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身体和生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它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其中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

①概念

②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2)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二)环境

①概念

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2)

(3)

(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①概念

②主观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儿童在发展中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4)没有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实现

3.儿童发展理论

(一)成熟势力说

基本观点: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其中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代表人物:美国格赛尔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

①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华生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代表人物:美国华生

②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③班杜拉的社会认知

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

基本观点:在班杜拉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中发展的作用。

a.观察学习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注意过程

b.观察学习的过程保持过程

再现过程

动机过程

直接强化

c.强化的种类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三)精神分析理论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西蒙·弗洛伊德

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潜意识、与情感在发展中起的作用。心理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而在生命的最初几年的发展,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成人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能在个体的

早期经验中找到根源。

a.本我

b.自我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c.超我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生殖期(12岁以后)

②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埃里克森

基本观点:强调幼儿的发展,他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是平行的,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危机或任务,而这一危机是每个人在这一阶段必须解决的。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

●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2、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2、3岁~6、7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

●繁殖对停滞(30~60岁)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四)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瑞士让·皮亚杰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通过个体与客观环境的同化与顺应,最后达到平衡化。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①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主要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2)自然经验(练习和经验):指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分为物理经验(物体本

身的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和数理逻辑经验(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 社会经验: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社会生活等。

(4) 平衡化:认识或者思维既不是单纯的来自于客体,也并非单纯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

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本质是适应。(达到平衡化要经过同化和顺应两个阶段)

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

B.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7~11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五)文化历史理论

代表人物:苏联维果斯基

基本理论:以下三个观点

①文化的重要性

②语言的角色

③最近发展区

4.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①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1)新生儿期(0~1个月)

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即无条件反射。它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无意的动作。幼儿先天就有许多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

(2)婴儿早期(1~6个月)

突出表现为视听觉得发展,手眼动作逐步协调。

A.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B.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C.主动招人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

D.开始认生

(3)婴儿晚期(6~12个月)

A.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B.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C.言语开始萌芽

D.依恋关系发展

③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幼儿前期也称先学前期货先幼儿期。这一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一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等等。可以说1~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a.言语的形成

如果说,婴儿期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准备期,那么,幼儿前期则是初步掌握本民族语言的时期。言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