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史》复习资料

上编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第一章婚姻

婚礼中的聘礼,既系卖买婚的遗迹,古礼称为纳征。

第二章族制

族的组织是依据于血缘。

宗法制度内容:

凡同宗的人,都同奉一个始祖;

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宗子;

嫡长子以外的众子,皆别为小宗宗子。

第三章政体

齐湣王和秦昭王,曾一度并称东西二帝。

“社稷”中的社指的是土神,而稷则指的是谷神。

第四章阶级

商鞅变法

第一次始于前359年,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推行小家庭政策;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制定十二级爵。第二次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以县为进方行政单;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

商鞅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推行。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废除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上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君县制。又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所以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关东六国,统一全中国。

第五章财产

唐代的租庸调制,承袭了北魏的税收项目,配合着均田制一起施行。租庸调制于唐初实施,但自安史之乱后,问题渐多,趋于破坏,于是在德宗时以两税取代之。

第六章官制

司马管军事,司徒统辖人民,司空管建设事物。

宋朝时设中书省于禁中,宰相称同平章事,次相称参知政事。

清世宗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秦时的官名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世祖皇帝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封建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七章选举

进士科起于隋时。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为了打破世族门阀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其子曹丕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由朝廷指派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所属郡小中正或州大中正,按一定标准考察当地士人,根据其品(家世)、状(德才)列为九等,逐级上报到中央,经审核后,酌情选用。实行之初,中央加强了对选举权的控制,得到了一些有用之才。魏末晋初,世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世族门阀所把持,由德才和家世诸因素共同决定品第的九品中正制,演变成了以家世为品评士人惟一标准的贵族化制度,致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九品中正制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

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完备于唐,是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政治和教育制度;

近代以来,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随着一大批各类新式学校的兴起以及出国留洋浪潮的日益勃兴,科举制度已然丧失了自我调适能力;

清政府被迫制定了新学制,并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意义:加快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增加了留学生的人数,渐渐培育出一个不同于旧式士大夫和封建文人的知识群体,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格局。

第八章赋税

市舶司起于唐朝,明朝时,其主要功用为管理外商。

唐代的均田法:

其一,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其二,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其三,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

第九章兵制

八旗是清太祖组编军民的制度。

宋朝的兵制之弊: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便于指挥统御;

兵力腐败,带兵的人,往往克饷自肥;

士兵和当地人民不熟悉,欠缺联络。

第十章刑法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经》。

明太祖为求人民通晓法律起见,采辑官民过犯条文,颁行天下,谓之《大诰》。取消领事裁判权之议,起于《辛丑条约》。

第十一章实业

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桢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第十二章货币

纸币的前身是飞钱。

直到民初,国民政府树立法币制度,中国的货币制度到了一个新的纪元。

第十三章衣食

唐代的陆羽著《茶经》。

唐太宗时期,方从印度输入了蔗糖。

第十四章住行

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有几个时期,而现今我们所见的长城大都是明朝遗留下来的。

第十五章教育

古代的太学,名为辟雍,与明堂即系同物。

书院之兴起,当为唐、五代之间。

明朝的太学,名为国子监。

第十六章语文

中国文字的构造,旧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满蒙回藏四族,都是使用的拼音文字。

中国附近国家的造字法:

径用中国文字,如朝鲜;

用中国文字的偏旁自行造字,如辽;

用中国字而别造音符,如日本。

第十七章学术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沈括的《梦溪笔谈》,杜佑的《通典》,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禅宗。

先秦各思想流派之大略:

农家所本最旧,是隆古时代农业部族思想;

道家次之,是对游牧好侵略社会的反动;

墨家又次之,所取法的是夏朝;

儒家及阴阳家又次之,是综合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产生的思想;

法家最新,是针对东周政治形势所产生的思想。

中国学术思想的三大时期:

自上古至汉魏时期;

自佛学输入至清亡,其中又分为佛学时期和理学时期;

自西学输入后又为一时期。

第十八章宗教

佛教是输入中国的宗教中最有影响的。

中国人称伊斯兰教为回教,乃因其为回纥人所信奉而然。

基督教原出犹太,犹太教曾输入中国,谓之一赐乐业教,实即以色列的音译。下编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中国民族的由来

中国的开化,当起于黄河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