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先进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对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规划期限重点是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年增幅保持30%以上,从业人员达41?86万人,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2956?94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36?78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2?0%。目前,装备产业规模总量位居我省工业之首,居全国第15位,中部地区第三位。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现有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346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52家。核心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全行业新产品产值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型航空动力等行业技术水平跃居国内前列。一批重点产品,如六轴大功率货运机车、1000KV特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000吨履带起重机及240吨超大型塔机、72米混凝土泵车、360m2大型烧结机、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等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3、核心企业迅速壮大

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两家企业2009年产销均超过300亿元,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前三位,世界工程机械企业前15位;株洲电力机车2009年产销过百亿,企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排全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第一。湘电集团产销过50亿元,其2MW及以上风电整机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衡阳特变电工产销过40亿元,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居前三位;南方公司产销过20亿,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居于国内首位。

4、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达到全国的20%以上;株洲、湘潭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达到全国的20%以上。长沙工程机械和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已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了国家工程机

械和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产业集聚区。株洲航空产业园、长沙航天科技园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起飞着陆系统、惯性技术等领域呈现出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

5、国际化步伐加快

为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抢夺国际竞争制高点,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如:中联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三一在德国建设研发制造基地、在印度建设制造工厂、“三一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湘电集团收购荷兰达尔文公司,南车时代收购英国的Dynex公司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先进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总量规模偏小,大型设备制造能力不强。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比较优势明显的领域外,其他领域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特别是缺乏大型火电成套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制约了装备产业地位快速提升。

2、自主核心技术不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先进装备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模仿设计制造的产品居多,真正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偏少。产业内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和技术平台建设滞后,具有国内一流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机构数量少,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低于2%,科技创新驱动力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先进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3、基础部件薄弱,本地配套率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等高端产品的关键基础零部件,诸如高档液压元器件、低速大扭矩发动机、控制元器件、数控系统、高强度钢板、高压开关、航空高端材料等长期依赖进口或由外省配套,省内自主配套率不足20%。基础零部件薄弱的问题,已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4、人才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由于体制、机制性障碍和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省内高端人才的引进、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已有人才的留用十分困难,高速发展的先进装备产业对智力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加大。

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

(一)发展趋势

一是装备制造业成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领域。以美、日、德、英、法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始终把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发展和支撑本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重点选择2-3个关键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核心平台技术,依托全球化的生产

体系、国际化的配套协作和营销服务,形成了技术、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垄断。如美国制造业以机械、运输和电气设备为主导,日本以汽车、运输设备为主导。

二是技术的高端化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是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首先,产品技术由单一技术向系统集成技术、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产品规格由中小型向小型或超大型化延伸。其次,大量采用智能制造、集成制造、精密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工厂自动化系统(FAS)等信息化制造体系得到普及应用。

三是产品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多变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正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要求制造企业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实现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式生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从提供单台套设备到能够提供成套设备,进而发展成为能够为用户提供设计方案、布置工艺流程、选定生产线设备配置、完成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等一条龙式的用户服务供应商。

四是产业的服务化发展。在一些重大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中,供求关系将逐步由简单的贸易方式向系统方案解决方式转换。实力强大的装备制造集团将根据用户最终的产品需求,转变角色,成为项目的运营服务商,将卖设备转为卖服务。如,风电装备制造商将承担起从风场选址考察、风场设计、风电设备选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电能输送的整个系统运营管理;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比勒公司,年营业收入300亿美元中,服务性收入超过50%。

五是人才的战略化发展。装备产业未来的竞争将最终落实到人才的竞争。为此,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纷纷出台招揽人才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募各国顶级人才,或直接收购国外研发机构,或提供高薪和优越工作条件,或鼓励技术移民,或放开留学政策,培养实用性人才队伍,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二)发展机遇

一是国内市场迅速扩张。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批在建或新建重大工程项目,将有效拉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国内对航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低空领域开放将促使国内通用航空出现快速发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商业化应用也将使国内航天服务产业出现较快增长。

