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
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古代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统治、重视法治、倡导严明的法度,强调权威、规范和秩序,影响着古代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
本文将就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体现在统治理念上。
法家主张“法治”,认为国家政权应以法律为基础,统治者应遵循法度治理国家。
在古代政治中,法家思想对统治者的政治理念起到了指导作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法家思想,通过推行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建立起集权统治的秦朝政权,实现了大一统。
这充分说明了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对统治理念的应用。
其次,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还表现在行政管理上。
法家讲究严明法纪、重视管理规范,提倡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政策。
在古代中国,法家思想对行政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例如,秦始皇推行“县官属官”制度,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实行标准化的规范管理。
在汉武帝时期,继承法家思想的扶持下,实施“任贤使能”政策,选拔人才,推动政治发展,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
这些都是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具体运用。
再次,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治国策略上。
法家思想主张善治国者必须善治军、善用人才,注重统一战略部署,推崇以德治国、以权制官。
在古代政治中,法家思想对治国策略的应用成效显著。
例如,秦始皇改革沿用传统制度,实施郡县制、行政区划等政策,巩固统一战略,增强了国家实力。
此外,汉武帝推行文化开放政策,加强边疆管理,走外交扩张道路,推进国家政治稳定与繁荣。
这些都是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治国策略的具体体现。
最后,可以看出,法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了法治、政治秩序和管理规范,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思想的指导以及治国理念的确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法家思想中汲取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政治制度,推动社会进步。
法家思想对后世政治又有何影响?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呜,而法家思想尤盛于齐、三晋及秦,其故安在?又其各派之代表人物与其之主张为何?法家思想对后世政治又有何影响?法家是一套审察现实,反对守旧学说,是在封建体制崩溃过程中渐次形成。
由于贵族政治的衰落,诸侯大大的攘夺,维系政治、社会架构的「礼」已虽再发挥高度效能,故列国感到要求存,就须有改革,完成一套客观、有效的行政系统以达到富强以求御下,法家思想体系,由是而日趋完备。
在春秋战国期间东西各部既通而术融,既混而未一,则各地政治思想的兴起,自有相异的倾向。
则法家之盛行于齐,三晋及秦,自有其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条件及一民俗民风,益随着所在环境的差异性而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首就地域而言,与外族的刺激有关:无论齐、晋或秦皆华戎杂居。
齐有莱夷等族的环同,晋境内戎狄遍布,秦居西戎之中,故与外族竞争,必须加强军事力量统一政令,始能克敌制胜。
因此,国家为求完成军事方面之活动,须严君臣上下之分,讲求富国强兵,信赏必罚,是为法家思想的渊源,如在西周初年,齐太公即受莱夷之乱,为加强统治,遂施行变法,使齐富强。
而且外族民风本质朴强悍,与国民杂居,必须以严刑竣法,方足使他们服从命令,驱使他们并力于耕织,安定四部。
在此环境下法家思想最为滋长。
次就政治条件而言,此与齐、晋、秦三国变法的需求有关:齐国依山带海,饶有渔盐之利,但自西周以来三百多年,常有内乱,政治始终未上轨道,及齐桓公即位,立志富强齐国,加上旧有日贵族的势力日弱,不足阻挠齐的变法,遂有管子法学思想的出现,主张通货积财以富国,作内政寄军令以强兵, 是为法家的开山祖。
法家思想之盛于三晋,萧公权「中国思想史」称「三晋之环境尤适用于法家之萌长」。
晋离鲁较远受鲁国重视周礼的影响较少。
故法家现实思想自易产生,且晋献公尽诛群公子,及后六卿弱公室又尽灭公族,有助于君权之伸张,由是旨在裁抑贵族,稳固君权之法家思想,于斯人自然较易萌芽滋长。
此外,又与晋文公霸晋有很大的关系,据「左传」的记载:文公为被庐之法,作执秩之官,整军经武,法家思想由是而大盛,加上晋范宣子铸刑鼎,早开任法风气及至战国,法家思想更大放异彩,因韩、赵、魏争雄于列国之间,于是赵有慎到,魏有李悝、韩有韩非等法家人物的出现,人才荟萃,法家思想得以绿叶扶疏而大盛,故后世之言法术者之人为最多。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流派,法家思想对于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法家思想的来源与基本原理、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对个人道德的启示以及对法律体系的塑造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法家思想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来源与基本原理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子等。
法家思想以"法"为核心,强调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来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
其基本原理包括“法治”、“法度”、“权谋”、“名实”等。
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目的。
二、法家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法家思想对社会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倡导依法治国,使政府行政更具规范性和效率性。
其次,法家思想注重权力的分立与制衡,通过设立官职、规定职责来实行权力的监督与约束,以避免腐败和专权的问题。
同时,法家思想崇尚政务公开,注重法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提高了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众的满意度。
三、法家思想对个人道德的启示法家思想对个人道德也有一定的启示。
法家思想认为个人应当遵循法律的规范,奉公守法,注重自律,这不仅能够保障个人的权益,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律法规来规范个人的行为,提醒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人们能够从法律中获得对于道德行为的指导和约束。
四、法家思想对法律体系的塑造法家思想对中国的法律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家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法家思想主张法律的颁布应当有明确的程序,强调法律的公正和稳定性。
这一思想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此外,法家思想还对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原则,如法官的廉洁公正、依法行政等,为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先秦法家学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它的法治思想及其对现代的价值受到中国人的普遍关注。
这里,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论述先秦法家法治思想,以及其在现代学术及实践领域的价值,来探讨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一、先秦法家法治思想先秦法家法治思想源于六国时期,形成于秦朝,发展至汉朝,是中国最早的法治思想,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学派。
