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写实绘画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
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
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
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
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
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
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
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
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
如18世纪评论家狄德罗所说:“在我们的画作中都有着构思上的弱点,思想性的贫乏。
”下面将从造型、色彩及构图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中西方绘画在写意与写实上的美学差异。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美学偏于平面性,而西方绘画美学偏于立体性。
中国的绘画由工艺装饰(青铜器、陶器纹样)发展而来,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平面特征。
陶器上的纹样多是图案化、美化后的物象,因此中国绘画常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意味,也历来不竭力追求再现对象,而是满足于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具有意象
性造型理念。
中国画家不写生,而是通过观察记忆将形象积累于脑海,作画时便全凭记忆,这样既保留了物象的本质特征如种类、规律、结构等等,又主观过滤掉了其非本质的元素如光影、明暗及色彩变化。
譬如中国绘画中的树,大致只有几类明显的品种,其枝干变化也常常遵循“树分四枝”的原则,而不像西方绘画中如实描绘树的真实枝干姿态,叶片轮廓。
中国绘画中也绝少表现光影,因此给人以强烈的平面感和装饰性,这也养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习惯。
这种既非写实又非抽象的画法使中国绘画带有浓郁的写意美,所谓“画意不画形”,画者在似与不似之间创造出了意象与真实物象的距离,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象的理解与理想。
这一点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美学是相同的,意象源于自然又超乎自然,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这也体现了中国绘画的文学性审美特质,古时绘画为“文章余事”,诗与散文的写意性自然也延续到了绘画中,因此绘画的语言常常是文学性的,精神性的,“画在补文字之缺”。
而“印、字、画”一体的模式则成为中国绘画的文学性特质的鲜明外在体现。
相比而言,西方绘画有明显的立体性特征,画家们忠于表现物象的素描关系:明暗、透视、体积感、质感、空间感等表面性因素,追求逼真的明暗及色彩变化以及细节的表达。
这一方面是出于西方文明中对人和事都要探究清楚的理性及科学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特征——准确性和完美性的高度统一,因此西方绘画常常注重形体塑造的雕塑感,追求光影下形体的黑白虚实关系产生的美学韵律。
在用色上,中西方的差异性则更加明显。
西方绘画重用色,色彩与素描一起成为在纸面上创造深度幻觉的两个有力工具。
画家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依据,根据色彩在光影下和环境中色相、纯度、明度的变化精准用色,表现自然化的效果,使人感觉“很像”自然。
这种效果明显是具有写实主义色彩的,并且容易将观者引
导向对技巧的关注而忽略了物象本身的美。
中国绘画则不在个体上作太多颜色变化,更注重整体颜色的协调配合。
这与其溯源——装饰艺术中对统一性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装饰艺术中讲究重复与统一的韵律,个体若变化太多则会干扰整体的统一性。
因此中国绘画中着色常常依循“随类赋色”的原则,即按照物象的种类赋予颜色,不考虑它在光影和环境中的变化。
譬如描绘花朵,栀子花皆赋白色,石榴花皆赋朱砂兼胭脂色等等。
这种用色方法是写意的,它表达了花卉在画者印象中的颜色,并通过一定的布置使其达到理想的关系,只表现了花最本质的生命特质,没有对其他表象作精确分析。
这种用色方法使得大多数中国绘画都给人以淡雅宁静的色彩印象,它超越技巧直达本质,表现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美的认识与品位。
在构图上,西方使用焦点透视,并遵循一定的几何美学规律组织画面。
西方绘画讲究抓住瞬间的印象感觉,并以静态观察对象,画人时模特要长久保持同样的姿势,而画风景时则选定视角后便就视野内的景物作画。
这就导致了西方绘画中对透视准确性的追求,无论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还是倾斜透视曲线透视都要求画家对透视学的绝对把握。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学的发展使得西方绘画写实几乎达到极致。
相比之下,中国绘画则呈散点状,移动状,没有一个明确的焦点。
这与画家的观察方式是很有关的,画肖像时中国画家常无法要求人物保持静态,于是就采取动态观察法,这却使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了人事在不同侧面的特点,如《韩熙载夜宴图》就在一幅画面中上表现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山水画更是如此,画家亲历游观记录,正面、侧面、背面都可取景,再将不在一个平面上的风景整合到一个画面上,更多时候甚至是凭经验自我拟合的理想山水配置。
郭熙《山水训》中提出山水构图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
高远即取更
高位置俯瞰山峰,再配合深远手法,辟溪开壑搭桥架路表现空间往复无尽之感,而平远则以平视角表现俯瞰的层峦叠嶂效果,都是在不同时空间转换融合后的结果。
这也表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强调画者对客观人事的经历与整体把握,而不局限于描绘眼前的景象。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绘画美学在写实和写意上的巨大分岭。
西方绘画希望借高超的写实手段再现对象,物质表现力很强,精神表现力则常显不足。
而中国绘画并不关注对对象刻画的准确性,而更多地表达画者自己对外事外物的理解与把握,抓本质,重写意而非写形,精神表现力极强。
在东西方思想强烈碰撞的今天,中西方绘画的发展若能抓住自身特点、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必能续写出更加绚烂的中西绘画文明。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
在21世纪的现代化的大潮中,强调艺术及审美教育对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识。
审美教育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对美和艺术的鉴赏,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完善,从而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自身得以美化。
这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般科学文化教育无法替代的。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文化素质,渴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因此,人们更加重视艺术。
