,它的旋转中心是钟面的轴心,∵钟表上的刻度把圆周12等分.∴每一等分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时针经过5小时整,需要旋转5格,即旋转角为30°×5=150°.故答案为:钟面的轴心,150.17.解:该图形围绕自己的旋转中心,至少针旋转=72°后,能与其自身重合.故答案为:旋转中心、72°.18.解:由图可知:第一个图形(在下方)是绕着(1,1)点旋转90度,再向右移动3单位,然后向上移动6单位到第二个图形位置.故答案为:(1,1);90;右;3;上;6.19.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三角形ADF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三角形ABE,∴则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角是∠FAD或∠DAB,旋转度数是90°,DE的长度是3,延长BE交DF于H,∵∠EDH=∠EBA,∠DEH=∠AEB,∴∠DHE=∠EAB=90°,∴BE⊥DF,∴BE与DF的位置关系是BE⊥DF.故答案为点A,∠FAD或∠DAB,90°,3,BE⊥DF20.解:.三.解答题21.解:这个图形的旋转中心为圆心;∵360°÷6=60°,∴该图形绕中心至少旋转60度后能和原来的图案互相重合.22.解:∵点P(1﹣x,1﹣y)在第二象限,∴1﹣x<0,1﹣y>0,∴y﹣1<0,∴点Q(1﹣x,y﹣1)在第三象限,∵点M与点Q关于原点对称,∴点M在第一象限.23.解:轴对称图形:①、③、④、⑥、⑦、⑧;旋转对称图形:①、②、④、⑤、⑥、⑦、⑧;中心对称图形:①、②、④、⑤.24.解:如图所示,五边形A′B′C′D′E′即为所求.25.证明:延长BP至E,使PE=PC,连接CE,∵∠BPC=120°,∴∠CPE=60°,又PE=PC,∴△CPE为等边三角形,∴CP=PE=CE,∠PCE=60°,∵△ABC为等边三角形,∴AC=BC,∠BCA=60°,∴∠ACB=∠PCE,∴∠ACB+∠BCP=∠PCE+∠BCP,即:∠ACP=∠BCE,在△ACP和△BCE中,,∴△ACP≌△BCE(SAS),∴AP=BE,∵BE=BP+PE,∴AP=BP+PC.26.解:如图,△A′B′C′即为所求;27.解:如图所示.。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附答案

A. B. C. D.
7.已知点A(a,﹣1)与B(2,b)是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则()
A.a=﹣2,b=﹣1B.a=﹣2,b=1C.a=2,b=﹣1D.a=2,b=1
8.如图,是用围棋子摆出的图案,围棋子的位置用有序数对表示,如:A点在(5,1),若再摆放一枚黑棋子,要使8枚棋子组成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则下列摆放错误的是()
A 黑(2,3)B.黑(3,2)C.黑(3,4)D.黑(3,1)
9.将△AOB绕点O旋转180°得到△DOE,则下列作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0.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若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则∠B的大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21.如图,△ABC中,AD是中线,将△ACD旋转后与△EBD重合.
(1)旋转中心是点,旋转了度;
(2)如果AB=7,AC=4,求中线AD长的取值范围.
22.如图,在△ABC中,∠C=90°,AC=2cm,AB=3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FBE,求点E与点C之间的距离.
23.如图,△A1AC1是由△ABC绕某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BC的顶点坐标分A(﹣1,6),B(﹣5,0),C(﹣5,6).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旋转前后对应点的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旋转中心.
【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旋转前后对应点的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旋转中心,熟练掌握旋转中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旋转》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15B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50CAD ∠=︒,则E ∠的度数为( )A .50°B .75°C .65°D .60°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3.如图,将△ABC 绕点A 旋转,得到△AEF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 ≌△AEF ;②AC=AE ;③∠FAB=∠EAB ;④∠EAB=∠FAC .A .1B .2C .3D .4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圆D .五角星5.如图,在ABC 中,,90AB AC 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当EPF ∠在ABC 内绕点P 旋转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E CF =B .E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EP AP =D .2ABC AEPF S S =四边形6.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 =30°,连接AC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点C 与对应点D 重合,得到EBD ,若AB =5,AD =4,则AC 的长度为( )A .5B .6C .26D .41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9.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其中∠ABC=∠DEB=90°,∠A=45°,∠D=30°,斜边AC=BD=10,若将三角板DE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45°得到△D′E′B ,则点A 在△D′E′B 的( )A .内部B .外部C .边上D .以上都有可能 10.如图,点E ,F ,G ,H 分别为四边形ABCD 四条边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关于四边形EFG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是平行四边形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 .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D .当AC =BD 时,它为矩形11.如果齿轮A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 旋转的方向( )A .顺时针B .逆时针C .顺时针或逆时针D .不能确定 12.若点A (3-m ,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的坐标是(-3,2),则m ,n 的值为( )A .m=-6,n=-4B .m=O ,n=-4C .m=6,n=4D .m=6,n=-4二、填空题13.有两个直角三角板,其中45E ∠=︒,30C ∠=︒,按图①的方式叠放,先将ABC 固定,再将AED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使//BC DE (如图②所示),则旋转角BAD ∠的度数为______.14.如图,将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A 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_.15.如图,线段BC 为一个通信公司,该公司与两个通信点,A D 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的,ABCD 公司BC 长度为100米,公司准备在正方形ABCD 内要建设一个通信中转站点P ,在通信公司的BC 边上架设一个通讯中心点Q ,在通信中转站点P 到两个通信点,A D 和通讯中心点Q 之间铺设通信光缆,则铺设光缆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米.16.如图,把ABC ∆绕点A 旋转,点B 旋转至BC 边的点D 位置,EAC α∠=︒,则ADE ∠的度数为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等边OBA △,其中A 点坐标为()1,0,将OBA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11AO B ;将得到的11AO B 绕顶点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112B AO ;然后再将得到的112B AO 绕顶点2O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222O B A …按照此规律,继续旋转下去,则2014A 点的坐标为________.18.将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1,点P 2与点P 1关于原点对称,则P 2的坐标是______19.如图,Rt ABC 中,90BAC ∠=︒,∠C=30°,AB=2,将ABC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MN ,使得点B 落在BC 边上的点M 处,MN 与AC 交于点D ,则ADM △的面积为____.20.点()1,5A a -与点()2,5B b +-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2 020=____ . 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若AE=1,求FM 的长.22.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边AB 在射线OM 上,且6OA =,点D 是射线OM 上的动点,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连接DE .(1)如图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2)设OD t =,①如图2,当610t <<时,CDE △的周长存在最小值,请求出此最小值;②如图1,若06t <<,直接写出以D 、E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4,2A ,()4,0B .(1)画出将OAB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11OA B ;(2)直接写出A 的对应点1A ( , ),B 的对应点1B ( , );(3)若点A ,1A 关于某点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_.24.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1)如图,P 为△ABC 外一点,∠BPC =120°,连接PA ,PB ,PC ,求证:PB +PC =PA ; (2)如图,P 为△ABC 内一点,若PA =12,PB =5,PC =13,求∠APB 的度数.25.如图,己知点()2,4A ,()1,1B ,()3,2C .(1)将M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111A B C △,画出111A B C △,并写出点C 的对应点1C 的坐标为_____;(2)画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22A B C △,并写出点A 的对称点2A 的坐标为______.26.实践与探究已知:△ABC 和△DOE 都是等腰三角形,∠CAB=∠DOE=90°,点O 是BC 的中点,发现结论:(1)如图1,当OE 经过点A ,OD 经过点C 时,线段AE 和CD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在图1的基础上,将△DOE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090α︒<<︒)得到图2,则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基础上,当AE=CE 时,请求出α的度数.(4)在(2)的基础上,△DOE 在旋转的过程中设AC 与OE 相交于点F ,当△OFC 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α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D=AB ,∠E=∠ACB ,由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求出∠BAD=150°,可得100BAC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AD=AB ,∠E=∠ACB ,∵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BDA=15B ∠=︒,∴∠BAD=150°,∵50CAD ∠=︒,∴100BAC ∠=︒∴1801001565BCA -∠=︒-=,∴65∠=.E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判断出三角形ABD是等腰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3.B解析:B【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BC≌△AEF,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BC绕点A旋转得到△AEF,∴△ABC≌△AEF,∴AC=AF ,不能确定AC=AE,故①正确,②错误;∵∠EAF=∠BAC,∴∠EAF-∠BAF=∠BAC-∠BAF,∴即∠EAB=∠FAC,但不能确定∠EAB等于∠FAB,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④,共2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5.C解析:C【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AB=AC ,∠BAC=90°,P 是BC 中点,∴AP=CP ,AP ⊥BC ,∠C=∠B=∠BAP=∠CAP=45°,∵∠APE 、∠CPF 都是∠APF 的余角,∴∠APE=∠CPF ,在△APE 和△CPF 中,45APE CPF AP CP EAP FCP ∠=∠⎧⎪=⎨⎪∠=∠=︒⎩, ∴△APE ≌△CPF (ASA ),∴AE=CF ,EP=PF ,S △AEP =S △C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即2S 四边形AEPF =S △ABC , A 、B 、D 均正确, ∵旋转过程中,EP 的长度的变化的,故EP≠AP ,C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 =BE ,∠ABE =60°,AC =DE ,进而可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EAD=90°,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DE的长,即为AC的长【详解】解:∵△EBD是由△ABC旋转得到,∴BA=BE,∠ABE=60°,AC=DE,∴△ABE是等边三角形,∴∠EAB=60°,∵∠BAD=30°,∴∠EAD=90°,∵AE=AB=5,AD=4,∴DE,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8.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9.C解析:C【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再由旋转的性质得:∠EBE′=45°,∠E′=∠DEB=90°,求出E′D′与直线AB的交点到B的距离也是52,与AB的值相等,从而可以得出点A在△D′E′B的边上.【详解】∵AC=BD=10,又∵∠ABC=∠DEB=90°,∠A=45°,∠D=30°,∴BE=5,AB=BC=52,由三角板DEB绕点B逆时针旋转45°得到△D′E′B,设△D′E′B与直线AB交于G,可知:∠EBE′=45°,∠E′=∠DEB=90°,∴△G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E′=BE=5,∴BG=52,∴BG=AB,∴点A在△D′E′B的边上,故选C.10.C解析:C【分析】先连接AC,BD,根据EF=HG=12AC,EH=FG=12BD,可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连接AC,BD,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四边AB、BC、CD、DA的中点,∴EF=HG=12AC,EH=FG=12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错误;∴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B错误;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项D错误;∴四边形EFGH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点四边形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1.B解析:B【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齿轮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B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C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D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旋转问题,关键是根据图示进行解答.1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则3-m=3,n+2=-2,解得:m=0,n=-4.考点:原点对称二、填空题13.【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和都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旋转熟练掌 解析:30【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60B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 BC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ABC 和ADE 都是直角三角形,30C ∠=︒,9060B C ∴∠=︒-∠=︒,//,BC DE AD DE ⊥,AD BC ∴⊥,9030BAD B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旋转,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4.【分析】由旋转角∠BAB′=30°可知∠DAB′=90°﹣30°=60°;构造全等三角形用S 阴影部分=S 正方形﹣S 四边形AB′ED 计算面积即可【详解】如图连接根据旋转角为可知在与中在中故答案为:【点解析:36-【分析】由旋转角∠BAB′=30°,可知∠DAB′=90°﹣30°=60°;构造全等三角形,用S 阴影部分=S 正方形﹣S 四边形AB′ED ,计算面积即可.【详解】如图,连接AE ,根据旋转角为30,可知,30BAB '∠=︒,9060DAB ∴∠=︒-30︒='︒,在Rt ADE △与Rt AB E '中,AD AB AE AE '=⎧⎨=⎩()Rt ADE Rt AB E HL '∴△△≌,1302EAD B AD DAB '∴∠=∠=∠='︒, ∴在Rt ADE △中,6AD =,ED =11262ADE AD E S D ⋅∴=⨯=⨯=△2ADEB ADE S S '=∴=△,2636ABCD S ==正方形,36123ADEB ABCD S S S '∴-==阴影正方形-,故答案为:3612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熟练添加辅助线,证明全等,灵活计算阴影面积是解题关键.15.【分析】根据题意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当三点共线时最小为然后求出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则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当三点共线时最小为是上的点当时值最小过作交于点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析:100503+【分析】根据题意,将AP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D 当,,D P Q 三点共线时,'PP P D PQ ''++最小为,D Q '然后求出D Q '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将AP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D则60,PAP PD P D '''∠=︒=,PAP '∆和DAD '∆都是等边三角形,','AP PP PA PD PQ PP P D PQ ∴=++=++,当,,D P Q 三点共线时,'PP P D PQ ''++最小为,D Q 'Q 是BC 上的点,∴当D Q BC '⊥时D Q '值最小,过D 作D Q BC '⊥交AD 于E 点,100,BC ADD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00,'60,30,100,AD D AD ADE CD ∴=∠=︒∠=︒=1502AE AD '∴==,D E '==100,EQ CD =='100D Q DE EQ ∴=+=(米),则铺设光缆的最短长度为(100+米,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 16.【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AD ∠BAD=∠EAC=α°∠ADE=∠A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论【详解】解:由旋转的性质得AB=AD ∠BAD=∠EAC=α°∠ADE=∠ABC ∴∠AB 解析:1902α︒︒-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AD ,∠BAD=∠EAC=α°,∠ADE=∠A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论.【详解】解:由旋转的性质得,AB=AD ,∠BAD=∠EAC=α°,∠ADE=∠ABC ,∴∠ABD=∠ADB∴∠ABD=18019022BAD α︒-∠=︒-︒ ∴∠ADE=1902α︒-︒. 故答案为:1902α︒-︒.【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旋转的性质求解,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分析】计算出的横坐标推出的横坐标再代入即可【详解】观察得知:;且当为偶数时的纵坐标为0;当为奇数时的纵坐标为归纳得出:;代入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正确归纳旋转的规律是解决本 解析:()3022,0【分析】计算出1234A A A A 、、、的横坐标,推出n A 的横坐标,再代入2014n =即可.【详解】 观察得知:152A =,2538222A =+=,38311222A =+=,411314222A =+=;且当n 为偶数时,n A 的纵坐标为0;当n 为奇数时,n A 归纳得出:()3112n n A +-=; 代入2014n =,得20143022A =;故答案为:()3022,0.