先秦法家法治思想以“法治”、“公平”、“国家统一”为主要理念,继承和发展了商周法制,包括讲“让天下人民同义同德、秉公办事”的“义法思想”和“以德治国”的“理法思想”。
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认为在法律意志范围之内,公权力只能依法发挥,不得越轨,并以孔子的“仁政”思想作为政治基础,强调国家的安定和统一,重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注重人民的司法公正。
二、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1)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并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惊讶地发现,中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宪法,基本上依附于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法治思想成为中国新型政治体制的基础,成为中国实施法治改革的根本准则。
(2)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对现代学术界、实践界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当今中国,以法治教育为指导思想,推行宪法教育,引导全社会尊重宪法、学习宪法,遵循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遵守宪法的责任感。
在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国梦,建设法治中国。
三、结论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为中国政治、宪法、司法、社会及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通过介绍先秦法家学派法治思想,以及其在现代中国学术及实践领域的价值,探究了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研究。
最后,我们应该将先秦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作为指导,彰显中国文化的历史影响力,推动法治建设,推进中国的发展进程。
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文章提交者:利中国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bbs73-0-1.html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已步入正轨,并且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法家思想的法治理论,早在数千年前,法家思想的先驱们就树立起了“法任而国治矣”[1]“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2]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3]诸多法治思想。
可以说,法家思想,虽然内容及其丰富,但其中最精彩,最集中的就是法治理论了。
从形式上看,法家的法治理论与中国当代的法治理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主张以法为本,强调立法和执法的重要性,强调法律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法的公开性﹑平等性﹑客观性和稳定性。
对比古今法治,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很多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法家所讲的法是君主立法,且强调法治的目的,是为了君主的利益,而我国现代的法治观念是与公民的意志相联系,与民主相一致。
法家认为:“法生于君”。
[4]“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所谓君主以法制臣,“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所谓贤臣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5]。
“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法;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官。
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则霸王之业成矣。
霸王者,人主之大利也”[6]。
甚至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矣”[7],即即使他提倡法的平等适用,也还是为了保护君权。
而我国的法治理论的首要内涵,即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说明我国的立法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是高度民主的。
而且在当代,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秦始皇统一后的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秦始皇统一后的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简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法家思想成为了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集权化的行政体制、法治的基本原则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一、集权化的行政体制法家思想强调统一权力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将权力集中于一个中央政府,才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国家。
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后采用了集权化的行政体制,设立了中央政府,管辖全国各地。
这种行政体制不仅对统一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然而,集权化的行政体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了削弱。
这导致了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干预过多,限制了地方政府的发展。
此外,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执政者往往能够任意行使权力,这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
二、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认为只有依靠法律,才能保证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不仅保护了人民的权益,还规范了社会行为,提升了社会秩序。
法治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法律制度过于严苛,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情况,导致了司法滥权和不公平的现象。
三、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法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稳定,认为只有通过明确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惩罚措施,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秦始皇在统一后,通过加强对治安的管理和打击犯罪行为,有效地提升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然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于严厉的惩罚和高压政策可能造成民众的不满和抵抗。
另一方面,社会秩序的过度稳定可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结论秦始皇统一后的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集权化的行政体制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王朝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权力过度集中和腐败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诸侯割据,战争频发。
同时,各种思想流派也开始出现。
其中,法家思想成为了当时一股强大的思潮。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商鞅。