二是国际市场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西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收缩,这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振兴。

三是技术和人才的国际流动加快。国际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一些掌握装备制造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受明显冲击,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级人才加快向新兴经济体流动。国内装备企业可加大投资收购力度,加强技术和人才引进,为我国提升装备制造技术水平,进入先进装备制造的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抢占竞争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培育核心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为重点,夯实产业基础,强化服务增值,积极培育市场,快速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湖南建设成为先进装备产业重要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引导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高端切入,创新发展。坚持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培育、高效能发展,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建立核心技术平台;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立起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3、两化融合,协调发展。坚持用信息技术提升先进装备性能、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先进装备制造柔性化、精益化、智能化;坚持军民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先进装备产业在产品研究开发、零部件供应配套、国内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军民技术合作。

4、内引外联,开放发展。坚持以国际化的视野面对国际化的市场,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合作与竞争,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开放式发展。

(三)主要目标

1?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预计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左右。装备制造产业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国排名前移2-3位,装备制造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

到2020年,先进装备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装备制造业全行业主营收入预计达到24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以上。

2?核

心企业做强做大。到2015年,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湘电集团、南车株机、南车时代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企业100强。

3?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行业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3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100家以上,建设面向全行业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0个;行业内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10%,年专利申请量在5000件以上。

4?重点技术取得突破。掌握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模块化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通用飞机及关键分系统、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高端游艇、大型矿山特种运输设备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重点领域

装备制造业涉及的领域较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和我省的实际,提出重点发展以下8大领域。

(一)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

我省在工程机械装备领域的后发优势明显,总量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巳位列国内之首,具备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十二五”重点发展4个板块 13类装备产品:一是现代工程机械装备板块:包括混凝土机械装备、压实与路面机械装备、工程与建筑起重机械装备、桩工机械装备、土方工程机械装备、机动工业车辆、盾构装备等;二是新能源工程机械装备板块:包括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工程机械装备;三是现代港口工程机械装备板块;四是市政公共装备板块:包括消防救护公共装备、灾害应急公共装备、园林作业装备等;重点发展4类关键部件: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变速箱和重型车桥等。

重点支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江麓机电以及上下游专业化配套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细分市场、错位发展;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实现工程机械成套装备的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提高工程机械装备的可靠性、经济性。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混凝土机械装备、路面施工成套装备、工程起重机械装备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把长沙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程机械产业化基地。

(二)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

我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功率交传机车、城轨车辆、高速客运机车、城际动车组、机车电传动和控制系统、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十二五”重点发展2个板块8类

产品:一是机车板块,包括新型重载货运机车、高速客运机车;二是城轨车辆,包括城际客运动车组、城轨车辆、低地板轻轨车、新型储能式城轨交通车辆、新型轨道工程车辆、中低速城际磁悬浮列车等。重点研制开发10类关键部件: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各种制式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牵引变电站成套设备、制动系统、列车控制网络系统、信号与通信系统、高性能转向架、轻量化新材料车体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

重点支持南车株机、南车时代、湘电集团等企业以国家大力发展大功率交传机车、高铁设备、城际轨道交通设备和城市地铁设备为契机,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和国防科大磁悬浮研究中心,在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一流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实现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化和本地化。“十二五”期间,争取在长株潭地区建设一条中低速城际磁悬浮列车应用示范线,以培育我省特有的新型城际交通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销规模突破1000亿元,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体设计制造水平居国际领先,产业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三)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新品种

我省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早,在汽车电池、混合动力大巴整车设计与制造、电控系统、混合动力发动机控制技术、车用永磁电机、动力模块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十二五”重点发展4个板块11类整车产品:一是混合动力汽车板块,包括混合动力大巴、混合动力轿车、混合动力越野车、混合动力工程车辆;二是纯电动汽车板块,包括纯电动工程车辆、纯电动大巴、纯电动轿车;三是汽车新品种板块,包括重型卡车、中高端越野车、节能型轿车;四是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发展7类关键部件:混合动力系统总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性能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模块、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汽车自动变速器总成等。

