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设计(蔡可)

合集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设计(蔡可)

基于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设计(蔡可)

基于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设计(蔡可)近年来,学习任务群教学法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学习任务的分析在设计语文教学任务前,应先了解学生的学习任务。

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学习目标、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来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任务。

二、多样化的语文教学任务设计1. 阅读理解任务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阅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提问、讨论、笔记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任务写作是语文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项。

通过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写作题目、范文,教授写作策略、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语言应用任务语言应用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设计语文应用任务,如语音练习、语法、表达训练等,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课外拓展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设置一系列的课外拓展任务,如文学作品阅读、文化活动、比喻语使用等。

促进学生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三、学习任务群的整合设计语文教学任务时,需要注重任务群的整合。

整合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作,构成有机的学习任务群。

例如在一个自然历史学习任务中,加入阅读文本、提出问题、写作阶段等多种任务元素,达到全方位学习的效果。

四、评估和反思针对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教师需要制定评价体系,在任务完成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反思和改进任务的设计。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提高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彩未来。

基于学习任务群-构建有效识字课堂——一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任务群-构建有效识字课堂——一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塑造人物画像——四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活动主题】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依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解读无论是在阅读中体会各个时代、各行各业的人物品质,还是在习作中学会介绍、评价自己,都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

因此,以“塑造人物画像”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与表达中感受文学言语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

《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挑山工》表现了普通劳动者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的体会。

本单元则侧重人物品质的感受《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挑山工》这篇略读课文,学习时要借助阅读提示迁移运用“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最后借助“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梳理方法。

【教学设计】《黄继光》一、教学内容《黄继光》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主动请战,接受艰难而繁重的任务,为了人民的解放不顾自身安危,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猛烈的枪口,最后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思路《黄继光》是一篇自读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抓住课文的写作顺序,层层递进,从黄继光主动请战,再到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最后战友们消灭全部的敌人这几个部分来感知课文,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人物的品质,体会黄继光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必修下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必修下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 《不同媒待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 人类信息传播从口语传播、文字书面传播到电
波有声传播再到网络和多媒体传播的发展和趋 势,各发展阶段信息内容、形成和传播媒待的 特点;
•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所面的问题,“规范中国的 网络语言使用”
• 《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
• 媒介形态的发展历程,如何带来人们思想 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至整个社会 结构的变迁;“所有的媒介技术的数字化 已经成为可能”
• 2.根据不同媒介,对一则招聘启事进行改写 ,从而体会不同媒介用语的特征。
• 学习任务二 善用多媒介
• 为参加学校戏剧节,为班级的节目写一个 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 在学习任务一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媒介传 播信息。学习会使用必要的语言辅助工具 ,设计相应宣传方案。
• 学习任务三 辨识媒介信息
• 当今人们的生活被海量信息包围,需要具 备一定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
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首都师范大学 蔡可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
单元
单元
单元
高中语文教材
• 基于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
• “实用类阅读与表达”“当代文化参 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 梳 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交流”等 学习 任务群所涉单元,以采取以语文实 践活动 为主,设置运用情景,组织学生 活动,整 合语文学习资源。
课时数不够怎么办
• 学习资源不是课文,教学不是讲读课,要针对任 务,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精读、速读、跳读、快速 浏览、复读等多种方式提炼概括信息;
• 利用生活中和跨媒介传播有关的现象,寻找教育 契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原创2018-01-26蔡可语文学习编者按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纲领性文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为了帮助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全面、精准地把握新课标的设计理念、组织架构和实施要求,本刊约请了课标组的王宁老师、郑桂华老师和蔡可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内容予以阐述,集中探讨新课标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有效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可在新一轮高中课改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以上列举为必修部分的7个学习任务群)。

修订后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怎样理解学习任务群,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基于学习任务群如何做教学设计,它和以往的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尝试作一些解说。

