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外光谱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选择题1、不是助色团的是:DA、-OHB、-ClC、-SHD、 CH3CH2-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σ→σ*B、 n →σ*C、π→π*D、 n →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 UV吸收无加和性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σ*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很强吸收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 4-200nmB、200-300nmC、200-400nmD、300-400nm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B、B带C、K带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A、水B、乙醇C、甲醇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 B、 C、 D、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A、 B、 C、 D、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A、σ→σ*B、π→π*C、n→σ*D、n→π*第二章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 )A B C D答案:CH2CH2CH21651 1657 1678 1680O O1716 1745 1775 1810 OOCH2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A:苯环 B:甲基 C:-NH2 D:-OH5、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A B C D答案:1646 1611 1566 16411650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1,2亚甲二氧基苯:),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 特征强吸收峰为:AA:925~935cm-1B:800~825cm-1C:955~985cm-1D:1005~1035cm-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A:有机酸 B:醛 C:醇 D: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9、中三键的IR区域在:BA ~3300cm-1B 2260~2240cm-1C 2100~2000cm-1D 1475~1300cm-110、偕三甲基(叔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1以上第三章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2、磁各向异性效应3、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屏蔽效应5、远程偶合6、自旋裂分7、自旋偶合8、核磁共振CRORACROHBCROFCROClC DC NR9、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δ值范围约为 0~14 。
第一章 紫外光谱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选择题1、不是助色团的是:DA、-OHB、-ClC、-SHD、CH3CH2-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ζ→ζ*B、n →ζ*C、π→π*D、n →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UV吸收无加和性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ζ*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A、很强吸收B、强吸收C、中强吸收D、弱吸收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4-200nmB、200-300nmC、200-400nmD、300-400nm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B、B带C、K带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A、水B、乙醇C、甲醇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B、C、D、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A、B、C、D、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A、670.7nmB、670.7μC、670.7cmD、670.7m13、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A、ζ→ζ*B、π→π*C、n→ζ*D、n→π*第二章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DA B C D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特征强吸收峰为:AA:925~935cm-1B:800~825cm-1C:955~985cm-1D:1005~1035cm-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A:有机酸B:醛C:醇D: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CRORACROHBCROFCROClC D9、中三键的IR区域在:BA ~3300cm-1B 2260~2240cm-1C 2100~2000cm-1D 1475~1300cm-110、偕三甲基(特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1以上第三章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2、磁各向异性效应3、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屏蔽效应5、远程偶合6、自旋裂分7、自旋偶合8、核磁共振9、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δ值范围约为0~14 。
有机波谱期末复习.
A、1种B、2种C、3种D、4种
2、下列各组化合物按13C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C
(sp3<sp<sp2)(苯环<脂酰胺<醛酮)
A、a>b>c>d B、d>c>b>a C、c>d> b > a D、b>c>a>d
3、下述化合物碳谱中的甲基碳的化学位移范围为:A
21、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对羟苯乙羟酸分子中苯环上的四个氢呈现两组峰,分别为6.84和7.88ppm,偶合常数为8 Hz,试问该两组氢核组成何种系统?D