【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正确归纳旋转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分析】首先利用平移变化规律得出P1(13)进而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P2的坐标【详解】∵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P1(13)∵点P2与点P1关于原点对称∴P2的坐标是:解析:()1,3--【分析】首先利用平移变化规律得出P 1(1,3),进而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性质得出P 2的坐标.【详解】∵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1,∴P 1(1,3),∵点P 2与点P 1关于原点对称,∴P 2的坐标是:(-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以及点的平移规律,正确把握坐标变化性质是解题关键.19.【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据此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60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2,60AM AB AMN B ==∠=∠=︒,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60AMB ∠=°,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30DAM ∠=︒,90ADM ∠=︒,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1,DM AD ==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详解】在Rt ABC 中,90,30,2BAC C AB ∠=︒∠=︒=,60B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2,60AM AB AMN B ==∠=∠=︒,ABM ∴是等边三角形,60AMB ∴∠=︒,30DAM AMB C ∴∠=∠-∠=︒,18090ADM DAM AMN ∴∠=︒-∠-∠=︒,在Rt ADM △中,11,2DM AM AD ====,则ADM △的面积为11122DM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0.【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ab 的值然后相加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 解析:1【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出a 、b 的值,然后相加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点)A与点()2,5B b +-关于原点对称∴2=0b +∴1,2a b ==- ∴()()2 020 2 020211a b =++=-故答案为1.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三、解答题21.52【分析】由旋转可得DE=DM ,∠EDM 为直角,可得出∠EDF+∠MDF=90°,由∠EDF=45°,得到∠MDF 为45°,可得出∠EDF=∠MDF ,再由DF=DF ,利用SAS 可得出三角形DEF 与三角形MDF 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EF=MF ;则可得到AE=CM=1,正方形的边长为3,用AB-AE 求出EB 的长,再由BC+CM 求出BM 的长,设EF=MF=x ,可得出BF=BM-FM=BM-EF=4-x ,在直角三角形BEF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即为FM 的长.【详解】解:∵∆DAE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 ,∴∠FCM=∠FCD+∠DCM=180°,∴F 、C 、M 三点共线,∴DE=DM ,∠EDM=90°,∴∠EDF+∠FDM=90°,∵∠EDF=45°,∴∠FDM=∠EDF=45°,在∆DEF 和∆DMF 中,DE DM EDF FDM DF DF =⎧⎪∠=∠⎨⎪=⎩∴∆DEF ≌∆DMF(SAS),∴EF=MF ,设EF=MF=x ,∵AE=CM=1,且BC=3,∴BM=BC+CM=4,∴BF=BM-MF=BM-EF=4-x ,∵EB=AB-AE=3-1=2,在Rt ∆EBF 中222EB BF EF +=即2222(4)x x +-=解得x=52, ∴FM=52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22.(1)见解析;(2)①②2【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E=60°,DC=EC ,即可得到结论;(2)①存在,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E 的周长=3CD ,当CD ⊥AB 时,CD 有最小值,即可求解;②由题意可得∠BED=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60DCE ∠=︒,DC EC =,∴CDE △是等边三角形:(2)①∵CDE △是等边三角形,∴CDE △的周长3CD =,当610t <<时,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 AB ⊥时,CDE △的周长最小,此时,CD =∴CDE △的最小周长3CD ==②存在,当0<t <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 <60°,∴∠BED=90°,由(1)可知,△CDE 是等边三角形,∴∠DEB=60°,∴∠CEB=30°,∵∠CEB=∠CDA ,∴∠CDA=30°,∵∠CAB=60°,∴∠ACD=∠ADC=30°,∴DA=CA=4,∴OD=OA-DA=6-4=2,∴t=2.【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3.(1)图见解析;(2)()12,4A -,()10,4B ;(3)()1,3. 【分析】(1)先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点11,A B ,再顺次连接点11,,A O B 即可得;(2)根据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即可得;(3)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可得点A ,1A 的中心对称点为线段1AA 的中点,由此即可得.【详解】(1)先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点11,A B ,再顺次连接点11,,A O B 即可得11OA B ,如图所示:(2)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先将横、纵坐标互换位置,再将横坐标变为相反数,()()4,2,4,0A B ,()()112,4,4,0B A -∴,故答案为:()()112,4,0,4A B -;(3)由中心对称的定义得:点A ,1A 的中心对称点为线段1AA 的中点, 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4224,22-+⎛⎫⎪⎝⎭,即()1,3,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画旋转图形、找中心对称点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4.(1)证明见解析;(2)150°.【分析】(1)延长BP 至E ,使PE=PC ,连接CE ,由∠BPC=120°,推出等边△CPE ,得到CP=PE=CE ,∠PCE=60°,根据已知等边△ABC ,推出AC=BC ,∠ACP=∠BCE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推出△ACP ≌△BCE ,得出AP=BE 即可求出结论;(2)由题意可得出:∠BPA=∠BP′C ,P′B=PB=5,P′C=PA=12,∠PBP'=∠ABC=60°,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PP'C=90°,即可得出∠BPA 的度数.【详解】(1)如图1,延长BP 至点E ,使得PE =PC ,连接CE .∵∠BPC =120°,PE =PC ,∴∠CPE =60°,∴△CPE 为等边三角形,∴CP =PE =CE ,∠PCE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AC =BC ,∠BCA =60°,∴∠ACB =∠ECP ,∴∠ACB +∠BCP =∠ECP +∠BCP ,即:∠ACP =∠BCE .在△ACP 和△BCE 中,AC BC ACP BCE PE PC =⎧⎪∠=∠⎨⎪=⎩,∴△ACP ≌△BCE (SAS ),∴AP =BE .∵BE =BP +PE =BP +PC ,∴PB +PC =PA ;(2)如图2,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P ',连接PP ',由旋转知,△APB ≌△CP 'B ,∴∠BPA =∠BP 'C ,P 'B =PB =5,P 'C =PA =12,∠PBP '=∠ABC =60°,又∵P 'B =PB =5,∴△PBP '是等边三角形,∴∠PP 'B =60°,PP '=5.在△PP 'C 中,PC =13,PP '=5,P 'C =12,∴PC 2=PP '2+P 'C 2,即∠PP 'C =90°,∴∠APB =∠BP 'C =60°+90°=15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知识,熟练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25.(1)如图见解析, 1C (-2,3);(2)如图见解析, 2A (-2,-4).【分析】(1)依据△ABC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即可得到111A B C △;(2)依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画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22A B C △.【详解】(1)如图,111A B C △即为所求,点1C 的坐标为(-2,3);(2)如图,222A B C △即为所求,点2A 的坐标为(-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旋转作图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不同,位置就不同,但得到的图形全等. 26.(1)AE=CD AE ⊥CD ;(2)成立,理由见解析;(3)45°;(4)45°或22.5°【分析】(1)证明△A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连接AO ,延长DC 交AE 于点M ,设OE ,MD 相交于点N ,证明△AOE ≌△COD 可得AE=CD ,证明∠DME=90°可得AE ⊥CD ;(3)证明O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到结论;(4)分OF=FC 和OC=CF 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详解】解:(1)∵△ABC 是等腰三角形,∠CAB =90°,∴∠ACB=45°∵点O 是BC 的中点,∴AO ⊥BC∴△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CO∵△DOE是等腰三角形,∠DOE=90°,∴EO=DO∴EO-AO=DO-CO即AE=CD∵OE经过点A,OD经过点C,∴AE⊥CD故答案为:AE=CD AE⊥CD(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连接AO,延长DC交AE于点M,设OE,MD相交于点N∵△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是BC的中点∴AO=CO,AO⊥BC∴∠AOC=∠EOD=90°∴∠AOE=∠COD∵OE=OD∴△AOE≌△COD(SAS)∴AE=CD,∠AEO=∠CDO∵∠CDO+∠OND=90°,且∠OND=∠MNE∴∠AEO+∠MNE=90°∴∠DME=90°∴DM⊥AE即DC⊥AE(3)连接OA,如图3,∵AE=CE,OA=OC∴O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E=∠COE=45°∴α=45°(4)①若OF=FC时,如图4,∵△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CB=45°∴∠FOC=45°∵AO⊥BC∴∠AOC=90°∴∠AOF=90°-45°=45°,即α=45°;②当OC=FC时,如图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CB=45°∴∠FOC=1804567.52︒-︒=︒ ∵AO ⊥BC∴∠AOC=90°∴∠AOF=90°-67.5°=22.5°,即α=22.5°;综上所述,α的度数为45°或22.5°. 【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旋转》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15B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50CAD ∠=︒,则E ∠的度数为( )A .50°B .75°C .65°D .60°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3.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5.以下四幅图案,其中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等边三角形 7.如图,正方形ABCD 内一点P ,5AB =,2BP =,把A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P ',则PP '的长为( )A .22B .23C .3D .328.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P 是A B ''的中点,连接PM .若2BC =,30A ∠=︒,则线段PM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1 9.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菱形 10.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四边形是( )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矩形或菱形 11.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案的是( )A .B .C .D . 12.如图①,正方形A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B 的对称中心重合,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A 面积的12,如图②,移动正方形A 的位置,使正方形B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A 的对称中心重合,则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B 面积的( )A .12B .14C .16D .18二、填空题13.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O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 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2和16时,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14.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上,将DC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到ADF 的位置,连接EF ,过点D 作EF 的垂线,垂足为点H ,于AB 交于点G ,若4AG =,3BG =,则BE 的长为___________.15.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 'B 'C ',此时A ′B ′⊥AC 于D ,已知∠A =50°,则∠B ′CB 的度数是_____°.16.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 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F 上,EF 与AD 相交于点H ,则HD =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7.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090)αα<<,使得三角板ADE 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C 垂直,则α的度数为______.18.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矩形ABCD 而言,点A 的对称点是点____.19.如图,△ABC 中,∠BAC =20°,△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至△AED ,连接对应点C 、D ,AE 垂直平分CD 于点F ,则旋转角度是_____°.2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BE 平分∠DBC 交CD 于点E ,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F ,延长BE 交DF 于G ,则BF 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30,1,()),1,1(A B C ---.(1)请画出ABC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的11A BC ∆,并写出点11,A C 的坐标; (2)四边形11AC AC 的面积为 . 22.如图,等边△ABC 中,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1)请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记点P 的对应点为P ʹ,试说明△APP ʹ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3.已知:点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一点(不与点B 重合),连接AD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求证:,BD CE BD CE =⊥;(2)如图2,当点D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请画出图形.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根据图2,请直接写出,,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24.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4,2),C (3,4). (1)请画出将△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 1B 1C 1;(2)请画出△ABC 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2B 2C 2;(3)若△A 1B 1C 1绕点M 旋转可以得到△A 2B 2C 2,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4)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5.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列两种基本图形,请给予证明.(1)如图1,AC 与BD 交于点O ,AB ∥CD ,AB=CD ,求证:OA=OC .(2)如图2,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l 经过点A ,BD ⊥直线l ,CE ⊥直线l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BD =AE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用图1或图2的基本图形来解决问题:如图3,把一块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 (即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 =∠,AC 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成为ADE ∆,已知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连结BD ,并作射线CE 交BD 于点F ,试探究在旋转过程中,DF 与BF 的大小关系如何,并证明.26.在6×6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 ,B 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请按下列要求画一个以AB 为一边的四边形,且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甲中画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2)在图乙中画一个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D=AB ,∠E=∠ACB ,由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求出∠BAD=150°,可得100BAC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AD=AB ,∠E=∠ACB ,∵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BDA=15B ∠=︒,∴∠BAD=150°,∵50CAD ∠=︒,∴100BAC ∠=︒∴1801001565BCA -∠=︒-=,∴65E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判断出三角形ABD 是等腰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3.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4.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详解】解:A、∵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A解析: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概念,结合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但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7.A解析:A【分析】由△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P',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P=BP′,∠PBP′=90,则△B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得到PP′=2BP,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P',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A=BC,∴BP=BP′,∠PBP′=90,∴△B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而BP=2,∴PP′=2BP=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B解析:B【分析】连接P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PC,利用中点求出CM,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得PM的最大值.