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的合规性分析(一)
国有企业法律合规
国有企业法律合规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出资或者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或国有独资公司依法设立,国家占有部分或全部资本,并对其经营和管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作为国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合规经营。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法律合规的重要性、现状及对策等相关议题。
一、国有企业法律合规的重要性国有企业法律合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法律合规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国有企业依法享有的权益和优势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
合规经营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法律风险,减少企业受到的不利影响,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 维护市场秩序: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当依法竞争,公平公正地与其他市场参与者开展经济活动。
法律合规有助于防止国有企业通过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垄断行为等违法行为影响市场秩序,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3. 提升企业形象:合规经营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
国有企业合乎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履行,能够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并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与企业合作。
二、国有企业法律合规的现状目前,国有企业的法律合规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意识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不够重视,容易发生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2. 内外部监管不足: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监管不到位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内部监管机制有待改进,企业内部合规审查不够严格,监督机构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外部监管存在漏洞,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法律合规监督不够到位,导致一些企业的合规意识淡薄。
3. 法律法规不透明:部分国有企业的法律法规信息公开度较低,对企业和相关方来说,了解企业法律合规要求存在一定困难。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法律分析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体现 出 来 。尤 其是 随着 国有 企 业 改 革 的 深人 推 进 , 越来 越 多 的 国有企 业采 用 现代公 司治理 模式 吸 收 民间资本 和 国 际资本 , 过不 同形 式 的股权 合作 , 通 以混合 所有 制 的面 貌 出现 。这 种 多 元所 有 制 的形 式 , 非但 没 有 削 弱 国有经 济 的影 响 力 和 控 制 力 , 而更 有 利 于 国 反 有 资本 的保 值增 值 , 利 于 增 强 社会 主义 公 有 制经 有 济 的生命 力 和创 造力 。中 国石化 、 中国石 油 、 国移 中 动 等大 型 国有企 业 , 保 证 国有 资 本 控 制 力 的前 提 在 下, 都采 取 了多 元 化 的 战略 模 式 , 收 了多 方 资 本 、 吸 技术 和 人才 , 断实 现企 业 的发展 壮 大 。因此 , 不 我们 应 当 以更 加 开 放 和 发 展 的 眼 光来 看 待 今 1 国有 3的
企 、 。 I①
作者简介 : 赵
会学、 宪政 理 论 。
坤 (9 4一) 男, 18 , 安徽 颍上人 , 南京师范大 学法 学院 20 0 9级 法学理论 专业硕 士研 究 生, 究方向为 法律社 研
①
当然 , 作为利润上缴之义务主体 的国有企业 , 向的仍 是“ 指 正统 ” 国有企业 。根据利 润上缴 的相关规定 , 的 收缴 对象主要 是
关键词 : 国有 企业 ; 润 上 缴 ; 度 建 设 ; 会 监 督 利 制 社 中图 分 类 号 : 9 2 2 D 2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3 1 (0 2 O — 0 1— 6 17 3 8 2 1 ) 1 0 4 0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合规管理是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档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水平。
一、问题分析1.1 合规意识薄弱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合规的意识和行动。
这可能导致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引发风险。
1.2 合规体系不健全一些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覆盖各个业务领域和环节的合规风险防控网络。
这使得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时,难以有效应对合规风险。
1.3 合规资源投入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对合规管理的投入不足,体现在人员、制度和培训等方面。
这导致合规管理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企业合规水平难以提升。
1.4 合规风险评估不足一些国有企业在面临合规风险时,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估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和评估合规风险。
这可能导致企业在应对合规问题时采取不当措施,加剧风险。
二、对策建议2.1 强化合规意识提高国有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合规管理的认识,强化合规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合规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对合规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形成全员主动合规的良好氛围。
2.2 完善合规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各项业务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框架内进行。
加强对合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
2.3 加大合规资源投入合理配置合规管理资源,包括人员、制度和培训等方面。
提高合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培训,提升企业整体合规能力。
2.4 强化合规风险评估建立科学、有效的合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合规应对措施,降低企业合规风险。
结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企业从合规意识、体系、资源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
通过提高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有助于保障企业稳健发展,降低合规风险。
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解析
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解析简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其合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进行解析,探讨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对维护国家资产安全、保护国有企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合规管理能够确保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减少违规风险,维护企业声誉。
同时,合规管理也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合规管理面临的挑战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有企业庞大的组织架构和复杂的经营活动增加了合规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缺乏相关人员的合规意识和专业知识也是一个挑战。
此外,政策法规的频繁变化和不确定性也给合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应对策略为了有效管理国有企业的合规风险,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1. 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确保其与企业运营相适应。
合规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2. 加强合规培训和意识教育:国有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合规培训,提高其合规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法律法规要求,掌握合规操作技能。
3.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合规风险。
这包括建立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的体系,确保合规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风险。
4. 加强内外部监督: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对合规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手段进行,外部监督可以通过独立审计、监管机构等进行。
5.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应注重合规文化建设,倡导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
这需要企业领导的示范引领和全员参与。
结论合规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应认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合规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政策分析
