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文官政治与士人风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 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踢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 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 著名的“诺斯科特一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时独立于各个 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 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 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 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予以 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方向三: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
维护统治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 手招,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 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 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 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7分)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 制度的异同。(10分)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 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 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宋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从选拔方式上,我们可以联系到宋代科举制的变化;从当今公务人员扎 根基层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我们联系到宋代士大夫“修齐治平”、“以 天下为己任”的终生追求。
的考对 构察宋 建冠朝 方服文 式的官
安冠 排服 ,给 探予 索特 宋别 代关 官注 僚, 等试 级图 秩通 序过
第 四并考关
通试注 过制官 “ 度员 官,选 箴审拔 ” 视和 考王素 察安质 官石培 员变养 的法, 理中分 学的析 政选宋 治举代 实制科 践度举
2018 全国3 25
2018 全国2 26
2017 全国2 25
2016 全国1 26
宋明理学
2019 全国2 26
2014 全国1 26
宋代三大发明 2016年全国2卷的开放式试题 在解答中外文化交流时考查宋 中西文化交流 代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王安石
2013年全国二卷
选择性必修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 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 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 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直到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 影响。
文官政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推行“抑武崇文”,重用文官,加 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治,完善科举制度;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文 化普及。 主要表现:中央以及地方重要官职多由文人担任,以科举出身的士大 夫为主体的文官政治体系逐渐成熟,文官成为宋朝政治的中坚力量。 特点:统治者重文;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 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
5.《北宋前期赠官制度考论》(陈文龙,《史学月刊》2019年第9期)
6.《北宋熙宁改革选举制度之再认识》 (曹家齐,《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
7.《宋代荐举改官研究》(胡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二 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 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 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 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 系。
2020年高考热点问题
宋代的文官政治与士人风范
王蕾
日前, 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安徽、内蒙古、云南、山东、山西、深 圳、四川、吉林共计12个省市都相继释放出了省/市考工作开展的信号,且多 个省份确定2020公务员扩招。
公务人员的选拔“ 问题也是古代统治者需要仔细考量的。选拔什么人?怎 样选拔人?为谁选拔人?
汉到元 政治制 度的演 变
商业的 发展
宋明理 学
科技成 就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 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 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 展的贡献
必修部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 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 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方向二:宋代的文官政治深受理学思想熏陶(凸显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感)
材料一 理学首先强调伦理道德对官员个体自身内在化品质的塑造,具体而言 即是对政治主体的道德培育;其次是政治主体努力在现实社会中将道德伦理合 理地、创造性地融入现实政治运作中。最终实现日常生活秩序、人伦秩序、甚 至于文化、政治秩序的重建,最终完成改造社会的目的。
主要影响:文官政治提升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培育了独树一帜的 政治文化,从而加强了朝廷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宋朝社会的高度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但由于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 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近年全国卷考查情况
考点内容
考查情况
中央集权与地 2018 全国1 25
方治理
,
第
第
第
三
党 争
等 问
探 讨
二
关 注
机 制
深 入
一
、题宋
知,研
御,朝
州及究
殿对中
制其宋
听三央
、对朝
政司政
赠社职
等与权
官会官
进宰结
制政制
行相构
、治度
细的、
台发的
致职关
谏展建
分权系
制的立
析关及
等影过
系政
方响程
、务
面,和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 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 “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1.《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邓小南,《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2.《宋代理学的政治实践:以“官箴”为中心的考察》 (刘欣、吕亚军,《思想战线》2019年第1期)
3.《专职言事官的设立——北宋前期对台谏制度的整顿》 (杨光,《中华文史论丛》2019年第2期)
4.《宋代文官的冠服等级——兼谈公服制度中侍从身份的凸显》 (任石,《文史》2019年第4期)
材料二 在官员为政品质的要求上,“官箴”强调以清廉与勤政为核心。在官员的 行政能力要求上,强调对诸如刑名、司法、钱粮、风俗教化等地方行政职责和 现实吏治实践经验,从而强化了官员必备的行政素质,对基层行政权力的构建 起到了极积的作用。总之,宋代“官箴”完成了对官员的自我改造,使其成为治 国平天下的人才,成为改造社会的人才,承担起重建社会秩序的重任。
人物评说
方向一:宋代科举制的新变化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
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 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 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 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誉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誉写试卷副本,考官根 据副本评阅定等。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予以 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方向三: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