他的主要思想是“以法治国”,即通过制定法律来管理社会。
法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1.强调行政权力:法家思想认为,君主应该掌握绝对的行政权力,以便进行高效管理。
2.制定明确的法律:法家思想认为,法律应该明确而严厉,以确保对社会的管控。
3.重视实际效果:法家思想不重视传统的道义观念,而是强调法律应该以实际效果为评判标准。
4.倡导“以刑止奸”:法家思想认为,对罪犯应该采取严厉的刑罚,以达到震慑效果。
二、法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1.强化国家法治建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法制已经相当完善。
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法家思想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法家思想强调明确的法律、实际的效果、刑罚的威慑力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当代国家的法治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2.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法家思想认为,君主应该掌握绝对的行政权力,以便进行高效管理。
对于当代社会,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行政体制改革,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
3.鼓励创新思维法家思想在当时属于一种时代精神,代表了当时的思潮。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法家思想,激发出新的创新思维,推动社会的发展。
4.强调人性当时的孔子、荀子等一些思想家对于人性的论述大多强调道德伦理,强制力很强。
这和法家的讲究实效不同。
当然,法家和儒家观念的差异要另行对比论述,然而,至少要提出法家也是一种关注人的视角的理论。
三、总结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通过“以法治国”等理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理念。
当代社会也可以通过学习法家思想,来推动国家法治建设、提高行政效率、鼓励创新思维等等。
法家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法家思想总结篇一:浅谈法家思想浅谈法家思想博物馆专业张羽1112361兴起于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法家思想,曾为秦朝所用,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流传至今,仍有着借鉴意义。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
西周以来鼎盛的奴隶制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内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战争一触即发,以掠夺人口和土地为目的的争霸时代,仁义道德显然已经无法遏制这种战争的形式,不可能给予一个国家行王道的机会,使得孔子连连遭拒法家思想应运而生。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深受当时诸侯的推崇,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
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历史进步论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
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的法治一个最重要的实践就是秦朝的商鞅变法。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 引言1.1 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念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之一,其核心理念是“法”的重要性。
法家强调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主张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来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政治统一。
在法家思想中,法律被视为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家强调法律的实施应该严格无情,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以达到震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法家还强调法律的稳定和长期性,认为法律制度的稳定和持久才能确保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重法治、重规范、重制度,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格执行,以确保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1.2 法家思想的历史背景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为了应对乱世局势而提出的一种思想体系。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战乱频繁,诸侯割据,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法家思想家们认为,必须通过强力的统治和法律约束来维护社会秩序,确立权威,实现国家治理的稳定和强大。
法家思想最早由李斯等人提出,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得到了实践。
法家思想认为,统治者应当依靠法律和强制手段来加强统治,对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道德规范并不重视,主张以强力手段来统一和管理社会。
法家思想在秦代得到了实践,推动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进程,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反对声音。
尽管法家思想在秦代的实践并非没有问题,但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2. 正文2.1 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法家思想注重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效力和规范性,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向,法家思想提供了一种理念和思路,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现代法治体系。
法家思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权力运行的约束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权力滥用和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法家思想的强调法律的作用和对权力的限制,为防止权力的滥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论法家的法治思想
论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法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试图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
法家的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传统的礼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各诸侯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纷纷寻求新的治国方略。
法家顺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了一套以法治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人们总是追求个人的利益,而这种自利的本性如果不加以约束,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因此,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法家看来,法律是一种客观的、普遍适用的准则,不因人而异,不偏袒权贵,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这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法家强调法律的权威性。
