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都有丙酮酸中间产物
厌氧呼吸途径中能量产生机制
厌氧呼吸途径中能量产生机制厌氧呼吸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维持细胞能量供应的重要代谢途径。
与有氧呼吸相比,厌氧呼吸的能量产生效率较低,但在某些环境中却是必需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厌氧呼吸途径中的能量产生机制。
厌氧呼吸途径最常见的代表是乳酸发酵,该代谢途径发生在细胞质内。
乳酸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通过转换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并同时生成少量的ATP,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乳酸发酵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糖酵解、核糖苷酸生成以及乳酸生成。
首先,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分子被酵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该过程产生了少量的ATP。
随后,丙酮酸发生脱羧反应,转化成丙醇,并且产生了进一步的ATP。
最后,丙醇被氧化为乳酸,同时再次生成ATP。
乳酸发酵的整个过程不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能够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能量产生。
这一代谢途径主要发生在一些无氧微生物以及动物肌肉细胞中。
在无氧微生物中,乳酸发酵是其主要产能途径。
而在动物肌肉中,当氧气供应不足时,乳酸发酵能够帮助维持肌肉的能量供应,直至氧气供应恢复。
除了乳酸发酵,还存在其他几种厌氧呼吸的能量产生机制。
例如,在某些厌氧细菌和古生物中,硫酸盐还原是一种常见的能量产生途径。
这些细菌和古生物能够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并通过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
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物,将电子传递到反应链中,并最终产生ATP。
此外,甲烷生成也是一种厌氧呼吸的能量产生途径。
一些甲烷产生菌通过降解有机物产生甲酸和二氢气,然后二氢气和CO2共同转化成甲烷,同时合成少量ATP。
这个过程被称为甲烷生成过程,常见于湿地、沼泽等缺氧环境。
最后,硝酸盐还原也是基于厌氧呼吸的能量产生机制之一。
一些厌氧细菌能够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氮气或氨,释放出能量。
这一过程常见于水体中,使得一些生态系统能够在缺氧环境下持续运作。
总的来说,厌氧呼吸途径中的能量产生机制多种多样,能够在缺氧环境中满足细胞和生物体的能量需求。
3-1 第三节细胞呼吸
土豆保存不当,会变软, 土豆保存不当,会变软, 闻起来还有酸味 酸味。 闻起来还有酸味。
(?)
(?)
4、过程 、 细 胞 质 基 4[H] 质
酶
第
C6H12O6 酶 2 C3H4O3 酶 2C3H6O3(乳酸) 乳酸)
少量能量 (ATP) )
一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2C2H5OH(酒精)+2CO2 (酒精)
类型: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有氧呼吸 三、无氧呼吸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五、细胞呼吸的意义 六、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比较
复习思考: 复习思考:
最终能量来源: 最终能量来源: 太阳能 可作为能源物质的有: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可作为能源物质的有: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直接能源物质: 直接能源物质:ATP
1mol葡萄糖:
2870kJ
1161kJ
储存在: 储存在: 38 mol ATP中 中
1709kJ 热能
能量利用率为: 能量利用率为: 40 %
二、无氧呼吸
1、概念(P72)及总反应式 概念(P72)及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2H5OH + 2CO2 + 能量
(高等植物;酵母菌) 高等植物;酵母菌) 或 C6H12O6 酶 2 C 3H 6O 3 + 能量
(线粒体) 线粒体)
酶
12H 12H2O + 34ATP
为底物) (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以C6H12O6为底物)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酶 12H C6H12O6 + 6H2O +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
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我们来了解一下糖酵解。
糖酵解是一种无氧代谢途径,发生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子转化为能量和乳酸。
糖酵解共分为三个阶段:糖分解阶段、乳酸生成阶段和再生阶段。
在糖分解阶段,葡萄糖分子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两个ATP分子。
接着,在乳酸生成阶段,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同时再生两个NAD+。
最后,在再生阶段,剩下的乙醇和乳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成葡萄糖,同时再生两个ATP分子。
可以看出,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和ATP。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糖有氧氧化。
糖有氧氧化是一种有氧代谢途径,发生在线粒体内,将葡萄糖分子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量的ATP。
糖有氧氧化共分为三个阶段:糖分解、丙酮酸氧化和三羧酸循环。
在糖分解阶段,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并产生两个ATP分子。
接着,在丙酮酸氧化阶段,丙酮酸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两个NADH和一个ATP分子。
最后,在三羧酸循环中,乙酰辅酶A被进一步氧化,生成大量的NADH、FADH2和ATP分子。
最终,NADH和FADH2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ATP。
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共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丙酮酸。
在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而在糖有氧氧化过程中,葡萄糖也被分解为丙酮酸。
这是因为两个过程都需要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然后再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进一步的代谢。
丙酮酸是能量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酰辅酶A,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
