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著名女乐舞人

合集下载

汉代著名女乐舞人

汉代著名女乐舞人
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故而使得她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和发扬。赵飞燕,被称之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舞蹈家是当之无愧的。
留仙裙的来源
有一次,在湖里的船上,赵飞燕跳舞时几乎要摔下船去,皇帝急忙喊人拉
住她,结果把她的裙子拉破了,以后,很多人就学赵飞燕,故意让裙子后边有个缺口,还起名叫“留仙裙”,人一走起
先后有“倾国倾城”、“绝世佳人”、“姗姗来迟”等成语以及刘彻的《落叶哀蝉曲》,白居易的《李夫人》,李延年的《佳人歌》,美国意象派大师庞德的《Liu Ch'e》以及“玉搔头
”等诗词典故均因其而来,某种程度上可谓最美的女人。“夫人”是嫔妃的称
号,李夫人没有留下她的名字,薄命不薄命难说,祸水不祸水也谈不上,但这位死后许多年还能让汉武帝恋恋不忘的李夫人却实在不寻常。她的开始和结局同样不可思议。武帝的无尽思痛几乎全在她计划之中,美艳的容颜是她受宠的原因,而更在于她做人极有分寸,不因武帝的宠幸忘乎所以。一句“遗世而独立”衬托了她的本质,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距离美。李白的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也许是李夫人所说的最好注脚。
成帝为赵飞燕特制了一个水晶盘,命宫人托盘,让飞燕在盘上起舞,倍增飘逸轻盈之美。
赵飞燕还擅走一种特别的舞步──踽步,走起来「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由于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舞步,故此流传不广。
赵飞燕天生丽质,舞艺超群,因而得到皇帝的宠爱,以至被封为皇后,但由于出身微贱,在统治集团中,势单力薄。成帝一死,哀帝即位,不久哀帝死,平帝即位,即废赵飞燕为庶人,逼其自杀身死。
起舞歌
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回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
唱完后,唐姬流泪呜咽,在座的诸位无不感伤。弘

汉代女性与琴——蔡琰、王政君、赵飞燕

汉代女性与琴——蔡琰、王政君、赵飞燕

汉代女性与琴——蔡琰、王政君、赵飞燕自古多有女子习琴,这些女性不仅善于弹琴,在歌舞、书画、诗文上皆有所成。

如“卓文君”、《西厢记》的故事,女主人公均以琴示才。

据史书记载,汉代出现了几位女性琴家,她们当中或为官宦琴家之女,或为帝王后妃,或为乐户名伎,如蔡琰、王政君、赵飞燕等人。

蔡琰(177~?),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汉音乐家蔡邕之女。

蔡琰博学而多才辩,妙于音律,初嫁河南卫仲道,夫亡归居母家。

适逢乱世,被董卓部将掳入匈奴,为左贤王妃12年,生2子。

后曹操感念蔡邕无后,以金璧将文姬赎回。

蔡琰文笔出众,著有《悲愤诗》及骚体各一首,叙述流亡异域后思乡之苦,还归故乡后思子之痛。

相传她有敏锐的听音能力,能根据声音辨别断的具体弦数。

据说著名琴曲《胡笳十八拍》也为她所作,该曲以她思念故乡和痛别稚子为主要内容,采用匈奴族游牧生活中所用管乐器胡笳和汉族古典弹弦乐器古琴相结合的音乐形式,是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长期交流中极不寻常的优美实例。

唐宋后人,常以其遭遇为诗作、琴曲的主要题材。

如琴曲《大胡笳》、《小胡笳》、《别胡儿》、《忆胡儿》等即是。

后人亦托为蔡琰之作。

王政君(前71~前13),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是汉元帝的皇后,王莽的姑母。

其父王禁为实现女儿“当大贵”的预言,从小教她读书写字,学鼓琴,以适应上层社会的环境。

政君18岁时被选入宫中,后为太子刘奭所幸。

刘奭嗣位为元帝,立政君为皇后。

她先后历经4代皇帝,对政局颇有影响。

赵飞燕是汉成帝(前32~前7)的皇后。

她出身贫寒,是乐工的女儿,由于擅长歌舞弹琴,被汉成帝选为皇后。

相传赵飞燕最擅长弹奏。

汉朝女名人

汉朝女名人

汉朝女名人1、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统一的封建王朝独揽大权的女人,吕雉奉行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汉王朝经济逐步繁荣,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2、窦猗房:西汉王朝著名的女统治者,历经汉朝三代,她奉行的黄老无为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3、淳于缇萦:上书救父,成为中国封建孝道的典范;4、王娡:使用高超的手段成为汉景帝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5、陈阿娇:金屋藏娇的由来,陈阿娇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Le *** ian皇后;6、卫子夫:从歌女到母仪天下,由于她的关系,大破匈奴的名将卫青也横空出世;7、赵钩弋:中国历史上因“主少母壮”而屈死的第一位后妃,成为后世君主纷纷效仿的榜样;8、卓文君:当垆沽酒只为情,凤求凰故事的女主角;9、冯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她辅佐解忧公主经营西域,使新疆地区逐步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10、上官小妹:花季少女成为太皇太后,她废黜昌邑王拥立汉宣帝,使得汉王朝在汉武帝之后又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11、王政君:历汉四世为天下母,最终导致其侄儿王莽篡汉建新;12、王嫱(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流传千古;13、赵飞燕(赵宜主):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舞蹈的皇后,她也是导致西汉王朝覆灭的罪魁之一,赵飞燕还与唐代的杨玉环组成了成语“环肥燕瘦”;14、阴丽华: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开创了东汉王朝光武中兴的局面,“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15、邓绥:东汉王朝著名的女统治者,在她执政期间东汉王朝达到鼎盛;16、班昭:既是文豪又是罪魁,其所著《女诫》一书开启了中国封建男权社会的先河;17、梁妠:东汉王朝著名的女统治者,她缔造了东汉最大的外戚集团,由于她的关系,奸臣梁冀掌控东汉,东汉王朝逐渐走向衰败;18、何莲:何莲在汉灵帝死后临朝称制,她与兄长何进的统治最终导致东汉王朝进入群雄割据状态;19、蔡文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音乐家,胡笳十八拍的创作者;20、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用美色颠覆权力,致使董卓为吕布所杀。