法律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容许任何人违反。
即使是君主,也必须遵守法律。
商鞅变法时,就曾通过“南门立木”的方式来树立法律的权威,让百姓相信法律的不可违抗。
法家认为,只有确立了法律的绝对权威,才能使人们敬畏法律,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刑罚,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韩非子说:“重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犯罪猖獗的现实,希望通过严厉的刑罚来达到震慑犯罪的目的。
法家注重法律的明确性和稳定性。
法律应当清晰明了,让人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
同时,法律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失去其权威性和公信力。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就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法律条文,并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法家的法治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法家的治国方略,迅速崛起,最终统一了六国。
然而,法家的法治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及其社会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及其社会历史作用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令人难以忽视。
作为一种抽象的学术思想体系,法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其社会历史作用进行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法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种重要流派,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法治国,以刑罚威慑,以强制手段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主张是“法者,所以勉强者也”、“上则无事,下则无贼”、“惩罚者以其策,赏赐者以其功”、“安危在法度,治乱在威怒”等。
在法家思想中,法律具有穷则变,通则繁的特点。
法家始终主张制定全面、严格的法律以及普遍实施的惩罚手段。
同时,法家强调对积极分子进行奖励,以此来鼓舞人心,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认为,制定严格的法律以及实行明确的刑罚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二、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作用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秦朝的建立到汉朝的开国,法家思想一直贯穿着政治文化,以至于汉武帝时期仍为天下治理的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数次实施了运用法家思想的变革,以解决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秦朝的过渡性统治、汉朝的改革和北魏的制度构建等。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法律,坚持赏罚分明等。
通过实施法家思想改革,秦朝得以统一天下,达到一定的社会秩序。
同时,这也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作了重要贡献。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以推行法家思想最为著名。
他消灭费侯之乱,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法合并,使中国进入了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文艺萌芽、科技进步的黄金时期,重振了中华民族的威严和国力。
在北魏时期,北魏政治极度腐败。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北魏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就包括了运用法家思想构建制度。
将法律规范化、官吏分工明确化、边防和戍守等问题进行有序化、制度化。
这些改革为建立强大的北魏提供了保障。
法家思想论文法治建设论文: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法家思想论文法治建设论文: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摘要: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是我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正我国正致力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治”又成为了法律界和社会各界热门的词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学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和特色的分析,指出法家法治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家法家思想法治建设一、法家思想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和社会重大变革时期。
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分封制趋于全面破坏,周王衰落,诸侯强盛,统一的中央王权不断受到冲击,社会矛盾愈演愈烈,整个社会呈现出混乱不堪的局面。
春秋末年,这种变革逐渐演变成一种学术思想运动,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景象。
参与其中的士人根据不同的观点各成一派,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试图提出自己的救世之道,其中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站在贵族的立场,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以仁治国”,站在平民的立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则提出以自然为法的“无为而治”,这些都没有使社会摆脱战火连天的,四分五裂的状态。
法家则主张以法为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作为社会革新的产物,春秋时期的法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一时期的先驱人物有的管仲、子产和邓析。
到战国时期,申不害、李悝、商鞅、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的先河。
其中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当属李悝和商鞅。
通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李俚的革新思想使魏国成为第一个集权制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国家。
公元前 361 年,商鞅在秦国前后两次施行变法,使秦过逐步走向强盛起来。
从此,法家思想在历史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战国末期,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采众家之长,发展了强调以法为本,法、势、术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为统一专制的秦帝国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意义1、对我国当代立法的积极意义当代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有法可依”。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
示和借鉴意义。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
法家学派认为法律应当是普遍适用于全体
