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十面埋伏》

合集下载

欣赏《十面埋伏》(精选5篇)

欣赏《十面埋伏》(精选5篇)

欣赏《十面埋伏》(精选5篇)十面埋伏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5篇欣赏《十面埋伏》,希望在十面埋伏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欣赏《十面埋伏》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十面埋伏》是有名的琵琶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紧张、激烈的气氛。

2.通过绘画、语言描述等方法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音乐、古代战争场面的图片、笔、纸活动过程:一、一次欣赏——讲述1.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特别的曲子(选段),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听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欣赏乐曲,并鼓励幼儿交流:“这首曲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3.老师介绍曲子:名称以及乐曲表达的内容。

这首曲子叫《十面埋伏》,是用丝竹乐里的琵琶演奏的,讲的是古代军人打仗的事。

(出示画有古代战争场面的图片)二、第二次欣赏——绘画1.老师:这是一首江南丝竹乐里非常有名的乐曲,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然后把你感受到的画面画出来。

2.幼儿边音乐边绘画。

3.交流:“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三、第三次欣赏——表演1.讨论表演动作。

老师根据幼儿的创编将一些简单、典型的动作确定下来,并引导幼儿练习。

2.动作表演。

3.老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听音乐表演战斗动作。

活动反思:孩子们对古筝和琵琶的音色还是不能很好的区分,很多人都以为是古筝,于是老师介绍了两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不同和音色差异。

有的孩子能根据看到的曲子名字从而联想到战斗,我把介绍乐曲的内容移至一环节,这样使幼儿在作画时更明确。

画面都很准确地表达了乐曲内容,想象力丰富,可能是有电视电影等的经验所至吧。

欣赏《十面埋伏》篇二一、乐曲简析:《十面埋伏》是一首有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的情绪特征;2.使学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反复聆听《十面埋伏》乐曲,尽可能理解乐曲的每一个段落、乐句和乐段,体会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2. 写作任务:学生需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介绍《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音乐特点以及个人感受。

3. 角色扮演:学生需在家庭环境中模拟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群,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演奏体验。

4. 小组讨论:学生需组成小组,讨论琵琶演奏的特点、技巧和历史文化背景,完成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认真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2. 提交的文字内容需清晰、工整、无错别字。

3. 视频拍摄需清晰、稳定,能反映演奏的真实情况。

4. 小组报告需反映小组讨论的真实过程和结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根据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成绩。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和音乐欣赏能力,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提交作业,并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2.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3. 学生之间应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应及时向教师反映,寻求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初中音乐课程中的《十面埋伏》,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客观,可以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十面埋伏读后感(初中)

十面埋伏读后感(初中)

十面埋伏读后感(初中)《十面埋伏》是一部我在初中阶段读过的一本小说,它带给我很深的感受和思考。

这部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而闻名,引起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以下是我读完《十面埋伏》后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十面埋伏》以历史为背景,以汉朝灭亡和西汉末年的局势为背景。

小说通过故事中的鲜活人物和悲壮场景,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让我明白了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背诵名字和日期,而是一个充满人性和智慧的活的故事。

其次,《十面埋伏》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主要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例如,瓦岗寨的战士们勇敢无畏,舍生忘死;刘备和张飞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周仓和老尸等人的机智和聪明。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明白了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我们应该珍惜每个人和每个时刻。

另一方面,《十面埋伏》也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不完美,他们既有可敬的品质,也有人性的弱点。

例如,曹操是个聪明才智的政治家,但他也是一个狡猾和残酷的人;而刘备是一个仁义之人,但他也有威逼利诱的一面。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多维度的,他们既是自己的英雄,也是自己的反派。

这让我明白了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并运用这些特质。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使我沉浸其中。

作者通过紧张且充满悬疑的情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并让我无法放下。

无论是瓦岗寨与曹军的战争,还是刘备与周瑜等英勇的决斗,每一幕都激发了我对于勇气、智慧和忍耐的思考。

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只有众人齐心才能战胜困难和敌人。

总而言之,《十面埋伏》是一部给予我许多思考的小说。

通过它,我不仅学到了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体验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