汉代时期,17位美丽女子,名扬天下流传千古,不愧有古典美女之誉

汉代时期,17位美丽女子,名扬天下流传千古,不愧有古典美女之誉

汉代时期,17位美丽女子,名扬天下流传千古,不愧有古典美女之誉汉代持续400多年,出现了无数美丽的女子,而且不少女子风韵独具,吸风饮露,秀雅绝俗,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自有一股轻灵之气,真乃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天生丽质难自弃,下面这17位汉代时期的女子,名扬天下,流传千古,不愧有古典美女之誉。

1、戚夫人。

端庄秀雅、清丽脱俗的戚夫人,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

戚夫人是歌舞名家,是汉代女舞蹈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戚夫人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

同时,她还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

2、薄姬。

薄姬原来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她被召入汉宫,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

在婚姻生活上,薄姬一生坎坷,是毫无乐趣可言的。

然而,她却生了一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孝顺儿子刘恒。

薄姬是最幸福的母亲。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排第二,仅次于舜帝姚重华。

据说,薄氏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

3、陈阿娇。

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父为堂邑侯陈午,母为武帝姑母馆陶长公主刘嫖。

汉武帝刘彻幼时为胶东王,许下“金屋藏娇”,因此也取得姑母刘嫖和生母王娡的大力扶植。

汉武帝即位后,陈皇后为人骄傲,善妒,没有子嗣,后被废,迁居长门宫,恩情中道绝。

为挽回汉武帝,陈皇后“重金买赋”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但汉武帝却始终没有回头。

4、卫子夫。

生男勿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出身卑微,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钩弋夫人。

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见她,她才将手展开。

传说,她因为手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封为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

钩弋夫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孙颖及其舞蹈作品
2.汉代舞蹈的特点和影响
3.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对现代舞蹈的影响
4.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的价值
正文
孙颖是一位杰出的舞蹈家和编舞家,在我国舞蹈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的汉代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汉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动作优美、韵律和谐、表情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汉代舞蹈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对中亚和欧洲的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不仅继承了汉代舞蹈的传统特点,还融入了她对现代舞蹈的理解和探索。

她的作品,既有古典舞蹈的优美韵律,又有现代舞蹈的新颖创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对我国现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国现代舞蹈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她的作品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瑰宝。

她的作品,不仅为我国舞蹈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舞蹈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

第1页共1页。

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戚夫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为我楚舞,我为楚歌。

又可为君楚歌,妾楚舞。

或楚歌楚舞。

语义:原指汉高祖刘邦与其宠妃戚夫人的故事。

刘邦病重时,见改立太子不成,同戚夫人俩人,无奈长叹,一个击筑吟唱楚歌,一个跳翘袖折腰的楚舞,以泄愁思。

现泛指南方的歌曲和舞蹈,及其酝酿出的一种缠绵悱恻,凄清婉转的浪漫氛围。

也可借代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与幽幽情思。

(戚夫人影视图)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商山四皓〕四人为寿已毕,趋去。

上目送之,名戚夫人,指示四人背,曰:“我欲易之,彼四辅之,羽翼已成,动难矣。

吕后真尔主矣。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

上起去,罢酒。

竟不易太子,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二、戚夫人其人戚夫人〔公元前224—194年〕,也称戚姬,本名戚懿,定陶〔山东〕人,汉高祖刘邦宠妃。

西汉著名舞蹈家、歌唱家,我国文学史上著名女诗人。

戚夫人父亲戚鳃,原为秦将。

入汉后,封临辕侯,任职中尉,率北军屯卫京师。

后来,“为刘氏左袒”,随周勃诛灭诸吕的,正是北军。

汉元年〔前206〕,汉王彭城兵败,全军覆没,被项王部卒追杀。

他渡过雎水,沿着西渭河,只身逃跑。

当时,天色将黑,追兵又逐惭赶来,汉王走投无路,只见河岸上芦苇丛中有户人家,高宅大院的,便躲了进去。

房主是一对父女,俩人见状,连忙把他藏进屋后枯井里。

这对父女,正是亡秦将军戚鳃,和他的爱女戚懿。

等到追兵已过,父女俩将汉王救出枯井。

戚将军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看汉王,虽在落难,却也仪容威武,气度不凡,料定必是大贵之人,便邀约就餐,热情款待。