【详解】解:如图连接PC.在Rt△ABC中,∵∠A=30°,BC=2,∴AB=4,根据旋转不变性可知,A′B′=AB=4,''90A CB ACB ∠=∠=︒,∵P 是A B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CM=BM=1,PC=12A′B′=2 又∵PM≤PC+CM ,即PM≤3,∴PM 的最大值为3(此时P 、C 、M 共线).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0.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1.C解析:C【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据此进一步判断即可.【详解】A :该图形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 :该图形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 :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 :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分析】设正方形B 的面积为S ,正方形B 对角线的交点为O ,标注字母并过点O 作边的垂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E=OM ,∠EOM=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EOF=∠MON ,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OEF 和△OMN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 的面积的14,再求出正方形B 的面积=2正方形A 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正方形B 对角线的交点为O ,如图1,设正方过点O 作边的垂线,则OE =OM ,∠EOM =90°,∵∠EOF+∠EON =90°,∠MON+∠EON =90°,∴∠EOF =∠MON ,在△OEF 和△OMN 中 EOF MON OE 0MOEF OMN 90︒∠=∠⎧⎪=⎨⎪∠=∠=⎩, ∴△OEF ≌△OMN (ASA ),∴阴影部分的面积=S 四边形NOEP +S △OEF =S 四边形NOEP +S △OMN =S 四边形MOEP =14S 正方形CTKW , 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B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同理图2中阴影部分烦人面积=正方形A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图①,正方形A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B 的对称中心重合,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A 面积的12, ∴正方形B 的面积=正方形A 的面积的2倍,∴图2中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B 面积的18,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48【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菱形的面积再根据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判断出阴影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即可解答【详解】如图所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2和16菱形的面积∵是菱形 解析:48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菱形的面积,再根据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判断出阴影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即可解答.【详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2和16,菱形ABCD 的面积11216962=⨯⨯=, ∵O 是菱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菱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OEG OFH ∆≅∆,四边形OMAH ≅四边形ONCG , 四边形OEDM ≅四边形OFBN ,∴阴影部分的面积11964822ABCD S ==⨯=菱形, 故答案为:48.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熟知菱形的面积公式,利用菱形的性质判断出阴影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是解答的关键.14.【分析】连接EG根据DG垂直平分EF即可得出EG=FG设BE=x则CE=7-x=AFFG=EG=11-x再根据Rt△BEG中BE2+BG2=EG2即可得到BE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G由旋转可解析:56 11【分析】连接EG,根据DG垂直平分EF,即可得出EG=FG,设BE=x,则CE=7-x=AF,FG=EG=11-x,再根据Rt△BEG中,BE2+BG2=EG2,即可得到BE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G,由旋转可知DCE≌ADF,∴DE=AF,CE=AF,∵DG⊥EF,∴H为EF的中点,∴DG垂直平分EF,∴EG=FG,设BE=x,则CE=5-x=AF,FG=EG=8-x,∵∠B=90°,∴BE2+BG2=EG2即2223(11)x x+=-解得5611 x=故答案为:56 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5.4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ACA'∵A'B'⊥AC∴∠A'+∠ACA'=90°∴∠ACA'=40°∴∠BCB'=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6.【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CD=1∠CDA=90°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CFE=45°则可判断△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CF-CD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1【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CD=1,∠CDA=90°,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CFE=45°,则可判断△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CF-CD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D=1,∠CDA=90°,∵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的位置,使得点D落在对角线CF上,∴,∠CFDE=45°,∴△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17.15°或60°【分析】分情况讨论:①DE⊥BC②AD⊥BC然后分别计算的度数即可解答【详解】解:①如下图当DE⊥BC时如下图∠CFD=60°旋转角为:=∠CAD=60°-45°=15°;(2)当AD解析:15°或60°.分情况讨论:①DE⊥BC,②AD⊥BC,然后分别计算α的度数即可解答.【详解】解:①如下图,当DE⊥BC时,如下图,∠CFD=60°,旋转角为:α=∠CAD=60°-45°=15°;(2)当AD⊥BC时,如下图,旋转角为:α=∠CAD=90°-30°=6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和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并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8.C【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的对称解析:C【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的对称点是点C,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19.4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D=AC∠DAE=∠BAC=20°求出∠DAE=∠CAE=20°再求出∠DA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ED∠BAC=20°∴AD=AC∠解析:4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D=AC,∠DAE=∠BAC=20°,求出∠DAE=∠CAE=20°,再求出∠DA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ED,∠BAC=20°,∴AD=AC,∠DAE=∠BAC=20°,∵AE垂直平分CD于点F,∴∠DAE=∠CAE=20°,∴∠DAC=20°+20°=40°,即旋转角度数是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像旋转的性质以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从而得到边相等与角相等的条件.20.2【分析】过点E作EM⊥BD于点M则△DE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角平分线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ME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以及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出线段BF的长【详解】过点E作EM⊥BD于点M如图所解析:【分析】过点E作EM⊥BD于点M,则△DE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角平分线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ME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以及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出线段BF的长.【详解】过点E作EM⊥BD于点M,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C=45°,∠BCD=90°,∴△DE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M,∵BE平分∠DBC,EM⊥BD,∴EM=EC,设EM=EC=x,∵CD=2,∴DE=2﹣x,∴x=(2﹣x),2解得x=﹣2,∴EM=﹣2,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F=CE=2,∴BF=BC+CF=﹣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线段CF 的长度.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角平分线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线段的长度是关键.三、解答题21.(1)画图见解析,()()113,1,1,3A C -;(2)16 【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即可画出11A BC ,进而可得点11,A C 的坐标; (2)易判断四边形11AC AC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11A BC 如图所示:点11,A C 的坐标是()()113,1,1,3A C -; (2)四边形11AC AC 的面积=4×4=16. 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作图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22.(1)见解析;(2)△APP ʹ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即可;(2)根据“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进行判断△APP ʹ的形状.【详解】解:(1)如图所示,(2)△APP ʹ是等边三角形,如图,连接PP ʹ,根据作图得∠PAP ʹ=60°,AP =AP ʹ,∴△APP ʹ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旋转变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断,熟知图形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图见解析,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2222AD BD CD =+.【分析】(1)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可得,90,45AB AC BAC ABC AC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2)先根据旋转的定义画出图形,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先在Rt 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DE AD =,再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2DE CE CD BD CD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45AB AC BAC ABC ACB ∴=∠=︒∠=∠=︒,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2)成立,理由如下:由题意,画出图形如下: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3)如图,连接DE ,,90AD AE DAE =∠=︒,∴在Rt ADE △中,22222=+=DE AD AE AD ,由(2)可知,,BD CE BD CE =⊥,∴在Rt CDE △中,22222DE CE CD BD CD =+=+,2222AD BD CD ∴=+,即,,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222AD BD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1)见解;(2)见解析;(3)M 的坐标为(-1,0);(4)P 的坐标为(2,0)【分析】(1)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分别作出A ,B ,C 关于点(1,0)的对称点A 2,B 2,C 2即可.(3)连接A 1A 2,B 1B 2交于点M ,点M 即为所求.(4)连接BA 2交x 轴于点P ,点P 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3)如图,点M 即为所求,点M 的坐标为(-1,0).(4)如图,点P 即为所求,点P 的坐标为(2,0).【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见解析;(2)见解析;(3)DF BF =,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ABD CDO ∆∆,全等来证即可(2)利用一线三直角证2B ∠=∠,再证两三角形全等即可(3)证F 为BD 中点,构造一个三角形,过点D 作DG ∥BC ,交CF 延长线于点G ,只要证GDF CBF ∆∆≌,看看条件DG ∥BC ,有BCF G ∠=∠,以及DFG CFB =∠∠,差一边,由旋转知BC D E =,只要证GD=DE ,由90AED ∠=︒,得90AEC DEG ∠+∠=︒,90ACB ∠=︒,则90BCF ACE ∠+∠=︒,AE=AC ,=ACE AEC ∠∠,得到BCF DEF=G ∠=∠∠,DG=DE=BC ,为此GDF CBF ∆∆≌得证即可.【详解】证明:(1)∵AB ∥CD ∴A C ∠=∠,B D ∠=∠,又∵AB CD =∴()ABD CDO ASA ∆∆≌,∴OA OC =,(2)∵BD l ⊥,CE l ⊥,∴90BDA CEA ∠=∠=︒∴190B ∠+∠=︒,∵90BAC ∠=︒∴1290∠+∠=︒∴2B ∠=∠,又∵AB AC =∴()ABD CAE AAS ∆∆≌,∴BD AE =,,(3)DF BF =.理由如下:,法一:过点D 作DG ∥BC ,交CF 延长线于点G ,∴G BCF ∠=∠∵90ACB ∠=︒∴90BCF ACE ∠+∠=︒,由旋转得:AC AE =∴ACE AEC ∠=∠,∵90AED ∠=︒∴90AEC DEG ∠+∠=︒,∴BCF DEG ∠=∠∴G DEG ∠=∠∴DE DG =,又∵DE BC =∴DG BC =,又∵DFG CFB =∠∠∴()GDF CBF AAS ∆∆≌,∴DF BF =,法二:作AH EC ⊥,BM CF ⊥,DN CF ⊥交CF 延长线于N ,∵AC AE =∴CH EH =,∵90ACB ∠=︒∴90BCF ACH ∠+∠=︒,又∵90ACH HAC ∠+∠=︒,AC BC =,∴ACH CBM ∆∆≌∴CH BM =∴EH BM =,在AEH ∆与EDN ∆中,由图2可证:EH DN =∴DN BM =,∵DN CF ⊥,BM CF ⊥∴DN ∥BM ,在DNF ∆与BMF ∆中,由图1可证:DF BF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全等证线段相等问题,利用好平行线,使问题得以解决,利用好一线三直角,找到∠B=∠CAE ,使问题得以解决,利用好旋转,有线等就有角等,使∠G=∠DEG=∠BCG ,GD=DE=BC ,使问题得以解决.26.(1) (2)【分析】(1)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平行四边形;(2)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菱形或者正方形;【详解】(1)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平行四边形画图如下:(2)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正方形画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设计,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旋转》单元综合测试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 2.把图中的交通标志图案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则这个旋转角度至少为 A .30° B . 90° C .120° D .180°3.如图,直角三角板A B C 的斜边A B =12 C m ,∠A =30°,将三角板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三角板A ′B ′C ′的位置后,再沿C B 方向向左平移,使点B ′落在原三角板A B C 的斜边A B 上,则三角板A ′B ′C ′平移的距离为( )A . 6 C mB . 4C m C . (6-23)C mD . (43-6)C m4.如图,在6×4的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 A .点M B .格点N C .格点P D .格点Q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 B 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5 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依此方式,绕点O 连续旋转2019次得到正方形201920192019OA B C ,那么点2019A 的坐标是( )A .22,22⎛⎫-⎪⎪⎝⎭B .(1,0)C .22,22⎛⎫--⎪⎪⎝⎭D .(0,1)-6.将一副三角板顶点重合,三角板A B C 绕点A 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EA B 度数符合下列条件时,三角尺不存在一组边平行的是(三角板边A B =A E)()A .∠EAB =30° B .∠EA B =45°C .∠EA B =60°D .∠EA B =75°7.如图,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A B C D 和OEFG,若将正方形OEFG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0°,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四边形OMC N的面积( )A .不变B .先增大再减小C .先减小再增大D .不断增大8.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 B C ,已知∠A B C =60°,点B 在y轴上,OA =1,先将菱形OA B C 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9次,点B 的落点依次为B 1,B 2,B 3,…,则B 2 019的坐标为( )A .(1010,0)B .(1310.5,3.(1345,3) D .(1346,0)9.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P 到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PAB △的面积为( )A .10B .8C .6D .310.如图,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 D ,C D 上,若∠EB F =45°,则△ED F 的周长等于( )A .22B .3C .4D .4211.如图,将一个三角板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 ∆,连接BE ,且2AC BC ==,90ACB ∠=︒,则线段BE =( )A .62-B .6C .2D .112.如图,△A B C 中,∠A =30°,∠A C B =90°,B C =2,D 是A B 上的动点,将线段C 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 E ,连接B E ,则B E 的最小值是( )A .3-1B .32C .3D .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A D E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90°),使得三角板A D E 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 C 垂直,则α的度数为__________.14.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 G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 F上,EF与A D 相交于点H,则HD =.(结果保留根号)15.如图,将等边△A O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B 在第一象限,将等边△A OB 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A ′OB ′,则点B ′的坐标是.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x、y轴于点A 、B ,将直线A 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轴于点C ,则直线B C 的函数表达式是.17.