(位移》J用AX(7.88-6.84)*60=62.4>>J)
A、A2B2B、A2X2C、AA`BB`D、AA`XX`
22、在刚性六元环中,相邻两个氢核的偶合常数Jaa值范围为A
A、0-1Hz B、1-3Hz C、6-10Hz D、12-18Hz
16.没有自旋的核为C
A、1H B、2H C、12CD、13C
17、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某被测氢核的共振峰与TMS间的频率差(△ν)为430Hz,问该峰化学位移(δ)是多少ppm?C
A、4.3 B、43 C、7.17 D、6.0
(苯3个吸收带K(>200),B(230-270),E2(200-204))
A、R带B、B带C、K带D、E1带
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决定了电子跃迁的类型,决定了吸收峰位置)
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
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
第一章紫外光谱-资料
共轭烯烃的*跃迁均为强吸收 带, ≥104,称为K带。
• 2)不同发色团相互共轭
• (a) ,-不饱和醛、酮 • (b) ,-不饱和酸、酯、酰胺
(a) ,-不饱和醛、酮
• ,-不饱和醛、酮中羰基双键和碳-碳双键共轭,组成四个新的分子轨道1,2,3* ,4* (图1-12 P11) 。与孤立烯烃的醛、酮相 比, ,-不饱和醛、酮分子中*跃迁、 n*跃迁的max均红移。 *跃迁,约 220 ~ 250 nm,lg ≥ 4,称K带。n*跃 迁,300~330 nm,lg 1~2,称R带。 *跃迁随溶剂极性增大,max红移; n*跃迁随溶剂极性增大,max蓝移。
•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中,凡摩尔吸光系数 • εmax>10000(lgε>4)很强吸收; • Εmax=5000~10000强吸收。 • εmax=200 ~ 50001000 中等吸收 • εmax<200弱吸收
• n→π*跃迁其特点是吸收强度弱, εmax<100(logε<2);
• 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其特点为吸收峰很 强,εmax>10000。
n*跃迁:孤对电子向*
反键轨道的跃迁。这种跃迁
发生在含有C=O,C=S,
N=O等键的有机物分子中。
对应的吸收波长在近紫外区。
• n*跃迁270~290 nm,
出现弱吸收带。
• n*跃迁强度低的原因是由于对称性而 使n*跃迁受到限制。
• 跃迁是跃迁几率越大产生的分子极化程 度越高,电荷转移越强,则吸收峰也越 强。
• 4-甲基-3-戊烯-2-酮的紫外光谱图
• 数据表示法:以谱带的最大吸收波长
• 溶剂max和max(或lg max )值表示。如 • max237 nm(104),或max237 nm(1g
波谱解析 第一章 紫外光谱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紫外光谱1.(1) 饱和化合物,吸收在远紫外区,故在近紫外区无吸收峰;(2) 结构可看成乙烯中引入了助色基团甲氧基,吸收波长红移,但吸收峰仍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无吸收峰;(3) π→π*跃迁。
氨基为助色团,其孤对电子与苯环发生p→π共轭,所以E带和B带均发生红移,E1吸收位于远紫外区,E2带(230 nm)和B带(280 nm)处在近紫外区。
(4)取代基与苯环形成大的共轭体系,有π→π*跃迁;结构中含有羰基,有n→π*跃迁。
吸收带有K带、B带和R带;(5) 取代基与苯环形成大的共轭体系,π→π*跃迁,主要吸收带为K带和B带;(6) 羰基有n→π*跃迁,为R带吸收。
(该结构的烯醇异构体有K带和R带)(7) 该结构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有π→π*跃迁和n→π*跃迁,吸收带为K带和R带。
2.(1) a为饱和烷烃,仅有σ→σ*跃迁,吸收位于远紫外;b有两个双键,但未共轭,吸收位于远紫外;c为共轭二烯,吸收在近紫外;所以最大吸收波长c>b>a;(2) a为同环共轭双烯,波长最大,c和b相比,结构中多了一个甲基,存在超共轭效应,吸收红移。
综上所述,a>c>b;(3) a, c为共轭体系,吸收波长均高于b。
a和c相比,结构中拥有更多的取代甲基,存在超共轭效应,吸收红移。
综上所述,a>c>b;3. (1)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534个烷基取代+ 4×52个环外双键+ 2×5计算值283(nm)(3)(4)(5)(6)骈环异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4 4个烷基取代+ 4×52个环外双键+ 2×5 计算值244(nm)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53 4个烷基取代+ 4×5 计算值273(nm)直链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 1个烷基α取代+ 10 计算值225(nm)五元环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02 1个烷基α取代+ 102个烷基β取代+12×22个环外双键+5×2 计算值246(nm)六元环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 1个烷基α取代+ 102个烷基β取代+12×2 计算值249(nm)(7)直链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1个烷基γ取代+ 182个烷基δ取代+18×2延长一个共轭双键+30计算值299(nm)(8)无共轭结构,无K带吸收(9)烷基单取代羧酸(β)基本值208β位N(CH3)2取代+ 60计算值268(nm)(10)苯甲酰酮基本值2461个邻位-OH取代+ 71个间位-CH3取代+3计算值256(nm)(11)苯甲酸基本值2301个对位-OH取代+ 25计算值255(nm)4.(1)a.非骈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73个烷基取代+ 3×5计算值232(nm)b.非骈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74个烷基取代+ 4×51个环外双键+ 5计算值242(nm) 综上所述,两种化合物可以用紫外光谱区分。
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π→π*跃迁
π电子跃迁到反键π*轨道所产生的跃迁,这类跃迁 所需能量比σ→σ*跃迁小,若无共轭,与n→σ*跃 迁差不多,200nm左右 吸收强度大, ε在104~105范围内,强吸收 若有共轭体系,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发生π→π*跃迁 例:C=O,C=C,C≡C
K带
– 共轭双键的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吸收强 度大,ε>10000 (lgε>4),吸收峰在210~250 nm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吸收带的种类
B带
– 苯环的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一般出现在 230~270 nm之间,吸收强度中等,在非极性溶 剂中呈现精细结构 (图1-9)