除了丙酮酸,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的中间代谢产物。
例如,磷酸化糖酸和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草酰乙酸等都是这两个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它们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多种反应,最终将葡萄糖分解为能量和其他代谢产物。
总结起来,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两个重要途径。
它们共同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是丙酮酸,同时还包括磷酸化糖酸和三羧酸循环中的其他化合物。
3.2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有 氧呼 吸的 过 程 图 解
1、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 O6
酶 2C3H4 + 4[H] + 能量(少量) O3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4[H]
①酶
2丙酮 酸
能量
热能
2AT P
线粒体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性:最适温度时,
细胞呼吸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
温度
吸酶活性降低, 甚至变性失活,
呼吸受抑制;低
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曲线模型实践应用
①低温下贮 存蔬菜、水 果;②在大 棚蔬菜的栽 培过程中夜 间适当降温, 以降低细胞 呼吸,减少 有机物的消 耗,提高产 量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ATP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
生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6. 根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O2吸收量、CO2释 放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不消耗O2,释放CO2 O2吸收量=CO2释 放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只进行有氧呼吸
O2吸收量<CO2释放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2来自 无氧呼吸
易 错 警 示 有关细胞呼吸的9个易错点
8.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 为发酵。 9.产物CO2中的两个氧原子,一个来自于丙酮酸,一个来自于 底物中的H2O。用18O2参与呼吸作用,生成H2O后再用于参与 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18O可从水中转移到CO2中。
4.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酒精量=CO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探究实验
①场所: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
③总反应式:
40%)
C6H12O6+6O酶2 ④有氧呼吸概念:
6CO2+ 6H2O +3能8个量
ATP
细胞在_氧___参加下,经过___各__种__酶催化作用,把
2 . 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促进根系有氧呼 吸,有利于根系生长及对矿质离子吸收
3 . 在医学上:利用氧气驱蛔、抑制破伤风等厌氧 型细菌繁殖
4 . 在物质储存时:控制氧气浓度,抑制其呼
吸作用,降低有机物消耗。
细胞呼吸探究实验
第22页
课堂练习
1.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共同特点是 都有能量释放,但释放能量最多是_____第__三_;阶在段线 粒体中进行是第_____二__、_阶三段;第____阶三段需要O2, 氧作用是_______氧_;化第[_H_]__阶段二产生[H]最多;丙 酮酸是第___阶段一产物。
第9页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丙酮酸)
2CH3COCOOH + 4[H] + 能量
第二阶段: 2CH3COCOOH + 酶 6CO2 + 20[H] + 能量
6第H三2O阶段: 24[H] + 6O2 酶 12H2O + 能量(大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酶O 能量 细胞呼吸探究实验
细胞呼吸探究实验
第17页
无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经过各种酶催化作 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酒精或乳酸等中间产物,释放少许能量, 生成ATP过程。
5.3用细胞呼吸计算题等解析
②O2的浓度 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以酵母为例) 1、若只产生CO2,不消耗 CO2的总量 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A (如A点)。
CO2 释 放 量
C B
5
2、若产生的CO2的摩尔数 比吸收O2的摩尔数多,则 两种呼吸同时并存(图中 AC段)。
无氧呼吸
D
10 15 20 25
3、若产生CO2的摩尔数 与吸收O2的摩尔数相等, 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 O2% C点以后)。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
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防
止根细胞酒精中毒而烂根。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 乳酸使肌肉酸胀。 (7)农业生产上通过控制温度、合理密植、适时去除衰
老枝叶,减少呼吸消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课内巩固
例、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 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 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根据图 解回答下列问题:
(1)0点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类型 是 无氧呼吸 。
气体 交换 相对 值
1.0
co2 释 放
O2吸收
P
0.5
0
a
b
O2含量(%)