已知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 B C 、△D EF ,如图1放置,点B 、D 重合,点F 在B C 上,A B 与EF 交于点G .∠C =∠EFB =90°,∠E=∠A B C =30°,现将图1中的△A B C 绕点F 按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在旋转的过程中,△A B C 恰有一边与D E 平行的时间为__________s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正方形EFGH 绕点E 旋转,直线FB 与直线CH 相交于点P ,若2,75AB DBP ︒=∠=,则2DP 的值是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 B 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A 1B 1C 1.(2)将△A B C 向右平移3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 2B 2C 2.(3)若点M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 B 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以O 、A 2、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20.(8分)规定: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度α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90°或180°后,能与自身重合(如图1),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两个旋转角.根据以上规定,回答问题:(1)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A .矩形B .正五边形C .菱形D .正六边形(2)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是60度的有:________(填序号);(3)下列三个命题:①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③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个;A .0B .1C .2D .3(4)如图2的旋转对称图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圆构成,旋转角有45°,90°,135°,180°,将图形补充完整.21、(8分)如图,点P是正方形A B C D 内的一点,连接C P,将线段C P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 Q,连接B P,D Q.(1)如图A ,求证:△B C P≌△D C Q;(2)如图,延长B P交直线D Q于点E.①如图B ,求证:B E⊥D Q;②如图C ,若△B C P为等边三角形,判断△D E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8分)如图1,点B 在线段CE 上,Rt △ABC ≌Rt △CEF ,90ABC CEF ∠=∠=︒,30BAC ∠=︒,1BC =.(1)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是_________;(2)固定△ABC ,将△CEF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 与CA 重合,并停止旋转. 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 与AB 交于点O ,当OE OB =时,求OF 的长.23.(8分)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边向点D 运动,到达点D 停止.作射线CP ,将CP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45°,与AB 边交于点Q ,连接PQ(1)画图,完善图形.(2)三条线段DP ,PQ ,BQ 之间有无确定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过点C 作CH PQ ⊥于H .若线段CP 的最大值为4,求点H 运动的路径长.24.(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矩形,点(0,0)O ,点(6,0)A ,点(0,8)B .以A 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 ,得到矩形ADEF ,点,,O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D E F ,记旋转角为(090)αα︒︒<<.(1)如图①,当30α︒=时,求点D 的坐标;(2)如图②,当点E 落在AC 的延长线上时,求点D 的坐标;(3)当点D 落在线段OC 上时,求点E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 、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两部分重合.2.把图中的交通标志图案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则这个旋转角度至少为A .30°B .90°C .120°D .180°[答案]C[解析]∵360°÷3=120°,∴旋转的角度是120°的整数倍,∴旋转的角度至少是1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仔细观察图形求出旋转角是120°的整数倍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直角三角板A B C 的斜边A B =12 C m,∠A =30°,将三角板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三角板A ′B ′C ′的位置后,再沿C B 方向向左平移,使点B ′落在原三角板A B C 的斜边A B 上,则三角板A ′B ′C ′平移的距离为()A . 6 C mB . 4C m C . (6-23)C mD . (43-6)C m[答案]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 C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 C ,然后求出A B ′,过点B ′作B ′D ⊥A C 交A B 于D ,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 ′D 即可.[解析]∵A B =12C m,∠A =30°,∴B C =12A B =12×12=6C m,由勾股定理得,A C =22AB BC-=22126-=63C m,∵三角板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板A ′B ′C ′,∴B ′C ′=B C =6C m,∴A B ′=A C -B ′C ′=63-6,过点B ′作B ′D ⊥A C 交A B 于D ,则B ′D =33A B ′=33×(63-6)=(6-23)C m.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4.如图,在6×4的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A .点M B .格点N C .格点P D .格点Q[答案]B[分析]此题可根据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来判断所求的旋转中心.[解析]如图,连接N和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点到点N的距离相等,因此格点N就是所求的旋转中心;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确定旋转中心的关键所在.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 B 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依此方式,绕点O 连续旋转2019次得到正方形201920192019OA B C ,那么点2019A 的坐标是( )A .2222⎛- ⎝⎭B .(1,0)C .2222⎛⎫-- ⎪ ⎪⎝⎭D .(0,1)- [答案]A[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分别求出点A 1、A 2、A 3、…的坐标,继而发现8次为一个循环,用2019除以8,看余数即可求得答案.[解析]四边形OA B C 是正方形,且OA 1=,()A 0,1∴,将正方形OA B 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由勾股定理得:点A 12 A 1的纵坐标为2122A ∴⎝⎭, 继续旋转则()2A 1,0,322A ⎝⎭,A 4(0,-1),A 522⎛ ⎝⎭,A 6(-1,0),A 722⎛ ⎝⎭,A 8(0,1),A 922⎝⎭,......,发现是8次一循环,所以20198252÷= (3)∴点2019A 的坐标为22,22⎛⎫-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规律题——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正确得出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将一副三角板顶点重合,三角板A B C 绕点A 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EA B 度数符合下列条件时,三角尺不存在一组边平行的是(三角板边A B =A E)()A .∠EAB =30° B .∠EA B =45°C .∠EA B =60°D .∠EA B =75°[答案]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依次判断,可求解.[解析]当∠EA B =30°时.∵∠C A B =90°,∴∠C A E=60°=∠E,∴A C ∥D E,故A 不合题意;当∠EA B =45°,∴∠B A D =45°=∠B ,∴B C ∥A D ,故B 不合题意;当∠EA B =60°时,三角尺不存在一组边平行.当∠EA B =75°时,如图,延长A B 交D E于点M,∴∠B A D =15°,∴∠EMA =∠D +∠MA B =45°=∠A B C ,∴B C ∥D E.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7.如图,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A B C D 和OEFG,若将正方形OEFG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0°,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四边形OMC N的面积( )A .不变B .先增大再减小C .先减小再增大D .不断增大[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B OC =∠EOG=90°,∠OB C =∠OC D =45°,OB =OC ,求出∠B OM=∠C ON,根据A SA 证△B OM≌△C ON,推出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四边形OMC N的面积等于S△B OC =14S正方形A B C D,即可得出选项.[解析]∵四边形A B C D 、四边形OEFG是两个边长相等正方形,∴∠B OC =∠EOG=90°,∠OB C =∠OC D =45°,OB =OC ,∴∠B OC -∠C OM=∠EOG-∠C OM,即∠B OM=∠C ON,∵在△B OM和△C ON中BOM CONOB OCOBM OCN∠=∠⎧⎪=⎨⎪∠=∠⎩,∴△B OM≌△C ON,∴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四边形OMC N的面积是S△C OM+S△C NO=S△C OM+S△B OM=S△B OC =14S正方形A B C D ,即不论旋转多少度,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等于14S正方形A B C 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 OM≌△C ON,即△B OM得面积等于△C ON的面积.8.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 B C ,已知∠A B C =60°,点B 在y轴上,OA =1,先将菱形OA B C 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9次,点B 的落点依次为B 1,B 2,B 3,…,则B 2 019的坐标为( )A .(1010,0)B .(1310.5,3.(1345,3) D .(1346,0)[答案]D[分析]连接A C ,根据条件可以求出A C ,画出第5次、第6次、第7次翻转后的图形,容易发现规律: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由于2019=336×6+3,因此点3B 向右平移1344(即3364 )即可到达点2019B ,根据点3B 的坐标就可求出点2019B 的坐标.[解析]连接A C ,如图所示.∵四边形OA B C 是菱形,∴OA =A B =B C =OC .∵∠A B C =60°,∴△A B C 是等边三角形.∴A C =A B .∴A C =OA .∵OA =1,∴A C =1.由图可知: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2019=336×6+3,∴点B 3向右平移1344(即336×4)到点B 2019.∵B 3的坐标为(2,0),∴B 2019的坐标为(134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考查了操作、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发现“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P 到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PAB △的面积为( )A .10B .8C .6D .3[答案]D[分析]将△B P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 EA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 E=B P=4,A E=PC =5,∠PB E=60°,则△B 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PE=PB =4,∠B PE=60°,在△A EP 中,A E=5,延长B P ,作A F⊥B P于点FA 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 PE为直角三角形,且∠A PE=90°,即可得到∠A PB 的度数,在直角△A P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 F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析]∵△A B C 为等边三角形,∴B A =B C ,可将△B P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 EA ,连EP,且延长B P,作A F⊥B P于点F.如图,∴B E=B P=4,A E=PC =5,∠PB E=60°,∴△B PE为等边三角形,∴PE=PB =4,∠B PE=60°,在△A EP中,A E=5,A P=3,PE=4,∴A E2=PE2+PA 2,∴△A PE为直角三角形,且∠A PE=90°,∴∠A PB =90°+60°=150°.∴∠A PF=30°,∴在直角△A PF中,A F=12A P=32,∴△PA B 的面积=12PB •A F=12×4×32=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10.如图,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为2,点E,F分别在边A D ,C D 上,若∠EB F=45°,则△ED F 的周长等于()A .22B .3C .4D .42[答案]C[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 B =B C ,∠B A E=∠C =90°,根据旋转的定义,把把△A B E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B C G,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 G=B E,C G=A E,∠GB E=90°,∠B A E=∠C =90°,∠EB G=∠A B C =90°,于是可判断点G在C B 的延长线上,接着利用“SA S”证明△FB G≌△EB F,得到EF=C F+A E,然后利用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得到答案.[解析]∵四边形A B C D 为正方形,∴A B =B C ,∠B A E =∠C =90°,∴把△A B 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B C G ,如图,∴B G =B E ,C G =A E ,∠GB E =90°,∠B A E =∠C =90°,∴点G 在D C 的延长线上, ∵∠EB F =45°,∴∠FB G =∠EB G ﹣∠EB F =45°,∴∠FB G =∠FB E ,在△FB G 和△EB F 中,B F =B F ,∠FB G =∠FB E ,B G =B E∴△FB G ≌△FB E (SA S ),∴FG =EF ,而FG =FC +C G =C F +A E ,∴EF =C F +A E ,∴△D EF 的周长=D F +D E +C F +A E =C D +A D =2+2=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 11.如图,将一个三角板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E ∆,连接BE ,且2AC BC ==,90ACB ∠=︒,则线段BE =( )A .62-B .6C .2D .1[答案]A[分析]连接BD ,延长BE 交AD 于点F ,根据旋转性质可知A B =A D ,∠D A B =60°,∠A ED =90°,A E=D E=A C =BC =2,由此得出△A BD 为等边三角形,然后进一步通过证明△B AE ≅△B D E 得出∠AB E=∠D B 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B F ⊥A D ,且A F=D F ,由此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出A B 、B F 的长,最后通过B E=B F −EF 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析]如图,连接BD ,延长BE 交AD 于点F ,由旋转可知,A B =A D ,∠D A B =60°,∠A ED =90°,A E=D E=A C =B C =2,∴△A B D 为等边三角形,∴A B =B D ,在△B A E与△B D E中,∵A E=D E,B A =B D ,B E=B E,∴△B A E≅△B D E(SSS),∴∠A B E=∠D B 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B F⊥A D ,且A F=D F,∵A C =B C =2,∠A C B =90°,∴A B =222222+=,∴A B =B D =A D =22,∴A F=2,∴B F=226AB AF-=,∵∠A ED =90°,A E=D E,∴∠FA E=45°,∵B F⊥A D ,∴∠FEA =45°,∴EF=A F=2,∴B E=B F−EF=6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和勾股定理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2.如图,△A B C 中,∠A =30°,∠A C B =90°,B C =2,D 是A B 上的动点,将线段C 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 E,连接B E,则B E的最小值是()A .3-1B .32C .3D .2[答案]A[分析]过点C 作C K⊥A B 于点K,将线段C K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 H,连接HE,延长HE交A B 的延长线于点J;通过证明△C KD ≌△C HE (A SA ),进而证明所构建的四边形C KJH是正方形,所以当点E与点J重合时,B E的值最小,再通过在Rt△C B K中已知的边角条件,即可求出答案.[解析]如图,过点C 作C K ⊥A B 于点K ,将线段C K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 得到C H ,连接HE,延长HE 交A B 的延长线于点J ;∵将线段C 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C E ∴∠D C E=∠KC H = 90°∵∠EC H=∠KC H - ∠KC E ,∠D C K =∠D C E-∠KC E ∴∠EC H =∠D C K又∵C D = C E ,C K = C H ∴在△C KD 和△C HE 中90ECH DCK CK CHDKC EHC ∠=∠=⎧∠=∠=︒⎪⎨⎪⎩∴△C KD ≌△C HE (A SA ) ∴∠C KD =∠H=90°,C H=C K ∴∠C KJ =∠KC H =∠H=90°∴四边形C KJH 是正方形 ∴C H=HJ=KJ=C 'K∴点E 在直线HJ 上运动,当点E 与点J 重合时,B E 的值最小∵∠A = 30° ∴∠A B C =60°在Rt △C B K 中, B C = 2, ∴勾股定理得:C K =3, B K= = 1∴KJ = C K =3,所以B J = KJ-B K=31-;B E 的最小值为31-.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以线段旋转为载体的求线段最短问题,正方形的构建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A D 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90°),使得三角板A D E 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 C 垂直,则α的度数为__________.[答案]15°或45°.[解析]分情况讨论:①当D E⊥B C 时,∠B A D =75°,∴α=90°﹣∠B A D =15°;②当A D ⊥B C 时,∠B A D =45°,即α=45°.故答案为:15°或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旋转的定义以及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理清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 G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 F上,EF与A D 相交于点H,则HD =.(结果保留根号)[答案]2﹣1.[解析]∵四边形A B C D 为正方形,∴C D =1,∠C D A =90°,∵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 G的位置,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 F上,∴C F=,∠C FD E=45°,∴△D 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 H=D F=C F﹣C D =﹣1.故答案为﹣1.[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以正方形旋转为载体的求线段长度.15.如图,将等边△A O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B 在第一象限,将等边△A OB 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A ′OB ′,则点B ′的坐标是.[答案](﹣2,﹣2).[解析]作B H⊥y轴于H,如图,∵△OA B 为等边三角形,∴OH=A H=2,∠B OA =60°,∴B H=OH=2,∴B 点坐标为(2,2),∵等边△A OB 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得到△A ′OB ′,∴点B ′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以等边三角形和坐标系旋转为载体的求点的坐标.