关于中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政策分析作者:晖摘要:近几年来,关于国有企业利润如何分配的探讨越来越多。
文章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随着国企要行与其他企业一样的所得税收后,国企基本上就把全民股东甩在了一边。
忘记了其经营本质是人民回报经营成果。
文章指出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问题,以提出对国企利润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国企利润;分配2005年10月,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专家高路易(Louis Kuijs)、高伟彦(William Mako)、春霖在其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国有企业分红:分多少?分给谁?》中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应当向分红。
该报告一出台,就将国有企业重新恢复红利上缴制度的话题推向世人瞩目的焦点。
据不完全估计,2004年全国13.6万户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68.8亿元,其中160多家中央直管企业实现利润4673.1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利润的63.4%。
2005年全部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6276.5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七成以上。
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16224.2亿元,实现净利润11690.9亿元,分别增长4.6%和3.7%。
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2014年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2014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税后利润1414.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375.43亿元,增长36.1%。
一、国有企业发展和巨额企业利润的来源国有企业改革历经4个阶段:1、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迈出了“放权让利”的第一步,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利润提成、承包租赁等方式使得国有企业的活力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2、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到中共十五大召开。
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企业合规检查报告
国资企业合规检查报告背景介绍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国资企业应当依法合规经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对某国资企业的合规情况进行检查并撰写报告,以发现潜在合规风险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合规制度建设情况国资企业应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合规培训制度等。
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已建立了一系列合规制度,但缺乏完善的执行机制,员工对合规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建议:该企业应加强对合规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合规意识并能够合规操作。
二、内部控制体系情况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防止内部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次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对薄弱,存在明显的缺陷。
例如,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不够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
建议:该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规范的流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提高内部风险防控能力。
三、投资项目合规情况国资企业在投资项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在一些投资项目中存在合规风险。
例如,未对潜在投资方进行充分了解和背景调查;未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项目审批等。
建议:该企业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合规管理,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项目审批,确保合规经营。
四、数据安全及信息化建设情况数据安全是国资企业的重中之重,信息化建设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
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在数据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包括数据备份不足、无权限访问控制、网络安全漏洞等。
建议:该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加强对账号权限的控制,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与漏洞修复。
五、合规风险预警机制情况国资企业应建立合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防范合规风险。
经检查发现,该企业的合规风险预警机制相对薄弱,容易出现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置的情况。
浅析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几个实践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几个实践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合规管理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必经之路。
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合规管理意识不够国有企业中存在一些管理者认为合规管理不是自己的职责,或者认为合规管理只是政府监管的事情,没有自己的利益所在。
因此,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合规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职责不明确,合规与风控工作的观念薄弱,缺乏对合规风险的全面认识和有效管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合规意识的培养,让企业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合规管理是企业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合规规章缺乏整体性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规章制度的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都会制定一些合规规章制度,如内部控制制度、反腐败制度等,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一定具有整体性。
各个制度之间缺乏对接,管理者对这些制度的认识并不深入,制度执行存在漏洞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合规管理规章制度的整体考虑。
制定合规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重视管理的整体性,将各个制度之间进行对接,并且制定整套的制度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管,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中,监管机制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一些中层管理干部,在统筹整体工作和业务开展的背景下,往往会忽略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这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被掩盖,从而造成企业信用受损,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国有企业要增强合规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和监管力度。
加强合规管理部门的设立,建立起完整的监管体系,推动各级人员对于合规重要性的认识和落实。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合规管理意识不足、合规规章缺乏整体性、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国有企业法规合规
国有企业法规合规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或政府直接或间接出资设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企业。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守各种法规,确保企业运行合规、稳定发展。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法规合规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遵守的具体法规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国有企业法规合规的重要性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其合规性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优化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法规合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遵守法规可以规范国有企业行为,防止滥用市场垄断地位,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2.保护国家利益。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行为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通过合规运营,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国家资源的优势,稳定国家经济运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3.确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合规运营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遵守法规,国有企业可以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舆论压力,为社会和谐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