(2)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重合,其呼吸类型 为 有氧呼吸 ,因为 CO2释放量等于O。 2吸收量 (3)在O2浓度为b%以下时(不包括0点),该器官的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是 ,因为 。 (4)由该曲线提示的原理,我们在进行果实和种子贮藏时,应 CO2最少,果实和种子 取O2含量为 值时,理由是此时释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呼吸消耗的物质最少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部分)一、选择题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A、无机离子B、蛋白质C、核酸D、小分子有机物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磷酸肌酸C、ADPD、G-6-PE、1,3-二磷酸甘油酸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A、延胡羧酸→丙酮酸B、CoQ(氧化型) →CoQ(还原型)C、Cyta Fe2+→Cyta Fe3+D、Cytb Fe3+→Cytb Fe2+E、NAD+→NADH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A、NAD+B、FMNC、FE、SD、CoQE、Cyt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A、NADH脱氢酶的作用B、电子传递过程C、氧化磷酸化D、三羧酸循环E、以上都不是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A、在部位1进行B、在部位2 进行C、部位1、2仍可进行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A、FMNB、Fe·S蛋白C、CoQD、Cytb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A、鱼藤酮B、抗霉素AC、寡霉素D、苍术苷10.下列各类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A、内膜外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B、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脱氢酶C、抗氰的末端氧化酶D、a-磷酸甘油脱氢酶11.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A、NADH脱氢酶B、辅酶QC、细胞色素cD、细胞色素a- a3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A、抗霉素AB、鱼藤酮C、一氧化碳D、硫化氢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A、FMN→CoQB、NADH→FMAC、b→cD、a1a3→O214.A TP的合成部位是:A、OSCPB、F1因子C、F0因子D、任意部位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A、化学偶联假说B、构象偶联假说C、化学渗透假说D、中间产物学说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A、丙酮酸B、苹果酸C、异柠檬酸D、磷酸甘油17.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A、FMNB、CytbC、CytcD、Cytc118.A TP含有几个高能键:A、1个B、2个C、3个D、4个19.证明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是:A、氧化磷酸化重组B、细胞融合C、冰冻蚀刻D、同位素标记20.A TP从线粒体向外运输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外排作用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同时产生的过程。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H] 丙 酮 酸
乳酸
乳酸 脱氢酶
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无 氧 呼 吸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OH(酒精)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酵母菌和大多数的植物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课堂反馈
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以后可在下 列何种物质中发现它( B ) A 丙酮酸 B CO2 C H2O D H2O和CO2
2.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 B ) A 葡萄糖 B 丙酮酸 C 乳酸 D 酒精
3.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D ) A 分解有机物 C 需要酶催化 B 释放能量 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课堂反馈
4.某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 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 表( B ) A O2、CO2、乳酸 C CO2、O2、乳酸 B 乳酸、CO2、O2 D CO2、乳酸、O2
有氧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呼吸类型 场所 阶段 条件 不 同 点 产物 氧化分解程度 能量释放 1mol葡萄糖 1mol葡萄糖 ATP产出量 的ATP产出量 相 同 点 实质 联系
有氧呼吸 先在细胞质基质中, 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后在线粒 体基质中、 体基质中、内膜上
粮食的保存
珠江啤酒厂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有氧氧化第二阶段产生能量的数量
有氧氧化第二阶段产生能量的数量有氧氧化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分子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产生能量的一种代谢过程。
其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产生能量: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第一阶段:糖酵解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主要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糖类分子丙酮酸。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糖分子的裂解和乙酸的氧化。
在裂解过程中,每一个葡萄糖分子会生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伴随着两个ATP分子的产生。
这两个丙酮酸分子接下来会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伴随着两个NADH+H+的产生。
由于每一个葡萄糖分子分解为两个丙酮酸分子,因此产生的能量数量会是上述的两倍。
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乙酰辅酶A会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氧化为CO2,在每一次乙酰辅酶A的氧化反应中,会生成3个NADH+H+、1个FADH2和1个GTP。
在氧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葡萄糖分子所生成的乙酰辅酶A会进行两次的三羧酸循环,因此产生的能量数量会是上述的两倍。
第三阶段:呼吸链呼吸链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前两个阶段中生成的NADH+H+和FADH2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和氧分子的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ATP。