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x、y轴于点A 、B ,将直线A 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轴于点C ,则直线B C 的函数表达式是.[答案]y=x﹣1.[解析]∵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x、y轴于点A 、B ,∴令x=0,得y=﹣2,令y=0,则x=1,∴A (,0),B (0,﹣1),∴OA =,OB =1,过A 作A F⊥A B 交B C 于F,过F作FE⊥x轴于E,∵∠A B C =45°,∴△A B 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B =A F,∵∠OA B +∠A B O+∠OA B +∠EA F=90°,∴∠A B O=∠EA F,∴△A B O≌△A FE(A A S),∴A E=OB =1,EF=OA =,∴F(,﹣),设直线B C 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直线B C 的函数表达式为:y=x﹣1,故答案为:y=x﹣1.[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以线段旋转和一次函数为载体的求解析式.17.已知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 B C 、△D EF,如图1放置,点B 、D 重合,点F在B C 上,A B 与EF交于点G.∠C =∠EFB =90°,∠E=∠A B C =30°,现将图1中的△A B C 绕点F按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在旋转的过程中,△A B C 恰有一边与D E平行的时间为___________s[答案]3秒或12秒或15秒[解析]①如图(2),当A C ∥D E时,∵A C ∥D E,∴∠A C B =∠C HD =90°.∵∠E=30°,∴∠D =60°,∴∠HFD =90°-60°=30°,∴t=30°÷10°=3.②如图3,当B C ∥D E时,∵B C ∥ED ,∴∠B FE=∠E=30°,∴∠B FD =30°+90°=120°,∴t=120°÷10=12.③如图4,当B A ∥ED 时,延长D F 交D A 于G .∵∠E=30°,∴∠D =60°,∵B A ∥ED ,∴∠B GD =180°-∠D =120°,∴∠B FD =∠B +∠B GF=30°+120°=150°,∴t=150°÷10°=15.故答案为3秒或12秒或15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分三种不同的情况讨论,解题的关键是画出三种情况的图形.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正方形EFGH 绕点E 旋转,直线FB 与直线CH 相交于点P ,若2,75AB DBP ︒=∠=,则2DP 的值是____.[答案]523+[分析]如图,设EF 交A B 于M ,EH 交B C 于N ,PF 交EH 于O ,作PT ⊥A D 于T 交B C 于R .首先证明∠C PB =90°,求出D T ,PT 即可解决问题.[解析]如图,设EF 交A B 于M ,EH 交B C 于N ,PF 交EH 于O ,作PT ⊥A D 于T 交B C 于R .∵四边形A B C D 是正方形,∴A C ⊥B D ,A E =EB ,∠EA M =∠EB N =45°,∵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MEN =∠A EB =90°,∴∠A EM =∠B EN ,∴△A EM ≌△B EN (A SA ),∴A M =B N ,EM =EN ,∠A ME =∠B NE , ∵A B =B C ,EF =EH ,∴FM =NH ,B M =C N ,∵∠FMB =∠A ME ,∠C NH =∠B NE ,∴∠FMB =∠C NH ,∴△FMB ≌△HNC (SA S ),∴∠MFB =∠NHC ,∵∠EFO +∠EOF =90°,∠EOF =∠POH ,∴∠POH +∠PHO =90°,∴∠OPH =∠B PC =90°, ∵∠D B P =75°,∠D B C =45°,∴∠C B P =30°,∵B C =A B =2,∴由勾股定理:PB 3PR =12PB 3RC =12, ∵∠RTD =∠TD C =∠D C R =90°,∴四边形TD C R 是矩形,∴TD =C R =12,TR =C D =A B =2, 在Rt △PD T 中,PD 2=D T 2+PT 2=2213()(2)5232+=+ 故答案为523+[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变换,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 B 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A 1B 1C 1.(2)将△A B C 向右平移3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 2B 2C 2.(3)若点M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 B 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以O 、A 2、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答案](1)、(2)答案见解析;(3)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N点坐标为(﹣3,0)或(2,0),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N点坐标为(3,0).[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从而得到△A 1B 1C 1.(2)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点A 、B 、C 的对应点A 2、B 2、C 2,从而得到△A 2B 2C 2.(3)讨论: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点平移的坐标特征确定N点坐标;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点平移的坐标特征确定N点坐标.[解析](1)如图,△A 1B 1C 1为所作;(2)如图,△A 2B 2C 2为所作;(3)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N点坐标为(﹣3,0)或(2,0),当OA 2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N点坐标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8分)规定: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180°)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度α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90°或180°后,能与自身重合(如图1),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两个旋转角.根据以上规定,回答问题:(1)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A .矩形B .正五边形C .菱形D .正六边形(2)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是60度的有:________(填序号);(3)下列三个命题:①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③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个;A .0B .1C .2D .3(4)如图2的旋转对称图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圆构成,旋转角有45°,90°,135°,180°,将图形补充完整.[答案](1)B ;(2)(1)(3)(5);(3)C ;(4)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2)先分别求每一个图形中的旋转角,然后再进行判断;(3)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4)利用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设计.[解析]解:(1)矩形、正五边形、菱形、正六边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但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 .(2)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是60度的有(1)(3)(5).故答案为:(1)(3)(5).(3)①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一定会和本身重合,是旋转对称图形;故命题①正确;②等腰三角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α(0°<α≤180°)后,不一定能与自身重合,只有等边三角形是旋转对称图形,故②不正确;③圆具有旋转不变性,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一定能与自身重合,是旋转对称图形;故命题③正确;即命题中①③正确,故选:C .(4)图形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1、(8分)如图,点P是正方形A B C D 内的一点,连接C P,将线段C P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 Q,连接B P,D Q.(1)如图A ,求证:△B C P≌△D C Q;(2)如图,延长B P交直线D Q于点E.①如图B ,求证:B E⊥D Q;②如图C ,若△B C P为等边三角形,判断△D E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①证明见试题解析;②△D E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 C P=∠D C Q,即可证明△B C P≌△D C Q;(2)①由全等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到答案;②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求出∠EPD =45°,∠ED P=45°,即可判断△D EP的形状.[解析](1)∵∠B C D =90°,∠PC Q=90°,∴∠B C P=∠D C Q,在△B C P和△D C Q中,∵B C =C D ,∠B C P=∠D C Q,PC =QC ,∴△B C P≌△D C Q;(2)①如图B , ∵△B C F≌D C Q, ∴∠C B F=∠ED F, 又∠B FC =∠D FE,∴∠D EF=∠B C F=90°,∴B E⊥D Q②∵△B C P为等边三角形,∠B C P=60°,∴∠PC D =30°,又C P=C D ,∠C PD =∠C D P=75° ,又∠B PC =-60° ,∠C D Q =60°,∴∠EPD =45°,∠ED P =45°,∴△D E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1.四边形综合题;2.正方形的性质;3.旋转的性质;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综合题.22.(8分)如图1,点B 在线段CE 上,Rt △ABC ≌Rt △CEF ,90ABC CEF ∠=∠=︒,30BAC ∠=︒,1BC =.(1)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是_________;(2)固定△ABC ,将△CEF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 与CA 重合,并停止旋转. 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 与AB 交于点O ,当OE OB =时,求OF 的长.[答案](1)1;(2)12π;(3)23OF =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C F =∠EC F =30°,即C F 是∠A C B 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即为EF 的长,于是可得答案;(2)①易知E 点和F 点的运动轨迹是分别以C F 和C E 为半径、圆心角为30°的圆弧,据此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平面图形;在图3中,先解Rt △C EF 求出C F 和C E 的长,然后根据S 阴影=(S △C EF +S 扇形A C F )-(S △A C G +S 扇形C EG )即可求出阴影面积;②作EH ⊥C F 于点H ,如图4,先解Rt △EFH 求出FH 和EH 的长,进而可得C H 的长,设OH=x ,则C O 和OE 2都可以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然后在Rt △B 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解析](1)∵30BAC ∠=︒,90ABC ∠=︒,∴∠A C B =60°,∵Rt △ABC ≌Rt △CEF ,∴∠EC F =∠B A C =30°,EF =B C =1,∴∠A C F =30°,∴∠A C F =∠EC F =30°,∴C F 是∠A C B 的平分线,∴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EF =1;故答案为:1;(2)①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3中的阴影所示:在Rt △C EF 中,∵∠EC F =30°,EF =1,∴C F =2,C E 3由旋转的性质可得:C F=C A =2,C E=C G 3 A C G =∠EC F =30°,∴S 阴影=(S △C EF +S 扇形A C F )-(S △A C G +S 扇形C EG )=S 扇形A C F -S 扇形C EG =2230330236036012πππ⨯⨯-=; 故答案为:12π;②作EH ⊥C F 于点H ,如图4,在Rt △EFH 中,∵∠F =60°,EF =1, ∴13,2FH EH == C H =13222-=, 设OH=x ,则32OC x =-,2222223324OE EH OH x x ⎛=+=+=+ ⎝⎭, ∵OB =OE ,∴2234OB x =+, 在Rt △B OC 中,∵222OB BC OC +=,∴2233142x x ⎛⎫++=- ⎪⎝⎭, 解得:16x =,∴112263OF =+=.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旋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整体思想和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3.(8分)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边向点D 运动,到达点D 停止.作射线CP ,将CP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45°,与AB 边交于点Q ,连接PQ(1)画图,完善图形.(2)三条线段DP ,PQ ,BQ 之间有无确定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过点C 作CH PQ ⊥于H .若线段CP 的最大值为4,求点H 运动的路径长.[解析](1)画图,如图1.(2)DP ,PQ ,BQ 之间有确定的数量关系,PQ DP BQ =+.理由如下:如图1,∵ABCD 是正方形,∴可将DCP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到BCM ∆. ∴DCP BCM ∆∆≌,90PCM ∠=︒.∴DP BM =,CP CM =,190D ∠=∠=︒.∴Q ,B ,M 在同一条直线上.∵45PCQ ∠=︒,∴45MCQ ∠=︒.∴PCQ MCQ ∠=∠.∵CQ CQ =,∴()SAS PCQ MCQ ∆∆≌.∴PQ MQ =. ∴PQ DP BQ =+.(3)如图2,由(2),2M ∠=∠.∵3190∠=∠=︒,∴(AAS)PCH MCB ∆∆≌.∴CH CB =.当点P 还在点A 处时,CP 是正方形的对角线,此时最长.即正方形的对角线为4. ∴正方形的边长22CB =∴22CH =当点P 从A 到点D 时,点H 从点B 沿圆弧到点D ,圆心角90BCD ∠=︒.∴点H 运动的路径长为1224CB ππ⨯⋅=.24.(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矩形,点(0,0)O ,点(6,0)A ,点(0,8)B .以A 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 ,得到矩形ADEF ,点,,O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D E F ,记旋转角为(090)αα︒︒<<.(1)如图①,当30α︒=时,求点D 的坐标;(2)如图②,当点E 落在AC 的延长线上时,求点D 的坐标;(3)当点D 落在线段OC 上时,求点E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1)点D 的坐标为()633,3;(2)点D 的坐标为618,55⎛⎫ ⎪⎝⎭;(3)点E 的坐标为()12,8. [分析](1) 过点D 作DG x ⊥轴于,G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A D =6,再直角三角形A D G 中可求出D G ,A G 的长,即可确定点D 的坐标.(2) 过点D 作DG x ⊥轴于,G DH AE ⊥于H 可得出,GADH HA DG ==,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 E 的长为10,再利用面积公式求出D H ,从而求出OG ,D G 的长,得出答案(3) 连接AE ,作EG x ⊥轴于G ,由旋转性质得到,DAE AOC AD AO ∠∠==,从而可证AEG AED AAS ≌(),继而可得出结论.[解析](1)过点D 作DG x ⊥轴于,G ,如图①所示:。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旋转》检测(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45°,点D 在AC 边上.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得到△ACD ′,且D ′、D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D 的大小为( )A .15°B .22.5°C .25°D .30°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4.如图,△ABC 中,AB =6,AC =4,以BC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BDCF ,连接AD ,则AD 长不可能是( )A .2B .4C .6D .8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6.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P 是A B ''的中点,连接PM .若2BC =,30A ∠=︒,则线段PM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17.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 =30°,连接AC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点C 与对应点D 重合,得到EBD ,若AB =5,AD =4,则AC 的长度为( )A .5B .6C .26D .4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0,1),()1,0-.一个电动玩具从坐标原点O 出发,第一次跳跃到点1P ,使得点1P 与点O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第二次跳跃到点2P ,使得点2P 与点1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第三次跳跃到点3P ,使得点3P 与点2P 关于点C 成中心对称:第四次跳跃到点4P ,使得点4P 与点3P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第五次跳跃到点5P ,使得点6P 与点4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照此规律重复下去,则点2013P 的坐标为( )A .(2,2)B .()2,2-C .()0,2-D .()2,0- 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0.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1.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点E 在AB 边上,连接CE .若点B 与点O 关于CE 对称,则CB :AB 为( )A .12B .512-C .33D .3212.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E 在CD 边上,1DE =,把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连接EE ',则线段EE '的长为______.14.如图,在ABC 中,4AB =, 5.8BC =,60B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________.15.如图,在等边△ABC 中,AC=10,点O 在AC 上,且AO=4,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结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 转60º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108BAC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 C ''△.若点B '恰好落在BC 边上,且AB CB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AB =6,将△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A 1BC 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8.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2),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A 1,点A 1关于原点对称点A 2,点A 2关于x 轴对称点A 3,A 3关于y 轴对称点A 4,……,按此规律,则点A 2019的坐标为_____.19.如图,把Rt △ABC 绕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 △DFC ,若直线DF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点E ,连接BF ,CE ,且BC =2.下面四个结论:①BF =22②∠CBF =45°;③∠CED =30°;④△ECD 的面积为223+,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填番号)参考答案20.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6cm ,BC =8cm .将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Rt AB C ''△,使点C '落在AB 边上,连结BB ',则BB '的长度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1,等腰Rt ABC 中,90A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 (2)探究证明: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8AD =,20AB =,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22.