二、国有企业法规合规的实施方法要确保国有企业的法规合规,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
下面列举几个关键的实施方法:1.建立健全内部合规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内部合规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目标、职责和流程,制定配套的合规制度和操作手册,强化内部合规检查和审计机制,确保合规要求的全面贯彻执行。
2.加强合规能力建设。
国有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合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法规合规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规合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形成整体合规意识和良好的合规文化。
3.加强外部合规沟通与监督。
国有企业应与政府监管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与沟通,及时了解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和要求,积极响应政府的合规检查和审计工作。
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行业组织和交流会议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分享经验,学习合规先进做法。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问题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问题提要随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状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不断改善,利润分配模式也应该随之改进。
而作为“过渡措施”利润留存企业的办法却十几年没变,显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本文就《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从不同方面论述收益上缴的合规性及实际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产权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制定并于2007年12月11日印发实施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收益收取办法》)。
终止了1994年以来,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向政府上缴税后利润的现状,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收益收取办法》共分四章十七条,详细界定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内容、性质和收取单位;规定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申报时间、申报方式和企业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以及收取单位对国有资本收益的审核内容;明确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上缴程序、减免方式,以及监缴措施等实施内容。
一、国有企业上缴收益的必要性1、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是由国家的双重职能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两种权力,即政权与财产权。
这两种权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行使,都必然要求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参与社会纯收入的分配,从中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作为政府各种权力运行的物质基础。
政治权力以税收方式参与分配,而财产所有权则以获取税后利润来参与社会纯收入的分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身份及与之相对应的职能适当分离,只要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法定所有者这一根本原则不变,国有企业的资产无论是在初建时财政投入的还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其产权及其收益都应属于国家。
2、所有制上的理论依据。
从所有制层面上讲,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属于公有制性质,属于全民所有,则应为全民带来利益。
一个国有企业使用了国有资本,主要是为该企业职工提供了就业、生存的条件,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了该部分国有资本带来的好处,因而他的净利润未分配之前,只体现了作为该企业利益的集体性,只有企业将国有资本应分得的利润上缴财政之后,纳入公共预算,用于公共服务、提高全民福利时,才能恢复其本来面目——全民性。
国企合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XX能源集团(以下简称“XX集团”)是我国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能源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业务。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和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XX集团积极寻求海外并购,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2018年,XX集团决定收购一家位于非洲的石油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该案涉及金额巨大,且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
二、合规风险分析1. 反垄断法风险:XX集团在收购目标公司前,需考虑该并购行为是否符合中国及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反垄断法律法规。
若并购行为导致市场垄断,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被迫剥离资产的风险。
2. 反贿赂法风险:在并购过程中,XX集团可能需要与当地政府、官员等进行沟通协调,存在行贿的风险。
若涉及贿赂行为,将面临刑事处罚和声誉损害。
3. 数据保护法风险:目标公司掌握大量客户数据和商业秘密,XX集团在并购过程中需确保数据安全,避免泄露或被滥用。
4. 环境保护法风险:目标公司所在地区环保法规较为严格,XX集团需确保并购后的业务符合当地环保要求,避免环境污染。
5. 劳动法风险:目标公司员工众多,XX集团需关注并购后的员工安置、福利待遇等问题,避免劳动纠纷。
三、合规措施1. 反垄断法合规:XX集团在并购前,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反垄断风险评估,并向中国和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反垄断监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确保并购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反贿赂法合规:XX集团制定严格的反贿赂政策,对员工进行反贿赂培训,并在并购过程中加强监督,防止贿赂行为发生。
3. 数据保护法合规:XX集团与目标公司签订数据保护协议,明确数据使用、存储和销毁等事项,并采取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4. 环境保护法合规:XX集团对目标公司的环保设施进行评估,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并购后的业务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5. 劳动法合规:XX集团与目标公司签订员工安置协议,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并关注员工福利待遇,减少劳动纠纷。
国有企业盈利措施分析报告
国有企业盈利措施分析报告1. 引言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资本出资控股或全部出资的企事业单位,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是国家经济命脉和重要支撑力量。
为了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
本报告将对国有企业盈利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2. 盈利措施分析2.1 经营管理优化经营管理是国有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国有企业应该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和绩效考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
2.2 资本运作优化资本运作是国有企业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资产整合重组:通过合并、重组或出售业务,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 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进优秀的战略投资者,注入新的资本和技术,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股东,通过多元化所有权结构,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盈利能力。
2.3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国有企业盈利的根本动力之一。