E带
长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二、光谱产生的条件 —由能级间的跃迁产生
分子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E总 = E平+ E转+ E振+ E电
ΔE电 = 1~20ev→λ=0.06~1.25μm→紫外-可见吸光光谱 ΔE振 = 0.05~1ev→λ=25~1.25μm →红外吸收光谱 ΔE转 = 0.005~0.05ev→λ=250~25μm →远红外吸收光谱
图1-1
E平«E转 «E振 « E电
浙江大学 城市学院
能量跃迁和吸收光谱
• 能级跃迁: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电磁波 后,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级 (激发态)的过程 • 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等于体系的能量增 加值 (ΔE) – ΔE = hv,v = ΔE / h,λ = hc/ ΔE – 也就是说,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 使透过的光谱中这些波长光的强度减弱或不呈 现,这种光谱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第一章 紫外光谱(UV)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1.电磁辐射(电磁波,光) :以巨大速度通过空 间、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能量。
2.电磁辐射的性质:具有波、粒二向性。
• 波动性:
c
,
104
(m
(cm
)
1() 式(31-11)
• 粒子性: E h h c ( (式1-33)- 2)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
能级跃迁
能级跃迁
(1)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Er:0.005~0.050eV,跃迁产
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2)振动能级的能量差ΔEv约为:0.05~1eV,跃迁产生
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3)电子能级的能量差ΔEe较大1~20eV。电子跃迁产生
仪器分析:测定复杂结构的化合物 样品用量少
• 四谱同时用或联用技术 • 四谱比较: • 灵敏度:MS>UV>IR>1HNMR>13CNMR
MS: 微克级
UV: ppb级
IR:毫克级(可微克级,FTIR)
1HNMR:0.5mg }可回收
13CNMR: 0.5mg
四谱的信息量比较:
1HNMR及13CNMR
•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分 析,生物化工,皮革化工,生物药品分析,新药品的结 构表征,天然有机,生物有机,金属有机化学,化学, 医学,生理病理
• 概论
波谱分析:UV,IR,NMR,MS(有机)----结构分析
四谱提供的信息:
质谱(MS)—— 分子量及部分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IR) —— 官能团种类 紫外—可见光谱(UV / Vis)—— 共轭结构 核磁共振谱(NMR)—— C-H骨架及所处化学环境
第一章 紫外光谱
精选2021版课件
18Eσ* Nhomakorabeaπ*
π
* 4
π
* 3
n
π
π2
π1
σ
C-C C=C C=O
C=C-C=C
能级跃迁图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三、 分子吸收光谱的表达(紫外光谱图)
UV:A~λ;IR:T~ v 有时仅记录吸收峰的相关参数:λmax和εmax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3. B吸收带(Benzenoid):苯环π→π*跃迁产生,
230-270nm , 中 心 在 256nm 处 , 宽 而 弱 , 有 精 细 结
构,是苯环的特征吸收ε约220
4. E吸收带(Ethylenic):芳环中碳碳双键π→π* 跃迁产生,在184(E1)( ε约60000)和204(E2)nm 处( ε约7900)。
精选2021版课件
10
二、分子能级图
1. 分子能级
分子的总能量:
E = Et + Ee + Ev + Er 其中:Et(平动动能)是连续的,分子光谱 主要取决于Ee(电子能量)、Ev(振动能量) 和Er(转动能量) 的变化,即:
E = Ee + Ev + Er 这些能量都是不连续的、量子化的
分子能级图:
吸收带: K带; R带 含硫化合物:类似于醇、醚和羰基化合物,
吸收带λmax较大。
精选2021版课件
52
二、共轭双键化合物
跃迁类型: σ→σ*;π→π*; (n →π*)
吸收谱带: K(、R)吸收带
Woodward等人提出了一套计算此类化 合物π→π*跃迁的λmax的方法,可用于确定 此类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第一章 紫外光谱
二、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1. 共轭烯烃的max计算方法 (1)共轭二烯、 三烯及四烯
max的计算
(woodward 经验规则) 基值: 1,3-丁二烯
共轭二烯Woodward 计算规则: 基本吸收带 217nm 同环二烯 36 nm 烷基 (或环基) 5 nm 环外双键 5 nm 共轭双键 30 nm -OCOR 0 nm -OR 6 nm -SR 30 nm -Cl –Br 6 nm -NR1R2 60 nm
次数↑),E↑。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 ()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电磁波的几个重要区域
X 射 线
1nm
紫外 远 紫 外 近 紫 外
可 近 红 外
红外 中 红 外 远 红 外
25m
微
见
波
无 线 电 波
25cm
200nm 400nm
800nm
2.5m
400m
短 大 高
波长 频率ν 能量E
OH OHH+ O-
NH2 H+ OH-
NH3+
苯酚的紫外光谱
苯胺的紫外光谱
八、吸收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紫外光谱吸收带的强度
吸收强度标志着相应电子能级跃迁的几率,遵从 Lamder-Beer定律。 透过率T: T= I(透过光强度)/I0(入射光强度) c l 吸光度A: A = log ( I0/I ) = log ( 1/T ) = · ·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Spectral Analysis of Organic Compounds
主编:吴立军 主讲:闫福林
2011.8.30
吉林大学《波谱分析》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大《波谱分析》(二)
第一章紫外光谱2
一、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系
1、非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二、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λmax如何计算?