这部小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相信它会对我未来的人生选择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十面埋伏》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作业内容一、聆听体验1. 学生需在家中自主搜索《十面埋伏》的完整曲目,并通过音乐播放器进行完整的聆听,熟悉全曲的旋律与节奏。

2. 在听赏过程中,注意体会作品中使用的乐器及其音色变化,如琵琶的独奏及和声部分。

二、知识探索1. 学生需收集《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包括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简介等。

2. 查阅资料了解《十面埋伏》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音乐创作实践1. 学生自行创作一份简单的歌词,歌词需以“描绘音乐中故事性情感”为原则,力求反映音乐的内涵和主题。

2. 根据创作的歌词尝试配乐哼唱或编排成简短的音乐剧。

四、个人反思在完成以上作业内容后,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欣赏《十面埋伏》过程中的感受、理解及所获得的启示。

五、作业要求一、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上所有作业内容,作业要认真、独立完成。

二、关于知识探索部分的作业,要求学生要充分阅读和收集资料,所获取的资料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三、音乐创作实践部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努力发掘个人创意,尽力表达音乐的主题和情感。

四、在个人反思部分,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学习和反思的依据。

六、作业评价本作业的完成情况将由教师进行评估,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完成度、内容的准确性、创作的创新性和个人反思的深度。

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的作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七、作业反馈学生需在下一课时将作业上交,并就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解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十面埋伏》这一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观后感】十面埋伏 听音乐有感500字

【观后感】十面埋伏 听音乐有感500字

【观后感】十面埋伏听音乐有感500字《十面埋伏》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经典武侠片,该片于2004年上映,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907年,描述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天火并后,成为了北宋末年军阀混战的背景。

影片通过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权谋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情感之间的纠葛。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它精彩的剧情和优秀的演员表演,还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包含的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影片中的音乐是由海桑和舒国治联合创作的,他们通过音乐将观众带入了影片所描绘的那个恢弘、宏大的世界。

影片中的主题曲《十面埋伏》充满了豪情壮志,让我无法抵挡的被它的旋律所吸引。

这首歌曲激发了我内心中的爱国情怀,让我意识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责任。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感到一种坚定的力量,激励着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除了主题曲,影片中的背景音乐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音乐的编配独特而具有戏剧性,巧妙地结合了武侠剧的紧张感和情感的悲壮,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每当影片中出现紧张刺激的情节时,音乐的高潮和节奏感会让我心跳加速,仿佛亲临其境。

而当剧情转入悲壮的时候,音乐的舒缓与悲伤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感受到人物们内心的痛楚和挣扎。

影片中的配乐也巧妙地诠释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两个主要角色之间的爱情线,片中的音乐细腻而温柔,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浓烈情意和无法言喻的思念。

这些音乐无疑给了影片更多的情感层次,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人物之间的情感。

《十面埋伏》通过精彩的音乐编排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了影片所描绘的时代和故事中去,使观众更深入地融入感受到其中的激情和动力。

音乐是影片的灵魂,它赋予了影片情感和能量,令人难以忘怀。

每次听到影片中的音乐,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影片中的片段和人物,这是一种独特而美好的体验。

我相信,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在生活中,音乐都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它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悲伤。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够:1. 初步了解《十面埋伏》的背景及音乐特点;2. 学会用正确的欣赏方法去感受和体验《十面埋伏》的韵味和魅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1. 背景资料搜集与分享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十面埋伏》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创作背景、曲作者介绍、乐曲风格等,并在下节课前进行简短的分享。

2. 乐曲欣赏与记录学生需完整地欣赏《十面埋伏》全曲,并记录下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体验。

可选用音乐笔记本或录音设备,记录下自己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3. 创作个人音乐故事结合《十面埋伏》的乐曲特点和个人感受,学生需创作一个与该曲相关的音乐故事或小短文,描述自己听曲时的联想和想象。

4. 小组合作表演准备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准备一段简短的表演,表演内容可以是模仿乐曲中的某个片段或对全曲的理解与演绎。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表演准备。

三、作业要求1. 背景资料搜集与分享:- 资料需真实可靠,避免虚假信息;- 分享时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鼓励使用多媒体辅助展示。