在这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研发投入:增加科研经费,支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团队: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创新型团队,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 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新产品和服务领域,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 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国有企业盈利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2.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和效率;3. 鼓励国有企业进行资产整合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建立混合所有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4. 国有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的合规性分析(一)
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其中主 营业务收入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上缴利润的用途与去向
用于国家财政支出
01
上缴的利润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财
政支出,支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用于国有资本再投资
02 部分上缴利润用于国有资本的再投资,支持企业的扩
大再生产和技术升级。
国家应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管理制度,明确上缴比例、上缴时间、上缴流程等具体事项,确保利润上 缴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04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 的合规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缴利润的核算不规范问题
核算科目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核算上缴利润时,未 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科目进行核算 ,而是将其挂靠在“其他应付款 ”等往来科目下,导致利润核算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主要类型
国有独资企业Βιβλιοθήκη 由国家单独出资,并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 。
国有控股企业
国家通过控股方式,与其它投资者共同拥有 企业股权,国家对企业具有控制权。
国有参股企业
国家以非控股方式参与企业投资,对企业投 资额度较小,不具有控制权。
02
上缴利润的合规性分析
上缴利润的法律依据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法律法规
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03
部分上缴利润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保障人民的
基本生活需求。
上缴利润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监督
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应经过审计和监督,确保利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进行统 一管理和调配,确保其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管理制度
建立上缴利润的信息披露机制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分配浅析
DUFE财务管理研究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分配浅析学号:220100781专业:会计姓名:李恩亮教师评阅意见: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摘要2010年财政部颁布关于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和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的决定,引起人们对国企红利若干问题的思考。
本文主要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发展历程、标准以及国有资本收益支出的方向予以探讨。
关键词:国企红利上缴支出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分配浅析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与分配提上日程。
2010年底,财政部颁布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和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的通知,由此一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央企经过所有制改革与重组,已经基本摆脱了资不抵债,连年亏损的窘况,以中石油、中移动为代表的大型央企俨然已经把钱赚的盆满钵满,利润指标也已全面飘红。
理所当然,其连年增长的红利如何上缴,又如何分配的问题将会再一次聚焦在镁光灯下。
一、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发展历程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对央企这位共和国长子可谓是关爱有加。
计划经济年代,国家统分统销,国企利润全额上缴。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开始对企业放权让利。
199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对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做出了明晰的划分,应该上缴国家的部分按统一税率征收税,剩余部分全部归企业所有。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考虑到当时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由拨款改为向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由企业负担,再加上国企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作为阶段性措施,国家暂停向企业收缴利润,这一停就是13年。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突破,国企的经营状况逐步好转,社会负担大为减轻。
关于国有产权和国有产权收益的认识逐步完善,要求国企上缴红利的呼声逐浪高涨。
2007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明确提出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的合规性分析(一)
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分配的监督,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推动企业合规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社会监督
06
CHAPTER
结论与展望
利润上缴合规性整体较高
通过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上缴情况进行合规性分析,发现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地上缴利润,体现出较高的合规性水平。
深化对利润上缴合规性的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上缴合规性的相关问题,如合规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合规性的途径等,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重视利润上缴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缴比例和上缴时间等规定,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确保利润上缴的合规性。
使用方向
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的利润按照约定分配给股东,国家作为股东收取的利润部分纳入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公共支出。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统一收缴到后来的分类管理,制度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
历史演变
制度变迁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以及国家财政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制度的完善推动了企业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制度的调整也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方式、时限等,确保企业按规矩办事,减少利润分配的随意性。
0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分配的监管,从法律层面规范企业行为,确保企业依法依规上缴利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分配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合规上缴利润,防止利润分配出现违规行为。
02
CHAPTER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制度概述
国有企业的合规与风险防控
国有企业的合规与风险防控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国有企业面临着合规和风险防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在合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国有企业合规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合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社会稳定以及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合规是指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过程。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因此其合规必须得到严格遵守。
合规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国家形象和信誉:国有企业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声誉。
遵守合规规定,有助于树立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2.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只有遵循规范的合规行为,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3. 防止经济风险和损失:合规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规避经济风险和损失。