重点支持南车时代、长沙比亚迪、北汽控股株洲公司等企业,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程和标准化电池充电站建设为契机,加快研制开发纯电动大巴、混合动力轿车,加大混合动力大巴推广应用力度,形成以电动汽车整车为主导、以驱动电机和高性能动力电池为基础、以匹配合理的动力系统总成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到2015年,形成电动轿车50000辆、电动客车10000辆的产销能力。

重点支持广汽长丰集团、广汽菲亚特、北汽福田、吉利汽车等企业,积极发展中高端和节能型汽车新品种,到2015年实现汽车整车

100万辆的产销能力。

重点支持神舟科技、科力远、湘电集团、奔腾动力、江麓容大、亚新科等关键部件制造企业做强做大,形成高水平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力争到2015年,实现汽车产业1500亿元产销规模,把长株潭地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制造基地。

(四)高档数控装备

我省数控装备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高效磨削加工技术和超硬、超精密加工技术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十二五”重点发展7类产品:数控高速精密磨削装备、高档数控磨齿机、高精度数控曲轴、凸轮轴磨床、超精密高档数控机床、数控双端面磨床、高档数控系统。

重点支持中大创远、湖大海捷、宇环同心等企业依托湖南大学高效磨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防科大精密、超精密制造实验室,以国家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实施重大专项为契机,打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和船舶工业大型零部件以及工模具等高档数控加工成套装备的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100亿元,成为我国高效磨削和超精密加工数控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五)大型冶金、矿山设备

我省在大型矿山特种运输设备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大型矿山采掘和场地转运设备研发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十二五”重点发展7类产品:220t及以上电动轮自卸车、大型斗轮堆取料机、23m3及以上大型正铲式挖掘机、大型露天矿用铣掘关键设备、大型带式运输机、360m2及以上大型烧结机、大型液密封环冷机等。

重点支持湘电重装、中联物料、中钢衡重、中冶长天、中科电器、衡阳运输机、平安电气等企业建立矿山综采设备产业技术联盟,以国家大中型露天矿工程建设为依托,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和再创新,形成中部大型矿用装备研制开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重型矿山设备制造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300亿元。

(六)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我省在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在中高档游艇产销规模居全国前列。“十二五”重点发展9类产品:大型海上桩基设备、大型海上吊装设备、海上钻探系统、航道疏浚装备、船舶动力、海上石油钻井电机、豪华游艇、新型复合材料大型游艇、特种内河船舶等。

重点支持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有色重机、湘电集团、湖南太阳鸟、益阳中海等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亿元。

(七)航空装备

我省在中小型航空动力、直升机减速传

动系统、飞机起飞着陆系统和航空材料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十二五”重点发展3个板块6类产品:一是飞机整机,包括通用飞机、直升机、小型无人机等;二是关键分系统,包括航空发动机及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飞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等;三是航空维修,提升现有飞机和发动机维修能力。

重点支持南方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航起落架、长沙鑫航机轮刹车、山河科技、五七一二公司、中南传动机械厂等企业,抢抓国家实施大型客机重大专项和国内低空开放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销400亿元。将湖南建设成国内知名的通用飞机和关键分系统研制、生产基地。

(八)航天装备

我省在惯性技术产品、近空间飞行器、卫星地面装备及应用、航天特种材料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十二五”重点发展3个板块6类产品:一是航天总体型号,包括微小型卫星、近空间飞行器、军贸产品等;二是航天分系统,包括惯性器件、导航系统、遥测遥感系统等;三是航天服务业,加快航天技术在气象、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重点支持航天068基地、中科北斗、创越电子、神舟航电、华天光电等企业,抓住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探月工程、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专项,带动电子元器件、新型材料、微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将湖南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近空间飞行器、卫星地面装备和应用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实现产销100亿元。

