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家当我面讲你
半明不灭的枕着它青春的死灰,
我听来像丧钟———
像躺在垂死的榻上,就只待送终,
为什么我从前想象你
滋养了它的也就在把它销毁。
值得我这么疼?
你看出这一点,也就使你的爱更坚强,
谁知道我本来认识你,
好好的爱你不久要离开的对象。[10](13,15)
认识得太相熟:———
莎士比亚在这首诗中用黄昏、枯枝、暮色等意象来表现
关键词:情感;智性;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作者简介:肖曼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诗人、作家既具深厚的国学功 底,又有扎实的外语基础,他们集创作与翻译于一身,为我 国的文学及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卞之琳就是 这样一位诗人。20 世纪 30 年代初卞之琳步入文坛时,就写 诗、译诗齐头并进。他的诗歌创作如他本人所言:“喜欢淘 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1](1)。其诗作字字珠玑、 篇篇堪称精品,译诗也是质量上乘、卓荦不凡。卞之琳在回 顾自己六十年的文学翻译实践时,说自己“好像兜了一圈; 始于译诗(韵文),中间以译散文(包括小说)为主,又终于译 诗(韵文、包括诗剧)”[2](603)。写诗与译诗在他的文学生涯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冀,具有很强 的互动互补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卞之琳诗歌及诗剧翻译研究”(08C547);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卞 之琳翻译研究”(2011BQ18)
118
肖曼琼: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释,涉及了时间与空间、实体与表象、微观与宏观、存在与觉 识的相对关系。[ 诗 6](56-57) 人最负盛名的短诗《断章》更是在 浓浓的诗情画意中形象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 对相通的关wk.baidu.com。它虽然具有多元的释义,但是笔者认为,诗 中蕴含的相对性哲思是无可否认的。除了上述诗作,《归》、 《妆 台》、《道 旁》、《尺 八》、《航 海》、《音 尘》、《灯 虫》、《水 成 岩》、《雨同我》、《鱼化石》 等诗歌也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诗人 一以贯之的相对思想。读者能够从种种相对关系中发现隽 永睿智的理趣,在理性的思辨中获得生命的智慧之光。
感生活的无题诗;甚至诗人其他一些诗歌也被学者诠释出 爱情的分子来。尽管如此,这些诗歌无一例外着上了浓重的 智性色彩。诗中的情感经过理性的淘洗、提炼,处于冷凝、深 邃、沉潜的状态了。读者如不细加体会,很难感受到诗中蕴 含的情感。
综上所述,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中极少表现出个人情感, 他以智性的“冰水”浇灭感情的“烈火”。即使要在诗中表达 自己的情与事,他也是在情感的克制中展开智性的思索。他 的爱情诗,与其说是诗人激情迸发的结晶,不如说是一位智 者用智慧的眼光、冷静的头脑审视一段情感。它们是诗人将 情感经过了理智的淘洗、提炼而使之升华的结晶。
卞之琳翻译的诗歌有不少是主情诗。诗中表现的情感 或热情奔放、或缠绵凄婉、或苦闷忧伤,与其创作形成了鲜 明的反差与互补。他的译诗集《英国诗选》开篇就是七首莎 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十四行诗。莎翁 的十四行诗以歌咏坚定执著的爱情为主,用卞之琳的话
119
2012 年
一、凝结智慧的诗歌创作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主智派的代表诗人。他的 诗哲思幽深、理趣盎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陈可培说卞之 琳“以冷静的哲思倾向与深邃的智慧的凝聚,去追求诗与哲 学的融合而独树其精微与冷隽令人深思的诗风”。他的诗 “迥异于传统的言情诗或西方浪漫派的主情诗”。[3 陈 ](137) 国恩说卞之琳的诗“凝练饱满,充满智慧的律动,张扬着生 动的诗情,显现出智慧美与诗意美的结合”[4](201)。罗振亚也 持相同观点,认为卞之琳的诗歌“理趣绵密充盈,在情感流 脉的背后常蛰伏着想象力对知性的追逐,诗在他那里已不 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成为一种情感的思想,一种智慧的晶 体”[5](84)。可以说,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已成为学界的 一种共识。