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面临罚款、处罚甚至被责令停产停业的风险。
通过合规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减少法律风险,降低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风险防控的措施国有企业在风险防控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其合规运营。
以下是几个关键措施: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定和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审计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制度等。
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风险隐患。
2. 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国有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合规培训和管理。
通过提供合规培训,国有企业能够提高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减少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而约束员工的行为。
3. 加强合规监督和内外部执法协作:国有企业应与监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接受监督和检查。
此外,国有企业还应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合规风险的评估和防控。
财务合规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合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对比分析,评估公司在财务合规方面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合规分析、问题与风险、改进建议、总结与展望。
二、合规分析1. 合规分析范围本报告主要针对XX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报表、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合规分析。
2. 合规分析依据(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本报告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2)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报告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3)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内部管理制度,本报告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3. 合规分析结果(1)财务报表合规性分析通过对XX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的审查,发现公司财务报表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①营业收入确认存在一定滞后性,导致当期营业收入与实际业务发生时间存在差异。
②存货管理方面,部分存货存在积压现象,存货周转率较低。
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未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存在一定偏差。
(2)内部管理制度合规性分析XX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部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①财务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影响业务办理效率。
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足,部分制度形同虚设。
③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覆盖面有限。
(3)法律法规合规性分析XX公司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以下方面存在一定风险:①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不足,存在一定税务风险。
②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合规性有待提高。
三、问题与风险1. 问题(1)财务报表问题:营业收入确认滞后、存货管理问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规范。
(2)内部管理制度问题:财务审批流程繁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3)法律法规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不足、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合规性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通常是为了满 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 利益的需要,而非单纯追求利润最 大化。
国有企业利润来源
01
02
03
04
主营业务收入
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指 其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
。
政府补贴
政府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通常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
资产处置收益
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获 得的收益,如出售固定资产、
股份制企业
利润分配的公平性主要受到市场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制约,股东权益的保障程 度也是影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
04
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的优化建议
国有企业的优化建议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对研发 的投入,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内部管理
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降低企业的 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多元化投资
通过多元化投资,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 ,增加企业的利润来源。
股份制企业的优化建议
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 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确保企 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共同点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都需要建立科学的利润分配制度,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 盈利能力。此外,两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 变化。
差异点
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在利润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有企业通常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政策目标,因 此其利润分配往往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而股份制企业则更加注重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此外,两种 类型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也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到其利润分配的方式和结果。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会 同国资委制 本收益的审核内容 ;明确 了中央企业 国有 为政府各种权力运行 的物质基础 。政 治权
定 并于 2007年 l2月 11日印发 实 施 了 资本 收益 的上缴程序 、减 免方式 ,以及监 力 以税收方式参与分配 ,而财产所有权则
《中央企业 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 缴措施等实施 内容 。
提 要 随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 营状 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不断改善, 利 润分配模 式也应该 随之 改进 。而作 为
“过渡 措 施 ” 利 润 留存 企 业 的 办 法却 十几 年没变,显 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 本文就((中央企业国有 资本 收益 收取管理 暂行 办 蝴 》,从 不 同 方 面论 述 收益 上 缴 的 合规 性及 实际操作 中的主要 问题 。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问题
口文 /崔爱丽 耿 明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收益 ;收取 比例;产 性质和收取单位 ;规定了中央企业 国有资 职 能 和 国有 资产 管理 职 能 的行 使 ,都 必 然
权 制 度
本收益的 申报 时间、申报方式和企业税后 要求通 过与之相适 应的方 式参与社 会纯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 :A 利润 的收取比例 ,以及 收取单位对 国有资 收入的分配,从 中获得一部分经济利益作
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由于我国历史传 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在金融危机背 [1】贺新宇.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 国公共管
统的影响,我国政府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通常 景下,作为新公共管理更应该适时发挥自己的 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
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而忽视了政府的服务 作用,迎接时代带来的挑战,帮助世界各国更 会科学版),2005.3.