2. 乐曲欣赏与记录:- 完整欣赏全曲,不得遗漏任何部分;- 记录需真实反映个人感受,不得抄袭他人;- 音乐笔记本或录音应清晰可辨。

3. 创作个人音乐故事:- 故事应与《十面埋伏》相关,体现个人理解;- 故事内容积极向上,避免消极情绪的表达;- 可配以简单的文字描述或绘画辅助表达。

4. 小组合作表演准备:- 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共同完成准备工作;- 表演内容需体现对《十面埋伏》的理解和演绎;- 注意表演的协调性和观赏性。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内容真实性、创新性、表达清晰度、合作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下节课上对本次作业进行反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琵琶音乐《十面埋伏》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学习从节奏、旋律、结构等方面进行音乐赏析。

3. 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作业内容1. 预听与理解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完成《十面埋伏》的预听任务。

在预听过程中,注意乐曲的节奏变化、旋律特点以及所传达的情感。

2. 音乐背景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或在线搜索的方式,了解《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及作者。

特别关注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3. 主题分析与理解结合《十面埋伏》的音乐风格与文化背景,展开个人对音乐的情感理解与体验。

如可以想象曲中琵琶音乐描绘出的历史画面,尝试通过语言描述个人听后感受。

4. 作业完成方式每位学生需制作一张以《十面埋伏》为主题的音乐欣赏报告表或画图表示作品主题内容与理解。

形式可以多样,但应注重体现个人的分析与感悟。

三、作业要求具体内容:作业清晰度要求:报告表或图画要主题突出,布局合理,各部分信息表达清楚,如用图表呈现的音乐结构或情绪变化需明确标出。

深度与广度要求:除了基础的赏析,还应结合背景资料提出自己对作品的个人理解与感想,可以涵盖乐曲中出现的文化元素和作者的音乐手法等。

原创性要求:作业中不得抄袭他人观点或内容,鼓励个人的思考和想象。

形式多样要求:报告表可采用表格、图示等多种形式呈现;画图则需结合音乐特点进行创作,体现音乐内容与个人感受。

完成度要求: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内容完整,表达准确。

四、作业评价评价标准:将按照学生理解准确性、深度和广度、表达清晰度及创新性等几个维度进行评分。

互动反馈:鼓励学生间进行音乐分享和交流感受,扩大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认知。

指导修正: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修改意见提供,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

五、作业反馈反馈方式: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等方式进行反馈。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是由明代著名琵琶音乐家诸水仙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之一。

曲调婉转悠扬,富有感染力。

配以叮当铛铛的铜鼓声和尖锐刺耳
的笛子声,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战场上,既沉浸在悲壮的氛围中,又
感受到了英雄们的壮烈。

曲中描绘的是杨家将领导的抗金武将在潼关十面埋伏中与金兵激
战的故事。

武将杨业决定埋伏敌军十面,从而使得包围他们的金兵惨
遭失败。

歌曲中较为经典的段落为“雁塔新碑,烈士千家。

玉门关外,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这一段落幅员声势恢宏,令
人回味无穷。

《十面埋伏》作为一首传统琵琶曲,其美丽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
曲调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享有极高声誉。

同时作为一首反映英雄楷模、
爱国情怀的音乐,它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欣赏《十面埋伏》,使学生感受琵琶演奏的魅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战争场面的各种形态,如激烈战斗、胜利凯旋等。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听赏《十面埋伏》,并写下你对乐曲的感受,包括音乐风格、演奏技巧、战争场面的描绘等方面。

2.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所表达的场景,包括各个章节的描述,如“鸡鸣山闻声”、“楚歌阵阵”等。

3. 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了解琵琶演奏的历史背景和《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描述要准确、生动,尽可能运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3.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请按照课程要求进行。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提交时间和方式等。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将纳入学期总评。

3.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进行公开展示和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记录,并在课程群内提出。

2. 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也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如果有任何关于作业的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我将尽力提供帮助和解答。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理解古典音乐中情感的表达;3. 增强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理解音乐的多元化表达。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学生需要在家中重新聆听《十面埋伏》,要求全曲听完并记录下听后感。