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类比特殊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和探究方法可以发现一般图形具有的普遍规律.如图1,在ABC 中,90ACB ∠=︒,AC B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上一点,将AEC 以点C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BFC △,AD 的延长线交线段BF 于点P .探究线段EP ,FP ,BP 之间的数量关系.数学思考(1)请你在图1中证明AP BF ⊥;特例探究(2)如图2,当CE 垂直于AD 时,求证:2EP FP BP +=;类比再探(3)请判断(2)的结论在图1中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3.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并写出点1A 的坐标;(2)将△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请画出旋转后的222A B C △,并写出A 2的坐标. (3)直接写出12B B 的长度.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1)将△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 ,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B1C1;直接写出点B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点B2的坐标.25.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1B1C1;(2)请画出△ABC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3)若△A1B1C1绕点M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4)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6.如图所示,△ ABC和△ AEF为等边三角形,点 E 在△ ABC 内部,且 E 到点 A、B、C 的距离分别为 3、4、5,求∠AEB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AC=∠CAD'=45°,AD=A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D=67.5°,∠D'AB=90°,即可求∠ABD的度数.【详解】解:∵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得到△ACD′,∴∠BAC=∠CAD'=45°,AD=AD',∴∠AD'D=1(180°-45°)=67.5°,∠D'AB=90°,2∴∠ABD=90°-67.5°=2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知识;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3.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详解】解:A、∵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将△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º得△ECD,AB=EC,DE=AD,等腰Rt△ADE中AE=2AD,在△ACE中由三边关系得,CE-AC<AE<CE+AC,即2<2AD<10求出AD的范围即可.【详解】将△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º得△ECD,AB=EC=6,DE=AD,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D,在△ACE中由三边关系得,CE-AC<AE<CE+AC,即2<2AD<10,<,2<AD<52=50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AD的范围问题,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性质,由条件分散,将已知与未知化归一个三角形中,利用旋转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ACE实现转化,利用三边关系确定AE 的范围是解题关键.5.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选项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B解析:B【分析】连接PC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PC ,利用中点求出CM ,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得PM 的最大值.【详解】解:如图连接PC .在Rt △ABC 中,∵∠A=30°,BC=2,∴AB=4,根据旋转不变性可知,A′B′=AB=4,''90A CB ACB ∠=∠=︒,∵P 是A B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CM=BM=1,PC=12A′B′=2 又∵PM≤PC+CM ,即PM≤3,∴PM 的最大值为3(此时P 、C 、M 共线).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D解析:D【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 =BE ,∠ABE =60°,AC =DE ,进而可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EAD =90°,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DE 的长,即为AC 的长【详解】解:∵△EBD 是由△ABC 旋转得到,∴BA =BE ,∠ABE =60°,AC =DE ,∴△ABE 是等边三角形,∴∠EAB =60°,∵∠BAD =30°,∴∠EAD =90°,∵AE =AB =5,AD =4,∴DE,即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计算出前几次跳跃后,点P 1,P 2,P 3,P 4,P 5,P 6,P 7的坐标,可得出规律,继而可求出点P 2013的坐标.【详解】解:∵点1P 与点O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P 1(2,0),过P 2作P 2D ⊥OB 于点D ,∵2P 与点1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P 1B=P 2B ,在△P 1BO 和△P 2BD 中121212PBO P BD POB P DB PB P B ∠=∠⎧⎪∠=∠⎨⎪=⎩, ∴△P 1BO ≌△P 2BD ,∴P 2D=P 1O=2,BD=BO=1,∴OD=2,∴P 2(-2,2),同理可求:P 3(0,-2),P 4(2,2),P 5(-2,0),P 6(0,0),P 7(2,0),从而可得出6次一个循环,∵2013=335…3,6∴点P2013的坐标为(0,-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点的坐标的规律变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前几次跳跃后点的坐标,总结出一般规律.9.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0.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1.C解析:C【分析】连接DB ,AC ,OE ,利用对称得出OE =EB ,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OC =BC ,进而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DB ,AC ,OE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DB ,∠ABC =90°,OC =OA =OB =OD ,∵点B 与点O 关于CE 对称,∴OE =EB ,∠OEC =∠BEC ,在△COE 与△CBE 中,OE BE OEC BEC CE CE =⎧⎪∠=∠⎨⎪=⎩,∴△COE ≌△CBE (SAS ),∴OC =CB ,∴AC =2BC ,∵∠ABC =90°,∴AB 3CB ,即CB :AB =33,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中心对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利用对称得出OE=EB 是解题的关键. 12.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解:A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项A 错误;B 、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项B 正确;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项C 错误;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最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由旋转的性质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在中故答案为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90,3ABC D C CD BC A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1,90BE DE ABE D ''==∠=∠=︒,从而可得点,,E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4E C '=,最后在Rt EC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3ABC D C CD BC AB ∴∠=∠=∠=︒===,1DE =,312CE CD DE ∴=-=-=,由旋转的性质得:1,90BE DE ABE D ''==∠=∠=︒,180ABC ABE '∴∠+∠=︒,∴点,,E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134E C BE BC ''∴=+=+=,则在Rt ECE '中,EE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正方形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4.【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 解析:1.8【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 AD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4BD AB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4AB AD ==,60B ∠=︒,ABD ∴是等边三角形,4BD AB ∴==,5.8BC =,5.84 1.8CD BC BD ∴=-=-=,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PO=∠COD 进而可以证明△APO ≌△COD 进而可以证明AP=CO 即可解题【详解】∵∠A+∠APO=∠POD+∠COD ∠A=∠POD=60°∴∠APO=∠COD解析: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PO=∠COD ,进而可以证明△APO ≌△COD ,进而可以证明AP=CO ,即可解题.【详解】∵∠A+∠APO=∠POD+∠COD ,∠A=∠POD=60°,∴∠APO=∠COD ,在△APO 和△COD 中,A C APO COD OD OP ∠∠⎧⎪∠∠⎨⎪⎩===,∴△APO ≌△COD (AAS ),即AP=CO ,∵CO=AC-AO=6,∴AP=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APO ≌△COD 是解题的关键.16.24°【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边和角相等找到角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设=x°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x°=AC=AB ∴∠=∠B ∵∴∠C=∠CA=x°∴∠解析:24°【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边和角相等,找到角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设C '∠=x°.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C = x°,'AC =AC, 'AB =AB.∴∠'AB B =∠B.∵AB CB ''=,∴∠C=∠CA 'B =x°.∴∠'AB B =∠C+∠CA 'B =2x°.∴∠B=2x°.∵∠C+∠B+∠CAB=180°,108BAC ∠=︒,∴x+2x+108=180.解得x=24.∴C '∠的度数为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旋转的性质的应用及等腰三角形得性质.17.9【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BC ≌△A1BC1A1B=AB=6所以△A1BA 是等腰三角形依据∠A1BA=30°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由图形可以知道S 阴影=S △A1BA+S △A1BC1﹣S △ABC=解析:9【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BC ≌△A 1BC 1,A 1B=AB=6,所以△A 1BA 是等腰三角形,依据∠A 1BA=30°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由图形可以知道 S 阴影=S △A1BA +S △A 1BC 1﹣S △ABC=S △A 1BA ,最终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在△ABC 中,AB=6,将△ABC 绕点 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30°后得到△A 1BC 1, ∴△ABC ≌△A 1BC 1,∴A 1B=AB=6,∴△A 1BA 是等腰三角形,∠A 1BA=30°,∴S △A1BA = 12×6×3=9, 又∵S 阴影=S △A1BA +S △A1BC1﹣S △ABC ,S △A1BC1=S △ABC ,∴S 阴影=S △A1BA =9. 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运用面积的和差关系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8.(32)【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写出A1A2A3的坐标找出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1是(﹣32);作点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2是(3﹣2);作点A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解析:(3,2).【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写出A1、A2、A3的坐标,找出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1,是(﹣3,2);作点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2,是(3,﹣2);作点A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3,是(3,2).显然此为一循环,按此规律,2019÷3=673,则点A2019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解答此题需熟悉: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则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横坐标、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19.①②④【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CB=2∠BCF=90°则可得△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对①②进行判断;由于直线DF垂直平分AB则FA=FBBE=AE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析:①②④【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CB=2,∠BCF=90°,则可得△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对①②进行判断;由于直线DF垂直平分AB,则FA=FB,BE=AE,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计算出∠ECA=∠A=22.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计算出∠CEF,从而可对③进行判断;作EH⊥BD于H,如图,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EH=1AC+1,利用旋转性质得CD=CA=,则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计算出2△ECD的面积,从而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把Rt△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DFC,∴CF=CB=2,∠BCF=90°,∴△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BC=,∠CBF=45°,所以①②正确;∵直线DF垂直平分AB,∴FA=FB,BE=AE,∴∠A=∠ABF,而∠BFC=∠A+∠ABF=45°,∴∠A=22.5°,∵CE为斜边AB上的中线,∴EC=EA,∴∠ECA=∠A=22.5°,∴∠CEF=180°﹣90°﹣2×22.5°=45°,所以③错误;作EH⊥BD于H,如图,∵把Rt△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DFC,∴CD=CA=2+22,∵点E为AB的中点,∴EH=1AC=2+1,2∴△ECD的面积=1•(2+1)•(2+22)=22+3,所以④正确.2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的性质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0.4【分析】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B′C′的边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B′即可【详解】∵在Rt△ABC中∠C=90°AC=6cmBC=8cm∴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C′=AC=解析:5【分析】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B′C′的边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B′即可.【详解】∵在Rt△ABC中,∠C=90°,AC=6cm,BC=8cm,∴2210+=.AB AC BC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C′=AC=6,B′C′=BC=8∴BC′= AB-AC′=4∵B′C′⊥AB,∴在Rt △BB′C′中,BB =='.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此题实际上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将所求线段BB'与已知线段AC 、BC 的长度联系起来求解的.三、解答题21.(1)PM PN =,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98【分析】(1)根据题意可证得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12PM CE =,12PN BD =,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PM CE ,得出DPM DCA =∠∠,通过角的转换得出DPM ∠与DPN ∠互余,证得PM PN ⊥. (2)先证明E ABD AC ∆≌,得出BD CE =,同(1)的方法得出12PM BD =,12PN BD =,即可得出PM PN =,同(1)的方法由MPN DCE DCB DBC ACB ABC ∠=∠+∠+∠=∠+∠,即可得出结论.(3)当BD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而BD 最大值是28AB AD +=,21()2PMN SPM =⨯,计算得出结论. 【详解】 (1)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PM PN =,位置关系是PM PN ⊥.∵等腰Rt ABC 中,90A ∠=︒,∴AB=AC ,∵AD=AE ,∴AB-AD=AC-AE ,∴BD=CE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 ∴12PM CE =,12PN BD =, ∴PM PN =;∵//PM CE ,∴DPM DCA ∠=∠,∵90A ∠=︒,∴90ADC ACD ∠+∠=︒,∵ADC DPN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0MPN DPM DPN DCA ADC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由旋转可知,BAD CAE ∠=∠,AB AC =,AD AE =,∴()ABD ACE SAS ≌△△,∴ABD ACE ∠=∠,BD CE =,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12PN BD =,12PM CE =, ∴PM PN =, ∴PMN 是等腰三角形,同(1)的方法可得,PM //CE ,∴DPM DCE ∠=∠, 同(1)的方法得,//PN BD ,PNC DBC ∠=∠,∵DPN DCB PNC DCB DBC ∠=∠+∠=∠+∠,∴MPN DPM DPN DCE DCB DBC ∠=∠+∠=∠+∠+∠BCE DBC ACB ACE DBC =∠+∠=∠+∠+∠ACB ABD DBC ACB ABC =∠+∠+∠=∠+∠,∵90BAC ∠=︒,∴90ACB ABC ∠+∠=︒,∴90MPN ∠=︒,∴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由(2)知,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PM PN BD ==, ∴PM 最大时,PMN 面积最大,∵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BD 最大,∴28BD AB AD =+=,∴14PM =, ∴2211149822PMN S PM ==⨯=最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中位线定理是解题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3)成立.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可得△AEC ≌△BFC ,得到∠FBC=∠EAC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证明AP ⊥BE 即可.(2)先证明四边形CEPF是正方形,得到CE=FP,再证明△CED≌△BPD,可得CE=BP,则问题可证.(3)过点C作CG⊥AD,垂足为G,CH⊥BP,垂足为H,则按照(1)中方法问题证.