人民的,而不是特殊人或特殊利益的工具。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应当注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以确保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
公正性。
这意味着法律必须平等对待所有人,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权贵。
法律应当是具有
普遍适用性的,而不是为了满足特定人或特定利益群体的需要而存在的。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性。
法家学派认为法律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存在,
它应当得到全体人民的尊重和遵守。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
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应当注重提升法律的尊严性和严肃性,以确保人民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这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使人民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违法行为应当实施严格的执法和惩罚,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性。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应当注
重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性,提高法律的效率和公正性,
以及完善法律的完备性和系统性。
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法治建设取得更加全面和卓越的成果。
法家思想对于今世的意义
法家思想对于今世的意义引言: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学派,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法家思想在近代受到了一定的批判和质疑,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讨法家思想对于今世的意义。
一、法家思想的基本原理法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尊法治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
法家认为,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法律的执行,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法家强调严厉的法律惩罚以及奖励机制的运行,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目的。
二、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1. 强调法治意识法家思想提醒我们,法治是我们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治意识的树立可以促进人们的公平意识、法律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培养。
2. 重视制度建设法家思想告诉我们,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
现代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制度的研究和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3. 强调公正与公平法家思想强调的公正和公平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不公正的情况。
通过倡导法家思想中的公正原则,可以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4. 鼓励创新与变革法家思想强调实践和变革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要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需要具备法家思想中提倡的务实和实用的精神。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结论:尽管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一些质疑,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法家思想的核心原则可以为我们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启示,强调法治、尊重制度、追求公正,鼓励创新和变革,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法家思想,将其理念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价值
建设法治文化
将法治元素融入社会文化生活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弘扬法治价值
倡导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04
法家依法治
依法治国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执法规范
注重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制定执法规范和标准,确保执法行为的统 一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防止执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 象的发生。
03
法家法治观念普及与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宣传法律知识
通过媒体、宣传栏、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 ,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
代表人物
商鞅、韩非子、李斯等。
依法治国思想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法治原则
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 性,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人治
。
平等原则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 特权和等级制度。
公正原则
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主张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开原则
强调法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主张法律应当公开、明确、易 懂,便于公民遵守和监督。
依法治国思想在现代社会意义
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治国思想强调法律的权威 性和普遍适用性,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秩序。
保障公民权利
依法治国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助于保 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权利。
促进经济发展
依法治国思想强调法律的公开 性和透明度,有助于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法治建设
体系。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一支重要思想流派,形成于战国时期,代表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以法治权,追求社会秩序、政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的价值,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当加强对法治的认识和实施。
法家学派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工具,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并维护公共秩序。
法治的实施可以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和不公平的现象,使社会运行更加公正和有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重视法治,加强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法家思想关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