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技术进步,完善技术进步体系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全面提升装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一是新建10家先进装备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建设10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多层次、多目标的复合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混合动力大巴动力系统、重载货运轨道交通装备、城轨车辆、智能型工程起重机系列、混凝土成套设备、先进航空动力系统、大型飞机起落架等10类核心平台技术和标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企业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100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二)坚持政府引导,打造现代制造体系

一是鼓励和引导省内具有经济和技术优

势的龙头企业通过“核聚合”方式实施跨国界、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10家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竞争和融资能力的千亿或过百亿的服务供应商。

二是鼓励核心企业依托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通过“核裂变”方式精干主业,并向上下延伸产品供应链、产业价值链,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专、精、特、新”的专业化零部件供应体系,打造以价值链为纽带的高端工程机械装备、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大型矿山成套设备、先进航空航天装备等10个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

三是通过规划引导和布局调整,建立先进铸造、表面处理、零部件热处理、机械精加工、再制造等配套协作服务中心、零部件外协加工中心,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三)坚持市场主导,积极发展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一是积极引导重点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即从单台产品供应商向集成系统和成套设备供应商转型,从设备供应商向运营服务商转型,实现产品高端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利润最大化。

二是积极拓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扶持企业拓展产业链两端的研究开发、工业设计、市场营销、品牌运作、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管理咨询、信息化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和完善一批开放式新型科研、营销服务、品牌设计和营运、管理咨询服务、国际交流和会展等中心,打造转型升级的优良社会化服务环境。

(四)坚持两个市场,加速推进国际化

一是通过建立国际化融资平台,引导核心企业到国外兼并重组产业战略资源;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卖方信贷和国际工程投标,加速国际市场的开拓,扩大先进装备和服务的出口;通过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创新国际经营模式,实现产品国际化发展。

二是积极组织国际技术交流,引导企业到境外参加国际博览会或国际巡展,研究境外市场准入条件,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我省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培育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

三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吸纳国际知名装备企业和品牌来湘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以市场和主机配套为动力吸引国外知名品牌零部件供应商来湘办企业。定期举办中部地区先进装备产品博览会,促进创新成果国内外交流。

(五)坚持人才优先,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大专院校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学计划和培养内容,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术

人才;积极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为发展现代装备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积极筹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为新兴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体制改革、实训基地完善、在校顶岗实习和厂校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

三是建立吸引国际化高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通过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有利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人尽其才的保障机制。

六、政策措施

(一)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规定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措施意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加大技术进步支持力度

设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以一定比例递增。重点支持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科研开发和重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改造;支持平台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国际化发展、产业链培育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对列入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重点技术改造、重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目录的产品和项目进行支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金融支撑环境

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省扶持上市专项引导资金优先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力争5年新增10家上市企业。建立省先进装备风险投资、先进装备创业投资基金和军民融合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提高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各类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予以重点安排。加强信贷支持,引导和协调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推广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等贷款品种,积极发展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和有特色的金融理财产品。

(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基地建设

研究制定引导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度的相关政策。紧紧围绕7大重点领域,依托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集群。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

完善区域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园区、基地的整体竞争优势。相关园区要完善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土地等要素保障措施,规划和国土部门要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电力、城建等部门根据发展需要,优先保障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供给。

(五)拓展装备市场,促进先进装备优先发展

制定省鼓励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应用示范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本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对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的项目,给予研发投入10%的资助;鼓励和引导本省用户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使用示范,对本省用户给予首台(套)设备售价10%的补助;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对首台(套)设备的产品质量保险,建立制造商、用户、保险机构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险责任机制。

制定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实施办法,将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对购买省产新能源汽车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省里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在长株潭地区先行布点建设标准化充电站,逐步推广到全省,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

(六)建立协调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领导小组,构建高效合理的政府调控体系。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省机械工业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学会的桥梁作用,建立行业预警和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发布行业动态、市场供求、技术经济指标等信息,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