一整合: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摘要】学习任务群转变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学生在学习任务群中的积极性更强,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发展高阶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参照作用。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问题情境为导向,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纲,属于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透彻解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整合若干相互关联的知识为语文学习任务,将学生从以往的学习方式和态度中脱离出来,在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文本的人文要素和主题内涵,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一、建立强调学生语文实践经历的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参与及体验和经历。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习任务的过程性与目的性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情境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与感受,教师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在学习《静夜思》单元的内容时,单元人文主题为“家人”,核心素养是读好长句子。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搭建素养型的课程目标体系为主,基于任务载体,教师引领学生经历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认识并会写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式积累常用词语;背诵古诗词;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体会浓厚的亲情等。

积累与应用属于基础性任务,包括按照笔顺规则给下列生字分类、看拼音写词语、词语连线等学习任务。

梳理与探究属于拓展性学习任务,包括了解古诗词的作者;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学习任务。

阅读与鉴赏的学习任务,包括“读出诗的节奏”“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等。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正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通过构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特点、构建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1.1 任务群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任务群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群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和实施一系列相关联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任务群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任务群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群学习还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在任务群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任务群学习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充分重视任务群学习的应用和实践。

1.2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式也在逐步更新。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作者: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4年第02期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如何用现行教材来落实义教新课标理念,成为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

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体验、感悟、实践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将以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素养发展为主的课堂,显得尤为迫切。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促进现行教材与义教新课标的有机衔接,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本区域基于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现状,累计发放问卷8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786 份,回收率达98.25%。

在分析回收问卷的基础上形成了《县域基于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现状研究报告》,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式等进行了调整。

其次,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义教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展开学习。

再其次,开展基于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开展基于任务群的小古文、诗歌、综合性学习单元、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等不同主题单元的单篇课例研究,积极开展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并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教学进行积极的尝试。

最后,开展基于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案例研究。

以课题组成员研究过程中执教的课例为抓手,通过“磨课—实践—反思—總结”,形成一批教学案例,将这些教学案例传递到基层学校,供一线老师使用,再收集反馈意见,对教学案例进行再加工,最后精选成熟的案例,将其编印成《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0 例》,再辐射到基层学校。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本课题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一是不同类型学习任务群情境创设的策略,情境创设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

“以图化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

“以图化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

任务群教学“以图化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文|顾芳虹一、背景:“以图化文”之于小学语文作业的价值意义“以图化文”在语文教学中渐渐成为一种较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它呼应学习任务群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求。

(一)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是“具象”与“抽象”的互化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文字是抽象化的,图画则是具象化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以图化文”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顺利渡过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折期。

(二)呼应学习任务群,是学习活动的策略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的实施要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学习支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形成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

“要”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科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创设情境,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三)契合学生学业评价的需要,是作业设计的手段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性;作业设计要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

同时,课标对各学段教学目标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能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摘要: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群。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1]。

因此,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一)语文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的相关词汇、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提取信息、分析情节等。

(二)语文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编写故事,锻炼创作能力。

3.教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习任务群设计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通过结合课文内容和故事创作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2]。

《方帽子店》《漏》等课文都与有趣的故事和复述能力有关。

所以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可以通过“复述抢答、复述角色扮演、故事新编、创意复述绘本”这样的任务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1.任务1:课文内容复述抢答比赛(1)任务描述: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情节描写。

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故事的词汇和描写的熟悉度。

(2)学习活动:教师准备一系列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如:1 急性子顾客几次来到裁缝店?每次都想做什么?2 描述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使用词语积累中的词语。

3 请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急性子顾客几次来到裁缝店的要求和裁缝的反应。

4 从课文中随机找出一个积累中的词语,让学生快速找到相关描写。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抢答问题并复述故事情节。

抢答可以采取快速举手、抢答卡片等方式。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动物农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动物农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育理念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

