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dfb059804d2b160b4ec0f8.png)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1年12月目录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 (2)(一)基本培养模式 (2)(二)课程设置 (2)(三)培养特色 (3)(四)学生选拔机制 (4)(五)特殊培养机制 (5)(六)激励机制 (5)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6)(一)培养目标 (6)(二)培养标准 (6)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9)(一)培养目标 (9)(二)培养要求 (9)(三)专业核心课程 (9)(四)教学特色课程 (9)(五)计划学制 (10)(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0)(七)主要课程培养矩阵 (16)(八)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 (1)(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五)加强国际交流为契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3)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4)(一)企业学习目的与要求 (4)(二)企业学习培养模式 (4)(三)工程专题讲座 (9)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的卓越工程师。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1ac4f8ea0116c175f0e487f.png)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指导性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80602执笔:胡志华审核:批准:一、培养理念树立“工程化为中心,应用型为导向,校企实践互动”的工程教育理念,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尤其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自动化工程教育模式。
通过我院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号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电气传动、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处理、经营管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设备维护、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电气传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运行、设备维护、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四、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四年,弹性幅度最短不低于三年,最长不多于六年。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必须按指导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读完成各类课程规定的最低学分,并完成相应的课外安排内容,总学分达到192+14学分,方可毕业;毕业生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七、工程主干课程1.电路本课程讲授正弦电路、线性电路、直流电路、变压器、RLC电路过渡过程、电机、电气控制电路、安全用电等。
2.模拟电子技术本课程讲授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功放、振荡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功能模块电路原理及应用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本课程讲授数制、组合逻辑、触发器、A/D、D/A、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各种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举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f292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1.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介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而设立的一项计划。
通过该计划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经历一系列的培养环节,包括专业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新研究等,以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目标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1. 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 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综合素质:通过丰富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领导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
培养环节1. 课程学习学生将根据专业的要求,参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学习。
这些课程涵盖了该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
2. 项目实践学生将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项目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校内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参与校外的项目。
3. 创新研究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创新研究,探索前沿科技和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研究可以是学生自主发起的,也可以是与教师或研究机构合作的。
通过创新研究,学生将深入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并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综合素质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计划还将组织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领导力培训、管理能力训练、社交能力培养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
评估和认证该计划将通过评估和认证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和成果。
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任务,并取得一定的学分才能获得该计划的认证。
认证的标准将基于学生在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创新研究等方面的表现。
结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师,帮助他们在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57b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6.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
二、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设置一系列基础和深化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电子电路、控制系统、材料科学等,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
3.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创新设计、科技创新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践、工程实践、设计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实训
1.实习: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2.实训:设置一系列实训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工程环境,让学生学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综合评价与考核
1.绩点评定:通过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表现,按学分绩点制进行评定,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2.项目评价:对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创新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本科生名单-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本科生名单-高校](https://img.taocdn.com/s3/m/aa37f001551810a6f4248620.png)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生物医学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安全工程 自动化 采矿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建筑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自动化 软件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华中农业大学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吉林大学
卓越工程师计划院校名单(附详细学科)
![卓越工程师计划院校名单(附详细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92f18b010066f5335a812152.png)
82502 80407 80801 81301 81504 80201 80601 80703 82502 81801 081803K 081804K 80407 080603T 81702 82701 80406 080411T 80301 80902 80204 80406 80901 81301 80601 81402 80801 80601 80701 80801 80901 80702 080904K 81201 082804T 80704 80801 080904K 81901 82501 82601 83001 80401 80705 82601 80202 80501 80901 081804K 80408 80801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河北工业大学
82801
建筑学
24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25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1302
制药工程
26 上海交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81601
纺织工程
27 上海交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宁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宁夏)](https://img.taocdn.com/s3/m/d4d5813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e.png)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宁夏)小编为方便您今年的报考工作,特意为您收集整理了2010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更多更详细的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
如果您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我们新增了高考满分作文频道,欢迎您进入。
本页内容主要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宁夏地区的理科高考分数线资讯。