具体来说,NADH+H+和FADH2将其电子输送给呼吸链上的电子载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终将其合成为水,并伴随着大量的H+离子跨过线粒体内膜,形成质子梯度。
最后,通过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将ADP和Pi合成ATP。
根据实验数据,每一个NADH+H+可以产生2.5个ATP分子,而每一个FADH2可以产生1.5个ATP分子。
因此,根据前两个阶段所产生的NADH+H+和FADH2的数量,可以计算出在呼吸链中产生的能量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克雷布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同时进行,而呼吸链和三羧酸循环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整个有氧氧化的过程是一个协同作用的代谢过程。
丙酸代谢的中间产物
丙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酸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它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代谢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丙酸的代谢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一、丙酸的产生丙酸是一种三碳有机酸,其产生主要有两个途径:糖酵解和脂肪酸代谢。
在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酸和乳酸;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脂肪酸经过β氧化分解为乙酰辅酶A,然后进一步转化为丙酸。
二、丙酸的代谢途径1. 丙酸的有氧代谢:丙酸进入线粒体,通过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丙酮酸。
丙酮酸经过丙酮酸脱氢酶的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进一步氧化代谢,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2. 丙酸的无氧代谢:在缺氧条件下,丙酸可以通过丙酸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进而生成乳酸。
这个过程是糖酵解途径中产生乳酸的重要途径。
三、丙酸的生物学功能1. 能量供应:丙酸作为能量的中间产物,参与三羧酸循环的进行,通过氧化代谢产生ATP,提供细胞的能量需求。
2. 脂肪酸合成:丙酸可以通过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转化为丙酮酸,再进一步合成脂肪酸。
这是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重要步骤。
3. 葡萄糖代谢:丙酸可以通过丙酸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进而生成乳酸。
乳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参与葡萄糖-乳酸循环,维持脑部和肌肉组织的能量供应。
4. 氨基酸代谢:丙酸可以与谷氨酸结合,生成丙酮酸和天冬氨酸,参与氨基酸代谢途径中的转氨作用。
四、丙酸的临床意义1. 丙酸盐测定:丙酸水平可以反映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常用于临床检测乳酸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等疾病。
2. 丙酸的药物应用:丙酸及其盐类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疾病。
总结:丙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它参与能量供应、脂肪酸合成、葡萄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并且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丙酸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能量代谢过程,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化等阶段,分别产生丙酮酸、ATP和[H],释放能量。
燃料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燃料电池原理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通过氢气和氧气在 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燃料电池种类
燃料电池有多种类型,如质子交 换膜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和 磷酸燃料电池等。
应用领域
燃料电池可应用于汽车、船舶、 航天器等领域,作为清洁能源替 代传统内燃机。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储存在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学键中。在 氧化分解过程中,这些化学键被断裂,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 。
氧化分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氧化分解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中,热能是氧化分解过程中最常见的能量形 式,它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传递给周围环境。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引言 • 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原理 •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指有机物 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反 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过 程。
这一过程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和利用 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中间产物与其他分子反应,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或活性分 子。
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分子,同时释放出能量。
03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能量不能被 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氧化分 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断变化的环境。
对未来研究和应用的展望
微生物学习题(含答案)与答案5
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习题一、选择题1. Lactobacillus是靠__________产能A.发酵B.呼吸C.光合作用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_________产能。