根据蔡可的说法,整合是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

第一,整合是学习情境上的。

语文核心素养是隐形的,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如何创设真实情境、真实任务。

第二,整合是学习内容的整合。

先设计综合性的、有挑战性的大问题,再设计一系列辅助性的小问题。

第三,整合是学习方法的整合。

将批注、研究报告、文学创作等,各种实用文体写作,演讲、辩论、演戏等学习方法有机地融合在学习任务中。

第四,整合是学习资源的整合。

纸质文本、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

近几年,学习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见过不少教学设计之后,我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首先,好的任务群设计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之上,不深刻理解文本,很难设计出有创造性的任务群。

其次,好的任务群设计是为具体的文本量身打造的学习路径,绝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和套路。

再次,好的任务群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中学”,学生积极主动,充满兴趣。

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进行了任务群导向的《动物农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基于文本理解的教学设想。

《动物农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农场的一群动物造反,推翻了压榨它们的农场主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平等的社会。

它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民主平等的生活了,没想到农场领袖———聪明的猪们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革命成功以后,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动物农场》是一本著名的书,被称为反乌托邦小说、政治讽喻小说。

乔治·奥威尔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还著有小说《1984》《缅甸岁月》,散文集《我为什么要写作》等。

杰弗里·迈耶斯为他写了传记,北大的李零教授解读过《动物农场》,《动物农场》还多次被拍成电影和动画片。

当大量资料汇集在一起,教师要做的是取舍。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学习》2018年1期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可在新一轮高中课改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以上列举为必修部分的7个学习任务群)。

修订后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怎样理解学习任务群,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基于学习任务群如何做教学设计,它和以往的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尝试作一些解说。

一整合: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不只在界定学习任务群时提出了“整合”的要求,其他部分也多次提到整合。

课程内容方面,要“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建议方面,“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建议方面,提出“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教材编写建议方面,“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学习任务群的组合等整体设计学习活动”。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

【聚焦高中语文新课标】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编者按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纲领性文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为了帮助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全面、精准地把握新课标的设计理念、组织架构和实施要求,本刊约请了课标组的王宁老师、郑桂华老师和蔡可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内容予以阐述,集中探讨新课标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有效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可在新一轮高中课改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以上列举为必修部分的7个学习任务群)。

修订后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怎样理解学习任务群,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基于学习任务群如何做教学设计,它和以往的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尝试作一些解说。

一整合: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不只在界定学习任务群时提出了“整合”的要求,其他部分也多次提到整合。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学历案设计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学历案设计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任务群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一个或多个主题或问题为线索,将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明确目标、丰富内容和实际应用价值 的学习任务。其主要特点包括:
1、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 动下,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5、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 和指导,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学 习任务群(Learning Task Group)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设计理念, 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或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 五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整合学习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包括教材、 网络、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谢谢观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学 历案设计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为例
基本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 习任务为导向,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教 学模式。本次演示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学习 任务群进行小学语文学历案设计。
2、以主题或问题为线索:学习任务群以一个或多个主题或问题为线索,引导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整合学习资源:学习任务群将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包括教材、网络、 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学科领域,六大核心学习任务群与核心素养的衔接融合效果非常显著,深刻影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认知建构质量。

小学语文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需要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引领,对应单元主题框架与核心教学内容,细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作为单元教学资源整合目标。

本文针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一、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群(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六大学习任务群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属于基础型任务群,普遍集中于低学段和中学段的课本教材中。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质量,因此需要将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作为学习活动和任务设计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积累语言经验和材料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文字书写和运用规律产生初始印象。

教师引领学生全面观察并分析整理语言材料,发现汉语言文字在构字组词层面的主要特点,如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的汉字有哪些,低学段和中学段的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过程中,会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沉浸式地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与特点,以奠定语文学习和实践基础。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能够让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整体和系统化的学习印象,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全面收集学情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会关注学生在识字、组词、造句层面上的认知建构情况,并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与单元主题精准衔接。

(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小学语文学科领域,“阅读与表达”类任务群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因此会将文学作品等阅读对象作为单元统合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发展型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体现文本层面上的整体感知和想象能力。