席间,戚将军知是汉王,便直言相告,小女年方二八,待字闺中,愿许配汉王。

而汉王见戚女明眸皓齿,清丽脱俗,心里喜欢,欣然应允,并立即解下贴身玉佩,定下婚约。

汉六年〔前201〕,刘邦于定陶登基,即皇帝位。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新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追溯中国的舞蹈史,在可供查证的史书典籍之中,尚未见有关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于上世纪30年代初才见端倪。

但是这门新兴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由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

这部舞剧是响应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为表达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念而创作的。

剧情中“和平鸽”是有象征性意义的和平使者,她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民带去福音。

但是,她却遭到战争贩子的残害,最后在工人的救助之下飞到了北京,受到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的民间舞蹈有哪些艺术特征中国的民族舞蹈有这样几个艺术特征:一、载歌载舞。

中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二、利用道具歌而舞之。

这些道具有手绢、扇子、花绸、头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绑的腰鼓、腰铃、脚踏的高跷,以及其他各种道具,如伞、灯、刀、剑、棍等。

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中国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个故事为依据,舞蹈刻划的人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四、自娱与表演的统一。

在中国的民间舞蹈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表演者同时也是一个自娱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看到高兴时,自己也可以上去跳一阵,舞一下。

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种是反映各种劳动生产和生活类的舞蹈。

这类舞蹈有汉族的《秧歌》、《采茶》、《推小车》、《跳春牛》,壮族的《扁担舞》、黎族的《打柴舞》、蒙古族的《牧马舞》、布依族的《织布舞》、赫哲族的《捕鱼舞》等等,都是反映生产的舞蹈。

在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的爱情生活是舞蹈的重头戏,反映爱情生活的舞蹈不胜枚举,象回族的《花儿》、壮族的《抛绣球》等。

还有一些是强身健体的舞蹈,比如《剑舞》、《刀舞》、《棍舞》都属于这一类。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七个舞蹈家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七个舞蹈家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七个舞蹈家(⽂章来源:舞蹈培训)舞蹈的来源,有⼈认为是古⼈在百⽆聊赖的时候,跟随着⾳乐,不断做出各种动作,后来有天分的⼈总结归纳,并逐渐理出章法,慢慢地就形成了舞蹈。

那么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家呢?TOP1 西施西施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四⼤美⼈之⼀,和著名美⼈计的主⾓。

她同时还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

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把西施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

当吴王知道西施擅长舞蹈时,就命⼈将御花园的⼀条长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进⼤缸(如同现代的共鸣箱),上⾯再铺⽊板。

西施在裙边缀满了⼩巧的铃铛,穿上⽊屐,每当她的⽊屐在地板上跺步时,脚下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回声,裙边的⼩铃铛也会跟着响起“叮叮铛铛”的清脆悦⽿的声响,吴王把西施跳的舞蹈称为“响屐舞”,并把这个长廊命为“响屐廊”。

TOP2 赵飞燕汉代著名的舞蹈艺术家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唯⼀⼀个登上皇后宝座的舞伎。

赵飞燕原来仅仅是公主家⾥的普通侍⼥。

她聪明伶俐,有着⾮凡的舞蹈天分。

每当有客⼈来探望公主的时候,公主都让赵飞燕给客⼈表演⼀番。

慢慢地,她的名⽓越来越⼤,就被汉成帝传进宫中,做了⼀名“婕妤”(这是⼥官的名称)。

相传赵飞燕的舞蹈功⼒⾮常好,加上她⾝轻如燕,可以做掌上舞。

汉成帝特别为她打造了⼀个⽔晶的盘⼦,让宫中侍从⽤⼿托着,赵飞燕在上⾯献舞,如履平地。

当时,宫中有⼀湾清⽔,叫做“太液池”,中间有⼀个⼩岛,叫赢洲。

汉成帝命⼈在上⾯筑起⼀个⾼40 尺的台⼦。

有⼀次,赵飞燕⾝穿美丽透明的薄纱,在上⾯跳舞,下有乐队伴奏,汉成帝亲⾃指挥,看着⾼台上的赵飞燕飘飘欲仙的样⼦,汉成帝格外⾼兴。

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忽然⼀阵⼤风袭来,赵飞燕薄薄的宽⼤的⾐袖随风飘舞,好像要随风飘去⼀般,汉成帝忙命⼈⽤⼒拉住赵飞燕的⾐裙。

⾃此以后,汉成帝真的怕⼤风把赵飞燕带⾛,特意为她建造了⼀个名为“七宝避风台”的住所。

TOP3 李夫⼈李夫⼈的哥哥是著名的⾳乐家李延年。

“北⽅有佳⼈,绝世⽽独⽴,⼀顾倾⼈城,再顾倾⼈国。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汉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的艺术(包括舞蹈艺术)蓬勃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乐舞百戏广为流传,乐舞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同时在国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中央还专门设立了乐府,管理俗乐,国力的繁荣强大及体系化的管理大大推动了汉代乐舞的发展。

汉代著名的舞蹈家赵飞燕(出生年月不详,被迫自杀于公元1年),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汉代著名的舞蹈家。

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赵飞燕“善行气术”,传说她“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见其轻功极好,且可能她已能在空中做高难度的技巧,轻盈飘逸,挥洒自如。