A.发酵B.呼吸C.光合磷酸化3. 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__________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B.HMPC.ED4.Pseudomonas是靠__________产能。
A.光合磷酸化B.发酵C.呼吸5. 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A.链霉菌B.蓝细菌C.紫硫细菌6.合成氨基酸的重要前体物α-酮戊二酸来自_________。
A.EMP途径B.ED途径C.TCA循环7.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________。
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B.O2C.中间产物8.参与肽聚糖生物合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A.ATPB.GTPC.UTP9.细菌PHB生物合成的起始化合物是:A.乙酰CoAB.乙酰ACPC.UTP10.下列光合微生物中,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NADPH2的微生物是:A.念珠藻B.鱼腥藻.A、B两菌二、是非题1. EMP途径主要存在于厌氧生活的细菌中。
2. 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都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
3. 一分子葡萄糖经正型乳酸发酵可产2个ATP,经异型乳酸发酵可产1个ATP。
4. 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0个ATP,大部分来自糖酵解。
5. 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
6. UDP—G,UDP—M是合成肽聚糖的重要前体物,它们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的。
7. 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G-的厌氧菌中。
8. 在G-根瘤菌细胞中存在的PHB是脂肪代谢过程中形成的β-羟基丁酸聚合生成的。
9. 维生素、色素、生长剌激素、毒素以及聚β-羟基丁酸都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10.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11. 枯草杆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为甘油磷壁酸。
12. 德氏乳酸杆菌走EMP途径进行正型乳酸发酵。
(新)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新)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试题库(附答案解析)1.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含有适当浓度和比例的若干种必需矿质元素的混合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1.抗寒锻炼(cold hardening)或低温驯化(cold acclimation)耐寒品种只有经过低温和短日照的诱导才能逐步提高其抗寒性,此过程称为抗寒锻炼(或低温驯化)。
2. 寡霉素(Oligomycin)它是一种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它抑制线粒体膜间空间的H+通过A TP合成酶的F0进入线粒体基质,从而抑制ATP酶活性。
3. 巯基假说是Levitt于1962年提出的,他认为冰冻对细胞的危害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由于细胞间隙结冰引起细胞质脱水,使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邻近蛋白质分子-SH氧化形成-S-S-键,蛋白质发生凝聚失去活性。
当解冻吸水时,由于二硫键比氢键稳定,因此氢键断裂,肽链松散,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失活。
4. 有机物质运输的原生质环流假说(protoplasma circulation hypothesis of organic substances transport)用原生质环流现象,解释不同的有机物质同时沿不同方向运输的一种假说。
5.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用表示,一般为负值。
6.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它是指与高能化合物水解放能作用相偶联,而不是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ATP合成作用。
7.叶尖凋萎(wither-tip)缺铜使作物幼叶的叶尖坏死,继而延及叶缘,呈现凋萎状态,以致叶片脱落而整株植物凋萎的现象。
8.蒸腾流(transpiration flux)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使体内的水分从下部向上部运输时形成的水流称为蒸腾流。
9.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细胞呼吸
直接来源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能源 物质
有机物
脂肪是生物体的
储能 物质
光合作用
光能
—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的主要来源---
一、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OH(酒精)
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比较
糖酵解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柠檬酸循环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电子传递链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ATP 产生 是否有氧的 参与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等 有机物 丙酮酸和还 原性氢 少量 否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和水 二氧化碳和 还原性氢 少量 否
线粒体内膜 还原性氢和 氧气 水 大量 是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 萄 糖 酶
少量能量
[H]
丙 酮 酸
乳酸
乳酸 酶
乙醇 酶
酒精 + CO2
厌氧呼吸
酶
C6H12O6
酶
无氧
4[H]
酶
2个丙酮酸 能量 个丙酮酸
(2C3H4O3) 酶
热能 ATP(2)
2C2H5OH(酒精) 2C3H6O3 OH(酒精) 2CO2
+
(乳酸) 乳酸)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 (酒精)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 能量 乳酸)
生物化学考试问答题
生物化学考试问答题1、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特点。
1。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是六碳三羧酸反应2。
在整个循环中消耗2分子水,1分子用于合成柠檬酸,一份子用于延胡索酸的水和作用。
3在此循环中,最初草酰乙酸因参加反应而消耗,但经过循环又重新生成。
所以每循环一次,净结果为1个乙酰基通过两次脱羧而被消耗。