法家学派主张法律应该限制权力的滥用,通过设立权力机关和法律程序来避免权力的集中和滥用。
现代社会中,权力滥用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建立权力监督机制,保障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只有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才能保证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法家思想注重实践和效力,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注重实际效果和效益。
法家学派认为,只有具备实践价值的法律才是好的法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重视法律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改革和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利益。
只有符合实际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遵守。
法家思想强调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加强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维护。
法家学派认为,只有社会稳定和秩序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的稳定性,加强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化解矛盾和冲突,减少社会分裂和动荡的可能性。
只有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才能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保障。
法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从法家思想中吸取启示,加强对法治的认识和实践,推动权力的约束和监督,注重法律的实际效果和实施,以及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重要分支。
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社会和法治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本文将从法家思想的起源、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家思想的起源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由具有反叛性格的君子和出身寒微的士人发起的。
他们认为,领导中国的主要贵族阶层没有实现良好的治理,繁华之世变成动荡时期,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沟壑。
在他们看来,只有以制度与法律为核心,才能摆脱这些困难。
因此,法家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潮流,影响了中国政治管理方式的演变。
二、法家思想的内容1. 法家思想的本质:以法为本,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法律制度必须不断更新。
2. 法家思想的政治原则:强调强权政治,主张利用法律及道德来巩固国家的政治地位,尤其是重视制度化与组织化建设,执行权威政策,进而拥有强大的国家统治力。
3. 法家思想的经济政策:法家思想认为,目的在于建立强大的国家集权政治,因此拥护权力控制市场,削弱富人与商人阶层的影响力。
4. 法家思想的军事战略:强调国家权力与权威,鼓励军事训练与军队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与民众安全,使国家的发展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法家思想中包含着强烈的自信和自尊,认为国家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必须遵守法律和制度,以建立国家的权威和统一。
三、法家思想的影响1.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法治思想在中国政府治理理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 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的演变和中央集权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作用。
法家的思想能够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组织与制度,同时也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3. 法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与探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为中国的发展和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四、结束语本文简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并探讨了其在中国历史上对社会、政治、法治等领域的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种主要流派,具有深远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在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思想,它主张以法律统治,强调法律的严格实施和奖罚分明,认为以法律达到治理社会和提高社会效率是最理想的方式。
在现代,法家思想也被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一、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法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政治文化变革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战国七雄互相争霸,形成了一种政治格局。
各国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开始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处理社会矛盾和危机。
法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为商鞅、韩非子、李斯等人,他们提出了“法律至上”的思想。
商鞅主张实行封建制度,建立强大的政府机构来管理国家,韩非子则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要实现法治,必须实现权利分立,把法律放在最高层次。
李斯则在兵书中提出“兵法胜法”的论点,认为有了强大的武力才能使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由商鞅、韩非子、李斯等人提出的法家思想,成为了战国时期主流思想之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遵循部分法家思想的严明法制为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汉武帝秉承法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法家主义。
他颁布了《斥举令》等一系列重要法令,对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整顿和改革,使得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得以实质性发展。
到了唐宋时期,法家思想也得到了更加积极的推广和运用。
唐代武则天奉行法家思想,实施了许多法治措施,如《律历统纪》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而宋代《大宋律》的编纂,也为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发展、成熟、系统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在现代,法家思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家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思想,更是现代法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也是不断引入和运用法家思想的过程。
法家思想对国内现代法治建设意义