1)共轭烯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当共轭二烯碳上氢原子被取代时,λmax作规律性的改变,其计算方法为:
应用Woodward-Fleser计算规则时应注意:
i.只适用于共轭二烯、三烯、四烯;
ii.选择较长共轭体系为母体;
iii.交叉共轭体系中,只能选取一个共轭建,分叉上的双键不算延长双键,并且选择吸收带较长的共轭体系;
iv.不适用于芳香系统;
v.共轭体系中所有取代基及所有的环外双键均应考虑在内。
2)共轭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Woodward规则:
(2)环上羰基不作为环外双键看待。
(3)有两个共轭不饱和羰基时,应优先选择波长较大的。
(4)对计算结果进行溶剂校正。
三、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有何特征?
1)单取代苯
2)双取代苯
①两个吸电子基团或者两个供电子基团,λmax相近,小于单取代时较大者。
紫外光谱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选择题1.紫外光谱中,引起K 带的跃迁方式是( )A σ→σ*B n →σ*C n →π* D π→π* 2.由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为( )A K 带B R 带C B 带DE 带3.在CH 3COCH 3分子中,其跃迁方式是( )A π→π*;n →π*B π→π*;n →σ*C n →σ*;n →π*D π→π*4.某共轭二烯烃在正已烷中的λmax 为219nm ,若改在乙醇中测定,吸收峰将( )A 红移B 蓝移C 峰高降低D 峰高变高5. CH 2CHCHCH 2分子中具有的吸收带是( )A R 带B K 带C B 带DE 带6.能同时产生R 、K 、B 吸收带的化合物是( )A .CH 2=CH —CHOB .CH ≡C —CHOC .D .E . 7.下列基团中属助色团的有( )A .C =CB .—NHRC .C =OD .—OHE .C -N8.在紫外光照射下,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 )A .n →σ*B .n →π*C .σ→σ*D .π→π*E .π→σ*9.分子中电子跃迁的类型主要有( )A σ-σ*跃迁B π-π*跃迁C n -π*跃迁D n -σ*跃迁E 电荷迁移跃迁10.结构中含有助色团的分子有( )A CH 3CH 2OHB CH 3COCH 3C CH 2CHCHCH 2D CH 3CH 2NH 2E CHCl 311.常见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带有( )A R 带B K 带C B 带DE 1带 E E 2带12.影响紫外吸收光谱吸收带的因素有( )A 空间位阻B 跨环效应C 顺反异构D 溶剂效应E 体系pH 值13.结构中存在n -π*跃迁的分子是( )A CH 3CH 2OHB CHCl 3C CH 3COCH 3D C 2H 4E C 6H 5NO 2二、填空题1.紫外吸收光谱是由 跃迁产生的,属于电子光谱,因为还伴随着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紫外吸收光谱的谱带较宽,为 状光谱。
第一章-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 1. 下列化合物对近紫外光能产生那些电子跃迁?在紫外光谱中有哪何种吸收带?(1)CH 3CH 2CHCH 2Cl (2)CH 2 CHOCH 3 (3)(4) (5)O(6)CH 3CCH 2COCH2CH3 (7)ClCH 2CH 2=CH CC 2H 5解:紫外吸收在200-400nm 区域,且有共轭结构(1)无共轭结构,无吸收锋 (2)共轭结构,无吸收峰(3)有π→π*跃迁,产生K 带和B 带吸收(4)有π→π*跃迁和n →π*跃迁,产生K 带、R 带和B 带吸收(5)有π→π*跃迁,产生K 带和B 带吸收(6)有n →π*跃迁,产生R 带,产生烯醇式互变异构体时,还有K 带吸收(7)有π→π*跃迁和n →π*跃迁,产生K 带和R 带吸收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的大小(k 带)(1) a. CH 3(CH 2)5CH 3 b.(CH 3)2C=CH-CH 2 =C (CH 3)2 c.CH 2 CH-CH=CH 2(2)a. b. c. (3)a.b. Oc.O O OH —NH 2 CH=CHCH —CH=CH 2 O O O CH解:(1)有共轭结构时,紫外吸收波长增大;双键是助色基团,使紫外吸收波长增大,则:c> b> a (2)有共轭时结构时,λ环内共轭>λ环外共轭,甲基可以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则:a> c> b (3)有共轭时结构时,λ环内共轭>λ环外共轭,甲基可以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则:a> c> b3、用有关经验公式计算下列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1)答:λmax=253(基本值)+25(5个烷基取代)+5(1个环外双键)=283 nm(2)答:λmax=214(基本值)+20(4个烷基取代)+10(2个环外双键)=244 nm(3)答:λmax=253(基本值)+20(4个烷基取代)=273 nm(4)答:λmax= 215(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25 nm(5)答:λmax=202(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4(2个烷基β取代)+10(2个环外双键=246 nm (6)答:λmax=215(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4(2个烷基β取代)=249 nm(7)答:λmax=215(基本值)+18(1个烷基γ取代)+36(2个烷基δ取代)+30(延长1个共轭双键)=299 nm (8)答:无共轭结构,故无吸收(9)答:λmax=208(基本值)+60(1个N(CH3)2取代)=268 nmCH2=C COCH3CH3OCOCH3OCOOHCH3C CH COOHNCH3CH3(10)答:λmax=246(基本值)+7(1个邻位-OH 取代)+3(1个间位-CH 3取代)=256 nm(11)答:λmax=230(基本值)+25(1个对位-OH 取代)=255 nm4、能否用紫外光谱区分下列化合物?如何区分?