引领学生深入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从文学作品中感知社会、人生等层面的道理。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阅历相对有限,因此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类学习任务群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获取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结果,全面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并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才能让学生在创意表达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语用思维。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100美眉 2023.05下教研与美育教学研究“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high school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learning task group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雷颖[1] 雷越[2] Lei Ying Lei Yue(渤海大学文学院[1],辽宁 锦州 121000;吕梁学院中文系[2],山西 吕梁 033001)摘 要:“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提出,创新了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

部编版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组”为单位,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以此突破语文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瓶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古诗词融入到“学习任务群”中,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是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以部编版新教材为依托,对中学语文教师在“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古诗词教学;部编版新教材;教学设计Abstract: Take the new textbooks "Forever Happy Music " and "Nian Nu Jiao " as examples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task group " has innovated the desig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courses and brought about major changes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the Ministry is based on the "learning task group", which sets learning tasks to train students in language ability, so a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encountered in the reform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w to integrate ancient poetry into the "learning task group " to improve students' cor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textboo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by second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task group ".Keywords: learning task group;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Department Edition of new textbooks; Instructional design一、引言中华古典诗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我国古代汉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摘要:随新课标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教学时应及时融入学习任务群理念,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相互整合,并将单元主题、阅读任务、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任务联系起来,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来进行单元教学活动,从而使其相互促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小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认知占主导的时期,他们对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课堂设计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改善以往教学中的弊端。

对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单元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与目标,让其对各知识间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学习任务群的安排重视整体的设计,依据学段的特点,体现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凸出连贯性和适应性。

一个精巧设计的学习任务,应具备核心力、催动力、整合力与发展力,这也是学习任务设计的主要目标。

所谓“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指以任务为方向,以学习任务为介质,借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与学习素材,引领学生在应用语言的环节中提升语文素养,由若干学习项目构成的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所涵盖的语言学习资源与应用案例、活动实践的中心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涉及到历年来语文课程所包括的“生活类”“文学类”“叙述类”等基础文章类型。

学习任务群的创设侧重于培养基础语言应用能力,有效延伸到跨文化、自主协作、创新等方面,强调以自主、协作、探究为关键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与经历感,是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路径。

总之,学习任务群可称之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一)结合单元主题,挖掘本文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在设计编排时,采用了有层次、有梯度、有广度的设计思路,它将同一主题的课文归纳到一个单元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基于任务群的低年级阅读单元教学设计——以二上册第七单元

基于任务群的低年级阅读单元教学设计——以二上册第七单元

基于任务群的低年级阅读单元教学设计——以二上册第七单元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单元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真实生活是学习的基础,学习主题是引导,语言实践活动是主线,富有内在逻辑和联系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并要以一个个语言实践活动为抓手,最终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统编低年级语文教科书阅读单元的编排,不像中高年级有单元篇章页,明确提出单元语文核心要素。

低年级阅读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要素)隐散在课后练习和园地板块里,需要进行系统的单元解读,明确单元任务指向,再立足单元整体开展教学设计。

现以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试谈基于任务群的低年级阅读单元教学的具体设计。

一、基于任务群的二上第七单元文本解读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想象,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三篇课文及一个语文园地。

第19课是《古诗二首》,第20课是外国童话故事,第21课是中国童话故事,语文园地里“字词句运用”以及看图写话都与想象有关,和单元主题结合紧密。

《古诗二首》选取的是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

《夜宿山寺》充满浪漫夸张的想象,《敕勒歌》抓住典型事物来描绘草原美景。

课后练习有“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可见,本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借助诗句、插图来想象画面。

《雾在哪里》是俄罗斯谢尔古年科夫的作品,课文把雾想象成一个淘气的、爱藏东西的孩子。

课后练习有两题和想象有关:第一题是“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指向学生能够借助课文语言图式来表达自己想象或再现雾藏东西后的景色变化;第二题是“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要求学生能联系生活和自我认知来想象。