《赵飞燕别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技巧,最早见于史料,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并能控制呼吸。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一、艺、技相融,以舞为重我国古代的“乐”是由诗、歌、曲、舞组成,那么究竟以何为骨干?我国古代的舞论强调没有舞就没有整个乐,真正的乐是以舞的存在而完成的。

“乐以舞为主”的观点,深刻积淀着音乐舞蹈起源发展的古老历史。

以舞为重是指“舞艺”的分量之“重”,技巧含量之“重”。

汉代的舞蹈将舞蹈的舞艺和杂技的技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舞”更复杂、更惊险、更高难,强化了舞蹈本体的审美特性,这是中国舞蹈的一个“质”的飞跃。

汉代的舞蹈多在音乐、歌舞、杂技、角抵幻术等百戏中演出,艺、技相融,以舞为重的特征也正来源于此。

代表的作品为《盘鼓舞》,《盘鼓舞》的主要特征是舞蹈与杂技相结合,舞蹈的特征是通过长袖的舞动,舞姿的“进退曲伸”得以体现;杂技的特点是通过在盘和鼓上的踏蹈腾跳得以表现。

“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跱”,柔和、飘逸、高雅的舞蹈姿态与矫捷、迅猛、惊险的杂技腾跳相结合,舞蹈的柔韧美与杂技的力度感融为一体,技中有艺,艺中有技,刚柔相济,美感丰富,构成了中原汉代舞蹈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舞蹈名伶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舞蹈名伶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舞蹈名伶1、西施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家。

西施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宫廷舞人。

越王勾践为向吴国复仇使美人计,把西施送给错庸好色的吴王夫差。

夫差得西施后,终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

据记载,为西施表演《响屐舞》,夫差在御花园的一条长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进大缸,上面铺木板,取名“响屐廊”。

西施脚穿木屐,裙系小铃,在婀娜优美舞姿中时,木屐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重的“铮铮嗒嗒”回声和裙上小铃清脆欢快的“叮叮当当”声相互交织,别有一番迷人的风味。

吴王为西施所迷,荒废了政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越王勾践趁机发兵打败了吴国,夫差被迫自杀。

2、杨玉环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著名的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她生得丰满艳丽,是盛唐典型的美人,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

”正与多才多艺的唐玄宗结为艺术知音,盛唐音乐舞蹈艺术的空前繁荣,其中杨玉环是有一定贡献的。

她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

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汉代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汉代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汉代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一、宫廷乐舞“在汉代社会中,宫廷皇室是歌舞艺术的主要消费者,同时也是支持歌舞艺术生产的主要经济实体”,宫廷乐舞不一定产生于宫廷,只要是进入宫廷、服务于宫廷的舞蹈都属于广义的宫廷乐舞,当然主要指的是宫廷宴乐舞蹈。

“宴乐舞蹈是供做欣赏娱乐、具有表演性质因而具有艺术品格的舞蹈,这类舞蹈的系统,就是历史文献上一直被儒礼所排斥的俗乐舞。

”宴乐舞蹈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皇家贵族设宴饮酒场合所跳的舞蹈,也写作“燕乐”。

宫廷乐舞来自于民间,但与民间乐舞所不同的是,宫廷舞蹈更加规范化,有皇家丰厚的物质供养作为保障,形成了服务于统治者享乐的专门舞人和乐师团队。

狭义的“宫廷”指皇家,广义的“宫廷”指的是整个上层社会,所以宫廷乐舞的范围不能仅限于皇家宫廷,更包括了服务于贵族王侯、富贾豪强的上层社会乐舞。

宫廷乐舞正是我们搜寻一个时代典型性、代表性乐舞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能够进入宫廷,服务于上层社会的舞蹈,其自身必然是技艺、表演都令人称绝的,因此它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乐舞成就;另一方面,我们研究古代舞蹈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古代文物和文献记载,而有所记载和保留的可考对象中大多是宫廷舞蹈形态。

二、代表人物汉代俗乐舞的大发展与上层阶级对于歌舞的喜好和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皇家到诸侯,豢养女乐成为当时极为普遍的情况,甚至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当时女乐的社会地位确实极其卑下,但她们精妙的舞技、卓越的舞蹈才能却大大推动了汉代乐舞艺术的发展。

由于汉代早期统治者本身出自平民,加之对乐舞的特别迷恋,使得一部分歌舞伎人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皇室后宫中的一员,如戚夫人、李夫人、赵飞燕、王翁须等,皆因曼妙舞姿,得到帝王的宠爱。

然而,显赫的地位并没有使这些伎人摆脱悲惨的命运,政治上的黑暗和残酷反而使她们大多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给后世人们留下了无限哀叹。

(一)戚夫人戚夫人,西汉初年歌舞名家,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善跳“翘袖折腰"”之舞。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锵锵锽锽,万舞翼翼——论女乐对中国古代乐舞的贡献

锵锵锽锽,万舞翼翼——论女乐对中国古代乐舞的贡献

锵锵锽锽,万舞翼翼——论女乐对中国古代乐舞的贡献董 琦(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要】“女乐”是中国自古几千年一直存在的传统舞蹈样式,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而精湛的艺术创造,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古代舞蹈以及当下古典舞蹈的美学定位与审美意向。

