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的行书《奉龚孝升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铎的行书《奉龚孝升书》
王铎的行书《奉龚孝升书》
《奉龚孝升书卷》为王铎(字觉斯,明末清初书法家)书于清顺治八年(1651 ),纸本,行书。凡35 行,计112 字,原作15 * 146 厘米,现藏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
释文:辛卯二月,过龚公孝升斋,同北海、云生谈诗,披少陵卷。龚公曰:“其书数行。”时彦甫十指压纸,墨调气和。恨吾老病,兼以数夜劳顿,女郎按筝吴歈,不放王痴出门。至臂痛髀软,作吼豹声,始得间奔入轿子中,而日晃染出扶桑矣。为告龚公曰:“我疲,龚公岂不首肯,岂不首肯。王铎率笔,奉孝翁社长。”
一
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人,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以明朝礼部尚书之职于顺治二年(1645)五月降清后,在次年正月被授以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六年晋太子太保,顺治九年三月病逝河南孟津乡里,溢文安。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清史·列传>))时,王铎被定性为“贰臣”,入《清史·列传》(乙编)。站在不应以人废书的立场上讲,评价王铎的书法及他对清代以后书法的影响,我们应该以艺术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方法来认识王铎,给王铎的艺术一个公正、真实的评定。王铎作
为我国书法史上的杰出贡献者,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王铎出生之时,正是明清易代更迭之时。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紫禁城的时候,绝望的崇祯皇帝提剑杀死了自己的皇子后,在煤山以自绕方式了断了他的一生。大明王朝也随着他的自隘而灭亡了。福王朱由裕,于1644年继位南京,年号弘光。次年三月,淮河防线不守,清军四面急攻,扬州失陷以后,清军很快迫近南京,福王携妻妾出走芜湖,南明政权也随之瓦解,王铎、钱谦益等文武官员出城降清。
在儒家的“忠君”思想影响下,明亡后,大批的文人志士为效忠明朝,对满清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明朝的忠贞,他们或啸傲隐逸山林,或发誓不再仕进,或杀身殉国。与王铎同年进士被世人誉为书坛“三株树”中的倪元璐于1644年自杀殉国,黄道周被俘不屈,于1646年3月5日在金陵(南京)曹街被杀。此二人都为之壮烈殉明,而王铎在无奈的情况下却走上了降清之路,这成为王铎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块沉重的巨石,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之时,他都是在极度的矛盾冲突中度过。
如果王铎也像倪、黄二人壮烈殉明,其“三株树”更会被后世敬仰。但历史无情,人品即书品的观念使得多少大师为之失颜。王铎虽是明末清初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他头上所戴的“贰臣”之帽终未能摘下,留给后人许多的思考。
二
王铎学书十分勤奋,13岁开始临王羲之《圣教序》,几可乱真,后又学颜、柳、米,而后创自家面目。其书学思想推崇古典风神。特别强调“宗晋”,认为“书未宗晋,终入野道”。他一生坚持“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的学习方法,始终让自己的书法创作与经典书法的临习保持互动之势,从而更多的吸取古典的养分。纵观王铎书法线变的轨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
一是追求古典书法精神,不断推陈出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是历代先贤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书家思想物化的反映。其精神性的延续,从汉字书写到进入艺术层面的创作,并经过一代一代的书家的承传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资源经过后人的不断汲取更新,积淀更加雄厚,融铸成具有东方特性的书法精神。与古典的书法一脉相承,王铎在取法上,尊羲献,溯篆隶,取唐宋,各代书法精华无不纳入其师法之中。如《赠子房公草书卷))为他50岁的草书作品,是他五十自化向一个新的高度冲刺的良好开端。
二是对中国书法的技法完善和风格创新的贡献。书法的技法是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积累而成,并逐步完善,又不断的被后人所开拓发展。从字的字法、用笔、结体、再到章法、墨法上来讲,可说是千变万化,但技法的发展是有其规律可循的。王铎的书法技法,明显的可以看出是从二王、颜、柳、苏、
黄、米诸家技法提炼而成,并又拓展和丰富了书法的技法,其个性化风格渗入前人的多种风格,而自成为我,风格特征十分的突出。他运用米莆八面出锋创写意线条,如《杜陵秋兴诗卷》用墨含“五彩”,气韵生动。运用宿墨、涨墨及浓淡干湿之法创其王氏风神。
三是王铎总结历代书家风格特征之后,创雄强力感的书风。在雄强书法流派的不断完善和书风多样化方面,王铎的书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铎书法以力取胜。二王帖学从汉、晋、唐、宋、元、明这条主线没有中断,各代书家都在学习吸取中标新立异,王铎也不例外,其学二王犹重在笔法,骨力的强化锤练,注重从二王飘逸中提练并放大二王书法内的雄强力度,他在吸取中扬弃,以确立自家风貌为突破口,在似与不似之间创造出一种雄强的书风。再到后来学米、学颜、柳等书家,无不证明了在古法风格中求新求变的轨迹。《草书杜陵诗卷、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秋兴八首册》都为这一时期创作的力作。
王铎集百家之长,从“尚韵”、“尚法”的宏大目标—“尚态”、“尚力”的实现。纵观王铎书法艺术的演变轨迹,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他是一位中国书法精神的继承者与革新勇士:是
中国书法技法集大成式的开拓者;是中国书法个性化风格的
追求和自我完善者;是“尚态”、“尚力”书法流派的践行者。如《行草书五律诗五首》、《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可谓将壮美
之力表现到极致。在中国书法发展的这条主线上,王铎既崇尚对传统吸收,又善标新立异达到裂变创我之意。为书近五十年的探索,终自成家法,成为“有明书法推第一”(吴昌硕诗句)、“于明季书坛可谓中兴之主”(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
王铎是一位十分全面的书法家,他寄情于诗、书、画。他一生写诗两万余首,因“清初赴燕都焚于天津舟次,行世仅十分之二”,现存4954首。他诗宗杜子美,追溯汉魏之风,表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情调。画宗宋元,得益于宋元的绘画精神。他笔下的山水画显示出丰蔚、苍秀、清新之雅趣,不愧为山水画的高手。他以草书写兰,信手写出洒脱拙润,生机勃发,表现出以情抒志的人文精神。
三
纵观中国书法史,大草从张芝~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庭坚之后便是王铎,这条主线,是承上启下的发展轨迹,后来的王铎以超越古人的胆量和惊人的魄力,构筑了明清时代草书的高峰。他与古人不同的特点是:
一是强烈的节奏感使草书作品产生出运动力和冲击力。书法的点画线质表现其弹性产生运动力,运动的返急产生冲击力,在这一点上王铎成功地将力运用到书法点画的变化上,使笔在绢、绞、纸上的运动过程中产生顿挫、仰侧、奇崛、突变,使个性的张扬发挥到极致。尤其是一笔书,王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