谢谢您的访问!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宁夏地区理科录取分数线查看:2013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高考分数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专题:全国历年高考理科分数线汇总全国历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汇总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
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所平均水平的体现。
比较几年的平均分,如果考生都能够处于这个位置,那该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特别意外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使用好平均分就能很好避免“大小年”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使用分数线时,应将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结合使用,并特别重视平均分的意义。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
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所以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线差: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下面以某重点大学在北京招生情况为例,计算录取线差如下:例:某重点大学(理工类)在北京2003——2008年录取情况简单线差法分析示例:平均录取线差=(62+70+69+69+64+58)/6=65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线差。
为保险起见,2009年报考该校还必须根据录取分数区间大小、录取人数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留出足够的保险空间,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d1867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4.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高超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师,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为工程师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成为业界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
目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助力其成为更加全面的人才;•促进工程师的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支持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和整合团队资源,打造一支高效协作的技术团队。
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业务发展方向,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技术研究与开发•编程语言与框架•数据库与存储•网络与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测试与调试•项目管理与团队沟通2. 综合素质提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注重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也关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英语听说读写•人际沟通与协作•品德与道德•影响力与领导力•自我管理与职业规划3. 技术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技术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技术创新与发明•开源项目与贡献•应用探索与实践•面向未来的思考和预测4. 职业发展与技术团队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关注个人的发展,也注重通过技术团队的整合,提升企业整体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招聘与面试技巧•团队管理与激励•技术分享与经验交流•架构设计与项目规范化效果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训和支持,工程师将取得以下效果:•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个人形象和业务能力得到专业认可;•职业发展路径清晰,成长预期得到有效呈现和实现;•技术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卓越项目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项目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8d2db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c.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及我校实施计划的阶段进展背景资料:工程教育学系基本架构华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学系成立于2009年10月23日,是学校负责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专门机构。
将以"全过程、全包容、全民性”的全面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过程工程特色,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服务学校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工程教育学系、理工优秀生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三位一体,主要负责: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文化普及;优秀生(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化工高等教育》等杂志编辑、出版以及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
其组织架构如下图(图1):(图1)第一部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一)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我国工程教育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生达到773.3万,占高校在校生总规模的36%,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工程学科本专科毕业生总量及其占全部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均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
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
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要依靠工程技术,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还存在三个"滞后”和三个"不适应”,即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于办学规模扩,教学设备水平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适应,封闭培养环境与应用型人才成长不适应,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
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7588b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5.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全面的工程师教育,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卓越技能的工程师人才。
该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首先,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学生将学习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课程,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验、项目设计和实习等方式,学习并应用各种工程实践技能。
这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三,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将接受创新教育,学习如何面对新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该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学生将在小组项目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并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接受培训,学会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够顺利地与团队成员和客户合作。
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该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
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
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展示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以证明他们是卓越工程师。
总的来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卓越技能的工程师人才。
通过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学生将具备创新思维、工程设计与实践以及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能力。
希望通过该计划,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名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60563b88dd36a32d72758196.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名单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福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昌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江苏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北京建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扬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昌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淮阴工学院青岛大学华北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吉林化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烟台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东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温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沈阳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海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南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汉)湖南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长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陕西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宁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青海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广西大学成都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河北大学集美大学云南大学石河子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三明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新疆大学厦门大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THAN 下载,资料仅供参考KS ill■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81ab223967ec102de3bd8906.