(1)a 、答:λmax=217(基本值)+15(3个烷基取代)=232 nmb 、答:λmax=217(基本值)+20(4个烷基取代)+5(1个环外双键)=242 nm(2)a 、答:λmax=214(基本值)+25(5个烷基取代)+10(2个环外双键)+30(延长1个共轭双键)=287 nm b 、答:λmax=253(基本值)+25(5个烷基取代)+15(3个环外双键)+60(延长2个共轭双键)=353 nm(3)a 、 答:λmax=215(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12(1个烷基β取代)=237 nmb 、 答:λmax=215(基本值)+10(1个烷基α取代)+24(2个烷基β取代)+30(延长1个共轭双键)=249 nm(4)a 、 OH CH 3 C O CH 3 C O OHOH —NH CH 3 C OO CH 3 OOC OO答:λmax=217(基本值)+30(1个环外双键)+30(延长1个共轭双键)=247 nmb 、 答:λmax=217(基本值)+30(1个β双-OR 取代)=247 nm5、异丙叉丙酮在3种溶剂中的n →π*跃迁的吸收波长如下:溶剂 己烷乙醇 水 n →π*跃迁波长/nm329 309 305 计算异丙叉丙酮在水中和乙醇中氢键强度。
紫外光谱答案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简答1.丙酮的羰基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
试绘出其能级图,并说明能产生何种电子跃迁?各种跃迁可在何区域波长处产生吸收?答:有n电子和π电子。
能够发生n→π*跃迁。
从n轨道向π反键轨道跃迁。
能产生R带。
跃迁波长在250—500nm之内。
2.指出下述各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π→π*跃迁)。
答:(1)的后者能发生n→π*跃迁,吸收较长。
(2)后者的氮原子能与苯环发生P→π共轭,所以或者吸收较长。
3.与化合物(A)的电子光谱相比,解释化合物(B)与(C)的电子光谱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乙醇中)。
答:B、C发生了明显的蓝移,主要原因是空间位阻效应。
二、分析比较1.指出下列两个化合物在近紫外区中的区别:答:(A)和(B)中各有两个双键。
(A)的两个双键中间隔了一个单键,这两个双键就能发生π→π共轭。
而(B)这两个双键中隔了两个单键,则不能产生共轭。
所以(A)的紫外波长比较长,(B)则比较短。
2.某酮类化合物,当溶于极性溶剂中(如乙醇中)时,溶剂对n→π*跃迁及π→π*跃迁有何影响?用能级图表示。
答:对n→π*跃迁来讲,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会发生紫移。
而π→π*跃迁中,成键轨道下,π反键轨道跃迁,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它会发生红移。
3.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λmax最大,哪一种化合物的λmax最小,为什么?.三、试回答下列各问题1.某酮类化合物λhexane max =305nm ,其λEtOHmax=307nm,试问,该吸收是由n →π*跃迁还是π→π*跃迁引起的?答:乙醇比正己烷的极性要强的多,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最大吸收波长从305nm 变动到307nm ,随着溶剂极性增大,它发生了红移。
化合物当中应当是π→π反键轨道的跃迁。
2.化合物A 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带,用A 的乙醇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λ1=256nm ,λ2=305nm ,而用A 的己烷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为λ1=248nm 、λ2=323nm ,这两吸收带分别是何种电子跃迁所产生?A 属哪一类化合物? 答:λ1属于π→π*跃迁;λ2属于n →π*跃迁。
第一章 紫外吸收光谱法
01:42:17
教学重点 1、 电子跃迁的类型 2、 吸收带 3、 三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λmax的计算
01:42:17
第一节
第一章
光与原子及分子的
紫外吸收光谱法
相互作用
一、光的二象性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UV)
λ max
/ nm
ε /m2·mol-1
165
1.0×103
217
2.1×103
258
3.5×103
296
5.2×103
335
11.8×103
01:42:17
三、pH的影响
例
NH2
NH3
+H
( 无n电子,不共轭)
→* 230nm → 203nm
n→* 280nm → 254nm 蓝移
OH
(O上孤对O电子由2对变3对,
每增加一个烷基,红移5nm。(即Δλ=5nm) (3)C=C上的H被助色团取代时, π→π*红移现象明显。
(4)环内烯烃的环内双键若再与其它环相连时,红移。
01:42:17
2、共轭烯烃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是计算共轭分子中→* 跃迁吸收带波长的经验规则。该规则以某一化合物的基本 吸收波长为基础值,加入各种取代基对吸收波长所作的贡 献值,得到该化合物→*跃迁的吸收波长λmax。
2、互变异构体
某些化合物具有互变异构现象,如β-二酮在不同的溶剂中 可以形成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异构体。
O
O
OH
O
C CH2 C
C CH C
酮式
烯醇式
01:42:17
第1章 紫外光谱
五、电子跃迁的类型
有机化合物中的价电子根据在分子中成键电子 的种类不同分为3种:①形成单键的ζ电子;②形成 不饱和键的π电子;③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 上的未成键的n电子。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方式与化学键的性能有关, 各种电子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ζ<π<n<π*<ζ*。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从基态向激发态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芳香族化合物或 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此区域有吸收(紫外光谱)。 (3) 可见光区: 400-800nm。有色物质在此区域 有吸收。