《雪孩子》课文里有一个泡泡提示:“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续编小白兔的心理活动。

要落实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借助前面文本的学习,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后才能够想象续编。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利用语文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与特点学习任务群是指将语文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任务群体,每个任务群体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包括: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实践操作性强、注重合作与交流。

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1. 任务设计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内容。

例如,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初中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欣赏、写作训练等,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任务,如阅读理解、词汇积累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深入探讨作品主题、创造性写作等。

2.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然后,我们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惑,我们要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2018-01-26 13:41:07)转载▼分类:名家论语文编者按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纲领性文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为了帮助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全面、精准地把握新课标的设计理念、组织架构和实施要求,本刊约请了课标组的王宁老师、郑桂华老师和蔡可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内容予以阐述,集中探讨新课标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有效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可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在新一轮高中课改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以上列举为必修部分的7个学习任务群)。

修订后课程标准18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怎样理解学习任务群,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基于学习任务群如何做教学设计,它和以往的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尝试作一些解说。

一整合: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不只在界定学习任务群时提出了“整合”的要求,其他部分也多次提到整合。

课程内容方面,要“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建议方面,“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建议方面,提出“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教材编写建议方面,“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学习任务群的组合等整体设计学习活动”。

重视整合,一方面,语文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另一方面,整合既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以过去常见的三类文体教学为例,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在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大致可以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里为什么没有直接从文体角度来命名学习任务群,并不是要取消文体,毕竟,“辨体”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辨清文体是选择阅读方法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课程目标却并不充分。

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三类文体,目的是什么——这三个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阶段要引导学生达到的目标分别是:提升“审美体验”、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这是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任务群中的目标分解,文体学习要为这一目标服务。

例如,学习戏剧,需要了解戏剧的文学性和剧场性,理解和欣赏戏剧的艺术表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是只能读文学剧本,也可以读剧评文章、谈戏剧创作社会历史背景类的社科文章,甚至也可以读知名演员的演出体会,学生可以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还可以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改编课本剧、观看戏剧、集体排演等,多角度、全方位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从而理解人生与社会。

这样的学习,已经超越文体,紧扣戏剧文体的特点,走向基于素养的问题解决,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学校里的学生,还是已经走上社会的成年人,其语文生活基本都是多文本、多情境、多样化的,是高度整合的。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要能重建学生整合式的语文学习生态,将不同类型的文本、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设计那些有助于问题解决,有助于引发学生阅读行为、多样化阅读策略的教学过程,以往的讲解式、分析式的文章教法自然会发生变化。

学习过程的改变,才能真正提升素养。

二“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从学习任务群出发,语文教学设计的最基本单位,应该是单元,这里的“单元”不一定对应的是教材中的单元,而是基于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由教师结合教材意图设计的高度整合的语言文字问题解决情境,是学生针对问题解决的完整学习进程。

结合语文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单元的设置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典型语用现象、典型文学现象,可以是融合了重要学科知识的任务,在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设计基础上,才有一堂课、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的最小单位的设计。

把握课程目标,从单元出发,以素养的视角来审视篇目教学、知识教学的作用,引入有助于达成单元目标的各种类型的篇目文本,有机融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大量阅读、深入阅读、自主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第一,整合是学习情境上的。

核心素养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重要观念,这些品格、能力、观念不可能直接传递,学生只有在尽力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隐性的,必须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通过一定的表现性行为才能体现,这种体现又有一定的综合性。

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起点应在于如何去创设真实情境、真实任务,引发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而不是将经典文本、必备知识当成教学的起点。

这里的任务情境不是教学中的一个导入环节;或是通过“讲个故事”将学科知识做所谓学生本位的庸俗化处理,而是结合学习的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之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语文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去创设融合了重要学科知识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

例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可以针对人工智能热点,从“人工智能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主题切入,设置“人工智能将会使哪些职业消失”的调查研究这一任务情境,引入介绍人工智能、讨论人工智能的科普类文章,通过阅读、访谈、资料搜集与分析、研讨,完成调查报告实用类文本的撰写。