法家思想对国内现代法治建设意义法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法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的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法家思想对国内现代法治建设的意义。
一、法家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基本观点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维护国家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而统治者应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
同时,法家还强调了法律的实效性,即法律不仅要有形式上的规定,还要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以便更好地达成社会管理和治理目标。
二、法家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法家思想中,法律的有效性是法治实现的根本条件。
因此,现代中国需要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法律在实施中的作用得到了完整体现。
2. 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治理手段法家思想强调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因此,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治理手段,可以更好地推进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
同时,这也有利于发挥法治的作用,强化治理的合法性和反腐败力度,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
3. 把握法制建设的时机和方向法家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就,是因为它能够把握国家发展的时机和方向。
现代中国也需要有选择地吸收先进的国外经验,同时,更注重针对本土化的需求,确保国内法制建设能够在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4. 重视实效性,注重法律的落地实施法家强调法律的实效性,现代中国也应该从法家思想中汲取经验。
特别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并不断创新,更好地促进法律的落地实施。
5. 重视文化与法制的融合法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文化与法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代中国应该更加注重文化与法治的融合,促进法治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
三、结论从古代到现代,法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了中国历史上政治治理方面的许多实践,这对于当前的国内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文章提交者:利中国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bbs73-0-1.html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已步入正轨,并且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法家思想的法治理论,早在数千年前,法家思想的先驱们就树立起了“法任而国治矣”[1]“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2]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3]诸多法治思想。
可以说,法家思想,虽然内容及其丰富,但其中最精彩,最集中的就是法治理论了。
从形式上看,法家的法治理论与中国当代的法治理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主张以法为本,强调立法和执法的重要性,强调法律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法的公开性﹑平等性﹑客观性和稳定性。
对比古今法治,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很多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法家所讲的法是君主立法,且强调法治的目的,是为了君主的利益,而我国现代的法治观念是与公民的意志相联系,与民主相一致。
法家认为:“法生于君”。
[4]“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所谓君主以法制臣,“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所谓贤臣必须“无有二心”“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5]。
“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法;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官。
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则霸王之业成矣。
霸王者,人主之大利也”[6]。
甚至提出:“法不信,则君行危矣”[7],即即使他提倡法的平等适用,也还是为了保护君权。
而我国的法治理论的首要内涵,即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说明我国的立法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是高度民主的。
而且在当代,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8]由此可见,我国法治社会的贯彻,是建立在民主制基础上的。
法家思想中,法的主要内涵是刑,“凡所治者,刑罚也。
”而且这个“刑”还是“重刑”。
重刑主义是秦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法家认为,少数人的善良无补于整个社会之治,法家治国关注的是大多数的人,治国不能以治良民的方法治奸民,而是要以治奸民的方法治良民,“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疆”[9]。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商鞅主张治国莫若用重刑,对犯罪不管轻重,一律从重处罚,他说:“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10],目的就是用重刑震慑住人们的犯罪行为,是“刑重者民不敢犯”[11]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
”[12]。
而且,但我国现代刑法,则坚持罪刑相当原则。
罪行相当原则的含义是:凡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判处刑罚,相应的也要作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我国《刑法》第五条就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我国现代的法治观点,更多地倾向于“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这种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而且,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在刚刚摆脱野蛮状态的国家里,刑罚给与那些心灵僵硬的印象应该比较强烈和易感。
为了打倒一头狂暴的扑向枪弹的狮子,必须使用闪击。
但是,随着人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
[13]。
我国现代法治已觉悟到,人们所苦的并不仅是重刑,轻刑亦为人们所苦,过重的刑罚指挥导致人们的厌恶和憎恨。
切不可把刑罚的效力于过分的严厉性混淆起来,前者与后者是完全相反的,一切人们都赞助公正的温和的法律,一切人都反对残酷的法律。
法家思想中,法的主要目标是打击“小人”,严厉惩罚反抗专制君主统治的臣民。
而我国现代的法治则更多的以保护公民之间的平等与自由,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主要目的。
法家思想中,所谓“民本,法也。
故善治者塞民以法。
”[14] “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
民胜法,国乱。
法胜民,兵强。
”[15]。
这些都非常蝼蛄的点明了法治的目标是使老百姓不敢有丝毫的反抗,所谓“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