而这恰是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种凝聚。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是由历代舞人进行创造与传承,大都离不开统治阶级的享乐和奢靡,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特殊形态和文化特质。

本文从古代女乐舞蹈的外在形态特征入手展开分析,梳理了女乐舞蹈在各个时代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等,进一步对女乐舞蹈所属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阐释,总结出古代女乐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以及它对中国古代乐舞、当下古典舞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女乐舞蹈;审美特征;传统文化;艺术成就【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远古一直流穿至今,它和其他艺术门类互相影响,与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论文从女乐的萌芽、发展、繁荣入手,通过对其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进一步总结和分析出女乐舞蹈对我国古代乐舞的贡献,使古代乐舞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使中国古代乐舞永葆活力。

一、女乐舞蹈的嬗变进程(一) 古代女乐舞蹈的界定1.女乐的概念“女乐”又称女子乐舞,它是将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形式。

《中国舞蹈大辞典》中的解释:“女乐为古代从事古典乐舞表演的女性艺人。

以舞蹈乐曲演奏而娱乐王公权贵的奴隶阶层的女子。

从外延上讲,宫中从事声乐歌舞演奏的女性艺人都可称为女乐。

本文所涉及的“女乐"是抽取其“舞蹈”部分,另成专题而进行研究。

在下文的详细解读中,我们以“女乐”来进一步指代“专门从事女性歌舞活动表演的专门伎人”,研究范围特指古代中原地区。

作为中国乐舞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种舞蹈形式,女乐舞蹈的来源、形态发展、文化意象及取悦对象均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

2.女乐的来源与发展从社会发展阶段规律来看,女乐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完全“被"动式的,它是中国当时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影响下所促成的一种男尊女卑的文化现象,这与母系社会完全相反。

古代女音乐人:赵飞燕最成功

古代女音乐人:赵飞燕最成功

古代女音乐人:赵飞燕最成功赵飞燕,历史上著名的“燕瘦”美人,以舞姿卓越出名,然而历史上真正的赵飞燕容貌究竟如何,有人就通过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将赵飞燕的容貌进行了复原,让我们得以一窥赵飞燕的真实面貌。

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应玄完全之诏创制“清平调三章”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其中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之绝句。

可见她的美,在李白心中,占有绝对的席位。

我国历代文人学士在吟诗作赋时多提到她的名字,并且创作了不少以赵飞燕为题材的小说、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赵飞燕图片故而使得她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和发扬。

赵飞燕,被称之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舞蹈家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赵飞燕的舞蹈艺术,《赵飞燕别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技巧,最早见于史料,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并能控制呼吸。

赵飞燕“善行气术”,传说她“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见其轻功极好,且可能她已能在空中做高难度的技巧,轻盈飘逸,挥洒自如。

赵飞燕不仅是位舞蹈艺术家,也是位出色的琴家,她有一张琴名为“凤凰宝琴”。

当时长安有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张安世,自幼习琴,15岁时便名满天下,后入宫为汉成帝和赵飞燕演奏了一曲《双凤离鸾曲》,其出色的技艺和优美的音乐令皇帝夫妇如痴如醉,赵飞燕尤为激动,令人取来她的琴奏了一曲《归风送远》,飘逸逍遥,令张安世惊叹不已。

赵飞燕爱惜张安世之才,特求成帝允其随便出入皇宫,并给他一个侍郎的官职,还送给他许多礼物,其中包括两张名贵的琴,一曰“秋语疏雨”,一曰“白鹤”。

先秦时代,已有歌唱家以一副好嗓子谋生路。

秦国的秦青,有弟子薛谭,以为自己学到了老师的全部技能,便意欲告辞回乡,秦青作为老师就给他送行,送至乡野之地,她打着节拍,唱起悲歌表达别离之情,歌声似乎止息了天上的行云,摇晃了林间的树木。

汉代宫廷音乐家李延年作品述考

汉代宫廷音乐家李延年作品述考

李延年不但善于表演歌赋,而且精于音乐创作,他曾以新颖高超
由于汉武帝“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而李延年善承意,善创 的音乐技法,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撰写的诗词配置曲调,还将一些古
新“,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其在音乐创作上总含有一种新 代旧曲或外来曲目进行翻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利用张骞从西域
演唱的《佳人曲》,曲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 曲,禁不住发出了“世岂有此人乎”的喟然叹息。另外,在谱写《佳人
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当汉武帝闻听此曲,禁不 曲》时,李延年借鉴和运用了当时民间“俚歌俗曲”中颇为流行的较为
住拍掌叫绝,长叹一声曰“:善!世岂有此人乎?”[1]46 之后,引见人又告 齐整的五言体式,并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这使得上层宫廷音
的心向神往之情了。接着,李延年对于佳人的描写完全超出了比如 形。这些乐曲流传甚久,直到数百年后的晋代尚能演奏其中的《黄
《诗经》当中关于美女佳丽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 鹄》、《陇头》等 10 首曲目,这种将西域音调改编为新曲的创作实践,
对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言,在众多的后宫嫔妃中,最为生死难 “博大”或“伟大”之意。《晋书·乐志》中云“: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张
忘和心心相印的,莫过于妙丽善舞的李夫人了,而李夫人之所以能够 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2]44 公元前 126
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又是与其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曲》 年,经过遥远而艰辛的路途跋涉,张骞回到长安并将横吹的演奏方法
容出落之美,实乃并世无双“;独立”则形容其自然之态,更显超凡出 给汉乐府主管李延年。根据《摩诃兜勒》的曲调,李延年将其改编为二
众。这样,在该首曲目的开端,李延年便平中孕奇、瞩意深刻,通过对 十八首器乐曲,称为“鼓吹新声”,又名“二十八解”,专用于汉代军乐