【详解】(1)证明: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可得△AEC≌△BFC,∴∠FBC=∠EAC.又∵∠ADC=∠BDP,∠EAC+∠ADC=180°-∠ACD=90°,∴∠BDP+∠FBC=90°,∴∠BPD=180°-(∠BDP+∠FBC)=90°,∴AP⊥BE.(2)证明:∵∠CEP=∠EPF=∠ECF=90°,∴四边形CEPF是矩形.∵CE=CF∴四边形CEPF是正方形.∴CE=EP=FP.又∵∠CDE=∠BDP,CD=BD,∠CED=∠BPD=90°∴△CED≌△BPD,∴CE=BP.∴EP+FP=2CE=2BP.(3)成立.理由如下:过点C作CG⊥AD,垂足为G,CH⊥BP,垂足为H.∵△BFC由△AEC逆时针90°旋转得到,∴∠AEC=∠BFC,CE=CF,∠ECF=90°.∵∠CEG+∠AEC=180°,∠CFH+∠BFC=180°,∴∠CEG=∠CFH.∵∠CGE=∠CHF=90°,∴△CEG≌△CFH,∴CH=CG,EG=FH.∴EP+FP=GP+HP∵∠CGP=∠GPH=∠H=90°,∴四边形CGPH是正方形.又(2)可知,GP+PH=2BP,∴EP+PF=2BP.【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图形旋转证明三角形全等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关键是应用由特殊到一般思想,通过类比方法证明问题.23.(1)图见详解,A1(-3,-5);(2)图见详解;A2(5,3);(3)B1B2=32.【分析】(1)找到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1、B1、C1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结果,同时得到点A1的坐标;(2)找到A、B、C绕着O点旋转90°后的对应点A2、B2、C2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结果,同时得到点A2的坐标;(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1B2的长.【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3,-5);(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A2(5,3);(3)B1B2222.3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1)作图见解析;B1(4,-2);(2)作图见解析;B2(-4,-4)【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B、C的对应点B1、C1,从而得到△AB1C1,再写出点B1的坐标;(2)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2,B2,C2即可.【详解】(1)如图,B1(4,-2);(2)如图,B2(-4,-4).【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5.(1)见解;(2)见解析;(3)M的坐标为(-1,0);(4)P的坐标为(2,0)【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2)分别作出A,B,C关于点(1,0)的对称点A2,B2,C2即可.(3)连接A1A2,B1B2交于点M,点M即为所求.(4)连接BA2交x轴于点P,点P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点M即为所求,点M的坐标为(-1,0).(4)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为(2,0).【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150°【分析】连接FC,可证△AEB≌△AFC(SAS),然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求的∠EFC=90°,然后根据全等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连接FC,则△AEB≌△AFC(SAS).在△EFC中,EF=3,FC=4,EC=5,所以是直角三角形,则∠EFC=90°,∠AEB=∠AFC=90°+60°=150°。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旋转》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AD =4,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一点,且∠EAF =45°,EC =1,将△ADE 绕点A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ABG 重合,连接EF ,则以下结论:①DE +BF =EF ,②BF =47,③AF =307,④S △AEF =507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3.以下四幅图案,其中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点,E 以点B 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 ∠把BAE △顺时针旋转,得到BA E '',连接DA '.若60,50ADC ADA '∠=︒∠=︒,则DA E ''∠的大小为( )A .130︒B .150︒C .160︒D .170︒ 5.已知Rt ABC ∆中,两条直角边4AC =,3BC =,将ABC ∆绕斜边中点O 旋转,使直角顶点与点B 重合,得到与ABC ∆全等的EDB ∆,BE 边和AC 相交于点F ,则EF 的值是( )A .78B .1C .45D .236.在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内装了一些水,把容器按不同方式倾斜一点,容器内的水面的形状可能是( )A .B .C .D . 7.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Q ,点D 是AC 边的中点,连接DQ ,则DQ 的最小值是( )A .22B .4C .23D .不能确定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3,点M 在CD 的边上,且DM=1,ΔAEM 与ΔADM 关于AM 所在的直线对称,将Δ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ΔABF ,连接EF ,则线段EF 的长为( )A .3B .23C .13D .159.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10.已知点A (1,a )、点B (b ,2)关于原点对称,则a+b 的值为( )A .3B .-3C .-1D .111.如图①,正方形A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B 的对称中心重合,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A 面积的12,如图②,移动正方形A 的位置,使正方形B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A 的对称中心重合,则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B 面积的( )A .12B .14C .16D .1812.如图,在等边△ABC 中,AC =9,点O 在AC 上,且AO =3,P 是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若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线段AP 的长是( )A .4B .5C .6D .8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3.若点M (3,a ﹣2),N (b ,a )关于原点对称,则ab =_____.14.已知点(,2)A m m 在直线3y x 上,则点A 关于原点对称点B 的坐标为______. 15.如图,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70°到OCD 的位置,若40AOB ︒∠=,则AOD ∠=_______________.16.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AOB =112°.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当α为______________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17.如图,如果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 ,连接DG ,那么∠DGE =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1),N (2,0),△MNP 和△M 1N 1P 1的顶点都在格点上,△MNP 与△M 1N 1P 1是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111A B C △的位置,点,B O 分别落在点11,B C 处,点1B 在x 轴上,再将111A B C △绕点1B 顺时针旋转到112A B C 的位置,点2C 在x 轴上,再将112A B C 绕点2C 顺时针旋转到222A B C △的位置,点2A 在x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3,0,0,2,2A B ⎛⎫⎪⎝⎭则点2020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正方形A 1B 1C 1O 的边OA 1交AB 于点E ,OC 1交BC 于点F ,正方形A 1B 1C 1O 绕O 点转动的过程中,与正方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2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0,AD =6.以点A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矩形ABCD ,得到矩形AEFG ,点B ,C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 ,F ,G .(1)如图1,当点E 落在边CD 上时,求线段CE 的长;(2)如图2,当点E 落在线段CF 上时,求证:∠EAC =∠BAC ;(3)在(2)的条件下,CD 与AE 交于点H ,求线段DH 的长.22.在ABC ∆中,AB AC =,BAC α∠=.(1)直接写出ABC ∠的大小为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当060α︒<<︒时,将线段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连接AD 、CD .①求证:ABD ACD ∆≅∆;②当40α=︒,求ACD ∠的度数.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4的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点O 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θ,当点A 第一次落在直线y x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 边交直线y x =于点M ,BC 边交x 轴于点N .(1)若30θ=︒时,求点A 的坐标;(2)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旋转正方形OABC 的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24.已知:点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一点(不与点B 重合),连接AD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求证:,BD CE BD CE =⊥;(2)如图2,当点D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请画出图形.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根据图2,请直接写出,,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25.如图1,AC ⊥CH 于点C ,点B 是射线CH 上一动点,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 (点D 对应点C ).(1)延长ED 交CH 于点F ,求证:FA 平分∠CFE ;(2)如图2,当∠CAB >60°时,点M 为AB 的中点,连接DM ,请判断DM 与DA 、D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6.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4),B(-2,2),C(3,0),(1)画出它的以原点O为对称中心的△A'B'C'(2)写出 A',B',C'三点的坐标.(3)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试求△ABC的周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从而求得GF,即可求解出△AEF的面积,最终即可判断出所有选项.【详解】∵将△ADE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ABG重合,∴AG=AE,∠DAE=∠BAG,DE=BG,∵∠EAF=45°,∴∠DAE+∠BAF=45°=∠GAB+∠BAF=∠GAF=45°,∵AG=AE,∠FAE=∠FAG=45°,AF=AF,∴△AFE≌△AFG(SAS),∴EF=FG,∵DE=BG,∴EF=FG=BG+FB=DE+BF,故①正确,∵BC=CD=AD=4,EC=1,∴DE=3,设BF=x,则EF=x+3,CF=4﹣x,在Rt△ECF中,(x+3)2=(4﹣x)2+12,解得x=47,∴BF=47,AF②正确,③错误,∴GF=3+47=257,∴S△AEF=S△AGF=12AB×GF=507,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3.A解析: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60,//AD BC AB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30DA B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可得30BA E BAE ''∠=∠=︒,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0ADC ∠=︒,60,//AD BC ABC ∴∠=︒,50ADA '∠=︒,180130DA B ADA ''∴∠=︒-∠=︒,AE BC ⊥,9030BAE ABC ∴∠=︒-∠=︒,由旋转的性质得:30BA E BAE ''∠=∠=︒,13030160DA E DA B BA 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A解析:A【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O 为DE 中点,可证OB=OE ,∠OBE=∠E ,进而证明AF=BF ,然后设设AF=BF=x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ABC ∆≌EDB ∆,∴BE=AC=4, ∠A=∠E , ∠C=∠DBE=90°.∵O 为AB 中点,且△ABC 绕点O 旋转,∴O 为DE 中点,∴OB=OE ,∴∠OBE=∠E ,∴∠OBE=∠A ,∴AF=BF ,设AF=BF=x ,则CF=4-x ,∵222BC CF BF +=,∴2223(4)x x +-=, ∴258x =, ∴258BF =, ∴257488EF BE BF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A解析:A【分析】结合题意,相当于把正方体一个面,即正方形截去一个角,可以得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详解】解:根据题意,结合实际,容器内水面的形状不可能是正方形、六边形、七边形. 故选A .【点睛】此类问题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培养空间想象力.7.C解析:C【分析】依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BCQ=120°,当DQ ⊥CQ 时,DQ 的长最小,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Q 的最小值.【详解】如图,由旋转可得∠ACQ=∠B=60°,又∵∠ACB=60°,∴∠BCQ=120°,∵点D 是AC 边的中点,∴CD=4,当DQ⊥CQ时,DQ的长最小,此时,∠CDQ=30°,∴CQ=1CD=2,2∴DQ=22-=,4223∴DQ的最小值是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8.C解析:C【分析】连接BM.证明△AFE≌△AMB得FE=MB,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M的长即可.【详解】连接BM,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得:AM=A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C=CD,∠BAD=∠C=90°,∵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DAM=∠EAM.∵∠DAM+∠BAM=∠FAE+∠EAM=90°,∴∠BAM=∠EAF,∴△AFE≌△AMB∴FE=BM.在Rt△BCM中,BC=3,CM=CD-DM=3-1=2,∴2222+=+=3213BC CM∴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9.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D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识别10.B解析:B【分析】由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直接得出a、b的值即可.【详解】∵点A(1,a)、点B(b,2)关于原点对称,∴a=﹣2,b=﹣1,∴a+b=﹣3.故选B.【点睛】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11.D解析:D【分析】设正方形B的面积为S,正方形B对角线的交点为O,标注字母并过点O作边的垂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E=OM,∠EOM=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EOF=∠MON,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OEF和△OMN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的面积的14,再求出正方形B的面积=2正方形A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正方形B对角线的交点为O,如图1,设正方过点O作边的垂线,则OE=OM,∠EOM=90°,∵∠EOF+∠EON=90°,∠MON+∠EON=90°,∴∠EOF=∠MON,在△OEF和△OMN中EOF MON OE 0MOEF OMN 90︒∠=∠⎧⎪=⎨⎪∠=∠=⎩, ∴△OEF ≌△OMN (ASA ),∴阴影部分的面积=S 四边形NOEP +S △OEF =S 四边形NOEP +S △OMN =S 四边形MOEP =14S 正方形CTKW , 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B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同理图2中阴影部分烦人面积=正方形A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图①,正方形A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B 的对称中心重合,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A 面积的12, ∴正方形B 的面积=正方形A 的面积的2倍,∴图2中重叠部分面积是正方形B 面积的18,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通过“角角边”证明△AOP ≌△CDO ,进而得到AP=OC=AC ﹣AO=6.【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A=∠C=60°,∵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OD ,∴OP=DO ,∵∠DOP=60°,∴∠AOP+∠COD=∠CDO+∠COD=120°,∴∠AOP=∠CDO ,在△AOP 与△CDO 中,A C AOP CDO OP DO ∠=∠⎧⎪∠=∠⎨⎪=⎩,∴△AOP ≌△CDO (AAS ),∴AP=OC=AC ﹣AO=6.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其知识点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M (3a ﹣2)N (ba )关于原点对称∴b=﹣3a ﹣2=﹣a 解得:a=1则ab=1×(﹣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解析:﹣3【分析】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M (3,a ﹣2),N (b ,a )关于原点对称,∴b =﹣3,a ﹣2=﹣a ,解得:a =1,则ab =1×(﹣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14.【分析】先由点在直线上求出m 的值然后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解:∵点在直线上∴2m=m+3∴m=3∴点A 坐标是(36)∴点(3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解析:(3,6)--【分析】先由点(,2)A m m 在直线3y x 上求出m 的值,然后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 【详解】解:∵点(,2)A m m 在直线3y x 上,∴2m =m +3,∴m =3,∴点A 坐标是(3,6),∴点A (3,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 的坐标为(﹣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3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利用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将绕点逆时针旋转70°到的位置∴∴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明确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40COD AOB ∠=∠=︒,70AOC ∠=︒,利用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70°到OCD 的位置,∴40COD AOB ∠=∠=︒,70AOC ∠=︒,∴30AOD AOC COD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明确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12°或124°或136°【分析】由题意可得△CO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CDO =∠COD =60°然后分三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将△BOC 绕点解析:112°或124°或136°【分析】由题意可得△CO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CDO =∠COD =60°,然后分三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CO =CD ,∠OCD =60°,∠ADC =α,∴△COD 是等边三角形.