” “严刑者,民之所谓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陈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16]这些,一语道破了加重处罚,严厉镇压民众的反抗,人民就不敢触犯法律,结果也就达到了法治的目标。
但是现代的中国法治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自我国走向真正的法治之后,国家十分重视用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
国家除了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各项权利外,还建立健全了权利救济制度。
立法机关通过颁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而且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无罪推定原则,从制度上较好的解决了防范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滥用权力和对已发生的侵权损害给予赔偿的问题。
法家思想中,对于法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即它不追求法本身的良﹑恶,只要是君主的意志,就要严格执行。
尽管法家也强调法必须顺乎自然,合乎民心,“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17],但是就法是否合乎正义,法家始终站在君主一边,提君主利益辩护。
但是我国的现代法治要求发必须是良法,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思想,只有好的法律,才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才能达到实施法治的目的。
法家思想的法治理念是“以法治国”,而我国现代的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
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却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在中文中,“以”和“依”的含义就不同,前者主要有“用”“拿”的意思;后者则主要是“依靠”“依从”“按照”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法家所强调的法治,实际上是把法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和手段,作为统治者的为政之具和统治策略,因此很明显的打上了人治的烙印,这样的法治,即成为人治的法治,专制的法治,最终即归于人治主义一途。
而我国的依法治国原则,则是把法作为一种文明价值的体现,作为一种文明理念的灌输,作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普遍观念和内在精神,它要求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责任的科学规划,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理配置,在法律秩序的层面,人们普遍的依据法律规则,制度,原则去从事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形成一种严格有序,井井有条的状态,并使违法犯罪现象大为减少。
在这种法治中,人们要树立的是法律至上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追求的是民主,平等,自由和正义的价值。
但是,我们要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用现代法治的视角来看待法家理论时,自然不应忘记它的种种缺陷,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法家思想中有些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价值和指导意义,能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法家所借鉴利用。
1)“法不阿贵,刑无等级”,反对特权法家的刑无等级思想是基于当时领主贵族特权猖獗,守旧势力严重阻碍改革进行的社会状况下而产生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18]是对这种思想的最好总结,法家主张适用法律要做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19]在守法上,强调平等性,君主,臣民都应守法。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20]。
商鞅说:“守法守职之吏又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21],“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22],“法之不行,自上犯之”[23]。
这些反特权主张,在当时贵族特权登记制度的社会条件下无疑是振聋发聩的时代呐喊,当然,如前文所说,君主专制下的法治不可能真正实践到避免所有特权,但是不可否认的,在当代人有少数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总以为有特权在身,以权试法,而法家这些法特权的思想,无疑是具有先进教育意义的。
2)“明法去私,反对以私害法“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24]。
法家强调,法律是公正无私的,不能因亲近友好而随意赏赐。
情感不能代替法,个人的好恶,恩怨情仇都必须服从法,天下为公则天下大治。
法家强调法的公正性原则,主张行法,司法必须公正无私。
商鞅认为,严格依法办事,这就是“公”,反之为了私利而损害法的施行,这就是“私”,法就是要奉公去私。
他说:“君臣释法任私必乱。
故立法分明,而不以私害法则治。
”[25]。
君主和大臣都放松法度,依任私议,国家必定混乱。
确定法律就是为了明确人们言行的当与不当,即“明分”,只有保证了法的公正性,不以私害法,国家才能走上有序的轨道。
“夫信法度而任私议,皆不类者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26]。
法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慎到对此也有很好的阐述,他说:“法之功,莫大于私不行。
……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
……故有道之国,法立而私议不行。
”[27],慎到还认为,公正是立法,执法的第一要义,法律公正就要抛弃一切徇私和偏私的做法。
“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
凡立公,所以弃私也。
”[28]。
应该说,法家的这种观点对现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私害法的情况在我们当今社会仍是屡见不鲜。
我们应借鉴法家“明法去私”的思想,执法必严,公正办案,铲除“人情官司”“权钱交易”等问题,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徇私情,秉公执法,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和国家利益。
3)“法与时移”,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法家主张“法与时移”,立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要求。
商鞅说:“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
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不宜于是则行之则不干。
”[29]韩非子也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事宜则有功。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30]所谓“古今异俗,新故异备”,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法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时代却同样在不断变化,因此,作为现代法制运行首要环节的立法,也需要及时制定,修改和废除,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制定的法律是比较齐全的,较建国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促进和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如:现在我国行政权被滥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而行政救济权利的途径却很有限;与市场经济主体有关的法律制度,如:债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制度还不太完善,因此,我国应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对缺失的部分应当补充制定,来保障人民的权利,促进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