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为我国大中型电气工程骨干企业输送高级工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为目标,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培养平台,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为主要培养方向,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电气工程基础,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电气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及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系统设计、生产管理、运行维护及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管理科学基础。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基础,包括制图、机械、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扎实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初步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电气设备与装置的初步研究、开发、设计、管理;5)具有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并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7)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本专业需要的各类计算;能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各种方法,具备一定的文献数据综合能力;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7ad8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d.png)
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
校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的工程师,提高我国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和 竞争力。
质量保障体系
课程评估
定期对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估,确保课程设置合理、教学质量高。
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 教学质量稳定。
学生满意度调查
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培养计划的满意度和反馈意 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计划。
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反馈
就业情况统计
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 析,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 方向,为进一步优化培养计划提 供参考。
毕业生反馈
积极收集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建 议,对培养计划进行持续改进, 提高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
专业课程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机 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实践课程
包括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注 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
企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 运作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 养。
实验与课程设计
设置多种实验和课程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工程 实践和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 知识共享。
学生参与与互动
学生提问和回答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课堂 互动和知识交流。
学习小组
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促进团队 合作和知识共享。
学习反馈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 了解学习进展和改进方向。
软件类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
![软件类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06fc04ba1aa8114431d9d9.png)
作者简介 : 永进(95)男, 云人, 施 1 5一 , 缙 副研 究 员 , 丰要 研 究 方 向 : 算 机 应 用 与教 学 。 讨‘
计算机 时代 2 1 年 第 8 01 期
教育 的意识上 有所退化 和减弱 , 而且 比较严重 。他举 例说明 ,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 本科生的毕业 设计3 %是在 企业和工 0 厂进行 的 , 校内也有 生产实 习 , 工科 学生 出校 门时就 有了二级
・ 7・ 6
国迈进。为此 , 高等工程教育要 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
和 借 鉴 国 外 成 功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一 步解 放 思 想 , 新 观 念 , 进 更 深
已成为提高 国家工 程师培养计划等 , 都是这一政策 的体现 。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 和世界的工程科技进步做 出新 的重要贡献 , 实现强 国之梦的关键 , 中国高等教 育责无旁贷的 是 业实 际需求紧密结合 , 成人才培养 与企业需求之 间的正反馈 业竞争力 、 形
。 和互动 , 是高校培 养适销对路人才的一个重要 途径 。软件类 专 历 史任 务”
业知识更新快 , 人才培 养如果不结 合应 用 , 按照以前的培养模
12 我 国 目前 工 程教 育状 况 还 不 能满 足 国家 经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式 , 容易导致学 用脱 节 。利用软件 类专业的特点 , 很 如设备 简
单成本低 、 场地要求不 高等 , 多方面地建立 校企合作的实训基
摘 要 :从 国家发展对 工程型人 才需求 出发 , 分析 了工程应用型人 才培养的必要性 , 以及校 企共 建实训基地在工程 应用
型人才培养方面所起 的作 用。结合 高校软件类专业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 特点和要 求 , 以及软件类专业 实训基地
第2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
![第2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aab829ddb9f3f90f76c61bc5.png)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公布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教育部组织
所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高校提交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
根据专家组的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等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等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
装学院
技术大学
大学
学
力大学
用技术
扬州大
学院
安徽科
陕西科技
部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了论证。
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现批准等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9a3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7.p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通过制定专业课程的全新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课程主要涵盖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综合实践等。
2.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工程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应与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4.专业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等,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国际化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开展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和海外实习等,使学生接触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跨国公司就业和跨国团队合作的能力。
6.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7.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专业培养方案,有望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年1月28日2011年9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列入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2月我校通信工程、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正式启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
一年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总体概况(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并创建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我校着力实施“卓越计划”,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创建在省属高校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2011年起,每年组织工科专业申报“卓越计划”,从点到面,面上逐渐推开,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所有工科专业都申报“卓越计划”,到“十二五”末参与“卓越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人数达到30%。
”(三)参与专业、培养层次、学生情况目前我校参与“卓越计划”项目的是本科生层次的通信工程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学生,通信工程专业80人,信息安全专业40人,总共有120人参与。
2012年1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作为校级“卓越计划”项目实施。
2012年8月,我校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4个专业,申报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正在教育部的审批过程中。
二、组织管理为了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每个机构职责明确,从组织架构上形成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有力保证。