∴∠CDO =∠COD =60°,①若AO =AD ,则∠AOD =∠ADO ,∵∠AOD =360°﹣112°﹣60°﹣α=188°﹣α,∠ADO =α﹣60°,∴188°﹣α=α﹣60°,解得:α=124°;②若OA =OD ,则∠OAD =∠ADO .∵∠OAD =180°﹣(∠AOD +∠ADO )=180°﹣(188°﹣α+α﹣60°)=52°,∴α﹣60°=52°,∴α=112°;③若OD =AD ,则∠OAD =∠AOD .∵∠AOD =188°﹣α,∠OAD =()180602α︒--︒=120°﹣2α, ∴188°﹣α=120°﹣2α,解得:α=136°. 综上所述:当α为112°或124°或136°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112°或124°或136°.【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全面分类、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7.15°【分析】如图根据旋转的性质得∠DCG=30°∠CGE=∠CDA=90°CG=CD 可得△CDG 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顶角度数求出底角∠CGD 的度数它的余角即为所求【详解】解:∵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解析:15°【分析】如图,根据旋转的性质得∠DCG=30°,∠CGE=∠CDA=90°,CG=CD ,可得△CDG 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顶角度数求出底角∠CGD 的度数,它的余角即为所求.【详解】解:∵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 ,∴∠DCG=30°,CG=CD ,∠CGE=∠CDA=90°,∴∠CDG=∠CGD=(180°-30°)÷2=75°,∴∠DGE =∠CGE-∠CGD=90°-75°=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由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得等腰三角形.18.(21)【分析】观察图形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点P (11)N (20)∴由图形可知M (30)M1(12)N1(22)P1(3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解析:(2,1)【分析】观察图形,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点P (1,1),N (2,0),∴由图形可知M (3,0),M 1(1,2),N 1(2,2),P 1(3,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对称中心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19.(60602)【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6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0的坐标【详解】∵A(0)B(02)则OA=OB=2∴Rt△解析:(6060,2)【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6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0的坐标.【详解】∵A(32,0),B(0,2),则OA=32,OB=2,∴Rt△AOB中,52==,∴OA+AB1+B1C2=352622++=,∴B2的横坐标为:6,且B2C2=2,即B2(6,2),∴B4的横坐标为:2×6=12,∴点B2020的横坐标为:2020÷2×6=6060,点B2020的纵坐标为:2,即B2020的坐标是(6060,2),故答案为:(6060,2)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旋转规律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通过图形旋转,找到所有B点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a2【分析】由题意得OA=OB∠OAB=∠OBC=45°又因为∠AOE+∠EOB=90°∠BOF+∠EOB=90°可得∠AOE=∠BOF根据ASA可证△AOE≌△BO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AO解析:14a2.【分析】由题意得OA=OB,∠OAB=∠OBC=45°又因为∠AOE+∠EOB=90°,∠BOF+∠EOB=90°可得∠AOE=∠BOF,根据ASA可证△AOE≌△BO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AOE=S△BOF,可得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14,即可求解.【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AO=BO,∠AOB=90°,∠OAB=∠OBC=45°,∵∠AOE+∠EOB=90°,∠BOF+∠EOB=90°,在△AOE 和△BOF 中OAE OBF OA OBAOE BOF ∠=∠⎧⎪=⎨⎪∠=∠⎩, ∴△AOE ≌△BOF (ASA ),∴S △AOE =S △BOF ,∴重叠部分的面积21144AOB ABCD SS a ===正方形, 故答案为:14a 2.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OE ≌△BOF 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2;(2)见解析;(3)165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知AB=AE=10,由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6,∠BAD=∠D=90°,由勾股定理得出DE=8,即可得出答案;(2)由旋转的性质知∠AEF=∠BAD=90°,AE=AB ,证明Rt △ABC ≌Rt △AEC (HL ),即可得出结论;(3)设DH=x ,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H=CD-DH=10-x ,∠DCA=∠BAC ,证出∠DCA=∠EAC ,得出AH=CH=10-x ,在Rt △ADH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由旋转的性质知:AB =AE =10,∵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6,∠BAD =∠D =90°,∴DE=8,∵CD =AB =10,∴CE =DC ﹣DE =10﹣8=2;(2)证明:由旋转的性质知:∠AEF =∠BAD =90°,AE =AB ,∵点E 落在线段CF 上,∴∠AEC =∠AEF =90°,在Rt △ABC 和Rt △AEC 中,AE AB AC AC =⎧⎨=⎩, ∴Rt △ABC ≌Rt △AEC (HL ),(3)解:设DH=x,在矩形ABCD中,AB∥CD,AB=CD=10,∴CH=CD﹣DH=10﹣x,∠DCA=∠BAC,又∵∠EAC=∠BAC,∴∠DCA=∠EAC,∴AH=CH=10﹣x,在Rt△ADH中,∵DH2+AD2=AH2,∴x2+62=(10﹣x)2,解得:x=165,∴DH=165.【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90°-12α;(2)①见解析;②∠ACD=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的大小;(2)①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C=BD,∠DBC=60°,所以△BCD为等边三角形,于是BD=CD,再根据SSS可得△ABD≌△ACD;②先由(1)求得∠ABC=70°,再由△BCD为等边三角形可得∠BDC=60°,于是可得∠ABD 的度数.【详解】解:(1)90°-1 2α∵ AB=AC,∴∠ABC=12(180°-∠BAC)=12(180°-α)=90°-1 2α(2)①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则BC=BD,∠DBC =60°∴△BCD为等边三角形∴ BD=CD在△ABD和△ACD中,∵AB =ACBD= CD,AD=AD∴△ABD ≌△ ACD (SSS )②当α=40°时,∵ AB=AC ,∠ACB =∠ABC =90°-12α=70° ∵△BCD 为等边三角形∴∠BCD =60°∴∠ACD = ∠ACB -∠BCD = 1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定理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1)(2,23);(2)不变【详解】解:(1)如图1,过A 作AD ⊥y 轴,交y 轴于点D∵AD ⊥y 轴,30θ=︒,正方形OABC 的边长是4∴AD=2,OD=23∴A 的坐标是(2,23)(2)P 值无变化.证明:延长BA 交y 轴于E 点.(如图2)在△OAE 与△OCN 中90?AOE CON OAE OCN OA OC =⎧⎪==⎨⎪=⎩∠∠∠∠ ∴△OAE ≌△OCN (AAS )∴OE=ON ,AE=CN .在△OME 与△OMN 中45?OE ON MOE MON OM OM =⎧⎪∠=∠=⎨⎪=⎩,∴△OME ≌△OMN (SAS )∴MN=ME=AM+AE ,∴MN=AM+CN ,∴P=MN+BN+BM=AM+CN+BN+BM=AB+BC=8.∴在旋转正方形OABC 的过程中,P 值无变化.【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利用图形旋转的变化规律得出对应边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图见解析,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2222AD BD CD =+.【分析】(1)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可得,90,45AB AC BAC ABC AC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2)先根据旋转的定义画出图形,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先在Rt 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DE AD =,再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2DE CE CD BD CD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45AB AC BAC ABC ACB ∴=∠=︒∠=∠=︒,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2)成立,理由如下:由题意,画出图形如下: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3)如图,连接DE ,,90AD AE DAE =∠=︒,∴在Rt ADE △中,22222=+=DE AD AE AD ,由(2)可知,,BD CE BD CE =⊥,∴在Rt CDE △中,22222DE CE CD BD CD =+=+,2222AD BD CD ∴=+,即,,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222AD BD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5.(1)见解析;(2)2DM +3AD =DE ,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得到对应角相等,根据角分线定义证明.(2)延长AD 交BC 于F ,连接CD ;利用旋转的到特殊值三角形,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将DE 解转化到CB 决问题即可.【详解】(1)如图1中,∵△ADE 由△ABC 旋转得到,∴AC =AD ,∠ACF =∠ADE =∠ADF =90°,AF=AF∴ACF ADF ≌(HL),AFC AFD ∴∠=∠, FA 平分∠CFE ; (2)结论:23DM AD DE +=,理由如下:如图2中,延长AD 交BC 于F ,连接CD ,∵AC =AD ,∠CAD =60°,∴△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CD =AC ,∵∠ACF =90°,∠CAF =60°,∴∠AFC =30°,∴AD =AC =12AF , ∴AD =DF ,∴D 为AF 的中点,又∵M 为AB 的中点,∴DM =12FB ,即FB=2DM在Rt△AFC中,FC=3AC=3AD,==+,DE CB FB FC∴+=+23FB FC DM AD∴23+=.DM AD DE【点睛】本题考查图形旋转、30°直角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将DE 解转化为CB是解题关键.26.(1)见解析;(2)A′坐标为(-4,-4);B′坐标为(2,-2);C′坐标为(-3,0);++.(3)2101729【分析】(1)找到各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顺次连接可得到△A′B′C′;(2)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出A′,B′,C′三点的坐标;(3)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AC,BC的长,相加即可求得△ABC的周长.【详解】解:(1)所画图形如下:(2)结合图形可得A′坐标为(-4,-4);B′坐标为(2,-2);C′坐标为(-3,0);(3)22AB=+=62210221417AC=+22BC+=.2529.则△ABC的周长为2101729【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作图及中心对称、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旋转的三要素,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到各点的对应点,难度一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旋转》单元通关测试(图片版含手写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旋转》章节测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1-5BCBCA 6-8CCD二、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填空题9、②④⑤ 10、2311、 12、4 13、 14、三、解答题16、“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7、18、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9、“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上册《旋转》全章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旋转》全章测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2,-3)2、国旗上的五角星图案绕它的中心旋转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它的旋转角可能是().A.54°B.60°C.72°D.108°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4、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右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点A为中心()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5、右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A.90°B.60°C.45°D.30°二、填空题(第6-9题每空4分,第10题每空3分共26分)6、已知点A(a+b,4)与点B(-2,a-b)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7、在线段、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8、点P(-1,3)绕着原点顺时针旋转90o与P’重合,则P’的坐标为.9、如图,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PC=1,将△CDP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CBE,则PE=__________ .10、如图,P是正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BCD ABPE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 ,则点P 与点P' 之 间的距离为_______,∠APB =______°.三、作图题(共24分)11、(8分)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画出△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1B 1C 1.12、(8分)如图,画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13、 (8分)请用4.块.图1中的图形设计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把设计的图形画在下面10×10的方格中.(要求:以点O 为对称中心)四、证明题(共25分)xy(2,3)(-2,-1)(-3,2)C B A-4432-4-3-2-1432-3-1-211O图114、(8分)以△ABC 中AB 、AC 为边分别作正方形ADEB 、ACGF ,连接DC 、BF. 证明:CD=BF.15、(8分)如图,将△ABC 绕顶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EBD ,连结AD ,DC ,∠DAB=30°.求证:AD 2+AB 2=AC 2.16、(9分) )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180°,AB=AD ,AC=1,∠ACD=60°,A B ED C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附加题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于点D .(1)如图1,请你直接写出线段AD 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 AD= BC ;(2)如图2,若P 是线段BC 上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联结AP ,将线段A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 ,联结CE ,猜想线段AD 、CE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若点P 是线段BC 延长线上一个动点,(2)中的其他条件不变,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3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AD 、CE 、PC 之间的数量关系.CABD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一、选择题1.D2.C3.D4.D5.C 二、填空题6.a=-1,b=37.线段和圆8.(3,1)9.2 10. 6,150°三、作图题11.(略) 12.A 1(3,-2),B 1(2,1),C 1(-2,-3) 13.(略) 14.证明ADC ≅ABF(SAS) ∴CD=BF 15.证明:∵ΔABC 绕顶点B 旋转60°得到ΔEBD ∴ΔABC ≅ΔEBD ,∠ABE=60° ∴AC=ED , AB=BE ∴ΔABE 为等边三角形 ∴AB=AE ,∠EAB=60° ∵∠DAB=30° ∴∠EAD=90°在Rt ΔAED 中,∠EAD=90° ∴AE 2 + AD 2 =ED 2 ∵AE=AB , ED=AC ∴AD 2 + AB 2 =AC 2附加题:(1)32(2)猜想:3CE+PC ) 证明略(3)3CE-PC )E16.延长CD 到E ,使得DE=BC 连接AE 证ΔADE ≅ΔABC (SAS ) ∴AC=AE∵∠ACD=60°∴ΔACE 为等边三角形S 四ABCD =S ΔACE =123234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旋转测试题
(9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
1.平面图形的旋转一般情况下改变图形的()
A. 位置
B.大小
C.形状
D.性质
2. 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3. 将□ABCD旋转到□A′B′C′D′的位置,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AB=A′B′
B. A B∥A′B′
C.∠A=∠A′
D.△ABC≌△A′B′C′
4.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5.如图,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A. 30°
B. 60°
C.90°
D. 120°
A B C D
F
E
D
C
B
A
O
F
E
D
C
B
A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DC 边上的点,连接BE ,将△BCE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F ,连接EF ,若∠BEC=60°,则∠EFD 的 度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7.把一个正方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一周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8.如图,△ABC 和△DEF 关于点O 中心对称,要得到△DEF ,需要将△ABC A.. 30° B. 90° C. 180° D. 360° 二、填空题()
9.钟表上的时针随时间的变化而转动,这可以看做的数学上的 . 10.菱形ABCD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A ′B ′C ′D ′,则四边形A ′B ′C ′D ′是 .
11.钟表的分针经过20分钟,旋转了 ° . 12.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 °才能与自身重合.
13.如图,△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A B 1B 是 三角形。
14.如图,△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1A 1B C ,若1A 1B ⊥AC ,则∠A 的度数是 。
15.如图,△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F 的位
13题图 C 1
B 1
C B
A
14题图
A 1
B 1
C
B
A
15题图
F
E
C
B
A
16题图
D
C B
A
置 ,若∠A=15°,∠C=10°,E ,B ,C 在同一直线上,则∠ABC= ,旋转角是 。
16.如图,等腰△ABC 绕点A 旋转到△ACD 的位置。
已知∠ABC=80°,则在这个图中,点B 的对应点是 ,BC= ,∠ACD= ,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2分) 17.(本题6分)
在图中,将大写字母H 绕它右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
18.(本题8分) 如图,菱形A ′B ′C ′D ′是菱形ABC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你能画出旋转前的图形吗?
19如图,将扇形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分别画出旋转下列角度后的图形:
(1)90° (2)180° (3)270°
O
D'
C'B'
A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