曼妙灵动的汉代玉舞人

曼妙灵动的汉代玉舞人

曼妙灵动的汉代玉舞人汉代玉舞人中国的玉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河姆渡等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早期玉器证明,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玉器。

玉人在中国玉器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都有发现。

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人是目前所见唯一新石器时代的直立全身玉人造型。

扬州汉墓出土,舞女玉佩,束腰长袖,细线刻出五官及衣纹,曼妙灵动。

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人文主义精神得以发扬。

战国秦汉时,在玉器方面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组玉佩——玉人佩,即在其他玉饰件的基础上加上一件或多件翩翩起舞的玉舞人形象。

它们在成组玉佩中或占主体地位,或处附属地位,使组玉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具有装饰意味。

相传出土于洛阳金村战国大墓的玉雕双舞人佩件便是一副杰出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舞人玉佩,它对西汉前期的组玉佩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舞人组佩便是明显受到了它的影响。

以后,汉王朝虽然禁止成组玉佩的使用,但单个形舞人佩则广为流行,玉舞人成了两汉时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佩玉造型。

汉墓出土的玉舞人多有1至2个圆孔,显然是用以穿绳系挂的佩玉。

而上海博物馆藏东汉时期的一件玉舞人,垂发至肩,雕工细致流畅,足下出一短榫,当是作为嵌插之用的摆件。

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一件汉代玉印章,印身则雕琢成一个舞人。

这两件舞人在功能上都突破了单纯作为佩饰的范围,说明当时人们对玉舞人的普遍喜爱,但作为佩饰仍然是玉舞人功能的主流。

上海博物馆藏,站立玉舞人(东汉)。

西汉中期,汉帝国成为亚洲最繁荣的多民族国家,也是我国玉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君子贵玉”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儒家所提倡的孝道伦理观念促使了厚葬习俗的广泛流行,以玉随葬成为风气。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玉料东运的通道,和田美玉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

这一切,都促使了玉器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的汉代舞蹈作品
孙颖是中国舞蹈家,他的汉代舞蹈作品是指他创作或演出的以汉代为背景的舞蹈作品。

具体的汉代舞蹈作品有:
1. 《刘邦与项羽》: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和解和战争的结束。

2. 《汉宫秋夜》:通过舞蹈展现了汉代宫廷中秋夜的景象,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出深情、浪漫的氛围。

3. 《长安乐舞》:以当时中国首都长安的繁荣兴旺为背景,展示了长安城里百姓们欢快的舞蹈。

4. 《踏歌行》:这是一部以汉代民间舞蹈为题材的舞蹈作品,舞者们展示了汉代百姓的生活和喜乐。

这些汉代舞蹈作品通过舞蹈艺术形式,展现了汉代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凸显了孙颖作为一名舞蹈家的创作才华和演技。

四大美女中谁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舞蹈家

四大美女中谁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舞蹈家

四大美女中谁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舞蹈家四大美女中谁是中国古代最好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时著名的宫廷舞人。

越王勾践为向吴国复仇使美人计,把西施送给昏庸好色的吴王夫差。

夫差得西施后,终日沉溺在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

据记载,为西施表演《响屐舞》,夫差在御花园的一条长廊中,命人把廊挖空,放进大缸,上面铺木板,取名“响屐廊”。

西施脚穿木屐,裙系小铃,展现婀娜优美舞姿,同时木屐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重的“铮铮嗒嗒”回声和裙上小铃清脆欢快的“叮叮当当” 声相互交织,别有一番迷人的风味。

吴王为西施所迷,荒废了政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越王勾践趁机发兵打败了吴国,夫差被迫自杀。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

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

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赵飞燕原名宜主,汉代的着名舞人。

为阳阿公主家的婢女,她聪明伶俐,身材窈窕,学习歌舞时精心、刻苦,所以出入头地。

由于她的舞姿特别轻盈,故人称“赵飞燕”。

后被汉成帝看中,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女官名),数年后立为皇后。

赵飞燕,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

相传汉成帝为赵飞燕造了一个水晶盘,令官人用手托盘,赵飞燕则在水晶盘上潇洒自如地舞蹈,由此可见其舞蹈的功力。

传说汉宫中有个太液池,池中突起一块陆地,叫瀛洲,洲上建高榭,高达四十尺。

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碧琼轻绡,表演歌舞《归风送远之曲》,成帝以文犀箸(或作簪)敲击玉瓯打拍子,冯无方吹笙伴奏。

歌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风,飞燕随风扬袖飘舞,好像要乘风飞去。

成帝急忙叫冯无方拉住赵飞燕。

一会儿,风停了,赵飞燕的裙子也被抓皱了。

从此宫中就流行一种折叠有皱的裙子叫“留仙裙”。

据传汉成帝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还特地为赵飞燕筑起了“七宝避风台”居住。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舞蹈时代经典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丝路花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舞蹈时代经典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丝路花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舞蹈时代经典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丝路花雨春秋战国时期的“沉鱼”----西施这个时期,伴随着古代音乐的发展,舞蹈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平易近社会糊口的需要,它吸引着男男女女无冬无夏地舞个不竭。