感想要包括对琵琶演奏技巧的理解,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以及你对“十面埋伏”这个典故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琵琶的认知,以及《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

每组需选派一名代表,在下次课堂上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十面埋伏的聆听和欣赏体会2000字

十面埋伏的聆听和欣赏体会2000字

十面埋伏的聆听和欣赏体会2000字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合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

项羽自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这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

均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据卫伸乐的传谱,前者共有十三段。

后者共有十四段。

这两首乐曲都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

《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而《霸王卸甲》对于战斗的描写并没有花更多的笔墨,着重通过“楚歌”和“别姬”两段以表现项羽与楚军的心绪。

这两首同一题材的琵琶曲,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的艺术明珠。

《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在《霸王卸甲》中用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多种手法变奏处理等等都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片段1:这里只选录了《十面埋伏》的开始一段音乐中国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的故事《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

十面埋伏听后感300字

十面埋伏听后感300字

十面埋伏听后感300字篇一十面埋伏听后感《十面埋伏》这曲子,可真带劲!初听时,那紧张激烈的节奏,就像把我一下拉进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挥舞着刀剑,呐喊着冲锋,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能让我这个门外汉都感受到那份惊心动魄。

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战场上的一员,心跳跟着节奏一起加速。

可仔细想想,这曲子背后,是不是也藏着无尽的悲伤?那些战死的英灵,他们的家人该多痛苦呀!篇二十面埋伏听后感听了《十面埋伏》,哇塞,那感觉简直了!就像是无数的战鼓在耳边敲响,震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这曲子到底是咋创作出来的?我猜作者一定是个超级厉害的大神,能把战场的紧张和残酷表现得这么淋漓尽致。

说不定他自己就经历过战争,不然咋能这么传神?也许,我们在欣赏曲子的时候,也该想想,和平是多么珍贵呀!篇三十面埋伏听后感《十面埋伏》,太牛啦!每一个音符都好像在诉说着战场的故事。

我可能都没法用言语形容那种震撼,就感觉自己一会儿在战场的这边,一会儿又到了那边,晕头转向的。

这曲子是不是有种魔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古代,感受那种生死决战的氛围。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在那战场上,我估计吓得腿都软了,你们说呢?篇四十面埋伏听后感听《十面埋伏》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那气势汹汹的旋律,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小蚂蚁,随时会被战场的洪流淹没。

这曲子是不是想告诉我们,战争是多么可怕?可又一想,那些英勇的战士,他们为了信念而战,难道不值得敬佩吗?哎呀,我这脑子都快被绕晕了,反正这曲子真是绝了!篇五十面埋伏听后感《十面埋伏》一响起,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那节奏,就跟催命符似的,紧张得我大气都不敢喘。

我觉得自己仿佛能看到鲜血飞溅,战马嘶鸣。

难道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能让我这个局外人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也许,我们在享受和平的时候,真该听听这样的曲子,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

你们觉得呢?。

(完整版)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完整版)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激情的诗篇--《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一个久远的声音从历史深处隐然传来。

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

它是弹奏乐器。

初时,以右手向前弹为琵,向后弹为琶。

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

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别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更何况,这不是—个童话、一个故事,是一段撼天动地的史实.也许,沉静的钢琴在弹着巴赫,优雅的长笛在吹着莫扎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队在合奏着贝多芬,然而,只有它,只有琵琶,依然在娓娓地叙述着《十面埋伏》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

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时间老人拉开历史的帷幕,月的魔指轻轻触动琴弦,音箱里便有和弦嗡嗡嘤嘤的攒动,天籁之音缓缓而来。

走进音乐世界的主人翁是刘邦、项羽。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秦王朝宣告灭亡。

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激烈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

当以修筑万里长城而著称的秦始皇的泱泱车队路过时,虽无大名却有大志的两个人物在赞叹之余,同时发出了不同的豪言。

“大丈夫当该如是也!”刘邦说.“彼可取而代之!”项羽说。

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说后一句的则多些率直。

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

当时,项羽若依范增之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而心高气傲的项羽却犹豫不决,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了与自己抗衡的军事阵营。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琵琶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乐曲的赏析,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战争场面的各种形态,如战争前的准备、战争的激烈、战争后的闲适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琵琶的独特音色和音乐的节奏感,进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CD,以及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图片。