国有企业收益分配问题与对策(1)
一、福建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现状分析福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5月成立,代表省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明晰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在体制上保证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国有资产管理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
至2006年12月,全省经营性国有及国有控股三级以上企业共3786户,国有资产总额2863.96亿元,国有资产总量999.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24.27亿元,上交税金74.04亿元,人均上交税金1.6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88.05亿元、净利润52.86亿元。
其中,省属企业(含省直部门所属企业)1101户,资产总额1679.42亿元、净资产585.35亿元、利润总额49.24亿元,上缴税金43.9亿元。
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31户及所属669户三级以上子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521.85亿元、净资产517.97亿元,利润总额46.24亿元、净利润22.41亿元,实际上交税金38.35亿元、人均上交税利2.78万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04.09亿元、实现增加值153.31亿元。
福建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态势与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工作,是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福建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工作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扎实推进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深入开展企业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为重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部门监管、企业运营和机构审计的三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监管体系框架。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的法制建设工作日益推进,对企业的监管水平得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日益健全,企业规避风险水平大大提升,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奠定基础,也为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创造条件。
在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财务监管、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已经展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审计监督工作效能有所提高,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得到较快推进。
国企年度合规总结报告
国企年度合规总结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在过去一年中的合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于全面了解和评估国企在法律、道德、行业规范等方面的遵守程度。
合规是国企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企提升信誉、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本次总结和反思,我们希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合规改进措施,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整体情况概览在过去一年中,国企在合规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以诚信为基础的经营原则,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合规成果:1. 全面履行报告义务:我们及时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交了准确、完整的年度合规报告,确保信息透明度和披露合规。
2.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未发生因合规问题而导致的行政处罚、重大诉讼等。
3. 加强内部控制:我们持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了各种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减少了违规风险。
4. 提高合规意识:我们通过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加强员工合规意识,提升全员合规素质。
5. 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果,我们也充分意识到合规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合规风险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合规问题存在的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3. 合规问题分析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对国企合规工作的全面审查和交流,我们发现了以下合规问题:1. 内部控制缺陷:在某些业务流程中,存在内部控制缺失的情况,导致部分合规责任人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违规问题。
2. 员工合规意识不足:部分员工对合规要求的认知不够清晰,对自己的合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也缺乏合规培训的机会。
3. 厂商合规风险: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部分厂商合规风险,例如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环境污染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利润的合规性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合规性
〔论文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体制僵化的问题,我国政府开始进行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并从1994年开始,大多数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不再上缴政府。
这些措施对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不管是从所有制层面、产权角度还是从法制法规上来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税后利润全部留存企业都是极不合理的。
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发展到今天,政府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获取投资收益不仅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对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励企业开拓创新为目的,不断进行放权让利的改革,直到1994年,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再向政府上缴税后利润,提出“对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应该上缴国家的部分采取税的形式,并按照统一的税率征收,剩余的部分全部归企业所有,即决定在一段时期内不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
但一直到现在,这一利润分配模式仍没有改变,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人民或其代表——国资委或政府不仅没有得到投资收益,甚至投入大量成本也没有收回。
到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利润达6446亿元,而2006年1月~11月,这一数字已达7212.4亿元,这一不合理现象开始越来
越受到各界关注。
一、国企税后利润留存企业的历史背景分析
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实行统收统支的利润分配体制,国有企业必须将所获得的所有利润上缴财政,然后再从国家财政那里获得投资以及弥补亏损所需的全部资金。
这一制度对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约束太死,激励不够,使国有企业发展越来越艰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978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工业三十条》的颁布,开始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下放,1979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扩权文件。
这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对国企放权让利上,特别是利润分配方式上。
如197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提出“为了适当扩大企业的财权,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以利于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搞好经济核算,挖掘增产节约潜力,为国家多积累资金,国家对企业逐步实行利润留成办法”,明确规定了利润留成的用途、比例核定等。
随后在1983年、1984年分别进行了两步利改税,80年代末又实行了承包制。
这一系列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问题存在。
进行利润留成和利改税改革后,国有企业的资本仍然由国家财政直接投入,并由国家各部委直接控制,企业自主筹资权仍然受到限制,资本结构单一,特别是利改税后在分配关系上所体现出的国家企业所有者身份和行政管理
者身份“合二为一”,企业留利水平低下,在1983年“拨改贷”之后,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逐步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承包制中,承包经营者为了获得即期的经济效益,常常对国有资本进行“掠夺式”经营,存在“包赢不包亏”的问题。
于是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围绕转机建制和战略重组来进行,并于199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此基础上,在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中提出“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税制改革和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合理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要求“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股分红、按资分利或税后利润上交的分配制度”,但“作为过渡措施,近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1993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同时,微利企业交纳的所得税也不退库”。
于是从1994年到现在,我国财政收入中企业收入一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