因技法和表现形式特点不同,有工笔、写意、水墨、重彩等的分别)、西洋画(中国近代对西方各种绘画的俗称)等等。
那么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源。
到底是什么? 毋庸质疑,是一种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不朽的作品,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历朝历代,无数绘画精品如奇葩异卉斗妍争辉,各个画派如涓涓清泉汇成滔滔江河。
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传统,一
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它的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它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深奥又使人有些望而生畏。
中国绘画起源于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劳动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质朴的原始绘画。
1、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
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画意”。
而西画则不然。
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
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
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 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2、中西方绘画的联系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
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在取材上更为广泛。
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二、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文化根源
1、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
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人讲究天
人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萌芽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封建社会先秦时期。
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作整个自然的一部分铸就了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
与此相关,它造就了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对自然的眷恋使中国人将山川视作民族的母亲。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
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
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灵感源泉。
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
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
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人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
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2、中华民族的盆地文化与西方海岛文化的差异分析。
第一,崇尚“自然”和“自我保护”的中华民族心态。
由于中华民族在其文化定型的盆地经验和长期的农耕生活,强化了热爱自然,自我保护的心态。
表现在政治上“先礼后兵”和“后发制人”;反映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在军事上崇尚“保存实力”和“避实击虚”;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内敛深沉”、“不事张扬”、“曲径通幽”、“深藏不露”。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总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戏战术;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
广积粮,不称霸”和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都是上述思想的高度发挥。
第二,强调“主动出击”和“暴露张扬”的西方民族心态。
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
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和“全方位迎敌”。
在孤岛环境中,当#l-来入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些长期的生态环境经验,也以文化的生物的“基因”伴留下来,形成了西方民族在政治上的具有开放性、攻击性和侵略性的心态;在建筑形式上的“暴露张扬”性,如偏爱“山顶城堡”。
表现在绘画上是直观的、张扬的、裸露的艺术。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当代的中国绘画的影响
1、“师法自然型”
继承前人传统,更加注意面对现实生活所得的创作路子。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吸收古代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强调面对自然山川进行写生所得的感受,强调自己投身自然山川所获得的独特认识。
这对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发展。
2、“以古开今型”
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为代表。
消化吸收古代传统,大胆突破,形成自身风格。
齐白石把写意花鸟画发展为大写意花鸟画;黄宾虹的山水画在积墨上,多变用墨上形成自己的特点;潘天寿在传达乡土气息,画面的结构上、用笔的力度上,形成了崭新的面貌。
3、“中西合璧型”
徐悲鸿的画中西融合。
既有西方绘画对形体塑造的追求,又特别强调中国画所具有的神韵追求:林凤眠把对光线的追求、严格的形体塑造融人中国画中,讲究绘画的调子。
如潘玉良、徐悲鸿等等。
潘玉良,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江苏镇江人,生于扬州。
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
潘女士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终于找到了中西方绘画差异根源是文化差异。
实践表明:21世纪的中国绘画应该是能够融合“师法自然型”、⋯‘以古开今型”、中西合璧型”三者为高度统一体的一门综合造型表现艺术,21世纪的画家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绘画真正走向繁荣.像芝麻开花一样,步步登高,呈现出无限广阔的前景。
因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