循环中有机酸脱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机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4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NADH+H+和FADH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ATP。
5三羧酸循环严格需要氧气6。
琥珀CoA生成琥珀酸伴随着底物磷酸化水平生成一分子GTP,能量来自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意义。
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将糖或者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3大类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枢纽。
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特点:无ATP生成,不是机体产能的方式。
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肌组织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核糖可经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3 - 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基团转移反应生成。
2)提供NADPHa.NADPH是供氢体,参加各种生物合成反应,如从乙酰辅酶A合成脂酸、胆固醇;α-酮戊二酸与NADPH及氨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与其他α-酮酸进行转氨基反应而生成相应的氨基酸。
b.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进而保护巯基酶的活性及维持红细胞膜完整性很重要,并可保持血红蛋白铁于二价。
c.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有些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有关,如从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等;有些羟化反应则与生物转化有关。
物学意义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2,1 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2 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3 分解戊糖意义:1 补充糖酵解2 氧化阶段产生NADPH,促进脂肪酸和固醇合成。
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数
1. 介绍分子丙酮酸的结构和性质分子丙酮酸(Acetoacetate)是一种酮体,是人体代谢中重要的一环。
其化学结构为CH3COCO2H,它可由乙酰辅酶A在半乳糖途径中生成。
在人体内,分子丙酮酸可以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而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
2. 分子丙酮酸的氧化代谢途径分子丙酮酸在人体内通过氧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和利用,主要有两种氧化路径:糖酵解和脂肪酸氧化。
在糖酵解过程中,分子丙酮酸被还原为乙醇,再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最后通过乙醛脱氢酶生成乙酰辅酶A。
在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分子丙酮酸可直接被乙酰辅酶A去羧化生成乙醇。
3. 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数分子丙酮酸在氧化代谢中,通过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产生ATP。
彻底氧化1摩尔分子丙酮酸,能产生36摩尔ATP。
这是因为1摩尔乙醯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3摩尔NADH,1摩尔FADH2。
这些还原物质再通过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每摩尔NADH产生3摩尔ATP,每摩尔FADH2产生2摩尔ATP,因此总共产生36摩尔ATP。
4. 结论分子丙酮酸在人体内能够产生丰富的ATP能量,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了解分子丙酮酸的氧化代谢及产生ATP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代谢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分子丙酮酸在人体代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酮体,在空腹或低血糖状态下,肝脏会分泌大量丙酮体,作为能量的来源,特别是对于脑组织和红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接着来深入探讨分子丙酮酸的氧化代谢途径。
分子丙酮酸可以通过多种代谢途径转化为乙醛,而后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中,乙酰辅酶A被氧化成CO2和H2O,同时生成NADH和FADH2。
这些还原物质随后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经过呼吸链的作用最终产生ATP。
而在三羧酸循环中,每摩尔NADH 生成3摩尔ATP,每摩尔FADH2生成2摩尔ATP。
耿直-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能源物质 分解放能 中的能量 呼吸作用
ATP中的 能量
直接
生命活动
O2
CO2
细胞内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
糖类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 水 +
能量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呼吸作用(本质) 细胞呼吸
细胞 呼吸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 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二 氧化碳;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 还产生少量二氧化碳。
细胞 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知识回顾】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
2.线粒体的结构:
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酵母菌 培养液
澄清的 石灰水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 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消耗瓶内原有O2,保证无氧呼吸。
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 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 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是否符合对照原则呢?