至此后呐缦平易近间舞仍然流行,出格在祭奠庖羲女娲时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篮》舞,闻名遐迩,人称“年夜姬遗风”。

而在这一时期也形成了我国古代宫廷舞的雏形。

汉朝汉元帝期间的“落雁”----王昭君这时期舞蹈的特点是博采众长,技艺向高难度发展,结合舞蹈与杂技的《盘鼓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此外,以长袖为特征的《袖舞》,双手执长巾而舞的《巾舞》,也是汉代著名的舞蹈。

三国时的“闭月”----貂蝉这时吴国江南地区的《拂舞》、《白纻舞》非常出名,舞者佩戴珠翠饰品,身穿白色长袖舞衣,动作以舞袖为主。

她时而高举双袖如天鹅飞翔,时而低回婉转,轻移舞步,如推若引,似留且行,乐声节奏渐快,双袖急挥如雪飘,敏捷步态似流波,如流风行云般轻盈飘逸的舞姿,在观众面前掠过。

唐朝开元年间的“羞花”----杨玉环唐代的舞蹈尚有由乐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组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歌舞大曲,如《霓裳羽衣舞》。

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

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

“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

“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春江花月夜》1979年《春江花月夜》画历说起古典舞,不得不提起半个世纪前轰动中外的两大舞蹈——“丝路花雨”与“春江花月夜”。