400nm-紫-蓝-青-绿-黄-橙-红-800nm
波长
200
400
800 3200(nm)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
远/真空紫外
酚酞:
1.2 紫外光谱仪
紫外光谱仪一般又称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其组 成主要包括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系统 和记录系统五部分。 1、光源 应能提供光谱区内所有波长的连续辐射光,强度 足够大且稳定。 紫外区:H 灯或 D 灯。160-390nm。 D 灯的辐射强度大于 H 灯,寿命长。 可见光区:钨灯或卤钨灯。350-800nm。
(3)红移: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最大吸收峰向长波 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 (4)蓝移: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最大吸收峰向短波 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
(5)增色效应:或称浓色效应。使吸收带的吸收强度增加 的效应,反之称为减色效应或浅色效应。
(6)强带:在紫外光谱中,凡摩尔吸收系数大于104的吸收 带称为强带。产生这种吸收带的电子跃迁往往是允许跃迁。 (7)弱带:凡摩尔吸收系数小于1000的吸收带称为弱带, 禁阻跃迁。
三、 溶剂的选择
紫外光谱
溶剂极性对轨道能级的影响
改变溶剂的极性还会使吸收带的形状发生变化。某些
化合物呈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可以出现吸收 带精细结构,但是在极性溶剂中会使精细结构消失、吸收 峰减少并使吸收曲线趋于平滑。
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1.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饱和烃类分子中只含有σ键,因此只能产生σ→σ*跃
内,空气中的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对
这部分光谱的研究必须在没有氧的绝对真空状态或充有其他 惰性气体如氩、氮等的情况下进行。惰性气体实际上在该区 域内也有一定的吸收,如氩在107nm以下,氮在60nm以下有 吸收。远紫外区又称为真空紫外区。由于技术上的困难,远
紫外区的光谱研究较少。
近紫外区是波长较长的紫外光区。在此波长范围内,
H
C
O
Neptan = λ max
291 nm
ε max = ,
11
为n →π*跃迁引起,属R吸收带。
CH2=CHCHO EtOH = λ max
315 nm
ε max = 14 ,
为n→π*跃迁引起,属R吸收带。
3. B吸收带(源于德文benzenoid-苯系)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谱带, 起因于π→π*跃迁与苯环振动的重
带。
第三节 溶剂选择和溶剂效应
一、溶剂的选择
进行紫外光谱测得所用溶剂必须在测定波段是透明的。
一般来说,溶剂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低于某一波长范 围就会有吸收,发生干扰。这个波长就是最低波长极限。
如:
正丁醇
95%乙醇
λ最低=210nm
λ最低=210nm
环己烷
苯 二氧六环
λ最低=210nm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254
200
甲苯
261
300
含取代基时, B带简化, 间二甲苯 红移。
263
300
1,3,5-三甲苯 266
305
六甲苯
272
300
02:56:43
乙酰苯紫外光谱图
羰基双键与苯环共扼: K带强;苯的E2带与K带合 并,红移; 取代基使B带简化; 氧上的孤对电子: R带,跃迁禁阻,弱;
C H3
C
n p* ; R带
第一章 紫外吸收光谱
分析法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UV
第一节 紫外吸收 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principles of UV
一、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formation of UV 二、 有机物紫外吸收光谱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of organic compounds
O
p p* ; K带
02:56:43
苯环上助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
02:56:43
苯环上发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
02:56:43
5. 立体结构和互变结构的影响
H C
H C
H C
C H
顺反异构: 顺式:λmax=280nm; εmax=10500 反式:λmax=295.5 nm;εmax=29000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OR、—NH2、— NHR、—X等),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λ>200nm的 光),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 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 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02:56:43
红移与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 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 剂使最大吸收波长λ max和吸 收强度发生变化:
有机光谱复习总结