符合,对比实验中的实验组之间互为对照。
第 (1)场所:细胞质基质 一 (2)过程: (丙酮酸) 阶 (葡萄糖) 酶 2C H O +4[H]+能量(2ATP) C H O 3 4 3 段 6 12 6 第 (1)场所:细胞质基质 二 (2)过程: 阶 2C3H4O3+4[H] 酶 2CH3CH2OH(酒精) +2CO2 段 2C3H6O3(乳酸)
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还原
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还原一分子丙酮酸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它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彻底氧化还原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其最稳定的形式,通常涉及氧化和还原反应。
在化学领域,研究一分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还原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有机物的转化机理。
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有机物中的碳氢键会被氧气断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丙酮酸中的碳氢键在氧化反应中会逐渐被断裂,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氧化反应是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第一步,它为后续的还原反应提供了条件。
而在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被进一步还原,转化为更稳定的形式。
在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还原过程中,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对立面,它将氧化生成的产物还原为更为简单的物质。
通过还原反应,我们可以将氧化反应生成的气体和热能转化为更稳定的物质,实现有机物的全面转化。
研究一分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还原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有机物的转化机理。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种中间产物和过渡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为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一分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还原过程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环境保护领域。
通过对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控制,我们可以高效地合成所需的有机化合物,并实现废水和废气的净化处理。
在有机合成领域,氧化还原反应是合成各类有机物的关键步骤之一,只有深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和规律,才能设计出高效的合成路线。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一分子丙酮酸的彻底氧化还原过程是有机化合物转化中的重要环节,研究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和规律,为有机合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糖酵解丙酮酸不会堆积的原因
糖酵解丙酮酸不会堆积的原因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食品工业中。
然而,我们发现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体内,糖酵解丙酮酸都不会堆积。
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生物学和化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丙酮酸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中间产物。
糖酵解是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首先被分解成丙酮酸和丙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丙酮酸和乳酸。
乳酸可以在肌肉中进一步代谢产生能量,而丙酮酸则被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由于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它会很快被进一步代谢,而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丙酮酸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丙酮酸中含有羰基和羧基两个官能团,使其具有较强的反应性。
在生物体内,丙酮酸会被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此外,丙酮酸还可以通过乳酸脱氢酶转化为乳酸,参与乳酸产生和消耗的平衡。
这些化学反应使得丙酮酸无法在生物体内堆积,而是被迅速消耗掉。
糖酵解丙酮酸不会堆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丙酮酸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中间产物,会被进一步代谢消耗掉。
从化学角度来看,丙酮酸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会参与多种反应并最终
被消耗。
这些原因使得糖酵解丙酮酸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确保了正常的代谢过程和能量供应。
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理解生物化学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呼吸作用
实验过程:见课本P78(注意设计目的)
讨论: 1、制备酵母液时加入葡萄糖 的目的是什么?
2、甲试管中加入石蜡油形成 油膜的目的是什么?
3、甲、乙试管加塞后为什么 进行40℃-50℃水浴保温? 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用洗耳 球通过直导管缓缓向乙试管溶 液内吹空气? 5、本实验中2号、4号试管是 否可以去除?起到什么作用? 4 3
体 温 调 节 等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3;6O2 +6H2O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温度
氧气
(冰箱冷藏的原理) (真空包装保鲜的原理) (提高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CO2浓度
H2O
(过少了影响种子萌发)
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综合应用
思考题
1
2
实验过程:见课本(注意设计目的)
1
2
3
4
实验现象和结果:2号试管很快变黄;3号试管逐渐变成黄绿色, 且有酒香味
二、类型
(一)有氧呼吸 ——生物呼吸的主要方式
2、定义: 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糖类等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反应式: C6H12O6 +6O2 +6H2O
细胞呼吸的过程
细胞质基质 2C2H5OH(乙醇)+2CO2+能量 2C3H6O3(乳酸)+ 能量
H+
H+
O2
线粒体 内膜
糖酵解 葡萄糖 丙酮酸
二碳 化合物
三羧酸 循环
CO2
CO2
ATP
H2O
糖 酵 解
少 量 A T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回顾:
1.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主要是线粒体,还有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的结构怎样? 双膜结构,内膜向内
折叠成嵴(增大了内膜的面
积),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
基质,内膜和基质中都含有许
多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四、有氧呼吸
有 氧 呼 吸 的 过 程 图 解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丙酮酸(C3H4O3) + 4[H]+能量(少)
有氧呼吸小结
①场所: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③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O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④有氧呼吸概念: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 细胞在____ 氧 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 把_______ 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_____ 葡萄糖 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 CO2 H2O ,释放______, 和_____ 能量 生成_________ 许多ATP 的过程。
场所:线粒体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C3H4O3)+6H2O 酶 6CO2 + 20[H]+能量(少) 场所:线粒体内膜 第三阶段: 24[H] + 6O2 酶 12H2O + 能量 (大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O
酶 6CO + 12H O + 能量 2 2
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2.呼吸作用与物质在体外燃烧有什么区别吗?