尝记幼时,很多亲友邻居家的墙壁上,都有这两大舞蹈的挂画,其影响堪称风靡一时。

1981年年画。

就是这张画啊,历30余年记忆犹新。

《春江花月夜》古典女子独舞编导:栗承廉编曲:诸信恩根据同名古曲改编首演:1957年主演:陈爱莲团体:北京舞蹈学校《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尧章根据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并易名的一首乐曲,乐曲表现夕阳西下时人们在箫鼓伴奏下轻歌曼舞和摇归舟的动人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汉成帝微服出宫,到阳阿公主家,见赵飞燕舞艺超群,极为赞赏。于是召她入宫,封为婕妤(宫中女官),后又封为皇后。一次,赵飞燕在太液池瀛洲高榭表演歌舞《归风》、《送远》之曲,舞兴正酣,忽然大风骤起,赵飞燕扬袖纵身飘舞,好似将乘风飞去。成帝急呼左右拉住赵飞燕。风停舞罢,飞燕的裙子被人抓出了皱褶,此后宫中流行一种有皱褶的裙式,名「留仙裙」。成帝为赵飞燕特制了一个水晶盘,命宫人托盘,让飞燕在盘上起舞,倍增飘逸轻盈之美。
水色箫前流玉霜, 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故而使得她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和发扬。赵飞燕,被称之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舞蹈家是当之无愧的。
留仙裙的来源
有一次,在湖里的船上,赵飞燕跳舞时几乎要摔下船去,皇帝急忙喊人拉住她,结果把她的裙子拉破了,以后,很多人就学赵飞燕,故意让裙子后边有个缺口,还起名叫“留仙裙”,人一走起来,隐约可以看见双腿,现在妇女的裙后开叉,据说就是这个时候传下来的。 赵飞燕的妹妹美丽而体态丰满,也受皇帝喜欢,皇帝叫赵合德“温柔乡。”这也是现在的一个形容词。
刘邦常与戚夫人在宫中歌舞作乐。相传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宫后曾讲,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共入灵女庙,祭神歌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接着「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到了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这很像民间迎神赛会时群众性的娱乐歌舞活动,「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是人们手臂相连,一面唱歌,一面脚踏着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
“天道无常,如今即将改变,我的生活何其艰辛;我放弃了帝王的万乘之尊,退守到地方,只能做一介藩王;我被造反的臣子逼迫,性命不久;即将离开人世,要和你们阴阳两隔。”
于是让唐姬起身伴舞,唐姬拂袖,翩翩而起,和着弘农王的歌,唱道:
“刘汉的天下分崩离析,被各路豪杰割据一空;我身为皇帝的宠妃,而性命危在旦夕;如此孤独,我心中泛起无限的哀伤。”
赵飞燕还擅走一种特别的舞步── 踽步,走起来「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由于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舞步,故此流传不广。
赵飞燕天生丽质,舞艺超群,因而得到皇帝的宠爱,以至被封为皇后,但由于出身微贱,在统治集团中,势单力薄。成帝一死,哀帝即位,不久哀帝死,平帝即位,即废赵飞燕为庶人,逼其自杀身死。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本山东定陶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会跳当时流行、刘邦又极喜爱的「 楚舞」,又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所谓「翘袖折腰之舞」,看来不是某个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砖石所见,多为舞袖、折腰,这是当时常用的舞蹈动作。
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雉知道后,以此为把柄,毒死了刘如意,下令剪去戚氏的一头飘逸青丝,并且将戚姬的手脚砍断,用两只月牙形的钳子夹出了戚姬的眼球,用香烛熏聋了她的耳朵,灌哑酒,关在厕所里,起名为“人彘”。
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惠帝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消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年方24岁。说到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他自然也是吕雉铲除的对象。只是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细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绝了。吕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不敢拒绝,果然来到长安。
吕雉虽狠毒,刘盈却天性善良,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吕雉无从下手。刘盈每日有早起习射的习惯,年幼娇气的如意却无法坚持。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可吕雉偏偏趁这半刻,鸩死了如意。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
唱完后,唐姬流泪呜咽,在座的诸位无不感伤。弘农王对唐姬说:“你是帝王家的妃子,必然不会成为官吏、百姓的妻子;你如果能够洁身自好,我也会感到幸福。我们从今以后就阴阳两隔,再也见不到了。”说完,就喝毒酒而死,死时年仅14岁。唐姬回到故乡颍川,父亲会稽太守唐瑁想要把她嫁出去,唐姬宁可死也不同意。等到李傕攻破长安,抄没关东地区,得到唐姬,想要娶她,唐姬就是不从,李傕最终没有和唐姬成婚。尚书贾诩听说此事后,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汉献帝刘协。汉献帝感到悲怆,把唐姬迎接到宫里的后花园中,让当朝侍中带着节(一种官凭)拜她为弘农王妃。
赵飞燕
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 赵飞燕,出身卑微,原来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婢女,平时干些端茶送水,扫庭洒户的杂活,没有什么名气。也许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阳阿公主选去学歌舞。这赵飞燕天生就是个跳舞的材料,身材袅娜,娇小可爱,和杨贵妃比起来,是个骨感美人,不是有环肥燕瘦的成语吗?赵飞燕走路的姿态尤其撩人,仿佛是天生的猫步,如风拂杨柳,又如燕飞翩跹,有万种风情,故命飞燕。再加上歌舞双绝,就是现在也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的著名舞人── 赵飞燕(原名宜主)。由于家藏有「彭祖分脉」之书,因此她「善行气术」。宜主长大成人,容貌绝丽,体态轻盈。后来父死家败,宜主与妹妹合德流落首都长安(西安),后辗转到阳阿公主家当婢女。宜主暗下功夫,刻苦钻研歌舞技术,由于她舞姿特别轻盈,故改名为赵飞燕。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剩下弟弟七窍流血的尸体。
经历生平
◎时代:秦末汉初
◎籍贯:江苏睢宁
◎其夫:汉高帝刘邦
◎非正常死亡方式:折磨致死
◎非正常死亡原因:得罪吕后
李夫人
孝武皇后李氏,倡家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李氏被封为夫人,生汉武帝第五子刘髆(昌邑王),后追封为皇后。有兄弟姐妹:李延年、李广利。是目前动用汉语资源来赞颂最多的美女:先后有“倾国倾城”、“绝世佳人”、“姗姗来迟”等成语以及刘彻的《落叶哀蝉曲》,白居易的《李夫人》,李延年的《佳人歌》,美国意象派大师庞德的《Liu Ch'e》以及“玉搔头”等诗词典故均因其而来,某种程度上可谓最美的女人。“夫人”是嫔妃的称号,李夫人没有留下她的名字,薄命不薄命难说,祸水不祸水也谈不上,但这位死后许多年还能让汉武帝恋恋不忘的李夫人却实在不寻常。她的开始和结局同样不可思议。武帝的无尽思痛几乎全在她计划之中,美艳的容颜是她受宠的原因,而更在于她做人极有分寸,不因武帝的宠幸忘乎所以。一句“遗世而独立”衬托了她的本质,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距离美。李白的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也许是李夫人所说的最好注脚。
汉成帝皇后(前45年—前1年)原名宜主(生),精通音乐,长安宫人,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赵飞燕可能算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应玄宗之诏创制“清平调三章”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其中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绝句。可见她的美,在大诗人李白心中,占有绝对的席位。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在吟诗作赋时多提到她的名字,并且创作了不少以赵飞燕为题材的小说、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
赵飞燕的舞蹈技艺久久被人传颂,后世有许多以赵飞燕为题材的小说、戏曲等,这并非因为她曾当过皇后,而是因为她是个杰出的古代舞蹈家。
唐姬
唐姬是东汉废帝(此处指东汉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的妃子。汉灵帝驾崩,皇子刘辩继位,后来被董卓所废,拘禁在小楼上。董卓让中书令官名李儒进献毒酒,弘农王说:“这是要杀我啊。”于是不肯喝。李儒强迫弘农王喝,弘农王就与唐姬和宫女行酒令、宴会作别。酒令行到弘农王处,弘农王悲切地唱道:
戚夫人曾红极一时,极得汉高祖宠爱。但汉高祖死后,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惨遭汉高祖之妻吕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作「人彘」。
后人赞美戚夫人的技艺,并深切同情她悲惨的遭遇。在不少反映这一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中,都表现了上述感情。登位后,刘邦宠爱戚姬,渐渐冷落了陪他四处征战的结发妻子吕雉。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软弱,不像自己,想要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在张良的计策下,太子于一次宴会中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华容夫人
华容夫人,汉武帝四子燕王旦夫人。燕王谋立事发,心中忧愤,置酒会宾客,席间自歌,华容夫人起舞续歌。歌毕,燕王自尽身亡,华容夫人亦从之而死。华容夫人所歌者,后人称为《起舞歌》。
起舞歌
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回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
戚夫人
戚夫人(?-公元前194年)一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