2. 学生课前预习琵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琵琶音乐的风格特点。

3. 教室布置音乐欣赏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作品介绍与欣赏、分段欣赏与分段学习、完整欣赏与巩固提高。

1. 作品介绍与欣赏教师播放《十面埋伏》的乐曲,并提出问题:“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乐曲中表现了怎样的气氛?”,学生听完后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乐曲中表现出的激烈、紧张的气氛。

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并让学生简单复述作品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播放乐曲,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段欣赏与分段学习分段欣赏:教师将乐曲分成三段,分别欣赏。

(1)第一段:乐曲慢起渐快,力度由弱到强。

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回答后,教师对第一段音乐进行分析,并教学生学习第一段的唱词。

唱词教完后,教师再次播放第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学第一段的舞蹈动作。

(2)第二段:音乐速度减慢,力度由强渐弱。

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回答后,教师对第二段音乐进行分析,并教学生学习第二段的唱词。

唱词教完后,教师再次播放第二段音乐,学生边听边表演第二段舞蹈动作。

(3)第三段:乐曲再现第一段音乐,反复再现表现激烈场面的气氛。

教师再次播放第三段音乐,引导学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方案】欣赏《十面埋伏》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欣赏《十面埋伏》示范教案

欣赏《十面埋伏》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基本构造及音色特点;2.了解乐曲《十面埋伏》的相关故事;3.能够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描绘的情景,并且能够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1.了解琵琶基本构造及音色特点;2.能够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描绘的情景,并且能够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听过“十面埋伏”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师:那大家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乐曲《十面埋伏》,感受这场战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用成语导入本节课主题,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1. 介绍歌曲相关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

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2.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思考: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琵琶。

3. 介绍琵琶琵琶是我国古老乐器之一,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半梨形音箱,面板为桐木,琴颈向后弯曲,钢丝尼龙弦,用人工指甲弹奏。

琵琶的种类很多、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音色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

其作品根据表现手法不同可分为:文曲和武曲。

武曲代表作品有《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

文曲代表作品有《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等。

琵琶十大名曲:《塞上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阳春白雪》、《草原小姐妹》、《海青拿天鹅》、《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

4. 再听乐曲,分析乐曲。

思考:(1)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表现了什么内容?(2)故事人物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1)三部分;(2)刘邦足智多谋,善于用人;项羽性情豪放、刚愎自用。

教师补充:曲谱通常被分为十三段,从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理解《十面埋伏》的艺术特点与历史背景。

2. 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能描述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与故事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能力,鼓励其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表演尝试。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预习学生需在家长的陪伴下提前在家通过音频资源进行《十面埋伏》的音乐试听,感受其曲调变化及旋律美。

同时搜集与该曲目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如作曲家简介、创作背景等。

2. 课堂互动讨论在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试听音乐的感受以及所搜集的背景资料,通过交流讨论,增进对《十面埋伏》的理解。

3. 课堂讲解与赏析课堂上,教师将详细讲解《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音乐特点。

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乐曲的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

4. 创作与表演准备学生根据对《十面埋伏》的理解,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表演准备。

可以是改编歌曲的某一部分,或是对原有旋律进行简单的变化演绎。

三、作业要求1. 音乐欣赏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做好笔记记录感受和发现。

2. 课堂互动讨论: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人观点。

3. 课堂讲解与赏析: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确保理解乐曲的背景与特点。

4. 创作与表演准备:学生需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创作或表演准备,鼓励创新与个性表达。

作品需在下一课时进行展示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对于积极预习、课堂表现优秀及创作表演有创新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与帮助,促使其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

2. 针对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将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改进。

3. 教师将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需求,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欣赏 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欣赏十面埋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1. 听后感:请同学们在家中反复聆听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尽可能多地听取不同版本,体会不同版本中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

在听完每一段后,写下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可以是对音乐本身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演奏技巧的看法,还可以是你对乐曲中描绘的场景的理解。