有机光谱复习总结(有些部分不是重点,有点多余,大家可以删减一下,期待更正补充哈~~~~~~)来源:陆朦辰的日志第一章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区,称为可见-紫外光谱;键振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中红外区,称为红外光谱;自旋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可吸收无线电波而引起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核磁共振谱;c = λ·υ;E = h υ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在分子中,除了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外,还有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E电子>△E振动>△E转动Lambert–Beer定律:A= -lgT=εCL= KCLA:吸光度;T:透光率,T=I/I o(I、I o分别是出射和入射光的强度):物质浓度为1mol/L 时所测得的吸光度,称为摩尔吸光系数;K:物质浓度为1%(g/100ml)时测得的吸光度,称为百分吸光系数;L:通常用1cm 吸收池(比色皿)分子轨道的类型:s-s重叠;s-p重叠;p-p重叠;n轨道电子跃迁类型:1、σ→σ*跃迁:ζ轨道上的电子由基态激发到激发态产生的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较高,一般发生在真空紫外光区(≤150nm)。
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135nm。
2、π→π*跃迁轨道上的电子吸收紫外线后产生的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低于ζ→ζ*跃迁,吸收峰一般处于近紫外光区,在200 :双键或三键中nm左右,其特征是摩尔吸光系数大,一般εmax≥104,为强吸收带。
如乙烯(蒸气)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162 nm。
3、n→π*跃迁:简单的生色团如-CO-、—CHO、-COO H、硝基等中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的跃迁。
这类跃迁发生在近紫外光区。
其特点是谱带强度弱,摩尔吸光系数小,通常小于100,属于禁阻跃迁。
4、n→σ*跃迁:含有未用电子对基团中的未用电子对在吸收光能后产生的跃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C Y
① Y=H,R p → p* 150-160nm n → p* 275-295nm
②Y= -NH2,-OH,-OR 等助色基团 K 带红移,R 带兰移; R带max =205nm ;e10-100
O
p K p p p p p p
R
K
R
n p
③不饱和醛酮 K带红移:165250nm R 带红移:290310nm
B带: 254nm
一般紫外光谱仪观测不到E1带,E2带有时也仅以“末端吸 收”出现,观察不到其精细结构。 B带为苯的特征谱带,以中 等强度吸收和明显的精细结构为特征。
§1.2 紫外光谱仪
0.575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36
UV-7504型紫外光谱仪
37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基本组件
1.光源
功能:提供能量,激发被测物质分子 使之产生价电子的跃迁,从而产生电子光 谱(提供宽带辐射) 连续光源: 紫外光区:氢灯、氘灯(气体放电光源) 可见光区:钨丝灯、卤钨灯(热辐射光源)
共轭使吸收波长λmax红移。εmax变大。如: 通常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λmax增加30nm左右。
p
165nm p
p₃
217nm p₂ p₁
p
p
③ 羰基化合物共轭烯烃中的 p → p*
R C Y O
① Y=H,R
p → p* 150-160nm
②Y= -NH2,-OH,-OR 等助色基团 ③不饱和醛酮 λmax红移:165250nm
217nm 2×5nm 227nm 226nm
H3C
1 2
3 4
2、助色团(auxochrome): 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OR、-NH2、-NHR、 -X等) 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λ >200nm的光 ),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p—π 共轭作用,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 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基团 称为助色团。
特
点
吸收峰很弱ε<100
禁阻跃迁
含C=O的标志
K带
德文 Konjugation (共轭作 用)
π →π* 共轭双键 产生的吸 收带
ε> 10000
CH3CH=CHCH=CH2 吸收峰很强lgε>4 λmax =223(22600) 两双键共轭的标志。 λmax在 220-250nm
B带
E1带 E2带
氘灯
38
2. 单色器
功能:从光源辐射的复合光中分出单色光 组成: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物镜、 出射狭缝等组成
800
λ1
白 光 入射 准直 狭缝 透镜 棱 镜 聚焦 透镜
600
500
λ2
出射 狭缝 400
39
3. 吸收池
功能:盛放试样,由石英或玻璃制成 在紫外光区只能用石英吸收池,在可见光 区可以使用石英吸收池,也可以使用玻璃 吸收池
2015-2-7
31
λ
max
(nm)
ε 2100
205
197
7600
λ
O
max
(nm)
ε 292
300.5
2015-2-7
280
O
≈150
32
5、吸收带及其特征
吸收带 跃迁类型
R带 n →π*
ε max
ε <100
λmax
CH3-CH=O λmax =291nm CH3=CH-CHO λmax =315nm λmax在250-400nm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层价电 子跃迁的结果(三种):σ电子、π电子、n电子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 态(反键轨道)跃迁。 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 Ε 大小顺序为: n →π * < π →π * < n →σ * < σ →σ *