有。 ①细胞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能量的释放是在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逐 步释放的; ③释放的能量部分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部分的转移贮存到ATP中。
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呼吸: 机体与环境之间O2和CO2交换的过程。
细胞呼吸也称呼吸作用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物质,释放出 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氧气:只有第三阶段才需要氧气,作用是氧化
[H],生成水
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水参与反应是 在第二阶段,生成在第三阶段
3.水:
4. [H] :第一、二阶段产生,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第
二阶段产生大量。最后在第三阶段被利用
有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 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 许多ATP的过程。
实验操作
见教材92页“设计实验”中的有关“参考资料”
注意事项
该实验是比较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的 呼吸作用,因此该实验是互为对照。作为对比 实验,在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控制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氧 气。根据“参考资料”中的图可知,图A应 为有氧条件,图B为无氧条件。
有氧呼吸
无 氧 呼 吸
(四)实验结果
1 . CO2的放出情况: A、B两组都有CO2的产生,但A组产生的 CO2更多
2 . 酒精产生的情况: A组没有酒精的产生,B组产生了酒精。
(五)实验结果所说明的问题
从A、B组的实验结果来看,说明了——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但呼吸作用方式不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产物 有CO2 (还有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有CO2和酒精。
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本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其与ATP形成的关系 节 重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特点 点 3.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回顾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这些能量是由什么物质直接供给的呢? ATP
ATP中的能量来源于糖类等有机物中储存 的稳定化学能,那么这些能量又是怎样转化为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量呢? 细胞呼吸。
1、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 呼吸有何异同? 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 都能释放出能量。 不同点:燃烧在体外进行,速度快;细胞呼吸在 体内进行,速度慢。 2、呼吸作用能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
不能,否则机体无法承受。 能,细胞内有无氧呼吸,故无氧条件下也能 进行呼吸作用。
计算:
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释放2870kj的能量, 其中有1161kj的能量被转移贮存到ATP中。那么, 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形成____ 38 mol的ATP, 40.5%。 其能量转换效率是______
问题探讨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物质分解的过程、产物都相同,并且 都能释放等量的能量
细胞质基质 6O2 ③
能
酶
C6H12O6 ① 酶
4[H] 2丙酮酸
想一想:三阶 段的所需的酶 是同一种酶吗? 为什么?
能
热 2ATP
②
20[H]
6H2O
酶
能
热 34ATP
热 2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关 于 有 氧 呼 吸 的 物 质 和 能 量
1.能量: 三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但以第三阶
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 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三、探究酵母菌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提出问题 (二)做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特 别 关 注 的 问 题 1.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2. 怎样鉴定酒精和CO2的产生?如何比较 CO2产生的多少? 3. 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中能正常生 活?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H] 丙 酮 酸
乳酸Leabharlann 乳酸 脱氢酶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无氧呼吸全过程的发生场所: 细胞质基质
五、无 氧 呼 吸
1、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酵母菌和大多数的植物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2、乳酸发酵: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能量
乳酸菌和动物细胞及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 米胚细胞在缺氧时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问题思考:无氧呼吸有何意义和危害?
无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的氧 化分解,产生酒精或乳酸等产物,释放少量 能量,生成ATP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