这时,我们会发现,所谓“实用”,既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阅读策略学习、掌握各类实用文体;更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用“语文”的方式来参与社会、践行人生。

第二,整合意味着学习内容的整合。

如果我们有了素养的意识,并能围绕素养去设计整合式的单元,为了实现这个最基本教学单位的目标,就可以引入多种类型文本的配合;各篇目哪些精读、哪些略读,哪些只是快速浏览,包括篇目在单元中的定位、衔接,以及多篇文章的分组与结构,这是一个系统设计的结果。

例如诗歌的阅读,并不是文学史的学习,而是为了感受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不同,提升审美鉴赏力,那么完全可以打破国别甚至古今,阅读古今中外的诗作,发现古诗到新诗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借中国诗阅读的所学所获,去解决外国诗鉴赏的问题;将外国诗与中国诗关联,从影响、联系等方面做文章;还可以打破文体,阅读诗歌作品与诗评诗论,去感受诗歌语言的“变形”与“陌生化”,等等。

由于缺乏整合的意识,以往教学中容易导致基于篇目的碎片化学习,影响教学中局部与整体、课堂与课程关系的处理,主干不突出,失之琐碎。

教学中遇见经典文章、知识概念,考虑到这里有问题“点”,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就开始“深入”挖掘,但任何一篇文章,几乎都可以设计出众多贴合于文本的问题。

单独看这些问题都是符合文本内容的,但如果缺少整合,每一个独立设计的好问题,并不一定符合教学的内容,不必然能实现单元的目标,而且容易失之繁、多,耗费有限的学习时间。

教学中抛出的问题,需要考虑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就能达成本单元的目标。

站在整合的视角,教学要从任务情境出发,先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必须深入探究才能解决的上位问题(这方面理科教育领域里的“大概念”教学有其参考价值,即将学习组织为趋向于大概念的、连续的、有联系的学习进程,“围绕涉及重要科学领域的有结构、有联系的科学核心概念和模型——大概念来进行学习”),再去设计一系列小问题。

有助于上位问题解决的小问题,才是最有效的问题。

要做到解决完这些小问题,核心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达成单元目标,上位的问题也自然得到解决。

语文知识也是重要的语文学习内容,同样需要整合,一是知识如何有效体现语用,怎样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二是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有序分布与螺旋上升,怎样体现学习梯度;三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如何在典型语用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形成对知识的结构化认知,掌握语理,并能在真实情境中规范得体地运用。

第三,整合也是学习方法的整合。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反映在听说读写等表现性的行为上,作为最常见的语文学习方式,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也不是简单地从主题内容层面上贴标签式地呼应,而是根据单元需要有意设计的结果。

例如,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设置不同类型的表达与交流任务,通过批注、概要、随笔、杂感、札记、时评、小论文、研究报告、文学创作,以及各类实用文体写作,通过口头报告展示交流,指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读书,把阅读体验、观点见解、研究结论通过不同形式的口语、书面语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形成丰富多样的过程性学习成果,完成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整合。

这里并不是要取消传统的专项写作课,而是更突出写作在语文学习中所能发挥的效益,一是通过写作助推学生的阅读进程,形成“阅读循环”;二是实现“作文”到“写作”的回归,完成特定探究问题、实现交流交际目的的写作,将写作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能否很好地派上交流用场当作评价的重要尺度,不一定必须要求成文,但一定是与单元有机整合的写作任务,面对的是本单元中一个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考查的是完整的思维过程,要求写作者具备写作的情境意识、对象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力,即在这个学习情境中,为什么写、写给谁看,行文是否准确、得体,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等。

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是整体的、综合的、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序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明晰,例如演说、辩论、故事会、比较阅读、主题研究、调研、访谈、文学期刊编纂、社团组织、网络协同学习……在这些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以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线,以任务驱动,紧扣语言文字运用与人际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