(1)σ→σ*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ζ 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 生跃迁; 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吸收波长λ< 200 nm;
n→π* 还具有以下特点:
● λmax与组成π键的杂原子的电负性有关,杂
原子的电负性越强,λmax越小;
● n→π* 跃迁的几率比较小,所以摩尔吸光系
数比较小,一般为10~100 ,比起π-π*跃迁
小2~3个数量级。
摩尔吸光系数的显著差别,是区别π-π*跃
迁和n→π *跃迁的方法之一;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示意图
化合物 H2O CH3OH CH3Cl CH3I CH3NH2 max(nm) 167 184 173 258 215 emax 1480 150 200 365 600
(3)π→π*跃迁
含有π 电子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都会发生π —π *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
π→π*还具有以下特点:
● 对于孤立双键的吸收峰大都位于远紫外区末端或200nm附近 如 及 的max都是 175nm; ●摩尔吸光系数都比较大 εmax 一般在104L· mol-1· cm-1以上,属于强吸收。
2015-2-7 16
3、红移与蓝移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常常因 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使最大吸收 波长λ max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λ 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
,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或紫 移)。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系数ε
增大或减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色效
应或减色效应,如图所示。
第一章 紫外光谱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UV) §1.1 UV光谱的基本原理 §1.2 紫外光谱仪 §1.3 各类化合物的UV吸收光谱 §1.4 UV光谱法的应用
§1.1 UV光谱的基本原理
一、紫外吸收的产生
E hv h
c
二、电子跃迁的类型
(4)n→π*跃迁
吸收区域:近紫外区 即200~400nm 吸收强度: ε<102 L· mol-1· cm-1。由于这一跃迁是禁阻 跃迁,所以吸收强度很弱,
结构:含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或者当有杂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碳原子上的π*轨道共轭, 则可产生n→π*跃迁吸收。
例如丙酮 π→ π*跃迁的λmax=194nm, εmax为9×103L· mol-1· cm-1 , 而n→ π*跃迁的λmax=280nm, εmax为22L· mol-1· cm-1 (溶剂环己烷)。
42
§1.3 各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一、共轭烯 A、直链共轭二烯π →π *跃迁的吸收波长计算方法
π →π *跃迁λ /nm 直链共轭二烯基本值 非骈环共轭双烯 烷基或环残余取代 环外双键 卤素取代 217 217 5 5 17
2015-2-7
44
CH3 CH2=C-C=CH2 CH3
基本值 烷基取代 计算值 测量值
① 不饱和烃π →π *跃迁
C=C
H c H c H
发色基团, 但 p p*200nm。
H
max=162nm ε max=10000 助色基团取代后 p → p*发生红移
-NR2 40(nm) -OR 30(nm) -Cl 5(nm) CH3 5(nm)
取代基
-SR
红移距离 45(nm)
② 共轭烯烃中的 p→p*
C
O
非极性 极性
C
C
p
极性
非极性
n → p*跃迁:兰移; ;e
max(正己烷) max(氯仿)
p → p*跃迁:红移; ;e
max(甲醇) max(水)
pp* np*
230 329
238 315
237 309
243 305
2015-2-7
27
3、pH值对λ max的影响 在不同pH值下,样品分子由于发生电离,结构发 生变化,其吸收波长随之改变。
对π—π*来说,π*轨道的极性大于π。在极性溶剂的 溶剂化作用下,激发态π*轨道的能量降低得更多, 结果跃迁能量降低而使λ max发生 红移 .
CH3COCH3
溶剂的影响
C O
(CH3)2C=CHCOCH3
C
279 230 329
C
265 243 305
p
p
n n
p p
p n p p
40
4. 检测器
功能:检测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类型: (1)光电池:硒光电池(可见) 硅光电池(紫外可见) (2)光电管:紫敏光电管 锑铯阴极 红敏光电管 银和氧化铯阴极 (3)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放大106-107倍,灵敏
41
5. 记录系统
功能:信号的处理及读出 常用的记录系统有电位计、检流计、示波 器及数据台、数字电压表等
* π
* ψ4 ψ* 3 n π* n π ψ1
165 218 320 170 290
π
ψ2
λ max(nm)
C=C
C=C—C=O
C=O
(2)超共轭效应对λmax的影响
共轭体系 结构式 λ max (nm)
255
超 共轭体系 结构式 CH3 CH3CH=CHCH=CH2 CH3CH=CHCH=CHCH3 O CH3CH=CHCCH3 O CH3 C=CHCCH3 CH3
A
末端吸收
最大吸收峰
肩峰 次强峰 峰谷
λmax
λmin
λ/Beer-Lambert)定律
A = lg(I0 / I) = lg(1 / T) = ε﹒c﹒l = a﹒c﹒l I0:入射光强度 T:透光率 I:透过光强度 T=100% × I / I0
ε:摩尔吸光系数( L· mol-1· cm-1) a:吸光系数 c:溶液浓度(mol/L或g/L) l:光程长度,一般为样品池厚度(cm) A总λ= A1λ+ A2λ+ … + Anλ 局限性:只适用于稀溶液;要求入射光为单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