详见附件2。
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组和“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详见附件7。
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教研立项等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
三、政策措施(一)学校层面出台的政策措施1.经费保障。
学校给予每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每年2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对参与“卓越计划”工作的专业以及相关课程给以额外的工作量补贴。
2.学生遴选。
按照“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工程潜质为核心”的原则,从参与计划各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也可以接受其他专业通过转专业方式进入“卓越计划”专业学习。
3.学籍管理。
采取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分阶段的学籍管理办法。
校内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基本不变,企业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要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管理办法。
建立学生的淘汰和退出机制。
4.校企合作。
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学校“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
通过与企业联合建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联合教学实训基地、联合课程,设立学生创新项目、创业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5.教师评聘与考核。
完善专业技术系列教师岗位聘任办法,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作为其职务晋升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学生导师的学年考核制度。
(二)学院层面出台的政策措施1.学院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组以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作组。
(见附件7)2.学院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企业参加工程训练,学院提供经费并在年终考核时给予工作量减半。
3.学院设立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教改课题,2012年重点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见附件10)4.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讨会或培训;支持教师开展工程教育研究,发表工程教育研究成果;支持教师指导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6.学院将教师的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产学研和技术服务,以及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科技活动,作为考核和进行岗位聘任的内容和指标。
四、培养模式(一)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与主要措施如下:(1)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现培养方案整体优化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
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注重实践课程模块的建设,在不降低理论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加大实践课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整合课程结构,优化培养方案。
将所有理论课中的课内实验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设,在保证理论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压缩理论课时,在学分保持不变(我校理论课1学时1学分,实践课为2学时1学分)的情况,增加实践课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经过整合后,每一门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均配有实践环节;将原来有关联的若干门实验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去除重复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2)立足全面发展,促进交叉融合制定培养计划过程中,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知识与工程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协调,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要求每位学生需要修读4学分的人文艺术课和4学分的经管类课程,通过企业通识课程的设置,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科专业融合。
(3)着重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统一按照具体问题、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设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项目或课程。
设立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通过设置企业综合项目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课外培养和与企业联合培养。
依托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示范中心、工程中心,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资源,早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提高科学与工程素养。
(5)共同培养与因材施教有效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培养按学科大类制订培养方案,构筑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并适当压缩其占有的学时。
培养方案中设置若干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
在企业培养方案中,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进行修读,也可以选择多个不同企业的模块课程进行修读,了解多个企业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详细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详见附件12。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重组的指导思想、原则设计和构建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1)满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2)体现专业的交叉性与综合性、专业领域的继承性和前沿性、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以及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3)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优势、服务面向、行业背景、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优势,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4)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2.具体做法和实施情况(1)专门设立一批校高教研究课题,加强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详见附件10 。
(2)开展课程内容整合研讨,由原培养计划中的来自多个学院的课程负责人向学院全体教师讲解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然后分知识领域由教授或优秀副教授领衔进行课程整合研究并提出整合初步方案,经相关课程的所有教师充分讨论后实施。
具体知识领域的负责人情况表详见附件11。
课程整合后,在保证不减少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压缩了课内学时,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重点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进行了整合,去除了重复内容,整合后的课程门数由之前的13门减至7门,总学时数由568学时减少至488学时。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增加实验课5门。
详见表1。
表1 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整合情况信息安全专业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进行了重点整合,去除了重复内容与原培养计划中学生近3年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将原来计算机方向和通信方向合并,增开课程4门,将原来的8门经整合减至5门,总学时数由384学时减少至192学时,专业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调整比例超过40%。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增开实验课2门。
详见表2。
表2 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整合情况(3)通过走访行业企业、毕业生反馈、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和调研国外同类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情况,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就业。
比如原来的培养计划中对计算机语言类的课程没有明确的修读要求,现要求学生必须在C++程序设计和Java 程序设计中选读一门。
(三)教学方法改革各专业对卓越计划班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革,鼓励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授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学生由被动依赖向研究型学习转变的“四个转变”。
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参与“卓越计划”学生规模小的特点,全面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通过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同时,改革学业评价方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开设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在第一学年开设,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
3.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提高课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
4.构建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体系。
引导学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全部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兴趣。
5.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对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现有创新实践基地基础上,拓展学科面向,重点建立多学科综合创新实践基地,全面建立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向本科学生开放的激励政策与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