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导演创作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剧导演创作初探

作者:邓昊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6期

【摘要】本文拟从初涉舞台艺术的视角,探究话剧舞台表演中把握规定情境以及寻找表演节奏两方面的特点和基本途径;以期找出在导演创作过程中,帮助演员完善表演、树立鲜明舞台艺术形象的部分方法。

【关键词】话剧;导演;完善;舞台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40-01

话剧导演在舞台上的创作过程,包括了对于剧本情节的理解以及话剧、舞台外部结构的把握,诸如剧本的阅读与研究、诠释情节、选派角色、组织排练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对于作为“演员的镜子”的话剧导演来说,在排练中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无疑是其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从初涉舞台艺术的视角,结合作者在导演课堂上的所感所闻,探究在导演创作过程中,能够从何种角度来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以期今后在话剧导演方面有所收获。

一、话剧舞台表演中的规定情境

“规定情境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作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要注意到的一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按照斯坦尼对于“规定情境”这一术语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即规定情境既包括了剧本固有的情节内容和结构,也包括了演职人员对于剧本的理解以及对角色的揣摩。

话剧导演在这里的主要工作,便是从文本出发,分析、解构剧本,帮助演员了解、理解和“消化”整个故事和情节脉络,把握剧中人物的发展方向。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创造是从想象开始的,而导演则需要通过诠释剧本来帮助演员进行这一想象的过程,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地在规定情境之中“诞生”出来,能够真实地感知和反映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情绪。在这之后,便是在演员排练过程中,充当好其“镜子”的角色,在演员通过固有文本去揣摩和构建自身角色的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同时注意不可简单粗暴地传递表演方法,应该启发和鼓励演员的创造和发挥,使其能真正进入人物、成为人物。

二、话剧舞台表演中的节奏

“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朱光潜

斯坦尼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节奏。”那么,何为节奏呢?波列斯拉夫斯基认为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次序、可衡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递进般地刺激观赏者的注意力,并毫不偏离地引向艺术家的最终目标。”自然,话剧舞台表演中也有节奏。话剧舞台节奏是指在话剧演出过程中,演员为了表现情节、塑造人物,而体现在表演上的紧张与松弛、活泼与宁静的变化。话剧舞台不能脱离节奏而存在,否则演员的表演不是“不够”,便是“过了”,都无法很好地表现人物,剧本的意图也就无法诠释。

表演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人物的语言的节奏变化体现在台词上;而动作则是显而易见指的是演员的肢体动作。就语言节奏而言,话剧导演应深度剖析文本,帮助演员深刻体会剧中角色,找到特定角色的特定性格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反应,从而使得语言节奏更加准确,在兴奋时加快语速、在发怒时提高音调等等,使得人物的语言在符合其内心情感的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将角色“演活”。就动作节奏而言,其本质与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一脉相承,有所不同的是还需注意角色的舞台行动是否“像人”,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导演要担任好“演员的镜子”这一职责,要时刻注意演员的表演、肢体动作以及舞台的调度。最后,导演还应该注意到的是,话剧舞台上的表演是从一而终的,需要提醒演员,他们的表演切不可有所分割,一个刚刚还在发怒的角色不可能转瞬变得平易近人,一个满心惶恐的人物即使转换了场景也应该依旧心有余悸,这样整个表演才能做到饱满与真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究话剧舞台表演中,把握规定情境以及寻找表演节奏等两方面的特点和基本方法,尝试性地找出了话剧导演在创造过程中帮助演员完善表演,树立鲜明舞台艺术形象的部分方法。诚然,在话剧的舞台上,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所需的远远不止于此,但舞台表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话剧导演创作过程中的需要重视的主要内容,把握好话剧舞台表演中的各个问题,对于一个舞台上的导演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美]迈克尔·布鲁姆.像导演一样思考[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4][苏]古里耶夫·列普柯夫斯卡娅.舞台的速度与节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邓昊(1990-),男,壮族,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