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诗歌文化异同

前言

中西之间的差异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人讲究精准确切,而中国人虽说离不开客观事物,但却更注重一种意境上的领悟。

在饮食上,西方注重营养与科学,烹调要求规范化,相同的菜肴在地区之间差异并不大。而中国则更注重味觉,也更随意,厨师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菜品进行加工改进,并不遵从菜谱上的配料比例。

在绘画上,西方的传统是极度写实的素描与油画,注重透视的准确及光与影的再现。而中国则是水墨画,或缥缈或厚重,跟实物相差颇多,但对神韵的把握则是共同的。

在哲学上,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过西方的科学发展:“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西方的哲学强调形式逻辑,强调推导论证。而中国则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悟”,一种感觉。正如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究竟道是什么,很难有人给出一个标准答案。道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是一种悟出来的感觉。又如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哲学观点“天人合一”。我即是天地,天地即是我,两者是统一起来,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这种哲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自然更注重主观的感受,而逻辑性上缺乏重视。这个区别在文化上的反应是直观的。

中西诗歌的差异

一、情感表达差异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

李白的那首闻名的《静夜思》便是中文诗歌中的一个典型。通篇文字都很简单,描绘的情景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看到夜晚起床之后看到空中一轮明月后,开始思念了家乡。但这一仰头一低头之间的风致却打动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吸引了一代代的国人竞相传唱。而这种感情在西方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

Tr. W. J. B. Fletcher在翻译静夜思时,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两句译做了“On her clear face I gazed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Fletcher显然没能理解到诗中的那种思乡的感觉。而另一个人Tr. S. Obata则翻译成了“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相比较许渊冲的“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我们可以发现,Tr. S. Obata相较Fletcher 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对思乡的把握仍是不到位的。

这跟中文诗歌中的意境不无关系。在中国文化里,月往往是悲情的,不完满的。月的形象总是跟短暂与变幻联系在一起。睹月思乡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宣泄。除此之外,王建曾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也曾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之叹。

除了思乡之外,“月”在中国文化中,也用于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而这种爱情也通常是消极的,情人之间的离愁别怨占了大多数。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而他在《赋得自君均出矣》,则写道:“思君如满月,夜夜减轻辉”。

而在西方人的眼中,月的形象则绝不是跟离愁哀思相联系的。月可以象征纯洁,坚贞的爱情。根据希腊童话,根据希腊神话,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爱上了美少年恩底弥翁,为了永葆他的青春,她使他永远睡眠于拉特摩斯特山上,而每晚前去与之相会。尽管是传说,但月亮女神与男女恋情之间的特殊关系在西方诗歌中却常常得以提及。

而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在于西方人与中国人对于故乡在态度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如段义孚在《美国人的空间,中国人的位置》(American Space, Chinese Place)一文中所说的,“美国人在阅读经过翻译的中文诗歌时可能会觉得很吃惊,甚至会对这种频繁出现的乡愁别情感到厌烦。要理解这种感情之深刻,就必须了解中国人对安居乐业和着地生根的渴望,因为人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争灾难,流离失所,还有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强制搬迁让中国人意识到了因此带来的损失,而大部分美国人搬家都出于自愿,对他们来说,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仅限于对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代的向往”。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Fletcher对静夜思进行处理的原因。

二、诗歌意境差异

意境对西方人欣赏中国诗歌所造成的障碍无疑是巨大的。更倾向于精准思维的西方人在面对中文诗词中的借景抒情时,往往显得有些无措。

就拿《春晓》一诗的翻译来说吧。Tr. Witter Bynner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为“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孟浩然在这里真的是在想花骨朵落下来了多少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许渊冲对此诗的译作是“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显然,这种译法更得原诗的精髓。就算

西方人领悟了意境之后,在将意境联系到诗人的境况这一步上仍然可能会遇到麻烦。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红楼梦》中的《葬花辞》。David Hawkes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句译作“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 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则是“As blossoms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 the scent that has been?”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David Hawkes在这里的确明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如果忽略掉fall这个词的使用的话)的意境,但他却没能将该意境联系到葬花的林妹妹身上去。林妹妹看到空中飞舞的花瓣,看到地上的残红,情不自禁感伤起自己的身世来。那地上的残花在她的心中便化为了她自己,没人怜惜,没人牵挂。而David Hawkes在这里却将第二句放在了第一句的一个附属的位置上,这毫无疑问是有些主次不分了。林妹妹的感伤以及自怜自艾更是一点也体会不出来了。

三、传统文化重心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与西方文化大不相同,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彼岸世界。西方诗人们也把它看成了一切生命的最后安顿之所,现世人生只不过是永恒长河中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浪漫派诗人容易激动,然而即使是在他们最为激动的时候也并未完全为情感所俘虏,多多少少还是免不了静观的色彩。即使是在他们的入世色彩很浓的诗篇中,仍然保留着超脱凡尘的终极追求与关怀(ultimate concern)。照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的诗是“强烈情感流溢之后静忆”所得。(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也就是说,在情感翻腾之时不写,而是到了有一定心理距离之后,平心静气时才去写的。从这一点上看就与中国的诗人们大相径庭。中国的诗人或文学家往往都是在灵感来临时一气呵成的,容不得片刻拖延。如果你苦心经营,反而“淡而无味”。“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估计这首诗也是诗人写出好诗后的偶然体会的现场纪录。清代梅曾亮认为:“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明代谢榛也说:“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南宋诗人戴复古也说:“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下面用一对实例来进一步铺张,看看我们能得到什么结果。

西方古英语诗人雪莱的“西风颂”片断: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