维护统治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 手招,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 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 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 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7分)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 制度的异同。(10分)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 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 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宋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摘编自洪忠杰《试析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考试内容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从选拔方式上,我们可以联系到宋代科举制的变化;从当今公务人员扎 根基层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我们联系到宋代士大夫“修齐治平”、“以 天下为己任”的终生追求。
的考对 构察宋 建冠朝 方服文 式的官
安冠 排服 ,给 探予 索特 宋别 代关 官注 僚, 等试 级图 秩通 序过
第 四并考关
通试注 过制官 “ 度员 官,选 箴审拔 ” 视和 考王素 察安质 官石培 员变养 的法, 理中分 学的析 政选宋 治举代 实制科 践度举
2018 全国3 25
2018 全国2 26
2017 全国2 25
2016 全国1 26
宋明理学
2019 全国2 26
2014 全国1 26
宋代三大发明 2016年全国2卷的开放式试题 在解答中外文化交流时考查宋 中西文化交流 代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王安石
2013年全国二卷
选择性必修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 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 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 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 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直到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 影响。
文官政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推行“抑武崇文”,重用文官,加 强中央集权;提倡文治,完善科举制度;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文 化普及。 主要表现:中央以及地方重要官职多由文人担任,以科举出身的士大 夫为主体的文官政治体系逐渐成熟,文官成为宋朝政治的中坚力量。 特点:统治者重文;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 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
5.《北宋前期赠官制度考论》(陈文龙,《史学月刊》2019年第9期)
6.《北宋熙宁改革选举制度之再认识》 (曹家齐,《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
7.《宋代荐举改官研究》(胡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摘编自刘术永《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二 1870年改革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 普通科学和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数学和自然等11 门。从内容可以看出,高级文官的考试以人文科学为主,以基础理论为主,与担任文官职务具有实际价值的社会学、 公共行政学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作为选考科目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均为一般的基础知识,与担任高级文官几乎无直接关 系。
2020年高考热点问题
宋代的文官政治与士人风范
王蕾
日前, 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安徽、内蒙古、云南、山东、山西、深 圳、四川、吉林共计12个省市都相继释放出了省/市考工作开展的信号,且多 个省份确定2020公务员扩招。
公务人员的选拔“ 问题也是古代统治者需要仔细考量的。选拔什么人?怎 样选拔人?为谁选拔人?
汉到元 政治制 度的演 变
商业的 发展
宋明理 学
科技成 就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 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 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 展的贡献
必修部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 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 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方向二:宋代的文官政治深受理学思想熏陶(凸显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感)
材料一 理学首先强调伦理道德对官员个体自身内在化品质的塑造,具体而言 即是对政治主体的道德培育;其次是政治主体努力在现实社会中将道德伦理合 理地、创造性地融入现实政治运作中。最终实现日常生活秩序、人伦秩序、甚 至于文化、政治秩序的重建,最终完成改造社会的目的。
主要影响:文官政治提升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培育了独树一帜的 政治文化,从而加强了朝廷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宋朝社会的高度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但由于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 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近年全国卷考查情况
考点内容
考查情况
中央集权与地 2018 全国1 25
方治理
,
第
第
第
三
党 争
等 问
探 讨
二
关 注
机 制
深 入
一
、题宋
知,研
御,朝
州及究
殿对中
制其宋
听三央
、对朝
政司政
赠社职
等与权
官会官
进宰结
制政制
行相构
、治度
细的、
台发的
致职关
谏展建
分权系
制的立
析关及
等影过
系政
方响程
、务
面,和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 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 “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1.《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邓小南,《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2.《宋代理学的政治实践:以“官箴”为中心的考察》 (刘欣、吕亚军,《思想战线》2019年第1期)
3.《专职言事官的设立——北宋前期对台谏制度的整顿》 (杨光,《中华文史论丛》2019年第2期)
4.《宋代文官的冠服等级——兼谈公服制度中侍从身份的凸显》 (任石,《文史》2019年第4期)
材料二 在官员为政品质的要求上,“官箴”强调以清廉与勤政为核心。在官员的 行政能力要求上,强调对诸如刑名、司法、钱粮、风俗教化等地方行政职责和 现实吏治实践经验,从而强化了官员必备的行政素质,对基层行政权力的构建 起到了极积的作用。总之,宋代“官箴”完成了对官员的自我改造,使其成为治 国平天下的人才,成为改造社会的人才,承担起重建社会秩序的重任。
人物评说
方向一:宋代科举制的新变化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沿用唐制,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士。宋仁宗时,范仲淹以参知政事主持改革,要求在录取进士时把策
论和经学放在首位,以打破考生在试题中可以追求文辞的华丽和形势的完美,脱离为官所需的行政能力。殿试在唐代 并未形成定制,也没有出现齐备的条法规范。宋太祖时殿试成为常制,加在省试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最终使北宋 形成了地方“发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避免世家权贵的干扰,杜绝公荐请托之风, 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宋真宗景德二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誉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誉写试卷副本,考官根 据副本评阅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