字数不少于500字。

2. 音乐表演:请你选择《十面埋伏》中的一段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用你自己的方式(如舞蹈、绘画、朗诵等)进行表演。

注意,这里不仅仅是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更是你对音乐的再创作。

完成后,请拍摄或录制视频或图片,并上传至班级群。

3. 音乐创作:请你根据《十面埋伏》的旋律,创作一段歌词或短诗,表达你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字数不限,但要保证创作的原创性。

完成后,请附上创作说明,包括创作灵感来源、对乐曲的理解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相关资料(如听后感中的原文、表演视频或图片、创作稿件及创作说明等);3. 作业应真实有效,反映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原创性、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3.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提交作业后,留意教师和同学的反馈。

对于反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请认真思考并做出回应;2. 对于教师和同学提出的建议,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修改和完善;3. 请将反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十面埋伏》这首琵琶独奏曲,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能够激发同学们对音乐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同学们的音乐才华。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解读课件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解读课件

05
拨指法
01
十面埋伏中运用了琵琶的弹拨指法,通过拨动琴弦来发出声音,
产生旋律和节奏。
指甲触弦
02
演奏时需要使用指甲触弦,指甲的形状和材质对音色和音量都
有影响。
手指独立性
03
演奏过程中需要保持手指的独立性,避免互相干扰,以确保音
色的清晰和稳定。
左手技巧
品位控制
通过左手的品位控制,可以调整音高和音色,从而表达出不同的 情感和效果。
哀怨之情
曲中流露出对战争残酷和生灵涂炭的哀怨与感慨,让人感受到战争 无情和英雄无奈。
气势磅礴
该曲表现出壮丽、雄伟的气势,彰显出楚汉相争中英勇善战、坚韧 不拔的精神风貌。
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
《十面埋伏》取材于楚汉 相争的历史故事,具有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民族精神
曲中展现出中国民族英勇 善战、不屈不挠的民族精 神,激励人们追求自由与 正义。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解读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点 • 欣赏十面埋伏的感受和理解 • 与其他乐器的协奏 • 十面埋伏的演奏技巧分析 • 十面埋伏的创作与演绎思考题
01
琵琶曲十面埋伏 简 介
曲目背景
楚汉相争背景
琵琶曲《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 相争时期垓下之战的场景,是传 统琵琶武曲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社会意义
通过欣赏和学习《十面 埋伏》这样的传统音乐 文化作品,有助于提高 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和理解。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传统美学
该曲表现出的传统美学思 想,如和谐、中庸等,体 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审美
技巧精湛
琵琶演奏家运用精湛的技巧,将曲中情感表现得 淋漓尽致,给听众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十面埋伏》
一、乐曲简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的情绪特征;
2. 使学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3. 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三、教学难点: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25分钟)
1.“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呢?”
(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2.“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21页,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器乐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作品。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的体会,听完之后谈谈你们的第一感觉。

3.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7分钟)
4.首先我想提问的是这首乐曲是由何乐器演奏的呢?(琵琶)
琵琶简介: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琵琶的种类很多,但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5.“我们听了这首乐曲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它给你的整体气氛是什么呢?兴奋?激动?还是紧张?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汗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这首乐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战争场面的激烈雄壮,及当时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烈场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6.“下面我们结合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它所运用演奏技巧。


7.再次播放器乐曲《十面埋伏》,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及“垓下歌”(把项羽在面临失败时的那种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

(7分钟)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

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

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

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拓展练习(15分钟)
1.“我们这里有哪些同学见过兵马俑呢?大家都知道秦兵马俑的出现是世界的一大奇迹。

它塑造了将军、步兵、车兵等不同兵种的将士形象。

有谁能告诉我“俑”的含义吗?”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

庄子称之为“象人”。

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避邪的神物。


2.“我们已经听了两遍这首由琵琶演奏的器乐名曲,对它也基本有所了解,下面我想来做个小游戏,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古战场上勇士们英勇奋战的画面,也可以模仿书本上兵马俑的造型。

”(分别请三位同学上台模仿,让同学作出点评。


(三)结束小结(1分钟)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希望同学们回去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好好消化一下,今天这节课就到这,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