卞之琳很少在诗中表现奔放的情感,更不愿用炽热的 诗句去歌唱爱情。但是,他剖白自己“并不反对别人写爱情 诗,也并不一律不会欣赏别人写的这种诗”[1](6)。他的诗歌 翻译中就有不少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通过诗歌翻译,他抒 发了自己在诗歌创作里有意克制的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舒展情感的诗歌翻译
如前所述,由于内敛含蓄的性格特点和冷凝深邃的抒 情品格,卞之琳写爱情诗没有一般爱情诗的汹涌澎湃的激 情,没有酣畅淋漓、直抒情怀的诗句。他自言“向来不善交 际,在青年男女往来中更是矜持”[8](72)。直到 1933 年初秋, 他遇见了张充和,他的爱情之船才张开了尘封多年的风帆。
黄叶全无,或者是三三两两
仿佛是预先警告我
牵系着那些迎风颤抖的枯枝———
今天的感受。
唱诗廊废墟,再不见好鸟歌唱。
你抛了所有的信誓,
你在我身上会看见这样的黄昏:
声名也断送:
夕阳在西天消退到不留痕迹,
听人家讲你的名字,
黑夜逐渐来把暮色收拾干净———
我也就脸红。
死亡的影子把一切封进了安息。
你在我身上会看见炉火微红,
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肖曼琼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卞之琳集诗人与翻译家于一身。其创作迥异于以往的“滥情”诗风,以“智性诗”一改中国新诗 面貌;诗歌翻译则选择了许多外国的抒情佳作。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构成了卞之琳文学生活中“情与理”的协调和互补。当然两 者并非截然二分:其诗歌创作有“冷凝的抒情”,诗歌翻译也不乏智性的诗作。智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卞之琳的创作与翻译 互补共荣,共同构成他瑰丽辉煌的文学事业。
我今后会长久惋惜你,
生命终结时的凄凉景象,以此唤起诗中的“你”更好地去珍
沉痛到说不出!
爱自己的恋人。卞之琳译完此诗发表感慨,说这首诗展现的
“是一片残冬的荒凉景色———外界的景色反映了内心的衰
你我在秘密中见面— ——
老。一个人身心都会衰老到这步境地,要生活就赶快生活,
我如今就默哀:
要爱就抓紧爱吧”[9](236)。这段话是卞之琳内心世界的真实
更冷是嘴唇;
他已错失一段美好情缘,只好让逝去的爱“在墨痕里永放光
当时像真是预言
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第 65 首)。年届不惑但仍孑然
今天的悲痛。
一身的他深感自己需要赶紧抓住易逝的人生,把握珍贵的
爱情。请看他翻译的莎士比亚的第 73 首十四行诗:
早晨的寒露在飘落,
你在我身上会看见这种景致:
冷彻了眉头— ——
卞之琳善于用诗的旋律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细、琐 碎的事物进行哲学的思考与智性的探索,让人们在一个个 朦胧的、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感悟他的诗歌所特有的智 慧之美。《灯虫》以扑火自焚的蠓虫为意象,暗示那些不甘淡 泊、做浮华好梦的寻梦者梦想的破灭。《车站》一诗中,诗人 通过“车站”这一日常生活意象,感叹现实如同从梦深处驶 出的夜行车,留给梦中人的是一片空荡与冷寂。表达了现代 人内心中无法把握现实与命运的深微复杂的困惑与失落。 《白螺壳》也是在普通物象中寄寓精微的哲理。洁白空灵的 白螺壳象征纯洁、美好的理想人生。可是,这象征理想人生 的白螺壳落到人们手里却被视为无用之物,或者引起“多思 者”的一片“愁潮”。类似例子不胜枚举,《鱼化石》、《淘气》、 《胡琴》、《古镇的梦》、《古城的心》、《墙头草》 等诗篇都很好 地体现了诗人善于从细微处感悟人生、从哲理高度把握人 生的创作特点。
你怎好忍心来欺骗,
写照。不久以后,他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把什么都忘怀!
