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一.血肿

(一)发生原因

1.多由于定位及穿刺方法不正确,致使操作者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血液外渗,造成血肿,尤其是老年人

脆性大、弹性差的血管。

3.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导致管周血液漏出,

而导致皮肤入口处又被封闭,致血液潴留皮下。

4.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未延长按压时间,血液未完全

凝固,渗入皮下形成血肿。

5.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血,知识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三)预防及处理

1.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

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2.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张器。否则,

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张器,则更容易引起出血。

3.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止此项操作。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分钟。

4.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

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

5.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

作。

6.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向心脏

方向,针稍稍推出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

7.已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范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

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h后再热敷促进淤血吸收。二.导管感染

(一)发生原因

1.置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3.穿刺处的敷料、输液接头及输液管未及时更换。

4.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寄生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

生长,浸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5.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拔管。

6.穿刺部位被汗液、尿液或粪便污染。

(二)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躁不安等。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核左移,血细菌培养可呈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

1.选择一次性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之前对穿刺包的密封度、有效期进行仔细

检查。

2.严格对穿刺部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敷料,定时更换输液接头及输液管。

3.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留置时间越短越好,若病情需要,最长留置7~10天拔管,

或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置管。

4.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给予丙种球蛋白、氨基酸等营养药液,以提高机

体抵抗力。

5.置管的患者出现高热,如果找不到解释高热的其他原因,应及时拔除中心静

脉导管,管尖端剪下常规送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根据血培养明确感染的细菌及敏感的药物后常规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三.气胸、血气胸

(一)发生原因

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误伤肺组织所致。如用锁骨

下路进针时,针干与皮肤角度太大使针尖离开锁骨下缘,很易穿破胸膜和肺。

2.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劲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

顶和肺尖。

3.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或躁动的患者进行穿刺时,患者躁动不安,穿刺针刺破胸

膜或肺,使气体和血液流到胸膜腔内,形成血气胸。

4.肺气肿和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者,肺尖位置上移,即使在正常穿刺部位正确

穿刺,有时也可伤及肺脏。

(二)临床表现

气胸主要表现:伤侧肺部分萎陷在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超过30%可出现胸闷、气急、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体检可见伤侧胸部隆起,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回响或鼓音,叩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显示患侧肺萎缩,其外缘可见一条细线为肺组织与气胸的分界线,无肺纹理可见,呼气时肺脏体积缩小。伴有血胸时,少量出血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血胸(出血量超过500~1000ml)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发绀、贫血等。X线检查可见伤侧胸膜腔积液阴影及液平面,纵膈向健侧移位。化验检查可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压积减低。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穿刺定位要准确,熟练操作技术,对于躁动不安的患

者暂停穿刺,操作前使用镇静剂,待患者安静后方可实行。

2.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及胸部情况,必要时拍胸片以确定有无气胸。

3.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需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内自行吸收;

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一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升,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的气体可自行吸收。

4.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

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的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应早行剖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

5.若为交通性气胸:气胸量小且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可卧床休息并限制活动或

安装胸腔闭式引流瓶,可自行封闭转为闭合性气胸;如果呼吸困难明显者可用负压吸引,在肺复张的过程中破口随之关闭。

6.患者由于气胸的存在往往会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所以要给患者吸氧,必要

时行机械辅助通气。但须注意,气胸患者行机械通气必须常规进行闭式胸腔引流。

7.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若继续出血不止,除抽气排液和适当

地输血外,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8.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四.胸、腹腔积液

(一)发生原因

多见于质地较硬的,患者摆动过多,导管与静脉壁成角和摩擦,穿破静脉进入胸腔或腹腔,护士没有抽回血即进行输液,致使液体渗入胸腔或腹腔。(二)临床表现

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体外循环前不应出现负压)。此通道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若为胸腔积液,输液超过一定量患者觉得胸痛、胸闷、气急,继续输液患者出现端坐呼吸,症状加重,穿刺一侧肺部呼吸音消失,X线检查可见穿刺一侧胸腔有积液。腹腔积液时患者自觉腹胀,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腹水送检含大量糖、盐成分。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次输液前应先回抽有无回血,有回血时方能连接输液,无回血时立即拔管,

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2.出现胸、腹腔积液时,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给予吸氧。

3.量较少时可不比特殊处理,会自行吸收;量较多时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

腹腔穿刺抽出积液。胸腔积液量较多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五.空气栓塞

在深静脉置管术中,尤其是境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可出现空气栓塞。(一)发生原因

1.当患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时,穿刺前又未取头低位,穿刺进入静脉后一旦撤

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脏。

2.接输液器或静脉推针时没有将空气排完;输液过程中输液管脱落,留置导管

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输液结束封管时,医护人员仅在平针头处反折导管,未在平针头处加用肝素帽塞住针头加以处置,致使气体进入到体内。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二)临床表现

轻重程度与进入气体的量和速度有关;轻者无症状;进入气体量大着感到胸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