卞之琳生性腼腆矜持,不愿写诗抒发个人情感。但是,
多年后万一在陌路
他能借助玛弗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的《给羞怯的
偶尔再相会,
情人》,白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的《夜里的相
卞之琳的情感经历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风 格,使他在创作中回避炽热的表白,刻意做“冷血动物”[1](1)。 但是,他也是“感情动物”[1](1),其压抑的情感需要以某种方 式抒发。于是,他借助翻译,借助别人的诗作来表现自己的 情感体验,抒发自己欲说还休的矛盾、期盼、苦涩、伤感且又 喜悦、甜蜜、激动的复杂的感情,使诗歌创作中压抑和克制 的情感在诗歌翻译中得到很好的舒展。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6](74) 这首情诗是卞之琳感情生活的雪泥鸿爪。但是,诗中没 有风花雪月的词句,没有深情满怀的表白。读者在诗中见到 的是世间万物“皆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不可能存在着绝对的 界线”[7]( 这 153) 一相对的哲学观念。诗人在散步中心怀感激 地发现,空着的襟眼因能簪一朵象征爱情的小花,给他带来 爱的生机而变得有用。 卞之琳的爱情诗除了《无题五》,还有四首有关诗人情
情景以及痛苦心情:尽管恋人欺骗了他多年的感情,他的心
卞之琳说他写诗,一直写的是抒情诗。这种抒情,在笔 者看来,是一种理性驾驭下客观、冷凝的抒情,是一种具有浓 郁哲学意味的抒情。诗人力避感情的外露而追求智慧的凝 聚;就是在情难自禁时,他也是寓火热的情感于深沉含蓄的 抒情之中。如《无题五》: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跟你该怎样招呼?———
会》,阿诺尔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的《多弗海滨》,
用沉默,用眼泪。[10](131,133)
爱吕亚(Paul Eluard,1895-1952)的《恋人》等爱情诗来表达
诗中的“我”以独白的形式回忆了与恋人分手时的凄凉
自己对爱情的期盼,抒发内心炽热的情感。
张充和出身名门,是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妻妹。1933 年 秋,张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寄住姐姐家中。卞之琳是沈 家常客,从而结识了她。卞、张两人皆来自江南,且都爱好文 学,因此颇多共同语言,不知不觉卞之琳心中爱情的种子便 破土而出。但他不敢付诸言行,而是独自咀嚼这份既甜蜜又 苦涩的感情,犹如他在诗中的剖白:“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 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6](70)他的矜持、张的洒脱使 这份感情最终未能修成正果。1948 年,张充和远嫁美国,从 此两人远隔天涯。这段未果的恋情成为卞之琳心中久久无 法愈合的伤痛,也成为他珍贵且难以忘怀的记忆。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4期
来说,“不管究竟是写给什么人的,就诗论诗,都属情诗一
要分开好几个年头
类”[9](235)。这七首译诗的主旨是:人生短促,人们应抓紧生
想起来心就碎;
活、享受爱情;爱情要长久,只有寄托于诗歌的表现。译诗折
苍白,冰冷,你的脸,
射出卞之琳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也渴望美好的爱情,但
的确,卞之琳的诗属于主智诗,是一种以智性为主、引 人深思的新的智慧诗。对智性的自觉追求,赋予其诗歌浓厚
的哲思色彩。请看《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帏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6](60) 这首诗抒写元宵佳节之夜诗人独对孤灯,有感于众人 皆醉我独醒,意欲改变群体麻木、昏睡不醒的现状;但又感 到孤掌难鸣,因此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和无奈。诗人 在诗中着力克制自我情感的宣泄而着意于冷静的智性表 现。“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揭示了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 隔膜的人际关系,浸透着诗人孤独的情绪体验。句中人称与 主客体的相互转换,是其“相对”哲学观念的表达。 卞之琳偏爱相对性哲理,偏爱对大千世界作形而上的 思辨。他有不少诗歌涉及了“相对性”,如其诗作《投》:投与 被投在诗中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今日小孩儿“随地/捡一块 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而小孩儿昔日的降临人间,也许正 是某个人曾把他“好玩的捡起,/像一块小石头,/向尘世 一 投 ”。[ 6 ]( 13)处 境 的 对 调 与 转 换 ,让 人 感 到 命 运 的 相 对 与 不可捉摸。《圆宝盒》中诗人用三组意象对照,即“一颗晶莹的 水银/掩有全世界的色相,/一颗金黄的灯火/笼罩有一场 华宴,/一颗新鲜的雨点/含有你昨夜的叹气……”[6](27), 表达了小与大、远与近、得与失的相对关系,反映出宇宙万 物中事物存在的相对性。《距离的组织》,根据诗人本人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